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38263U - 一种折叠水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折叠水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38263U
CN212438263U CN202020538368.4U CN202020538368U CN212438263U CN 212438263 U CN212438263 U CN 212438263U CN 202020538368 U CN202020538368 U CN 202020538368U CN 212438263 U CN212438263 U CN 2124382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silica gel
rib
kettle
fo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3836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孙立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ou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3836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382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382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382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热水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折叠水壶,包括硅胶壶胆、套设在所述硅胶壶胆外侧的外壳组件,所述硅胶壶胆的上缘形成有外凸的上环筋、中段形成有外凸的下环筋,所述外壳组件套设在所述硅胶壶胆外侧,所述外壳组件上设有缺口,所述上环筋和/或下环筋上设有凸筋,所述凸筋嵌入所述缺口内。本实用新型的折叠硅胶壶可以硅胶壶胆与外壳组件之间实现有效的固定,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折叠水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热水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折叠水壶。
背景技术
由于具有便于携带的优点,折叠硅胶壶越来元受到人们的青睐。现有的部分折叠硅胶壶如专利2018203885960中所示的形式,壶胆的上缘设有定位凹槽,壶身外罩上设有定位凸槽,壶身外罩的下端与壶胆上外凸的凸缘抵接,该种形式的折叠硅胶壶在折叠时,由于壶胆的弯折段大致的处于凸缘处,导致凸缘处外罩容易与壶胆分离,影响整个折叠硅胶壶的使用。而且,在折叠硅胶壶展开使用时,在凸缘处壶胆收到挤压力时,壶胆容易外罩之间分离,容易导致壶胆内水洒出。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叠水壶,可以硅胶壶胆与外壳组件之间实现有效的固定,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水壶,包括硅胶壶胆、套设在所述硅胶壶胆外侧的外壳组件,所述硅胶壶胆的上缘形成有外凸的上环筋、中段形成有外凸的下环筋,所述外壳组件套设在所述硅胶壶胆外侧,所述外壳组件上设有缺口,所述上环筋和/或下环筋上设有凸筋,所述凸筋嵌入所述缺口内。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圈和外壳,所述第一固定圈位于所述上环筋和下环筋之间,所述第一固定圈上设有缺口,所述凸筋嵌入所述缺口内,所述外壳包覆在所述第一固定圈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下环筋和/或上环筋为环绕所述壶胆侧壁设置封闭的环形筋。
进一步的,所述下环筋的上下表面中至少一面为水平面,所述上环筋的表面至少下表面为水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凸筋为沿周向间隔设有T形筋,所述T形筋穿过所述缺口并与所述第一固定圈的外表面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T形筋竖向延伸,所述T形筋与所述下环筋或上环筋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圈形成有贯穿所述T形筋端部的所述缺口。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圈下侧的第二固定圈,所述第一固定圈和所述第二固定圈夹持所述下环筋。
进一步的,所述硅胶壶胆在所述下环筋下侧的部分斜向内倾斜形成过渡段,所述过渡段的下端竖向延伸形成缩径段,所述第二固定圈向内延伸并与所述过渡段的外表面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圈的底部和/或所述第二固定圈的顶部形成有与所述下环筋抵接的固定齿;或者,所述下环筋内设有金属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叠水壶,可以硅胶壶胆与外壳组件之间实现有效的固定,能够在折叠硅胶壶展开时,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提升使用体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侧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硅胶壶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第二固定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去掉外壳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1所示实施例中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抵接块处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下环筋处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硅胶壶胆;101、上环筋;102、下环筋;103、下T形筋;104、上T形筋;105、过渡段;106、缩径段;2、第一固定圈;201、第一卡筋;202、侧挡筋;203、插筋;204、抵接块;3、第二固定圈;301、连接板;302、圈体;4、外壳;401、第二卡筋;5、卡槽;6、下缺口;7、上缺口;8、固定齿; 9、金属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构思,下面再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需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但注明直接连接则说明连接地两个主体之间并不通过过度结构构建连接关系,只通过连接结构相连形成一个整体。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1-9中所示,提供了一种折叠水壶,包括硅胶壶胆1、套设在所述硅胶壶胆1外侧的外壳组件,所述硅胶壶胆1的上缘形成有外凸的上环筋101、中段形成有外凸的下环筋102,所述外壳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圈2、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圈2下侧的第二固定圈3、外壳4,所述第一固定圈2和所述第二固定圈3夹持所述下环筋102,所述外壳4包覆在所述第一固定圈2的外侧,所述外壳4的上端向内弯折并与所述第一固定圈2夹持所述上环筋101,所述第一固定圈2的外表面还形成有第一卡筋201,所述外壳4的内表面设有第二卡筋401,所述第二卡筋401的顶面与所述第一卡筋201的底面抵接,以制动所述外壳4向上移动的趋势。
本实用新型的折叠硅胶壶在使用时,外壳4与第一固定圈2、第二固定圈 3共同形成整个折叠硅胶壶上段的刚性的支撑部件,在折叠硅胶壶进行折叠时,硅胶壶胆1的下端折入硅胶壶胆1的上段内。其中,本实用新型的巧妙之处在于,通过第一固定圈2和第二固定圈3夹持固定下环筋102,以此将硅胶壶胆 1折叠时,可以有效的防止下环筋102处的硅胶壶胆1与刚性支撑部件之间分离,进而可以保证硅胶壶胆1的上段与支撑部件之间连接的稳定性,而且,在折叠硅胶壶展开使用时,由于第一固定圈2和第二固定圈3夹持下环筋102,可对下环筋102处的硅胶壶胆1提供稳定、有效的约束,使用者在手部触碰下环筋102处的硅胶壶胆1时,可防止或减少硅胶壶胆1的变形,进而可以防止由于此变形导致的硅胶壶胆1内的水溢出。
而且,本实用新型中,外壳4上的第二卡筋401与第一固定圈2的第一卡筋201抵接,同时,外壳4的上端与第一固定圈2夹持上环筋101,相当于第二卡筋401和外壳4的上端共同夹持固定在第一固定圈2上,通过如此的设置,不仅可以实现外壳4与第一固定圈2的连接,还可使得外壳4与第一固定圈2 夹持固定上环筋101。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中,硅胶壶胆1在支撑部件的上下两端处均被夹持固定,可以进一步的保证硅胶壶胆1与支撑部件之间的固定效果,防止支撑部件与硅胶壶胆1之间分离。而且,硅胶壶胆的上端还可弹性的填充在外壳4和第一固定圈2的之间,可以使得外壳4和第一固定圈2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
对于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具体的说,所述第一固定圈2的外表面间隔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一卡筋201,沿所述第一固定圈2周向方向上所述第一卡筋201的两端向下延伸形成侧挡筋202,所述侧挡筋202止动所述第二卡筋401相对所述第一固定圈2的转动趋势。如图5和图2所示,通过如此的设置,可以防止外壳4相对第一固定圈2转动,提高外壳4与第一固定圈2之间固定的稳定性,以防止硅胶壶胆1的上端由外壳4和第一固定圈2之间脱出。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对于第一固定圈2和第二固定圈3之间的连接方式,进一步的具体的说,所述第一固定圈2的外表面形成有插筋203,所述第二固定圈3形成有向上延伸的连接板301,所述连接板301开设有与所述插筋 203配合的卡槽5。
当然,对于第一固定圈2和第二固定圈3之间的连接方式,并不局限于图 1所示的形式,在可替换的实施例中,也可采用其他连接方式,例如,第一固定圈2和第二固定圈3之间可采用螺钉连接或者螺纹旋合连接。
对于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具体的说,所述第一固定圈2的下端沿其周向间隔形成有若干个外凸的抵接块204,所述第二固定圈3包括能够与所述抵接块204夹持所述下环筋102的圈体302,所述连接板301设置于所述圈体302的外缘,且所述连接板301能够由两相邻所述抵接块204之间向上延伸并与所述卡筋配合。
实施例二:
对于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折叠水壶,其特征在于,包括硅胶壶胆1、套设在所述硅胶壶胆外侧的外壳组件,所述硅胶壶胆的上缘形成有外凸的上环筋、中段形成有外凸的下环筋,所述外壳组件套设在所述硅胶壶胆外侧,所述外壳组件上设有缺口,所述上环筋和/或下环筋上设有凸筋,所述凸筋嵌入所述缺口内。所述外壳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圈和外壳4,所述第一固定圈位于所述上环筋和下环筋之间,所述第一固定圈上设有缺口,所述凸筋嵌入所述缺口内,所述外壳包覆在所述第一固定圈的外侧。通过外壳、第一固定圈与所述硅胶壶胆1的配合,使得水壶在使用过程中,硅胶壶胆1不易脱离外壳组件,影响消费者的体验。
进一步的,为了使得,外壳组件与硅胶壶胆1之间更加适配,所述下环筋和/或上环筋为环绕所述壶胆侧壁设置封闭的环形筋。优选的,所述下环筋的上下表面中至少一面为水平面,所述上环筋的表面至少下表面为水平面。此时,硅胶壶胆1上无需设置凹槽即可实现娃外壳组件与内胆之之间限定效果。
进一步的优化之处在于,所述硅胶壶胆1在所述下环筋102上侧部分的外表面沿周向间隔设有下T形筋103,所述第一固定圈2设有供所述下T形筋103 穿过的下缺口6,所述下T形筋103穿过所述下缺口6并与所述第一固定圈2 的外表面抵接。
通过设置了下T性筋,可以进一步的提高支撑部件在下环筋102处与硅胶壶胆1连接的稳定性,防止下环筋102处硅胶壶胆1与支撑部件之间分离。
对于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具体的说,所述下T形筋103竖向延伸,所述下T形筋103的下端与所述下环筋102相连,所述第一固定圈2形成有贯穿其下端的所述下缺口6。
由此可以在安装时,便于安装第一固定圈2。
当然,在可替换的实施例中,下缺口6也可为非贯穿第一固定圈2下端的形式,此时,下T形筋103不与下环筋102相连。而且,下T形筋103还可水平延伸设置。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优选的,如图3、图5、图6所示,所述硅胶壶胆1在所述上环筋101下侧部分的外表面沿周向间隔设有上T形筋104,所述上T形筋104竖向延伸,所述上T形筋104的上端与所述上环筋101相连,所述第一固定圈2设有供所述上T形筋104穿过的上缺口7,所述上T形筋104 穿过所述上缺口7并与所述第一固定圈2的外表面抵接。
如图6所示,由此可以防止上环筋101处的硅胶壶胆1与第一固定圈2分离,提高支撑件与硅胶壶胆1之间的固定效果。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具体的说,所述硅胶壶胆1在所述下环筋102下侧的部分斜向内倾斜形成过渡段105,所述过渡段105的下端竖向延伸形成缩径段106,所述第二固定圈3向内延伸并与所述过渡段105的外表面抵接。
如图1、图2所示,硅胶壶胆1在折叠时,过渡段105变形,缩颈段上移至上段的内侧实现折叠,其中,第二固定圈3与过渡段105抵接,能够在硅胶壶胆1折叠时,对过渡段105起到导向作用,在折叠硅胶壶展开使用时,第二固定圈3还可对过渡段105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防止过渡段105随意变形。
对于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进一步的优化之处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圈2的底部和所述第二固定圈3的顶部形成有与所述下环筋102抵接的固定齿8。如图1、图8所示,由此可以进一步的防止下环筋102由第一固定圈2和第二固定圈3之间脱出,提高对于下环筋102的固定效果。
其中,固定齿8呈环状,固定齿8的横截面沿朝向下环筋102的方向越来越窄,能够使得固定齿8嵌入下环筋102的深度较大。
在可替换的实施例中,也可仅在第一固定圈2或第二固定圈3上设置固定齿8。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进一步的优化之处在于,所述下环筋102内设有金属芯9。如图9所示,通过设置金属芯9,可以提高下环筋102的强度,可以在下环筋102处硅胶壶胆1受到外力挤压时不易变形。而且,通过设置了金属芯 9,还可使得下环筋102具有一定的抗变形能力,以防止下环筋102变形过大导致的下环筋102脱出。
在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金属芯9有金属丝弯折呈环状,在可替换的实施例中,金属芯9也可为金属板冲压形成的片状金属环。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折叠水壶,其特征在于,包括硅胶壶胆、套设在所述硅胶壶胆外侧的外壳组件,所述硅胶壶胆的上缘形成有外凸的上环筋、中段形成有外凸的下环筋,所述外壳组件套设在所述硅胶壶胆外侧,所述外壳组件上设有缺口,所述上环筋和/或下环筋上设有凸筋,所述凸筋嵌入所述缺口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圈和外壳,所述第一固定圈位于所述上环筋和下环筋之间,所述第一固定圈上设有缺口,所述凸筋嵌入所述缺口内,所述外壳包覆在所述第一固定圈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环筋和/或上环筋为环绕所述壶胆侧壁设置封闭的环形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环筋的上下表面中至少一面为水平面,所述上环筋的表面至少下表面为水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折叠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为沿周向间隔设有T形筋,所述T形筋穿过所述缺口并与所述第一固定圈的外表面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折叠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T形筋竖向延伸,所述T形筋与所述下环筋或上环筋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折叠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圈形成有贯穿所述T形筋端部的所述缺口。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折叠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圈下侧的第二固定圈,所述第一固定圈和所述第二固定圈夹持所述下环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折叠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壶胆在所述下环筋下侧的部分斜向内倾斜形成过渡段,所述过渡段的下端竖向延伸形成缩径段,所述第二固定圈向内延伸并与所述过渡段的外表面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折叠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圈的底部和/或所述第二固定圈的顶部形成有与所述下环筋抵接的固定齿;或者,所述下环筋内设有金属芯。
CN202020538368.4U 2020-04-13 2020-04-13 一种折叠水壶 Active CN2124382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38368.4U CN212438263U (zh) 2020-04-13 2020-04-13 一种折叠水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38368.4U CN212438263U (zh) 2020-04-13 2020-04-13 一种折叠水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38263U true CN212438263U (zh) 2021-02-02

Family

ID=744724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38368.4U Active CN212438263U (zh) 2020-04-13 2020-04-13 一种折叠水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382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643424C2 (ru) Присасывающая пластина и присасывающее пластинчат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меющее присасывающую пластину
CN212438263U (zh) 一种折叠水壶
US20160007759A1 (en) Three dimensional connection system for bed frame
CN212280999U (zh) 一种折叠硅胶壶
KR101334809B1 (ko) 텐트 지지폴의 지지용 허브장치
US20080253831A1 (en) Height adjustable accessory structure
CN106419393B (zh) 一种杯盖及杯子
CN212281000U (zh) 一种液体加热器
CN108548257A (zh) 冷风扇的水箱过渡套、水箱组件及冷风扇
CN211269813U (zh) 一种折叠杯
CN211270160U (zh) 一种结构稳定的养生壶
CN217338218U (zh) 一种咖啡冲泡装置
KR200475393Y1 (ko) 조리 국물용 여과통
CN217744009U (zh) 一种电水壶
CN209832008U (zh) 一种青瓷泥胚滚压机构的滚压头
CN218844789U (zh) 一种直接拆装的免工具固定结构
CN215708476U (zh) 容器盖和容器
CN114365946A (zh) 一种咖啡冲泡装置
CN219578706U (zh) 一种壶盖及电热水壶
CN211242848U (zh) 一种易于安装的养生壶
CN215686506U (zh) 水杯
CN216454465U (zh) 一种杯子
CN213605822U (zh) 一种电热水壶
CN215128224U (zh) 支撑结构及洗碗机
CN218791888U (zh) 内锅组件和空气炸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