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01506U - 单人救生胶囊 - Google Patents

单人救生胶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01506U
CN212401506U CN202021224544.3U CN202021224544U CN212401506U CN 212401506 U CN212401506 U CN 212401506U CN 202021224544 U CN202021224544 U CN 202021224544U CN 212401506 U CN212401506 U CN 2124015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sule
capsule body
close
rescue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2454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22454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015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015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015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单人救生胶囊,包括舱体,所述舱体的上端外表面铰接有舱盖,所述舱体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卡锁,所述舱体的一侧外表面中心位置嵌入式连接有握手,所述舱体的内表面顶端靠近两侧的位置均设置有救援指示灯,所述舱盖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一侧的位置设置有观察窗,所述舱盖的上端外表面中心位置设置有排气孔,所述舱盖的上端外表面靠近另一侧的位置设置有太阳能板,所述舱体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支架卡点,所述支架卡点的另一侧外表面设置有GPS模块,所述舱体的内表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中空隔板,该装置便于使用者操作,能够便于搜索和寻找等待搜救人员,提高使用者的生存几率以及获救几率,能够提高装置的使用效率。

Description

单人救生胶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游艇救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单人救生胶囊。
背景技术
水上作业的船只,经常会遇到各类触礁、撞船、风暴等意外原因导致的沉船事故。
现有专利(公告号:CN205554534U)一种船用海上救援设备,包括涡流推进器、第二电机、支板、第一鱼眼轴承、支杆、压杆、蓄电池、第二鱼眼轴承、爪夹、排水泵、摄像头、救生舱、电动门、供氧器、气缸、第一电机、轮架、控制器、滚轮、绳子和压板,所述轮架上安装滚轮,滚轮的轴通过联轴器与第一电机相连,第一电机安装在轮架上,绳子右端缠绕在滚轮上,绳子左端安装在支板上,支板上安装第二电机,第二电机上安装涡流推进器,支板下安装两个支杆,支杆安装在救生舱上,救生舱内安装蓄电池,救生舱上设有电动门,救生舱左右两侧各铰接安装爪夹,爪夹上安装第二鱼眼轴承,第二鱼眼轴承上安装压杆,压杆上端安装在第一鱼眼轴承上,第一鱼眼轴承安装在压板上,压板安装在气缸的活塞杆上,气缸安装在救生舱上,控制器安装在轮架上,控制器通过导线分别与蓄电池、电动门、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涡流推进器相连。
现有专利(公告号:CN210559444U)应急环境下便携式海水淡化装置的多源供应装置,特点是:用于加热蒸汽的压缩机与蓄电池电性连接,外部驱动装置与压缩机的转轴传动连接,所述外部驱动装置包含传动轴、转轴一、转轴二、转轴三、手动动力机构和风能动力机构,传动轴上安装有直齿轮一和锥齿轮一,手动动力机构连接于转轴一的端部,转轴一上安装有与直齿轮一相啮合的直齿轮二,风能动力机构连接于转轴三的端部,转轴三上安装有锥齿轮四,转轴二上安装有与锥齿轮四相啮合的锥齿轮三、与锥齿轮一相啮合的锥齿轮二。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传统救生装置不便于使用者操作,同时不便于搜救人员寻找以及救援,降低使用者的生存率。
为此,提出单人救生胶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单人救生胶囊,该装置便于使用者操作,能够便于搜索和寻找等待搜救人员,提高使用者的生存几率以及获救几率,能够提高装置的使用效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单人救生胶囊,包括舱体,所述舱体的上端外表面铰接有舱盖,所述舱体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卡锁,所述舱体的一侧外表面中心位置嵌入式连接有握手,所述舱体的内表面顶端靠近两侧的位置均设置有救援指示灯,所述舱盖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一侧的位置设置有观察窗,所述舱盖的上端外表面中心位置设置有排气孔,所述舱盖的上端外表面靠近另一侧的位置设置有太阳能板,所述舱体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支架卡点,所述支架卡点的另一侧外表面设置有GPS模块,所述舱体的内表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中空隔板,所述中空隔板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人体工程躺椅,所述中空隔板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一侧的位置设置有送风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装置便于使用者操作,能够便于搜索和寻找等待搜救人员,提高使用者的生存几率以及获救几率,能够提高装置的使用效率。
优选的,所述中空隔板的下端外表面靠近一侧的位置设置有淡水器,所述淡水器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淡水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淡水器将海水进化成淡水进入淡水壶,为使用者提供水资源饮用。
优选的,所述淡水器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氧气机,所述氧气机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石墨烯蓄电池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石墨烯蓄电池组为氧气机与送风扇提供电源,送风扇将氧气输送至人体工程躺椅处。
优选的,所述救援指示灯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染色剂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舱体进入湖泊海水中,染色剂盒内的染色剂将海水染色,同时设置的救援指示灯,能够便于搜救人员搜寻舱体,提高使用者被救援的几率。
优选的,所述舱体的长度为2.4米与宽度为1.2米,所述舱体呈柱体结构并采用玻璃钢材质制成,且舱体的两侧端面均呈圆弧型结构,所述观察窗采用变色玻璃材质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玻璃钢材质制成的舱体,能够降低使用者的生产成本,同时玻璃钢材质强度大,能够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人体工程躺椅的上端外表面靠近另一侧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排尿管,所述中空隔板的上端外表面靠近另一侧的位置设置有排尿口,所述排尿管延伸至支撑板的内部并延伸至排尿口的内部,所述排尿口延伸至舱体的外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使用者躺在人体工程躺椅上,将体液排入排尿管内,体液顺流至排尿口处排出舱体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在该装置中添加舱体、淡水器、氧气机等一系列结构部件,当该舱体位于游艇的操作塔处需要使用时,使用者将舱盖关闭的同时支架卡点与滑轨连接处自动断开使舱体滑落入水中,当舱体被悬挂在游艇外延时,此时支架卡点就不需使用,当发生应急情况时,使用者首先将卡锁打开,再打开舱盖进入舱体内,然后使用者躺在人体工程躺椅上并扣好安全带再盖上舱盖锁死卡锁,此时舱体与支架卡点自动断开连接进入海面或湖面,便于使用者单人操作,再通过石墨烯蓄电池组为氧气机与送风扇提供电源,通过氧气机产生氧气,送风扇将氧气输送至人体工程躺椅处,为使用者提供氧气支撑,再通过淡水器将海水淡化,淡化后的海水进入淡水壶中为使用者提供水资源的支撑,当天气处于有日照的情况下,通过太阳能板与逆变器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电能输送至石墨烯蓄电池组,延长石墨烯蓄电池组的使用时长,此时救援指示灯长亮,染色剂盒内的染色剂将海水染色,此时GPS模块启动,通过救援指示灯、染色剂盒与GPS模块,能够便于搜救人员定位以及寻找使用者的舱体,提高使用者被救援的几率,通过设置石墨烯蓄电池组、淡水器与氧气机能够延长使用者被救援等待的生存时间,当使用者需要排出体液时,通过人体工程躺椅上将体液排入延伸在支撑板内的排尿管,体液再从排尿管流入至排尿口处然后排出舱体,使用者呼出的二氧化碳通过排气孔排出,排气孔透气不透水,使用者可通过观察窗观察外部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舱体与人体工程躺椅的结合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板与排尿管的结合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舱体;2、舱盖;3、卡锁;4、握手;5、支架卡点;6、救援指示灯;7、观察窗;8、排气孔;9、太阳能板;10、GPS模块;11、送风扇;12、支撑板;13、人体工程躺椅;14、排尿管;15、排尿口;16、淡水器; 17、淡水壶;18、氧气机;19、石墨烯蓄电池组;20、染色剂盒;21、中空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 "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 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 "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单人救生胶囊,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舱体1,所述舱体1的上端外表面铰接有舱盖2,所述舱体1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卡锁3,所述舱体1的一侧外表面中心位置嵌入式连接有握手4,所述舱体1的内表面顶端靠近两侧的位置均设置有救援指示灯6,所述舱盖2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一侧的位置设置有观察窗7,所述舱盖2的上端外表面中心位置设置有排气孔8,所述舱盖2的上端外表面靠近另一侧的位置设置有太阳能板9,所述舱体1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支架卡点5,所述支架卡点5的另一侧外表面设置有GPS 模块10,所述舱体1的内表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中空隔板21,所述中空隔板21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2,所述支撑板12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人体工程躺椅13,所述中空隔板21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一侧的位置设置有送风扇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装置便于使用者操作,能够便于搜索和寻找等待搜救人员,提高使用者的生存几率以及获救几率,能够提高装置的使用效率。
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中空隔板21的下端外表面靠近一侧的位置设置有淡水器16,所述淡水器16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淡水壶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淡水器16将海水进化成淡水进入淡水壶 17,为使用者提供水资源饮用。
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淡水器16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氧气机18,所述氧气机18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石墨烯蓄电池组1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石墨烯蓄电池组19为氧气机18与送风扇11提供电源,送风扇11将氧气输送至人体工程躺椅13处。
具体的,如图1与图2所示,所述救援指示灯6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染色剂盒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舱体1进入湖泊海水中,染色剂盒20内的染色剂将海水染色,同时设置的救援指示灯6,能够便于搜救人员搜寻舱体1,提高使用者被救援的几率。
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舱体1的长度为2.4米与宽度为1.2米,所述舱体1呈柱体结构并采用玻璃钢材质制成,且舱体1的两侧端面均呈圆弧型结构,所述观察窗7采用变色玻璃材质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玻璃钢材质制成的舱体1,能够降低使用者的生产成本,同时玻璃钢材质强度大,能够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具体的,如图3所示,所述人体工程躺椅13的上端外表面靠近另一侧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排尿管14,所述中空隔板21的上端外表面靠近另一侧的位置设置有排尿口15,所述排尿管14延伸至支撑板12的内部并延伸至排尿口15的内部,所述排尿口15延伸至舱体1的外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使用者躺在人体工程躺椅13上,将体液排入排尿管14内,体液顺流至排尿口15处排出舱体1外。
工作原理:通过在该装置中添加舱体1、淡水器16、氧气机18等一系列结构部件,当该舱体1位于游艇的操作塔处需要使用时,使用者将舱盖2 关闭的同时支架卡点5与滑轨连接处自动断开使舱体1滑落入水中,当舱体1被悬挂在游艇外延时,此时支架卡点5就不需使用,当发生应急情况时,使用者首先将卡锁3打开,再打开舱盖2进入舱体1内,然后使用者躺在人体工程躺椅13上并扣好安全带再盖上舱盖2锁死卡锁3,此时舱体 1与支架卡点5自动断开连接进入海面或湖面,便于使用者单人操作,再通过石墨烯蓄电池组19为氧气机18与送风扇11提供电源,通过氧气机18 产生氧气,送风扇11将氧气输送至人体工程躺椅13处,为使用者提供氧气支撑,再通过淡水器16将海水淡化,淡化后的海水进入淡水壶17中为使用者提供水资源的支撑,当天气处于有日照的情况下,通过太阳能板9 与逆变器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电能输送至石墨烯蓄电池组19,延长石墨烯蓄电池组19的使用时长,此时救援指示灯6长亮,染色剂盒20内的染色剂将海水染色,此时GPS模块10启动,通过救援指示灯6、染色剂盒20 与GPS模块10,能够便于搜救人员定位以及寻找使用者的舱体1,提高使用者被救援的几率,通过设置石墨烯蓄电池组19、淡水器16与氧气机18 能够延长使用者被救援等待的生存时间,当使用者需要排出体液时,通过人体工程躺椅13上将体液排入延伸在支撑板12内的排尿管14,体液再从排尿管14流入至排尿口15处然后排出舱体1,使用者呼出的二氧化碳通过排气孔8排出,排气孔8透气不透水,使用者可通过观察窗7观察外部情况。
使用方法:当该舱体1位于游艇的操作塔处需要使用时,使用者将舱盖2关闭的同时支架卡点5与滑轨连接处自动断开使舱体1滑落入水中,当舱体1被悬挂在游艇外延时,此时支架卡点5就不需使用,当发生应急情况时,使用者首先将卡锁3打开,再打开舱盖2进入舱体1内,然后使用者躺在人体工程躺椅13上并扣好安全带再盖上舱盖2锁死卡锁3,此时舱体1与支架卡点5自动断开连接进入海面或湖面,便于使用者单人操作,再通过石墨烯蓄电池组19为氧气机18与送风扇11提供电源,通过氧气机 18产生氧气,送风扇11将氧气输送至人体工程躺椅13处,为使用者提供氧气支撑,再通过淡水器16将海水淡化,淡化后的海水进入淡水壶17中为使用者提供水资源的支撑,当天气处于有日照的情况下,通过太阳能板9与逆变器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电能输送至石墨烯蓄电池组19,延长石墨烯蓄电池组19的使用时长,此时救援指示灯6长亮,染色剂盒20内的染色剂将海水染色,此时GPS模块10启动,通过救援指示灯6、染色剂盒20 与GPS模块10,能够便于搜救人员定位以及寻找使用者的舱体1,提高使用者被救援的几率,通过设置石墨烯蓄电池组19、淡水器16与氧气机18 能够延长使用者被救援等待的生存时间,当使用者需要排出体液时,通过人体工程躺椅13上将体液排入延伸在支撑板12内的排尿管14,体液再从排尿管14流入至排尿口15处然后排出舱体1,使用者呼出的二氧化碳通过排气孔8排出,排气孔8透气不透水,使用者可通过观察窗7观察外部情况,GPS模块10的型号为:CHJIOT-8041L,送风扇11的型号为:AC25489,石墨烯蓄电池组19的型号为:VGD560。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淡水器16、氧气机18以及上述部件的使用过程均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景资料所给出的,并且配合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的阐述,所属技术领域人员能得出其使用过程,并且得到相应的使用效果,故没有一一公开。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通过变压器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产品型号只是为本技术方案依据产品的结构特征进行的使用,其产品会在购买后进行调整与改造,使之更加匹配和符合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方案,其为本技术方案一个最佳应用的技术方案,其产品的型号可以依据其需要的技术参数进行替换和改造,其为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因此,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得到对应的使用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6)

1.单人救生胶囊,其特征在于,包括舱体(1),所述舱体(1)的上端外表面铰接有舱盖(2),所述舱体(1)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卡锁(3),所述舱体(1)的一侧外表面中心位置嵌入式连接有握手(4),所述舱体(1)的内表面顶端靠近两侧的位置均设置有救援指示灯(6),所述舱盖(2)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一侧的位置设置有观察窗(7),所述舱盖(2)的上端外表面中心位置设置有排气孔(8),所述舱盖(2)的上端外表面靠近另一侧的位置设置有太阳能板(9),所述舱体(1)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支架卡点(5),所述支架卡点(5)的另一侧外表面设置有GPS模块(10),所述舱体(1)的内表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中空隔板(21),所述中空隔板(21)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2),所述支撑板(12)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人体工程躺椅(13),所述中空隔板(21)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一侧的位置设置有送风扇(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人救生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隔板(21)的下端外表面靠近一侧的位置设置有淡水器(16),所述淡水器(16)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淡水壶(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人救生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淡水器(16)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氧气机(18),所述氧气机(18)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石墨烯蓄电池组(1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人救生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救援指示灯(6)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染色剂盒(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人救生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1)的长度为2.4米与宽度为1.2米,所述舱体(1)呈柱体结构并采用玻璃钢材质制成,且舱体(1)的两侧端面均呈圆弧型结构,所述观察窗(7)采用变色玻璃材质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人救生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工程躺椅(13)的上端外表面靠近另一侧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排尿管(14),所述中空隔板(21)的上端外表面靠近另一侧的位置设置有排尿口(15),所述排尿管(14)延伸至支撑板(12)的内部并延伸至排尿口(15)的内部,所述排尿口(15)延伸至舱体(1)的外表面。
CN202021224544.3U 2020-06-29 2020-06-29 单人救生胶囊 Active CN2124015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24544.3U CN212401506U (zh) 2020-06-29 2020-06-29 单人救生胶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24544.3U CN212401506U (zh) 2020-06-29 2020-06-29 单人救生胶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01506U true CN212401506U (zh) 2021-01-26

Family

ID=744044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24544.3U Active CN212401506U (zh) 2020-06-29 2020-06-29 单人救生胶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015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87564A (zh) 一种多功能海上救生装置
CN212540347U (zh) 一种水质检测取水设备
CN204871490U (zh) 一种混合动力无线遥控水产养殖监测船
CN212401506U (zh) 单人救生胶囊
CN202863738U (zh) 全封闭救生艇
CN201154768Y (zh) 太阳能多功能全自动展开不倾覆救生筏
CN206704475U (zh) 一种海参捕捞装备及海参捕捞船
CN206050010U (zh) 一种便捷式安全救援舟
CN206914592U (zh) 一种多功能海上救生装置
CN204846321U (zh) 多功能救生包
CN206049987U (zh) 救生筏遥控释放器
CN201694382U (zh) 一种太阳能充气航行器
CN115352346A (zh) 消防车
CN212500952U (zh) 一种功能全面的救生筏
CN215944839U (zh) 船舶助力式多用救生圈
CN111792004A (zh) 一种高温高湿环境中使用的救生船
CN106218819A (zh) 救生筏遥控释放器
CN110077537B (zh) 一种多方位观察巡航施救船
CN108452460A (zh) 一种多功能消防艇
CN210749862U (zh) 一种便于省力的水上救援担架
CN216468372U (zh) 一种船舶救生艇
CN206604042U (zh) 一种多功能消防艇
CN204642110U (zh) 套筒式救生器
CN217456257U (zh) 一种充气自展式抢险救援艇
CN205034319U (zh) 设有gps定位系统的救生衣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