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27228U - 一种预制井道顶盖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预制井道顶盖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27228U
CN212427228U CN202020849278.7U CN202020849278U CN212427228U CN 212427228 U CN212427228 U CN 212427228U CN 202020849278 U CN202020849278 U CN 202020849278U CN 212427228 U CN212427228 U CN 2124272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fabricated
plate
corner posts
frame beam
cov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4927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彦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4927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272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272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2722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制井道顶盖组件,其包括角柱、侧板、压板、框架梁和盖板;所述角柱设置于建筑物的顶部且围绕井道口的四角设置,所述侧板设置于角柱之间并围绕井道口的侧面设置,所述角柱与侧板形成矩形结构;所述压板设置于所述矩形结构顶部,所述框架梁设置于所述压板的上部,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框架梁的上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制井道顶盖组件,应用于建筑物顶部的进到井盖的施工,其结构合理,摒弃了传统的支设模板的施工方式,采用预制构件施工,有效减少了施工工序,提高了施工效率,控制了施工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预制井道顶盖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预制井道顶盖组件。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中,地下车库顶板、屋面以及其他地方的井道顶部通常是与主体结构分开施工,采用木模板支模混凝土浇筑施工。
由于井道顶部的四个角柱一般截面尺寸较小,且井道顶部造型变化较多,采用支模方式施工会带来很多不便,占用大量施工时间,同时浪费支模材料。此外,浇筑混凝土常有漏振现象,容易出现空壳、缺角等质量问题,产生返修工作,增加成本。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预制井道顶盖组件,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部分技术问题,提供的一种预制井道顶盖组件,其结构合理,摒弃了传统的支设模板的施工方式,采用预制构件施工,有效减少了施工工序,提高了施工效率,控制了施工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预制井道顶盖组件,其包括角柱、侧板、压板、框架梁和盖板;所述角柱设置于建筑物的顶部且围绕井道口的四角设置,所述侧板设置于角柱之间并围绕井道口的侧面设置,所述角柱与侧板形成矩形结构;所述压板设置于所述矩形结构顶部,所述框架梁设置于所述压板的上部,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框架梁的上部。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角柱的方形柱体,其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装配孔,所述建筑物的顶部预留有连接主筋,所述连接主筋穿过所述装配孔以使角柱与建筑物连接。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装配孔沿角柱的长度方向贯通设置。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侧板为预制混凝土板,其宽度与所述角柱的宽度相等,其高度与所述角柱的高度相等。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压板为矩形板,其由混凝土预制而成。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框架梁的截面尺寸与所述角柱的尺寸相等。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压板朝向所述井道口外侧方向的宽度大于所述角柱的宽度。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压板的外侧面与所述盖板的外侧面平齐。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盖板为矩形板,其顶面的外周侧设置有倾斜面;所述盖板的底面的外周侧设置有截面为三角形的外突结构。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盖板的底面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尺寸与所述框架梁匹配设置。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预制井道顶盖组件,其结构合理,摒弃了传统的支设模板的施工方式,采用预制构件施工,有效减少了施工工序,提高了施工效率,控制了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预制井道顶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述预制井道顶盖组件的部件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预制井道顶盖组件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角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如下:
10.角柱;11.装配孔;
20.侧板;
30.压板;
40.框架梁;
50.盖板;51.倾斜面;52.外突结构;53.定位孔;
60.建筑物;61.井道口;62.连接主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5是本申请所述一种预制井道顶盖组件的相关示意图,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及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预制井道顶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预制井道顶盖组件包括角柱10、侧板20、压板30、框架梁40和盖板50,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预制井道顶盖组件的部件拆解图。
图1及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角柱10设置于建筑物60的顶部且围绕井道口61的四角设置,所述侧板20设置于角柱10之间并围绕井道口61的侧面设置,所述角柱10与侧板20形成矩形结构;所述压板30设置于所述矩形结构顶部,所述框架梁40设置于所述压板30的上部,所述盖板50设置于所述框架梁40的上部。
本实用新型所述预制井道顶盖组件,采用预制构件连接,有效避免了在建筑物60的顶部支设模板,减少了支设模板材料的占用,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角柱10的方形柱体,其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装配孔11,如图4所示。所述建筑物60的顶部预留有图2示出的连接主筋62,所述连接主筋62穿过所述装配孔11以使角柱10与建筑物60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装配孔11沿角柱10的长度方向贯通设置,以便建筑物60的顶部的连接主筋62与角柱10的装配孔11相互连接的更加可靠。具体地,连接主筋62穿过角柱10的装配孔11,在连接主筋62与装配孔11之间的间隙内设置粘接加固材料。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预制井道顶盖组件的剖视图,所述侧板20为预制混凝土板,其宽度与所述角柱10的宽度相等,其高度与所述角柱10的高度相等。侧板20的内部沿竖直方向也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建筑物60顶部的竖向钢筋连接。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未示出与侧板20连接的竖向钢筋。
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压板30为矩形板,其由混凝土预制而成。所述压板30朝向所述井道口61外侧方向的宽度大于所述角柱10的宽度。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压板30朝向所述井道口61外侧方向的宽度较角柱10的宽度大100mm。容易理解的是,两者的尺寸差值也可为其他数值。所述压板30朝向所述井道口61外侧方向的宽度较所述角柱10的宽度大100mm-200mm。
图1中,所述框架梁40为方形主体,其截面尺寸与所述角柱10的尺寸相等。即,框架梁40安装位置与所述角柱10的安装位置重合,框架梁40在建筑物60的竖直投影与角柱10在建筑物60的竖直投影重合,以便保证预制井道顶盖组件结构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压板30的外侧面与所述盖板50的外侧面平齐,如图3所示。所述盖板50为矩形板,其顶面的外周侧设置有倾斜面51;所述盖板50的底面的外周侧设置有截面为三角形的外突结构52。滴落在盖板50顶部的水分可顺着倾斜面51滑落,防止盖板50的顶部积水。外突结构52的设置能够防止水分顺着盖板50的侧面流至盖板50的底面。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盖板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盖板50的底面设置有定位孔53,所述定位孔53的尺寸与所述框架梁40匹配设置。框架梁40的顶部装配于盖板50的定位孔53,有效保证盖板50的安装位置,提高装配的便捷性。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定位孔53的深度为盖板50高度的1/4,定位孔53略大于所述框架梁40的截面,以方便盖板50的安装。
下面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预制井道顶盖组件的施工过程:
首先,根据预留出屋面或地库顶板井道口位置,按照施工图纸确定预制井道顶盖组件的尺寸;
接着,按照确定的预制井道顶盖组件尺寸预先制作角柱10、侧板20、压板30、框架梁40和盖板50;
浇筑地库顶板或屋面板时,准确预留连接主筋和混凝土板的竖向筋,预制井道顶盖组件安装前要保护好钢筋的外观质量,便于后期与预制井道顶盖组件有效连接;
待主体结构混凝土强度满足施工下一道工序时,就可安装预制井道顶盖组件。具体地,安装角柱10和侧板20;将压板30与侧板20连接;装配框架梁40,框架梁40与所述角柱10的顶部平齐;将盖板50安装于框架梁40的顶部。
相比于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预制井道顶盖组件,其结构合理,摒弃了传统的支设模板的施工方式,采用预制构件施工,有效减少了施工工序,提高了施工效率,控制了施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预制井道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角柱、侧板、压板、框架梁和盖板;所述角柱设置于建筑物的顶部且围绕井道口的四角设置,所述侧板设置于角柱之间并围绕井道口的侧面设置,所述角柱与侧板形成矩形结构;所述压板设置于所述矩形结构顶部,所述框架梁设置于所述压板的上部,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框架梁的上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井道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角柱的方形柱体,其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装配孔,所述建筑物的顶部预留有连接主筋,所述连接主筋穿过所述装配孔以使角柱与建筑物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井道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孔沿角柱的长度方向贯通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井道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为预制混凝土板,其宽度与所述角柱的宽度相等,其高度与所述角柱的高度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井道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为矩形板,其由混凝土预制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井道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梁的截面尺寸与所述角柱的尺寸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制井道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朝向所述井道口外侧方向的宽度大于所述角柱的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制井道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的外侧面与所述盖板的外侧面平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井道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为矩形板,其顶面的外周侧设置有倾斜面;所述盖板的底面的外周侧设置有截面为三角形的外突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井道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底面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尺寸与所述框架梁匹配设置。
CN202020849278.7U 2020-05-20 2020-05-20 一种预制井道顶盖组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4272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49278.7U CN212427228U (zh) 2020-05-20 2020-05-20 一种预制井道顶盖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49278.7U CN212427228U (zh) 2020-05-20 2020-05-20 一种预制井道顶盖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27228U true CN212427228U (zh) 2021-01-29

Family

ID=742870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49278.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427228U (zh) 2020-05-20 2020-05-20 一种预制井道顶盖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272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427228U (zh) 一种预制井道顶盖组件
CN112681514A (zh) 一种装配式节点套筒及其安装方法
CN111005562A (zh) 装配式叠合板墙窗洞口封模处理方法
CN211775045U (zh) 一种装配式围墙结构
CN112832406B (zh) 一种装配式墙体与梁柱的套合结构
CN214739012U (zh) 一种装配式双连梁组合剪力墙构件及其连接结构
CN212316946U (zh) 地下连续墙板结构
CN205502058U (zh) 拼装式塔式起重机基础
CN209779949U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压型钢板混凝土剪力墙
KR100709120B1 (ko) 금속제흙막이판및 이를이용한 흙막이 시공방법
JP3029343U (ja) 露出型弾性固定柱脚工法におけるモルタル材注入用型枠具
KR101705264B1 (ko) 하이브리드 지하 피트 구조물
CN218091615U (zh) 一种劲性钢结构柱
CN218405543U (zh) 一种地下室侧墙以外的建筑构造
CN217949434U (zh) 一种预制整浇装配式框架剪力墙
CN214302170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
CN218933200U (zh) 一种外墙回填挡板及后浇带浇筑模板
CN212428335U (zh) 一种利于面板定位的立柱内芯及其围墙立柱定位结构
CN213626655U (zh) 钢模
CN111923198B (zh) 一种电梯井整体成型的浇筑模具
CN218990671U (zh) 一种混凝土凸形柱
CN218562707U (zh) 空心楼盖施工用芯模
CN216974064U (zh) 一种装配式电梯井的井道单元及井道
CN108867855B (zh) 竖向与水平整体叠合混凝土框架结构体及叠合成型体
CN217232703U (zh) 一种单侧支模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1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