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12088U - 显示面板、显示屏和终端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显示屏和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12088U
CN212412088U CN202021840178.4U CN202021840178U CN212412088U CN 212412088 U CN212412088 U CN 212412088U CN 202021840178 U CN202021840178 U CN 202021840178U CN 212412088 U CN212412088 U CN 2124120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light
layer
display panel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4017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仓志
潘佳河
温永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4017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120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120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120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显示面板、显示屏和终端。其中,显示面板具有与设置于显示面板下方的光学组件对应的透光显示区域,包括:第一电极;发光材料层,发光材料层设置于第一电极下方;第二电极,第二电极设置于发光材料下方,且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的极性相反;其中,至少在透光显示区域,第二电极形成有供光线通过的空隙;且,第二电极包括反光层、以及设置于反光层靠近光学组件的一侧的抗反射层,其中,抗反射层用于吸收光学组件反射的光线。通过在反光层靠近光学组件的一侧设置有抗反射层,从而避免了入射光在经过屏下的光学组件时产生的反射光经过反光层的反射再次进入光学组件,从而减少了显示面板对光学组件的采光影响,提高了采集光线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显示屏和终端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显示屏和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中,采用AMOLED(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面板。并且,全面屏终端设备中,为了提高屏占比,不断的扩大显示面板面积。导致显示面板一侧的如摄像头、光学传感器等光学组件的设计成为难题,设置在显示面板边缘则降低了屏占比,影响美观;设置在屏下,则采光受到影响,采集光线的可靠性差,摄像头的成像质量低、光学传感器的检测精度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屏和终端。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具有与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下方的光学组件对应的透光显示区域;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电极;发光材料层,所述发光材料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下方;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发光材料下方,且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的极性相反;其中,至少在所述透光显示区域,所述第二电极形成有供光线通过的空隙;且,所述第二电极包括反光层、以及设置于所述反光层靠近所述光学组件的一侧的抗反射层,其中,所述抗反射层用于吸收所述光学组件反射的光线。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极包括设置于所述反光层下方的第一透明电极层;所述抗反射层设置于所述反光层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之间,或,所述抗反射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下表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抗反射层为黑色材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抗反射层为通过以下一种或多种材质制成的黑矩阵:铬、氧化铬或黑色树脂。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极包括设置于所述反光层下方的遮光电极层,所述遮光电极层采用非透明且抗反射材质,所述遮光电极层作为所述抗反射层。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极还包括:第二透明电极层,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设置于所述反光层上方。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薄膜电晶体层,所述薄膜电晶体层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极下方;所述薄膜电晶体层包括多个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所述发光材料层中的发光器件发射光线,其中,所述透光显示区域内的部分或全部所述发光器件对应的所述驱动电路设置于所述透光显示区域之外。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为阴极,所述第二电极为阳极。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面板;以及光学组件,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下方,对应于所述透光显示区域。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显示屏。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反光层靠近所述光学组件的一侧设置有抗反射层,从而避免了入射光在经过屏下的光学组件时产生的反射光经过反光层的反射再次进入光学组件,从而减少了显示面板对屏下如摄像头、光学传感器等光学组件的采光影响,提高了屏下光学组件采集光线的可靠性。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相关技术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另一相关技术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另一相关技术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相关技术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相关技术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一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另一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一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发光结构的第一电极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另一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发光结构的第一电极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另一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发光结构的第一电极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一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目前,采用AMOLED显示面板的终端越来越普及,同时,为了视频电话等需要,终端设备也会在显示面板正面设置摄像头,或为了检测需要,设置相应的光学传感器。摄像头、光学传感器或其他光学组件往往需要通过镜头对外界光学进行采集。
在一些相关技术中,如图1所示,终端10具有显示面板11,还包括与显示面板11 设置在同一侧的摄像头12。由于需要设置摄像头12,因此导致显示面板11不能扩展到终端10该侧面的最上端,使得上端留有部分空间不能用于显示,屏占比较低,不能满足用户需求。
在另一些相关技术中,如图2所示,另一种终端20具有显示面板21,还包括与显示面板21设置在同一侧的摄像头22。相比前一方案中的设计,终端20中进一步扩大的显示面板21的面积,提高了屏占比,但是在摄像头22的位置还是需要留出空间进行开孔等设置,不能进行显示。
在又一些相关技术中,如图3所示,又一种终端30具有显示面板31,还包括设置于显示面板31下方的摄像头或光学传感器等光学组件32,相比前两方案的设计,终端30 采用了屏下的光学组件32,外接入射光线可以部分穿透显示面板31进入光学组件32。该种方式能够最大限度提高屏占比。但是也会影响采光效果。同时,如图4所示,在AMOLED 显示面板中,包括发光结构40,发光结构40一般包括第一电极41、发光材料42、第二电极43。其中,为了提高显示面板31的亮度,在第二电极43中,可以设置有反光层,用于反射发光材料42发出的光线。在设置屏下光学组件32时,如图5所示,第二电极 43间隔设置,使得外部的入射光线能够穿过第二电极43进入光学组件32,而入射光线在进入光学组件32时,部分光线会在光学组件32的镜头表面产生反射,反射光线会投射到第二电极43背面并经过反光层再次反射到光学组件32,因此产生光程差,造成摄像头拍摄出的图像质量下降,或造成光学传感器的误判等。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50,能够提高设置在屏下的摄像头采集的图像质量,减小显示面板对摄像头采光的影响。其中,如图11所示,显示面板50可以应用于终端80,终端80可以包括显示面板50以及位于显示面板50下方的光学组件60,光学组件60可以是摄像头、也可以是光学传感器等接收光线的设备。其中显示面板50可以具有与光学组件60对应的透光显示区域500,光学组件60设置在透光显示区域下方,外部光线通过透光显示区域500穿过显示面板50进入光学组件60,显示面板50的透光显示区域500可以与非透光显示区域的设置不同,以提高入射光线的穿透率,即使得更多的光线能够进入到光学组件60,使得光学组件60的采光效果更好,提高可靠性,使得摄像头的成像质量更高或提高光学传感器的准确率。
如图6、图7所示,显示面板50可以包括发光结构51、设置于发光结构下方的薄膜电晶体层52、以及设置于薄膜电晶体层52下方的基板53。采用AMOLED的显示面板 50,在基板53上制作薄膜电晶体层52的电路,如驱动电路,然后在薄膜电晶体层52的电路上制作发光结构51。本公开实施例中,上方一般指朝向显示屏外侧的方向,也是从终端内侧朝向终端外侧的方向。其中,发光结构51可以包括第一电极511,发光材料层 512,以及第二电极513。第一电极511位于最上方,可以是透明材质,使得光线能够通过,既能够保证显示画面的光线从下方向上方射出,也能够保证屏下光学组件60需要采集的外部光线进入。发光材料层512设置于第一电极511下方,可以根据控制信号发出相应颜色的光线,光线从第一电极511向外射出形成显示画面。第二电极513设置于发光材料层512下方,并且与第一电极511的极性相反。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电极513可以是阳极,第一电极511可以是阴极。阳极通过电流消除电子,形成电子空穴,阴极通过电流发射电子,电子经过发光材料层512从而激发发光材料层512发出光线。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二电极513至少在透光显示区域形成有供光线通过的空隙,且,第二电极513包括反光层5132、以及设置于反光层5132靠近所述光学组件的一侧的抗反射层5133,其中,抗反射层5133用于吸收光学组件60反射的光线。在其他区域也可以设置有抗反射层5133,仅在透光显示区域设置抗反射层5133能够节约成本。为保证显示面板50的显示质量,需要设置反光层5132,反光层5132可以采用Ag(银)形成。反光层5132无法使得从上方的射入的光线继续向下发送,因而为了保证外界的入射光线能够顺利穿过并进入光学组件60的镜头内,第二电极513至少在透光显示区域500形成有供光线通过的空隙。由于光学组件60的镜头为透明材质,光线在进入镜头表面时也会产生部分反射,如前所述,反射的光线如果再经反光层5132反射回镜头,则会因为光程差的原因造成摄像头的图像品质下降或光学传感器的检查可靠性降低。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在反光层5132下方还设置有抗反射层5133,抗反射层5133能够避免光线反射,吸收光线,从而能够避免外界光线经过光学组件60的镜头反射后经反光层5132再次反射到镜头造成的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抗反射层5133可以是黑色材质,通过黑色的特性,吸收光线,避免光线反射。例如可以是通过油墨丝印技术形成的黑色图层,也可以是黑色有机材料等。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抗反射层5133的黑色材质可以是通过Black Matrix(黑矩阵)材料形成的,可以通过以下一种或多种材质制成Black Matrix(黑矩阵)以吸收光线:可以是Cr(铬)、CrOx(氧化铬),也可以是Black Resin(黑色树脂)等材料。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如图8、图9所示,第二电极513还可以包括设置于反光层5132下方的第一透明电极层5134。第一透明电极层5134可以是ITO(Indium Tin Oxide,氧化铟锡)形成的透明导电膜。在一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抗反射层5133可以设置于反光层5132与第一透明电极层5134之间,抗反射层5133可以形成于反光层5132的下表面,也可以形成于第一透明电极层5134的上表面,从而设置在反光层5132与第一透明电极层 5134之间,阻挡下方经过镜头反射的光线再次反射。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抗反射层5133也可以设置于第一透明电极层5134下表面,该种方式制造更加方便,也能够避免下方经过镜头反射的光线再次反射。
在本公开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第二电极513也可以包括设置于反光层5132 下方的遮光电极层5135,遮光电极层5135采用非透明且抗反射材质,遮光电极层5135作为抗反射层。在本实施例中,相比原结构,不需要额外的设置一层用于遮光,而是将位于下方的电极层采用不透明的且不反射光线的材质进行制作,从而避免了下方经过镜头反射的光线再次反射,同时,也无需增加显示面板50的整体厚度。
如图8、图9、图10所示,第二电极513还包括:第二透明电极层5131,第二透明电极层5131设置于反光层5132上方。本实施例中,第二电极513还包括设置在反光层 5132上方的第二透明电极层5131,第二透明电极层5131采用透明材料,使得发光材料层 512发出的光线能够穿过第二透明电极层5131,从而能够通过反光层5132的反射,提高显示亮度。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透明电极层5131也可以是ITO形成的透明导电膜,第二透明电极层5131、反光层5132、第一透明电极层5134可以形成ITO/Ag/ITO的阳极结构。
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50通过在反射层下方设置有抗反射层,从而避免了光学组件60的镜头反射的光线经过反射层的反射再次进入镜头,导致光程差对图像的影响,提高了屏下摄像头的成像品质,也可以提高屏下光学传感器的感测质量。对全面屏的终端,能够提高屏占比的同时,保证正面的光学组件设置于屏下也能够避免光线采集的不利影响,保证光线采集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薄膜电晶体层52上可以形成有多个驱动电路,用于驱动发光材料层512中的发光器件发射光线,其中,透光显示区域500内的部分或全部发光器件对应的驱动电路设置于透光显示区域500之外。由于驱动电路一般为不透明的材质,会阻碍光线传播,是影响薄膜电晶体层52的光线穿透率的主要因素,本实施例中,通过将透光显示区域500发光器件的驱动电路全部或部分的设置在透光显示区域500之外的区域,使得透光显示区域500内的驱动电路数量减少,从而提高了光线穿透率,使得外界的光线能够更多的进入到透光显示区域下方的光学组件60中,提高了光学组件60的采光效率。可以使得摄像头拍摄的图像更加清楚,也可以使得光学传感器的感测更加准确。
基于同样的构思,本公开还提供一种显示屏,如图7所示,本公开的显示屏包括如前述任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50,以及设置于显示面板50下方的光学组件60,并且光学组件60对应于显示面板50的透光显示区域。
本公开的显示屏可以通过发光材料层512发出发射光线,发射光线向显示屏外扩散,形成显示图像。外界光线可以通过显示面板50进入位于显示面板50透光显示区域下方的光学组件60内,从而使得光学组件60能够采集外部光线,如摄像头可以形成照片或视频或预览图像,或如屏下光学传感器进行感测等。其中,设置于显示面板50下方的光学组件60可以有多个,例如同时设置有摄像头和光学传感器,相应的,显示面板50的透光显示区域也可以相应的设置有多个。由于在显示面板50的第二电极513中,在反光层5132 的下方设置有抗反射层,从而避免了镜头反射的光线经过反射层的反射再次进入镜头,导致光程差对光线采集的影响。
基于同样的构思,如图11所示,本公开还提供一种终端80。本公开的终端80包括前述任一项实施例的显示屏。本公开实施例的终端80,能够在终端80任一侧或任意显示屏采用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屏,即在显示面板50下方设置光学组件60,且相应位置设置有透光显示区域500,并且显示面板50采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50的结构,保证设置于屏下的光学组件60的光线采集可靠性,提高屏下摄像头的成像质量,也可以提高屏下光学传感器感测的准确性。
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其它量词与之类似。“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用于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并不表示特定的顺序或者重要程度。实际上,“第一”、“第二”等表述完全可以互换使用。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除非有特殊说明,“连接”包括两者之间不存在其他构件的直接连接,也包括两者之间存在其他元件的间接连接。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中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的顺序描述操作,但是不应将其理解为要求按照所示的特定顺序或是串行顺序来执行这些操作,或是要求执行全部所示的操作以得到期望的结果。在特定环境中,多任务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具有与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下方的光学组件对应的透光显示区域;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第一电极;
发光材料层,所述发光材料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下方;
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发光材料层下方,且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的极性相反;
其中,至少在所述透光显示区域,所述第二电极形成有供光线通过的空隙;且,所述第二电极包括反光层、以及设置于所述反光层靠近所述光学组件的一侧的抗反射层,其中,所述抗反射层用于吸收由所述光学组件反射的光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电极包括设置于所述反光层下方的第一透明电极层;
所述抗反射层设置于所述反光层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之间,或,所述抗反射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下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抗反射层为黑色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抗反射层为通过以下一种或多种材质制成的黑矩阵:铬、氧化铬或黑色树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电极包括设置于所述反光层下方的遮光电极层,所述遮光电极层采用非透明且抗反射材质,所述遮光电极层作为所述抗反射层。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电极还包括:第二透明电极层,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设置于所述反光层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薄膜电晶体层,所述薄膜电晶体层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极下方;
所述薄膜电晶体层包括多个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所述发光材料层中的发光器件发射光线,其中,所述透光显示区域内的部分或全部所述发光器件对应的所述驱动电路设置于所述透光显示区域之外。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极为阴极,所述第二电极为阳极。
9.一种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包括:
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以及
光学组件,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下方,对应于所述透光显示区域。
10.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屏。
CN202021840178.4U 2020-08-28 2020-08-28 显示面板、显示屏和终端 Active CN2124120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40178.4U CN212412088U (zh) 2020-08-28 2020-08-28 显示面板、显示屏和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40178.4U CN212412088U (zh) 2020-08-28 2020-08-28 显示面板、显示屏和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12088U true CN212412088U (zh) 2021-01-26

Family

ID=743719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40178.4U Active CN212412088U (zh) 2020-08-28 2020-08-28 显示面板、显示屏和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1208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80958A (zh) * 2021-04-21 2021-09-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4122277A (zh) * 2020-08-28 2022-03-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屏和终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22277A (zh) * 2020-08-28 2022-03-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屏和终端
CN113380958A (zh) * 2021-04-21 2021-09-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04346B2 (en) Display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for display device
CN111725429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983469B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10660835B (zh)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US20230123648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11361730B2 (en) Display device, method of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brightness of display screen, and terminal equipment
CN108983468A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10750177B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10175592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CN212412088U (zh) 显示面板、显示屏和终端
CN112201683B (zh)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3206208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设备
CN111883565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20210104040A (ko)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단말기
CN110633695B (zh) 纹路识别模组和显示设备
WO2021136342A1 (zh) 指纹识别器件、指纹识别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
US11937467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display apparatus
JP7559258B2 (ja) 表示装置
CN114625264A (zh) 显示装置
CN114267701A (zh) 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9765724A (zh)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EP3952260A1 (en) Under-display camera assembly and corresponding terminal device
CN113012620B (zh) 显示面板
CN107132691A (zh) 一种具有扫描功能的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0969146B (zh) 指纹识别组件、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和指纹识别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