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26586U - 一种道路雨水综合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道路雨水综合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26586U
CN212426586U CN202020665485.7U CN202020665485U CN212426586U CN 212426586 U CN212426586 U CN 212426586U CN 202020665485 U CN202020665485 U CN 202020665485U CN 212426586 U CN212426586 U CN 2124265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nwater
road
water
layer
treatment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6548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本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Xincheng Garden Group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Qianmo Xiangjian Tourism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Qianmo Xiangjian Tourism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Qianmo Xiangjian Tourism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6548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265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265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265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道路雨水综合处理系统,包括道路本体,所述道路本体的两侧设置有多个连通市政管路的雨水井,所述雨水井内设置有L型的输水凹槽,所述输水凹槽的一端与所述道路本体连通,所述输水凹槽的另一端连通至雨水滞留处理器,所述输水凹槽的顶部开口,雨水能够从输水凹槽的顶部溢流流入到市政管路中。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道路雨水综合处理系统,将道路上的雨水分级处理,在保证道路雨水迅速排干的基础上,提高道路上雨水资源的回收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道路雨水综合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绵城市雨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道路雨水综合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当前城市的高速发展,城市道路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在这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飞速发展的今天,城市硬化道路面积在基础设施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道路路面宽广可以收集十分可观的雨水量,但是这么大的雨水量并没有被很好的利用,而是被直接排入雨水管。针对这一现状,把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运用到城市道路的建设当中,应用相应的生态环保设计方法收集道路雨水径流,实现对马路边绿化带以及地下水的水位补充,进而修复城市的生态环境系统,从而带来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多丰收,从而更好的推动城市道路建设健康良性发展。
现有的海绵城市的蓄水能力有限,处理形式单一,在道路两侧设置绿化带和储水装置,将道路上的水直接排入到市政雨水管道中,使道路和道路两侧的排水各行其道,这种排水方式讲究的是雨水沿着道路径流随时降落随时快速排入管道之中,防止自然灾害的发生。但是遇到大暴雨的时候很容易出现道路被淹,发生内涝,当内涝结束之后该地水资源该短缺还是短缺,缺水的问题仍然突出。这说明这种常规的雨水排放方式已经不适应道路的发展要求,需要有所改变。
分析这其中的原因我们可以发现如下几个问题:首先,道路是硬化路面与面积同样大小的草地相比雨水不能够顺着路面下渗到地下,而只能沿着道路坡向径流到雨水管道当中,这无疑会增加雨水管网的压力,在暴雨季节更有可能使雨水管网超负荷运行导致内涝的产生;其次,雨水直接排入雨水管道,没有任何的净化措施就顺着雨水管网排入了河道,这无疑大大的加剧的水体污染,给水环境增加了压力。同时雨水顺着雨水管网直接就近排入了附近水系没有储存下来,造成了雨水资源的极大浪费,成为没能在内涝的时候把水资源留住的主要原因之一,也为之后的缺水埋下了伏笔;再次,道路两边的绿化带原本应该起到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作用,但是在现有的设计中绿化带与周边环境没有任何的交集而是孤零零的存在的,因此并不能起到水土保持是作用,反而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水资源来养护灌溉,这一原因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城市水资源是稀缺,导致水资源的危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道路雨水综合处理系统,将道路上的雨水分级处理,在保证道路雨水迅速排干的基础上,提高道路上雨水资源的回收利用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道路雨水综合处理系统,包括道路本体,所述道路本体的两侧设置有多个连通市政管路的雨水井,所述雨水井内设置有L型的输水凹槽,所述输水凹槽的一端与所述道路本体连通,所述输水凹槽的另一端连通至雨水滞留处理器,所述输水凹槽的顶部开口,雨水能够从输水凹槽的顶部溢流流入到市政管路中。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雨水滞留处理器的上方设置有透水步道和绿化带。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透水步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敷设的面层、基土层、碎石层,所述面层采用透水沥青铺设而成,或采用透水步砖铺设而成。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绿化带两侧设置有向绿化带方向倾斜的输水草沟。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雨水滞留处理器包括滤水层和储水层,所述滤水层包括由疏料填充结构形成的第一滤水层和有密料填充结构形成的第二滤水层,所述储水层由多块PP蓄水模块拼接而成。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一滤水层为石料填充结构,所述第二滤水层为竹炭填充结构。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道路本体表面呈拱形,所述道路本体的中部路面高于两侧路面。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道路本体的两侧设置有立石,所述立石的侧面设置有进水口。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进水口处设置有金属格栅。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雨水井的上方设置有雨水井顶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道路上的雨水分级处理,将道路路面上的水通过输水凹槽输送到雨水滞留处理器中,通过雨水滞留处理器达到蓄水和过滤的作用,供绿化带内的植物,当雨量较小的时候,雨水都会通过输水凹槽流入到雨水滞留处理器,达到蓄水的目的,当雨量较大的时候,一部分雨水会通过输水凹槽流入到雨水滞留处理器中,另一部分雨水从输水凹槽中溢出直接流入到市政管路中,这样既保证了雨水滞留处理器能够起到蓄水目的,同时也能起到道路快速排水的效果,并且当雨水滞留处理器达到饱和时,输水凹槽中的水无法进入到雨水滞留处理器中,会直接溢出到市政管路中,达到快速排水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道路雨水综合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道路雨水综合处理系统的俯视图。
图中标号说明:1、道路本体;2、立石;3、雨水井;4、输水凹槽;5、雨水滞留处理器;51、第一滤水层;52、第二滤水层;53、储水层;6、透水步道;61、透水步砖;62、基土层;63、碎石层;7、绿化带;8、输水草沟;9、雨水井顶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道路雨水综合处理系统的一实施例,包括道路本体1,所述道路本体1的两侧设置有连通市政管路的雨水井3,所述雨水井3内设置有L型的输水凹槽4,L型输水凹槽4的立臂较高与道路本体1联通,L型输水凹槽4的底面有一定的倾斜角度连通至雨水滞留处理器5,所述输水凹槽4的顶部开口,雨水能够从输水凹槽4的顶部溢流流入到市政管路中,当雨量较小的时候,雨水都会通过输水凹槽4流入到雨水滞留处理器5,达到蓄水的目的,当雨量较大的时候,一部分雨水会通过输水凹槽4流入到雨水滞留处理器5中,另一部分雨水从输水凹槽4顶部溢出直接流入到市政管路中,这样既保证了雨水滞留处理器5能够起到蓄水目的,同时也能起到道路快速排水的效果,并且当雨水滞留处理器5达到饱和时,输水凹槽4中的水无法进入到雨水滞留处理器5中,会直接溢出到市政管路中,达到快速排水的效果。
参照图2所示,为了到达快速排水的效果,在道路两侧设置有多个这样的雨水井3,多个雨水井3间隔设置,并且同时排水,防止路面上存有积水。
具体地,为了雨水能够从道路的中间位置流向两侧的雨水井,所述道路本体1表面呈拱形,所述道路本体1的中部路面高于两侧路面。
现有道路,在道路两侧都会设置有人行步道,本实施例中,在雨水滞留处理器5的上方敷设透水步道6,所述透水步道6包括由上至下依次敷设的面层、基土层62、碎石层63,所述面层采用透水沥青铺设而成,或采用透水步砖61铺设而成,采用透水沥青、透水步砖61、基土层62、碎石层63,使步道上的积水也会下渗到雨水滞留处理器5中。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雨水滞留处理器5的上方路面还设置有绿化带7,在下雨时,雨水通过绿化带7渗入到底部的雨水滞留处理器5中,当没有雨时,所述雨水滞留处理器5内存储的雨水能够起到对绿化带7的灌溉作用,所述绿化带7两侧设置有向绿化带7方向倾斜的输水草沟8,所述输水草沟8也能够将雨水快速汇集到绿化带7上,以及绿化带7底部的雨水滞留处理器5中。
本实施例中,所述雨水滞留处理器5包括滤水层和储水层53,所述滤水层设置在储水层53的上方,先将雨水过滤后,再流到储水层53进行存储。
所述滤水层包括由疏料填充结构形成的第一滤水层51和有密料填充结构形成的第二滤水层52,设置两层滤水层达到分层过滤的效果,第一滤水层51内填充疏料,起到初步过滤的效果,主要过滤水中大的杂质,第二滤水层52采用密料填充,起到精细过滤的效果,主要过滤水中的大分子微生物,采用两层过滤效果的好处在于,能够提高过滤效果,并且在精细过滤的前部增加初步过滤,防止大的杂质堵塞第二滤水层52,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滤水层51为石料填充结构,所述第二滤水层52为竹炭填充结构。
所述储水层53由多块PP蓄水模块拼接而成,PP蓄水模块是现有海绵城市系统中比较常用且稳定的蓄水单元,单体的PP蓄水模块采用PP材料注塑而成,根据收集的雨水量和用户的需求,组合成不同形状和不同体积,并可根据使用场合承载力的不同,选择不同承强度的PP蓄水模块,PP模块蓄水池施工快捷、布局灵活、抗老化、防藻类滋生、抗震性能好、不会渗漏、可拆卸异地场重建等优点。
本实施例中,为了将道路本体1与透水步道6分开,在所述道路本体1的两侧设置有立石2,所述立石2的侧面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处设置有金属格栅,雨水通过进水口流入到雨水井3的输水凹槽4中,通过设置金属格栅能够阻隔树枝、塑料带等废品流入到雨水井3中,防止雨水井3堵塞。
具体地,为了方便雨水井3维修,在道路上设置有雨水井井口,方便工人进入到雨水井3内维修,为了防止行人从雨水井井口上坠落,所述雨水井的上方设置有雨水井顶盖9。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道路雨水综合处理系统,包括道路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本体的两侧设置有多个连通市政管路的雨水井,所述雨水井内设置有L型的输水凹槽,所述输水凹槽的一端与所述道路本体连通,所述输水凹槽的另一端连通至雨水滞留处理器,所述输水凹槽的顶部开口,雨水能够从输水凹槽的顶部溢流流入到市政管路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雨水综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滞留处理器的上方设置有透水步道和绿化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道路雨水综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步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敷设的面层、基土层、碎石层,所述面层采用透水沥青铺设而成,或采用透水步砖铺设而成。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道路雨水综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化带两侧设置有向绿化带方向倾斜的输水草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雨水综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滞留处理器包括滤水层和储水层,所述滤水层包括由疏料填充结构形成的第一滤水层和有密料填充结构形成的第二滤水层,所述储水层由多块PP蓄水模块拼接而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道路雨水综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水层为石料填充结构,所述第二滤水层为竹炭填充结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雨水综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本体表面呈拱形,所述道路本体的中部路面高于两侧路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雨水综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本体的两侧设置有立石,所述立石的侧面设置有进水口。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道路雨水综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处设置有金属格栅。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雨水综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井的上方设置有雨水井顶盖。
CN202020665485.7U 2020-04-27 2020-04-27 一种道路雨水综合处理系统 Active CN2124265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65485.7U CN212426586U (zh) 2020-04-27 2020-04-27 一种道路雨水综合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65485.7U CN212426586U (zh) 2020-04-27 2020-04-27 一种道路雨水综合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26586U true CN212426586U (zh) 2021-01-29

Family

ID=742950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65485.7U Active CN212426586U (zh) 2020-04-27 2020-04-27 一种道路雨水综合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265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49844B (zh) 一种具有蓄排水装置的行道树树池
CN105625549B (zh) 一种可用于海绵城市雨水渗虑、集蓄与净化的多功能系统
CN105803892A (zh) 一种可用于海绵城市雨水渗虑、集蓄与净化的方法
CN106638918A (zh)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系统的施工方法
CN110016886B (zh) 河道近自然生态堤岸
CN105862549A (zh) 用于海绵城市市政道路的生物净化滞留带及其施工方法
CN103088897A (zh) 绿色小区抗冲击雨水生态利用系统
CN211057960U (zh) 一种阶梯式雨水蓄水净化生态滞留系统
CN112695586A (zh) 一种海绵城市水循环系统
CN203080678U (zh) 绿色小区抗冲击雨水生态利用系统
CN110042724A (zh) 湿陷性黄土地区道路海绵设施雨水收集利用和排放系统
CN208379724U (zh) 湿陷性黄土地区的雨水花园
CN205712403U (zh) 一种可用于海绵城市雨水渗虑、集蓄与净化的多功能系统
CN110629619A (zh) 一种海绵型绿地建设结构技术
CN211368282U (zh) 基于海绵城市的市政道路路面结构
CN106499002B (zh) 草坪绿地雨水循环利用系统
CN109958099B (zh) 一种城市河道雨洪资源调控系统
CN109183532A (zh) 一种依附于道路的北方城市雨水净化调蓄生态利用系统
CN206233301U (zh) 草坪绿地雨水循环利用系统
CN212561725U (zh) 海绵城市市政道路结构
CN209114270U (zh)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市政道路生态树池
CN209941826U (zh) 基于起伏地形条件下的绿地雨水收集再利用管网
CN111535098A (zh) 一种城镇道路绿化带、人行道雨水排水系统及施工方法
CN207958057U (zh) 雨水处理系统
CN212426586U (zh) 一种道路雨水综合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420

Address after: No.272158, Jinhua Road, Zhenhua,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zhou Xincheng Garden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000 room 107, no.242 Heshan Road, high tech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zhou Qianmo Xiangjian Tourism Development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