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80597U - 连接器及管型母线组件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及管型母线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80597U
CN212380597U CN202021346351.5U CN202021346351U CN212380597U CN 212380597 U CN212380597 U CN 212380597U CN 202021346351 U CN202021346351 U CN 202021346351U CN 212380597 U CN212380597 U CN 2123805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ular
connector
busbar
plugging
so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4635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仝志红
刘扬
刘心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Woerfar Electri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Woerfar Electr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Woerfar Electri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Woerfar Electr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4635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805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805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805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tallation Of Bus-Ba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及管型母线组件,其中,连接器用于连接两段管型母线,连接器包括双通插座及导电体;双通插座具有两个端部及贯通两个端部设置的插拔通道;导电体嵌设于插拔通道内,导电体将插拔通道分隔为两个插拔孔,以分别供两段管型母线插接,导电体两端与管型母线抵接的内壁上设有多个载流件,多个载流件用于与两段管型母线的母线触头抵接。本实用新型改进了管型母线的连接结构,管型母线与连接器的接触电阻小,降低了发热量,提高了管型母线的载流能力,提高了管型母线的可靠性,也提升了管型母线的连接器的绝缘性能,安全可靠。

Description

连接器及管型母线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型母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器及管型母线组件。
背景技术
在输电项目中,单段管型母线的长度是定尺的,完成整个项目每相的连接需要用到连接头或连接器等。
目前的方案是采用螺栓将铜制抱箍金具固定在两段管型母线连接处,接头外部使用热缩护套防护。但是由于该管母为空心结构,铜制抱箍金具向其径向施力,有变形的隐患,使得接触电阻增大,容易产生发热,两段管型母线连接处的载流能力较差,管型母线的可靠性较低。
因此,如何提高管型母线连接器的载流能力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旨在提高管型母线的载流能力,以提高管型母线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减少发热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连接器,用于连接两段管型母线,所述连接器包括:
双通插座,具有两个端部及贯通两个所述端部设置的插拔通道;以及
导电体,嵌设于所述插拔通道内,所述导电体将所述插拔通道分隔为两个插拔孔,以分别供两段管型母线插接,所述导电体两端与管型母线抵接的内壁上设有多个载流件,多个所述载流件用于与两段管型母线的母线触头抵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载流件为弹簧触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电体形成所述插拔孔的内壁上设有多个凹槽,多个所述载流件一对一地嵌设于多个所述凹槽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器还包括夹紧件,所述双通插座的两个端部分别设有所述夹紧件,以用于将插接于对应所述插拔孔的管型母线夹紧固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夹紧件包括防护壳,所述防护壳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且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相互贯通,所述防护壳的第一端与所述双通插座的端部通过固定件连接固定,所述防护壳的第二端沿背离所述双通插座的方向凸出设置并用于与所述管型母线的外壁贴合适配,以夹紧所述管型母线。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为法兰盘,所述法兰盘贴靠设置于所述防护壳与所述双通插座端部之间,所述防护壳具有贴靠设于所述法兰盘背向所述双通插座的固定部,所述法兰盘的螺栓依次穿过所述固定部、所述法兰盘后与所述双通插座的端部连接固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插拔孔的直径自所述双通插座的端部沿其轴向递减;所述插拔孔的内壁与所述管型母线之间设有安装腔。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器还包括应力体,所述应力体密封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并用于对所述管型母线进行绝缘密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双通插座的外壁上包覆有接地屏蔽层,所述接地屏蔽层用于接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管型母线组件,所述管型母线组件包括至少两段管型母线,每两段所述管型母线之间通过如上所述的连接器进行可插拔连接,所述管型母线包括母线本体,所述母线本体一端设有母线触头,所述母线触头与所述连接器的导电体电连接;所述连接器包括:
双通插座,具有两个端部及贯通两个所述端部设置的插拔通道;以及
导电体,嵌设于所述插拔通道内,所述导电体将所述插拔通道分隔为两个插拔孔,以分别供两段管型母线插接,所述导电体两端与管型母线抵接的内壁上设有多个载流件,多个所述载流件用于与两段管型母线的母线触头抵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由于该连接器的双通插座具有两个端部及贯通两个端部设置的插拔通道;导电体嵌设于插拔通道内,导电体将插拔通道分隔为两个插拔孔,以分别供两段管型母线插接,导电体两端与管型母线抵接的内壁上设有多个载流件,多个载流件用于与两段管型母线的母线触头抵接,本实用新型提高了管型母线的载流能力,提高了管型母线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减少了发热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管型母线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管型母线 100A 插拔孔
100 双通插座 310 防护壳
200 导电体 320 固定件
300 夹紧件 101 接地屏蔽层
400 应力体 201 载流件
11 母线触头 12 绝缘层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输电项目中,单段管型母线的长度是定尺的,完成整个项目每相的连接需要用到连接头或连接器等。
在一示例性技术中,管型母线采用螺栓将铜制抱箍金具固定在两段母线连接处,接头外部使用热缩护套防护。但是由于该管母为空心结构,铜制抱箍金具向其径性向施力,有变形的隐患,使得接触电阻增大,容易产生发热,管型母线的可靠性较低。而且,接头外部使用热缩管防护,无法达到全绝缘等级,有触电和放电风险。
为了提高管型母线的载流能力,提高管型母线连接头的可靠性及安全性,以减少发热量,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连接器,用于连接两段管型母线或其它管型线材,此处不限。
参照图1,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连接器包括双通插座100、导电体200及夹紧件300,双通插座100具有两个端部及贯通两个端部设置的插拔通道;导电体200嵌设于插拔通道内,导电体200将插拔通道分隔为两个插拔孔100A,以分别供两段管型母线10插接,导电体200两端与管型母线10 抵接的内壁上设有多个载流件201,多个载流件201用于与两段管型母线10 的母线触头11抵接。
在本实施例中,该导电体200形成插拔孔100A的内壁设有多个凹槽,凹槽内设置有载流件201,多个载流件201一对一地嵌设于多个凹槽内。
其中,凹槽可以设置为U型结构,载流件201可为弹簧触指等,此处不做限定。
弹簧触指为环形弹簧,可以在小空间内传送强电流,同时也可以用作纯粹的机械连接。其使用没有任何限制,适合在多种静态或动态的中高压环境下使用。这种新型的弹簧具有独特的载荷、宽余的工作范围、弹簧的许可压缩量高。在较大的变形范围内还可以保持一个近乎常量的弹性力。其绕线线圈是椭圆的、倾斜的,当受到压缩时,每个线圈将产生单独变形,无论线圈的哪一部分产生变形,整个弹簧都将进行反应,从而实现在每个接触点上的负载一致。
其中,双通插座100可呈中空圆柱状设置,可采用硬质或具有一定弹性的塑胶体进行成型制造。导电体200可为铜质锥座等,以作为载流媒介。夹紧件300可采用法兰或锁紧箍等,此处不限。
在连接两段管型母线10时,首先,可将连接器的夹紧件300松开,然后,将两段管型母线10的连接端分别插入至双通插座100两端的插拔孔100A内,并使管型母线10的导电部与插拔孔100A内的导电体200抵接导通,然后再将夹紧件300收紧以夹紧两段管型母线10。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该连接器的双通插座100的两个端部贯通设置插拔通道,导电体200嵌设于插拔通道内,导电体200将插拔通道分隔为两个插拔孔100A,以分别供两段管型母线10插接,导电体200两端与管型母线10抵接的内壁上设有多个载流件201,多个载流件201用于与两段管型母线10的母线触头11抵接,提高了管型母线10的载流能力,提高了管型母线10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减少了管型母线10及连接器的发热量。
为了将管型母线10夹紧于双通插座100内,在一实施例中,参考图1,该连接器的双通插座100的两个端部分别设有夹紧件300,以用于将插接于对应插拔孔100A的管型母线10夹紧固定。其中,夹紧件300包括防护壳310,防护壳310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且第一端和第二端相互贯通,防护壳310的第一端与双通插座100的端部通过固定件320连接固定,防护壳310 的第二端沿背离双通插座100的方向凸出设置并用于与管型母线10的外壁贴合适配,以夹紧管型母线10。
需要说明的是,防护壳310的第二端的内壁可呈管型设置,以使其与管型母线10的外壁完全贴合密封。
进一步地,固定件320可为法兰盘,法兰盘贴靠设置于防护壳310与双通插座100端部之间,防护壳310具有贴靠设于法兰盘背向双通插座100的固定部,法兰盘的螺栓依次穿过固定部、法兰盘后与双通插座100的端部连接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法兰盘用于将防护壳310与双通插座100锁紧固定,以使防护壳310的第二端与管型母线10更好的贴合。值得注意的是,法兰盘的施力方向与双通插座100的轴向平行,而并非沿双通插座100的径向设置,本实施例通过防护壳310与法兰盘的共同作用将管型母线10夹紧于插拔孔 100A内,这样可以减小管型母线10径向受力而导致变形,减小管型母线10 接触电阻值,从而降低了发热量,提高了管型母线10的可靠性,也提升了管型母线10的连接器的绝缘性能,安全可靠。
为了减少对管型母线10径向压迫,以进一步地避免管型母线10变形,在一实施例中,插拔孔100A的直径自双通插座100的端部沿其轴向递减。
在本实施例中,插拔孔100A的内壁与管型母线10之间设有安装腔。连接器还包括应力体400,应力体400密封设置于安装腔内并用于对管型母线 10进行绝缘密封。
其中,应力体400可通过挤压填充至管型母线10和双通插座100的安装腔内,以起到绝缘密封作用。可以理解的是,应力体400可释放插拔孔100A 内管型母线10的应力,减少其径向压力,以减小管型母线10接触电阻值。
为了进一步地提高该管型母线10的安全性能,在一实施例中,该双通插座100的外壁上包覆有接地屏蔽层101,接地屏蔽层101用于接地。
需要说明的是,该连接器所有裸露部位全部可设置接地屏蔽层101,接地屏蔽层101与主接地有效连接,无人员触电、接地短路等危险。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管型母线组件,参考图1,该管型母线组件包括至少两段管型母线10,每两段管型母线10之间通过如上的连接器进行可插拔连接,管型母线10包括母线本体,母线本体一端设有母线触头11,母线触头 11与连接器的导电体200电连接。其中,连接器包括双通插座100、导电体200及夹紧件300,双通插座100具有两个端部及贯通两个端部设置的插拔通道;导电体200嵌设于插拔通道内,导电体200将插拔通道分隔为两个插拔孔100A,以分别供两段管型母线10插接;双通插座100的两个端部分别设有夹紧件300,以用于将插接于对应插拔孔100A的管型母线10夹紧固定。
该连接器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管型母线组件包括上述连接器的所有实施例的所有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与所述连接器相同的技术效果,此处不一一阐述。
在本实施例中,管型母线10的外壁包覆有一层绝缘层12,绝缘层12用于保护管型母线10内的导电线缆,并在连接器的插拔孔100A内与其内壁抵接,绝缘层12具有一定的可变形能力,能减少径向压迫导致管型母线10内的导电线缆的变形程度,减小接触电阻,进而减少了发热量,提高了管型母线10的可靠性及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连接器,用于连接两段管型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包括:
双通插座,具有两个端部及贯通两个所述端部设置的插拔通道;以及
导电体,嵌设于所述插拔通道内,所述导电体将所述插拔通道分隔为两个插拔孔,以分别供两段管型母线插接,所述导电体两端与管型母线抵接的内壁上设有多个载流件,多个所述载流件用于与两段管型母线的母线触头抵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流件为弹簧触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体形成所述插拔孔的内壁上设有多个凹槽,多个所述载流件一对一地嵌设于多个所述凹槽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还包括夹紧件,所述双通插座的两个端部分别设有所述夹紧件,以用于将插接于对应所述插拔孔的管型母线夹紧固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件包括防护壳,所述防护壳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且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相互贯通,所述防护壳的第一端与所述双通插座的端部通过固定件连接固定,所述防护壳的第二端沿背离所述双通插座的方向凸出设置并用于与所述管型母线的外壁贴合适配,以夹紧所述管型母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法兰盘,所述法兰盘贴靠设置于所述防护壳与所述双通插座端部之间,所述防护壳具有贴靠设于所述法兰盘背向所述双通插座的固定部,所述法兰盘的螺栓依次穿过所述固定部、所述法兰盘后与所述双通插座的端部连接固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拔孔的直径自所述双通插座的端部沿其轴向递减;
所述插拔孔的内壁与所述管型母线之间设有安装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还包括应力体,所述应力体密封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并用于对所述管型母线进行绝缘密封。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通插座的外壁上包覆有接地屏蔽层,所述接地屏蔽层用于接地。
10.一种管型母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型母线组件包括至少两段管型母线,每两段所述管型母线之间通过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进行可插拔连接,所述管型母线包括母线本体,所述母线本体一端设有母线触头,所述母线触头与所述连接器的导电体电抵接。
CN202021346351.5U 2020-07-09 2020-07-09 连接器及管型母线组件 Active CN2123805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46351.5U CN212380597U (zh) 2020-07-09 2020-07-09 连接器及管型母线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46351.5U CN212380597U (zh) 2020-07-09 2020-07-09 连接器及管型母线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80597U true CN212380597U (zh) 2021-01-19

Family

ID=741643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46351.5U Active CN212380597U (zh) 2020-07-09 2020-07-09 连接器及管型母线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8059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45859A (zh) * 2021-09-02 2021-12-03 威腾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母线连接机构及母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45859A (zh) * 2021-09-02 2021-12-03 威腾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母线连接机构及母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352240A (en) Method of connecting a coaxial cable to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6296497B1 (en) Three-phase electrical cable plug-type connector
JP2000516020A (ja) 電気的接続装置
CN201656414U (zh) 快装式电缆中间连接接头
RU2000107843A (ru) Разъемный соединитель для трехфазного силового кабеля
US9941616B2 (en) Multi-piece jacket for separable connectors
CN111446557B (zh) 光伏设备的接线装置
CN212380597U (zh) 连接器及管型母线组件
CN212380598U (zh) 连接器及管型母线组件
AU2004223349B2 (en) An electrical connection device
CN114267988B (zh) 一种可拆卸式大电流深水密封电缆组件
CN216055195U (zh) 一种稀土铝合金电缆车用线束
CN210404205U (zh) 一种短路接地线连接装置
KR102601988B1 (ko) 고전압 커넥터용 케이블 결합장치
CN208722658U (zh) 母联器及其绝缘组件
CN216015765U (zh) 一种宽频带电缆组件
US6485331B1 (en) Connection system operating in vacuum for high-voltage currents
CN217306786U (zh) 一种电动汽车连接器电磁屏蔽套管
CN214754268U (zh) 软连接件与应用该软连接件的连接结构
CN220774772U (zh) 一种屏蔽型金属防水接头高压线束总成
CN217335036U (zh) 一种电缆终端结构
CN216015787U (zh) 一种射频插座连接器
CN110492305A (zh) 一种短路接地线连接装置
CN213517408U (zh) 海底电缆全绝缘全屏蔽可分离连接器串联试验工装
CN212849046U (zh) 一种专用的耐低气压的高压电缆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