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97054U - 一种高效多功能抑尘喷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多功能抑尘喷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97054U
CN212397054U CN202020997462.6U CN202020997462U CN212397054U CN 212397054 U CN212397054 U CN 212397054U CN 202020997462 U CN202020997462 U CN 202020997462U CN 212397054 U CN212397054 U CN 2123970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water inlet
venturi
wall
mixing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9746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长林
丁智勇
尚刚
苗永卫
李沛霖
陈忠达
韩劲草
许永阳
霍飞
张鹤鹏
何冠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Transportation Department Highway Administration Bureau
Chang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Transportation Department Highway Administration Bureau
Chang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Transportation Department Highway Administration Bureau, Chang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enan Transportation Department Highway Administration Bureau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970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970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多功能抑尘喷头,包括喷嘴壳体、安装在喷嘴壳体内的文丘里内管、连接在喷嘴壳体出口端的螺纹调节环以及设在螺纹调节环端部的密封盘。气体从进气口依次通过第一导流口、增压腔、第二导流口进入文丘里内腔,与从文丘里进水口流进的液体进行首次碰撞混合;混合的雾化液滴沿着文丘里内腔进入一级混合腔并与从一级混合腔进水孔流进的液体在一级混合腔进行再次混合;雾化液滴进入二级混合腔并与从二级混合腔进水孔流进的液体再一次混合;最后液体在二级混合腔充分混合后,由第一径向扇形喷缝和与之相配合的第二径向扇形喷缝喷射出去,形成喷雾墙对流经的粉尘颗粒进行捕捉。本实用新型能提高雾化率,雾化均匀,节水效果比较好。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多功能抑尘喷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多功能抑尘喷头。
背景技术
现如今,喷头在社会生活和工农业发展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像农药的喷洒、燃油的雾化、农林业灌溉和工程建设抑尘。尤其是工程抑尘,由于粉尘的颗粒比较小,其随空气的流动变化较大,怎样使水或者抑尘混合液体的雾化率和雾化粒径更接近粉尘颗粒就显得尤为重要。
普通的喷嘴一般是通过增压、增大流量的方法来进行抑尘,这样的喷嘴不仅能耗大、耗水多,而且还不能满足不同工况的需求,有时为了满足不同工况下的抑尘,往往需要几个不同的喷嘴,对不同类型的施工带来了很多的不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多功能抑尘喷头,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多功能抑尘喷头,包括同轴布设的:喷嘴壳体、安装在喷嘴壳体内的文丘里内管、连接在喷嘴壳体的出口端的螺纹调节环以及设在螺纹调节环端部的可拆卸密封盘;
所述喷嘴壳体入口端为进气口,出口端的内腔为二级混合腔,喷嘴壳体的进气口、文丘里内管的内腔和二级混合腔依次轴向连通;在喷嘴壳体外壁上设有初级进水口,出口端中心设有轴向喷嘴孔,出口端侧壁设有多个第一径向扇形喷缝;
所述文丘里内管的两端分别与喷嘴壳体内壁密封连接,文丘里内管的出口端内腔为一级混合腔;文丘里内管中部外壁和喷嘴壳体内壁之间的环隙空间为进水腔;文丘里内管侧壁设有与初级进水口相对的文丘里进水口以连通进水腔和文丘里内管中部内腔,文丘里内管侧壁上还设有一级混合腔进水孔以连通进水腔和一级混合腔;进水腔和二级混合腔之间通过二级混合腔进水孔连通;
所述螺纹调节环侧壁设有多个能与所述第一径向扇形喷缝一一相对的第二径向扇形喷缝;
所述密封盘中心垂直设有能堵住所述轴向喷嘴孔的封堵杆。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
具体的,所述喷嘴壳体内沿轴向依次为:所述进气口、第一内壁、第一环形限位台、第二内壁、第二环形限位台、所述二级混合腔和轴向喷嘴孔;
所述初级进水口设在第二内壁上,第二环形限位台上设置轴向的所述二级混合腔进水孔;
二级混合腔所对应喷嘴壳体为所述出口端,出口端外壁设有与喷嘴壳体同轴的环状安装槽。
具体的,所述文丘里内管沿轴向依次包括:锥形缩口状第一导流口、圆柱形增压腔、锥形缩口状第二导流口、文丘里内腔、圆柱状一级混合腔和锥形缩口状安装端;
所述增压腔外壁紧贴在第一内壁上,且通过第一环形限位台轴向定位;
所述文丘里内腔的壁面上设有径向的所述文丘里进水口;
安装端安装在第二环形限位台的锥形内壁上。
具体的,所述文丘里内腔沿轴向依次包括圆柱状的入口段、锥形缩口状的收缩段、直管状的喉道以及锥形扩口状的扩散段;所述文丘里进水口设在喉道上。
具体的,所述螺纹调节环为圆筒形结构,螺纹调节环一端外壁设有螺纹以与所述环状安装槽连接后安装在喷嘴壳体出口端。
具体的,在所述密封盘中心设有围绕封堵杆的轴向喷嘴孔密封圈。
具体的,所述第一径向扇形喷缝有三个,且三个第一径向扇形喷缝沿周向均布。
具体的,所述增压腔外壁上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设有密封圈。以实现增压腔外壁与第一内壁密封安装。
具体的,所述文丘里进水口、一级混合腔进水孔和二级混合腔进水孔均为有多个,且均分别沿周向均布。
具体的,增压腔205外壁和第一环形限位台108之间设有环形的垫片。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多次雾化与混合的可调节喷头,可以提高雾化率,雾化均匀,不需要增加喷头数量来应对不同工况下的抑尘需求,而且节水效果比较好,对于控制不同场合的扬尘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本实用新型中,气体从进气口依次通过第一导流口、增压腔、第二导流口进入文丘里内腔,与从初级进水口流进经过文丘里进水口的液体进行首次碰撞混合;紧接着混合的雾化液滴沿着文丘里内腔前行进入一级混合腔,并与从一级混合腔进水孔流进的液体在一级混合腔进行再次混合;然后,雾化液滴进入二级混合腔并与从二级混合腔进水孔流进的液体再一次混合;最后液体在二级混合腔充分混合后,由第一径向扇形喷缝再通过与之相配合的第二径向扇形喷缝喷射出去,形成喷雾墙,对流经的粉尘颗粒进行捕捉。
本实用新型能调节螺纹调节环对第一径向扇形喷缝和第二径向扇形喷缝配合处径向和轴向扇形喷缝的开口宽度进行调整,以应对不同范围浓度和距离的扬尘。
本实用新型中,对于需要轴向喷射时,可通过调节螺纹调节环使第一径向扇形喷缝和第二径向扇形喷缝封闭,打开轴向喷嘴孔上的密封盘即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全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三维装配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三维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喷嘴壳体三维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文丘里内管三维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螺纹调节环三维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密封盘三维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为:1-喷嘴壳体,2-文丘里内管,3-螺纹调节环,4-密封盘,5-进水腔;
101-进气口,102-二级混合腔,103-初级进水口,104-轴向喷嘴孔,105- 第一径向扇形喷缝,106-二级混合腔进水孔,107-第一内壁,108-第一环形限位台,109-第二内壁,110-第二环形限位台,111-环状安装槽;
201-一级混合腔,202-文丘里进水口,203-一级混合腔进水孔,204-第一导流口,205-增压腔,206-第二导流口,207-文丘里内腔,208-安装端, 209-环形槽;
301-第二径向扇形喷缝;
401-封堵杆。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多功能抑尘喷头,包括同轴布设的:喷嘴壳体1、安装在喷嘴壳体1内的文丘里内管2、连接在喷嘴壳体1的出口端的螺纹调节环3以及设在螺纹调节环3端部的可拆卸密封盘4。
其中,喷嘴壳体1入口端为进气口101,出口端的内腔为二级混合腔 102,喷嘴壳体1的进气口101、文丘里内管2的内腔和二级混合腔102依次轴向连通;在喷嘴壳体1外壁上设有初级进水口103,出口端中心设有轴向喷嘴孔104,出口端侧壁设有多个第一径向扇形喷缝105。文丘里内管2 的两端分别与喷嘴壳体1内壁密封连接,文丘里内管2的出口端内腔为一级混合腔201;文丘里内管2中部外壁和喷嘴壳体1内壁之间的环隙空间为进水腔5;文丘里内管2侧壁设有与初级进水口103相对的文丘里进水口202以连通进水腔5和文丘里内管2中部内腔,文丘里内管2侧壁上还设有一级混合腔进水孔203以连通进水腔5和一级混合腔201;进水腔5和二级混合腔102之间通过二级混合腔进水孔106连通。螺纹调节环3侧壁设有多个能与第一径向扇形喷缝105一一相对的第二径向扇形喷缝301,第一径向扇形喷缝105和第二径向扇形喷缝301之间的轴向和径向距离能随着喷嘴壳体1和螺纹调节环3之间的螺纹连接进行调整,从而对配合处径向和轴向扇形喷缝的开口宽度进行调整,以应对不同范围浓度和距离的扬尘。密封盘4中心垂直设有能堵住轴向喷嘴孔104的封堵杆401。
本实施例中,喷嘴壳体1内沿轴向依次为:进气口101、第一内壁107、第一环形限位台108、第二内壁109、第二环形限位台110、二级混合腔102 和轴向喷嘴孔104;初级进水口103设在第二内壁109上,第二环形限位台 110上设置轴向的二级混合腔进水孔106;二级混合腔102所对应喷嘴壳体 1为出口端,出口端外壁设有与喷嘴壳体1同轴的环状安装槽111。
本实施例中,文丘里内管2沿轴向依次包括:锥形缩口状第一导流口204、圆柱形增压腔205、锥形缩口状第二导流口206、文丘里内腔207、圆柱状一级混合腔201和锥形缩口状安装端208;增压腔205外壁紧贴在第一内壁 107上,且通过第一环形限位台108轴向定位;文丘里内腔207的壁面上设有径向的文丘里进水口202;安装端208安装在第二环形限位台110的锥形内壁上。
文丘里内腔207沿轴向依次包括圆柱状的入口段、锥形缩口状的收缩段、直管状的喉道以及锥形扩口状的扩散段;文丘里进水口202设在喉道上。
螺纹调节环3为圆筒形结构,螺纹调节环3一端外壁设有螺纹以与环状安装槽111连接后安装在喷嘴壳体1出口端,且螺纹调节环3和喷嘴壳体1之间的螺纹连接,还能用以调整配合处径向和轴向扇形喷缝的开口宽度,以及开口的闭合和打开。
在密封盘4中心设有围绕封堵杆401的轴向喷嘴孔密封圈,在不需要轴向喷射时,能对轴向喷嘴孔104进行有效密封。
第一径向扇形喷缝105有三个,且三个第一径向扇形喷缝105沿周向均布,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径向扇形喷缝105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增压腔205外壁上设有环形槽209,环形槽内设有密封圈;以实现增压腔205外壁与第一内壁107密封安装。
文丘里进水口202、一级混合腔进水孔203和二级混合腔进水孔106均为有多个,且均分别沿周向均布。
增压腔205外壁和第一环形限位台108之间设有环形的垫片。
优选的,喷嘴壳体1的轴向喷嘴孔104的开闭,可以通过密封盘4的精密螺纹调节,实现不同工况下的开闭需求。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1)气体从进气口101依次通过第一导流口204、增压腔205、第二导流口206进入文丘里内腔207,与从初级进水口103流进经过文丘里进水口202的液体进行首次碰撞混合;
(2)紧接着混合的雾化液滴沿着文丘里内腔207前行进入一级混合腔 201,并与从一级混合腔进水孔203流进的液体在一级混合腔201进行再次混合;
(3)然后,雾化液滴进入二级混合腔102并与从二级混合腔进水孔106 流进的液体再一次混合;
(4)最后液体在二级混合腔102充分混合后,由第一径向扇形喷缝105 再通过与之相配合的第二径向扇形喷缝301喷射出去,形成喷雾墙,对流经的粉尘颗粒进行捕捉;
(5)在此过程中,可以调节螺纹调节环3对配合处径向和轴向扇形喷缝的开口宽度进行调整,以应对不同范围浓度和距离的扬尘;
(6)另外,对于需要轴向喷射时,可通过调节螺纹调节环3使第一径向扇形喷缝105和第二径向扇形喷缝301封闭,打开轴向喷嘴孔104上的密封盘4即可。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高效多功能抑尘喷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布设的:喷嘴壳体(1)、安装在喷嘴壳体(1)内的文丘里内管(2)、连接在喷嘴壳体(1)的出口端的螺纹调节环(3)以及设在螺纹调节环(3)端部的可拆卸密封盘(4);
所述喷嘴壳体(1)入口端为进气口(101),出口端的内腔为二级混合腔(102),喷嘴壳体(1)的进气口(101)、文丘里内管(2)的内腔和二级混合腔(102)依次轴向连通;在喷嘴壳体(1)外壁上设有初级进水口(103),出口端中心设有轴向喷嘴孔(104),出口端侧壁设有多个第一径向扇形喷缝(105);
所述文丘里内管(2)的两端分别与喷嘴壳体(1)内壁密封连接,文丘里内管(2)的出口端内腔为一级混合腔(201);文丘里内管(2)中部外壁和喷嘴壳体(1)内壁之间的环隙空间为进水腔(5);文丘里内管(2)侧壁设有与初级进水口(103)相对的文丘里进水口(202)以连通进水腔(5)和文丘里内管(2)中部内腔,文丘里内管(2)侧壁上还设有一级混合腔进水孔(203)以连通进水腔(5)和一级混合腔(201);进水腔(5)和二级混合腔(102)之间通过二级混合腔进水孔(106)连通;
所述螺纹调节环(3)侧壁设有多个能与所述第一径向扇形喷缝(105)一一相对的第二径向扇形喷缝(301);
所述密封盘(4)中心垂直设有能堵住所述轴向喷嘴孔(104)的封堵杆(40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多功能抑尘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壳体(1)内沿轴向依次为:所述进气口(101)、第一内壁(107)、第一环形限位台(108)、第二内壁(109)、第二环形限位台(110)、所述二级混合腔(102)和轴向喷嘴孔(104);
所述初级进水口(103)设在第二内壁(109)上,第二环形限位台(110)上设置轴向的所述二级混合腔进水孔(106);
二级混合腔(102)所对应喷嘴壳体(1)为所述出口端,出口端外壁设有与喷嘴壳体(1)同轴的环状安装槽(11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多功能抑尘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文丘里内管(2)沿轴向依次包括:锥形缩口状第一导流口(204)、圆柱形增压腔(205)、锥形缩口状第二导流口(206)、文丘里内腔(207)、圆柱状一级混合腔(201)和锥形缩口状安装端(208);
所述增压腔(205)外壁紧贴在第一内壁(107)上,且通过第一环形限位台(108)轴向定位;
所述文丘里内腔(207)的壁面上设有径向的所述文丘里进水口(202);
安装端(208)安装在第二环形限位台(110)的锥形内壁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多功能抑尘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文丘里内腔(207)沿轴向依次包括圆柱状的入口段、锥形缩口状的收缩段、直管状的喉道以及锥形扩口状的扩散段;所述文丘里进水口(202)设在喉道上。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多功能抑尘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调节环(3)为圆筒形结构,螺纹调节环(3)一端外壁设有螺纹以与所述环状安装槽(111)连接后安装在喷嘴壳体(1)出口端。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多功能抑尘喷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密封盘(4)中心设有围绕封堵杆(401)的轴向喷嘴孔密封圈。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多功能抑尘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径向扇形喷缝(105)有三个,且三个第一径向扇形喷缝(105)沿周向均布。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多功能抑尘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腔(205)外壁上设有环形槽(209),环形槽内设有密封圈。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多功能抑尘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文丘里进水口(202)、一级混合腔进水孔(203)和二级混合腔进水孔(106)均为有多个,且均分别沿周向均布。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多功能抑尘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腔(205)外壁和第一环形限位台(108)之间设有环形的垫片。
CN202020997462.6U 2020-05-06 2020-06-03 一种高效多功能抑尘喷头 Active CN212397054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28788 2020-05-06
CN2020207287889 2020-05-0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97054U true CN212397054U (zh) 2021-01-26

Family

ID=744094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97462.6U Active CN212397054U (zh) 2020-05-06 2020-06-03 一种高效多功能抑尘喷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970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17896A (zh) 一种高效多功能抑尘喷头
CN104624423B (zh) 气泡雾化喷嘴以及气泡雾化喷嘴的调节方法
CN106540825B (zh) 二次雾化两相流喷头
RU2532725C1 (ru) Центробежная вихревая форсунка типа кочстар
CN203620814U (zh) 半球形具有微调功能的雾化喷头
MX2015002057A (es) Ensamble de boquilla de aspersion asistida por aire de cono completo.
CN107309106A (zh) 一种喷雾角无级可调的喷头
CN200981030Y (zh) 一种雾化喷头
CN212397054U (zh) 一种高效多功能抑尘喷头
CN102947007A (zh) 外部混合空气辅助的喷雾喷嘴组件
RU2536396C1 (ru) Центробежная вихревая форсунка типа кочстар
CN113198634A (zh) 双气体自动可调式雾化喷嘴
CN210753292U (zh) 一种基于气泡切割的新型雾化喷嘴
CN111617895A (zh) 一种可调高效雾墙抑尘喷头
CN112317152A (zh) 一种可调锥环幕抑尘喷头
CN207308142U (zh) 喷雾角无级可调的喷头
CN105435977B (zh) 可调式空心雾化喷头
RU2577653C1 (ru) Центробежная вихревая форсунка кочетова
WO2023216291A1 (zh) 一种气体辅助雾化喷嘴及其喷雾器
CN213967223U (zh) 一种可调抑尘喷头
CN215195180U (zh) 一种除尘降温的中低压细水雾化喷头
CN214052154U (zh) 一种内混空气雾化喷头
CN212759192U (zh) 一种气缸式可调流量的雾化装置
CN210097990U (zh) 一种高精度针雾阀
CN206716250U (zh) 喷雾喷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