CN212438786U - 工作套管结构 - Google Patents

工作套管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38786U
CN212438786U CN202021196029.9U CN202021196029U CN212438786U CN 212438786 U CN212438786 U CN 212438786U CN 202021196029 U CN202021196029 U CN 202021196029U CN 212438786 U CN212438786 U CN 2124387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end cap
sleeve
cannula
wor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9602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孔庆俊
黎建波
张耀东
王巨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Delta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Delta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Delta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Delta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9602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387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387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387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作套管结构,应用于关节镜下介入手术中,所述工作套管结构包括:中空的套管主体,所述套管主体中具有第一挡水片;以及中空的端帽,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套管主体的一端,所述端帽中具有第二挡水片,所述第二挡水片与所述第一挡水片间隔设置。手术时,手术器械可经端帽以及套管伸入患者体内,无需与软组织直接接触,避免损伤患者。并且,第一挡水片与第二挡水片间隔设置于工作套管与端帽的内腔中,第一挡水片与第二挡水片形成二级防水结构,工作套管结构具有较好的防水效果,防止手术液体通过工作套管结构外流至患者体外,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并且,端帽与工作套管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便于术后清洗、消毒。

Description

工作套管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工作套管。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外周静脉输液治疗和经皮内介入手术等穿刺介入手术的方法越来越多。为了方便穿刺介入手术,会使用工作套管。具体的,在手术过程中,将工作套管刺入病患身体,撑开空间,为手术提供视野和操作空间,同时,便于手术器械频繁伸入患者身体,并保证不会与患者的软组织接触,避免给患者带来不适感。
但是,利用目前的工作套管执行关节镜介入手术时,会存在手术液体外流回患者体外的情况,影响手术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手术液体外流导致的手术安全性问题,提供一种具有较好防水效果的工作套管结构。
上述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工作套管结构,应用于关节镜下介入手术中,所述工作套管结构包括:
中空的套管主体,所述套管主体中具有第一挡水片;以及
中空的端帽,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套管主体的一端,所述端帽中具有第二挡水片,所述第二挡水片与所述第一挡水片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水片位于所述套管主体的中部区域;
所述第二挡水片位于所述端帽朝向所述套管主体的端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套管主体具有安装部,所述端帽具有配合部,所述端帽通过所述安装部与所述配合部的配合安装于所述套管主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具有钩部,所述配合部具有钩槽,所述钩部勾设于所述钩槽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套管主体包括柱形段以及与所述柱形段连接的锥形段,所述锥形段安装所述端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套管主体还包括止挡件,所述止挡件设置于所述套管主体远离所述端帽的一端,且所述止挡件沿所述套管主体的径向伸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止挡件包括第一片体与第二片体,所述第一片体沿径向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片体沿径向方向的尺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止挡件呈环状设置,并围设于所述套管主体的周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止挡件的中心偏离所述套管主体的中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止挡件、所述套管主体以及所述第一挡水片为一体结构;
所述端帽与所述第二挡水片为一体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水片与所述第二挡水片均具有供手术器械穿过的切口;
所述切口具有至少三条在中心区域连通的切缝。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水片的切口形状与所述第二挡水片的切口形状相同或相异。
采用上述实施例后,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套管结构,端帽安装于套管主体的端部,并将套管主体远离端帽的端部经患者手术切口处伸入患者身体中。手术时,手术器械可经端帽以及套管伸入患者体内,无需与软组织直接接触,避免损伤患者。并且,第一挡水片与第二挡水片间隔设置于工作套管与端帽的内腔中,第一挡水片与第二挡水片形成二级防水结构,有效的解决目前手术液体外流导致的手术安全性问题,工作套管结构具有较好的防水效果,防止手术液体通过工作套管结构外流至患者体外,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并且,端帽与工作套管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便于术后清洗、消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工作套管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工作套管结构中套管主体从一角度看的立体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套管主体从另一角度看的立体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工作套管结构中端帽从一角度看的立体图;
图5为图4所示的端帽从另一角度看的立体图;
图6为图1所示的工作套管结构的剖视图。
其中:100、工作套管结构;110、套管主体;111、第一挡水片;112、安装部;1121、钩部;113、第一空腔;114、锥形段;115、柱形段;116、止挡件;120、端帽;121、第二挡水片;122、配合部;123、第二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作套管结构100。该工作套管结构100应用于工作套管结构介入手术中。示例性地,工作套管结构介入手术包括但不限于开颅手术、腹腔介入手术等等,还可以为其他类型的手术器械需要穿刺到患者体内的手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套管结构100具有较好的防水性能,可以防止手术液体外流至患者体外,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套管结构100还便于术后清洗、消毒,便于使用。
该工作套管结构100可以提供一个供手术器械往复伸入移出的通道,方便使用。具体的,手术时,工作套管结构100安装于手术切口处,用于撑开软组织,此时手术器械可以通过工作套管结构100伸入患者体内进行关节镜下介入手术。并且,手术器械伸入患者体内以及移出患者体内时,手术器械与工作套管结构100接触,不会触碰到患者的软组织,避免造成软组织损伤,保证手术安全,便于手术切口术后愈合。
参见图1至图6,在一实施例中,工作套管结构100包括中空的套管主体110以及中空的端帽120。套管主体110中具有第一挡水片111。端帽120可拆卸安装于套管主体110的一端,端帽120中具有第二挡水片121,第二挡水片121与第一挡水片111间隔设置。
套管主体110为中空结构,记套管主体110的中空结构为第一空腔11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套管结构100使用时,套管主体110的一端穿过患者手术切口伸入患者体内,套管主体110的另一端露出患者身体。此时,套管主体110安装于患者手术切口中。手术器械可以穿过套管主体110的第一空腔113伸入患者体内,且不会碰触到患者的软组织,保证手术的安全性。
并且,第一挡水片111位于套管主体110的第一空腔113中。可以理解的,手术器械可以穿过第一挡水片111伸入患者体内。并且,第一挡水片111还具有阻挡作用,第一挡水片111可以阻挡外界的杂物、液体等进入患者体内,同时,还能阻挡患者体内的液体从第一挡水片111流出。这样,患者体内的液体通过第一挡水片111的阻挡可以位于患者体内,避免液体外流到患者体外。
由于单层的第一挡水片111的挡水效果较弱,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套管结构100在套管主体110的端部增加端帽120,通过端帽120与第一挡水片111形成二级防水结构进一步起到防水效果。具体的,端帽120为中空结构,记端帽120的中空结构为第二空腔123。第一空腔113与第二空腔123连通。如图1和图6所示,端帽120安装于套管主体110的上方,使用时,套管主体110位于患者的手术切口中,端帽120露出患者身体。手术器械可以穿过第二空腔123、第一空腔113伸入患者体内。
并且,第二挡水片121位于端帽120的第二空腔123中。可以理解的,手术器械可以穿过第二挡水片121伸入患者体内。并且,第二挡水片121还具有阻挡作用,第二挡水片121可以阻挡外界的杂物、液体等进入患者体内,同时,还能阻挡患者体内的液体从第二挡水片121流出。这样,患者体内的液体通过第二挡水片121的阻挡可以位于患者体内,避免液体外流到患者体外。
通过第一挡水片111与第二挡水片121配合后,可以形成二级防水结构。第一挡水片111与第二挡水片121可以逐级阻挡外流液体,具有较好的防水效果,以对外流液体起到二次阻挡作用,防止液体回溅,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并且,端帽120可拆卸安装于套管主体110的端部。手术完成后,可以将端帽120从套管主体110上拆卸下来,便于对端帽120与套管主体110的清洗、消毒,方便重复利用,节约资源消耗,降低成本。
上述实施例的工作套管结构100使用时,手术器械可经端帽120以及套管伸入患者体内,无需与软组织直接结构,避免损伤患者。并且,第一挡水片111与第二挡水片121间隔设置于套管主体110与端帽120的内腔中,第一挡水片111与第二挡水片121形成二级防水结构,有效的解决目前手术液体外流导致的手术安全性问题,工作套管结构100具有较好的防水效果,防止手术液体外流至患者体外,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并且,端帽120与工作套管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便于术后清洗、消毒。
在一实施例中,套管主体110由软质材料制成。这样可以便于套管主体110从手术切口处伸入患者体内。进一步地,套管主体110由硅胶材料制成。当然,套管主体110还可由其他的软质材料制成。套管主体110伸入患者体内后,软质材料制成的套管主体110可以在自身材料的作用力下伸展,进而撑开手术切口,为手术器械提供手术通道。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挡水片111位于套管主体110的中部区域。也就是说,第一挡水片111位于第一空腔113的中部区域。可选地,以图6所示的方式为基准,第一挡水片111可以位于第一空腔113的中心位置,也可以位于第一空腔113中心偏上的位置,还可以位于第一空腔113中心偏下的位置。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挡水片111可以位于套管主体110端部的边缘或边缘附近,只要能够起到挡水作用即可。示例性地,第一挡水片111位于第一空腔113中心偏下的位置。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挡水片121位于端帽120朝向套管主体110的端部。也就是说,第二挡水片121位于第二空腔123的边缘位置。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挡水片121可以位于第二空腔123的中部区域,将第二空腔123分割成两个腔体。示例性地,参见图6,第二挡水片121位于端帽120的下边缘。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挡水片121也可位于端帽120的上边缘。
可选地,第二挡水片121的表面与端帽120的端面共面。可选地,端帽120还具有扩口槽,扩口槽位于第二空腔123远离套管主体110的一端,该扩口槽可以增加第二空腔123的开口尺寸,便于手术器械伸入。进一步地,扩口槽与第二空腔123连通一端直径尺寸相同,扩口槽远离第二空腔123一端的直径尺寸大于第二空腔123的直径尺寸。扩口槽的直径尺寸从与第二空腔123连通的一端至远离第二空腔123的一端平滑过渡。
可选地,第一挡水片11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挡水片111间隔设置于第一腔体中,进一步提高防水效果。可选地,第二挡水片12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二挡水片121间隔设置于第二腔体中,进一步提高防水效果。可选地,端帽12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端帽120顺次可拆卸连接,并安装于套管主体110的端部。这样,通过每一端帽120的第二挡水片121可以形成多级防水结构,进一步提高防水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套管主体110以及第一挡水片111为一体结构。这样可以减少零件数量,减少后续装配步骤,便于医护人员使用。同时,一体结构的套管主体110与第一挡水片111还可保证连接处的强度,避免在手术过程中第一挡水片111脱离套管主体110,以保证第一挡水片111的挡水效果,进而保证手术的安全性。
在一实施例中,端帽120与第二挡水片121为一体结构。这样可以减少零件数量,减少后续装配步骤,便于医护人员使用。同时,一体结构的端帽120与第二挡水片121还可保证连接处的强度,避免在手术过程中第二挡水片121脱离端帽120,以保证第二挡水片121的挡水效果,进而保证手术的安全性。
参见图1至图6,在一实施例中,套管主体110具有安装部112,端帽120具有配合部122,端帽120通过安装部112与配合部122的配合安装于套管主体110。安装部112位于套管主体110朝向端帽120的端部,配合部122位于端帽120朝向套管主体110的端部。也就是说,套管主体110与端帽120通过安装部112与配合部122的配合建立连接关系。使用时,直接将配合部122安装于安装部112,实现端帽120安装于套管主体110。使用完成后,可以将配合部122从安装部112移除,以使套管主体110与端帽120相分离。此时,可以分别对端帽120以及套管主体110进行清洗、消毒,保证清洁干净。
在一实施例中,安装部112为安装凸起,相应的配合部122为与安装凸起相配合的配合槽,通过安装凸起安装于配合槽中实现套管主体110与端帽120的连接。当然,配合部122也可为安装凸起,相应的安装部112为与安装凸起相配合的配合槽,通过安装凸起安装于配合槽中实现套管主体110与端帽120的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安装部112与配合部122还可为其他能够实现套管主体110与端帽120可拆卸连接的结构。
在一实施例中,安装部112为环形设置,相应的配合部122也为环形。当然,安装部112的数量也可为多个,多个安装部112沿套管主体110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示例性地,安装部112可为凸柱等。相应的,配合部122的数量也为多个,多个配合部122沿端帽120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示例性地,如图3和图5所示,安装部112为环状的安装凸起,配合部122为环状的配合槽。
参见图1至图6,在一实施例中,安装部112具有钩部1121,配合部122具有钩槽,钩部1121勾设于钩槽中。安装部112与配合部122通过钩部1121与钩槽勾设连接,可以实现套管主体110与端帽120连接后的固定,避免端帽120轻易脱离套管主体110。可选地,钩部1121可以朝向远离第二空腔123的方向伸出。当然,钩部1121也可朝向第二空腔123所在的方向伸出。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安装部112与配合部122还可通过外界的连接件如螺纹件、销钉、夹持件等实现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套管主体110包括柱形段115以及与柱形段115连接的锥形段114,锥形段114安装端帽120。锥形段114的截面积大于柱形段115的截面积,以使锥形段114与柱形段115分别起到不同的作用。柱形段115的直径尺寸小,可以便于套管主体110通过柱形段115穿过手术切口伸入患者体内,避免过大的直径撑大手术切口,尽可能减小手术切口的尺寸,利于术后恢复。锥形段114的直径可以起到承载作用,用于支撑手术器械,便于医护人员通过端帽120操作手术器械。
在一实施例中,锥形段114与柱形段115连接处的直径尺寸小于锥形段114与端帽120连接处的直径尺寸,并且,锥形段114与柱形段115连接处的直径尺寸等于柱形段115的直径尺寸。
在一实施例中,锥形段114与柱形段115为一体结构。这样可以减少零件数量,减少后续装配步骤,便于医护人员使用。同时,一体结构的锥形段114与柱形段115还可保证连接处的强度,避免在手术过程中套管主体110断裂,以保证套管主体110工作的可靠性,进而保证手术的安全性。
在一实施例中,套管主体110还包括止挡件116,止挡件116设置于套管主体110远离端帽120的一端,且止挡件116沿套管主体110的径向伸出。止挡件116起到限位作用,限制套管主体110在手术切口处的位置,避免套管主体110从患者体内脱出,保证手术作业的安全性。使用完成后,通过外力用将止挡件116从手术切口处移出。止挡件116沿径向方向伸出套管主体110后,止挡件116会增加套管主体110的径向尺寸。套管主体110伸入患者体内,止挡件116也同步位于患者体内,此时,止挡件116与患者体内组织接触,可以限制套管主体110移出手术切口。
可选地,止挡件116与套管主体110的材料相同,使得止挡件116在外力作用下变形,便于止挡件116从手术切口伸入或移出患者体内。可选地,止挡件116的形状及结构原则上不受限制,只要能够限制套管主体110从患者体内脱出即可。
可选地,止挡件116呈环状设置,并围设于套管主体110的周侧。也就是说,止挡件116围设于套管主体110的一周设置。这样可以保证止挡件116的止挡效果,使得套管主体110的位置限定可靠,保证手术安全性。进一步地,止挡件116的中心偏离套管主体110的中心。也就是说,在水平面的投影,止挡件116的中心与套管主体110的中心不重合。即套管主体110周侧的止挡件116的径向尺寸相异,止挡件116的作用除了限制套管主体110的位置外,还便于手术钳等器械夹持。如图2所示,止挡件116右侧的径向尺寸大于左侧的径向尺寸。这样,止挡件116径向尺寸较大端可以方便手术钳等器械夹持,便于手术钳等器械将套管主体110经手术切口伸入患者体内。
可选地,环形的止挡件116的径向尺寸圆滑过渡。当然,止挡件116包括第一片体与第二片体,第一片体沿径向方向的尺寸大于第二片体沿径向方向的尺寸。第一片体与第二片体可以围设于套管主体110的周侧,通过第一片体与第二片体对套管主体110限位,并通过第一片体便于手术钳等器械夹持。可以理解的,第一片体与第二片体可以围设成环状,此时,第一片体与第二片体的连接处存在径向尺寸差。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片体与第二片体也可以间隔设置,为独立的径向凸起,在起到限位作用的同时便于夹持。
在一实施例中,止挡件116与套管主体110为一体结构。这样可以减少零件数量,减少后续装配步骤,便于医护人员使用。同时,一体结构的止挡件116与套管主体110还可保证连接处的强度,避免在手术过程中止挡件116脱离套管主体110,以保证套管主体110工作的可靠性,进而保证手术的安全性。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挡水片111与第二挡水片121均具有供手术器械穿过的切口。该切口可以供关节镜等穿刺的手术器械穿过,也可以供抽吸类的手术器械穿过,还可供其他类型的手术器械穿过,便于手术器械穿过第一挡水片111、第二挡水片121伸入患者体内进行手术。
参见图1至图6,在一实施例中,切口具有至少三条在中心区域连通的切缝。也就是说,可选地,切口的形状为十字形或米字型等等。示例性地,切口的形状为十字形。当然,切口的形状还可为中心点发射多条直线开口所形成的结构,比如中心点发射三条直线,如图4所示,即为奔驰车标的形状,此时,切口将第一挡水片111或第二挡水片121分成三片;中心点还可发射其他条数的直线等等。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挡水片111的切口形状与第二挡水片121的切口形状相同或相异。可选地,第一挡水片111的切口的形状与第二挡水片121的切口的形状相同,如均为中心点发射三条直线开口所形成的结构或者十字形等。可选地,第一挡水片111的切口的形状与第二挡水片121的切口的形状不同,如第一挡水片111的切口的形状为中心点发射三条直线开口所形成的结构,第二挡水片121的切口的形状为十字形等。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的记载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2)

1.一种工作套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关节镜介入手术中,所述工作套管结构包括:
中空的套管主体,所述套管主体中具有第一挡水片;以及
中空的端帽,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套管主体的一端,所述端帽中具有第二挡水片,所述第二挡水片与所述第一挡水片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套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水片位于所述套管主体的中部区域;
所述第二挡水片位于所述端帽朝向所述套管主体的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套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主体具有安装部,所述端帽具有配合部,所述端帽通过所述安装部与所述配合部的配合安装于所述套管主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作套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具有钩部,所述配合部具有钩槽,所述钩部勾设于所述钩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套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主体包括柱形段以及与所述柱形段连接的锥形段,所述锥形段安装所述端帽。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工作套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主体还包括止挡件,所述止挡件设置于所述套管主体远离所述端帽的一端,且所述止挡件沿所述套管主体的径向伸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作套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件包括第一片体与第二片体,所述第一片体沿径向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片体沿径向方向的尺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作套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件呈环状设置,并围设于所述套管主体的周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作套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件的中心偏离所述套管主体的中心。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作套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件、所述套管主体以及所述第一挡水片为一体结构;
所述端帽与所述第二挡水片为一体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工作套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水片与所述第二挡水片均具有供手术器械穿过的切口;
所述切口具有至少三条在中心区域连通的切缝。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工作套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水片的切口形状与所述第二挡水片的切口形状相同或相异。
CN202021196029.9U 2020-06-24 2020-06-24 工作套管结构 Active CN2124387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96029.9U CN212438786U (zh) 2020-06-24 2020-06-24 工作套管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96029.9U CN212438786U (zh) 2020-06-24 2020-06-24 工作套管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38786U true CN212438786U (zh) 2021-02-02

Family

ID=744623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96029.9U Active CN212438786U (zh) 2020-06-24 2020-06-24 工作套管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387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32849B2 (en) Surgical access device
US20190150978A1 (en) Trocar
US5104383A (en) Trocar adapter seal and method of use
CA2529770C (en) Duckbill seal protector
JP2010527710A (ja) カニューレ用シール組立体
US11298002B2 (en) Endoscope cover and endoscope
JP2010088897A (ja) トロカールアセンブリ
EP2184020A2 (en) Surgical access device
KR20060097049A (ko) 내시경용 처치구 마개 및 처치구용 마개체
EP2233094A2 (en) Surgical access assembly including shield member
RU2579736C2 (ru) Хирургический наконечник для эндоскопической резекции
EP0424002B1 (en) Cannula with sealing element
CN212438786U (zh) 工作套管结构
US11096558B2 (en) Endoscope cover, endoscope, and cover unit
CN111920482A (zh) 工作套管结构
JP2013252429A (ja) 通気経路を有する栓塞子チップ
US20200113552A1 (en) Bone marrow access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locating same
US20130053637A1 (en) Forceps plug for endoscope
CN102525638A (zh) 可固定透明神经内镜鞘及固定装置
JP4009599B2 (ja) 内視鏡用処置具栓
CN220988866U (zh) 一种经鼻内镜手术通道的鼻腔保护套
JP2006122181A (ja) 医療用チューブ保護具
EP2213248A1 (en) Suture management apparatus for surgical portal apparatus including interlocking cap
JP5813849B2 (ja) 医療用処置具の挿入器具
JP6412701B2 (ja) 軟性内視鏡用外套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