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25638A - 可固定透明神经内镜鞘及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固定透明神经内镜鞘及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525638A CN102525638A CN2011104480413A CN201110448041A CN102525638A CN 102525638 A CN102525638 A CN 102525638A CN 2011104480413 A CN2011104480413 A CN 2011104480413A CN 201110448041 A CN201110448041 A CN 201110448041A CN 102525638 A CN102525638 A CN 10252563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eath
- transparent
- fixing
- fixture
- neuroendoscop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可固定透明神经内镜鞘及固定装置,所述透明神经内镜鞘包括鞘管和鞘芯,所述鞘管一端设有导鞘头,另一端设有与固定装置相配的不锈钢固定套头;透明鞘管内设有鞘芯,其一端设有为圆弧结构的端盖,另一端设有定位套头,端盖端插入透明鞘管内,与透明鞘管间隙配合。所述固定装置一端设有弧形持夹器,用于持夹透明鞘管端部的固定套头,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与蛇形牵开器相连并可锁紧弧形持夹器。本发明的可固定透明神经内镜鞘,可以清晰判断工作鞘周围正常脑组织和血肿关系及皮层造瘘通道的情况,极大的改善了术野和工作通道的视野。将透明内镜鞘的固定套头通过固定装置与蛇形牵开器相固定,使神经内镜工作鞘得到有效固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可固定透明神经内镜鞘及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高血压脑出血是脑血管疾病中病死率最高的疾病。外科手术目的是及时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使受压移位的脑组织及时复位。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手术创伤较大,对死角处血肿显露清除困难,术后并发症多;立体定向血肿穿刺引流术创伤小,但存在血肿清除率低和无法止血等缺点。神经内镜手术已由原来的脑室内病变发展到脑实质内病变,从囊性病变扩大至实质性病变,但在治疗颅内血肿时,仍存在缺乏有效工作通道、操作空间有限、手术视野狭小、止血困难等不足,加之术中镜面易污染,器械固定困难等限制了神经内镜的扩大应用。我们体会如在进行脑内或脑室手术时将内镜直接置入时,由于没有良好的空气或水环境,将在显示屏上呈现黑色,具有很大的盲目性,易出现医源性损伤和迷失方向。手术时即使很小的出血也极易为污染内镜镜面,由于手术常残留血肿,术后多需置管引流或注射尿激酶,如出现较大活动性出血时,常被迫转为开颅止血、血肿清除,使神经内镜优势丧失殆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可固定透明神经内镜鞘及固定装置。所述透明神经内镜鞘包括鞘管和鞘芯,所述鞘管采用透明的硬质塑料制成,其一端设有导鞘头,鞘管的管体与导鞘头间采用圆弧过渡,另一端设有与固定装置相配的不锈钢固定套头;透明鞘管内设有鞘芯,鞘芯采用不锈钢制成,其一端设有为圆弧结构的端盖,另一端设有定位套头,端盖端插入透明鞘管内,与透明鞘管间隙配合。
优选的,所述鞘管壁上标注有厘米单位刻度。
优选的,所述透明鞘管的内径分别为8、10mm,长径分别为6、9cm。
所述固定装置采用不锈钢制成,其一端设有弧形持夹器,用于持夹透明鞘管端部的固定套头,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与蛇形牵开器相连并可锁紧弧形持夹器。
另外,我们还需设计神经内镜专用吸引器,外径分别为1.5、2mm,可通过内镜固有工作通道,其长径为26cm,最长可超出神经内镜末端2cm。
使用时,将鞘芯与透明鞘管一起插入脑组织皮层造瘘口,并逐渐深入至血肿位置,然后将鞘芯取出,再将固定装置的弧形持夹器夹住透明鞘管的固定套头,通过螺纹连接蛇形牵开器并锁紧弧形持夹器,即可固定透明鞘管;将神经内镜专用吸引器置入内镜工作通道,并超出神经内镜末端,即可进行内镜下血肿清除。
本发明的可固定透明神经内镜鞘,配备有蛇形牵开器相配的固定装置和内镜专用吸引器。鞘管采用透明的硬质塑料制成,可以清晰判断工作鞘周围正常脑组织和血肿关系及皮层造瘘通道的情况,极大的改善了术野和工作通道的视野。将透明内镜鞘的固定套头通过固定装置与蛇形牵开器相固定,使神经内镜工作鞘得到有效固定,并在脑内有一定程度的深度和角度调整,透明鞘的固定可释放助手的一只手,并缩短透明鞘的长度,使内镜在鞘内有最大程度的活动。在临床上应用可固定透明神经内镜鞘下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提高了神经内镜手术的可操作性。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发明前述的和其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其中:
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可固定透明神经内镜鞘的鞘芯和鞘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可固定透明神经内镜鞘的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可固定透明神经内镜鞘的鞘芯和鞘管的结构示意图,所述透明神经内镜鞘管采用透明的硬质塑料制成,其一端设有导鞘头12,鞘管的管体14与导鞘头12间采用圆弧过渡,另一端设有与固定装置相配的不锈钢固定套头16;鞘管壁上标注有厘米单位刻度;本实施例设计透明鞘管的内径分别为8、10mm,长径分别为6、9cm;透明鞘管内设有鞘芯,鞘芯采用不锈钢制成,其一端设有为圆弧结构的端盖22,另一端设有定位套头26,端盖22引导鞘芯体24插入透明鞘管内,与透明鞘管间隙配合。如图2所示,固定装置采用不锈钢制成,其一端设有弧形持夹器,用于持夹透明鞘管端部的固定套头,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与蛇形牵开器相连并可锁紧弧形持夹器。本实施例另设计有神经内镜专用吸引器(未图示),外径分别为1.5、2mm,可通过内镜固有工作通道,其长径为26cm,最长可超出神经内镜末端2cm。
使用时,将鞘芯与透明鞘管一起插入脑组织皮层造瘘口,并逐渐深入至血肿位置,然后将鞘芯取出,再将固定装置的弧形持夹器夹住透明鞘管的固定套头,通过螺纹连接蛇形牵开器并锁紧弧形持夹器,即可固定透明鞘管;将神经内镜专用吸引器置入内镜工作通道,并超出神经内镜末端,即可进行内镜下血肿清除。
本发明可应用于全麻下行神经内镜下清除血肿。根据术前脑CT定位,选择血肿纵轴位方向,距离皮层较近处作约3~4cm头皮直切口,钻孔并扩大成直径约1.5~2.5cm的骨窗,切开硬膜并予悬吊。根据血肿深度,避开脑皮质表面的血管,缓慢置入脑穿针,探及血肿并释放部分血性液体减压后拔出脑穿针,电灼扩大皮层造瘘,沿造瘘通道缓慢置入神经内镜鞘至血肿腔,将鞘芯取出,再将固定装置的弧形持夹器夹住透明鞘管的固定套头,通过螺纹连接蛇形牵开器并锁紧弧形持夹器,即可固定透明鞘管。置入神经内镜,发现血凝块后分别用2支直径2mm的吸引器通过内镜工作通道和内镜外鞘内间隙对血肿进行分离、吸除,对于大部分质软血肿,尤其是脑室内血肿,我们应用长径为9cm,内径为8mm的透明管鞘,将单根2mm吸引管通过神经内镜固有工作通道即可有效清除血肿。对质韧血肿以往多用钳夹粉碎血肿,效率低下且医源性损伤风险大。双器械协同操作可达到类似显微手术效果,我们在内镜下采用两支2mm吸引管,一支通过神经内镜固有工作通道,另一支通过透明鞘和内镜间隙,对血肿进行粉碎吸引,一支吸引管强吸引以吸出血肿为主,另一支弱吸引以分离牵引为主,即能有效进行血肿的清除。对活动性出血采用弱吸力的吸住管吸住出血点,将单极电凝以低电流接触远端吸引管电凝止血,多数能有效止血,必要时置入内镜专用电凝止血。缓慢吸引血肿至显露周围白色脑组织,生理盐水冲洗血肿腔清洁无渗血,缓慢退出内镜鞘并探查和处理穿刺道上的出血。基底节血肿清除后不置引流,脑室出血常规脑室外引流3~7d。神经内镜下双吸引技术显著加快手术进程,减少医源性损伤,缩短手术时间。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述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即公开范围内,仍可作一些修正或改变,故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4)
1.一种可固定透明神经内镜鞘及固定装置,所述透明神经内镜鞘包括鞘管和鞘芯,所述鞘管采用透明的硬质塑料制成,其一端设有导鞘头,鞘管的管体与导鞘头间采用圆弧过渡,另一端设有与固定装置相配的不锈钢固定套头;所述透明鞘管内设有鞘芯,鞘芯采用不锈钢制成,其一端设有为圆弧结构的端盖,另一端设有定位套头,端盖端插入透明鞘管内,与透明鞘管间隙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固定透明神经内镜鞘及固定装置,所述透明鞘管的内径分别为8、10mm,长径分别为6、9c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固定透明神经内镜鞘及固定装置,所述鞘管壁上标注有厘米单位刻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固定透明神经内镜鞘及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采用不锈钢制成,其一端设有弧形持夹器,用于持夹透明鞘管端部的固定套头,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与蛇形牵开器相连并可锁紧弧形持夹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4480413A CN102525638A (zh) | 2011-12-27 | 2011-12-27 | 可固定透明神经内镜鞘及固定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4480413A CN102525638A (zh) | 2011-12-27 | 2011-12-27 | 可固定透明神经内镜鞘及固定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525638A true CN102525638A (zh) | 2012-07-04 |
Family
ID=463345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4480413A Pending CN102525638A (zh) | 2011-12-27 | 2011-12-27 | 可固定透明神经内镜鞘及固定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525638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61157A (zh) * | 2014-04-21 | 2014-08-06 | 邓学斌 | 一种膀胱碎石取石鞘 |
CN106108962A (zh) * | 2016-08-03 | 2016-11-16 | 湖南省肿瘤医院 | 可调节全方位脑组织牵开器 |
CN108814664A (zh) * | 2018-09-07 | 2018-11-16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附属医院 | 一种颅脑深部手术用透明管状牵开器 |
-
2011
- 2011-12-27 CN CN2011104480413A patent/CN102525638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61157A (zh) * | 2014-04-21 | 2014-08-06 | 邓学斌 | 一种膀胱碎石取石鞘 |
CN103961157B (zh) * | 2014-04-21 | 2020-03-10 | 邓学斌 | 一种膀胱碎石取石鞘 |
CN106108962A (zh) * | 2016-08-03 | 2016-11-16 | 湖南省肿瘤医院 | 可调节全方位脑组织牵开器 |
CN106108962B (zh) * | 2016-08-03 | 2018-06-12 | 湖南省肿瘤医院 | 可调节全方位脑组织牵开器 |
CN108814664A (zh) * | 2018-09-07 | 2018-11-16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附属医院 | 一种颅脑深部手术用透明管状牵开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499948B2 (en) |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laparoscopic surgery | |
DE102006027873B4 (de) | Endoskopisches Multifunktions-Chirurgiegerät | |
US20030040753A1 (en) | Cranial guide device and methods | |
CN102973305B (zh) | 一种颅内出血早期血肿微创清除系统 | |
EP1964522A3 (en) | Endoscopic overtube | |
KR100828135B1 (ko) | 내시경을 위한 생체 조직 박리기 | |
JP2013523333A5 (zh) | ||
EP3845135B1 (en) | Cannula having multiple operating channels | |
CN109938811A (zh) | 一种微创可视扩张吸引鞘 | |
CN102525638A (zh) | 可固定透明神经内镜鞘及固定装置 | |
CN205359581U (zh) | 包括可撕开透明神经内镜鞘管及附属扩张器的组件 | |
CN203736692U (zh) | 颅内血肿钻颅引流装置 | |
CN111228629B (zh) | 一种颅脑引流管潜行置入装置 | |
CN202446248U (zh) | 可固定透明神经内镜鞘及固定装置 | |
CN204909586U (zh) | 一种磁共振兼容性穿刺针 | |
CN104095608B (zh) | 一种微创支架通道枪 | |
CN101940491A (zh) | 穿刺杆 | |
CN103877671B (zh) | 颅内血肿钻颅引流装置 | |
CN2905093Y (zh) | 脑内血肿微创引流器 | |
CN201389250Y (zh) | 颅内血肿引流管 | |
CN203914862U (zh) | 一种微创支架通道枪 | |
CN208799315U (zh) | 颅内手术辅助装置 | |
KR101464523B1 (ko) | 방향조절이 가능한 카테터 | |
CN213667195U (zh) | 一种脑部牵开导引导管可控注水连接装置 | |
CN206482661U (zh) | 一种带吸引装置的双极电凝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05 | Deemed withdrawal (patent law before 1993)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7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