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02943U - 一种对纺织进行预处理的纺织输线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对纺织进行预处理的纺织输线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02943U
CN212402943U CN202020668549.9U CN202020668549U CN212402943U CN 212402943 U CN212402943 U CN 212402943U CN 202020668549 U CN202020668549 U CN 202020668549U CN 212402943 U CN212402943 U CN 2124029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thread
textile
line roller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6854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Lide Knit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Lide Knit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Lide Knit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Lide Knit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6854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029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029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029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uides For Winding Or Rewinding, Or Guides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对纺织进行预处理的纺织输线架,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包括纺织底座、送线筒支架、分线辊以及纺织针座,所述送线筒支架以及分线辊均设于纺织底座上端,所述送线筒支架上转动连接有若干送线筒,所述送线筒上引出纱线经过分线辊后延伸至纺织针座进行纺织动作,所述分线辊包括左分线辊以及右分线辊,所述左分线辊、右分线辊以及送线筒支架处于同一水平线且依次设置,所述右分线辊以及送线筒支架固接于纺织底座上端,所述左分线辊滑移于送线筒支架与右分线辊连线的延长线方向上,且左分线辊与右分线辊之间设有驱动机构,所述左分线辊上设有若干供纱线穿过的输线槽,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对纱线的张紧力进行调节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对纺织进行预处理的纺织输线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对纺织进行预处理的纺织输线架。
背景技术
纺织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但是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非纺织材料和三维复合编织等技术产生后,已经不仅是传统的手工纺纱和织布,也包括无纺布技术、现代三维编织技术、现代静电纳米成网技术等生产的服装用、产业用、装饰用纺织品,所以,现代纺织是指一种纤维或纤维集合体的多尺度结构加工技术,纺织机是把线、丝、麻等原材料加工成丝线后织成布料的工具全称。
目前很多的纺织机在多个送线辊送线纺织时,纺织纱线之间会发生相互干涉以及缠绕交叉的问题,影响纺织过程的稳定性以及生产效率。
为此,相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此进行了改进,例如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06735505U提出的“一种具有多分线辊架的纺织机”,包括纺织底座、送线筒支架、多个送线筒、输线槽、分线辊架、多个分线辊、纺织针座以及卷布机构,所述送线筒支架位于纺织底座前端,所述送线筒活动支撑固定在送线筒支架上且能在送线筒支架上自由转动,所述输线槽的数量与送线筒的数量一致且置于纺织底座中部,所述输线槽的槽口前端与送线筒位置相对应,所述分线辊架置于纺织底座后部,多个分线辊的滚轴可转动的支撑在分线辊架上,所述纺织针座固定在纺织底座的尾端,所述卷布机构置于纺织针座的后部,虽然本实用新型能够满足通过传输槽以及分线辊将纱线稳定传输,避免纱线相互交叉干涉而影响纺织过程的特点。
但该申请文件中的技术方案仍然存在不足,如该实用新型中送线筒和分线辊之间的距离为固定的,当纱线太松或崩得太紧时,容易造成织品褶皱或纱线断开,影响纺织的生产质量和效率。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对纺织进行预处理的纺织输线架,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纺织进行预处理的纺织输线架,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对纺织进行预处理的纺织输线架,包括纺织底座、送线筒支架、分线辊以及纺织针座,所述送线筒支架以及分线辊均设于纺织底座上端,所述送线筒支架上转动连接有若干送线筒,所述送线筒上引出纱线经过分线辊后延伸至纺织针座进行纺织动作,所述分线辊包括呈半圆柱状且相互对称设置的左分线辊以及右分线辊,所述左分线辊、右分线辊以及送线筒支架处于同一水平线且依次设置,所述右分线辊以及送线筒支架固接于纺织底座上端,所述左分线辊滑移于送线筒支架与右分线辊连线的延长线方向上,且左分线辊与右分线辊之间设有用于驱动左分线辊朝向接近或远离右分线辊方向上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左分线辊的圆周侧壁上沿竖直方向设有若干供纱线穿过的输线槽。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左分线辊底部的滑槽以及转动连接于左分线辊与右分线辊之间的螺杆,所述左分线辊底部设置有与滑槽相嵌合的凸块,所述螺杆的一端与右分线辊通过螺纹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左分线辊通过轴承与手轮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手轮上设置有手柄。
优选的,所述送线筒支架的两侧设置有若干个分支架,若干所述分支架呈L形状且沿送线筒支架的高度方向上分布,相邻所述分支架之间交错分布,若干所述送线筒分别转动套设于分支架上。
优选的,所述输线槽内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圆周侧壁上转动连接有供纱线经过的转筒。
优选的,所述转筒的圆周侧壁中部向内凹陷形成弧形槽,所述弧形槽底部与纱线相抵接。
优选的,所述左分线辊靠近右分线辊的一侧设置有软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包括纺织底座、送线筒支架、分线辊以及纺织针座,所述送线筒支架以及分线辊均设于纺织底座上端,所述送线筒支架上转动连接有若干送线筒,所述送线筒上引出纱线经过分线辊后延伸至纺织针座进行纺织动作,所述分线辊包括呈半圆柱状且相互对称设置的左分线辊以及右分线辊,所述左分线辊、右分线辊以及送线筒支架处于同一水平线且依次设置,所述右分线辊以及送线筒支架固接于纺织底座上端,所述左分线辊滑移于送线筒支架与右分线辊连线的延长线方向上,且左分线辊与右分线辊之间设有用于驱动左分线辊朝向接近或远离右分线辊方向上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左分线辊的圆周侧壁上沿竖直方向设有若干供纱线穿过的输线槽,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纱线通过送线筒引出并经过分线辊再延伸到纺织针座上进行纺织运作,当纱线出现松动或者崩得太紧时,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左分线辊朝向接近或远离右分线辊方向上进行移动,由此能够缩短或者拉长分线辊与送线筒之间的距离,以此来调节纱线的张紧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凸显分线辊结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施例凸显送线筒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凸显输线槽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纺织底座;2、送线筒支架;3、分线辊;31、左分线辊;32、右分线辊;4、送线筒;5、分支架;6、驱动机构;61、滑槽;62、螺杆;63、凸块;64、轴承;7、输线槽;8、手轮;9、手柄;10、转轴;11、转筒;12、软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对纺织进行预处理的纺织输线架,包括纺织底座1、送线筒支架2、分线辊3以及纺织针座,送线筒支架2以及分线辊3均设于纺织底座1上端,送线筒支架2上转动连接有若干送线筒4,送线筒4上引出纱线经过分线辊3后延伸至纺织针座进行纺织动作,分线辊3包括呈半圆柱状且相互对称设置的左分线辊31以及右分线辊32,左分线辊31、右分线辊32以及送线筒支架2处于同一水平线且依次设置,右分线辊32以及送线筒支架2固接于纺织底座1上端,左分线辊31滑移于送线筒支架2与右分线辊32连线的延长线方向上,且左分线辊31与右分线辊32之间设有用于驱动左分线辊31朝向接近或远离右分线辊32方向上移动的驱动机构6,左分线辊31的圆周侧壁上沿竖直方向设有若干供纱线穿过的输线槽7,输线槽7环绕左分线辊31沿竖直方向上等间距分布且与送线筒4一一对应。
如图2所示,左分线辊31靠近右分线辊32的一侧设置有软垫12,通过设置软垫12,当左分线辊31与右分线辊32靠近时,可以起到弹性缓冲作用,防止出现刚性碰撞,提高左分线辊31与右分线辊32的使用寿命。
如图2所示,驱动机构6包括设置于左分线辊31底部的滑槽61以及转动连接于左分线辊31与右分线辊32之间的螺杆62,左分线辊31底部设置有与滑槽61相嵌合的凸块63,螺杆62的一端与右分线辊32通过螺纹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左分线辊31通过轴承64与手轮8转动连接,当需要对纱线的张紧力进行调节时,转动手轮8,螺杆62转动并带动左分线辊31往接近或远离右分线辊32的方向上移动,由此能够对纱线进行松紧调节。
进一步地,手轮8上设置有手柄9,通过设置手柄9,在人员操作时能够方便对手轮8进行转动,便于更好地调节纱线的张紧力。
如图3所示,送线筒支架2的两侧设置有若干个分支架5,若干分支架5呈L形状且沿送线筒支架2的高度方向上分布,相邻分支架5之间交错分布,若干送线筒4分别转动套设于分支架5上,通过设置交错分布的分支架5,一方面能够方便更换和放置送线筒4,另一方面也能避免送线筒4之间相互干涉,提高纺织的效率。
如图4所示,输线槽7内沿左分线辊31的轴向上转动连接有转轴10,转轴10的圆周侧壁上转动连接有供纱线经过的转筒11,转筒11与转轴10同轴心,通过在输线槽7内设置可转动的转筒11,当纱线经过转筒11时,能够减少纱线与转筒11之间的摩擦力,防止纱线和输线槽7之间因摩擦力过大而导致断线或损坏,提高纱线和输线槽7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转筒11的圆周侧壁中部向内凹陷形成弧形槽,弧形槽底部与纱线相抵接,弧形槽的转筒11有利于在纱线的传送过程中将纱线的传送位置控制于弧形槽底部,防止纱线在传送过程中滑出转筒11,提高纱线的传送精度和纺织效率。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纱线通过送线筒4引出,送线筒4放置于交错分布的分支架5上,方便对送线筒4进行更换,再经过左分线辊31与右分线辊32,从左分线辊31上的输线槽7穿过,输线槽7内转动连接的转筒11,能够有效减少纱线与转筒11之间的摩擦力,其中转筒11圆周侧壁上的弧形槽能够控住纱线的传送位置,避免纱线滑出转筒11,纱线在经过分线辊3后再延伸到纺织针座上进行纺织运作,当纱线出现松动或者崩得太紧时,通过转动手轮8上的手柄9,螺杆62转动并带动左分线辊31往接近或远离右分线辊32的方向上移动,由此能够对纱线进行松紧调节,其中左分线辊31上的软垫12能够在左分线辊31与右分线辊32靠近时,起到弹性缓冲作用。
综上,通过送线筒4、左分线筒上的输线槽7、左分线辊31与右分线辊32之间的驱动机构6以及纺织针座的结构,当纱线太松或太紧时,能够起到对纱线的张紧力进行调节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对纺织进行预处理的纺织输线架,包括纺织底座(1)、送线筒支架(2)、分线辊(3)以及纺织针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线筒支架(2)以及分线辊(3)均设于纺织底座(1)上端,所述送线筒支架(2)上转动连接有若干送线筒(4),所述送线筒(4)上引出纱线经过分线辊(3)后延伸至纺织针座进行纺织动作,所述分线辊(3)包括呈半圆柱状且相互对称设置的左分线辊(31)以及右分线辊(32),所述左分线辊(31)、右分线辊(32)以及送线筒支架(2)处于同一水平线且依次设置,所述右分线辊(32)以及送线筒支架(2)固接于纺织底座(1)上端,所述左分线辊(31)滑移于送线筒支架(2)与右分线辊(32)连线的延长线方向上,且左分线辊(31)与右分线辊(32)之间设有用于驱动左分线辊(31)朝向接近或远离右分线辊(32)方向上移动的驱动机构(6),所述左分线辊(31)的圆周侧壁上沿竖直方向设有若干供纱线穿过的输线槽(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纺织进行预处理的纺织输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6)包括设置于左分线辊(31)底部的滑槽(61)以及转动连接于左分线辊(31)与右分线辊(32)之间的螺杆(62),所述左分线辊(31)底部设置有与滑槽(61)相嵌合的凸块(63),所述螺杆(62)的一端与右分线辊(32)通过螺纹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左分线辊(31)通过轴承(64)与手轮(8)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对纺织进行预处理的纺织输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轮(8)上设置有手柄(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纺织进行预处理的纺织输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线筒支架(2)的两侧设置有若干个分支架(5),若干所述分支架(5)呈L形状且沿送线筒支架(2)的高度方向上分布,相邻所述分支架(5)之间交错分布,若干所述送线筒(4)分别转动套设于分支架(5)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纺织进行预处理的纺织输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线槽(7)内转动连接有转轴(10),所述转轴(10)的圆周侧壁上转动连接有供纱线经过的转筒(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对纺织进行预处理的纺织输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11)的圆周侧壁中部向内凹陷形成弧形槽,所述弧形槽底部与纱线相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纺织进行预处理的纺织输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分线辊(31)靠近右分线辊(32)的一侧设置有软垫(12)。
CN202020668549.9U 2020-04-28 2020-04-28 一种对纺织进行预处理的纺织输线架 Active CN2124029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68549.9U CN212402943U (zh) 2020-04-28 2020-04-28 一种对纺织进行预处理的纺织输线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68549.9U CN212402943U (zh) 2020-04-28 2020-04-28 一种对纺织进行预处理的纺织输线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02943U true CN212402943U (zh) 2021-01-26

Family

ID=743004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68549.9U Active CN212402943U (zh) 2020-04-28 2020-04-28 一种对纺织进行预处理的纺织输线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029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57629B (zh) 一种多功能产业用纱纺纱机
CN201506876U (zh) 一种细纱机主动式长丝喂入粗纱架
CN102330235A (zh) 短纤维束对称包覆刚性纤维长丝的纺纱方法及纺丝装置
CN111776859A (zh) 一种纺织机用纺织纱筒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2402943U (zh) 一种对纺织进行预处理的纺织输线架
CN106350909A (zh) 一种改良的纱线包覆机及其操作方法
CN203546279U (zh) 一种在环锭细纱机上减少纱线毛羽的装置
CN210763656U (zh) 一种用于纺织机械的有色纤维纱导向装置
CN205152457U (zh) 一种对称分段式胶辊
CN105780236A (zh) 多功能纱线机械包覆机
CN216763894U (zh) 一种纱线输送的稳定导纱组件
CN214495212U (zh) 一种纺织机用自动绕线装置
CN214458553U (zh) 一种三罗拉细支花式捻线机
CN204898245U (zh) 均衡张力式储纬系统
CN113981607A (zh) 一种经编机纱线张力调节机构
CN210393222U (zh) 一种袜子用纱线卷绕装置
CN208328222U (zh) 一种防多股线混并的倍捻机
CN215976271U (zh) 一种方便上料的单面阳离子针织布机
CN214830864U (zh) 一种环锭纺纱机的加捻装置
CN217417724U (zh) 一种用于棉纱的绕线机构
CN216585479U (zh) 一种纱线张力补偿器
CN220223083U (zh) 纺织生产用防断线的纱筒
CN205474169U (zh) 一种精纺机双区弹性牵伸装置
CN213568898U (zh) 一种面料生产用倒筒车
CN112981649B (zh) 一种改进型三罗拉细支花式捻线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