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86320U - 副仪表板总成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副仪表板总成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86320U
CN212386320U CN202020608168.1U CN202020608168U CN212386320U CN 212386320 U CN212386320 U CN 212386320U CN 202020608168 U CN202020608168 U CN 202020608168U CN 212386320 U CN212386320 U CN 2123863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
signal terminal
functional module
terminal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0816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刚
李融
李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0816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863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863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863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副仪表板总成及车辆,副仪表板总成包括:副仪表本体和多个功能模块,副仪表板骨架包括多个功能安装区域,每个功能模块可拆卸地安装于多个功能安装区域中的任意一个,电连接器包括设置在副仪表板骨架上的第一电连接器和设置在功能模块上的第二电连接器,至少一个功能模块上的第二电连接器适于分别与副仪表板骨架上的至少一个第一电连接器配合,以形成至少一个检测线路,每个检测线路在相应的功能模块从副仪表板骨架上拆卸时断路;副仪表板总成还包括控制电路,控制电路与至少一个检测线路相连,控制电路根据任一检测线路的断路状态控制副仪表板骨架断电以使功能模块断电。

Description

副仪表板总成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副仪表板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副仪表板的功能单一不能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调节,随着车载功能的增多,副仪表板的功能有待丰富。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副仪表板总成,该副仪表板总成中副仪表板骨架与功能模块之间进行拆卸时,可以有效保护连接器,避免功能模块带电拔插。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副仪表板总成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所述副仪表板总成包括:副仪表本体和多个功能模块,所述副仪表板本体包括副仪表板骨架,所述副仪表板骨架包括多个功能安装区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功能模块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多个功能安装区域中的任意一个,所述副仪表板骨架通过电连接器与所述功能模块对应电连接,所述电连接器包括设置在所述副仪表板骨架上的第一电连接器和设置在所述功能模块上的第二电连接器,其中,在至少一个所述功能模块安装在所述副仪表板骨架上时,所述至少一个功能模块上的第二电连接器适于分别与所述副仪表板骨架上的至少一个第一电连接器配合,以形成至少一个检测线路,每个所述检测线路在相应的功能模块从所述副仪表板骨架上拆卸时断路;所述副仪表板总成还包括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至少一个检测线路相连,所述控制电路根据任一所述检测线路的断路状态控制所述副仪表板骨架断电以使所述功能模块断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副仪表板总成,功能模块可拆卸地设置在副仪表板骨架上,在将功能模块安装在副仪表板骨架上,功能模块上的第二电连接器适于与副仪表板骨架上的第一电连接器配合以形成检测线路,检测线路在功能模块从副仪表板骨架上拆卸时断路,控制电路根据检测线路的断路状态控制副仪表板骨架断电以使功能模块断电,从而,功能模块在拆卸的过程中断电,可以有效地保护功能模块中的电连接器,提高电连接器的使用寿命,避免功能模块带电拔插,提高副仪表板总成的可靠性。
可选地,所述检测线路连接在第一控制线和第二控制线之间,所述控制电路通过所述第一控制线和所述第二控制线连接所述至少一个检测线路。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连接器上设置有第一信号端子和第二信号端子,所述第二电连接器上设置有适于与所述第一信号端子配合的第三信号端子以及适于与所述第二信号端子配合的第四信号端子,其中,所述检测线路包括第一连接线、第二连接线和第三连接线,所述第一连接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信号端子,所述第二连接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信号端子,所述第二连接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信号端子,所述第三连接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信号端子,所述第一连接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一端,所述第三连接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二端。
可选地,当安装在所述副仪表板骨架上的功能模块为多个时,多个所述检测线路依次串联连接,串联连接的所述多个检测线路连接在第一控制线和第二控制线之间,所述控制电路通过所述第一控制线和所述第二控制线连接串联连接的所述多个检测线路。
可选地,当安装在所述副仪表板骨架上的功能模块为多个时,每个所述第一电连接器上设置有第一信号端子和第二信号端子,每个所述第二电连接器上设置有适于与所述第一信号端子配合的第三信号端子以及适于与所述第二信号端子配合的第四信号端子,其中,每个所述检测线路包括第一连接线、第二连接线和第三连接线,所述第一连接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信号端子,所述第二连接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信号端子,所述第二连接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信号端子,所述第三连接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信号端子;第一个检测线路的所述第一连接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一端,除第一个以外的其他检测线路,每个检测线路中的第一连接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前一个检测线路中的第三连接线的另一端,最后一个检测线路的所述第三连接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二端。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连接器上设置有第一电源端子,所述第二电连接器上设置有适于与所述第一电源端子配合的第二电源端子,其中,所述控制电路连接在所述第一电连接器上的第一电源端子与所述车辆的电源之间。
可选地,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可控开关,所述可控开关连接在所述第一电连接器上的第一电源端子与所述车辆的电源之间,所述可控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线;其中,所述第一控制线连接所述车辆的电源。
可选地,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可控开关,所述可控开关连接在所述第一电连接器上的第一电源端子与所述车辆的电源之间;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可控开关的控制端相连,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第一控制线和所述第二控制线相连。
可选地,所述功能模块与副仪表板骨架通讯连接,所述第一电连接器上设置有第一通信端子,所述第二电连接器上设置有适于与所述第一通信端子配合的第二通信端子。
可选地,所述功能模块设有第一结合件,所述副仪表板骨架设有第二结合件,所述第一结合件适于与所述第二结合件结合以使所述功能模块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副仪表板骨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车辆,包括所述的副仪表板总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车辆,由于车辆上设置有上述实施例的副仪表板总成,因此该车辆的功能模块在拆卸的过程中断电,可以有效地保护功能模块中的电连接器,提高电连接器的使用寿命,避免功能模块带电拔插,提高副仪表板总成的可靠性。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副仪表板总成的俯视图;
图2是图1中A-A截面的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座与第二安装座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第一安装座与第二安装座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安装座与第二安装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副仪表板总成的方框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副仪表板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副仪表板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控制电路的电路原理图;以及
图10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控制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副仪表板总成1。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副仪表板总成的俯视图。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副仪表板总成1包括副仪表板本体和多个功能模块12,副仪表板本体包括副仪表板骨架11,副仪表板骨架11包括多个功能安装区域,每个功能模块12可拆卸地安装于多个功能安装区域中的任意一个,副仪表板骨架通过电连接器与功能模块对应电连接,电连接器包括设置在副仪表板骨架上的第一电连接器13和设置在功能模块上的第二电连接器14,其中在至少一个功能模块12安装在副仪表板骨架上时,至少一个功能模块上的第二电连接器14适于分别与副仪表板骨架11上的至少一个第一电连接器13配合,已形成至少一个检测线路,每个检测线路在相应的功能模块12从副仪表板骨架11拆卸时短路;副仪表板总成还包括控制电路,控制电路与至少一个检测线路相连,控制电路根据任一检测线路的短路状态控制副仪表板骨架11断电以使功能模块12断电。
功能模块12可以构造为具有不同功能的模块化结构,例如功能模块12可以是具有加热和制冷功能的杯托模块、也可以是具有香薰功能的香薰模块等等,功能模块12的种类不同且可以拆卸地设置在副仪表板骨架11上,以改变副仪表板总成1的功能。
第一电连接器13上设置有电源端子、信号端子和通信端子等,将功能模块12安装于副仪表板骨架11后,功能模块12与副仪表板骨架11之间电连接,以实现对功能模块12的供电以及控制。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电连接包括供电连接(通过电源端子实现供电连接)以及信号连接(通过信号端子实现信号连接),供电连接实现对功能模块12的供电,信号连接实现车辆对功能模块12的控制,使功能模块12受控于车辆的控制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副仪表板总成1,功能模块12可拆卸地设置在副仪表板骨架11上,在将功能模块12安装在副仪表板骨架11上,通过将功能模块12与副仪表板骨架11电连接,实现了副仪表板骨架11对功能模块12的供电以及对功能模块12的通讯连接,实现车辆对功能模块12的供电以及控制,满足了功能模块12的用电需求和通讯需求。
进一步地,功能模块12可以为至少一个,如图6所示,副仪表板骨架1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电连接器13,至少一个功能模块12可拆卸地设置在副仪表板骨架11上的多个功能安装区中,至少一个功能模块12分别对应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电连接器14,至少一个第二电连接器14适于分别与至少一个第一电连接器13配合以形成至少一个检测线路15,其中,每个检测线路15在相应的功能模块12从副仪表板骨架11上拆卸时断路。
副仪表板总成1还包括控制电路16,控制电路16与至少一个检测线路15相连,控制电路16根据任一检测线路15的断路状态控制副仪表板骨架11断电以使功能模块12断电。
可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每个检测线路15可以经功能模块12的第二电连接器14连接到相应的副仪表板骨架11的第一电连接器13,当功能模块12从相应的副仪表板骨架11上拆卸时,相应的检测线路15断路,控制电路16检测到该检测线路15处于断路状态,进而控制副仪表板骨架11断电,从而停止功能模块12供电。
由此,功能模块在拆卸的过程中断电,可以有效地保护功能模块中的电连接器,提高电连接器的使用寿命,避免功能模块带电拔插,提高副仪表板总成的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7所示,检测线路15连接在第一控制线CR1和第二控制线CR2之间,控制电路16通过第一控制线CR1和第二控制线CR2连接至少一个检测线路15。
更具体地,第一电连接器13上设置有第一信号端子131a和第二信号端子131b,第二电连接器14上设置有适于与第一信号端子131a配合的第三信号端子141a以及适于与第二信号端子131b配合的第四信号端子141b,其中,检测线路15包括第一连接线151a、第二连接线151b和第三连接线151c,第一连接线151a的一端连接第一信号端子131a,第二连接线151b的一端连接第三信号端子141a,第二连接线151b的另一端连接第四信号端子141b,第三连接线151c的一端连接第二信号端子131b,第一连接线151a的另一端连接控制电路16的第一端,第三连接线151c的另一端连接控制电路16的第二端。
例如,当功能模块12为一个时,第一电连接器13的第一信号端子131a通过第一连接线151a连接第一控制线CR1,第一电连接器13的第二信号端子131b通过第三连接线151c连接第二控制线CR2,控制电路16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控制线CR1,控制电路16的第二端连接第二控制线CR2,第二电连接器14上的第三信号端子141a通过第二连接线151b连接第四信号端子141b,即第二电连接器14内部做短接处理。
在将功能模块12安装在副仪表板骨架11上,第一连接线151a、第二连接线151b和第三连接线151c形成串联回路,控制电路16通过第一控制线CR1和第二控制线CR2,可以检测到该串联回路处于通路状态,进而控制副仪表板骨架11通电,从而给功能模块12供电。
当功能模块12从副仪表板骨架11上拆卸时,第一连接线151a、第二连接线151b和第三连接线151c之间相互分离,控制电路16通过第一控制线CR1和第二控制线CR2,可以检测到该串联回路处于断路状态,进而控制副仪表板骨架11断电,从而停止功能模块12供电。
由此,可以避免功能模块带电拔插,而且,该控制方式对电连接器的结构要求简单,可实现空间敏感区域的特殊连接方式。另外,控制电路稳定,实现方式简单可靠,且实现途径不唯一,选择性强。
需要说明的是,图7实施例同样适用于多个功能模块的情况,此时,多个功能模块中的每个功能模块可均采用与图7实施例相同的结构,即使多个检测线路15并联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8所示,当功能模块12为多个时,多个检测线路15依次串联连接,串联连接的多个检测线路15连接在第一控制线CR1和第二控制线CR2之间,控制电路16通过第一控制线CR1和第二控制线CR2连接串联连接的多个检测线路15。
更具体地,当功能模块12为多个时,每个第一电连接器13上设置有第一信号端子131a和第二信号端子131b,每个第二电连接器14上设置有适于与第一信号端子131a配合的第三信号端子141a以及适于与第二信号端子131b配合的第四信号端子141b,其中,每个检测线路15包括第一连接线151a、第二连接线151b和第三连接线151c,第一连接线151a的一端连接第一信号端子131a,第二连接线151b的一端连接第三信号端子141a,第二连接线151b的另一端连接第四信号端子141b,第三连接线151c的一端与第二信号端子131b;第一个检测线路15的第一连接线151a的另一端连接控制电路16的第一端,除第一个以外的其他检测线路15,每个检测线路15中的第一连接线151a的另一端连接前一个检测线路15中的第三连接线151c的另一端,最后一个检测线路15的第三连接线151c的另一端连接控制电路16的第二端。
也就是说,多个功能模块12的信号端子采用串联形式,即第一个功能模块通过相应的电连接器连接第一控制线CR1,最后一个功能模块通过相应的电连接器连接第二控制线CR2,中间的功能模块采用多个串联形式。具体地,与第一个功能模块配合的第一电连接器13的第一信号端子131a通过第一个第一连接线151a连接第一控制线CR1,与第一个功能模块配合的第一电连接器13的第二信号端子131b通过第一个第三连接线151c和第二个第一连接线151a连接与第二个功能模块配合的第一电连接器13的第一信号端子131a,与第二个功能模块配合的第一电连接器13的第二信号端子131b通过第二个第三连接线151c和第三个第一连接线151a连接与第三个功能模块配合的第一电连接器13的第一信号端子131a,依次类推,与最后一个功能模块配合的第一电连接器13的第二信号端子131b通过最后一个第三连接线151c连接第二控制线CR2。
控制电路16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控制线CR1,控制电路16的第二端连接第二控制线CR2;每个功能模块12上的第二电连接器14内部做短接处理,即第一个功能模块的第二电连接器14上的第三信号端子141a与第四信号端子141b通过第一个第二连接线151b短接,第二个功能模块的第二电连接器14上的第三信号端子141a与第四信号端子141b通过第二个第二连接线151b短接,依次类推,最后一个功能模块的第二电连接器14上的第三信号端子141a与第四信号端子141b通过最后一个第二连接线151b短接。
在将多个功能模块12均安装在副仪表板骨架11上,从第一个功能模块12的第一连接线151a、第二连接线151b和第三连接线151c,经中间功能模块的第一连接线151a、第二连接线151b和第三连接线151c,到最后一个功能模块的第一连接线151a、第二连接线151b和第三连接线151c形成串联回路,控制电路16通过第一控制线CR1和第二控制线CR2,可以检测到该串联回路处于通路状态,进而控制副仪表板骨架11通电,从而给功能模块12供电。
当任一功能模块12从副仪表板骨架11上拆卸时,该功能模块12的第一连接线151a、第二连接线151b和第三连接线151c之间相互分离,控制电路16通过第一控制线CR1和第二控制线CR2,可以检测到该串联回路处于断路状态,进而控制副仪表板骨架11断电,从而停止功能模块12供电。
由此,可以避免功能模块带电拔插,而且,该控制方式对电连接器的结构要求简单,可实现空间敏感区域的特殊连接方式。另外,控制电路稳定,实现方式简单可靠,且实现途径不唯一,选择性强。
根据图7和图8实施例,第一电连接器13上设置有第一电源端子111a,第二电连接器14上设置有适于与第一电源端子111a配合的第二电源端子121a,第一电源端子111a可以与车辆的电源相连,第二电源端子121a构造为功能模块12的受电端,将功能模块12安装在副仪表板骨架11后,第一电源端子111a与第二电源端子121a对接,以实现功能模块12与整车的电源连接,从而实现车辆的电源对功能模块12的供电。
具体地,控制电路16连接在第一电连接器13上的第一电源端子111a与车辆的电源KL30之间。
作为一个示例,如图9所示,控制电路16包括可控开关K1,可控开关K1连接在第一电连接器13上的第一电源端子111a与车辆的电源KL30之间,可控开关K1的控制端连接第二控制线CR2;其中,第一控制线CR1连接车辆的电源KL30。
例如,可控开关K1可以为继电器、IGBT管或MOS管等,以继电器为例,继电器的开关连接第一电连接器13上的第一电源端子111a与车辆的电源KL30例如蓄电池之间,继电器的线圈的一端连接第二控制线CR2,继电器的线圈的另一端接地。
可理解,在将多个功能模块12均安装在副仪表板骨架11上,第一控制线CR1与第二控制线CR2相连接,车辆的电源KL30给可控开关K1的控制端供电,可控开关K1导通例如继电器的开关吸合,车辆的电源KL30通过该可控开关K1与每个第一电连接器13的第一电源端子111a相连,进而副仪表板骨架11给多个功能模块12均供电。
当任一功能模块12从副仪表板骨架11上拆卸时,第一控制线CR1与第二控制线CR2断开,车辆的电源KL30停止给可控开关K1的控制端供电,可控开关K1断开例如继电器的开关断开,使得车辆的电源KL30与每个第一电连接器13的第一电源端子111a断开,进而副仪表板骨架11断电,停止给多个功能模块12供电。
由此,可以避免功能模块带电拔插。
作为另一个示例,如图10所示,控制电路16包括:可控开关K1和控制器U1,可控开关K1连接在第一电连接器13上的第一电源端子111a与车辆的电源KL30之间;控制器U1与可控开关K1的控制端相连,控制器U1还与第一控制线CR1和第二控制线CR2相连。
可理解,可利用控制器U1进行识别控制,具体方式为:检测第一控制线CR1和第二控制线CR2是否相连,如果相连,则可控制可控开关K1导通,使得车辆的电源KL30与每个功能模块12上的第一电连接器13的第一电源端子111a连接,如果断开,则可控制可控开关K1断开,使得车辆的电源KL30与每个第一电连接器13的第一电源端子111a断开。
例如,控制器U1可向第一控制线CR1发送预设信号,并通过检测第二控制线CR2是否接收到该预设信号来判断第一控制线CR1和第二控制线CR2是否相连。
在将多个功能模块12均安装在副仪表板骨架11上,第一控制线CR1与第二控制线CR2相连接,控制器U1检测到第一控制线CR1和第二控制线CR2相连,例如通过二控制线CR2接收到预设信号,控制器U1控制可控开关K1导通例如继电器的开关吸合,车辆的电源KL30通过可控开关K1与每个第一电连接器13的第一电源端子111a相连,进而副仪表板骨架11给多个功能模块12均供电。
当任一功能模块12从副仪表板骨架11上拆卸时,第一控制线CR1与第二控制线CR2断开,控制器U1检测到第一控制线CR1和第二控制线CR2断开,例如通过二控制线CR2未接收到预设信号,控制器U1控制可控开关K1断开例如继电器的开关断开,进而副仪表板骨架11断电,停止给多个功能模块12供电。
由此,可以避免功能模块带电拔插。
需要说明的是,电源端子与车辆电源的连接及断开在结构允许的范围内断开,例如时间为0.5ms~2ms之间。
根据图7和图8实施例,功能模块12与副仪表板骨架11通讯连接,第一电连接器13上设置有第一通信端子111b,第二电连接器14上设置有适于与第一通信端子111b配合的第二通信端子121b。
副仪表板骨架11可以与车辆的控制中心相连,将功能模块12与副仪表板骨架11连接后,可以实现副仪表板骨架11与功能模块12之间的通讯连接,从而实现整车的控制中心与功能模块12之间的信号传输,控制中心可以对功能模块12进行控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电连接器的通信端子可与整车网络线束直接相连,例如,功能模块12与副仪表板骨架11之间通过CAN通讯连接和/或LIN通讯连接和/或I/O连接。功能模块12与副仪表板骨架11之间的通讯方式可以为一种或多种的组合。需要说明的是,功能模块12与副仪表板骨架11之间的I/O连接时,可以根据电流的大小或电压的高低作为判断功能模块12实现相应功能的信号,以实现副仪表板骨架11与功能模块12之间的通讯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通信端子111b和第二通信端子121b均构造为一一对应的多个,多个第一通信端子111b和多个第二通信端子121b一一对应。其中,彼此对应的第一通信端子111b和第二信号之间采用相同的通讯方式,而多个第一通信端子111b彼此之间的通讯方式不同,多而第二通信端子121b之间的通讯方式也不同。例如,第一通信端子111b为三个,三个第一通信端子111b分别采用CAN通讯、LIN通讯和I/O连接,第二通信端子121b为对应的三个,三个第二通信端子121b分别采用CAN通讯、LIN通讯和I/O连接。
通过设置多个第一通信端子111b和多个第二通信端子121b的布置方式,可以实现功能模块12与副仪表板骨架11之间的多种通讯连接方式,使得车辆可以采用更加丰富的控制手段对功能模块12进行控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控制线CR1和第二控制线CR2可以与车辆的控制中心相连,在功能模块12与副仪表板骨架11连接后,第一电连接器13的信号端子与第二电连接器的信号端子连接,第二电连接器14的信号端子适于控制功能模块12内的元器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电连接器13上设置有第一接地端子111c,第二电连接器14上设置有适于与第一接地端子111c配合的第二接地端子121c,第一接地端子111c可以与车辆上的接地端相连,第二接地端子121c与功能模块12中用电器的接地端相连,在功能模块12与副仪表板骨架11接合时,第一接地端子111c与第二接地端子121c连接,可以满足功能模块12中用电元件的接地需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每个第一电连接器13包括第一安装座111,第一电源端子111a、第一信号端子131a、第二信号端子131b、第一通信端子111b和第一接地端子111c均设置在第一安装座111上,每个第二电连接器14包括第二安装座121,第二电源端子121a、第三信号端子141a、第四信号端子141b、第二通信端子121b和第二接地端子121c均设置在第二安装座121上。
第一安装座111的上表面集成设置第一电源端子111a、第一信号端子131a、第二信号端子131b、第一通信端子111b和第一接地端子111c,且第一电源端子111a、第一信号端子131a、第二信号端子131b、第一通信端子111b和第一接地端子111c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第二安装座121的下表面集成设置有第二电源端子121a、第三信号端子141a、第四信号端子141b、第二通信端子121b和第二接地端子121c,且第二电源端子121a、第三信号端子141a、第四信号端子141b、第二通信端子121b和第二接地端子121c之间的相对位置一定;其中,第一安装座111中第一电源端子111a、第一信号端子131a、第二信号端子131b、第一通信端子111b和第一接地端子111c之间的相对布置位置,与第二安装座121中第二电源端子121a、第三信号端子141a、第四信号端子141b、第二通信端子121b和第二接地端子121c之间的相对位置相同,以保证在功能模块12安装在副仪表板骨架11时,第一安装座111与第二安装座121彼此正对,且使第一电源端子111a、第一信号端子131a、第二信号端子131b、第一通信端子111b和第一接地端子111c与第二电源端子121a、第三信号端子141a、第四信号端子141b、第二通信端子121b和第二接地端子121c彼此一一对应,实现副仪表板骨架11与功能模块12之间的电连接。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副仪表板骨架11包括间隔设置的左侧板112和右侧板113,左侧板112的顶端和右侧板113的顶端均设置有远离彼此延伸的翻边114,翻边114上设置有第一电连接器13。左侧板112与右侧板113彼此间隔开以形成安装槽结构,在左右侧板113上设置有翻边114结构,在功能模块12上设置有与翻边114结构正对的配合部,在功能模块12与副仪表板骨架11配合后,翻边114结构可以与配合部止抵,从而使副仪表板骨架11支撑功能模块12,在翻边114结构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座111,在配合部上设置有第二电连接器14,第二电连接器14的第二安装座121与第一安装座111正对,可以保证副仪表板骨架11与功能模块12之间的电连接稳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电源端子111a与第二电源端子121a之间、第一信号端子131a与第三信号端子141a之间、第二信号端子131b与第四信号端子141b之间、第一通信端子111b与第二通信端子121b之间、第一接地端子111c与第二接地端子121c之间均采用触点连接方式,可以满足功能模块12的供电以及信号连接需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副仪表板总成1包括副仪表板骨架11和功能模块12,副仪表板骨架11设置在车辆的前地板上,仪表板骨架内设置有容纳槽,功能模块12与副仪表板骨架11分别通过电源端子和信号端子电连接且通过通信端子通讯连接,其中功能模块12安装在副仪表板骨架11上时,电源端子先于信号端子和通信端子连接;功能模块12从副仪表板骨架11上拆卸时,电源端子滞后于信号端子和通信端子断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副仪表板总成1,通过设置功能模块12在与副仪表板骨架11进行拆卸时,先将功能模块12与副仪表板骨架11电连接,以使副仪表板骨架11对功能模块12进行供电,在功能模块12内已经存在供电后再将功能模块12与副仪表板骨架11之间信号连接,以保证功能模块12在安装于副仪表板骨架11的过程中,先实现对功能模块12的供电后实现对功能模块12的通讯连接;在将功能模块12从副仪表板骨架11上进行拆卸时,先将功能模块12与副仪表板骨架11之间的通讯连接断开,再将功能模块12与副仪表板骨架11之间的电连接断开,以避免功能模块12中的用电元气件带电插拔,避免信号端子、通信端子以及电源端子烧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副仪表板总成1,通过设置功能模块12与副仪表板骨架11在安装过程中,电源端子优先于信号端子和通信端子连接,在拆卸的过程中,电源端子滞后于信号端子断开,可以有效地保护功能模块12中的电源端子、通信端子和信号端子,提高电连接器的使用寿命,提高副仪表板总成1的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副仪表板总成,功能模块可拆卸地设置在副仪表板骨架上,在将功能模块安装在副仪表板骨架上,功能模块上的第二电连接器14适于与副仪表板骨架上的第一电连接器13配合以形成检测线路,检测线路在功能模块从副仪表板骨架上拆卸时断路,控制电路根据检测线路的断路状态控制副仪表板骨架断电以使功能模块断电,从而,功能模块在拆卸的过程中断电,可以有效地保护功能模块中的电连接器,提高电连接器的使用寿命,避免功能模块带电拔插,提高副仪表板总成的可靠性。
下面简单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上设置有上述实施例的副仪表板总成1,由于车辆上设置有上述实施例的副仪表板总成,因此该车辆的功能模块在拆卸的过程中断电,可以有效地保护功能模块中的电连接器,提高电连接器的使用寿命,避免功能模块带电拔插,提高副仪表板总成的可靠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车辆的副仪表板总成,所述副仪表板总成包括:副仪表本体和多个功能模块,所述副仪表板本体包括副仪表板骨架,所述副仪表板骨架包括多个功能安装区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功能模块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多个功能安装区域中的任意一个,所述副仪表板骨架通过电连接器与所述功能模块对应电连接,所述电连接器包括设置在所述副仪表板骨架上的第一电连接器和设置在所述功能模块上的第二电连接器,其中,在至少一个所述功能模块安装在所述副仪表板骨架上时,所述至少一个功能模块上的第二电连接器适于分别与所述副仪表板骨架上的至少一个第一电连接器配合,以形成至少一个检测线路,每个所述检测线路在相应的功能模块从所述副仪表板骨架上拆卸时断路;
所述副仪表板总成还包括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至少一个检测线路相连,所述控制电路根据任一所述检测线路的断路状态控制所述副仪表板骨架断电以使所述功能模块断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副仪表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线路连接在第一控制线和第二控制线之间,所述控制电路通过所述第一控制线和所述第二控制线连接所述至少一个检测线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副仪表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连接器上设置有第一信号端子和第二信号端子,所述第二电连接器上设置有适于与所述第一信号端子配合的第三信号端子以及适于与所述第二信号端子配合的第四信号端子,其中,
所述检测线路包括第一连接线、第二连接线和第三连接线,所述第一连接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信号端子,所述第二连接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信号端子,所述第二连接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信号端子,所述第三连接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信号端子,所述第一连接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一端,所述第三连接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二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副仪表板总成,其特征在于,当安装在所述副仪表板骨架上的功能模块为多个时,多个所述检测线路依次串联连接,串联连接的所述多个检测线路连接在第一控制线和第二控制线之间,所述控制电路通过所述第一控制线和所述第二控制线连接串联连接的所述多个检测线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副仪表板总成,其特征在于,当安装在所述副仪表板骨架上的功能模块为多个时,每个所述第一电连接器上设置有第一信号端子和第二信号端子,每个所述第二电连接器上设置有适于与所述第一信号端子配合的第三信号端子以及适于与所述第二信号端子配合的第四信号端子,其中,
每个所述检测线路包括第一连接线、第二连接线和第三连接线,所述第一连接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信号端子,所述第二连接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信号端子,所述第二连接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信号端子,所述第三连接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信号端子;
第一个检测线路的所述第一连接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一端,除第一个以外的其他检测线路,每个检测线路中的第一连接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前一个检测线路中的第三连接线的另一端,最后一个检测线路的所述第三连接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二端。
6.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副仪表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连接器上设置有第一电源端子,所述第二电连接器上设置有适于与所述第一电源端子配合的第二电源端子,其中,所述控制电路连接在所述第一电连接器上的第一电源端子与所述车辆的电源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副仪表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
可控开关,所述可控开关连接在所述第一电连接器上的第一电源端子与所述车辆的电源之间,所述可控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线;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线连接所述车辆的电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副仪表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
可控开关,所述可控开关连接在所述第一电连接器上的第一电源端子与所述车辆的电源之间;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可控开关的控制端相连,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第一控制线和所述第二控制线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副仪表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块设有第一结合件,所述副仪表板骨架设有第二结合件,所述第一结合件适于与所述第二结合件结合以使所述功能模块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副仪表板骨架。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副仪表板总成。
CN202020608168.1U 2020-04-21 2020-04-21 副仪表板总成及车辆 Active CN2123863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08168.1U CN212386320U (zh) 2020-04-21 2020-04-21 副仪表板总成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08168.1U CN212386320U (zh) 2020-04-21 2020-04-21 副仪表板总成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86320U true CN212386320U (zh) 2021-01-22

Family

ID=742495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08168.1U Active CN212386320U (zh) 2020-04-21 2020-04-21 副仪表板总成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863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949640A (en) Power inverter with re-orientable display panel and AC port modules
US10017137B2 (en) Vehicle-mounted system and wire harness
EP2750923B1 (en) Connector identifying method, connector identifying system, and feeding system using the connector
US11167655B2 (en) Charging station and connector therefor, and method of charging an electric vehicle with a charging station
US10377257B2 (en) Vehicle-mounted charging device and vehicle charging system
US7728704B2 (en) Method for reducing continuous charge
KR20130025562A (ko) 차량용 고전압분배장치
US20070267917A1 (en) Power connection device for battery terminal clamp
CN104520960B (zh) 具有多个连接区域的开关装置
CN212386320U (zh) 副仪表板总成及车辆
CN103826925A (zh) 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电力连接盒
KR20220067472A (ko) 버스바 분산 전력감지모듈이 내장된 전기차 전력분배장치
CN101567523B (zh) 离子发生器
JP2013233021A (ja) 車両用給電システム
CN211879655U (zh) 副仪表板骨架及副仪表板总成
CN212386312U (zh) 用于车辆副仪表板总成的电连接器
CN213056715U (zh) 车用集成配电控制器
JP6636793B2 (ja) 電池パック
KR101758416B1 (ko) 전기 자동차용 파워 릴레이 어셈블리
CN211879654U (zh) 副仪表板总成及车辆
CN218805247U (zh) 高压互锁系统和车辆
CN218850338U (zh) 分线器、供电系统及车辆
CN114211979B (zh) 一种可外置的车载充电系统和方法
CN213035907U (zh) 副仪表板总成及车辆
CN211605567U (zh) 一种开关可控的pdu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