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29697U - 一种三轮摩托车取力倒挡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轮摩托车取力倒挡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29697U
CN212429697U CN202020782389.0U CN202020782389U CN212429697U CN 212429697 U CN212429697 U CN 212429697U CN 202020782389 U CN202020782389 U CN 202020782389U CN 212429697 U CN212429697 U CN 2124296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power take
output shaft
power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8238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翔
杨驰
李冯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Chuanyu Jinggong Machinery Parts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Chuanyu Jinggong Machinery Parts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Chuanyu Jinggong Machinery Parts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Chuanyu Jinggong Machinery Parts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8238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296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296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296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一种三轮摩托车取力倒挡器,包括壳体,壳体内部设置有用于驱动三轮摩托车转轴转动的换挡机构,在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输入接口,三轮摩托车发动机的输出端通过输入接口将动力传递到倒挡器的换挡机构,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安装腔,安装腔内设置有取力机构,所述转轴的一端插入到安装腔内与取力机构连接,取力机构用于取力并将动力输送到外界。

Description

一种三轮摩托车取力倒挡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倒挡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轮摩托车取力倒挡器。
背景技术
为了三轮摩托车的多功能化,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在变速箱上附加取力装置,进而传递给外部的设备,为外部设备(例如油泵、抽水机、打谷机等设备)提供动力。
图1—3均为现有的三轮摩托车的取力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发动机22将动力传输到倒挡装置23,倒挡装置23将动力传输到传动轴24,传动轴24将动力传输到后桥26,为了便于取力在倒挡装置23与后桥26之间设置了取力变速箱25来,在变速箱上设置了取力接口30;如图2所示,在三轮摩托车倒挡装置23与后桥26之间增设取力接口 30;如图3所示,在三轮摩托车后桥26(加力后桥29)上设置取力接口30,从而为外部设备提供动力;但是现有的三种整车实现取力功能的方式存在的缺点是成本高、整车超长超标、维修不便、整车簧下质量重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轮摩托车取力倒挡器,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三轮摩托车取力的方式生产成本高、整车超长超标、维修不便以及整车簧下质量重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三轮摩托车取力倒挡器,包括壳体,壳体内部设置有用于驱动三轮摩托车转轴转动的换挡机构,在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输入接口,三轮摩托车发动机的输出端通过输入接口将动力传递到倒挡器的换挡机构,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安装腔,安装腔内设置有取力机构,所述转轴的一端插入到安装腔内与取力机构连接,取力机构用于取力并将动力输送到外界。
进一步的,所述取力机构包括:第一伞齿轮、第二伞齿轮、传动齿轮、连接套、取力输出轴、动力输出轴以及拨动组件,所述第一伞齿轮转动地设置在转轴位于安装腔的一端上,所述传动齿轮滑动地设置在转轴位于安装腔的一端上,传动齿轮不能与转轴脱离且传动齿轮不能相对转轴转动,所述动力输出轴从壳体背离转轴的一侧插入到安装腔内,所述动力输出轴与转轴同轴设置,所述动力输出轴位于安装腔内的一端上固定地设置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内设置有内花键,所述传动齿轮能与连接套花键连接,所述安装腔侧壁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传动齿轮在转轴上滑动并与第一伞齿轮啮合或脱离的拨动组件,所述拨动组件亦用于驱动传动齿轮在转轴上滑动并与连接套花键连接或脱离,所述安装腔的侧壁上通过取力输出轴转动地设置有与第一伞齿轮啮合的第二伞齿轮,所述第二伞齿轮与取力输出轴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的,拨动组件包括:安装座、拨块以及压紧件,所述安装座通过安装轴转动地设置在安装腔内,所述拨块设置在安装座靠近传动齿轮的一侧,所述传动齿轮上开设有环绕其一周的拨动槽,所述压紧件设置在安装腔侧壁上,所述压紧件用于将拨块压紧在拨动槽内,拨块用于推动传动齿轮在转轴上滑动。
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取力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传动齿轮、连接套、取力输出轴、动力输出轴以及拨动组件,所述第一齿轮转动地设置在转轴位于安装腔的一端上,所述动力输出轴的一端从壳体背离转轴的一端插入到安装腔内,动力输出轴与转轴同轴设置,所述转轴的一端插入到动力输出轴内,转轴与动力输出轴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套固定地套设在转轴上,连接套位于第一齿轮与动力输出轴之间,所述传动齿轮滑动地设置在连接套上,所述传动齿轮不能相对连接套转动且不能与转轴脱离,所述安装腔侧壁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传动齿轮在连接套上滑动并与第一齿轮花键连接或脱离的拨动组件,所述拨动组件亦用于驱动传动齿轮在连接套上滑动并与动力输出轴花键连接或脱离,所述第三齿轮通过取力输出轴转动地设置在安装腔内,取力输出轴与第三齿轮固定连接,取力输出轴的一端伸出到壳体外,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三齿轮之间设置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分别与第一齿轮以及第三齿轮啮合。
进一步的,拨动组件包括:安装座、拨块以及压紧件,所述安装座通过安装轴转动地设置在安装腔内,所述拨块设置在安装座靠近传动齿轮的一侧,所述传动齿轮上开设有环绕其一周的拨动槽,所述压紧件设置在安装腔侧壁上,所述压紧件用于将拨块压紧在拨动槽内,拨块用于推动传动齿轮在连接套上滑动。
更进一步的,压紧件包括:弹簧以及压紧块,所述弹簧水平地设置在安装腔的侧壁上,所述弹簧的端部上设置有压紧块,所述安装座靠近压紧块的一侧开设有两个压紧槽,所述压紧块在弹簧的弹力下插入到压紧槽内,所述安装轴的一端穿出到壳体外,安装轴位于壳体外的一端设置有操作柄。
作为另一种实施例,所述发动机的输出端与与一根输入轴的一端花键连接,输入轴的另一端带动着所述换挡机构的第五伞齿轮转动,第五伞齿轮将动力传输到所述换挡机构的第三伞齿轮以及第四伞齿轮,所述第五伞齿轮分别与第三伞齿轮以及第四伞齿轮啮合,所述取力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取力输出轴以及拨动组件,所述第一齿轮固定在第三伞齿轮的一侧,第三伞齿轮用于带动第一齿轮转动,所述第三齿轮通过取力输出轴转动地设置在安装腔内,第三齿轮与取力输出轴花键连接,取力输出轴与第三齿轮固定连接,取力输出轴的一端伸出到壳体外,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三齿轮之间设置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分别与第一齿轮以及第三齿轮啮合,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用于推动第三齿轮在取力输出轴上滑动并与第二齿轮啮合或脱离的拨动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拨动组件包括:拨叉轴、摇臂以及带动杆,所述拨叉轴滑动地设置在安装腔内,拨叉轴的一端穿出安装腔,所述摇臂通过安装杆转动地设置在壳体上,所述拨叉轴上开设有供摇臂插入的拨孔,摇臂用于推动拨叉轴在安装腔内滑动,所述拨叉轴靠近第三齿轮的侧壁上设置有带动杆,在第三齿轮上开设有环绕一周带动槽,带动杆用于作用于带动槽并推动所述第三齿轮在取力输出轴上滑动并与第二齿轮啮合或脱离。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为:当需要进行取力为外部设备(例如油泵、抽水机、打谷机等设备)提供动力时,首先通过拨动组件推动传动齿轮在转轴上向着第一伞齿轮的方向运动并使传动齿轮与第一伞齿轮啮合,且传动齿轮与连接套脱离,此时动力输出轴将不再传输动力给三轮摩托车的后桥,实现车辆的停止,在传动齿轮的带动下第一伞齿轮转动,第一伞齿轮带动着第二伞齿轮以及取力输出轴转动,从而通过取力输出轴将力传递到外界而实现取力。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三轮摩托车的倒挡器内设置取力机构来进行取力,该取力机构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在实现取力用于为外部设备(例如油泵、抽水机、打谷机等设备)提供动力的同时,实现了整车的结构紧凑,且降低了生产成本,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在三轮摩托车倒挡器与后桥之间增设取力器才能取力的弊端使整车更为简洁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三轮摩托车取力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三轮摩托车取力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的三轮摩托车取力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现有的三轮摩托车倒挡器的动力的传递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A-A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取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亦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取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D-D剖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1、壳体;2、取力输出轴;3、操作柄;4、输入接口;5、转轴;6、安装腔;7、第一伞齿轮;8、连接套;9、传动齿轮;10、第二伞齿轮;11、安装座;12、安装轴;13、拨块;14、拨动槽;15、弹簧;16、压紧块;17、压紧槽;18、动力输出轴; 19、第三齿轮;20、第二齿轮;21、第一齿轮;22、发动机;23、倒挡装置;24、传动轴; 25、取力变速箱;26、后桥;27、取力器;28、取力倒挡器;29、加力后桥;30、取力接口;31、输入轴;32、第五伞齿轮;33、第三伞齿轮;34、第四伞齿轮;35、安装杆;36、摇臂;37、拨叉轴;38、拨孔;39、带动杆;40安装柱;41拨动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一种三轮摩托车取力倒挡器,包括壳体1,壳体1内部设置有用于驱动三轮摩托车转轴5转动的换挡机构,在所述壳体1上开设有输入接口4,三轮摩托车发动机22的输出端通过输入接口4将动力传递到倒挡器的换挡机构,所述壳体1内还设置有安装腔6,安装腔6内设置有取力机构,所述转轴5的一端插入到安装腔6内与取力机构连接,取力机构用于取力并将动力输送到外界。
如图5—11所示,作为第一种实施例,所述取力机构包括:第一伞齿轮7、第二伞齿轮10、传动齿轮9、连接套8、取力输出轴2、动力输出轴18以及拨动组件,所述第一伞齿轮7转动地设置在转轴5位于安装腔6的一端上,所述传动齿轮9滑动地设置在转轴5 位于安装腔6的一端上,传动齿轮9不能与转轴5脱离且传动齿轮9不能相对转轴5转动,所述动力输出轴18从壳体1背离转轴5的一侧插入到安装腔6内,所述动力输出轴18与转轴5同轴设置,所述动力输出轴18位于安装腔6内的一端上固定地设置有连接套8,作为优选,动力输出轴18与连接套8一体化设计,所述连接套8内设置有内花键,所述传动齿轮9能与连接套8花键连接,所述安装腔6侧壁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传动齿轮9在转轴 5上滑动并与第一伞齿轮7啮合或脱离的拨动组件,所述拨动组件亦用于驱动传动齿轮9 在转轴5上滑动并与连接套8花键连接或脱离,所述安装腔6的侧壁上通过取力输出轴2 转动地设置有与第一伞齿轮7啮合的第二伞齿轮10,所述第二伞齿轮10与取力输出轴2 固定连接,作为优选第二伞齿轮与取力输出轴一体化设计。
拨动组件包括:安装座11、拨块13以及压紧件,所述安装座11通过安装轴12转动地设置在安装腔6内,所述拨块13设置在安装座11靠近传动齿轮9的一侧,所述传动齿轮9上开设有环绕其一周的拨动槽14,所述压紧件设置在安装腔6侧壁上,所述压紧件用于将拨块13压紧在拨动槽14内,拨块13用于推动传动齿轮9在转轴5上滑动。压紧件包括:弹簧15以及压紧块16,所述弹簧15水平地设置在安装腔6的侧壁上,所述弹簧 15的端部上设置有压紧块16,所述安装座11靠近压紧块16的一侧开设有两个压紧槽17,所述压紧块16在弹簧15的弹力下插入到压紧槽17内,所述安装轴12的一端穿出到壳体 1外,安装轴12位于壳体1外的一端设置有操作柄3。
本实施的工作原理为:当三轮摩托车需要前进或后退时,如图4所示为现有的三轮摩托车倒挡器的动力的传递方式,三轮摩托车发动机22的输出端插入到输入接口4与输入轴31花键连接,输入轴带动着第五伞齿轮转动,第五伞齿轮32带动着与之啮合的第三伞齿轮33以及第四伞齿轮34转动,转轴5上设置有拨动部41,拨动部41能在转轴5上滑动且拨动部41不能相对转轴5转动,第三伞齿轮33以及第四伞齿轮34转动地设置在转轴5上,在第三伞齿轮33以及第四伞齿轮34上设置有内齿,拨动部41上设置有外齿,拨动部41能在转轴5上滑动并与第三伞齿轮33的内齿或第四伞齿轮34的内齿啮合,当第三伞齿轮33的内齿与拨动部41上的外齿啮合时,第三伞齿轮33通过拨动部41带动着转轴5转动,当第四伞齿轮34的内齿与拨动部41的外齿啮合时,第四伞齿轮34通过拨动部41带动着转轴5转动,转轴5带动着传动齿轮9转动,当需要控制三轮摩托车前进或后退时,推动拨动部41使拨动部41的外齿与对应的第三伞齿轮33内齿或第四伞齿轮 34内齿啮合,然后通过推动操作柄3使拨块13推动着传动齿轮9向着连接套8的方向运动,并使得传动齿轮9与连接套8花键连接,此时传动齿轮9带动着连接套8以及动力输出轴18同时转动,动力输出轴18将动力传输到三轮摩托车的后桥26从而实现三轮摩托车的驱动,当需要进行取力为外部设备(例如油泵、抽水机、打谷机等设备)提供动力时,通过推动操作柄3使拨块13推动着传动齿轮9向着第一伞齿轮7的方向运动并使传动齿轮9与设置在第一伞齿轮7上的内齿啮合,此时传动齿轮9与连接套8脱离实现车辆停止运动,同时传动齿轮9带动着第一伞齿轮7转动,第一伞齿轮7带动着与之啮合的第二伞齿轮10以及与第二伞齿轮10固定连接的取力输出轴2转动,取力输出轴2将动力传递到外界,从而实现取力,同时也确保了在取力时车辆是静止的防止因在取力的过程中车辆运动而产生安全隐患。
如图12所示,作为第二种实施例,所述取力机构包括:第一齿轮21、第二齿轮20、第三齿轮19、传动齿轮9、连接套8、取力输出轴2、动力输出轴18以及拨动组件,所述第一齿轮21转动地设置在转轴5位于安装腔6的一端上,所述动力输出轴18的一端从壳体1背离转轴5的一端插入到安装腔6内,动力输出轴18与转轴5同轴设置,所述转轴5 的一端插入到动力输出轴18内,转轴5与动力输出轴18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套8固定地套设在转轴5上,连接套8位于第一齿轮21与动力输出轴18之间,所述传动齿轮9滑动地设置在连接套8上,所述传动齿轮9不能相对连接套8转动且不能与转轴5脱离,所述安装腔6侧壁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传动齿轮9在连接套8上滑动并与第一齿轮21花键连接或脱离的拨动组件,所述拨动组件亦用于驱动传动齿轮9在连接套8上滑动并与动力输出轴18花键连接或脱离,所述第三齿轮19通过取力输出轴2转动地设置在安装腔6内,取力输出轴2与第三齿轮19固定连接,作为优选,取力输出轴2与第三齿轮19一体化设计,取力输出轴2的一端伸出到壳体1外,所述第一齿轮21与第三齿轮19之间设置有第二齿轮20,第二齿轮20分别与第一齿轮21以及第三齿轮19啮合。
拨动组件包括:安装座11、拨块13以及压紧件,所述安装座11通过安装轴12转动地设置在安装腔6内,所述拨块13设置在安装座11靠近传动齿轮9的一侧,所述传动齿轮9上开设有环绕其一周的拨动槽14,所述压紧件设置在安装腔6侧壁上,所述压紧件用于将拨块13压紧在拨动槽14内,拨块13用于推动传动齿轮9在连接套8上滑动。压紧件包括:弹簧15以及压紧块16,所述弹簧15水平地设置在安装腔6的侧壁上,所述弹簧 15的端部上设置有压紧块16,所述安装座11靠近压紧块16的一侧开设有两个压紧槽17,所述压紧块16在弹簧15的弹力下插入到压紧槽17内,所述安装轴12的一端穿出到壳体 1外,安装轴12位于壳体1外的一端设置有操作柄3。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同上述实施例的传递方式,将发动机22的动力传递到转轴5 上,当需要控制三轮摩托车前进或后退时,首先通过换挡机构将三轮摩托车置于顺挡或倒挡,然后通过推动操作柄3使拨块13推动着传动齿轮9在连接套8上向着动力输出轴18的方向运动,并使得传动齿轮9与动力输出轴18花键连接(即当传动齿轮9的一部分套设在动力输出轴18上时),此时传动齿轮9通过连接套8带动着动力输出轴18转动,动力输出轴18将动力传输到三轮摩托车的后桥26从而实现三轮摩托车的驱动,当需要进行取力为外部设备(例如油泵、抽水机、打谷机等设备)提供动力时,通过推动操作柄3使拨块13推动着传动齿轮9在连接套8上向着第一齿轮21的方向运动并使传动齿轮9与第一齿轮21花键连接(即当传动齿轮9的一部分套设在第一齿轮21上时),此时传动齿轮9 与动力输出轴18脱离实现车辆停止运动,同时传动齿轮9带动着第一齿轮21转动,第一齿轮21带动着与之啮合的第二齿轮20转动,第二齿轮20带动着第三齿轮19转动,最后第三齿轮19带动着与之固定连接的取力输出轴2转动,取力输出轴2将动力传递到外界,从而实现取力,同时也确保了在取力时车辆是静止的防止因在取力的过程中车辆运动而产生安全隐患。
如图13和图14所示,作为第三种实施例,所述发动机22的输出端与一根输入轴31的一端花键连接,输入轴31的另一端带动着所述换挡机构的第五伞齿轮32转动,第五伞齿轮32将动力传输到所述换挡机构的第三伞齿轮33以及第四伞齿轮34,所述第五伞齿轮 32分别与第三伞齿轮33以及第四伞齿轮34啮合,所述取力机构包括:第一齿轮21、第二齿轮20、第三齿轮19、取力输出轴2以及拨动组件,所述第一齿轮21固定在第三伞齿轮33的一侧,第三伞齿轮33用于带动第一齿轮21转动,所述第三齿轮19通过取力输出轴2转动地设置在安装腔6内,第三齿轮19与取力输出轴2花键连接,取力输出轴2与第三齿轮19固定连接,取力输出轴2的一端伸出到壳体1外,所述第一齿轮21与第三齿轮19之间设置有第二齿轮20,第二齿轮20分别与第一齿轮21以及第三齿轮19啮合,所述安装腔6内设置有用于推动第三齿轮19在取力输出轴2上滑动并与第二齿轮20啮合或脱离的拨动组件。
所述拨动组件包括:拨叉轴37、摇臂36以及带动杆39,所述拨叉轴37滑动地设置在安装腔6内,拨叉轴37的一端穿出安装腔6,所述摇臂36通过安装杆35转动地设置在壳体1上,所述拨叉轴37上开设有供摇臂36插入的拨孔38,摇臂36用于推动拨叉轴37 在安装腔6内滑动,所述拨叉轴37靠近第三齿轮19的侧壁上设置有带动杆39,在第三齿轮19上开设有环绕一周带动槽,带动杆39用于作用于带动槽并推动所述第三齿轮19在取力输出轴2上滑动并与第二齿轮20啮合或脱离。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同上述实施例的倒挡器的动力传递方式,作为优先本倒挡器选择的是带有空挡的三轮摩托车倒挡器,当需要取力时,首先将三轮摩托车倒挡器置于空挡(即拨动部41的外齿与第四伞齿轮34的内齿以及第三伞齿轮33的内齿均不啮合),即实现转轴5的静止,防止在取力时三轮摩托车运动,同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三轮摩托车处于前进或后退时进行取力,取力时拨动摇臂36,摇臂36在安装腔6内转动,使摇臂 36推动着第三齿轮19在取力输出轴2上滑动,并最终使第三齿轮19与第二齿轮20啮合,第三伞齿轮33带动着第一齿轮21转动,第一齿轮21带动着第二齿轮20转动,第二齿轮 20带动着第三齿轮19以及与第三齿轮19花键连接的取力输出轴2转动,从而实现取力。
如图4以及图15所示,作为第四种实施例,同上述实施例的倒挡器的动力传递方式,作为优先本实施例亦选择带有空挡的三轮摩托车倒挡器,通过设置第五伞齿轮32分别与第三伞齿轮33以及第四伞齿轮34啮合,第五伞齿轮32通过一根安装柱40转动的安装在三轮摩托车的倒挡器内,第五伞齿轮32不能相对安装柱40转动,作为优先,第五伞齿轮 32与安装柱40采用一体化设计,在安装柱40上花键连接有传动齿轮9,传动齿轮9能在安装柱40上滑动且不能与安装柱40脱离,在壳体1上转动且与安装柱40同轴设置有取力输出轴2,取力输出轴2能与传动齿轮9花键连接,通过设置在壳体1内的上述实施例中的拨动组件来控制传动齿轮9与取力输出轴2花键连接或脱离,当传动齿轮9与取力输出轴2花键连接时,取力输出轴2转动,从而实现取力。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8)

1.一种三轮摩托车取力倒挡器,包括壳体(1),壳体(1)内部设置有用于驱动三轮摩托车转轴(5)转动的换挡机构,在所述壳体(1)上开设有输入接口(4),三轮摩托车发动机(22)的输出端通过输入接口(4)将动力传递到倒挡器的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还设置有安装腔(6),安装腔(6)内设置有取力机构,所述转轴(5)的一端插入到安装腔(6)内与取力机构连接,取力机构用于取力并将动力输送到外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轮摩托车取力倒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力机构包括:第一伞齿轮(7)、第二伞齿轮(10)、传动齿轮(9)、连接套(8)、取力输出轴(2)、动力输出轴(18)以及拨动组件,所述第一伞齿轮(7)转动地设置在转轴(5)位于安装腔(6)的一端上,所述传动齿轮(9)滑动地设置在转轴(5)位于安装腔(6)的一端上,传动齿轮(9)不能与转轴(5)脱离且传动齿轮(9)不能相对转轴(5)转动,所述动力输出轴(18)从壳体(1)背离转轴(5)的一侧插入到安装腔(6)内,所述动力输出轴(18)与转轴(5)同轴设置,所述动力输出轴(18)位于安装腔(6)内的一端上固定地设置有连接套(8),所述连接套(8)内设置有内花键,所述传动齿轮(9)能与连接套(8)花键连接,所述安装腔(6)侧壁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传动齿轮(9)在转轴(5)上滑动并与第一伞齿轮(7)啮合或脱离的拨动组件,所述拨动组件亦用于驱动传动齿轮(9)在转轴(5)上滑动并与连接套(8)花键连接或脱离,所述安装腔(6)的侧壁上通过取力输出轴(2)转动地设置有与第一伞齿轮(7)啮合的第二伞齿轮(10),所述第二伞齿轮(10)与取力输出轴(2)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轮摩托车取力倒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力机构包括:第一齿轮(21)、第二齿轮(20)、第三齿轮(19)、传动齿轮(9)、连接套(8)、取力输出轴(2)、动力输出轴(18)以及拨动组件,所述第一齿轮(21)转动地设置在转轴(5)位于安装腔(6)的一端上,所述动力输出轴(18)的一端从壳体(1)背离转轴(5)的一端插入到安装腔(6)内,动力输出轴(18)与转轴(5)同轴设置,所述转轴(5)的一端插入到动力输出轴(18)内,转轴(5)与动力输出轴(18)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套(8)固定地套设在转轴(5)上,连接套(8)位于第一齿轮(21)与动力输出轴(18)之间,所述传动齿轮(9)滑动地设置在连接套(8)上,所述传动齿轮(9)不能相对连接套(8)转动且不能与连接套(8)脱离,所述安装腔(6)侧壁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传动齿轮(9)在连接套(8)上滑动并与第一齿轮(21)花键连接或脱离的拨动组件,所述拨动组件亦用于驱动传动齿轮(9)在连接套(8)上滑动并与动力输出轴(18)花键连接或脱离,所述第三齿轮(19)通过取力输出轴(2)转动地设置在安装腔(6)内,取力输出轴(2)与第三齿轮(19)固定连接,取力输出轴(2)的一端伸出到壳体(1)外,所述第一齿轮(21)与第三齿轮(19)之间设置有第二齿轮(20),第二齿轮(20)分别与第一齿轮(21)以及第三齿轮(19)啮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轮摩托车取力倒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22)的输出端与一根输入轴(31)的一端花键连接,输入轴(31)的另一端带动着所述换挡机构的第五伞齿轮(32)转动,第五伞齿轮(32)将动力传输到所述换挡机构的第三伞齿轮(33)以及第四伞齿轮(34),所述第五伞齿轮(32)分别与第三伞齿轮(33)以及第四伞齿轮(34)啮合,所述取力机构包括:第一齿轮(21)、第二齿轮(20)、第三齿轮(19)、取力输出轴(2)以及拨动组件,所述第一齿轮(21)固定在第三伞齿轮(33)的一侧,第三伞齿轮(33)用于带动第一齿轮(21)转动,所述第三齿轮(19)通过取力输出轴(2)转动地设置在安装腔(6)内,第三齿轮(19)与取力输出轴(2)花键连接,取力输出轴(2)与第三齿轮(19)固定连接,取力输出轴(2)的一端伸出到壳体(1)外,所述第一齿轮(21)与第三齿轮(19)之间设置有第二齿轮(20),第二齿轮(20)分别与第一齿轮(21)以及第三齿轮(19)啮合,所述安装腔(6)内设置有用于推动第三齿轮(19)在取力输出轴(2)上滑动并与第二齿轮(20)啮合或脱离的拨动组件。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轮摩托车取力倒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动组件包括:安装座(11)、拨块(13)以及压紧件,所述安装座(11)通过安装轴(12)转动地设置在安装腔(6)内,所述拨块(13)设置在安装座(11)靠近传动齿轮(9)的一侧,所述传动齿轮(9)上开设有环绕其一周的拨动槽(14),所述压紧件设置在安装腔(6)侧壁上,所述压紧件用于将拨块(13)压紧在拨动槽(14)内,拨块(13)用于推动传动齿轮(9)在转轴(5)上滑动。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三轮摩托车取力倒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动组件包括:安装座(11)、拨块(13)以及压紧件,所述安装座(11)通过安装轴(12)转动地设置在安装腔(6)内,所述拨块(13)设置在安装座(11)靠近传动齿轮(9)的一侧,所述传动齿轮(9)上开设有环绕其一周的拨动槽(14),所述压紧件设置在安装腔(6)侧壁上,所述压紧件用于将拨块(13)压紧在拨动槽(14)内,拨块(13)用于推动传动齿轮(9)在连接套(8)上滑动。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三轮摩托车取力倒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件包括:弹簧(15)以及压紧块(16),所述弹簧(15)水平地设置在安装腔(6)的侧壁上,所述弹簧(15)的端部上设置有压紧块(16),所述安装座(11)靠近压紧块(16)的一侧开设有两个压紧槽(17),所述压紧块(16)在弹簧(15)的弹力下插入到压紧槽(17)内,所述安装轴(12)的一端穿出到壳体(1)外,安装轴(12)位于壳体(1)外的一端设置有操作柄(3)。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三轮摩托车取力倒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动组件包括:拨叉轴(37)、摇臂(36)以及带动杆(39),所述拨叉轴(37)滑动地设置在安装腔(6)内,拨叉轴(37)的一端穿出安装腔(6),所述摇臂(36)通过安装杆(35)转动地设置在壳体(1)上,所述拨叉轴(37)上开设有供摇臂(36)插入的拨孔(38),摇臂(36)用于推动拨叉轴(37)在安装腔(6)内滑动,所述拨叉轴(37)靠近第三齿轮(19)的侧壁上设置有带动杆(39),在第三齿轮(19)上开设有环绕一周带动槽,带动杆(39)用于作用于带动槽并推动所述第三齿轮(19)在取力输出轴(2)上滑动并与第二齿轮(20)啮合或脱离。
CN202020782389.0U 2020-05-12 2020-05-12 一种三轮摩托车取力倒挡器 Active CN2124296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82389.0U CN212429697U (zh) 2020-05-12 2020-05-12 一种三轮摩托车取力倒挡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82389.0U CN212429697U (zh) 2020-05-12 2020-05-12 一种三轮摩托车取力倒挡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29697U true CN212429697U (zh) 2021-01-29

Family

ID=742890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82389.0U Active CN212429697U (zh) 2020-05-12 2020-05-12 一种三轮摩托车取力倒挡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296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96032A (zh) 一种新型拖拉机机具动力减速箱
CN212429697U (zh) 一种三轮摩托车取力倒挡器
CN201246460Y (zh) 无级增扭机构变速箱总成
CN111486219A (zh) 一种三轮摩托车取力倒挡器
CN101746265A (zh) 变速箱用后取力器
CN101209671A (zh) 挖掘机可分离前桥驱动结构
CN210178873U (zh) 一种电控变速箱及使用该变速箱的机械
CN201090686Y (zh) 大型拖拉机分动箱
CN112879541A (zh) 一种气动换挡双传动高低挡变速箱
CN2627799Y (zh) 轮式拖拉机前置动力输出装置
CN106641125B (zh) 多功能变速箱
CN201121693Y (zh) 电动三轮车变速器
CN2921443Y (zh) 小型拖拉机的前驱动底输出装置
CN202023629U (zh) 三轮摩托车发动机
CN2883804Y (zh) 拖拉机
CN201723613U (zh) 用于四轮驱动拖拉机的离合器总成
CN2603215Y (zh) 具有换向功能的正三轮摩托车发动机
CN219529772U (zh) 一种集成式取力器
CN109505938B (zh) 一种边三轮摩托车外置倒档器
CN212536611U (zh) 皮卡分动箱
CN217769743U (zh) 一种线性致动器
FR2498533A1 (fr) Transmission a quatre roues motrices pour vehicule
CN214699151U (zh) 一种带液压油泵输出的倒挡器总成
CN2936915Y (zh) 汽油机助力自行车发动机换挡机构
CN220785450U (zh) 一种同轴式双电机电驱动轮式拖拉机传动系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