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10896U - 一种黑色微棱镜反光膜 - Google Patents

一种黑色微棱镜反光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10896U
CN212410896U CN202020863300.3U CN202020863300U CN212410896U CN 212410896 U CN212410896 U CN 212410896U CN 202020863300 U CN202020863300 U CN 202020863300U CN 212410896 U CN212410896 U CN 2124108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black
microprism
prism
reflec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6330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刚
张毅
柳明錫
罗丰
余洋
张彦
唐海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Excit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uzhou New Materials Ningbo Co ltd
Ningbo Excit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uzhou New Materials Ningbo Co ltd, Ningbo Excit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uzhou New Materials Ningbo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6330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108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108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108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光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棱镜反光膜,特别涉及一种黑色微棱镜反光膜。为了解决现有黑色反光膜逆反射系数低、黑色色度均匀性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黑色微棱镜反光膜。所述的黑色微棱镜反光膜从上到下依次包括耐候层、着色层、棱镜层、反射层、和背胶层。在0.2°观测角,‑4°入射角的条件下,该黑色微棱镜反光膜逆反射系数至少可以达到70cd·lx‑1·m‑2,可以很好的满足各种使用环境中人眼对于物体的察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黑色微棱镜反光膜,可满足任一区域性色度测试ΔE*ab(CIE1976)≤0.5,提供黑色色度均匀性良好的黑色场景。

Description

一种黑色微棱镜反光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光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棱镜反光膜,特别涉及一种黑色微棱镜反光膜。
背景技术
反光膜是一种已制成薄膜可直接应用的逆反射材料,通常反光膜使用时贴附在一块面板上,通过在反光膜表面印刷、刻字、贴字等工艺将必要讯息远距离反馈(反射)到人们眼中,为人们采取必要行动前时讯息的接收、识别、判断提供了载体帮助。目前,反光膜在交通运输领域、安全警示领域、服饰装饰领域、航海航空领域等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诸多反光膜领域的应用中,很重要的一个应用颜色是黑色。比如,车轮胎、黑色汽车、黑色车窗等,黑色是一种不可避免或人们习惯的场景颜色选择。比如,黑色的服饰、特定地区车牌数字明确规定统一使用黑色、在公路交通中马路沿子两边或收费厅两旁的水泥柱体的警示,在电力系统中架线塔基座(金属基体)的警示,一般规定使用黄-黑交替的反光膜,黑色是一种规定、装饰性质的颜色选择。无论哪种使用场景,在白天时,由于环境光线充足,除黑色外的其它颜色对光线的反射/透射能力更强,与黑色形成较为明显的对比度,黑色的发现其实不是难事。但在黑夜时,由于环境光线微弱,强烈的各种反射颜色的对比度差异较小,白天发现容易的黑色物体在夜晚则相对较难发现,此时对于各种有黑色场景使用的情况,黑色的物体的发现则显得尤为重要。
现有黑色反光膜(如图8所示)具有反光亮度低(即逆反射系数低)、黑色色度均匀性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黑色反光膜逆反射系数低、黑色色度均匀性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黑色微棱镜反光膜。在0.2°观测角,-4°入射角的条件下,该黑色微棱镜反光膜的逆反射系数至少可以达到70cd·lx-1·m-2,可以很好的满足各种使用环境中人眼对于物体的察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黑色微棱镜反光膜,可满足任一区域性色度测试ΔE*ab(CIE1976)≤0.5,提供黑色色度均匀性良好的黑色场景。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黑色微棱镜反光膜,所述的黑色微棱镜反光膜从上到下依次包括耐候层、着色层、棱镜层、反射层、和背胶层。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黑色微棱镜反光膜,所述的黑色微棱镜反光膜从上到下依次包括耐候层、着色层、棱镜层、反射层、背胶层、和离型层。
进一步的,所述反光膜包括六层,从上到下依次为提供耐候性、表面保护、承载光线入射的耐候层(也称为面膜层),提供反光膜黑色特性的着色层,实现入射光线按照特定设计完成多次面反射的棱镜层,提升入射光在棱镜层反射率的反射层,实现反光膜贴附到面板上的背胶层,保护反光膜背胶层的离型层。
进一步的,所述耐候层为高分子树脂所制透光薄膜,所述耐候层分为上、下表面,上表面直接与室外自然环境接触,下表面与着色层中的树脂黏贴相连。耐候层的上表面为光滑表面,下表面也为光滑表面,所说的光滑程度以光泽度表征,指在60°测量角时,光泽度大于等于90,小于等于110即可。所述耐候层的透光薄膜,所使用的高分子树脂母料中无需添加可影响薄膜透光率、雾度的填料,但需加入光稳定剂、热稳定剂、抗氧化剂。
进一步的,耐候层的主要作用是吸收环境光线中的紫外光、热稳定性好,为黑色反光膜下层提供耐老化使用保障。
进一步的,所述耐候层包括高分子树脂、光稳定剂、热稳定剂、和抗氧化剂。
进一步的,所述耐候层的高分子树脂可选自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甲基丙烯酸丁酯(PBMA)、聚氯三氟乙烯(PCTFE)、聚偏二氟乙烯(PVDF)、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MS)、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或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MBS)共聚物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耐候层的厚度范围为20-300μm。
进一步的,所述耐候层的厚度范围为38-188μm。
进一步的,所述耐候层的厚度范围为50-125μm。
进一步的,所述着色层是由黑色色剂和丙烯酸紫外光固化树脂混合组成的有一定透光率的一层,着色层的上下表面相同,两个表面在着色层的树脂紫外光固化的过程中,分别与耐候层的下表面及棱镜层的上表面黏贴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着色层包括黑色色剂和丙烯酸紫外光固化树脂。
进一步的,在白天时,黑色反光膜在实际白天使用过程中,黑色反光膜周围常常伴有反光率更高的其它颜色,比如黄色、绿色、红色等,此时着色层主要作用是提供黑色颜色,但应注意的是此时黑色反光膜也有反光性能。在夜晚时,环境光线微弱,周围多为黑色状态,当光线照射到黑色反光膜时,反射出来接收到人眼中的颜色是入射光的颜色,此时由于环境光线黑暗,对比度高的原因,黑色反光膜则很容易被人眼察觉,此时着色层只是作为一层对入射光及反射光有微弱吸收的过滤层。
进一步的,着色层的厚度范围为50-300μm。
进一步的,着色层的厚度范围为100-250μm。
进一步的,着色层的厚度范围为150-200μm。
进一步的,所述着色层的透光率范围为40-85%。
进一步的,所述着色层的透光率范围为50-80%。
进一步的,所述着色层的透光率范围为60-75%。
进一步的,所述黑色色剂由红色料、紫色料、绿色料、黄色料、和兰色料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黑色色剂由溶剂红EG、分散紫BA、透明绿5B、溶剂黄176、和溶剂兰104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的丙烯酸紫外光固化树脂由主树脂Ⅰ、主树脂Ⅱ、调节树脂Ⅲ、光引发剂、附着力促进助剂、和扩链剂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丙烯酸紫外光固化树脂中主树脂Ⅰ选自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乙酯、三羟甲基丙烷二丙烯酸酯、4-羟基丁基丙烯酸酯、丙烯酸羟丙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或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丙烯酸紫外光固化树脂中主树脂Ⅱ选自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N,N-二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叔丁基氨基乙酯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丙烯酸紫外光固化树脂中调节树脂Ⅲ选自2-苯氧基乙基丙烯酸酯、2-(2-乙氧乙氧基)乙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或环己烷二甲醇二丙烯酸酯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丙烯酸紫外光固化树脂中光引发剂选自1173、184、或907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丙烯酸紫外光固化树脂中附着力促进助剂选自迪高wet280、宝丰TEGO-245、德谦W-77、或拜耳Additive 3739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丙烯酸紫外光固化树脂中扩链剂选自苯乙烯、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着色层由黑色色剂和丙烯酸紫外光固化树脂组成时,黑色色剂在加入丙烯酸紫外光固化树脂中时,需要事先将黑色色剂在颜料分散剂中进行分散,常用的颜料分散剂比如巴斯夫PX4785或德谦928或迪高760W等。
进一步的,所述的着色层中黑色色剂添加量按照所占丙烯酸紫外光固化树脂添加质量百分比添加。
进一步的,所述黑色色剂占丙烯酸紫外光固化树脂的重量百分数为0.001-3%。
进一步的,所述黑色色剂占丙烯酸紫外光固化树脂的的重量百分数为0.01-0.2%。
进一步的,所述黑色色剂占丙烯酸紫外光固化树脂的重量百分数为0.03-0.1%。
进一步的,所述棱镜层为一层透光的高分子薄膜,所述的棱镜层下表面为微结构化阵列的三角锥微棱镜阵列,上表面为光滑表面并与着色层的下表面通过树脂的固化黏贴相连。所述棱镜层的作用是使入射光在棱镜层的三角锥微棱镜阵列的最小重复三角锥微棱镜内表面上能按照特定角度完成多次传输后,最终沿偏离入射光线的小角度方向射出的棱镜层。
进一步的,所述的棱镜层选自聚碳酸酯(PC)、PMMA、PBMA、聚酰亚胺(PI)、或聚氯乙烯(PVC)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棱镜层的厚度范围为75-300μm。
进一步的,所述棱镜层的厚度范围为100-250μm。
进一步的,所述棱镜层的厚度范围为125-188μm。
进一步的,所述的棱镜层下表面的微结构化阵列为三角锥微棱镜阵列。所述的三角锥微棱镜阵列是由单个三角锥微棱镜重复排列形成,所述三角锥微棱镜阵列间可依次同方向排列,有时为缓解干涉现象,三角锥微棱镜阵列间通常按照一定旋转角度排列。
进一步的,所述的单个三角锥微棱镜包括三个侧面和一个底面,所述的单个三角锥微棱镜的三个侧面朝下跟反射层相连,所述三角锥微棱镜底面朝上属于棱镜层中间基体中的一部分。
进一步的,所述三个侧面均为三角形,所述三个侧面相交形成三角锥的顶点。所述底面为三角形。
进一步的,所述反射层是一层能反射光的功能层,反射层的上表面与三角锥微棱镜的三个侧面相黏贴,下表面与背胶层的上表面相黏贴。所述反射层能使入射到棱镜层的三角锥微棱镜各表面的光能发生表面反射,最终从偏离入射光线小角度方向射出。所述的反射层由具有高反射性能的不定形状的金属铝薄片和聚氨酯树脂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的不定形状金属铝薄片包括规则/不规则多变形或圆/椭圆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铝薄片平面任意方向最大直径范围为1-15μm。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铝薄片平面任意方向最大直径范围为3-13μm。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铝薄片平面任意方向最大直径范围为5-8μm。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铝薄片的厚度范围为10-500nm。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铝薄片的厚度范围为20-400nm。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铝薄片的厚度范围为50-150nm。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铝薄片的反射率范围为40-90%。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铝薄片的反射率范围为50-85%。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铝薄片的反射率范围为65-75%。
进一步的,所述聚氨酯树脂为快反应型双组分聚氨酯树脂涂料。
进一步的,所述反射层中金属铝薄片添加量为聚氨酯树脂的质量的1-20%。
进一步的,所述反射层中金属铝薄片添加量为聚氨酯树脂的质量的3-15%。
进一步的,所述反射层中金属铝薄片添加量为聚氨酯树脂的质量的5-10%。
进一步的,所述反射层成型到三角锥微棱镜的三个侧面时,反射层中的金属铝薄片应当水平取向并与三角锥微棱镜的三个侧面相互尽可能平行,一般金属铝薄片与各个侧面的水平夹角不能超过±10度,以保证反射的密闭性。
进一步的,所述反射层的厚度范围为1-25μm。
进一步的,所述反射层的厚度范围为5-20μm。
进一步的,所述反射层的厚度范围为10-15μm。
进一步的,所述背胶层一般情况为丙烯酸压敏胶,背胶层的上表面与反射层的下表面相黏贴,下表面与离型层的上表面相黏贴。通常为了提高丙烯酸压敏胶的耐候性及附着性能,会在丙烯酸压敏胶的配方中加入紫外吸收光稳定剂及金属附着促进剂。
进一步的,所述背胶层的厚度范围为20-100μm。
进一步的,所述背胶层的厚度范围为30-80μm。
进一步的,所述背胶层的厚度范围为40-60μm
进一步的,所述离型层是上表面进行离型处理,下面不进行处理的高分子薄膜,一般离型处理的方式是在高分子薄膜上进行有机硅离型层涂覆处理。所述的高分子薄膜一般选用聚丙烯薄膜。
进一步的,所述的离型层的厚度范围为20-200μm。
进一步的,所述的离型层的厚度范围为40-150μm。
进一步的,所述的离型层的厚度范围为60-100μm。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黑色微棱镜反光膜,所述的黑色微棱镜反光膜从上到下依次包括耐候层、着色层、棱镜层、反射层、背胶层、离型层。
进一步的,所述棱镜层包括基体,基体的下表面为三角锥微棱镜阵列。
所述三角锥微棱镜阵列包括若干三角锥微棱镜。
所述三角锥微棱镜的顶角向下。
进一步的,所述反射层贴在所述三角锥微棱镜的三个侧面上。
进一步的,三角锥微棱镜阵列与棱镜层的基体材质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耐候层的材质选自PMMA、PBMA、PCTFE、PVDF、MS、PEN、或MBS。所述棱镜层的材质选自PC、PMMA、PBMA、PI、或PVC。
进一步的,所述耐候层的厚度为20-300μm;所述着色层的厚度为50-300μm,所述着色层的透光率为40-85%;所述棱镜层的厚度为75-300μm;所述反射层厚度为1-25μm;所述背胶层厚度为20-100μm。
进一步的,所述着色层包括丙烯酸紫外光固化树脂和黑色色剂,所述黑色色剂在丙烯酸紫外光固化树脂中的添加量为0.001-3%,所述添加百分量为重量百分量。
进一步的,所述丙烯酸紫外光固化树脂包括10-45份主树脂I、5-35份主树脂II、5-10份调节树脂III、2-5份光引发剂、0.1-1份附着力促进剂、和1-4份扩链剂;所述份数是重量份数。
进一步的,所述主树脂I选自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乙酯、三羟甲基丙烷二丙烯酸酯、4-羟基丁基丙烯酸酯、丙烯酸羟丙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或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所述主树脂II选自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N,N-二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或甲基丙烯酸-2-叔丁基氨基乙酯。所述调节树脂III选自2-苯氧基乙基丙烯酸酯、2-(2-乙氧乙氧基)乙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或环己烷二甲醇二丙烯酸酯。所述光引发剂是1173、184或907。所述附着力促进剂选自迪高wet280、宝丰TEGO-245、德谦W-77、或拜耳Additive 3739。所述扩链剂选自苯乙烯、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或N'N-二甲基乙烯二胺。
进一步的,所述黑色色剂包括10-30份溶剂红EG,20-40份分散紫BA,10-20份透明绿5B,1-5份溶剂黄176,和1-5份溶剂兰104;所述份数为重量份数。
进一步的,所述反射层包括聚氨酯树脂和金属铝薄片,所述金属铝薄片均匀分散在聚氨酯树脂中,所述金属铝薄片在聚氨酯树脂中的添加量为1-20%,所述添加百分量为重量百分量。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铝薄片的最大直径为1-15μm,厚度为10-500nm,反射率为40-90%。
进一步的,所述耐候层的材质选自PMMA、PBMA、PCTFE、PVDF、或MS。进一步的,所述棱镜层的材质选自PC、PMMA、或PBMA。进一步的,所述耐候层的厚度为38-188μm;所述着色层的厚度为100-250μm,所述着色层的透光率为50-80%;所述棱镜层的厚度为100-250μm;所述反射层厚度为5-20μm;所述背胶层厚度为30-80μm。进一步的,所述着色层包括丙烯酸紫外光固化树脂和黑色色剂,所述黑色色剂在丙烯酸紫外光固化树脂中的添加量为0.01-0.1%,所述添加百分量为重量百分量。进一步的,所述丙烯酸紫外光固化树脂包括15-40份主树脂I、10-30份主树脂II、5.5-8份调节树脂III、2.5-4.5份光引发剂、0.2-0.8份附着力促进剂、和1.5-3.5份扩链剂;所述份数是重量份数。进一步的,所述主树脂I选自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乙酯、三羟甲基丙烷二丙烯酸酯、4-羟基丁基丙烯酸酯、或丙烯酸羟丙酯。所述主树脂II选自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N,N-二甲基丙烯酰胺、或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所述调节树脂III选自2-苯氧基乙基丙烯酸酯、或2-(2-乙氧乙氧基)乙基丙烯酸酯。所述光引发剂选自184或907。所述附着力促进剂选自迪高wet280、宝丰TEGO-245、或德谦W-77。所述扩链剂选自苯乙烯、或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进一步的,所述黑色色剂包括15-25份溶剂红EG,23-37份分散紫BA,12-18份透明绿5B,1.5-4.5份溶剂黄176,和1.5-4.5份溶剂兰104;所述份数为重量份数。进一步的,所述反射层包括聚氨酯树脂和金属铝薄片,所述金属铝薄片均匀分散在聚氨酯树脂中,所述金属铝薄片在聚氨酯树脂中的添加量为3-15%,所述添加百分量为重量百分量。进一步的,所述金属铝薄片的最大直径为3-13μm,厚度为20-400nm,反射率为50-85%。前述技术方案包括实施例3-8。
进一步的,所述耐候层的材质选自PMMA或PBMA。进一步的,所述棱镜层的材质选自PC或PMMA。进一步的,所述耐候层的厚度为50-125μm;所述着色层的厚度为150-200μm,所述着色层的透光率为60-75%;所述棱镜层的厚度为125-188μm;所述反射层厚度为10-15μm;所述背胶层厚度为40-60μm。进一步的,所述着色层包括丙烯酸紫外光固化树脂和黑色色剂,所述黑色色剂在丙烯酸紫外光固化树脂中的添加量为0.03-0.1%,所述添加百分量为重量百分量。进一步的,所述丙烯酸紫外光固化树脂包括25-35份主树脂I、15-25份主树脂II、6-7.5份调节树脂III、3-4份光引发剂、0.4-0.6份附着力促进剂、和2-3份扩链剂;所述份数是重量份数。进一步的,所述主树脂I选自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或丙烯酸羟乙酯。所述主树脂II选自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或N,N-二甲基丙烯酰胺、。所述调节树脂III为2-(2-乙氧乙氧基)乙基丙烯酸酯。所述光引发剂为184。所述附着力促进剂选自宝丰TEGO-245、或德谦W-77。所述扩链剂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进一步的,所述黑色色剂包括18-23份溶剂红EG,28-33份分散紫BA,14-16份透明绿5B,2-3.5份溶剂黄176,和2-3.5份溶剂兰104;所述份数为重量份数。进一步的,所述反射层包括聚氨酯树脂和金属铝薄片,所述金属铝薄片均匀分散在聚氨酯树脂中,所述金属铝薄片在聚氨酯树脂中的添加量为5-10%,所述添加百分量为重量百分量。进一步的,所述金属铝薄片的最大直径为5-8μm,厚度为50-150nm,反射率为65-75%。前述技术方案包括实施例6-8。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所述黑色微棱镜反光膜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制备耐候层;
(2)制备棱镜层;
(3)制备反射层;
(4)制备背胶层及离型层;
(5)制备着色层。
进一步的,所述制备耐候层时,采用流延的方式共混挤出成型耐候层薄膜。
进一步的,所述制备棱镜层时,最关键的是成型三角锥微棱镜阵列,通常采用热压的方式成型微棱镜阵列,所述热压过程中需要借助平板镍制模具或者滚筒镍制模具,在高分子薄膜下表面成型三角锥微棱镜阵列。
进一步的,所述制备反射层时,采用喷涂、丝网印刷方式中的一种进行,使反射层附着在棱镜层的下表面。所述反射层附着在三角锥微棱镜的三个侧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制备背胶层及离型层时,通过将背胶通过刮刀涂布成型到离型层的离型处理面。在离型层的离型面成型背胶层后,通过复合工艺,一步在线将背胶层与反射层的下表面复合。
进一步的,所述制备着色层时,通过间隙控制涂布方式,通过对着色层进行紫外光固化,将耐候层的下表面和棱镜层的上表面粘贴到一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黑色微棱镜反光膜的逆反射系数高,在0.2°观测角,-4°入射角的条件下,逆反射系数至少可以达到70cd·lx-1·m-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黑色微棱镜反光膜的黑色色度均匀性良好,ΔE*ab(CIE1976)≤0.5。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黑色微棱镜反光膜,棱镜层所采用微棱镜阵列,对反射层的配方进行优化设计,跟现有市场上在售的反光单元为玻璃珠的黑色反光膜相比,其在观测角0.2°,入射角-4°时,反光亮度(逆反射系数)要有明显的提高,最低的逆反射系数能达到70cd/lx/m2;本实用新型将着色层设置于耐候层与棱镜层之间,反射光无需再经受微结构由于加工或本身属性问题而存在的均匀性差异的影响,同时,本实用新型对着色层的配方进行优化设计,有效的避免了入射光因反射微结构的均匀性差异导致的色度均匀性问题,采用的棱镜层为三角锥微棱镜阵列,三角锥微棱镜阵列排布自身均匀本无明显高低差,白天使用时黑色场景观看时,相同透光率设计的着色层,看到的黑色色度的均匀性差异保持在ΔE*ab(CIE1976)≤0.5,视觉上的感知属于非常微小或微小的可接受的差异水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黑色微棱镜反光膜截剖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棱镜层中单个三角锥微棱镜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棱镜层中一种三角锥微棱镜阵列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反射层的平面图;
图5为含反射层的三角锥微棱镜的顶点朝上时的3D图;
图6为含反射层的三角锥微棱镜的顶点朝下时的3D图;
图7为反射层在棱镜层上三角锥微棱镜侧面的取向截面示意图;
图8为市面上现存的一种玻璃微珠黑色反光膜的截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有必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发明的内容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黑色微棱镜反光膜的逆反射系数、色坐标(x,y)、色坐标L、a、b以及ΔE*ab计算采用以下仪器和方法进行:
(1)、采用Roadvista 932设备对反光膜的逆反射系数(亮度)进行测试,亮度的测试具有方向性,采用同一观测角、入射角(观测角0.2°,入射角-4°)的条件下,分别进行横向(90°)、竖向(0°)两个方向来测试亮度的变化。针对耐候层的表面测试亮度。
(2)、采用Data Color设备进行测试反光膜的L、a、b值,利用下面公式计算ΔE*ab值来表征黑色微棱镜反光膜色度的均匀性。
ΔE*ab=((Li-Lg)^2+(ai-ag)^2+(bi-bg)^2)^(1/2)
式中i、g代表相比较色度均匀性的任意两个不同测试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黑色微棱镜的截面图,所述反光膜包括耐候层1、着色层2、棱镜层3、反射层4、背胶层5、离型层6组成。所述棱镜层3下表面为三角锥微棱镜阵列,三角锥微棱镜阵列与棱镜层3的基体材质一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黑色微棱镜反光膜,在白天观看时看到的是不反光的黑色场景(相对于周围反光度更高的物体而言),夜晚时当有光照射到反光膜表面,光穿过1、2,到达3的微棱镜结构表面,在4的反射下重新沿入射光线小角度偏移方向反射出去,人们此时观看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反光膜的为明亮的类似入射光颜色的反射光。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黑色微棱镜反光膜中棱镜层3下表面组成微棱镜阵列的单个重复单元三角锥微棱镜11的示意图,单个三角锥微棱镜11由四个三角形平面围成的四面体,其中面7/8/9的下表面为直接与反射层相黏贴的侧面,面10为四面体的底面,底面直接与组成棱镜层3的基体材料相连接。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黑色微棱镜反光膜的棱镜层3的下表面微棱镜阵列的一种排布方式示意图,图中微棱镜阵列12与微棱镜阵列13交错排布,相互之间呈90度夹角,此种微棱镜阵列排布方式可以有效的降低反光膜对于不同方向入射光的反射均匀性不佳的问题。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黑色微棱镜反光膜反射层4的显微镜图片,反射层由金属铝薄片跟聚氨酯树脂混合液组成,其中14是一种不定形状的金属薄片。
图5为含反射层的三角锥微棱镜的顶点朝上时的3D图,这种拍摄角度是为了更直观的展现反射层中的金属铝薄片在三角锥微棱镜侧面的排布情况。
图6为含反射层的三角锥微棱镜顶点朝下(正常使用时的状态)时的3D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黑色微棱镜反光膜反射层4在三角锥微棱镜11三个侧面7或8或9的截剖取向分布示意图,其中14为反射层中的不定形状金属铝薄片的截面示意图,15为聚氨酯树脂。金属铝薄片取向要与三角锥微棱镜的侧面7或8或9的取向方向近似平行分布,并且与侧面7或8或9的夹角不能超过±10度。
图8为市面上现存的一种玻璃微珠黑色反光膜的截剖示意图,其中包括耐候层16、丙烯酸胶层17、玻璃微珠层18、聚焦层19、黑色层20、背胶层21、离型层22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黑色微棱镜反光膜,所述的黑色微棱镜反光膜从上到下依次包括耐候层、着色层、棱镜层、反射层、背胶层、离型层。所述棱镜层包括基体,基体的下表面为三角锥微棱镜阵列,三角锥微棱镜阵列与棱镜层的基体材质一致。所述耐候层的材质为PEN,厚度为20μm;所述着色层的厚度为50μm,所述着色层的透光率为40%;所述棱镜层的材质为PI,所述棱镜层的厚度为75μm;所述反射层厚度为1μm;所述背胶层厚度为20μm;所述离型层厚度为20μm。
所述着色层包括丙烯酸紫外光固化树脂和黑色色剂,所述黑色色剂在丙烯酸紫外光固化树脂中的添加量为0.001%,所述添加百分量为重量百分量。
所述丙烯酸紫外光固化树脂包括10份主树脂I、5份主树脂II、5份调节树脂III、2份光引发剂、0.1份附着力促进剂、和1份扩链剂;所述份数是重量份数。所述主树脂I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所述主树脂II是甲基丙烯酸-2-叔丁基氨基乙酯,所述调节树脂III是环己烷二甲醇二丙烯酸酯,所述光引发剂是1173,所述附着力促进剂是拜耳Additive 3739,所述扩链剂是N'N-二甲基乙烯二胺。
所述黑色色剂包括10份溶剂红EG,20份分散紫BA,10份透明绿5B,1份溶剂黄176,和1份溶剂兰104;所述份数为重量份数。
所述反射层包括聚氨酯树脂和金属铝薄片,所述金属铝薄片均匀分散在聚氨酯树脂中,所述金属铝薄片在聚氨酯树脂中的添加量为1%,所述添加百分量为重量百分量。
所述金属铝薄片的最大直径为1μm,厚度为10nm,反射率为40%。
实施例2-8
如实施例1提供的黑色微棱镜反光膜,其各项技术特征如表1-1、表1-2、表2、表3、表4和表5所示。
实施例1-8提供的黑色微棱镜反光膜的亮度测试结果如表6所示。
实施例1-8提供的黑色微棱镜反光膜的黑色色度均匀性测试结果如表7、表8、表9和表10所示。
表1-1实施例1-8提供的黑色微棱镜反光膜的技术参数
Figure BDA0002502541550000151
表1-2实施例1-8提供的黑色微棱镜反光膜的技术参数
Figure BDA0002502541550000152
表2实施例1-8提供的黑色微棱镜反光膜的着色层中的黑色色剂的配方及黑色色剂在丙烯酸紫外光固化树脂中的添加量
Figure BDA0002502541550000153
Figure BDA0002502541550000161
表3实施例1-8提供的黑色微棱镜反光膜的丙烯酸紫外光固化树脂的配方中各成份的配比
Figure BDA0002502541550000162
表4实施例1-8提供的黑色微棱镜反光膜的丙烯酸紫外光固化树脂的配方中各成份的材质
Figure BDA0002502541550000163
Figure BDA0002502541550000171
表5实施例1-8提供的黑色微棱镜反光膜的反射层中的金属铝薄片的技术参数及金属铝薄片在聚氨酯树脂中的添加量
Figure BDA0002502541550000172
Figure BDA0002502541550000181
表6实施例1-8提供的黑色微棱镜反光膜的亮度测试结果
Figure BDA0002502541550000182
表7实施例1-2提供的黑色微棱镜反光膜的黑色色度均匀性测试结果
Figure BDA0002502541550000183
表8实施例3-4提供的黑色微棱镜反光膜的黑色色度均匀性测试结果
Figure BDA0002502541550000184
表9实施例5-6提供的黑色微棱镜反光膜的黑色色度均匀性测试结果
Figure BDA0002502541550000185
表10实施例7-8提供的黑色微棱镜反光膜的黑色色度均匀性测试结果
Figure BDA000250254155000019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黑色微棱镜反光膜的逆反射系数高,且黑色色度均匀性好。特别的,本申请实施例6-8提供的黑色微棱镜反光膜的综合性能最好:亮度高于93cd·lx-1·m-2,且黑色色度均匀性最好:ΔE*ab<0.3。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内容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黑色微棱镜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黑色微棱镜反光膜从上到下依次包括耐候层、着色层、棱镜层、反射层、和背胶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色微棱镜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黑色微棱镜反光膜从上到下依次包括耐候层、着色层、棱镜层、反射层、背胶层、和离型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色微棱镜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层包括基体,基体的下表面为三角锥微棱镜阵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黑色微棱镜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锥微棱镜阵列包括若干三角锥微棱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黑色微棱镜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锥微棱镜的顶角向下。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黑色微棱镜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贴在所述三角锥微棱镜的三个侧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色微棱镜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候层的厚度为20-300μ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色微棱镜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着色层的厚度为50-300μm,所述着色层的透光率为40-8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色微棱镜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层的厚度为75-300μ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色微棱镜反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厚度为1-25μm。
CN202020863300.3U 2020-05-21 2020-05-21 一种黑色微棱镜反光膜 Active CN2124108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63300.3U CN212410896U (zh) 2020-05-21 2020-05-21 一种黑色微棱镜反光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63300.3U CN212410896U (zh) 2020-05-21 2020-05-21 一种黑色微棱镜反光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10896U true CN212410896U (zh) 2021-01-26

Family

ID=744030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63300.3U Active CN212410896U (zh) 2020-05-21 2020-05-21 一种黑色微棱镜反光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108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742090B1 (en) Hue variable retroreflective sheet
JP2889655B2 (ja) 微細球を用いた逆反射物体、逆反射被膜を形成するコーティング用組成物、および可変コントラスト標識
US5714223A (en) Retroreflective sheet and article having retroreflectiveness
JP6046605B2 (ja) 再帰反射性物品を形成する方法
JPH10170710A (ja) 光再帰性反射シート
KR100738190B1 (ko) 축광 역반사시트를 이용한 차선표시용 테이프
CN103460082A (zh) 光偏转与光漫射混合构造
KR20170018327A (ko) 광확산성 시트 및 그 시트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장치
JP3881686B2 (ja) 色相可変型再帰性反射シート
CN212410896U (zh) 一种黑色微棱镜反光膜
JP2005338799A5 (zh)
CN113703083A (zh) 一种黑色微棱镜反光膜及其制备方法
JP4762916B2 (ja) 再帰性反射シート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使用方法
JP6564133B2 (ja) 再帰反射シート
JP2014535075A (ja) ハーフトーン印刷された表面を有する再帰反射性シート
KR100721461B1 (ko) 내후성 및 유연성이 우수한 역반사 시트
CN201749203U (zh) 蓝色封闭透镜型逆反射片
JP6382862B2 (ja) 再帰反射性物品及びその作製方法
JPH11326609A (ja) 広観測角拡散反射シート
CN115755252A (zh) 一种变色反光车贴
JP5185653B2 (ja) 銘板作製用積層体
KR100725696B1 (ko) 역반사시트를 이용한 차선표시용 테이프
JPH09197104A (ja) ノングレア層を有する物品
CN114502990A (zh) 包含荧光染料的逆反射膜
WO2004043696A1 (en) Film having a metallic appearan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10

Address after: 315040 No.9 Jingyuan Road, high tech Zone,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Ningbo Excit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5040 No.9 Jingyuan Road, high tech Zone,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Ningbo Exciton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Liuzhou new materials (Ningbo)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