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72876U - 一种隔热阻尼减震材料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隔热阻尼减震材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72876U
CN212372876U CN202020488053.3U CN202020488053U CN212372876U CN 212372876 U CN212372876 U CN 212372876U CN 202020488053 U CN202020488053 U CN 202020488053U CN 212372876 U CN212372876 U CN 2123728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metal sheet
damping
absorbing material
sheet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8805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志国
姚明
张均
张化哲
陈建军
屈一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eihua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North Chemical Industry University Research Bas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North Chemical Industry University Research Bas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North Chemical Industry University Research Bas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8805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728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728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728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隔热阻尼减震材料,其包括:第一金属片层,聚合物胶层,和第二金属片层,其中,所述聚合物胶层位于所述第一金属片层和第二金属片层之间,并将两者粘接在一起。本申请针对隔热阻尼减震材料进行性能优化设计,增强阻尼减震材料的耐高温性、隔热性、阻尼性能,降低材料的重量,制备低重量、高性能的阻尼减震超级材料。解决常规的阻尼减震材料所不具备的特性,并且安全环保。实验结果表明,本实用新型的隔热阻尼减震材料阻尼因子>0.7,并且在300℃下拥有良好的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隔热阻尼减震材料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隔热阻尼减震材料,特别是涉及一种耐高温的隔热阻尼减震材料。
背景技术
目前,阻尼减振是以机械动力学和材料科学为基础的一门综合性技术,是解决振动和噪声的有效手段。近年来,我国阻尼减振技术的应用除在航空航天等尖端技术方面保持原有的优势外,在民用领域的应用仍不够广泛。
常用的阻尼减震材料有沥青、软橡胶和阻尼浆。针对于一般材料来说阻尼减震效果好,但是针对于特种设备来说,无法达到高温下的阻尼减震以及隔热效果。本领域需要在高温下具有阻尼减震以及隔热效果的隔热阻尼减震材料。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具有聚合物胶层的金属复合隔热阻尼减震材料,其具有耐高温、隔热、阻尼减震等优异性能。
本申请的隔热阻尼减震材料包括:
第一金属片层,
聚合物胶层,和
第二金属片层,
其中,所述聚合物胶层位于所述第一金属片层和第二金属片层之间,并将两者粘接在一起。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金属片层和第二金属片层具有相同或不同的厚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金属片层和第二金属片层具有相同的厚度,且所述聚合物胶层的厚度与所述第一金属片层和第二金属片层的厚度之比为(1-20):1。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金属片层和第二金属片层选自金属铝层、镁合金层和铝合金层中的一种或多种,其厚度为0.1-1mm。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聚合物胶层为环氧树脂胶层或者聚氨酯胶层,其厚度为0.1-3mm。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聚合物胶层内设置有多个孔。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孔的总体积占所述聚合物胶层的体积的0.5%-70%。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孔的孔径为0.1-10mm。
本申请针对隔热阻尼减震材料进行性能优化设计,增强阻尼减震材料的耐高温性、隔热性、阻尼性能,降低材料的重量,制备低重量、高性能的阻尼减震超级材料。解决常规的阻尼减震材料所不具备的特性,并且安全环保。实验结果表明,本实用新型的隔热阻尼减震材料阻尼因子>0.7,并且在300℃下拥有良好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方式的隔热阻尼减震材料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2 金属片层
3 聚合物胶层
4 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以下实施例,列举这些实例仅出于示例性目的而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的隔热阻尼减震材料包括:
第一金属片层1,
聚合物胶层3,和
第二金属片层2,
其中,所述聚合物胶层3位于所述第一金属片层1和第二金属片层2之间,并将两者粘接在一起。
本申请的隔热阻尼减震材料采用聚合物胶层3与金属片层1和2制成样板,具有耐高温、隔热、阻尼减震等优异性能。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金属层1和第二金属层2可以为硬质或轻质金属材料,例如,金属铝、镁合金、铝合金等材料中的至少一种。这些金属材料具有轻质且强度高的特点,可以在使用过程中承受应力,并且可以很好地耐受高温。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金属层1和第二金属层2的厚度为0.1-1mm之间,能够使材料轻质且强度高。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金属片层和第二金属片层可以具有相同或不同的厚度,优选地,所述第一金属片层和第二金属片层具有相同的厚度。
在本申请的隔热阻尼减震材料中,聚合物胶层可以起到隔热阻尼减震的作用。为此,需要聚合物胶层具有一定的厚度。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聚合物胶层的厚度为0.1-3mm。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金属片层和第二金属片层具有相同的厚度,且所述聚合物胶层的厚度与所述第一金属片层和第二金属片层的厚度之比为1-20:1;优选地,所述聚合物胶层的厚度与所述第一金属片层和第二金属片层的厚度之比为1-10:1,即需要聚合物胶层的厚度至少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金属片层和第二金属片层的厚度,由此可以更好地提高本申请隔热阻尼减震材料的隔热阻尼减震效果。
本申请的聚合物胶层为环氧树脂胶层或聚氨酯胶层,优选地,聚合物胶层为环氧树脂胶层。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该环氧树脂胶层优选可以由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组分的混合物制成:
环氧树脂:40~60%
固化剂:20~40%
稀释剂:15~25%。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化剂可以为本领域通常使用的胺类固化剂例如乙二胺,二亚乙基三胺,三亚乙基四胺等,酸类固化剂例如顺丁烯二酸酐、邻苯二甲酸酐等。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稀释剂可以为反应型稀释剂例如亚烷基缩水甘油醚,丁基缩水甘油醚等,或者非反应型稀释剂例如丙酮、乙醇等。
可以将以上的各组分配制为组合物,而后施用至第一金属片层和第二金属片层之间,固化后在第一金属片层和第二金属片层之间形成环氧树脂胶层。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聚合物胶层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孔4,由此聚合物胶层呈多孔结构。所述孔的总体积占所述聚合物胶层的体积的0.5%-70%,优选0.5-50%。在聚合物胶层内设置这些孔,可以实现隔音、隔热、调节模量和减震的效果。这些孔可以均匀分布在所述聚合物胶层内,以使得隔热阻尼减震材料能够整体上具有这些良好的隔音、隔热、调节模量和减震的效果。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孔的孔径为0.1-10mm。孔的面积越大,空气传导部分越多,隔音性能越好,且这种材料的总体压缩模量越小,弹性越好。
可以采用以下工艺方法在聚合物胶层的内部形成如下这些孔:
(1)设置聚合物圆环,隔开液体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从而形成需要的空洞(圆形或者其他形状)。
(2)在液体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中增加发泡剂,固化过程中发泡,形成空洞。
(3)形成固体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胶膜,机械打孔,而后铺设于金属板之间,加热固化成型,得到空洞结构。
(4)固体环氧树脂胶膜/聚氨酯树脂胶膜中含有发泡剂,铺设于金属板之间,加热固化成型,得到孔洞结构。
本申请的隔热阻尼减震材料具有更好的耐热性、更优异的阻尼性能,能够达到高温下阻尼性能好。实验结果表明,其能够达到300℃下阻尼因子>0.7,并且具有优异的隔热性能。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注意的是,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示范性的,可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作出各种其他替换、改变和改进。因而,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而仅由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9)

1.一种隔热阻尼减震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阻尼减震材料包括:
第一金属片层,
聚合物胶层,和
第二金属片层,
其中,所述聚合物胶层位于所述第一金属片层和第二金属片层之间,并将两者粘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阻尼减震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片层和第二金属片层具有相同或不同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热阻尼减震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片层和第二金属片层具有相同的厚度,且所述聚合物胶层的厚度与所述第一金属片层和第二金属片层的厚度之比为1-20:1。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隔热阻尼减震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片层和第二金属片层选自金属铝层、镁合金层和铝合金层中的一种或多种,其厚度为0.1-1mm。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隔热阻尼减震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胶层为环氧树脂胶层或聚氨酯胶层,其厚度为0.1-3mm。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隔热阻尼减震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胶层内设置有多个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隔热阻尼减震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孔的总体积占所述聚合物胶层的体积的0.5%-7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隔热阻尼减震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孔的总体积占所述聚合物胶层的体积的0.5%-50%。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隔热阻尼减震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孔的孔径为0.1-10mm。
CN202020488053.3U 2020-04-07 2020-04-07 一种隔热阻尼减震材料 Active CN2123728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88053.3U CN212372876U (zh) 2020-04-07 2020-04-07 一种隔热阻尼减震材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88053.3U CN212372876U (zh) 2020-04-07 2020-04-07 一种隔热阻尼减震材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72876U true CN212372876U (zh) 2021-01-19

Family

ID=741594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88053.3U Active CN212372876U (zh) 2020-04-07 2020-04-07 一种隔热阻尼减震材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728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73902B (zh) 一种泡沫铝夹层结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2005035287A (ja) 複合積層構造および積層構造を製造する方法
CN105774134A (zh) 一种泡沫铝复合夹芯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36773B (zh) 一种水下声学复合材料及制造方法
CN108481861B (zh) 一种高分子吸音复合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8705829A (zh) 一种轻质环氧泡沫基夹芯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48873A (zh) 一种低密度导电吸波环氧树脂泡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57371A (zh) 一种雷达天线罩用轻质低损耗蜂窝芯材及其制备方法
JP2015519292A (ja) 多孔性炭素質組成物
CN212372876U (zh) 一种隔热阻尼减震材料
CN111844961A (zh) 一种隔热吸音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4013151B (zh) 一种梯度多层阻尼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US5516592A (en) Manufacture of foamed aluminum alloy composites
CN107083019B (zh) 一种隔声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91887A (zh) 一种发声装置
CN113059815A (zh) 一种阻燃隔热吸音复合新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3549324A (zh) 一种泡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振动板和扬声器
CN110654098B (zh) 一种利用静电喷涂法制备复合夹心板材用夹芯层的方法
CN114015377B (zh) 一种宽温域梯度多层自粘型约束阻尼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42524A (zh) 板材、含有板材的多层复合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93450B (zh) 一种应用在吸声降噪蜂窝板上的具有热破性能的中高温固化环氧结构胶膜及其制备方法
RU2398798C1 (ru) Стеклопластиковый сотовый заполнитель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CN108517715A (zh) 一种纸蜂窝芯材浸渍料及其应用
EP3165569B1 (en) Prepreg and fibre-reinforced composite foam material
KR20200013441A (ko) 페놀 수지 발포체,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단열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08

Address after: Room 112, building 116, No. 98, Zizhu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9

Patentee after: BEIJING BEIHUA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6001 No. 407, building a, scientific research incubation building, No. 5, Keji Road, Dayaw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ark,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uizhou north chemical industry university research bas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