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74990U - 一种河道旁路湿地净化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河道旁路湿地净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74990U
CN212374990U CN202020778366.2U CN202020778366U CN212374990U CN 212374990 U CN212374990 U CN 212374990U CN 202020778366 U CN202020778366 U CN 202020778366U CN 212374990 U CN212374990 U CN 2123749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tland
riverway
layer
purification system
byp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7836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玄丽
赵敏
杨立群
彭子旻
杨小卜
张帅君
刘洋
李睿
唐登平
杨忠贤
徐文强
林晓炜
袁晓兵
王思宇
周国会
杨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CC LOGISTICS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CCCC Third Harbor Consultant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CCC Third Harbor Consultants filed Critical CCCC Third Harbor Consultants
Priority to CN20202077836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749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749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749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 Hydropon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河道旁路湿地净化系统,涉及河道臭水治理的技术领域,净化系统由依次连通的硝化湿地、下行垂直潜流湿地、生态塘和表流湿地组成,河道的出水口与硝化湿地连通,河道的进水口与表流湿地连通;硝化湿地内设置有生态浮岛以及悬挂在生态浮岛底部的碳素纤维生态草;下行垂直潜流湿地的四周设置有围护结构,下行垂直潜流湿地纵向上依次包括级配基质填料床和挺水植物一,挺水植物一种植在级配基质填料床上;表流湿地纵向上依次包括底部基质填料净化层和挺水植物二。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河道旁路湿地净化系统具有多道水体净化流程,可以对水体的不同的污染物进行分批处理,强效提升河道的水体净化能力,加快净化周期,降低净化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河道旁路湿地净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臭水治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河道湿地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及工业化进程加快,我国长期面临水资源短缺、水体污染和水生态退化等多个方面问题,大量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产生,过度的向河道内排放,导致很多河道的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不仅如此,农田氮、磷等污染物的流逝也可能造成河道的水体富营养化,引起水生生物和藻类的过度繁殖,通过渗流污染地下水,改变到饮用水的质量,引起人们对水体健康的担忧。
近年来,对河道水体的治理成为热点,加强河道水体周围的生态建设,河道内养殖微生物、植物及鱼类,进行水体净化,然而现有的河道治理存在对水体污染物净化能力不强、净化周期较长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产生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道旁路湿地净化系统,解决了对河道内的水体污染物净化能力不强、净化周期较长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河道旁路湿地净化系统,所述河道的上游设置有出水口,所述河道的下游设置有进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系统由依次连通的硝化湿地、下行垂直潜流湿地、生态塘和表流湿地组成,所述河道的所述出水口与所述硝化湿地连通,所述河道的所述进水口与所述表流湿地连通;所述硝化湿地内设置有生态浮岛以及悬挂在所述生态浮岛底部的碳素纤维生态草,悬挂密度为18根/㎡;所述下行垂直潜流湿地的四周设置有围护结构,所述下行垂直潜流湿地纵向上依次包括级配基质填料床和挺水植物一,所述挺水植物一种植在所述级配基质填料床上;所述表流湿地纵向上依次包括底部基质填料净化层和挺水植物二。
上述的一种河道旁路湿地净化系统,其中,所述硝化湿地内种植沉水植物一,所述沉水植物一为穗状狐尾藻、黑藻和金鱼藻中的一种或多种,种植密度为25~36丛/㎡,4~6株/丛。
上述的一种河道旁路湿地净化系统,其中,所述围护结构为钢砼结构。
上述的一种河道旁路湿地净化系统,其中,所述级配基质填料床从下到上依次分为生物陶粒层、火山岩层、沸石层一和石灰石层,所述生物陶粒层的厚度为30cm,填料粒径为5~8cm;所述火山岩层的厚度为20cm,填料粒径为4~8cm;所述沸石层一的厚度为20cm,填料粒径为3~5cm;所述石灰石层的厚度为20cm,填料粒径为2~4cm。
上述的一种河道旁路湿地净化系统,其中,所述挺水植物一为水生美人蕉、梭鱼草、旱伞草和花叶芦竹中的一种或多种,种植密度为9~25株/㎡。
上述的一种河道旁路湿地净化系统,其中,所述生态塘内种植沉水植物二,所述沉水植物二为亚洲苦草、刺苦草和竹叶眼子菜中的一种或多种,种植密度为25~36丛/㎡,2~4株/丛。
上述的一种河道旁路湿地净化系统,其中,所述生态塘内养殖有底栖动物和鱼类,所述底栖动物为梨形环棱螺、铜锈环棱螺和无齿蚌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鱼类为乌鳢和鲢鱼。
上述的一种河道旁路湿地净化系统,其中,所述挺水植物二为菖蒲、水葱和千屈菜的一种或多种,种植密度为16~36株/㎡。
上述的一种河道旁路湿地净化系统,其中,所述底部基质填料净化层为沸石层二,所述沸石层二的厚度为25cm,填料粒径为3~5cm。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河道旁路湿地净化系统具有多道水体净化流程,可以对水体的不同的污染物进行分批处理,强效提升河道的水体净化能力,加快净化周期,降低净化成本,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河道旁路湿地净化系统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硝化湿地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下行垂直潜流湿地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1、河道;11、出水口;12、进水口;2、硝化湿地;21、生态浮岛;22、碳素纤维生态草;3、下行垂直潜流湿地;31、级配基质填料床; 311、生物陶粒层;312、火山岩层;313、沸石层一;314、石灰石层;32、挺水植物一;4、生态塘;5、表流湿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河道旁路湿地净化系统,请参阅图1、图2 和图3所示,河道1的上游设置有出水口11,河道1的下游设置有进水口12,净化系统设置在河道1同一侧岸上,净化系统由依次通过管道连通的硝化湿地2、下行垂直潜流湿地3、生态塘4和表流湿地5组成,硝化湿地2布置于河道1上游,表流湿地5布置于河道1下游,下行垂直潜流湿地3、生态塘4 布置于硝化湿地2和表流湿地5之间,河道1的出水口11与硝化湿地2通过管道相连通,河道1的进水口12与表流湿地5通过管道相连通,河道1上游的水部分流入硝化湿地2内,经过净化系统净化处理后的水从表流湿地5重新流入河道1内,实现对河道1污水的净化处理,净化能力强且周期短。
硝化湿地2内设置有生态浮岛21以及悬挂在生态浮岛21底部的碳素纤维生态草22,悬挂密度为18根/㎡,生态浮岛21为水上漂浮载体,运用无土栽培技术种植挺水植物和浮叶植物,利用植物的生长,吸收净化水体中的污染物,生态浮岛21安装面积占硝化湿地2内水面面积的8%~12%,碳素纤维生态草22采用生态性水处理材料,具有极高的吸附性与生物亲和性,有利于吸引微生物菌群在其表面形成粘着性活性生物膜。
下行垂直潜流湿地3的四周设置有围护结构,下行垂直潜流湿地3纵向上依次包括级配基质填料床31和挺水植物一32,挺水植物一32种植在级配基质填料床31上,表流湿地5纵向上依次包括底部基质填料净化层和挺水植物二,挺水植物二种植在底部基质填料净化层上。
其中,硝化湿地2内种植沉水植物一,沉水植物一为穗状狐尾藻、黑藻和金鱼藻中的一种或多种,种植密度为25~36丛/㎡,4~6株/丛。
进一步,围护结构为钢砼结构;级配基质填料床31采用级配方式进行铺设,级配基质填料床31的铺设厚度为90cm,级配基质填料床31从下到上依次分为生物陶粒层311、火山岩层312、沸石层一313和石灰石层314,生物陶粒层311的厚度为30cm,填料粒径为5~8cm;火山岩层312的厚度为20cm,填料粒径为4~8cm;沸石层一313的厚度为20cm,填料粒径为3~5cm;石灰石层314的厚度为20cm,填料粒径为2~4cm;挺水植物一32为水生美人蕉、梭鱼草、旱伞草和花叶芦竹中的一种或多种,种植密度为9~25株/㎡。
还有,生态塘4内种植沉水植物二,沉水植物二为亚洲苦草、刺苦草和竹叶眼子菜中的一种或多种,种植密度为25~36丛/㎡,2~4株/丛;生态塘4 内养殖有底栖动物和鱼类,底栖动物为梨形环棱螺、铜锈环棱螺和无齿蚌的一种或多种,鱼类主要为肉食性鱼类和滤食性鱼类,具体可以采用乌鳢和鲢鱼,不对沉水植物二牧食,避免对植物的破坏。
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挺水植物二为菖蒲、水葱和千屈菜的一种或多种,种植密度为16~36株/㎡;底部基质填料净化层为沸石层二,沸石层二的厚度为25cm,填料粒径为3~5cm,沸石具有一定的比表面积和吸附性,既可以作为挺水植物二的种植基质,又可作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介质,强化区域水体污染物降解净化能力。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河道旁路湿地净化系统,所述河道(1)的上游设置有出水口(11),所述河道(1)的下游设置有进水口(12),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系统由依次连通的硝化湿地(2)、下行垂直潜流湿地(3)、生态塘(4)和表流湿地(5)组成,所述河道(1)的所述出水口(11)与所述硝化湿地(2)连通,所述河道(1)的所述进水口(12)与所述表流湿地(5)连通;
所述硝化湿地(2)内设置有生态浮岛(21)以及悬挂在所述生态浮岛(21)底部的碳素纤维生态草(22);
所述下行垂直潜流湿地(3)的四周设置有围护结构,所述下行垂直潜流湿地(3)纵向上依次包括级配基质填料床(31)和挺水植物一(32),所述挺水植物一(32)种植在所述级配基质填料床(31)上;
所述表流湿地(5)纵向上依次包括底部基质填料净化层和挺水植物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旁路湿地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硝化湿地(2)内种植沉水植物一,所述沉水植物一为穗状狐尾藻、黑藻和金鱼藻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旁路湿地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护结构为钢砼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河道旁路湿地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级配基质填料床(31)从下到上依次分为生物陶粒层(311)、火山岩层(312)、沸石层一(313)和石灰石层(314),所述生物陶粒层(311)的厚度为30cm,填料粒径为5~8cm;所述火山岩层(312)的厚度为20cm,填料粒径为4~8cm;所述沸石层一(313)的厚度为20cm,填料粒径为3~5cm;所述石灰石层(314)的厚度为20cm,填料粒径为2~4c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河道旁路湿地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挺水植物一(32)为水生美人蕉、梭鱼草、旱伞草和花叶芦竹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旁路湿地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塘(4)内种植沉水植物二,所述沉水植物二为亚洲苦草、刺苦草和竹叶眼子菜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河道旁路湿地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塘(4)内养殖有底栖动物和鱼类,所述底栖动物为梨形环棱螺、铜锈环棱螺和无齿蚌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鱼类为乌鳢和鲢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旁路湿地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挺水植物二为菖蒲、水葱和千屈菜的一种或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旁路湿地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基质填料净化层为沸石层二,所述沸石层二的厚度为25cm,填料粒径为3~5cm。
CN202020778366.2U 2020-05-12 2020-05-12 一种河道旁路湿地净化系统 Active CN2123749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78366.2U CN212374990U (zh) 2020-05-12 2020-05-12 一种河道旁路湿地净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78366.2U CN212374990U (zh) 2020-05-12 2020-05-12 一种河道旁路湿地净化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74990U true CN212374990U (zh) 2021-01-19

Family

ID=741773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78366.2U Active CN212374990U (zh) 2020-05-12 2020-05-12 一种河道旁路湿地净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74990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76002A (zh) * 2021-03-19 2021-06-01 宁波高新区围海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河道水体净化系统
CN113213639A (zh) * 2021-05-06 2021-08-06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一种采用草鱼作为高级消费者的小型河流生态净化湿地
CN115947459A (zh) * 2023-03-13 2023-04-11 湖南博世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封闭水体构建自循环生态净化系统
CN117228852A (zh) * 2023-11-16 2023-12-15 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河道水处理的生物庇护所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76002A (zh) * 2021-03-19 2021-06-01 宁波高新区围海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河道水体净化系统
CN113213639A (zh) * 2021-05-06 2021-08-06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一种采用草鱼作为高级消费者的小型河流生态净化湿地
CN115947459A (zh) * 2023-03-13 2023-04-11 湖南博世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封闭水体构建自循环生态净化系统
CN117228852A (zh) * 2023-11-16 2023-12-15 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河道水处理的生物庇护所
CN117228852B (zh) * 2023-11-16 2024-02-02 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河道水处理的生物庇护所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374990U (zh) 一种河道旁路湿地净化系统
CN107720973B (zh) 一种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CN100378272C (zh) 城市河溪沟渠水体立体式原位生态修复方法
CN206635115U (zh) 一种复合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CN103253822B (zh) 一种复合型人工湿地尾水处理系统
CN101274798B (zh) 饮用水水源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及预处理方法
CN101407360B (zh) 应用人工湿地处理循环海水养殖中废水的方法
CN104926038B (zh) 一种用于农村污水处理的生物生态复合处理装置
CN110835165A (zh) 一种适用于河道型水源地的微污染水体生态净化系统
CN203618566U (zh) 一种水体净化高效循环养殖系统
CN109095617A (zh) 亚热带地区复合型人工湿地净化海水养殖用水的生态系统以及净化方法
CN109942156B (zh) 基于生物滤池的海水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CN110028203A (zh) 一种水产养殖退水旁路治理及生态修复循环处理方法
CN112079444A (zh) 一种仿自然湿地系统及其净化方法
CN217627812U (zh) 一种河道水污染治理用生态浮岛
CN109930561B (zh) 一种生物滤水器透水坝
CN108545832A (zh) 一种适用于微污染水源水的生态工程净化系统
CN206580631U (zh) 一种能够提供碳源的人工湿地
CN210313913U (zh) 一种典型黑臭河道生态修复的强化预处理系统
CN207726821U (zh) 一种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CN110092531A (zh) 一种组合式多功能尾水深度脱氮除磷人工湿地系统
CN115557626A (zh) 一种养殖池塘尾水异位生态治理方法
CN212504229U (zh) 一种仿自然湿地系统
CN104556532A (zh) 一种人工湿地净化系统
CN204779038U (zh) 序批式交换循环活性污泥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804

Address after: Room 205, West District, 2nd floor, no.707 Zhangyang Road, 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0120

Patentee after: CCCC LOGISTICS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200032, 831 Jia Jia Road, Shanghai, Xuhui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CCCC THIRD HARBOR CONSULTANT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