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05748U - 一种搭接型材、墙体模块及墙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搭接型材、墙体模块及墙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05748U
CN212405748U CN202021220184.XU CN202021220184U CN212405748U CN 212405748 U CN212405748 U CN 212405748U CN 202021220184 U CN202021220184 U CN 202021220184U CN 212405748 U CN212405748 U CN 2124057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wall
wing plate
section
wall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2018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永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New Building Materi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New Building Materi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New Building Materi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New Building Materi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2018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057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057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057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ishing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搭接型材、墙体模块及墙体,涉及建筑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需要在墙体尾端留有安装间隙的问题而发明。搭接型材包括底板以及位于底板两端的第一翼板和第二翼板;第一翼板的一侧具有凹台,凹台的末端与底板的端部连接;第二翼板与底板远离第一翼板的一端连接,且第二翼板包括与第一翼板相对的平板段,以及位于底板远离平板段一侧的搭接段;其中,第一翼板、底板以及平板段围成具有开口的凹槽,凹台的深度与搭接段的厚度相等。本实用新型用于建造墙体。

Description

一种搭接型材、墙体模块及墙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搭接型材、墙体模块及墙体。
背景技术
楼房建造过程通常先建造结构性承重框架,如钢结构或浇筑水泥框架结构,结构性承重框架中间需要根据具体功能建造墙体。目前,墙体的建造可以采用轻钢型材和石膏板现场施工,也可以采用墙体模块通过安装和拼接构成。由于采用轻钢型材和石膏板现场施工,施工现场凌乱,废料、边角料等建筑垃圾过多,且建造的墙体不可拆装,无法循环利用,用工量较大,人工成本过高,施工周期长。因此,大力倡导工厂化、快速化、可拆装的装配式建筑技术,即采用墙体模块拼接建造墙体。
现有技术提供的墙体模块组成的墙体,其墙体模块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块墙面板,以及位于两块墙面板之间的型材框架和保温隔音材料,型材框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插接型材,两个插接型材的外侧设有凹凸配合的插接接口。
相邻两块墙体模块拼接建造墙体时,先将第一块墙体模块安装在预设位置,然后沿平行于第一块墙体模块的方向将第二块墙体模块插接到第一块墙体模块的侧边,并将第二块墙体模块与建筑顶板和建筑底板固定。墙体建造时,为了方便最后一块墙体模块能够与上一块墙体模块进行安装插接,需要在墙体尾端预留安装间隙,预留的安装间隙需要另外处理,费工费时,墙体的建造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搭接型材、墙体模块及墙体,不需要在墙体尾端预留安装空隙,可以提升墙体的建造组装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搭接型材,包括底板以及位于底板两端的第一翼板和第二翼板;第一翼板的一侧具有凹台,凹台的末端与底板的端部连接;第二翼板与底板远离第一翼板的一端连接,且第二翼板包括与第一翼板相对的平板段,以及位于底板远离平板段一侧的搭接段;其中,第一翼板、底板以及平板段围成具有开口的凹槽,凹台的深度与搭接段的厚度相等。
可选的,第二翼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子翼板和第二子翼板,以及用于连接第一子翼板和第二子翼板的连接板;第一子翼板位于底板远离第一翼板的一侧,且第一子翼板的一端与底板连接,另一端与连接板连接;第二子翼板的一端与第一子翼板远离底板的一端平齐,且与连接板远离底板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翼板远离底板的一端平齐。
可选的,搭接型材由铝合金、钢铁等金属材料制成。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墙体模块,包括型材框架和两块位于型材框架两侧的墙面板;其中,型材框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搭接型材,以及多个用于连接两个搭接型材的连接型材;搭接型材由上述搭接型材制成,且两个搭接型材的开口相对设置,两个搭接型材的两个第一翼板位于型材框架的异侧。
可选的,墙面板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搭接型材的第一翼板贴合,且墙面板的一个侧边与第一翼板的凹台远离底板的一侧平齐;墙面板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搭接型材的第二翼板贴合,且墙面板的另一个侧边与第二翼板的抵接部远离底板的一侧平齐。
可选的,墙体模块还包括隔音材料,隔音材料填充于两个墙面板与型材框架围成的空间内。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墙体,包括多块上述的墙体模块,每个墙体模块均与建筑顶板和建筑底板固定,且每相邻的两个墙体模块之间搭接固定;相邻两个墙体模块的相邻两个搭接型材中,一个搭接型材的搭接段搭接在另一个搭接型材的凹台上,且搭接段与凹台固定连接。
可选的,每相邻的两个墙体模块中,相互搭接的两个搭接型材之间具有间隙,且间隙内填充有隔音材料。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墙体,由多个墙体模块拼接建造而成,墙体模块的搭接型材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搭接型材制成,两根搭接型材中的任一个搭接型材的第二翼板的搭接段都能与另一个搭接型材的第一翼板的凹台搭接。由于凹台的深度与搭接段的厚度相等,基于此,可以使搭接后第一翼板的外表面和第二翼板的外表面平齐,通常,每块墙面板的厚度均一且相等,可以使墙体模块装配形成的墙体的表面处于同一平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相邻两个墙体模块拼接建造墙体时,先将第一块墙体模块安装在预设位置,其余墙体模块均可沿垂直于第一块墙体模块的墙面板的方向移动至预定安装位,故可实现从墙体的起始点到墙体的终止点全部采用墙体模块精准填充,避免了采用凸凹结构的插接方式导致墙体的末端留有避让的安装空隙的问题,省时省工,可沿提升墙体的建造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搭接型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搭接型材的截面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搭接型材的截面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两个搭接型材相互搭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墙体模块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型材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墙体模块的俯视图;
图8为图7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墙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B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
10-搭接型材;101-凹槽;11-底板;12-第一翼板;121-凹台;13-第二翼板;13a-平板段;13b-搭接段;131-第一子翼板;132-第二子翼板;133-连接板;20-墙体模块;21-型材框架;212-连接型材;22-墙面板;23-隔音材料;30-墙体;31-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第一方面,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搭接型材10,包括底板11以及位于底板11两端的第一翼板12和第二翼板13;第一翼板12的一侧具有凹台121,凹台121的末端与底板11的端部连接;第二翼板13与底板11远离第一翼板12的一端连接,且第二翼板13包括与第一翼板12相对的平板段13a,以及位于底板11远离平板段13a一侧的搭接段13b;第一翼板12、底板11以及平板段13a围成具有开口的凹槽101,凹台121的深度与搭接段13b的厚度相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搭接型材10,参照图2和图3,凹台121可以由第一翼板12弯折成型。参照图3和图4,搭接型材10的搭接段13b与凹台121相适配,凹台121的深度与搭接段13b的厚度相等,两个搭接型材10进行搭接时,一个搭接型材10的搭接段13b可以搭在另一个搭接型材10的凹台121处,且搭接后的两个搭接型材10,其中一个搭接型材10的第一翼板12的外侧壁(远离凹槽101的侧壁)与另一个搭接型材10的第二翼板13的外侧壁(远离凹槽101的侧壁)平齐(位于同一平面内);即,图4中,两个搭接型材10的两个上侧壁处于同一平面内,两个下侧壁也处于同一个平面内。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参照图2,底板11的两端是指底板11的上端和下端,底板11的两侧是指底板11的左侧和右侧;凹台121的末端是指凹台121的左端;凹台121的深度是指凹台121沿垂直于第一翼板12方向的尺寸;搭接段13b的深度是指搭接段13b垂直于第二翼板13方向的尺寸。
在一些实施例中,凹台121的宽度等于搭接段13b的宽度,或者,凹台121的宽度略小于搭接段13b的宽度;其中,凹台121的宽度是指凹台121垂直于底板11的尺寸,搭接段13b的宽度是指搭接段13b垂直于底板11的尺寸。当凹台121的宽度等于搭接段13b的宽度时,两个搭接型材10拼接后,搭接段13b远离底板11的一端能够抵靠在凹台121远离底板11的侧壁,且两个搭接型材10的两个底板11相互贴合,两个搭接型材10之间没有拼接缝隙。当凹台121的宽度略小于搭接段13b的宽度时,两个搭接型材10拼接后,搭接段13b远离底板11的一端能够抵靠在凹台121远离底板11的侧壁,但是,两个搭接型材10的两个底板11之间具有拼接缝隙。由于受温度变化以及地震等因素的影响,墙体30建造完之后,墙体30的内部将产生附加应力,这种应力常常使墙体30产生裂缝甚至被破坏。本实施例中,参照图4,凹台121的宽度略小于搭接段13b的宽度,墙体30建造完之后,相邻两个搭接型材10的相邻两个底板11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应力对墙体30的影响,降低了墙体30产生裂缝或破损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第二翼板13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子翼板131和第二子翼板132,以及用于连接第一子翼板131和第二子翼板132的连接板133;第一子翼板131位于底板11远离第一翼板12的一侧(左侧),且第一子翼板131的一端(右端)与底板11连接,另一端(左端)与连接板133连接;第二子翼板132的一端(左端)与第一子翼板131远离底板11的一端(右端)平齐,且与连接板133远离底板11的一端(上端)连接,另一端(右端)与第一翼板12远离底板11的一端(右端)平齐。参照图3,搭接段13b由第一子翼板131、第二子翼板132位于底板11左侧的部分以及连接板133组成,搭接段13b构成双层板结构,可以增强搭接段13b的刚度,搭接段13b不容易发生形变,提升搭接型材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搭接型材10可以由铝合金、钢铁等延展性较好,且强度较高的金属材料制成。可选的,搭接型材10可以由上述材料的板材弯折形成,相较于铸模或者其他制作方式,由板材弯折成型的工艺更简单,制作成本更低。
需要理解的是,搭接型材10由铝合金、钢铁等金属材料制成只是一种优选的方案,而不是唯一的实施方式。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和使用需求,搭接型材10还可以为木质材料或者木塑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制成。各种材料都有各自的优点和不足,具体根据所使用的环境和需求进行选择,例如,在设计住宅墙体时,墙体使用寿命长,可靠性要求高,搭接型材10通常采用金属材质制成;木质材料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可以应用于环保性要求高使用场景;需要经常拆卸或者移动时,且要求耐磨性较高的时候,搭接型材10可以选择木塑材料制成。除了上述的材料之外,搭接型材10还可以选择其他材料制成,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第二方面,参照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墙体模块20,包括型材框架21和两块位于型材框架21两侧的墙面板22。其中,参照图6,型材框架21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搭接型材10,以及多个用于连接两个搭接型材10的连接型材212。参照图7和图8,搭接型材10由上述搭接型材10制成,且两个搭接型材10的开口(即搭接型材10的凹槽101的开口)相对设置,两个搭接型材10的两个第一翼板12位于型材框架21的异侧;即,参照图7,两个搭接型材10的两个第一翼板12分别位于型材框架21的上侧和下侧,在墙体模块20的俯视图中,两个搭接型材10呈中心对称布置。以使型材框架21两侧的长度(图7中,沿水平方向的尺寸)相等,进而使型材框架21两侧的两个墙面板22的尺寸相同,提升物料(墙面板22)的通用程度,降低墙体模块20的制作成本。
型材框架21的两个搭接型材10的开口相对设置,且两个搭接型材10的第一翼板12位于型材框架21的异侧,墙体模块20装配形成墙体30时,可以始终从同一侧操作墙体模块20,不需要从墙体30两侧依次交替安装墙体模块20,可以解决拟建造墙体30的其中一侧有障碍物难以操作的问题。如此后一块墙体模块20扣合搭接前一块墙体模块20重复,可实现从墙体首端到尾端,全部采用墙体模块20精准填充而不留空隙,避免了凸凹插接方式的留有尾端空隙的问题,省工且减少现场裁切污染。
需要说明的是,连接型材212可以为方钢、C型钢或者其他任意能够用于连接、支撑和固定两个搭接型材的结构件,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和使用需求,墙面板22为石膏板、硅酸钙板、玻镁板、玻璃棉板、陶板、防火板、吸音板、炭毡板、水泥板、中密度板、欧松板、金属板、无机纤维板、木塑板或木工板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每材料都有各自的优点和不足,具体根据所使用的环境和需求进行选择,除了上述的材料之外,墙面板22还可以选择其他材料制成,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7和图8,墙面板22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搭接型材10的第一翼板12贴合,且墙面板22的侧边51与第一翼板12的凹台121远离底板11的一侧平齐;墙面板22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搭接型材10的第二翼板13贴合,且墙面板22的侧边52与第二翼板13的抵接部32远离底板11的一侧平齐,基于此,两块墙体模块20装配建造形成墙体30时,相邻两块墙体模块20的同侧的两个墙面板22之间不会出现拼接缝隙。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5,墙体模块20还包括隔音材料23,隔音材料23填充于两个墙面板22与型材框架21围成的空间内。隔音材料23用于提升墙体模块20的隔音性能,确保由墙体模块20分隔形成的单独空间具有较好的隔音性能。同时,隔音材料23一般还选用保温效果好、且耐高温的材料,示例性的,隔音材料可以选择岩棉、粒状棉、玻璃棉、酚醛发泡板、聚苯乙烯板、聚氨酯板、发泡陶瓷板、发泡玻璃板、珍珠岩板、硅酸铝纤维棉或陶瓷纤维棉中的一种或多种。除了上述的材料之外,保温材料层还可以选择其他材料制成,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上述墙体模块20的制作方法,包括:
步骤S1:平行放置两个搭接型材10,两个搭接型材10的两个凹槽101相对设置,且两个搭接型材311的两个第一翼板12异侧设置。
步骤S2:依次将多个连接型材212的两端分别嵌入两个搭接型材10的凹槽101内,并将连接型材212与搭接型材10固定,构成型材框架21。
步骤S3:在型材框架21内填充隔音材料23。
步骤S4:在型材框架21两侧依次安装两块墙面板22。
第四方面,参照图9和图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墙体30,墙体30包括多块上述的墙体模块20。每个墙体模块20均与建筑顶板和建筑底板固定,且每相邻的两个墙体模块20之间相互靠近的两个搭接型材10搭接固定;参照图4,相互搭接的两个搭接型材10中,一个搭接型材10的搭接段13b搭接在另一个搭接型材10的凹台121上,且搭接段13b与凹台121固定连接。参照图4,由于相互搭接的两个搭接型材10的第一翼板12和第二翼板13的外侧壁(远离底板11的侧壁)平齐,且墙体模块20通常采用相同规格墙面板22,因此,参照图9,任意相邻两个墙体模块20装配建造形成墙体30后,其同侧的两个墙面板处于同一平面,可以保证墙体30外表面平整度,不影响墙体进一步的涂装和装饰。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0,相互搭接的两个搭接型材10通过螺钉31固定连接,螺钉31穿透墙面板22、其中一个搭接型材10的第二翼板13以及另一个搭接型材10的第一翼板12,从而将两个搭接型材10固定,并将两块墙体模块20固定。使得多个墙体模块20连接成为一体,强度好,抗冲击能力强,不易变形,遇到轻微地震或严重撞击不易产生裂缝。
示例性的,相互搭接的两个搭接型材10还可以通过粘接的方式实现固定连接,例如,相邻的两个墙体模块20之间的搭接型材10之间设置粘料层;当然,还可以在相邻的两个墙体模块20之间相互搭接的两个搭接型材10相对应的位置设置卡接结构,通过卡接结构限制墙体模块20之间产生沿垂直墙面板22的方向的移动,具体的固定结构在此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墙体模块20与建筑顶板和建筑底板固定时,会在搭接型材10的外侧(远离凹槽101的一侧)设置固定件,因此也导致相互搭接的两个搭接型材10的两个底板11之间存在拼装缝隙,为了提升墙体30的隔音性能,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0,在两个相互搭接的搭接型材10的两个底板11之间填充有隔音材料23。
第五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上述墙体30的安装方法,包括:
步骤10:竖立一块墙体模块,将其移动至预设位置,并将墙体模块与建筑顶板和建筑底板固定连接;
步骤20:竖立下一块墙体模块,并将该墙体模块与已固定的墙体模块搭接在一起,且该墙体模块的一个搭接型材的搭接段搭接在已固定的墙体模块的一个搭接型材的凹台处;
步骤30:采用固定件将相互搭接的两个相邻的搭接型材固定在一起;
步骤40:将后一个墙体模块与建筑顶板和建筑底板固定连接;
重复上述步骤20、步骤30和步骤40,直至墙体30建造完成。
需要说明的是,当两个相互搭接的搭接型材10的两个底板11之间填充有隔音材料23时,墙体30的安装方法还包括步骤11:在墙体模块20的搭接型材10的底板11的外侧安装隔音材料23。且步骤11在进行完步骤10之后,并在进行步骤20之间进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墙体安装方法,可以直接将墙体模块20分别与建筑顶板和建筑底板固定连接,操作步骤简单,安装方便快捷,确保安装施工效率。同时,在上述多个墙体模板20拼接的过程中,墙体模块20可以从墙体30的一侧,沿垂直于墙面板22的方向直接移动至预定安装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墙体30,由多个墙体模块20拼接建造而成,墙体模块20的搭接型材10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搭接型材10制成,两根搭接型材10中的任一个搭接型材10的第二翼板13的搭接段13a都能与另一个搭接型材10的第一翼板12的凹台121搭接。由于凹台121的深度与搭接段13a的厚度相等,基于此,可以使搭接后第一翼板12的外表面和第二翼板13的外表面平齐,进而使墙体模块20装配形成的墙体30的表面处于同一平面,保证墙体30表面的平整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相邻两个墙体模块20拼接建造墙体30时,先将第一块墙体模块20安装在预设位置,其余墙体模块20均可沿垂直于第一块墙体模块20的墙面板22的方向移动至预定安装位,故可实现从墙体30的起始端到墙体30的尾端全部采用墙体模块20精准填充,避免了采用凸凹结构的插接方式导致墙体的末端留有避让的安装空隙的问题,省时省工,可沿提升墙体30的建造效率。
进一步的,传统的凹凸配合插接构建的墙体,当需要对墙体中间的某一块墙体模块进行拆卸更换时,不能直接取下所需拆卸的墙体模块,需要从墙体的一端将所需拆卸的墙体模块其中一侧的所有墙体模块依次拆卸下来,然后才可以拆下所需拆卸的墙体模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墙体30由多块墙体模块20搭接装配形成,相互搭接的两个搭接型材10依靠螺钉31进行固定,任意相邻的两个墙体模块20只能限制彼此沿平行于墙体30方向上的自由度,不能限制彼此沿垂直于墙体30表面方向上的自由度。进而,当需要拆卸墙体30中的任一块墙体模块20时,只需要拆除固定两个搭接型材10的螺钉31,以及相应墙体模块20与建筑顶板和建筑底板的固定结构,就可以沿垂直于墙体30表面的方向将该墙体模块20从墙体30上拆除,进而实现单独拆卸任意一块墙体模块20的目的。相交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墙体30后期维护和拆卸更加简单便捷。
相较于采用轻钢型材和石膏板现场施工建造的墙体,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墙体30的可以墙体模块20进行任意拆卸,并且重新安装使用,更加节能环保。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搭接型材,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以及位于所述底板两端的第一翼板和第二翼板;所述第一翼板的一侧具有凹台,所述凹台的末端与所述底板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二翼板与所述底板远离所述第一翼板的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二翼板包括与所述第一翼板相对的平板段,以及位于所述底板远离所述平板段一侧的搭接段;其中,所述第一翼板、所述底板以及所述平板段围成具有开口的凹槽,所述凹台的深度与所述搭接段的厚度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搭接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翼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子翼板和第二子翼板,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子翼板和第二子翼板的连接板;所述第一子翼板位于所述底板远离第一翼板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子翼板的一端与所述底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二子翼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子翼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平齐,且与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翼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搭接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型材由铝合金、钢铁等金属材料制成。
4.一种墙体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型材框架和两块位于所述型材框架两侧的墙面板;其中,所述型材框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搭接型材,以及多个用于连接两个所述搭接型材的连接型材;
所述搭接型材由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搭接型材制成,且两个所述搭接型材的开口相对设置,两个所述搭接型材的两个第一翼板位于所述型材框架的异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墙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墙面板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搭接型材的第一翼板贴合,且所述墙面板的侧边与所述第一翼板的凹台远离底板的一侧平齐;所述墙面板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搭接型材的第二翼板贴合,且所述墙面板的侧边与所述第二翼板的抵接部远离底板的一侧平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墙体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音材料,所述隔音材料填充于两个墙面板与所述型材框架围成的空间内。
7.一种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块如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墙体模块,每个所述墙体模块均与建筑顶板和建筑底板固定,且每相邻的两个所述墙体模块之间搭接固定;其中,每相邻两个所述墙体模块的相互靠近的两个搭接型材中,一个搭接型材的搭接段搭接在另一个搭接型材的凹台上,且所述搭接段与所述凹台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墙体,其特征在于,每相邻的两个所述墙体模块中,相互搭接的两个所述搭接型材之间具有间隙,且所述间隙内填充有隔音材料。
CN202021220184.XU 2020-06-28 2020-06-28 一种搭接型材、墙体模块及墙体 Active CN2124057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20184.XU CN212405748U (zh) 2020-06-28 2020-06-28 一种搭接型材、墙体模块及墙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20184.XU CN212405748U (zh) 2020-06-28 2020-06-28 一种搭接型材、墙体模块及墙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05748U true CN212405748U (zh) 2021-01-26

Family

ID=744044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20184.XU Active CN212405748U (zh) 2020-06-28 2020-06-28 一种搭接型材、墙体模块及墙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057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69049B (zh) 一种建筑墙体及其安装方法
CN111705969A (zh) 一种装配式墙体顶部封装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CN212926695U (zh) 一种l形柱结构及房屋
CN110761565A (zh) 一种墙体制作方法及由其制备得到的墙体
CN111705970A (zh) 一种装配式墙体起始端及其安装方法
CN111576675A (zh) 一种风管横穿的装配式墙体及其安装方法
CN212405593U (zh) 一种具有窗口的装配式墙体
CN212405748U (zh) 一种搭接型材、墙体模块及墙体
CN111636621A (zh) 一种装配式墙体及其安装方法
CN111622390A (zh) 一种装配式墙体尾端及其安装方法
CN110761445A (zh) 一种刚性拼接结构及装配式墙体和制备安装方法
CN111636624A (zh) 搭接型材、墙体模块及其制作方法、墙体及其建造方法
CN111636592A (zh) 一种具有窗口的装配式墙体及其安装方法
CN212295326U (zh) 一种墙体模块及墙体
CN111636593A (zh) 一种装配式墙体顶部封装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CN111705967B (zh) 一种管线分离的装配式墙体及安装方法
CN212176196U (zh) 一种装配式轻质隔墙
CN111719740B (zh) 一种装饰一体化装配式墙体及其安装方法
CN212295195U (zh) 一种装配式墙体尾端
CN212295194U (zh) 一种装配式墙体顶部封装结构
CN204715620U (zh) 一种装配式墙体的门窗洞口墙体单元
CN110761437A (zh) 一种装配式墙体的端头单元的安装方法及其制备的墙体
CN111706001A (zh) 一种墙体模块、装配式墙体及其安装方法
CN111636620A (zh) 一种墙体模块、墙体及墙体建造方法
CN212405590U (zh) 一种风管横穿的装配式墙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