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79038U - 序批式交换循环活性污泥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序批式交换循环活性污泥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79038U
CN204779038U CN201520468834.5U CN201520468834U CN204779038U CN 204779038 U CN204779038 U CN 204779038U CN 201520468834 U CN201520468834 U CN 201520468834U CN 204779038 U CN204779038 U CN 2047790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gulatory region
anoxic
degradation district
pond
aerobic degrad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6883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伟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Qianshengyuan 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46883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790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790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790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序批式交换循环活性污泥处理系统,其包括处理池以及位于处理池内部的竖隔块,竖隔块竖直布置在处理池内部后将处理池分隔为缺氧调节区和好氧降解区,竖隔块的上端面和处理池的顶壁之间设置有第一通道,竖隔块的下端面和处理池的底壁之间设置有第二通道,所述处理池底部设置有排泥系统,所述缺氧调节区的底部设置有网状布水系统,所述好氧降解区的底部设置有微孔曝气系统,好氧降解区和缺氧调节区内填充有填料。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通好氧降解区和缺氧调节区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通过网状布水系统和微孔曝气系统交替开启,填料从缺氧调节区和好氧降解区之间流动后,实现序批次交换循环活性污泥处理。

Description

序批式交换循环活性污泥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泥处理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序批式交换循环活性污泥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据监测,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日趋严重的水污泥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对我国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严重影响,而且还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所以,水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在环保领域中,污水处理技术多种多样,但是对于有机物的去除及氮氨去除,传统方法有SBR,A/O,A2/O等处理工艺,但这些处理工艺的效率不高,及运行成本较高,而且需要调试时间较长,而且对于一些高氮氨负荷废水,处理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序批式交换循环活性污泥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序批式交换循环活性污泥处理系统,其包括处理池以及位于处理池内部的竖隔块,所述竖隔块竖直布置在处理池内部后将处理池分隔为缺氧调节区和好氧降解区,所述竖隔块的上端面和处理池的顶壁之间设置有连通缺氧调节区和好氧降解区的第一通道,竖隔块的下端面和处理池的底壁之间设置有连通缺氧调节区和好氧降解区的第二通道,所述处理池底部设置有排泥系统,所述缺氧调节区的底部设置有网状布水系统,所述好氧降解区的底部设置有微孔曝气系统,好氧降解区和缺氧调节区内填充有填料。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缺氧调节区的底部设置有粗曝气系统,所述粗曝气系统包括均匀分布在缺氧调节区的粗曝管以及位于粗曝管上的粗曝孔。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网状布水系统包括呈网状布置在缺氧调节区的布水管,所述布水管上均匀布置有布水孔,布水管与位于处理池外的进水泵连通。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微孔曝气系统包括均匀分布在好氧降解区的曝气管,所述曝气管上均匀分布有微孔曝气器。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排泥系统包括均匀分布在处理池的排泥管,所述排泥管的一端依次穿过缺氧调节区、第二通道以及好氧降解区。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好氧降解区中的填料占好氧降解区容积的40%,所述缺氧调节区中的填料占缺氧调节区容积的4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通好氧降解区和缺氧调节区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废水通过网状布水系统进入缺氧调节区;在废水进入缺氧调节区内,区域内填料随水流上升,经第一通道进入好氧降解区;废水及填料进入好氧降解区后,由于水力作用,好氧降解区下方填料随水流方向从第二通道进入缺氧调节区;随着废水不断注入,污水及填料在缺氧调节区与好氧降解区作循环运作;当进水1-2小时后,进水泵停止进水,好氧降解区的微孔曝气系统开启,进行曝气,此时好氧降解区废水与填料,随时曝气的上推作用,从第一通道流进缺氧调节区,而缺氧调节区的废水及填料从第二通道流入好氧降解区,两个区域则形成一个内循环系统,同时好氧降解区的DO值保持在2-3mg/l,通过网状布水系统和微孔曝气系统交替开启,实现序批次交换循环活性污泥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序批式交换循环活性污泥处理系统,其包括处理池1以及位于处理池1内部的竖隔块4,所述竖隔块4竖直布置在处理池1内部后将处理池1分隔为缺氧调节区2和好氧降解区3,所述竖隔块4的上端面和处理池1的顶壁之间设置有连通缺氧调节区2和好氧降解区3的第一通道5,竖隔块4的下端面和处理池1的底壁之间设置有连通缺氧调节区2和好氧降解区3的第二通道6,所述处理池1底部设置有排泥系统9,所述缺氧调节区2的底部设置有网状布水系统7,所述好氧降解区3的底部设置有微孔曝气系统10,好氧降解区3和缺氧调节区2内填充有填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缺氧调节区2的底部设置有粗曝气系统8,所述粗曝气系统8包括均匀分布在缺氧调节区2的粗曝管以及位于粗曝管上的粗曝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网状布水系统7包括呈网状布置在缺氧调节区2的布水管,所述布水管上均匀布置有布水孔,布水管与位于处理池1外的进水泵11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微孔曝气系统10包括均匀分布在好氧降解区3的曝气管,所述曝气管上均匀分布有微孔曝气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排泥系统9包括均匀分布在处理池1的排泥管,所述排泥管的一端依次穿过缺氧调节区2、第二通道6以及好氧降解区3。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好氧降解区3中的填料占好氧降解区3容积的40%,所述缺氧调节区2中的填料占缺氧调节区2容积的40%。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处理步骤:
A.该方法为将处理池1分为两个区域,第一区域叫缺氧调节区2,第二区域叫好氧降解区3,两个区域填料填充数量为容积40%的混合填料,使得在同一个池体中可发生缺氧反应和好氧反应,产生硝化与反硝化作用,同时混合填料给微生物提供了载体,大大搞了污水中有机物及氨氮的去除效率;
B.进水泵11将废水抽至缺氧调节区2底部的网状布水系统7,废水通过网状布水系统7进入缺氧调节区2,使得废水进行缺氧调节区2时,得以均匀进入,同时,有效保证废水的上升流速,为后续循环作水力条件保证;
C.在废水进入缺氧调节区2内,区域内填料随水流上升,从第一通道5进入好氧降解区3;废水及填料进入好氧降解区3后,由于水力作用,好氧降解区3下方填料随水流方向从第二通道6进入缺氧调节区2;随着废水不断注入,污水及填料在缺氧调节区2与好氧降解区3作循环运作;在此阶段为进水阶段,没有开启曝气系统,废水进入缺氧调节区2,缺氧调节区2具体调节均匀进水水质,同时在缺氧条件下,使得填料上生长兼性微生物菌群,为污水的反硝作用提供反应条件。同时,使得整个系统处于缺氧状态,污水及填料在两个区域间不断循环交换,在循环过程当中,填料间不断接触碰撞,各填料间的微生物也在不断交换生长,从而加快所有填料微生物的生长速度,提高了处理效率。
D.当进水1-2小时后,进水泵11停止进水,好氧降解区3微孔曝气系统10开启,进行曝气,此时好氧降解区3废水与填料,随时曝气的上推作用,从第一通道5流进缺氧调节区2,而缺氧调节区2的废水及填料从第二通道6流入好氧降解区3,两个区域则形成一个内循环系统,同时好氧降解区3的DO值保持在2-3mg/l。当时进水结束后,开启微孔曝气系统10,使好氧降解区3域的DO值达到2-3mg/l,该区域进入好氧状态。在好氧降解区3域,由于填料对气泡的切割分散作用,大大提高了氧气的溶解效率真,好氧微生物得以快速生长。在缺氧区中,兼性微生物得以生长,也给反硝化作用带来了缺氧的反应条件。在这个循环过程当中,缺氧调节区2和好氧调节区的污水及填料在不断交换和循环,填料之间的接触碰撞,使各填料上的微生物在不断交换到其它填料上,所以通过在这个流动循环过程当中,区域间填料的交换,各填料上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的交换,使得在填料上生的微生物群中同时具有好氧微生物与兼性微生物,则在一个填料上可具有硝化与反硝反菌,实际在一个填料上可完成硝化与反硝化功能。从而该系统具有高效的去除氨氮效率,以及极高的有机物去除率。
E.当好氧降解区3曝气6小时后,关闭微孔曝气系统10,开启缺氧调节区2粗曝气系统8,使得缺氧调节区2与好氧降解区3形成缺氧循环;当微曝气结束后,开启粗曝气系统8,粗曝气系统8中,整个系统进入缺氧状态,此时为缺氧循环交换,主要产生反硝化反应,强化了反硝化段的氨氮的去除效果。
F.粗曝气系统8开启1小时后,关闭粗曝气系统8,让整个系统进入静止沉淀状态;整个系统沉淀1小时后,通过排水装置将处理后的废水排出,排出水量为池容的65%。则整个处理周期完成。通过沉淀作用,使得系统中污泥沉淀到池底,再通过排水装置将处理后的上清液排出,并通过排泥系统9将污泥排出。
G.该处理方法的运行方式为序批式运行,每个运行周期为8-12小时,具体运行时间可依进出水质要求设计。序批式运行的优点在于可在同一池体中进行硝化及反硝化反应,同时,使微生物群落各样化,和具有更强在适应性。
当然,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6)

1.序批式交换循环活性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处理池以及位于处理池内部的竖隔块,所述竖隔块竖直布置在处理池内部后将处理池分隔为缺氧调节区和好氧降解区,所述竖隔块的上端面和处理池的顶壁之间设置有连通缺氧调节区和好氧降解区的第一通道,竖隔块的下端面和处理池的底壁之间设置有连通缺氧调节区和好氧降解区的第二通道,所述处理池底部设置有排泥系统,所述缺氧调节区的底部设置有网状布水系统,所述好氧降解区的底部设置有微孔曝气系统,好氧降解区和缺氧调节区内填充有填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序批式交换循环活性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调节区的底部设置有粗曝气系统,所述粗曝气系统包括均匀分布在缺氧调节区的粗曝管以及位于粗曝管上的粗曝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序批式交换循环活性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布水系统包括呈网状布置在缺氧调节区的布水管,所述布水管上均匀布置有布水孔,布水管与位于处理池外的进水泵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序批式交换循环活性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曝气系统包括均匀分布在好氧降解区的曝气管,所述曝气管上均匀分布有微孔曝气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序批式交换循环活性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泥系统包括均匀分布在处理池的排泥管,所述排泥管的一端依次穿过缺氧调节区、第二通道以及好氧降解区。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序批式交换循环活性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降解区中的填料占好氧降解区容积的40%,所述缺氧调节区中的填料占缺氧调节区容积的40%。
CN201520468834.5U 2015-07-01 2015-07-01 序批式交换循环活性污泥处理系统 Active CN2047790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68834.5U CN204779038U (zh) 2015-07-01 2015-07-01 序批式交换循环活性污泥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68834.5U CN204779038U (zh) 2015-07-01 2015-07-01 序批式交换循环活性污泥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79038U true CN204779038U (zh) 2015-11-18

Family

ID=545191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68834.5U Active CN204779038U (zh) 2015-07-01 2015-07-01 序批式交换循环活性污泥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7903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92900A (zh) * 2016-02-23 2016-06-22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 一种短程硝化-反硝化间歇曝气序批式生物反应装置及处理高氨氮污水的方法
CN108726818A (zh) * 2018-08-13 2018-11-02 湖南北控威保特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化mbr污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92900A (zh) * 2016-02-23 2016-06-22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 一种短程硝化-反硝化间歇曝气序批式生物反应装置及处理高氨氮污水的方法
CN105692900B (zh) * 2016-02-23 2018-10-26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 一种短程硝化-反硝化间歇曝气序批式生物反应装置及处理高氨氮污水的方法
CN108726818A (zh) * 2018-08-13 2018-11-02 湖南北控威保特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化mbr污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74798B (zh) 饮用水水源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及预处理方法
CN106348548A (zh) 一种黑臭水体及富营养化水体的治理方法及装置与应用
CN204324990U (zh) 适用于入湖景观水体的多级生物滤池—生态塘净化系统
CN104926038B (zh) 一种用于农村污水处理的生物生态复合处理装置
CN102531187B (zh) 一种层叠式垂直流-水平潜流组合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方法
CN102923860A (zh) 潮汐流-水平潜流组合人工湿地强化脱氮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10902948B (zh) 一种强化磷去除和回收的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及处理系统
CN102874926A (zh) 一种无动力增氧生态滤池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3435220B (zh) A2o悬浮填料工艺耦合滤布过滤一体化脱氮除磷装置与方法
CN203144245U (zh) 一种适用于中小城镇的组合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CN107777773A (zh) 一种序批式交换循环活性污泥废水处理方法
CN105417699A (zh) 一种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垂直流人工湿地生态消纳方法
CN104828951A (zh) 一种生态调控型人工湿地强化碳氮同步去除系统
CN204779038U (zh) 序批式交换循环活性污泥处理系统
CN107445304B (zh) 适于潜流人工湿地的强化脱氮方法及强化脱氮湿地系统
CN206447733U (zh) 一种含油污水处理系统
CN109502751A (zh) 一种绿顶分区型多级ao一体化污水处理工艺
CN112499765A (zh) 好氧-厌氧三相脉冲式梯级进水湿地系统
CN209759238U (zh) 一种采用组合工艺净化湖泊水的系统
CN204022564U (zh) 一种处置农村污水的小型一体化式人工湿地装置
CN202785806U (zh) 一种无动力增氧生态滤池污水处理系统
CN109287538A (zh) 一种螃蟹养殖水污染控制系统及其应用
AU2014100523A4 (en) Plastic honeycomb structure
CN103964576A (zh) 一种用于海水养殖废水处理的人工湿地装置
CN107601780B (zh) 一种利用激光处理污水中氨氮有机物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009

Address after: 516123 Shop 33, 1st Floor, Building 5, Shui'an Xiangzhou, Fuyuan Road, Yuanzhou Town, Boluo County,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Qianshengyuan Ecological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2, Xinchun Road, Shangsha Community, Chang'an Town, Dongguan, Guangdong 523859

Patentee before: Chen Weicha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704, Building 12, Xincheng Venture Center, Zengcheng Low-carbon Headquarters Park, 400 Xincheng Avenue, Zengcheng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0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Qianshengyuan 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516123 Shop 33, 1st Floor, Building 5, Shui'an Xiangzhou, Fuyuan Road, Yuanzhou Town, Boluo County,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Qianshengyuan Ecological Engineering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