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92767U - 轮胎发电装置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轮胎发电装置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92767U
CN212392767U CN202021747714.6U CN202021747714U CN212392767U CN 212392767 U CN212392767 U CN 212392767U CN 202021747714 U CN202021747714 U CN 202021747714U CN 212392767 U CN212392767 U CN 2123927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re
inlet
power generation
air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4771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平
唐崇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ef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ef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ef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ef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4771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927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927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9276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轮胎发电装置和车辆,轮胎发电装置包括:驱动轮,驱动轮形成有胎腔;囊体,囊体设于胎腔内,囊体具有囊腔,囊体设有连通囊腔的进口和出口;发电组件,包括马达和与马达连接的发电机,马达设有入口和排出口;其中,轮胎发电装置具有外循环模式和/或内循环模式;在外循环模式,进口与外界大气连通,出口与入口连通,排出口与外界大气连通;在内循环模式,出口与入口连通,排出口与进口连通或排出口和进口与胎腔连通。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具有发电功能的轮胎发电装置,该轮胎发电装置不妨碍电动车辆的使用,且使电动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有效的补充电量,有效提高续航里程的同时,缩短了充电等待时间。

Description

轮胎发电装置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发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轮胎发电装置和应用该轮胎发电装置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纯电动车有效的缓解了传统燃油车对环境的污染,但由于其使用电池的比能量(Wh/kg)较低,因此电动车的续航里程较短,在得不到充电系统有效保障的前提下,无法长距离远行;同时,充电等待的时间过长,降低了电动车性能的发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轮胎发电装置和车辆,旨在提供一种具有发电功能的轮胎发电装置,该轮胎发电装置不妨碍电动车辆的使用,且使电动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有效的补充电量,有效提高续航里程的同时,缩短了充电等待时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轮胎发电装置,应用于车辆,所述轮胎发电装置包括:
驱动轮,所述驱动轮形成有胎腔;
囊体,所述囊体设于所述胎腔内,所述囊体具有囊腔,所述囊体设有连通所述囊腔的进口和出口;及
发电组件,包括马达和与所述马达连接的发电机,所述马达设有入口和排出口;
其中,所述轮胎发电装置具有外循环模式和/或内循环模式;在所述外循环模式,所述进口与外界大气连通,所述出口与所述入口连通,所述排出口与外界大气连通;在所述内循环模式,所述出口与所述入口连通,所述排出口与所述进口连通或所述排出口和所述进口与所述胎腔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囊体为气囊,所述囊腔用于流通气体;
所述轮胎发电装置具有外循环模式和/或内循环模式;在所述外循环模式,所述进口与外界大气连通,所述出口与所述入口连通,所述排出口与外界大气连通;在所述内循环模式,所述出口与所述入口连通,所述排出口和所述进口与所述胎腔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轮胎发电装置还包括进气管;
在所述外循环模式,所述进口通过所述进气管与外界大气连通;
在所述内循环模式,所述排出口通过所述进气管与所述胎腔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轮胎发电装置还包括第一空气过滤器,所述第一空气过滤器设于所述进气管。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轮胎发电装置还包括排气管和设于所述排气管的消音器;
在所述外循环模式,所述排出口通过所述排气管与外界大气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轮胎发电装置还包括连通管和设于所述连通管的第二空气过滤器,所述出口通过所述连通管与所述入口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马达为气动马达或齿轮式气动马达。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轮胎发电装置还包括同步导气环,所述同步导气环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
在所述外循环模式,所述进口通过所述第一气道与外界大气连通,所述出口通过所述第二气道与所述入口连通,所述排出口与外界大气连通;
在所述内循环模式,所述排出口与所述第一气道连通,所述第一气道和所述进口与所述胎腔连通,所述出口通过所述第二气道与所述入口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囊体为液囊,所述囊腔用于流通液;
所述轮胎发电装置具有内循环模式;在所述内循环模式,所述出口与所述入口连通,所述排出口与所述进口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轮胎发电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排出口和所述进口之间的储液箱,所述储液箱具有用于盛装液体的容腔,所述储液箱设有连通所述容腔的进液口和出液口;
在所述内循环模式,所述排出口与所述进液口连通,所述出液口与所述进口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轮胎发电装置还包括输液管和设于所述输液管的液泵,所述出液口通过所述输液管与所述进口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轮胎发电装置还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设于所述储液箱。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轮胎发电装置还包括同步导油环,所述同步导油环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
在所述内循环模式,所述排出口通过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进液口连通,所述出液口通过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进口连通,所述出口与所述入口连通;
或,在所述内循环模式,所述排出口与所述进液口连通,所述出液口通过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进口连通,所述出口通过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入口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马达为液压马达。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轮包括轮毂和设于所述轮毂的轮胎,所述轮胎与所述轮毂围合形成所述胎腔,所述胎腔沿所述驱动轮的周向环绕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轮胎发电装置包括多个所述囊体,多个所述囊体沿所述胎腔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轮胎发电装置包括多个所述囊体,每一所述囊体沿所述胎腔的延伸方向环绕设置,多个所述囊体沿所述驱动轮的轴向间隔排布。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轮胎发电装置包括多个所述囊体,多个所述囊体层叠设置于所述轮毂和所述轮胎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囊体的多个所述进口和多个所述出口呈均匀分布,多个所述进口和多个所述出口沿所述胎腔延伸方向的周向环绕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囊体的囊壁厚度范围为0.3mm~100mm。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轮胎发电装置还包括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设于所述进口处;
且/或,所述轮胎发电装置还包括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设于所述出口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马达和所述发电机设于所述驱动轮的轮毂;
或,所述马达和所述发电机设于车辆的车体。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轮为免充气轮胎。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车辆,包括车体和上述所述的轮胎发电装置,所述车体设有车轴,所述轮胎发电装置连接于所述车轴的端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车辆还包括无线充电器,所述无线充电器包括:
发射极,所述发射极设于所述轮胎发电装置的驱动轮,并与所述轮胎发电装置的发电机电连接;和
接收极,所述接收极与所述发射极相对设置,并与所述车体连接,所述接收极用于接收所述发射极发射的电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无线充电器还包括输出线,所述输出线与所述接收极连接,所述输出线用于将所述接收极接收的电能导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发射极沿所述驱动轮的周向设置,所述接收极环绕所述车轴的周向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车轴设有气道,所述气道连通所述驱动轮的胎腔;所述车辆还包括胎压调节器,所述胎压调节器包括:
输气环,所述输气环设于所述车轴,并与所述气道连通;
气泵,所述气泵通过气管与所述输气环连通;
胎压传感器,所述胎压传感器设于所述气管,用于检测气管内的气压;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气泵和所述胎压传感器电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胎压调节器还包括:
控制阀,所述控制阀设于所述气管,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和
输气管,所述输气管与所述控制阀连接,并与所述气管连通;
其中,所述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气泵输气或所述输气管排气。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胎压调节器还包括发电传感器,所述发电传感器与所述输出线连接,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轮胎发电装置通过在驱动轮的胎腔设置囊体,囊体设有囊腔以及连通囊腔的进口和出口,并设置发电组件,使得轮胎发电装置具有外循环模式和/或内循环模式,在轮胎发电装置处于外循环模式时,囊体的进口与外界大气连通,囊体的出口与马达的入口连通,马达的排出口与外界大气连通;在轮胎发电装置处于内循环模式时,囊体的出口与马达的入口连通,马达的排出口与囊体的进口连通或马达的排出口和囊体的进口与囊体的胎腔连通,如此在轮胎发电装置的驱动轮与地面接触时,该接触处的囊体受压产生变形,使其囊腔容积变小,囊腔内的空气或液体通过出口输入马达,使马达旋转,并带动发电机旋转实现发电。本实用新型的轮胎发电装置不妨碍车辆的使用,且使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有效的补充电量,有效提高续航里程的同时,缩短了充电等待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轮胎发电装置外循环模式的轴向剖面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轮胎发电装置外循环模式的径向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轮胎发电装置内循环模式的轴向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轮胎发电装置外循环模式的轴向剖面示意图;
图5为图4中轮胎发电装置外循环模式的径向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轮胎发电装置内循环模式的轴向剖面示意图;
图7为图6中轮胎发电装置内循环模式的径向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轮胎发电装置内循环模式的轴向剖面示意图;
图9为图8中轮胎发电装置内循环模式的径向剖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中轮胎发电装置内循环模式的轴向剖面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中轮胎发电装置内循环模式的轴向剖面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中轮胎发电装置外循环模式的轴向剖面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中轮胎发电装置内循环模式的轴向剖面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八实施例中轮胎发电装置外循环模式的轴向剖面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第九实施例中轮胎发电装置内循环模式的轴向剖面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第十实施例中轮胎发电装置内循环模式的轴向剖面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车辆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车辆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轮胎发电装置 42 第一空气过滤器 62 第二单向阀
1 驱动轮 43 排气管 63 控制阀
11 胎腔 44 消音器 700 车体
12 轮毂 45 连通管 710 车轴
13 轮胎 46 第二空气过滤器 711 气道
2 囊体 47 同步导气环 800 无线充电器
2a 气囊 471 第一气道 810 发射极
2b 液囊 472 第二气道 820 接收极
21 囊腔 51 储液箱 830 输出线
22 进口 511 容腔 900 胎压调节器
23 出口 512 进液口 910 输气环
3 发电组件 513 出液口 920 气管
31 马达 52 输液管 930 气泵
311 入口 53 液泵 940 胎压传感器
312 排出口 54 散热器 950 控制器
313 大齿轮 55 同步导油环 960 控制阀
314 小齿轮 551 第一通道 970 输气管
32 发电机 552 第二通道 980 发电传感器
41 进气管 61 第一单向阀 1000 车辆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同时,全文中出现的“和/或”或“且/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目前纯电动车有效的缓解了传统燃油车对环境的污染,但由于其使用电池的比能量(Wh/kg)较低,因此电动车的续航里程较短,在得不到充电系统有效保障的前提下,无法长距离远行;同时,充电等待的时间过长,降低了电动车性能的发挥。
基于上述构思和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轮胎发电装置100。可以理解的,该轮胎发电装置100应用于车辆1000,车辆1000可以是电动汽车、电动摩托车、电动三轮车等,在此不做限定。
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1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轮胎发电装置100包括驱动轮1、囊体2及发电组件3,其中,驱动轮1形成有胎腔11;囊体2设于胎腔11内,囊体2具有囊腔21,囊体2设有连通囊腔21的进口22和出口23;发电组件3包括马达31和与马达31连接的发电机32,马达31设有入口311和排出口312。
在本实施例中,轮胎发电装置100具有外循环模式和/或内循环模式;在外循环模式,进口22与外界大气连通,出口23与入口311连通,排出口312与外界大气连通;在内循环模式,出口23与入口311连通,排出口312与进口22连通或排出口312和进口22与胎腔11连通。
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4、图5和图12所示,轮胎发电装置100可以是只具有外循环模式的结构,也即囊体2的进口22与外界大气连通,囊体2的出口23与马达31的入口311连通,马达31的排出口312与外界大气连通。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5和图16所示,轮胎发电装置100可以是只具有内循环模式的结构,也即囊体2的出口23与马达31的入口311连通,马达31的排出口312与囊体2的进口22连通或马达31的排出口312和囊体2的进口22与驱动轮1的胎腔11连通。又一实施例中,如图13和图14所示,轮胎发电装置100可同时具有外循环模式和内循环模式的结构,此时轮胎发电装置100的外循环模式和内循环模式可通过控制实现单独的外循环模式或单独的内循环模式,例如通过设置多个管路,并在管路上设置控制阀63,从而使得轮胎发电装置100实现单独的外循环模式或单独的内循环模式等,在此不做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轮胎发电装置100采用外循环模式的结构时,囊体2的进口22与外界大气可通过采用管路实现连通,囊体2的出口23与马达31的入口311可通过采用管路实现连通,马达31的排出口312与外界大气可通过采用管路实现连通。当然,轮胎发电装置100采用内循环模式的结构时,囊体2的出口23与马达31的入口311可通过采用管路实现连通,马达31的排出口312与囊体2的进口22可通过采用管路实现连通,马达31的排出口312与驱动轮1的胎腔11可通过采用管路实现连通。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在驱动轮1上设置多个间隔设置的通道,在轮胎发电装置100采用外循环模式的结构时,使得囊体2的进口22通过驱动轮1上的通道与外界大气连通,囊体2的出口23通过驱动轮1上的通道与马达31的入口311连通,马达31的排出口312通过驱动轮1上的通道与外界大气连通。在轮胎发电装置100采用内循环模式的结构时,囊体2的出口23通过驱动轮1上的通道与马达31的入口311连通,马达31的排出口312通过驱动轮1上的通道与囊体2的进口22连通;或者马达31的排出口312通过驱动轮1上的通道与驱动轮1的胎腔11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囊体2的囊腔21可用于流通气体或液体,也即囊体2可以是气囊2a或液囊2b。可以理解的,囊体2为气囊2a时,轮胎发电装置100可具有外循环模式和/或内循环模式;在外循环模式,进口22与外界大气连通,出口23与入口311连通,排出口312与外界大气连通;在内循环模式,出口23与入口311连通,排出口312和进口22与胎腔11连通。囊体2为液囊2b时,轮胎发电装置100具有内循环模式;在内循环模式,出口23与入口311连通,排出口312与进口22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轮胎发电装置100通过在驱动轮1的胎腔11设置囊体2,囊体2设有囊腔21以及连通囊腔21的进口22和出口23,并设置发电组件3,使得轮胎发电装置100具有外循环模式和/或内循环模式,在轮胎发电装置100处于外循环模式时,囊体2的进口22与外界大气连通,囊体2的出口23与马达31的入口311连通,马达31的排出口312与外界大气连通;在轮胎发电装置100处于内循环模式时,囊体2的出口23与马达31的入口连通,马达31的排出口312与囊体2的进口22连通或马达31的排出口312和囊体2的进口22与驱动轮1的胎腔11连通,如此在轮胎发电装置100的驱动轮1与地面接触时,该接触处的囊体2受压产生变形,使其囊腔21容积变小,囊腔21内的空气或液体通过出口23输入马达31,使马达31旋转,并带动发电机32旋转实现发电。本实用新型的轮胎发电装置100不妨碍车辆的使用,且使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有效的补充电量,有效提高续航里程的同时,缩短了充电等待时间。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18所示,驱动轮1包括轮毂12和设于轮毂12的轮胎13,轮胎13与轮毂12围合形成胎腔11,胎腔11沿驱动轮1的周向环绕设置。
可以理解的,驱动轮1通过轮毂12安装与车辆1000的车体700上,轮胎13用于地面接触,为了减小驱动轮1的振动,轮胎13采用软质或弹性材料制成,使得轮胎13环绕并套设于轮毂12的周缘,使得轮胎13与轮毂12围合形成密闭的胎腔11。在一实施例中,驱动轮1可选为免充气轮胎。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10所示,马达31和发电机32设于轮毂12。可以理解的,轮毂12上设置有安装腔,马达31和发电机32设于该安装腔内,如此设置从而简化了驱动轮1的结构。此时,马达31的入口311通过管路与囊体2的出口23连通,马达31的排出口312通过管路与囊体2的进口22或胎腔11连通。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轮毂12上设置有通道,使得马达31的入口311通过轮毂12上的通道与囊体2的出口23连通,马达31的排出口312通过轮毂12上的通道与囊体2的进口22或胎腔11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1、图12、图13、图14和图15所示,马达31和发电机32设于车辆1000的车体700。可以理解的,如此设置方便马达31和发电机32的拆装、维修或更换等,提高使用便利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3、图10、图15和图16所示,轮胎发电装置100还包括第一单向阀61,第一单向阀61设于进口22处。可以理解的,通过在囊体2的进口22处设置第一单向阀61,从而利用第一单向阀61控制进入囊体2囊腔21内的气体或液体量以及气体或液体的流动方向,以保证轮胎发电装置100的正常运行发电。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3、图4、图6、图8、图10、图11、图12、图13、图14、图15和图16所示,轮胎发电装置100还包括第二单向阀62,第二单向阀62设于出口23处。可以理解的,通过在囊体2的出口23处设置第二单向阀62,从而利用第二单向阀62控制囊体2的囊腔21内气体或液体的排出量以及气体或液体的流动方向,确保进入马达31内的气体或液体量能够使得马达31旋转从而带动发电机32发电。
结合图1至图14所示,囊体2为气囊2a,囊腔21用于流通气体。轮胎发电装置100可具有外循环模式和/或内循环模式,也即轮胎发电装置100可采用外循环模式的结构,也可采用内循环模式的结构,还可以采用同时具有外循环模式和内循环模式的结构。可以理解的,马达31可选为气动马达或齿轮式气动马达。
如图1、图2、图4、图5和图1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轮胎发电装置100采用外循环模式的结构,也即在外循环模式,囊腔21的进口22与外界大气连通,囊腔21的出口23与马达31的入口311连通,马达31的排出口312与外界大气连通。
如图3、图6、图7、图8、图9、图10和图1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轮胎发电装置100采用内循环模式的结构,也即在内循环模式,出口23与入口311连通,排出口312和进口22与胎腔11连通。
如图13和图14所示,在一他实施例中,轮胎发电装置100可以采用同时具有外循环模式和内循环模式的结构,此时,马达31的排出口312与胎腔11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控制阀63,囊腔21的进口22与外界大气连通的管路上也设置有控制阀63,通过控制马达31的排出口312与胎腔11的连通状态以及囊腔21的进口22与外界大气的连通状态,从而使得轮胎发电装置100单独实现外循环模式或内循环模式。
在一实施例中,轮胎发电装置100还包括进气管41。可以理解的,如图1、图2、图4、图5和图12所示,在外循环模式,进口22通过进气管41与外界大气连通。如图3、图6、图7和图11所示,在内循环模式,马达31的排出口312通过进气管41与胎腔11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4、图5和图12,轮胎发电装置100还包括第一空气过滤器42,第一空气过滤器42设于进气管41。可以理解的,通过在进气管41设置第一空气过滤器42,从而利用第一空气过滤器42过滤从外界进入进气管41的空气,避免空气夹带灰尘等杂物进入气囊2a的囊腔21内,或堵塞气囊2a的进口22或出口23,使得气囊2a失去作用。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4、图5、图12、图13和图14所示,轮胎发电装置100还包括排气管43和设于排气管43的消音器44。在外循环模式,马达31的排出口312通过排气管43与外界大气连通。可以理解的,通过在排气管43上设置消音器44,从而利用消音器44消除排气管43中空气的噪音和声响。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图6、图8、图11、图12、图13和图14所示,轮胎发电装置100还包括连通管45和设于连通管45的第二空气过滤器46,气囊2a的出口23通过连通管45与马达31的入口311连通。可以理解的,第二空气过滤器46邻近气囊2a的出口23处设置,如此可利用第二空气过滤器46进一步处理通过囊腔21内的空气,避免空气通过连通管45进入马达31后,影响马达31的运行。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14所示,马达31为气动马达或齿轮式气动马达。可以理解的,马达31可以设置于驱动轮1上,当然马达31也可以设置在车辆1000的车体700上,在此不做限定。
如图8、图9和图10所示,当马达31为齿轮式气动马达时,马达31包括设于驱动轮1的轮毂12的大齿轮313和小齿轮314,小齿轮314与大齿轮313啮合,大齿轮313与发电机32连接。
可以理解的,气囊2a的囊腔21内的空气在气囊2a与地面接触而挤压后,通过出口23和马达31的入口311挤压至马达31内的大齿轮313和小齿轮314的齿上,以此使得小齿轮314和大齿轮313转动,从而带动发电机32旋转发电;做功后的气体经由马达31的排出口312进入胎腔11内,气囊2a随着驱动轮1的转动而复原,从而经由气囊2a的进口22将胎腔11内空气重新吸入气囊2a内备用,如此循环往复。
在本实施例中,马达31包括一个大齿轮313和多个小齿轮314,多个小齿轮314沿大齿轮313的周缘间隔排布,并与大齿轮313啮合。可以理解的,驱动轮1内形成有连通胎腔11和马达31的入口311的进气道和排气道。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1、图12、图13和图14所示,轮胎发电装置100还包括同步导气环47,同步导气环47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气道471和第二气道472。可以理解的,发电组件3的马达31和发电机32设于车辆1000的车体700上,如此可利用同步导气环47将马达31的入口311和排出口312与气囊2a和胎腔实现连接。
如图12所示,在外循环模式,气囊2a的进口22通过第一气道471与外界大气连通,气囊2a的出口23通过第二气道472与马达31的入口311连通,马达31的排出口312与外界大气连通。可以理解的,同步导气环47的第一气道471通过进气管41与外界大气连通,气囊2a的出口23通过连通管45与第二气道472连通,第二气道472通过连通管45与马达31的入口311连通。
如图11所示,在内循环模式,马达31的排出口312与第一气道471连通,第一气道471和气囊2a的进口22与胎腔11连通,气囊2a的出口23通过第二气道472与马达31的入口311连通。可以理解的,第一气道471通过进气管41与胎腔11连通,气囊2a的出口23通过连通管45与第二气道472连通,第二气道472通过连通管45与马达31的入口311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同步导气环47可活动地套设于驱动轮1的轮毂12,并与车体700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同步导气环47也可以设置在车辆1000的车体700上,在此不做限定。
结合图15和图16所示,囊体2为液囊2b,囊腔21用于流通液体。可以理解的,马达31可选为液压马达。轮胎发电装置100具有内循环模式,在内循环模式,液囊2b的出口23与马达31的入口311连通,马达31的排出口312与液囊2b的进口22连通。
可以理解的,囊腔21内流通的液体可选为油。液囊2b的出口23通过管路与马达31的入口311连通,马达31的排出口312通过管路与液囊2b的进口22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5和图16所示,轮胎发电装置100还包括设于排出口312和进口22之间的储液箱51,储液箱51具有用于盛装液体的容腔511,储液箱51设有连通容腔511的进液口512和出液口513。在内循环模式,排出口312与进液口512连通,出液口513与进口22连通。
可以理解的,马达31的排出口312通过管路与储液箱51的进液口512连通,储液箱51的出液口513通过管路与液囊2b的进口22连通。通过设置储液箱51,可方便利用储液箱51储备液体,以方便储液箱51内的液体通过管路流入液囊2b的囊腔21,然后经由液囊2b的出口23和马达31的入口311进入马达31内,并对马达31做功,使得马达31旋转带动发电机32发电。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拆装储液箱51以及向储液箱51内补充液体,储液箱51设置于车辆1000的车体700。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5和图16所示,轮胎发电装置100还包括输液管52和设于输液管52的液泵53,出液口513通过输液管52与进口22连通。
可以理解的,通过设置输液管52和液泵53,从而方便通过液泵53将储液箱51的液体输入液囊2b的囊腔21内。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5和图16所示,轮胎发电装置100还包括散热器54,散热器54设于储液箱51。可以理解的,通过设置散热器54,从而方便利用散热器54对储液箱51内的液体进行散热,避免发生危险。在本实施例中,散热器54设于储液箱51邻近进液口512处,如此可利用散热器54能够对由马达31的排出口312向进液口512输入的液体,提高散热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5和图16所示,轮胎发电装置100还包括同步导油环55,同步导油环55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通道551和第二通道552。可以理解的,同步导油环55的设置,从而方便发电组件3的马达31通过同步导油环55与储液箱51和液囊2b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发电组件3设置于驱动轮1的轮毂12上,储液箱51设置于车辆1000的车体700上,同步导油环55设置于车体700的车轴710上。在内循环模式,马达31的排出口312通过同步导油环55的第一通道551与储液箱51的进液口512连通,储液箱51的出液口513通过同步导油环55的第二通道552与液囊2b的进口22连通,液囊2b的出口23与马达31的入口311连通。
可以理解的,马达31的排出口312通过管路与同步导油环55的第一通道551连通,同步导油环55的第一通道551通过管路与储液箱51的进液口512连通,储液箱51的出液口513通过输液管52与同步导油环55的第二通道552连通,同步导油环55的第二通道552通过管路与液囊2b的进口22连通,液囊2b的出口23通过管路与马达31的入口311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发电组件3设置于车辆1000的车体700上,储液箱51设置于车辆1000的车体700上,同步导油环55设置于车体700的车轴710上。此时,轮胎发电装置100在内循环模式时,马达31的排出口312与储液箱51的进液口512连通,储液箱51的出液口513通过同步导油环55的第二通道552与液囊2b的进口22连通,液囊2b的出口23通过同步导油环55的第一通道551与马达31的入口311连通。
可以理解的,马达31的排出口312通过管路与储液箱51的进液口512连通,储液箱51的出液口513通过输液管52与同步导油环55的第二通道552连通,同步导油环55的第二通道552通过管路与液囊2b的进口22连通,液囊2b的出口23通过管路与同步导油环55的第一通道551连通,同步导油环55的第一通道551通过管路与马达31的入口311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图15和图16所示,轮胎发电装置100包括多个囊体2,多个囊体2沿胎腔11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
可以理解的,囊体2可以是气囊2a或液囊2b,在此不做限定。通过设置多个囊体2,使得多个囊体2沿胎腔11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从而确保驱动轮1在转动过程中,都有囊体2被挤压,而将囊腔21内的气体或液体挤压排入马达31内对马达31做功,从而使得马达31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以实现连续性的发电。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1、图12、图13、图14、图17和图18所示,轮胎发电装置100包括多个囊体2,每一囊体2沿胎腔11的延伸方向环绕设置,多个囊体2沿驱动轮1的轴向间隔排布。
可以理解的,每一囊体2与套设于驱动轮1轮毂12的周缘,也即轮毂12的周缘设置有凹槽,轮胎13呈U型结构,U型轮胎13倒扣在轮毂12的凹槽从而围合形成胎腔11,此时囊体2呈环形设置,囊体2环设于胎腔11内,并沿胎腔11的延伸方向环绕设置。多个囊体2间隔排布,并沿驱动轮1的轴向方向排布。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轮1的轴向为垂直于驱动轮1的转动方向。
在一实施例中,轮胎发电装置100包括多个囊体2,多个囊体2层叠设置于轮毂12和轮胎13之间。可以理解的,多个囊体2呈层叠设置,并位于轮毂12和轮胎13之间,也即多个囊体2的层叠方向与驱动轮1的径向方向。
在一实施例中,多个囊体2的多个进口22和多个出口23呈均匀分布,多个进口22和多个出口23沿胎腔11延伸方向的周向环绕设置。
可以理解的,多个囊体2中每一囊体2设有一个进口22和一个出口23,多个囊体2沿胎腔11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时,多个囊体2的多个进口22和多个出口23沿胎腔11的内壁周向环绕设置,也即多个囊体2的多个进口22和多个出口23在胎腔11内的360°范围内均匀分布。在本实施例中,胎腔11的延伸方向为驱动轮1的周向方向,胎腔11延伸方向的周向为垂直于驱动轮1转动面的平面呈环形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囊体2的囊壁厚度范围为0.3mm~100mm。可以理解的,囊体2的囊壁可选为厚壁式,也即囊体2面向轮毂的囊壁为厚壁式和/或囊体2面向轮胎13的囊壁为厚壁式,也即厚壁式囊壁的厚度范围为0.3mm~100mm。如此设置,一方面放置囊体2被胎腔11内的气压压缩变形失去功能,另一方面在囊体2受压变形后使囊体2迅速复原的作用。
可选地,囊体2的囊壁厚度为0.3mm、0.5mm、0.8mm、1mm、3mm、5mm、8mm、10mm、15mm、20mm、25mm、30mm、35mm、40mm、45mm、50mm、55mm、60mm、65mm、70mm、75mm、80mm、85mm、90mm、95mm、100mm等,在此不做限定。
可以理解的,将囊体2面向轮毂的囊壁和囊体2面向轮胎13的囊壁设置为厚壁式,使得囊体2面向轮胎13的囊壁具有助压和在囊体2受压变形后使囊体2迅速复原的作用,囊体2面向轮毂的囊壁具有减震和利用自身的弹性力与轮毂12贴合起到定位以及防止囊体2移位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轮胎发电装置100以气囊2a为例说明运行的原理,气囊2a在胎腔11内的排布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轮胎发电装置100采用外循环模式的结构时,轮胎发电装置100的驱动轮1在车辆1000运行时,驱动轮1的轮胎13与地面接触时,此时车辆1000的自重使轮胎13与地面接触处胎腔11内的气囊2a受压产生变形,使其内部容积变小,此时气囊2a囊腔21内的空气经气囊2a出口23处的第二单向阀62和连通管45从马达31的入口311进入马达31内,使马达31旋转,并带动发电机32旋转发电。马达31内的空气做功后,经由排气管43上的消音器44处理后排出。在驱动轮1继续转动,使得之前被挤压的气囊2a随驱动轮1的转动解压复原时,将外部空气经进气管41和第一空气过滤器42过滤后经由第一单向阀61重新吸入气囊2a的囊腔21内备用,以此循环往复,使驱动轮1在运行时,使得马达31带动发电机32不断的产生电能。
当气囊2a在胎腔11内的排布方式如图4和图5所示,轮胎发电装置100采用外循环模式的结构时,轮胎发电装置100的驱动轮1在车辆1000运行时,驱动轮1的轮胎13与地面接触时,此时车辆1000的自重使轮胎13与地面接触处胎腔11内的气囊2a段受压被压实闭合,此时以闭合处为中心将气囊2a分成两段,一段是以进口22至闭合处,此段气囊2a的囊腔21内的气体为只进不出,另一段以闭合处至出口23,此段气囊2a的囊腔21内的气体为只出不进,气囊2a闭合处随驱动轮1旋转不断变位,将气囊2a内的空气经出口23处的第二单向阀62和连通管45排入马达31的入口311,进入马达31内,使马达31旋转,并带动发电机32旋转发电。马达31内的空气做功后,经由排气管43上的消音器44处理后排出。在驱动轮1继续转动,将外部空气经进气管41和第一空气过滤器42过滤后经由第一单向阀61重新吸入气囊2a的囊腔21内备用,以此循环往复,使驱动轮1在运行时,使得马达31带动发电机32不断的产生电能。
气囊2a在胎腔11内的排布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轮胎发电装置100采用内循环模式的结构时(如图2所示),轮胎发电装置100的驱动轮1在车辆1000运行时,驱动轮1的轮胎13与地面接触时,此时车辆1000的自重使轮胎13与地面接触处胎腔11内的气囊2a受压产生变形,使其内部容积变小,此时气囊2a囊腔21内的空气经气囊2a出口23处的第二单向阀62和连通管45从马达31的入口311进入马达31内,使马达31旋转,并带动发电机32旋转发电。马达31内的空气做功后,经由马达31的排出口312通过进去管41排入胎腔11内。在驱动轮1继续转动,使得之前被挤压的气囊2a随驱动轮1的转动解压复原时,将胎腔11内的空气经由第一单向阀61重新吸入气囊2a的囊腔21内备用,以此循环往复,使驱动轮1在运行时,使得马达31带动发电机32不断的产生电能。
当气囊2a在胎腔11内的排布方式如图4和图5所示,轮胎发电装置100采用内循环模式的结构时(如图6所示),轮胎发电装置100的驱动轮1在车辆1000运行时,驱动轮1的轮胎13与地面接触时,此时车辆1000的自重使轮胎13与地面接触处胎腔11内的气囊2a段受压被压实闭合,此时以闭合处为中心将气囊2a分成两段,一段是以进口22至闭合处,此段气囊2a的囊腔21内的气体为只进不出,另一段以闭合处至出口23,此段气囊2a的囊腔21内的气体为只出不进,气囊2a闭合处随驱动轮1旋转不断变位,将气囊2a内的空气经出口23处的第二单向阀62和连通管45排入马达31的入口311,进入马达31内,使马达31旋转,并带动发电机32旋转发电。马达31内的空气做功后,经由马达31的排出口312通过进气管41排入胎腔11内。在驱动轮1继续转动,将胎腔11内的空气经由第一单向阀61重新吸入气囊2a的囊腔21内备用,以此循环往复,使驱动轮1在运行时,使得马达31带动发电机32不断的产生电能。
本实用新型的轮胎发电装置100以液囊2b为例说明运行的原理,轮胎发电装置100的驱动轮1在车辆1000运行时,驱动轮1的轮胎13与地面接触时,此时车辆1000的自重使轮胎13与地面接触处胎腔11内的液囊2b受压产生变形,使其内部容积变小,此时液囊2b囊腔21内的液体经液囊2b出口23处的第二单向阀62和管路从马达31的入口311进入马达31内,使马达31旋转,并带动发电机32旋转发电。马达31内的液体做功后,经由马达31的排出口312通过管路排入带散热器54的储液箱51内备用,液囊2b在解压后复原时,通过第一单向阀61经输液管52和液泵53从储液箱51抽入液囊2b的囊腔21内备用,以此循环往复,使驱动轮1在运行时不断输出带压液体,以驱动马达31带动发电机32不断的产生电能。
如图17和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车辆1000,该车辆1000包括车体700和轮胎发电装置100,该轮胎发电装置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车辆1000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车体700设有车轴710,轮胎发电装置100连接于车轴710的端部。可以理解的,车辆1000包括多个轮胎发电装置100,车体700设置有一个车轴710时,车轴710的一端或两端连接有轮胎发电装置100;车体700设置有两个车轴710时,车辆1000包括一个或多个轮胎发电装置100,在此不做限定。
可以理解的,车辆1000可以是电动汽车、电动摩托车、电动三轮车等,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7和图18所示,车辆1000还包括无线充电器800,无线充电器800包括发射极810和接收极820,其中,发射极810设于轮胎发电装置100的驱动轮1,并与轮胎发电装置100的发电机32电连接;接收极820与发射极810相对设置,并与车体700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无线充电器800,可利用无线充电器800将轮胎发电装置100产生的电能输入车辆1000的电控部件。在本实施例中,发射极810可直接与发电机32连接,并实现电性导通连接,如此可将发电机32产生的电路转移至发射极810,并利用接收极820接收发射极810发射的电能。
在一实施例中,发射极810沿驱动轮1的周向设置,接收极820环绕车轴710的周向设置。可以理解的,发射极810设于驱动轮1的轮毂12上,并沿轮毂12的周向设置,接收极820设于车体700并环绕车轴710的周向设置。如此使得发射极810随驱动轮1转动时,发射极810仍然可以与接收极820相配合。可选地,驱动轮1的轮毂12上设置有多个发射极810,多个发射极810沿驱动轮1的周向间隔排布。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7和图18所示,无线充电器800还包括输出线830,输出线830与接收极820连接,输出线830用于将接收极820接收的电能导出。可以理解的,输出线830的设置,可利用输出线830将接收极820接收的电能导出,并输入车辆1000的电控部件或电池等结构。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8所示,车轴710设有气道711,气道711连通驱动轮1的胎腔11;车辆1000还包括胎压调节器900,胎压调节器900包括输气环910、气泵930、胎压传感器940及控制器950,其中,输气环910设于车轴710,并与气道711连通;气泵930通过气管920与输气环910连通;胎压传感器940设于气管920,用于检测气管920内的气压;控制器950与气泵930和胎压传感器940电连接。
可以理解的,当胎压传感器940检测到气管920内气压低于要求值时,将信号反馈至控制器950,控制器950控制气泵930通过气管920向输气环910输气,并由车轴710的气道711冲入驱动轮1的胎腔11,以保证胎腔11内气压的恒定。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8所示,胎压调节器900还包括控制阀960和输气管970,其中,控制阀960设于气管920,并与控制器950电连接;输气管970与控制阀960连接,并与气管920连通;控制阀960用于控制气泵930输气或输气管970排气。
可以理解的,通过设置控制阀960,利用控制阀960控制气泵930输气以及控制输气管970排气,从而确保胎腔11内气压的恒定。输气管970用于排出从胎腔11经由气道711和气管920输入的气体。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8所示,胎压调节器900还包括发电传感器980,发电传感器980与输出线830连接,并与控制器950电连接。
可以理解的,在应用中与输出线830连接的发电传感器980将信号输入控制器950进行比较,当发电传感器980有电信号时,对胎压信号参数值进行比较,如果判断为胎压过低时,控制器950输出指令启动气泵930,并打开控制阀960对驱动轮1的胎腔11进行充气,当胎压传感器940输入信号参数值达标后,同时也有电信号输入时,控制器950输出指令关闭气泵930及控制阀960;当没有电信号时,先对胎压信号参数值进行比较,如果判断为胎压过高后,控制器950输出指令打开控制阀960,通过输气管970对驱动轮1的胎腔11进行排气,当有电信号输入,胎压传感器940输入信号参数值也达标后,控制器950输出指令关闭控制阀96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30)

1.一种轮胎发电装置,应用于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发电装置包括:
驱动轮,所述驱动轮形成有胎腔;
囊体,所述囊体设于所述胎腔内,所述囊体具有囊腔,所述囊体设有连通所述囊腔的进口和出口;及
发电组件,包括马达和与所述马达连接的发电机,所述马达设有入口和排出口;
其中,所述轮胎发电装置具有外循环模式和/或内循环模式;在所述外循环模式,所述进口与外界大气连通,所述出口与所述入口连通,所述排出口与外界大气连通;在所述内循环模式,所述出口与所述入口连通,所述排出口与所述进口连通或所述排出口和所述进口与所述胎腔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囊体为气囊,所述囊腔用于流通气体;
所述轮胎发电装置具有外循环模式和/或内循环模式;在所述外循环模式,所述进口与外界大气连通,所述出口与所述入口连通,所述排出口与外界大气连通;在所述内循环模式,所述出口与所述入口连通,所述排出口和所述进口与所述胎腔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发电装置还包括进气管;
在所述外循环模式,所述进口通过所述进气管与外界大气连通;
在所述内循环模式,所述排出口通过所述进气管与所述胎腔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胎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发电装置还包括第一空气过滤器,所述第一空气过滤器设于所述进气管。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发电装置还包括排气管和设于所述排气管的消音器;
在所述外循环模式,所述排出口通过所述排气管与外界大气连通。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发电装置还包括连通管和设于所述连通管的第二空气过滤器,所述出口通过所述连通管与所述入口连通。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为气动马达或齿轮式气动马达。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发电装置还包括同步导气环,所述同步导气环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
在所述外循环模式,所述进口通过所述第一气道与外界大气连通,所述出口通过所述第二气道与所述入口连通,所述排出口与外界大气连通;
在所述内循环模式,所述排出口与所述第一气道连通,所述第一气道和所述进口与所述胎腔连通,所述出口通过所述第二气道与所述入口连通。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囊体为液囊,所述囊腔用于流通液;
所述轮胎发电装置具有内循环模式;在所述内循环模式,所述出口与所述入口连通,所述排出口与所述进口连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轮胎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发电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排出口和所述进口之间的储液箱,所述储液箱具有用于盛装液体的容腔,所述储液箱设有连通所述容腔的进液口和出液口;
在所述内循环模式,所述排出口与所述进液口连通,所述出液口与所述进口连通。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轮胎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发电装置还包括输液管和设于所述输液管的液泵,所述出液口通过所述输液管与所述进口连通。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轮胎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发电装置还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设于所述储液箱。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轮胎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发电装置还包括同步导油环,所述同步导油环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
在所述内循环模式,所述排出口通过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进液口连通,所述出液口通过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进口连通,所述出口与所述入口连通;
或,在所述内循环模式,所述排出口与所述进液口连通,所述出液口通过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进口连通,所述出口通过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入口连通。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轮胎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为液压马达。
15.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包括轮毂和设于所述轮毂的轮胎,所述轮胎与所述轮毂围合形成所述胎腔,所述胎腔沿所述驱动轮的周向环绕设置。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轮胎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发电装置包括多个所述囊体,多个所述囊体沿所述胎腔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轮胎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发电装置包括多个所述囊体,每一所述囊体沿所述胎腔的延伸方向环绕设置,多个所述囊体沿所述驱动轮的轴向间隔排布。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轮胎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发电装置包括多个所述囊体,多个所述囊体层叠设置于所述轮毂和所述轮胎之间。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轮胎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囊体的多个所述进口和多个所述出口呈均匀分布,多个所述进口和多个所述出口沿所述胎腔延伸方向的周向环绕设置。
20.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囊体的囊壁厚度范围为0.3mm~100mm。
21.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发电装置还包括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设于所述进口处;
且/或,所述轮胎发电装置还包括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设于所述出口处。
22.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和所述发电机设于所述驱动轮的轮毂;
或,所述马达和所述发电机设于车辆的车体。
23.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为免充气轮胎。
24.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和如权利要求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发电装置,所述车体设有车轴,所述轮胎发电装置连接于所述车轴的端部。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还包括无线充电器,所述无线充电器包括:
发射极,所述发射极设于所述轮胎发电装置的驱动轮,并与所述轮胎发电装置的发电机电连接;和
接收极,所述接收极与所述发射极相对设置,并与所述车体连接,所述接收极用于接收所述发射极发射的电量。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器还包括输出线,所述输出线与所述接收极连接,所述输出线用于将所述接收极接收的电能导出。
27.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极沿所述驱动轮的周向设置,所述接收极环绕所述车轴的周向设置。
28.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轴设有气道,所述气道连通所述驱动轮的胎腔;所述车辆还包括胎压调节器,所述胎压调节器包括:
输气环,所述输气环设于所述车轴,并与所述气道连通;
气泵,所述气泵通过气管与所述输气环连通;
胎压传感器,所述胎压传感器设于所述气管,用于检测气管内的气压;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气泵和所述胎压传感器电连接。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胎压调节器还包括:
控制阀,所述控制阀设于所述气管,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和
输气管,所述输气管与所述控制阀连接,并与所述气管连通;
其中,所述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气泵输气或所述输气管排气。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胎压调节器还包括发电传感器,所述发电传感器与所述输出线连接,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CN202021747714.6U 2020-08-18 2020-08-18 轮胎发电装置和车辆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3927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47714.6U CN212392767U (zh) 2020-08-18 2020-08-18 轮胎发电装置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47714.6U CN212392767U (zh) 2020-08-18 2020-08-18 轮胎发电装置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92767U true CN212392767U (zh) 2021-01-22

Family

ID=742539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47714.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392767U (zh) 2020-08-18 2020-08-18 轮胎发电装置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9276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17238A (zh) * 2020-08-18 2020-11-10 深圳市界峰科技有限公司 轮胎发电装置和车辆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17238A (zh) * 2020-08-18 2020-11-10 深圳市界峰科技有限公司 轮胎发电装置和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17238A (zh) 轮胎发电装置和车辆
CN212392767U (zh) 轮胎发电装置和车辆
US20160243776A1 (en) Compression Tires and Tire Systems
WO2007073670A1 (fr) Roue capable de produire une puissance regeneree
CN113566749B (zh) 一种汽车管件管径检测装置
US20110042966A1 (en) Power generator using load applied to tire
WO2022143362A1 (zh) 动力系统和车辆
CN207943031U (zh) 电动汽车制动助力用真空助力器
CN202187881U (zh) 车载自振压缩空气充压器
CN201572306U (zh) 便携式体外反搏器
CN213540642U (zh) 发电装置和车辆
JPS62163865A (ja) 自動車用動力転向装置
CN206280210U (zh) 一种缓冲排气的活塞式电动真空泵
CN1704582B (zh) 气油压型动力发电装置
CN218787154U (zh) 一种用于车辆上的发电系统
CN201460987U (zh) 空气动力发动机
CN201492488U (zh) 水囊引产器
CN2910785Y (zh) 压缩空气助动自行车驱动装置
CN214396286U (zh) 一种组合式静音车轮
CN101943027A (zh) 一种空气动力发动机
CN216554072U (zh) 一种排气管的弯管结构
CN215826918U (zh) 一种空气能助力自行车
CN112145266B (zh) 一种回收发动机排气脉冲能量的装置
CN218913083U (zh) 一种四缸气泵
CN221250661U (zh) 一种多功能电动车充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