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28984U - 滤棉油气分离装置和滤棉油气分离器 - Google Patents
滤棉油气分离装置和滤棉油气分离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428984U CN212428984U CN202021857194.4U CN202021857194U CN212428984U CN 212428984 U CN212428984 U CN 212428984U CN 202021857194 U CN202021857194 U CN 202021857194U CN 212428984 U CN212428984 U CN 21242898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il
- filter cotton
- gas
- plate
- separation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Filtering Materials (AREA)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滤棉油气分离装置和滤棉油气分离器,滤棉油气分离装置包括外壳、孔板、滤棉和撞击板,外壳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通入待分离的混合油气的进气口和排出分离后的气体的出气口,外壳底部设置有用于导出分离出油滴的漏孔,孔板设置在外壳内部将外壳内部空间隔成两部分,孔板上设置多个朝向进气口的通孔,用于汇聚混合油气内的油微粒,滤棉设置在孔板与出气口之间,将孔板与出气口之间的空间隔成两部分,用于拦截和吸附混合油气内的油微粒,撞击板设置在滤棉与出气口之间,撞击板的撞击面朝向滤棉,撞击板的上端与外壳之间有缝隙,缝隙与出气口连通,撞击板用于拦截和汇聚混合油气的油微粒;滤棉油气分离器包括至少一个滤棉油气分离装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滤棉油气分离装置和滤棉油气分离器。
背景技术
发动机工作时,燃烧室内的部分气体随着活塞的往复运动会窜入曲轴箱内,然后这部分气体又会通过曲轴箱通风系统再次进入燃烧室参与燃烧。随着发动机的强化程度越来越高,窜入曲轴箱中的机油颗粒直径较之前大幅度减小。传统的油气分离器很难把机微小油颗粒拦截下来,进而微小油颗粒进入燃烧室参与燃烧,从而造成机油消耗高的问题。
目前常见的油气分离器结构简单,分离效率低,且普适性较差,不能模块化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鉴于目前的油气分离器对混合油气内的微小油颗粒的分离效果较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体积小,能模块化应用且对混合油气内的微小油颗粒的分离效果好的滤棉油气分离装置和滤棉油气分离器。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滤棉油气分离装置和滤棉油气分离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滤棉油气分离装置,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用于通入待分离的混合油气,所述出气口用于排出分离后的气体,所述外壳底部设置有用于导出分离出油滴的漏孔;
孔板,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并将所述外壳内部空间隔成两部分,所述孔板上设置多个通孔,多个所述通孔朝向所述进气口,多个所述通孔用于汇聚所述混合油气内的油微粒;
滤棉,设置于所述孔板与所述出气口之间,用于将所述孔板与所述出气口之间的空间隔成两部分,所述滤棉用于拦截和吸附通过所述孔板后混合油气内的油微粒;
撞击板,设置在所述滤棉与所述出气口之间,所述撞击板的撞击面朝向所述滤棉,所述撞击板的下端与所述外壳连接,所述撞击板的上端与所述外壳之间有缝隙,所述缝隙与所述出气口连通,所述撞击板用于拦截和汇聚通过所述滤棉后的撞在所述撞击板上的混合油气的油微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撞击板朝向所述滤棉一面设置有多个凸起,多个所述凸起用于拦截和汇聚通过所述滤棉后的混合油气的油微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通孔设置于所述孔板的下部,所述通孔的直径为1~3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孔板的厚度为5~8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滤棉上端与所述外壳顶部存在间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包括镂空的滤棉固定板,用于固定所述滤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滤棉的厚度为5~10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多个所述通孔的高度均低于所述滤棉的上端的高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孔板、所述滤棉和所述撞击板平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滤棉油气分离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包括至少一个所述滤棉油气分离装置,若所述滤棉油气分离装置的数量大于1,多个所述滤棉油气分离装置依次串联,相邻的两个所述滤棉油气分离装置的进气口与出气口连接。
(三)有益效果
(1)通过孔板上的通孔对混合油气内微小油颗粒进行汇聚变成更大尺寸的油颗粒,首先通过滤棉的吸收和拦截,然后通过撞击板进行拦截和汇聚,能对混合油气内的微小油颗粒有一个很好的吸收和汇聚的效果;
(2)多个滤棉油气分离装置串联使用,进一步加强对微小油颗粒的吸收作用,适合模块化应用;
(3)因可以多个滤棉油气分离装置串联使用,所以单个滤棉油气分离装置体积较小,普适性好,对各种发动机适用,尤其适合狭小空间内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滤棉油气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滤棉油气分离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滤棉油气分离装置内部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滤棉油气分离装置工作原理示意图;
其中:1表示外壳;11表示上罩;12表示底板;2表示进气口;3表示出气口;4表示孔板;41表示通孔;5表示滤棉;51表示滤棉固定板;6表示撞击板;61表示凸起;7表示漏孔;8表示混合油气流向;9表示油滴流向;10表示油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在此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并非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此使用的术语“包括”表明了特征、步骤、操作的存在,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步骤、操作。
在此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含义,除非另外定义。应注意,这里使用的术语应解释为具有与本说明书的上下文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以理想化或过于刻板的方式来解释。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滤棉油气分离装置和滤棉油气分离器。
如图1、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滤棉油气分离装置,包括外壳1、孔板4、滤棉5和撞击板6。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外壳包括上罩11和底板12,上罩11和底板12之间是可拆卸连接,具体的,可以是卡口连接,或销键连接,或螺栓连接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孔板4、滤棉5和撞击板6固定在底板12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外壳1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气口2和出气口3,进气口2用于通入待分离的混合油气,出气口3用于排出分离后的气体。具体的,在上罩1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气口2和出气口3。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外壳1底部设置有用于导出分离出油滴的漏孔7。具体的,漏孔7设置在底板12上。优选的一种方案,漏孔7设置在孔板4与滤棉5之间,或滤棉5和撞击板6之间,或孔板4与进气口2之间,或撞击板6与出气口3之间,或滤棉5下方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组合。漏孔7与油底壳连接,用于将分离出的油滴返回到油底壳再次使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孔板4设置在外壳1内部,孔板4将外壳内部空间隔成两部分,孔板4上设置多个通孔41,多个通孔41朝向进气口2,多个通孔41用于汇聚混合油气内的油微粒。其中,孔板4的开孔一面朝向进气口2,孔板4的边缘与外壳1的内壁连接,使得从进气口2进入的混合油气必须通过孔板4上的通孔41。混合油气在通过通孔41的时候,气流方向发生改变,流速变快,混合油气中微小的油微粒发生汇聚现象,油微粒的直径变大,便于后续的拦截、吸附和汇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多个通孔41平均分布在孔板4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孔板4的厚度为5~8mm,也即,通孔41的孔深为5~8mm。进一步优选的一种方案,通孔41朝向进气口2一端的直径大于另一端的直径,更进一步的,通孔41内壁设置有扰流纹,进一步加强混合油气内的油微粒在通孔41内的汇聚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孔41的直径为1~3mm,能够有效的将混合油气内的微小的油颗粒汇聚成可以被滤棉5拦截吸附的油颗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孔41设置于孔板4的下部,优选的一种方案,通孔41的高度均低于滤棉5上端的高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滤棉5设置在孔板4与出气口3之间,滤棉5将孔板4与出气口3之间的空间隔成两部分,滤棉5用于拦截和吸附通过孔板4后混合油气内的油微粒。混合油气通过通孔41后撞击在滤棉5上,混合油气内的油微粒被滤棉拦截和吸附后穿透滤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撞击板6设置在滤棉5与出气口3之间,撞击板6的撞击面朝向滤棉5,撞击板6的下端与外壳1连接,撞击板6的上端与外壳1之间有缝隙,缝隙与出气口3连通,撞击板6用于拦截和汇聚通过滤棉5后的撞在撞击板6上的混合油气的油微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4所示,穿透滤棉5后的混合油气,撞在撞击板6上后,流向发生改变,混合油气中的油微粒在撞击板6上发生汇聚,形成油滴10,油滴10在重力作用下顺着撞击板6向下流动,经由漏孔7返回油底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撞击板6朝向滤棉5一面设置有多个凸起61,多个凸起61用于拦截和汇聚通过滤棉5后的混合油气的油微粒。其中,混合油气在撞击到撞击板6之后,流向改为向外壳1的顶部流动,混合油气在经过凸起61的时候,因部分混合气体流向发生改变进而在凸起61处发生惯性碰撞,混合油气内的油微粒在凸起61处汇聚形成油滴10,在重力作用下顺着撞击板6向下流动,且混合油气内的剩余油微粒的直径变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经过撞击板6的混合油气流向上撞击在外壳1顶部,流向再次发生改变,并且在外壳1顶部汇聚成油滴10,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流动,最后通过漏孔7返回到油底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滤棉5上端与外壳1顶部存在间隙。具体的,穿过通孔41的混合油气,主要穿过滤棉5被拦截和吸附,少部分混合油气改变流向向上运动,撞击在外壳1的顶部后汇聚成油滴10,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流动,最后通过漏孔7返回到油底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包括镂空的滤棉固定板51,滤棉固定板51用于固定滤棉5,控制滤棉5的变形量,滤棉固定板51与底板12可拆卸连接,具体如卡扣连接,或销键连接,或螺栓连接等,便于后期更换滤棉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滤棉5的厚度为5~10mm,能够有效地拦截吸附混合油气内的大部分油微粒,并且不增加装置的体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3所示,孔板4、滤棉5和撞击板6平行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4所示,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滤棉油气分离装置工作原理示意图,其中,空心箭头为混合油气流向8,实心箭头为油滴流向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滤棉油气分离装置的工作原理为,混合油气穿过孔板4上的通孔41,发生汇聚,微小油微粒的直径变大,大部分混合油气穿过滤棉5,混合油气中的油微粒被滤棉5拦截吸附,少部分的混合油气流向改为向上运动,在撞击到外壳1顶部后流向发生改变,并且在撞击处汇聚成油滴10,穿过滤棉5后的混合油气撞击在撞击板6上,流向再次发生改变向上运动撞击在外壳1顶部,同时,在撞击板6以及外壳1顶部上汇聚成油滴10。汇聚成的油滴在中立的作用下流到底板12上后经由漏孔7返回油底壳。
通过孔板4上的通孔41对混合油气内微小油颗粒进行汇聚变成更大尺寸的油颗粒,进而通过滤棉5的吸收和拦截以及通过撞击板6进行拦截和汇聚,能对混合油气内的微小油颗粒有一个很好的吸收和汇聚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滤棉油气分离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包括至少一个滤棉油气分离装置,若滤棉油气分离装置的数量大于1,多个滤棉油气分离装置依次串联,相邻的两个滤棉油气分离装置的进气口与出气口连接。多个滤棉油气分离装置组成的滤棉油气分离器,进一步加强对微小油颗粒的吸收作用,适合模块化应用。并且,其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改变,以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普适性好,对各种发动机适用,尤其适合狭小空间内的使用。
多个滤棉油气分离装置串联使用,与单个滤棉油气分离装置相比,进一步加强对微小油颗粒的吸收作用,适合模块化推广应用。其中,单个滤棉油气分离装置体积可以设计的较小,多个滤棉油气分离装置根据实际的安装位置进行适应性调整安装,普适性好,对各种发动机适用,尤其适合狭小空间内的使用。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滤棉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用于通入待分离的混合油气,所述出气口用于排出分离后的气体,所述外壳底部设置有用于导出分离出油滴的漏孔;
孔板,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并将所述外壳内部空间隔成两部分,所述孔板上设置多个通孔,多个所述通孔朝向所述进气口,多个所述通孔用于汇聚所述混合油气内的油微粒;
滤棉,设置于所述孔板与所述出气口之间,用于将所述孔板与所述出气口之间的空间隔成两部分,所述滤棉用于拦截和吸附通过所述孔板后混合油气内的油微粒;
撞击板,设置在所述滤棉与所述出气口之间,所述撞击板的撞击面朝向所述滤棉,所述撞击板的下端与所述外壳连接,所述撞击板的上端与所述外壳之间有缝隙,所述缝隙与所述出气口连通,所述撞击板用于拦截和汇聚通过所述滤棉后的撞在所述撞击板上的混合油气的油微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棉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撞击板朝向所述滤棉一面设置有多个凸起,多个所述凸起用于拦截和汇聚通过所述滤棉后的混合油气的油微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棉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设置于所述孔板的下部,所述通孔的直径为1~3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棉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板的厚度为5~8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棉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棉上端与所述外壳顶部存在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棉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镂空的滤棉固定板,用于固定所述滤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棉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棉的厚度为5~1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棉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通孔的高度均低于所述滤棉的上端的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滤棉油气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板、所述滤棉和所述撞击板平行设置。
10.一种滤棉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滤棉油气分离装置,其中,若所述滤棉油气分离装置的数量大于1,多个所述滤棉油气分离装置依次串联,相邻的两个所述滤棉油气分离装置的进气口与出气口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857194.4U CN212428984U (zh) | 2020-08-31 | 2020-08-31 | 滤棉油气分离装置和滤棉油气分离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857194.4U CN212428984U (zh) | 2020-08-31 | 2020-08-31 | 滤棉油气分离装置和滤棉油气分离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428984U true CN212428984U (zh) | 2021-01-29 |
Family
ID=74274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857194.4U Active CN212428984U (zh) | 2020-08-31 | 2020-08-31 | 滤棉油气分离装置和滤棉油气分离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42898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852612A (zh) * | 2020-08-31 | 2020-10-30 | 天津内燃机研究所(天津摩托车技术中心) | 滤棉油气分离装置和滤棉油气分离器 |
-
2020
- 2020-08-31 CN CN202021857194.4U patent/CN21242898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852612A (zh) * | 2020-08-31 | 2020-10-30 | 天津内燃机研究所(天津摩托车技术中心) | 滤棉油气分离装置和滤棉油气分离器 |
CN111852612B (zh) * | 2020-08-31 | 2024-08-27 | 天津内燃机研究所(天津摩托车技术中心) | 滤棉油气分离装置和滤棉油气分离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975205U (zh) | 一种集成高效曲轴箱通风结构的缸盖罩盖 | |
CN212428984U (zh) | 滤棉油气分离装置和滤棉油气分离器 | |
CN108868963A (zh) | 一种增压发动机的集成式油气分离结构 | |
CN209369946U (zh) | 一种具有旋风式油气分离结构的汽车发动机缸盖罩盖 | |
CN109139186A (zh) | 一种滤网油驱式自适应调压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 | |
CN109209559A (zh) | 一种滤网式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 | |
CN109236413A (zh) | 一种树状板油驱式自适应调压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 | |
CN111594358B (zh) | 油浴式空气滤清器 | |
CN109595055A (zh) | 一种具有树状板式自适应通风系统的天然气发动机 | |
CN109236416A (zh) | 一种隔板式自适应调压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 | |
CN106321192B (zh) | 集成式油气分离器 | |
CN209385206U (zh) | 一种滤网式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 | |
CN107489483B (zh) | 一种油气分离器及发动机总成 | |
CN111852612A (zh) | 滤棉油气分离装置和滤棉油气分离器 | |
CN209385207U (zh) | 一种隔板式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 | |
CN209244633U (zh) | 一种滤网式自适应调压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 | |
CN109113831A (zh) | 一种滤网气驱式自适应调压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 | |
CN109236414A (zh) | 一种树状板油驱式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 | |
CN109113832A (zh) | 一种树状板气驱式自适应调压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 | |
CN109209563A (zh) | 一种滤板式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 | |
CN214366286U (zh) | 油气分离器以及发动机 | |
CN209586466U (zh) | 一种隔板气驱式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 | |
CN209925052U (zh) | 一种滤网油驱式自适应调压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 | |
CN113356964A (zh) | 一种呼吸系统 | |
CN209671043U (zh) | 一种隔板油驱式自适应调压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