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19393B - 一种杯盖及杯子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杯盖及杯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19393B
CN106419393B CN201611038183.1A CN201611038183A CN106419393B CN 106419393 B CN106419393 B CN 106419393B CN 201611038183 A CN201611038183 A CN 201611038183A CN 106419393 B CN106419393 B CN 1064193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ring
wall
cover
cup
outer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3818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19393A (zh
Inventor
张碧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SURE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XINUO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XINUO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XINUO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03818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19393B/zh
Publication of CN1064193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193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193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193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GHOUSEHOLD OR TABLE EQUIPMENT
    • A47G19/00Table service
    • A47G19/22Drinking vessels or saucers used for table service
    • A47G19/2205Drinking glasses or vessel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杯盖及具有该杯盖的杯子,其中,该杯盖包括内盖、套设于内盖之外的外盖,外盖与内盖之间嵌设有连接圈,连接圈外壁下端具有第一台阶面,连接圈内壁下端具有第二台阶面,外盖的开口端端面抵住在第一台阶面上,内盖的开口端端面抵住在第二台阶面上,其特征在于,连接圈与内盖外壁、外盖内壁过盈配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杯盖结构简单,生产工艺得到了简化,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将外盖与内盖通过连接圈过盈配合连接在一体,结构牢固,安装方便,装配效率高;通过使用了上述结构的杯盖,在生产杯子时,操作简化,生产效率提高,同时该结构的杯盖结构牢固可靠,有效地防止了杯盖盖合后出现渗水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杯盖及杯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日用器具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快速组装成一体的杯盖及具有该杯盖的杯子。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的杯盖,基本上会包括内外盖,通常这种内外盖之间通过胶水连接于一体,采用胶水连接方式具有如下几个缺点:
1、生产杯盖操作时不方便;
2、生产时气味大,胶水内含有的化学成分对于工人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3、时间长了易老化,易导致内外盖相互脱落。
为了防止胶水连接方式带来的不便,有时会采用焊接的方式将内外盖连接,公开号为CN 104771041 A披露了一种杯盖,该杯盖的外盖通过与外盖内壁吻合的钢圈焊接在一起,钢圈则通过其内壁设置弹片结构与设置在内盖的外壁上的凹槽相互匹配卡合连接,从而使内外盖连接于一体。这种结构的杯盖,在生产时,首先需要将具有弹片的钢圈焊接在外盖的内壁上,焊接完后还需对焊接部位进行打磨抛光,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成本大;而且在焊接过程中,由于钢圈上的弹片,其具有锋利的棱角,容易造成划伤扎伤生产工人的手指。因此,设计一个将内外盖连接于一体,安装方便快捷,连接牢固的杯盖,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研发的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杯盖,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杯盖组装成型结构复杂,工艺繁琐,生产装配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一种杯盖,包括内盖、套设于内盖之外的外盖,所述外盖与所述内盖之间嵌设有连接圈,所述连接圈外壁下端具有第一台阶面,所述连接圈内壁下端具有第二台阶面,所述外盖的开口端端面抵住在所述第一台阶面上,所述内盖的开口端端面抵住在所述第二台阶面上,所述连接圈与所述内盖外壁、所述外盖内壁过盈配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从内盖的开口端将连接圈套在内盖外壁上,连接圈与内盖外壁过盈配合,从而使连接圈与内盖外壁之间形成径向的收缩力将两者夹紧,内盖的开口端端面抵住在连接圈下端内壁上的第二台阶面上,使连接圈与内盖轴向固定,将连接于一体的连接圈和内盖一起嵌设在外盖的内壁上,连接圈的与外盖内壁过盈配合,从而是连接圈与外盖内壁之间形成径向的收缩力将两者固定夹紧,外盖的开口端端面抵住在连接圈下端外壁上的第一台阶面上,此时内盖外壁的顶端抵住在外盖内壁的顶端,使得外盖、内盖、连接圈三者的轴向相对固定,形成一个整体的杯盖,这种方式的装配的盖体,结构简单,牢固无渗水,只需通过相对挤内盖与连接圈、外盖与连接圈即可完成装配过程,装配工艺简单,装配方便快速,提高了生产装配效率。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外盖内壁上至少设有一个凸起,所述内盖外壁上设有与所述凸起对应匹配的凹槽,当所述内盖连同所述连接圈一起压入所述外盖内时,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卡合在一起。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外盖内上设置凸起,内盖外壁上设置与凸起相匹配的凹槽,在内盖连同连接圈一起压入外盖内时,凸起卡合在凹槽内,凸起与凹槽的配合,防止了内盖与外盖发生左右窜动的隐患,连接更牢靠。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圈的中部壁向远离圆心方向凸出,以使所述连接圈的中部外壁形成所述第一台阶面,所述连接圈的下部壁向靠近圆心方向迂回,以使所述连接圈的下端内壁形成所述第二台阶面。
通过将连接圈中部的壁向外凸出形成第一台阶面,连接圈下部的壁向内迂回形成第二台阶面,这种结构可通过简单的挤压成型工艺即可得到,生产制造方便,成本低。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圈的上部壁向靠近圆心方向凹陷,以使所述连接圈上部的内壁上形成第一夹紧凸起部,所述连接圈上部的外壁上形成第一卡槽;介于所述连接圈上部与所述连接圈中部之间的连接圈壁向远离圆心方向凸出,以使所述连接圈的外壁上形成第二夹紧凸起部,所述第二夹紧凸起部下端与所述第一台阶面之间形成一弯曲部。
更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夹紧凸起部的直径小于所述内盖的外壁直径,以使所述连接圈套设于所述内盖外壁上时,所述连接圈与所述内盖过盈配合;所述第二夹紧凸起部的直径大于所述外盖的内壁直径,以使所述连接圈嵌设于所述外盖内壁时,所述连接圈与所述外盖过盈配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连接圈的上部壁向内凹陷,内壁则形成第一夹紧凸起部,连接圈套在内盖上时,第一夹紧凸起部与内盖外壁过盈配合,以使连接圈与内盖紧密结合为一体,同时,通过在介于连接圈上部与中部之间的连接圈壁向外凸出,外壁则形成第二夹紧凸起部,连接圈嵌套在外盖内时,第二夹紧凸起部与外盖内壁过盈配合,以使连接圈与外盖紧密结合为一体,从而将内盖与外盖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两两过盈配合,达到紧固的效果;另外,由于形成弯曲部,在嵌套在外盖内时,连接圈的壁受到挤压,使弯曲部变形,向内收缩,产生弹力,提高了外盖与连接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紧固更牢靠,同时具有收缩性,在挤压过程,方便将连接圈挤压入外盖内。
更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内盖的外壁上具有与所述第一夹紧凸起部形状相匹配的凹环,以使所述连接圈套设与所述内盖外壁上时,所述第一夹紧凸起部卡合于所述凹环内;所述外盖的内壁具有与所述第一卡槽形状相匹配的凸环,以使所述连接圈嵌设于所述外盖内壁上时,所述凸环卡合于所述第一卡槽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凹环与第一夹紧凸起部相互卡合,有效地提高了内盖与连接圈在轴向的限位稳定性,防止了轴向上下窜动的隐患;通过凸环与第一卡槽相互卡合,有效地提高了外盖与连接圈在轴向的限位稳定性,防止轴向窜动的隐患。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外盖由不锈钢挤压成型,所述内盖为塑料制成,所述连接圈由不锈钢挤压成型。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杯子,该杯子包括一上部开口的杯体,所述杯体口部盖设有上述所述的杯盖。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杯子为真空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使用了上述结构的杯盖,在生产杯子时,操作简化,生产效率提高,同时该结构的杯盖结构牢固可靠,有效地防止了杯盖盖合后出现渗水现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杯盖结构简单,生产工艺得到了简化,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将外盖与内盖通过连接圈过盈配合连接在一体,结构牢固,安装方便,装配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杯盖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视图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外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内盖与连接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盖,11-凸起,12-凸环,2-内盖,21-凹槽,22-凹环,3-连接圈,301-第一台阶面,302-第二台阶面,31-第一夹紧凸起部,32-第一卡槽,33-第二夹紧凸起部,34-弯曲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杯盖,包括外盖1、内盖2,外盖1套设于内盖2之外,所述外盖1与所述内盖2之间嵌设有连接圈3,所述连接圈3外壁下端具有第一台阶面301,连接圈3内壁下端具有第二台阶面302,连接圈3与内盖2外壁、外盖1内壁之间相互过盈配合。
在杯盖装配时,先将连接圈3套在内盖2的外壁上,连接圈3与内盖2的外壁过盈配合,通过施加轴向的挤压力,内盖2的开口端端面最终抵住在第二台阶面302上,使连接圈3与内盖2轴向相互固定,内盖2被挤压在连接圈3内,从而使连接圈3与内盖2的外壁之间形成径向的收缩力将两者夹紧结合为一体;然后再将结合为一体的连接圈3和内盖2一起嵌套在外盖1内壁上,连接圈3与外盖1的内壁过盈配合,通过施加轴向的挤压力,外盖1的开口端端面抵住在所述第一台阶面301上,连接圈3连同内盖2被挤压在外盖1内,从而使连接圈3与外盖1内壁之间形成径向的收缩力将两者固定夹紧结合为一体,最终使得外盖1、内盖2、连接圈3相对紧固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的杯盖,通过这种方式装配的盖体,结构简单,牢固无渗水,只需相对挤压内盖与连接圈、外盖与连接圈即可完成装配过程,装配工艺简单,装配方便快速,提高了生产装配效率。
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为,外盖1的内壁上至少设有一个凸起11,所述内盖2的外壁上设有与所述凸起11对应匹配的凹槽21,当所述内盖2连同连接圈3一起压入外盖1内时,凸起11与凹槽21卡合在一起,凸起11与凹槽21的配合,防止了内盖2与外盖1发生左右窜动的隐患,连接更牢靠。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将凸起11对准凹槽21后,施加挤压力将内盖2连通连接圈3挤压到外盖1内即可。
在实际生产应用时,通过挤压模具将连接圈3的中部壁向远离圆心方向挤出,连接圈3的下部壁向靠近圆心方向挤压迂回,使连接圈3的中部外壁形成第一台阶面301,使连接圈3的下端壁形成第二台阶面302。
通过挤压模具将连接圈3的上部壁向靠近圆心方向挤压,使该段的内壁上形成第一夹紧凸起部31,该段外壁上形成第一卡槽32;将介于连接圈3上部与中部之间的壁向远离圆心方向挤出,使该段的外壁上形成第二夹紧凸起部33,在第二夹紧凸起部33与第一台阶面301连接处形成一弯曲部34。
其中,第一夹紧凸起部31的直径小于内盖2的外壁直径,在连接圈3套设于内盖2外壁上时,连接圈3与内盖2呈过盈配合;第二夹紧凸起部33的直径大于外盖1的内壁直径,在连接圈3嵌设于外盖1的内壁时,连接圈3与外盖1呈过盈配合。
为了提高了内盖2与连接圈3在轴向的限位稳定性,防止了轴向上下窜动的隐患,优选地,内盖2的外壁上设置有与第一夹紧凸起部31形状相匹配的凹环22,连接圈3套设与内盖2的外壁上时,第一夹紧凸起部31卡合于凹环22内;为了提高了外盖1与连接圈3在轴向的限位稳定性,防止轴向窜动的隐患,优选地,外盖1的内壁设置有与第一卡槽32形状相匹配的凸环12,连接圈完全嵌设于外盖1的内壁内时,凸环12卡合于第一卡槽32内。
由于形成有弯曲部34,在连接圈3嵌套在外盖1内时,连接圈3的上部壁受到挤压,使弯曲部34变形,向内收缩,产生弹力,提高了外盖1与连接圈3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紧固更牢靠,同时具有收缩性,在挤压过程,方便将连接圈挤压入外盖内。
值得说明的是,向远离圆心方向可以理解为向连接圈3外的方向,向圆心方向可以理解为向连接圈3内的方向。通过挤压模具生产连接圈,其工艺简单,生产制造方便,成本低。
在本发明中,外盖1、连接圈3通过不锈钢材料挤压成型,内盖2采用食品级PP材料制成,例如,食品级聚丙烯塑料。值得说明的是,也可根据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材料制成上述部件。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杯子(图中未示出),该杯子包括一上部开口的杯体,所述杯体口部盖设有上述所述的杯盖,该杯子可为真空杯或其它用于密封装水的杯子。
应当理解,方位词均是结合操作者和使用者的日常操作习惯以及说明书附图而设立的,它们的出现不应当影响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发明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本发明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杯盖,包括内盖(2)、套设于内盖之外的外盖(1),所述外盖(1)与所述内盖(2)之间嵌设有连接圈(3),所述连接圈(3)外壁下端具有第一台阶面(301),所述连接圈内壁下端具有第二台阶面(302),所述外盖(1)的开口端端面抵住在所述第一台阶面(301)上,所述内盖(2)的开口端端面抵住在所述第二台阶面(30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圈(3)的上部壁向靠近圆心方向凹陷,以使所述连接圈(3)上部的内壁上形成第一夹紧凸起部(31),所述连接圈(3)上部的外壁上形成第一卡槽(32);介于所述连接圈(3)上部与所述连接圈(3)中部之间的连接圈壁向远离圆心方向凸出,以使所述连接圈(3)的外壁上形成第二夹紧凸起部(33);所述第一夹紧凸起部(31)的直径小于所述内盖(2)的外壁直径,以使所述连接圈(3)套设于所述内盖(2)外壁上时,所述连接圈(3)与所述内盖(2)过盈配合;所述第二夹紧凸起部(33)的直径大于所述外盖(1)的内壁直径,以使所述连接圈(3)嵌设于所述外盖(1)内壁时,所述连接圈(3)与所述外盖(1)过盈配合;所述外盖(1)内壁上至少设有一个凸起(11),所述内盖(2)外壁上设有与所述凸起(11)对应匹配的凹槽(21),当所述内盖(2)连同所述连接圈(3)一起压入所述外盖(1)内时,所述凸起(11)与所述凹槽(21)卡合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圈(3)的中部壁向远离圆心方向凸出,以使所述连接圈(3)的中部外壁形成所述第一台阶面(301),所述连接圈(3)的下部壁向靠近圆心方向迂回,以使所述连接圈(3)的下端内壁形成所述第二台阶面(3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紧凸起部(33)下端与所述第一台阶面(301)之间形成一弯曲部(3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2)的外壁上具有与所述第一夹紧凸起部(31)形状相匹配的凹环(22),以使所述连接圈(3)套设与所述内盖(2)外壁上时,所述第一夹紧凸起部(31)卡合于所述凹环(22)内;所述外盖(1)的内壁具有与所述第一卡槽(32)形状相匹配的凸环(12),以使所述连接圈(3)嵌设于所述外盖(1)内壁上时,所述凸环(12)卡合于所述第一卡槽(32)内。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盖(1)由不锈钢挤压成型,所述内盖(2)为塑料制成,所述连接圈(3)由不锈钢挤压成型。
6.一种杯子,包括一上部开口的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口部盖设有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杯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杯子为真空杯。
CN201611038183.1A 2016-11-11 2016-11-11 一种杯盖及杯子 Active CN1064193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38183.1A CN106419393B (zh) 2016-11-11 2016-11-11 一种杯盖及杯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38183.1A CN106419393B (zh) 2016-11-11 2016-11-11 一种杯盖及杯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19393A CN106419393A (zh) 2017-02-22
CN106419393B true CN106419393B (zh) 2018-08-24

Family

ID=582204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38183.1A Active CN106419393B (zh) 2016-11-11 2016-11-11 一种杯盖及杯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1939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57250A (zh) * 2017-06-26 2017-09-15 江苏希诺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可拆装杯盖
CN108371463B (zh) * 2018-02-28 2023-12-05 浙江雅德杯业有限公司 杯盖
CN111728447A (zh) * 2020-06-10 2020-10-02 深圳市中旻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杯盖性能提升方法及由该方法制得的杯盖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462763U (zh) * 2016-11-11 2017-09-05 江苏希诺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杯盖及杯子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O150234C (no) * 1977-05-09 1984-09-12 Asicomo As Kapselformet lukke for beholderaapning og fremgangsmaate til fremstilling av lukket
US4238042A (en) * 1979-07-16 1980-12-09 Yoshida Kogyo Co., Ltd. Air-tight cap for bottle
CN2146914Y (zh) * 1992-11-21 1993-11-24 孙跃进 多功能调味品瓶
CN2878235Y (zh) * 2005-09-27 2007-03-14 近代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罐盖结构
CN100534870C (zh) * 2007-06-08 2009-09-02 夏锋 全塑一次性防伪酒瓶盖
CN104771041B (zh) * 2015-04-28 2016-06-22 江苏希诺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杯盖及装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462763U (zh) * 2016-11-11 2017-09-05 江苏希诺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杯盖及杯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19393A (zh) 2017-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19393B (zh) 一种杯盖及杯子
CN206462763U (zh) 一种杯盖及杯子
CN209090927U (zh) 蒸汽口密封圈安装结构、器具盖及蒸煮器具
KR200475393Y1 (ko) 조리 국물용 여과통
CN206102443U (zh) 上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01958601U (zh) 一种压力烹饪器具的扣合结构
CN201806067U (zh) 折式伞具多段中棒之组合结构改良
CN204416213U (zh) 一种垃圾桶
CN207506389U (zh) 一种双层水壶的水窗结构
CN215686506U (zh) 水杯
CN208360856U (zh) 一种包装杯的扣合结构
CN208941785U (zh) 一种热水壶壶体和壶嘴的配合结构
CN209733512U (zh) 一种电热水壶
CN207585784U (zh) 一种传感器固定片
CN106255647B (zh) 一种用于容器的视窗组件及其装配方法
CN217488224U (zh) 杯盖及杯具
CN215777280U (zh) 烹饪器具
CN207412059U (zh) 排气阀组件及烹饪器具
CN101836819B (zh) 一种压力烹饪器具的扣合结构
CN108742165A (zh) 蒸汽口密封圈安装结构、器具盖及蒸煮器具
CN215686856U (zh) 一种电水壶
CN208677177U (zh) 食物料理机及其上盖组件
CN212938483U (zh) 电热饭盒
CN217243803U (zh) 一种蒸茶器
CN211970288U (zh) 一种具有密封结构的盖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26146 No.1, Xinuo Road, Haimen District,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INOSURE Co.,Ltd.

Address before: 226146 No.1 Xinuo Road, Shuxun Industrial Park, Haimen City,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HEENOOR INDUSTRIAL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