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90490U - 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390490U CN212390490U CN202021804381.6U CN202021804381U CN212390490U CN 212390490 U CN212390490 U CN 212390490U CN 202021804381 U CN202021804381 U CN 202021804381U CN 212390490 U CN212390490 U CN 21239049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air outlet
- heat exchanger
- air conditioner
- outl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第一换热器和第一风机组件,壳体限制出第一风道,壳体上具有与第一风道连通的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位于壳体的侧壁上,第二出风口位于壳体的顶壁上;第一换热器设于第一风道内,第一换热器与进风口间隔开以限定出气流通道;第一风机组件设于第一风道内,第一风机组件位于第一换热器和第一出风口之间。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通过在壳体的顶壁上开设有第二出风口,让气流可以从第一出风口进入第一风道,与第一换热器换热后,可以通过气流通道流向第二出风口,由于第二出风口位于壳体的顶壁,气流不会直接吹到用户,可以给用户无风感的良好体验,进而,有利于用户的身体健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在空调器领域,柜机空调器的的出风口大多设置在壳体的侧壁上,开启空调后,气流从出风口吹出,很难避免冷风或热风直接吹到用户,使得用户体验感较差,而且,长期被空调冷风或热风直吹对身体健康也有一定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具有无风感,利于用户健康的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壳体、第一换热器和第一风机组件,所述壳体限制出第一风道,所述壳体上具有与所述第一风道连通的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位于所述壳体的侧壁上,所述第二出风口位于所述壳体的顶壁上;所述第一换热器设于所述第一风道内,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进风口间隔开以限定出气流通道;所述第一风机组件设于所述第一风道内,所述第一风机组件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一出风口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在壳体的顶壁上开设有第二出风口,让气流可以从第一出风口进入第一风道,与第一换热器换热后,可以通过气流通道流向第二出风口,气流从第二出风口吹出空调器,由于第二出风口位于壳体的顶壁,气流不会直接吹到用户,可以给用户无风感的良好体验,进而,有利于用户的身体健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第一开关门,所述第一开关门可运动地设在所述壳体上以打开或关闭所述进风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第一滤网,所述第一滤网设在所述进风口处,在所述第一开关门关闭所述进风口时,所述第一滤网位于所述第一开关门的远离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第二风机组件,所述第二风机组件设于所述第一风道内,所述第二风机组件位于所述气流通道内或与所述气流通道相对以驱动气流流向所述第二出风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风机组件邻近所述第二出风口设置,所述第二风机组件包括第二风轮,所述第二风轮为轴流风轮,所述第二风轮的轴线在从下至上的方向上向前侧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第二滤网,所述第二滤网可移动地设在所述第一出风口处以打开或遮挡所述第一出风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滤网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所述第一卷轴和所述第二卷轴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相对的两侧;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一卷轴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二卷轴连接;卷绳,所述卷绳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卷轴连接,所述卷绳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滤网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滤网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卷轴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器呈折线形沿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延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机组件包括第一风轮,所述第一风轮为轴流风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机组件为沿所述第一出风口的长度方向间隔开的多个。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第二开关门,所述第二开关门可移动地设在所述壳体上以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二出风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设在所述第一风道内,所述第二换热器相对于所述第一换热器邻近所述进风口,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间隔开以限定出所述气流通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还包括新风模块,所述新风模块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新风模块限定出第二风道,所述壳体上具有与所述第二风道连通的新风进口,所述第二风道的新风出口与所述气流通道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爆炸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第一开关门和第一滤网的安装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第二导风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第二滤网和驱动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出风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空调器100,
壳体1,壳身1a,面板1b,第一风道11,气流通道111,进风口12,第一出风口 13,第二出风口14,
第一换热器2,
第一风机组件3,第一风轮31,第一电机32,第一电机盖33,
第一开关门4,挡风板41,
第一滤网5,安装板90,
第二风机组件6,第二风轮61,第二电机62,第二电机盖63,
第二滤网7,
驱动组件8,第一卷轴81,第二卷轴82,第一驱动电机83,第二驱动电机84,导轨80,
第二开关门9,第二换热器10,
新风模块20,第二风道21,新风出口211,
支架30,出风框40,安装口401,导风格栅402,
导风圈板体50,第一导风圈501,安装架60,第二导风圈7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包括壳体1、第一换热器2和第一风机组件3。
具体而言,参考图1,壳体1限制出第一风道11,壳体1上具有与第一风道11连通的进风口12、第一出风口13和第二出风口14,进风口12和第一出风口13位于壳体1 的侧壁上,第二出风口14位于壳体1的顶壁上。第一换热器2设于第一风道11内,第一换热器2与进风口12间隔开以限定出气流通道111。第一风机组件3设于第一风道 11内,第一风机组件3位于第一换热器2和第一出风口13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风道11可以用来支撑第一换热器2和第一风机组件3,第一换热器2可以与气流换热,以将气流制冷或制热,第一风机组件3可以驱动至少部分气流从进风口12流向第一出风口13,也可以驱动至少部分气流从第一出风口13流向第二出风口14,其中,若第一风机组件3正转是驱动至少部分气流从进风口12流向第一出风口13,那么第一风机组件3反转是驱动至少部分气流从第一出风口13流向第二出风口 14;若第一风机组件3反转是驱动至少部分气流从进风口12流向第一出风口13,那么第一风机组件3正转是驱动至少部分气流从第一出风口13流向第二出风口14。
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100有风感和无风感两种模式,当空调器100处于风感模式时,至少部分气流从进风口12流入第一风道11,与第一换热器2换热后,从第一出风口13 吹出空调器100,由此可以实现给用户活动区域降温或升温。由于第一出风口13位于壳体1的侧壁上,气流从第一出风口13吹出后用户可以感受到气流吹出。
当空调器100处于无风感模式时,气流从第一出风口13流入第一风道11,与第一换热器2换热后,经过气流通道111至少部分气流流向第二出风口14,从第二出风口 14吹出空调器100,由此同样可以给用户活动区域降温或升温。由于第二出风口14位于壳体1的顶壁上,气流从第二出风口14吹出后用户几乎感受不到气流吹出。具有无风感模式的空调器100可以提高用户对空调器100的使用舒适性,有利于用户的身体健康。
相关技术中,柜机空调器的的出风口大多设置在壳体的侧壁上,开启空调后,气流从出风口吹出,很难避免冷风或热风直接吹到用户,使得用户体验感较差,而且,长期被空调冷风或热风直吹对身体健康也有一定危害。
而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通过在壳体1的顶壁上开设有第二出风口14,让气流可以从第一出风口13进入第一风道11,与第一换热器2换热后,至少部分气流可以通过气流通道111流向第二出风口14,从第二出风口14吹出空调器100,由于第二出风口14位于壳体1的顶壁,气流不会直接吹到用户,可以给用户无风感的良好体验,进而,有利于用户的身体健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器100还包括第一开关门4,第一开关门4可运动地设在壳体1上以打开或关闭进风口12。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开关门4可以为滑动门,可移动地设在进风口12处以打开和关闭进风口12;第一开关门4还可以为如图1- 图4所示的转动门,转动门包括多个挡风板41,多个挡风板41沿进风口12的宽度方向间隔开设置,多个挡风板41均在壳体1的上下方向(如图3所示的上下方向)可转动,以打开和关闭进风口12。第一开关门4还可以为其他形式的可打开或关闭进风口12的门体形式,这里不作过多限制。
空调器100为风感模式时,可以打开进风口12,气流从进风口12流向第一出风口13;空调器100为无风感模式时,可以关闭进风口12,第一开关门4与第一换热器2 限定出气流通道111,气流从第一出风口13,经过气流通道111,流向第二出风口14。
结合图4-图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空调器100还包括第一滤网5,第一滤网5设在进风口12处,在第一开关门4关闭进风口12时,第一滤网5位于第一开关门4的远离第一换热器2的一侧。可以理解的是,空调器100在风感模式下,气流从进风口12进入到第一风道11,第一滤网5设在进风口12处可以过滤气流中夹杂的灰尘或者有害物质,使得进入第一风道11的气流干净无害,从而可以保护第一风道11内的部件不受损害,也可以使得吹出空调器100的气流干净无害,从而有利于用户的身体健康。
在无风感模式下,第一开关门4关闭进风口12,第一滤网5位于第一开关门4的远离第一换热器2的一侧,也即第一滤网5位于气流通道111的外侧,当气流从气流通道 111经过时,不会吹向第一滤网5,由此第一滤网5上的灰尘、有害物质不会被气流从气流通道111带到第二出风口14,吹向用户活动区域,从而有利于用户的健康。
进一步地,在图4所示的示例中,空调器100还包括安装板90,第一滤网5与安装板90连接,第一滤网5与安装板90可以分体成型,第一滤网5与安装板90也可以一体成型。第一开关门4为转动门,转动门包括多个挡风板41,多个挡风板41沿进风口12的周向方向间隔开设置,多个挡风板41均在壳体1的上下方向(如图3所示的上下方向)可转动地设在安装板90上,安装板90可以为第一滤网5和第一开关门4提供支撑,安装板90还可以便于将第一滤网5和第一开关门4安装到壳体1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图2和图5,空调器100还包括第二风机组件6,第二风机组件6设于第一风道11内,第一风道11可以为第二风机组件6提供支撑,第二风机组件6位于气流通道111内或与气流通道111相对以驱动气流流向第二出风口14。可以理解的是,第二风机组件6可以使得气流更顺畅地流向第二出风口14,由此可以便于空调器100无风感模式的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个示例中,在第二风机工作时,进风口12可以关闭,此时,第一风机组件3驱动气流从第一出风口13进入第一风道11,第二风机组件6驱动气流从第二出风口14流出;在另一个示例中,在第二风机工作时,进风口12也可以打开,此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第二风机组件6的转速,使得气流可以从进风口12和第一出风口13同时进入到第一风道11,第二风机组件6可以驱动气流从第二出风口14流出。
结合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风机组件6邻近第二出风口14设置,由此,可以便于驱动至少部分气流从第二出风口14流出,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第二风机组件6包括第二风轮61,第二风轮61可以为轴流风轮,第二风轮61的轴线在从下至上的方向上向前侧倾斜。可以理解的是,第二风轮61可以驱动至少部分气流流向第二出风口14,轴流风轮具有结构简单、稳固可靠、噪音小,排风效果好的特点,采用轴流风轮可以更好地驱动气流流向第二出风口14,第二风轮61的轴线在从下至上的方向(如图5所示的上下方向)上向前侧倾斜可以将气流更多地导向用户活动区域,可以在气流不直吹用户的前提下更高效的给用户活动区域降温或升温。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第二风机组件6还包括第二电机62和第二电机盖63,第二电机62可以驱动第二风轮61转动,第二风轮61转动可以驱动气流流向第二出风口 14,第二电机盖63可以支撑第二电机62,由此便于第二电机62的安装固定。
更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空调器100还包括安装架60和第二导风圈70,参考图6,第二导风圈70上设有导风格栅402,第二电机盖63可以将第二电机62和第二风轮61 固定在第二导风圈70上,第二导风圈70与安装架60连接,安装架60连接在壳体1上,以将第二电机62,第二风轮61和第二导风圈70固定在壳体1上,第二导风圈70包围风轮,可以增大风轮的风量,将更多地气流导出第二出风口14,导风格栅402可以将气流打散,使得第二出风口14的出风更均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和图5所示,空调器100还包括第二滤网7,第二滤网7可移动地设在第一出风口13处以打开或遮挡第一出风口13。可以理解的是,空调器100在风感模式下,至少部分气流从进风口12进入到第一风道11,从第一出风口13流出,此时第二滤网7打开第一出风口13,以使气流可以顺畅的从第一出风口13 流出。
在无风感模式下,气流从第一出风口13流向第一风道11,至少部分气流从第二出风口14流出,第二滤网7遮挡第一出风口13可以过滤气流中夹杂的灰尘或者有害物质,使得进入第一风道11的气流干净无害,从而可以保护第一风道11内的部件不受损害,也可以使得吹出空调器100的气流干净无害,从而有利于用户的身体健康。
参考图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器100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二滤网7移动的驱动组件8,驱动组件8包括第一卷轴81、第二卷轴82、第一驱动电机83、第二驱动电机84和卷绳。具体地,第一卷轴81和第二卷轴82分别位于第一出风口13相对的两侧,第一驱动电机83与第一卷轴81连接,第二驱动电机84与第二卷轴82连接,卷绳的一端与第一卷轴81连接,卷绳的另一端与第二滤网7的一端连接,第二滤网7 的另一端与第二卷轴82连接。
其中,第一驱动电机83可以驱动第一卷轴81转动,第一卷轴81转动可以驱使卷绳向第一卷轴81卷绕,卷绳卷绕带动第二滤网7向第一卷轴81移动,当第二滤网7移动至第一卷轴81时,第二滤网7可以遮挡第一出风口13。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空调器100还包括支撑第二滤网7移动的导轨80,导轨80 间隔地设置在第一卷轴81和第二卷轴82的两端,第二滤网7相对的两端位于导轨80 内,导轨80的设置可以便于第二滤网7的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第一换热器2呈折线形沿壳体1的高度方向延伸。可以理解的是,折线形的第一换热器2可以增大换热面积,使得换热效率更高,从而可以使得空调器100的制冷或者制热效果更好。
参考图1-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风机组件3包括第一风轮31,第一风轮31可以为轴流风轮。在风感模式下,第一风轮31可以驱动至少部分气流从进风口12流向第一出风口13;在无风感模式下,第一风轮31可以驱动至少部分气流从第一出风口13流向第二出风口14。轴流风轮具有结构简单、稳固可靠、噪音小,排风效果好的特点,采用轴流风轮作为第一风轮31可以更好地驱动气流流向第一出风口13或者第二出风口14。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5所示,第一风机组件3还包括第一电机32和第一电机盖 33,第一电机32可以驱动第一风轮31转动,第一风轮31转动可以驱动气流流向第一出风口13或者第二出风口14,第一电机盖33可以支撑第一电机32,由此便于第一电机32的安装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结合图1-图2和图5,第一风机组件3为沿第一出风口13的长度方向(如图5所示的上下方向)间隔开的多个。由此,在风感模式下,可以更高效地驱动至少部分气流从进风口12流向第一出风口13,增大第一出风口13 的出风量,使得空调器100的制冷或制热效果更好;在无风感模式下,可以更高效的驱动至少部分气流从第一出风口13流向第二出风口14,增大第二出风口14的出风量,同样使得空调器100无风感模式的制冷或制热效果更好。
在如图2和图5所示的示例中,空调器100还包括出风框40,出风框40具有沿第一出风口13的长度方向(如图5所示的上下方向)间隔开的多个安装口401,多个第一风机组件3一一对应地安装在多个安装口401,安装口401可以支撑第一风机组件3,为第一风机组件3提供安装环境。进一步地,参考图8,在每个安装口401处可以设有导风格栅402,导风格栅402可以将气流打散,使得第一出风口13处吹出的气流更加均匀,从而提升用户的使用舒适性。
在如图2和图5所示的示例中,空调器100还包括导风圈板体50,导风圈板体50 连接在出风框40上,导风圈板体50具有沿第一出风口13的长度方向(如图5所示的上下方向)间隔开的多个第一导风圈501,多个第一导风圈501与多个第一风机组件3 一一对应,每个第一导风圈501包围一个第一风机组件3,由此,可以增大第一风机组件3的出风量。
在如图2和图5所示的示例中,空调器100还包括支架30,第一换热器2、出风框 40和导风圈板体50均安装在支架30上,支架30将第一换热器2、出风框40和导风圈板体50一起安装到壳体1上,由此,可以便于空调器100的空间结构利用,使得空调器100的结构更加紧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9,空调器100还包括第二开关门9,第二开关门9可移动地设在壳体1上以打开或关闭第二出风口14。当空调器100为风感模式时,可通过第二开关门9关闭第二出风口14,当空调器100为无风感模式时,第二开关门9 打开出风口,使得气流可以从第二出风口14流出空调器100。第二开关门9关闭第二出风口14可保护壳体1内部部件,可以避免灰尘等杂物进入壳体1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空调器100还包括第二换热器10,第二换热器10设在第一风道11内,第二换热器10相对于第一换热器2邻近进风口12,第一换热器2 和第二换热器10间隔开以限定出气流通道111。需要说明的是,在如图10所示的示例中,在风感模式时,至少部分气流从进风口12流向第一出风口13,第一换热器2和第二换热器10位于气流流动方向上,气流通过第一换热器2和第二换热器10可以进行两次换热,由此,可以使得换热效果更好,可以提升空调器100的制冷或者制热效果。
在如图10所示的示例中,在无风感模式时,可以根据需要设计第一风机组件3和第二风机组件6的转速,使得第一风机组件3和第二风机组件6配合可以驱动气流从进风口12和第一出风口13同时进入第一风道11,从进风口12进入的气流与第二换热器10 换热后进入气流通道111,从第一出风口13进入的气流与第一换热器2换热后进入气流通道111,汇合后的气流从第二出风口14流出。由此,从进风口12和第一出风口13 同时进风可以增大空调器100的风量,第一换热器2和第二换热器10同时工作可以增加换热效率,增强换热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器100还包括新风模块20,新风模块20可以对室内进行换风,将室外新风导入室内,将室内空气导出室外。新风模块20设在壳体1 内,新风模块20限定出第二风道21,壳体1上具有与第二风道21连通的新风进口,第二风道21的新风出口211与气流通道111连通。可以理解的是,室外新风可以通过新风进口进入到第二风道21,新风通过新风出口211流向气流通道111,经过气流通道111,新风可以从第一出风口13流向室内,新风可以从第二出风口14流向室内,新风也可以从壳体1上其他出口流向室内,其他出口可以为专门为新风开设的新风出风口,这里,对于新风流向室内的出口不作过多限制。
在如图2所示的示例中,壳体1可以包括壳身1a和面板1b,壳身1a和面板1b限制出第一风道11,壳身1a和面板1b可拆卸的连接,壳身1a开设有进风口12和第二出风口14,面板1b开设有第一出风口13,第一出风口13可以为多个,多个第一出风口 13与多个第一风机组件3一一对应,多个第一出风口13可以增大出风面积,壳身1a 和面板1b可拆卸可以便于将第一换热器2、第二换热器10、第一风机组件3、第二风机组件6、第一滤网5、第二滤网7、出风框40、导风圈板体50等部件安装到壳体1内,也便于使用过程中上述部件的维修和更换。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3)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限制出第一风道,所述壳体上具有与所述第一风道连通的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位于所述壳体的侧壁上,所述第二出风口位于所述壳体的顶壁上;
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设于所述第一风道内,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进风口间隔开以限定出气流通道;
第一风机组件,所述第一风机组件设于所述第一风道内,所述第一风机组件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一出风口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开关门,所述第一开关门可运动地设在所述壳体上以打开或关闭所述进风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滤网,所述第一滤网设在所述进风口处,在所述第一开关门关闭所述进风口时,所述第一滤网位于所述第一开关门的远离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风机组件,所述第二风机组件设于所述第一风道内,所述第二风机组件位于所述气流通道内或与所述气流通道相对以驱动气流流向所述第二出风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机组件邻近所述第二出风口设置,所述第二风机组件包括第二风轮,所述第二风轮为轴流风轮,所述第二风轮的轴线在从下至上的方向上向前侧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滤网,所述第二滤网可移动地设在所述第一出风口处以打开或遮挡所述第一出风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滤网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所述第一卷轴和所述第二卷轴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相对的两侧;
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一卷轴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二卷轴连接;
卷绳,所述卷绳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卷轴连接,所述卷绳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滤网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滤网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卷轴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呈折线形沿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机组件包括第一风轮,所述第一风轮为轴流风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机组件为沿所述第一出风口的长度方向间隔开的多个。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开关门,所述第二开关门可移动地设在所述壳体上以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二出风口。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设在所述第一风道内,所述第二换热器相对于所述第一换热器邻近所述进风口,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间隔开以限定出所述气流通道。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新风模块,所述新风模块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新风模块限定出第二风道,所述壳体上具有与所述第二风道连通的新风进口,所述第二风道的新风出口与所述气流通道连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804381.6U CN212390490U (zh) | 2020-08-25 | 2020-08-25 | 空调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804381.6U CN212390490U (zh) | 2020-08-25 | 2020-08-25 | 空调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390490U true CN212390490U (zh) | 2021-01-22 |
Family
ID=742537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804381.6U Active CN212390490U (zh) | 2020-08-25 | 2020-08-25 | 空调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39049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383209A (zh) * | 2022-01-06 | 2022-04-22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新风组件和空调器 |
-
2020
- 2020-08-25 CN CN202021804381.6U patent/CN21239049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383209A (zh) * | 2022-01-06 | 2022-04-22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新风组件和空调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241764U (zh)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107477675B (zh) | 立式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100547306C (zh) | 整体式空调器及其前板 | |
CN110657495B (zh) | 空调内机 | |
CN1329694C (zh) | 整体式空调器及其空气导向构件 | |
CN111878906A (zh) | 引风模块及空调器 | |
CN212390490U (zh) | 空调器 | |
CN112555990A (zh) | 风机结构和空调器 | |
CN217715164U (zh) | 空调器室内机 | |
CN215112933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3747011U (zh)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14009455U (zh) | 单风机双通道吊顶吹风换气设备 | |
CN115899866A (zh) | 空气处理设备 | |
CN114087664A (zh) | 空调器 | |
CN214038685U (zh) | 空气处理模块及空调室内机 | |
CN210832254U (zh) |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11146687U (zh) |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13514139U (zh)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12390489U (zh) | 空调器 | |
CN217900028U (zh) | 空调器室内机 | |
CN213514132U (zh) | 空气净化装置及空调器 | |
CN219735459U (zh) | 空调器 | |
CN212390488U (zh) | 空调器 | |
CN213747012U (zh)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13747013U (zh)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