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68810U - 一种自动进米淘米电饭煲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进米淘米电饭煲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68810U
CN212368810U CN202021511319.8U CN202021511319U CN212368810U CN 212368810 U CN212368810 U CN 212368810U CN 202021511319 U CN202021511319 U CN 202021511319U CN 212368810 U CN212368810 U CN 2123688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ce
washing
unit
washing bin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1131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吴越
谢沛芸
李奇林
宋昊
王运睿
刘人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2151131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688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688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688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mercial Cooking Devices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自动进米淘米电饭煲。包括煮米单元、淘米单元和储米单元,淘米单元转动连接在煮米单元上且与之连通,储米单元连接在煮米单元的一侧,储米单元内转动设置有用于将米转运至淘米单元内的圆盘状运米机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将储米单元设置在煮米单元的一侧,避免了因堆叠而侧翻;通过运米盘转动来实现自动进米的功能,保证了进米的量是连续且定量的,可通过控制运米盘的转动圈数来控制进米量的大小;与现有丝杠运米的方式相比,该方案无需润滑油来润滑相关部件,避免了污染米箱中米的可能性,且运米效率提高;本实用新型在搅拌杆内设置第三驱动机构来控制活塞开启或堵住漏米口,既节约了空间,又避免了与米接触更加卫生。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进米淘米电饭煲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进米淘米电饭煲。
背景技术
淘米煮饭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工作,煮饭的过程往往是耗费负责家务的人时间最长的一项准备晚餐的流程,不少上班族回到家能吃上饭的时间由煮饭时间决定,并且淘米的过程就是将米中的泥沙杂屑和沉淀物洗去的过程。但是市面上部分预约式的电饭锅的原理是:使用者将预先淘好的米饭浸泡在水中定时煮饭,这样带来了两个问题:首先是长时间的浸泡会使得米饭中的营养物质流失;第二是由于突发原因,使用者不一定按照既定时间返回家中,若有延迟则煮好的饭不能及时吃,长时间加热影响口感。
还有诸如冬天淘米时往往使用冰冷的自来水,是导致家庭主妇生出指关节疼痛和冻疮的最直接因素之一。由此,可见市面上现有的电饭锅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市场急需拥有更多功能,操作更简便的电饭锅问世。
目前已经在市场销售的带有自动洗米功能的电饭锅在市场上并不多见,如“饭小二”使用的是环流洗米,这样的设计导致洗米时用的水量较多。
综上所述,使用全自动进米,洗米的电饭煲代替传统的电饭煲,将人完全从煮饭的过程中解放出来,在手机上设定理想中的米饭的多少,口感等参数。为时间紧凑的人们节省了煮饭的时间成本,兼具快速,高效,安全卫生的特点。
目前现有的技术中,已经有自动淘米,自动进米功能的电饭煲存在,但是都存在各类缺陷,如申请号为201820781128.X的专利中,它涉及的搅拌杆为平面式的,难以将全部米都搅动起来,这使得淘米的过程不彻底,并且该专利有个致命的缺陷在于与米直接接触的部件中存在螺丝螺母这样的细微部件,这样的设计会出现螺丝螺母脱落导致误食的可能性。如申请号为201620740995.X的专利中,它涉及到的进米装置的进米方式是采用在每个米仓的出米口均设置出米电磁铁,这样的设计导致电磁铁的数量增多。如申请号为201911113894.4的专利中使用多个搅拌杆进行旋转搅拌,这样必然会存在死角无法顾及,以及零部件过多的问题,另外,该技术没有自动进米和储米的装置,煮饭的过程没有完全离开人工干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自动进米、淘米功能的电饭煲,其结构简单、合理紧凑,可适合家用,公用等多场合。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自动进米淘米电饭煲,其特征在于,包括煮米单元、淘米单元和储米单元,所述淘米单元转动连接在所述煮米单元上且与之连通,所述储米单元连接在所述煮米单元的一侧,所述储米单元内转动设置有用于将储米转运至所述淘米单元内的圆盘状运米机构。将所述淘米单元转动连接在所述煮米单元上,是为了在煮好饭之后可以将淘米单元向后转动,便于从煮米单元中盛饭;将所述储米单元连接在所述煮米单元的一侧,是为了避免电饭煲堆叠过高,从而造成重心不稳导致侧翻;设计盘状运米机构可以代替传统的丝杠运米机构,该机构无需润滑油来润滑相关部件,避免了污染储米单元中的米或者在运送过程中污染米的可能性,且运米效率大大提高。
进一步,所述储米单元包括储米箱、隔板、第一导米管和用于驱动所述运米机构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隔板连接在所述储米箱内并将其内部空间分隔为储米部和安装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连接在所述隔板上且位于所述安装部内,所述运米机构转动连接在所述隔板上且位于所述储米部内,所述隔板上设置有与所述运米机构连通的导米口,所述导米口低于所述运米机构的最高点,所述第一导米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导米口中,另一端与所述淘米单元连通,用于将所述运米机构中的米引导至所述淘米单元中,所述储米箱上铰接有米箱盖板,所述储米箱上设置有用于将其固定在所述煮米单元上的固定机构。具体地,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所述运米机构上均通过键销连接有齿轮,两个齿轮之间通过链条传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通过齿轮和链条驱动所述运米机构在所述隔板(储米部)中转动用于运米。所述导米口的位置略低于所述运米机构上最高点的位置,当盘状运米机构将米从储米部运输至最高处时,在重力作用下米从导米口中滑出运米机构,然后通过第一导米管传输至淘米单元。所述米箱盖板铰接在所述储米箱的上方用于将所述储米部封闭,米箱盖板一方面可以阻挡外界的灰尘进入储米部,另一方面可以从此处加米。可以选地,所述米箱盖板可以连同所述安装部一起封闭,或者单独设置一个盖板用于封闭安装部。通过所述固定机构可以将所述储米箱(储米单元)固定在所述煮米单元上,另外在不需要自动进米时还可以将其拆开,只保留淘米单元和煮米单元,手动向淘米单元中添加大米,设计更加灵活方便。
进一步,所述固定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储米箱的两侧,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块、固定板和顶紧装置,所述固定块转动连接在所述储米箱的一侧,所述固定块中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固定板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槽中,另一端延伸出所述安装槽,所述顶紧装置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槽中,另一端抵靠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煮米单元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固定板插接在所述卡槽中并在所述顶紧装置的作用下与所述卡槽的侧壁紧密连接。所述顶紧装置为弹簧。当所述固定块插接在所述卡槽中之后,在弹簧的作用下,固定块被挤压抵靠在卡槽的侧壁上,固定块被压紧后,固定块与卡槽之间的摩擦力变大,可以防止固定块从卡槽中脱离,即可以将所述储米箱(储米单元)固定在所述煮米单元上。
进一步,所述运米机构包括运米盘和用于防止运米过程中米从所述运米盘上脱落的遮挡板,所述遮挡板固定连接在所述隔板上,所述运米盘转动连接在所述遮挡板上且位于所述隔板与所述遮挡板之间,所述运米盘的圆周面上设置有若干运米齿,所述运米齿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运米盘转动方向一致的折弯部,所述折弯部的尺寸小于相邻两个所述运米齿之间的间隙,所述运米盘与所述隔板和所述遮挡板之间的间隙小于米的粒径,所述导米口将米从所述运米齿之间的间隙引导至所述淘米单元中。遮挡板固定连接在所述隔板上保证其位置固定不动。具体地,多个运米齿等间距的设置在运米盘的侧边上,此设计一方面可以作为运输装置进行运米,另一方面兼具来计量装置的功能(每转动一格其运送的米是定量的,向淘米单元中运送的米量可以由运米盘的转动圈数来控制,这种设计可以省去称量米量的装置,一定程度上简化了结构)。在运米齿的端部设计折弯部是为了防止运米过程中,米从运米齿的端部滑落。具体地,在实际运米时,当运米盘转动至运米齿之间的间隙与导米口对接后,在重力作用下所运输的米从运米齿之间的间隙处通过导米口滑入第一导米管中,从而经过第一导米管滑入淘米单元中。
进一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步进电机,所述储米部中设置有用于监控米量的监控装置。所述监控装置为红外感应器。通过红外感应器实时监控储米箱(储米部)中的米量,当米量不足时发出加米信号。所述储米部的底部可以设计为锥形结构,使米集中从而方便转运。可选地,所述监控装置可以设置在固定不动的遮挡板上,也可以设置在储米箱上,保证监控装置的位置不动。
进一步,所述淘米单元包括淘米仓外壳、淘米仓盖板、淘米仓、清洗装置、活塞、排水装置、第二导米管、用于对米进行搅拌的搅拌装置和用于驱动所述搅拌装置转动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淘米仓外壳通过旋转承重柱转动连接在所述煮米单元上,所述淘米仓外壳上设置有主控板,所述淘米仓盖板铰接在所述淘米仓外壳上用于封闭所述淘米仓外壳,所述淘米仓设置在所述淘米仓外壳的内部,所述淘米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排出淘米水的排水口和用于连通所述煮米单元的漏米口,所述排水口中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孔径小于米的粒径,所述排水口连接所述排水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连接在所述淘米仓外壳上,所述搅拌装置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淘米仓内,所述搅拌装置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活塞在所述漏米口中做开合运动的第三驱动机构,所述清洗装置连接在所述淘米仓外壳上并向所述淘米仓中注水,所述第二导米管连接在所述淘米仓外壳上,所述第二导米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淘米仓内,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米管对接,所述第二导米管低于所述第一导米管。具体地,所述过滤网用于防止排水过程中米从淘米仓中一起被排出。通过所述第三驱动机构控制所述活塞在所述漏米口中做开合运动可以控制所述漏米口的开启或闭合,在对米进行清洗时活塞堵住漏米口,在清洗完成后开启漏米口,使米从淘米仓中落入煮米单元。设计第二导米管低于第一导米管是为了在重力作用下,使米自然从第一导米管滑入第二导米管中,然后滑入淘米仓中。在不使用储米单元时,打开淘米仓盖板,手动向淘米仓中加米,然后进行淘米动作。在将所述淘米单元旋转之后第二导米管与第一导米管分开。
进一步,所述淘米仓呈漏斗状,所述排水装置为水泵,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为涡轮蜗杆电机,所述搅拌装置为搅拌桨,所述搅拌桨包括搅拌杆和设置在其上的螺旋搅拌叶,所述搅拌杆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上,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淘米仓的底部,所述搅拌杆为中空结构,所述搅拌杆的内部设置有所述第三驱动机构,所述清洗装置包括洒水器支架和安装在其上的环形自动洒水器,所述洒水器支架连接在所述淘米仓外壳上,所述环形自动洒水器用于向所述淘米仓的侧壁洒水。具体地,所述漏米口设置在漏斗状淘米仓的底部且竖直向下,所述排水口设置在靠近所述漏米口处的漏斗状淘米仓的侧壁上且水平向左。所述螺旋搅拌叶贴近漏斗状的淘米仓的内壁,可以对淘米仓中的米进行充分搅拌,使清洗效果更好。环形自动洒水器在清洗时可以向淘米仓中加水对米进行清洗,在清洗完成后可以将附着于淘米仓侧壁上的残留米粒冲进煮米单元中,并向煮米单元注水用于煮米。
进一步,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包括T型调节杆和用于驱动所述T型调节运动的电磁铁,所述电磁铁固定连接在所述搅拌杆的内部,限位块固定连接在所述搅拌杆的内部且位于所述电磁铁的下方,所述T型调节杆活动连接在所述搅拌杆中且位于所述电磁铁和所述限位块之间,所述限位块用于防止所述T型调节杆脱落,所述活塞连接在所述T型调节杆上。具体地,所述T型调节杆为磁性材料制备而成,通过控制所述电磁铁得失电来控制T型调节杆在电磁铁和限位块之间的搅拌杆中上下运动,从而带动活塞开启或堵住漏米口。将所述第三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搅拌杆的内部,此设计一方面可以节约空间,另一方面避免了与米粒接触更加卫生。
进一步,煮米单元包括内胆、内胆盖、密封圈、用于安装所述内胆的煮米外壳、用于给所述内胆加热的加热盘和电源,所述电源连接在所述加热盘上,所述加热盘安装在所述煮米外壳内,所述加热盘套设在所述内胆上,所述内胆盖用于封闭所述内胆,所述密封圈连接在所述内胆和所述内胆盖之间,用于封闭所述内胆盖与所述内胆之间的间隙,所述内胆盖上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漏米口的通孔,所述煮米外壳的角落处设置有连接孔,所述淘米仓外壳上设置有相同的连接孔,所述旋转承重柱的一端插接在所述连接孔中,另一端插接在所述淘米仓外壳中的连接孔中,所述煮米外壳上设置有卡槽,所述煮米外壳上还设置有用于方便取出所述内胆的缺口。所述密封圈在煮饭时可以防止热量流失,提高煮饭效率,在饭煮好后也用于保温。具体地,当煮好饭之后需要盛饭时,将淘米仓外壳向上抬起然后转动,即可取出内胆盖和密封圈,然后盛饭。所述卡槽设置在所述煮米外壳的两侧并与所述固定板配合将储米箱连接在煮米外壳上。所述缺口相对的设置在所述煮米外壳上且靠近所述内胆处,此设计方便将内胆从煮米外壳中取出,便于饭后对内胆进行清洗。
进一步,所述旋转承重柱为中空结构,所述旋转承重柱与所述排水装置连通,所述连接孔中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出水孔。此设计使淘米部分的排水均通过旋转承重柱连接到外部,集束水管以使得内部空间变得有条理,并有效减小旋转承重柱的自重。可在出水孔处外接水管将淘米水导入下水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合理,适合家用及公用等多场合,本实用新型将储米单元设置在煮米单元的一侧,避免了因堆叠而造成重心不稳导致侧翻的问题;模块化的设计使本实用新型产品的适用人群更为广泛,用户可根据不同的需求自由组合,在不需要实行自动进米功能时,储米单元可根据情况拆除;
(2)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驱动运米盘转动来实现自动进米的功能,保证了进米的量是连续且定量的,可通过主控板控制运米盘的转速以及转动的圈数来控制进米量的大小,与现有丝杠运米的方式相比,该方案无需润滑油来润滑相关部件,避免了污染米箱中的米或者在运送过程中污染米的可能性,且运米效率大大提高;
(3)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搅拌杆设置为中空的结构,并在搅拌杆内设置第三驱动机构来控制活塞开启或堵住漏米口,即节约了淘米仓内的空间,又避免了与米接触,更加安全卫生;
(4)本实用新型将旋转承重柱设置为中空结构,淘米部分的排水均通过旋转承重柱排到外部,集束水管以使得内部空间变得有条理,并有效减小旋转承重柱的自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储米单元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运米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淘米单元的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煮米单元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煮米单元的爆炸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旋转承重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煮米单元、2淘米单元、3储米单元、4运米机构、5储米箱、6隔板、7第一驱动装置、8第一导米管、9米箱盖板、10固定机构、11固定块、12固定板、13顶紧装置、14安装槽、15卡槽、16储米部、17安装部、18监控装置、19旋转承重柱、20淘米仓外壳、21淘米仓盖板、22淘米仓、23清洗装置、24搅拌装置、25排水装置、26活塞、27第二导米管、28第二驱动机构、29主控板、30排水口、31漏米口、32过滤网、33洒水器支架、34环形自动洒水器、35T型调节杆、36电磁铁、37限位块、38内胆、39内胆盖、40密封圈、41运米盘、42遮挡板、43运米齿、44折弯部、45煮米外壳、46加热盘、47电源、48电机连接件、61导米口、240搅拌杆、241螺旋搅拌叶、390通孔、450连
接孔、451缺口、4501出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自动进米淘米电饭煲,包括煮米单元1、淘米单元2和储米单元3,淘米单元2通过旋转承重柱19转动连接在煮米单元1上且与之连通,储米单元3通过固定机构10连接在煮米单元1的一侧,储米单元3内转动设置有用于将储米转运至淘米单元2内的圆盘状运米机构4。
如图5所示,淘米单元2包括:淘米仓外壳20、淘米仓盖板21、淘米仓22、清洗装置23(清洗装置23包括洒水器支架33和固定在其上的环形自动洒水器34)、活塞26、水泵25、第二导米管27、用于对米进行搅拌的搅拌桨24(搅拌桨24包括搅拌杆240和螺旋搅拌叶241)和用于驱动搅拌桨24转动的蜗轮蜗杆电机28(搅拌桨24通过电机连接件48连接在蜗轮蜗杆电机28上,电机连接件48与蜗轮蜗杆电机28转轴相连),淘米仓外壳20通过旋转承重柱19转动连接在煮米外壳45上,淘米仓外壳20上设置有主控板29,淘米仓盖板21铰接在淘米仓外壳20上用于封闭淘米仓外壳20,淘米仓22呈漏斗状且设置在淘米仓外壳20的内部,淘米仓22的底部的侧壁上水平的设置有用于排出淘米水的排水口30(排水口30连接水泵25将淘米水排出淘米仓22,排水口30中设置有过滤网32,过滤网32的孔径小于米的粒径,防止米从排水口30被排出淘米仓22)、漏斗状淘米仓22的底部竖直的设置有连通内胆38的漏米口31(洗好的米从漏米口31处进入内胆38进行煮饭),蜗轮蜗杆电机28连接在淘米仓外壳20上,搅拌桨24的一端与蜗轮蜗杆电机28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淘米仓22的底部(靠近漏米口31),活塞26活动连接在漏米口31中,搅拌桨24上设置有驱动26活塞在漏米口31中做开合运动的第三驱动机构,环形自动洒水器34连接在淘米仓外壳20上并朝向淘米仓22的侧壁对淘米仓22进行注水,第二导米27管连接在淘米仓外壳20上,第二导米管27的一端延伸至淘米仓22内,另一端与第一导米管8对接,第二导米管27低于第一导米管8,在重力作用下将第一导米管8中的米导入淘米仓22中进行清洗。
如图2-4所示,储米单元3包括:储米箱5、隔板6、第一导米管8和用于驱动运米机构4转动的步进电机7,隔板6固定连接在储米箱5的内部并将其内部空间分隔为储米部16和安装部17,步进电机7固定连接在隔板上6且位于安装部17内(步进电机7的转轴上通过键销连接齿轮)。运米机构4包括:运米盘41(环绕运米盘41的侧边上等距离的设置有多个运米齿43,运米齿43的端部设置有折弯部44,折弯部44可以防止运米过程中米脱落)和遮挡板42,运米盘41转动连接在隔板6上且位于储米部17内,遮挡板42固定连接在隔板6上,红外感应器18固定连接在遮挡板42上(红外感应器18用于监控储米部16中的米量,当米量不足时发出加米信号),运米盘41位于隔板6和遮挡板42之间,运米盘41与隔板6和遮挡板42之间的间隙小于米粒的粒径,这样可以防止运米过程中米从间隙内漏掉。隔板6上设置有与运米盘41上运米齿43之间的间隙连通的导米口61,导米口61低于运米盘41的最高点(这样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使米从运米齿43之间的间隙滑入导米口61中),第一导米管8的一端连接在导米口61中,另一端与淘米单元2连通,用于将运米盘41中的米引导至淘米仓22中,储米箱5上铰接有米箱盖板9(用于封闭储米部17或者连同安装部16一起封闭),储米箱5上设置有用于将其固定在煮米单元1上的固定机构10。
如图6-7所示,煮米单元1包括:内胆38、内胆盖39、密封圈40、煮米外壳45、加热盘46和电源47,电源47连接在加热盘46上给加热盘46提供电能,加热盘46安装在煮米外壳45内,加热盘46套设在内胆38上用于给内胆38提供煮饭所需要的能量,内胆盖39放置在内胆38上用于封闭内胆38的开口,密封圈40连接在内胆38和内胆盖39之间,用于封闭内胆盖39与内胆38之间的间隙(防止热量流失,提高煮饭效率,在饭煮好后也用于保温),内胆盖39上设置有用于连通漏米口31的通孔390,煮米外壳45的角落处设置有连接孔450,淘米仓外壳20上设置有相同的连接孔,旋转承重柱19的一端插接在连接孔450中,另一端插接在淘米仓外壳20中的连接孔中,煮米外壳45上设置有卡槽15,煮米外壳45上还设置有缺口451,从缺口451处可以更加方便的将内胆38从煮米外壳45中取出,便于饭后清洗。
如图4所示,固定机构10包括:固定块11、固定板12和弹簧13,固定块11分别转动连接在储米箱5的两侧,固定块11的侧面设置有安装槽14,固定板12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安装槽14中,另一端延伸出安装槽14,弹簧1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安装槽14中,另一端抵靠在固定板12上。固定板12插接在卡槽15中,在弹簧13的作用下使固定板12的一端被顶紧抵靠在卡槽15的侧壁上,当固定板12被压紧在卡槽15的侧壁上之后,固定板12与卡槽15之间的摩擦力变大,不容易脱离,即可将储米箱5固定在煮米外壳45上。
作为优选,搅拌杆240为中空结构(如图5所示),第三驱动机构包括:T型调节杆35和电磁铁36,电磁铁36固定连接在搅拌杆240的内部,搅拌杆240中还设置有限位块37,限位块37位于电磁铁的下方,T型调节杆35活动连接在搅拌杆240内部且位于电磁铁36和所述限位块37之间,限位块37用于防止T型调节杆35脱落,活塞26连接在T型调节杆35上,通过控制电磁铁36得失电来驱动T型调节杆35在搅拌杆240内上下运动,则带动活塞26开启或堵住漏米口31。作为优选,旋转承重柱19为中空结构(如图8所示),旋转承重柱19与水泵25连通,使淘米部分的排水均通过旋转承重柱19排到外部,集束水管以使得内部空间变得有条理,并有效减小旋转承重柱19的自重。连接孔450中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出水孔4500,可在出水孔4501处外接水管将淘米水导入下水道。
实际使用时:主控板29接收到煮米开始的信号后,首先由电磁铁36推动T型调节杆35向下运动,带动活塞26将漏米口31堵住,然后控制步进电机7转动,带动运米盘41开始转动,通过运米齿43将储米部16中的运送至隔板6上的导米口61处,此时在重力作用下米从运米齿43之间的间隙滑入到导米口61,再经过第一导米管8和第二导米管27导入淘米仓22中(可根据需要设定运米盘41转动的圈数即可控制向淘米仓中的加米量),进米过程完成后环形自动洒水器34开启,向淘米仓22的中加水,经过设定的洒水时间之后环形自动洒水器34停止洒水,蜗轮蜗杆电机28带动搅拌桨24转动对淘米仓22中的水米混合物进行搅拌清洗,清洗完成后开始水泵25将淘米仓22中的水抽出,并通过旋转承重柱19以及出水孔4500将淘米水排出淘米仓22。然后电磁铁36带动T型调节杆35和活塞26向上运动,将漏米口31打开,此时洗好的米从漏米口31经过内胆盖39上的通孔390落入内胆38中,同时环形自动洒水器34开启向淘米仓22的侧壁上洒水将附着于淘米仓22壁上的残留米粒冲进内胆38中并向内胆38中注入煮饭所需要的水量。然后电磁铁36在推动活塞26将漏米口31堵住,电源47对加热盘46通电,开始煮饭过程,饭煮好之后即转入保温模式,吃饭时将淘米单元2向上抬起并转到一旁,然后将内胆盖39和密封圈40取下既可开始盛饭,饭后可从缺口451处将内胆38从煮米外壳45中取出,对其进行清洗。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凡由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自动进米淘米电饭煲,其特征在于,包括煮米单元(1)、淘米单元(2)和储米单元(3),所述淘米单元(2)转动连接在所述煮米单元(1)上且与之连通,所述储米单元(3)连接在所述煮米单元(1)的一侧,所述储米单元(3)内转动设置有用于将储米转运至所述淘米单元(2)内的圆盘状运米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进米淘米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米单元(3)包括储米箱(5)、隔板(6)、第一导米管(8)和用于驱动所述运米机构(4)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7),所述隔板(6)连接在所述储米箱(5)内并将其内部空间分隔为储米部(16)和安装部(17),所述第一驱动装置(7)连接在所述隔板(6)上且位于所述安装部(17)内,所述运米机构(4)转动连接在所述隔板(6)上且位于所述储米部(16)内,所述隔板(6)上设置有与所述运米机构(4)连通的导米口(61),所述导米口(61)低于所述运米机构(4)的最高点,所述第一导米管(8)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导米口(61)中,另一端与所述淘米单元(2)连通,用于将所述运米机构(4)中的米引导至所述淘米单元(2)中,所述储米箱(5)上铰接有米箱盖板(9),所述储米箱(5)上设置有用于将其固定在所述煮米单元(1)上的固定机构(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进米淘米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10)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储米箱(5)的两侧,所述固定机构(10)包括固定块(11)、固定板(12)和顶紧装置(13),所述固定块(11)转动连接在所述储米箱(5)的一侧,所述固定块(11)中设置有安装槽(14),所述固定板(12)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槽(14)中,另一端延伸出所述安装槽(14),所述顶紧装置(1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槽(14)中,另一端抵靠在所述固定板(12)上;所述煮米单元(1)上设置有卡槽(15),所述固定板(12)插接在所述卡槽(15)中并在所述顶紧装置(13)的作用下与所述卡槽(15)的侧壁紧密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进米淘米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米机构(4)包括运米盘(41)和用于防止运米过程中米从所述运米盘(41)上脱落的遮挡板(42),所述遮挡板(42)固定连接在所述隔板(6)上,所述运米盘(41)转动连接在所述遮挡板(42)上且位于所述隔板(6)与所述遮挡板(42)之间,所述运米盘(41)的圆周面上设置有若干运米齿(43),所述运米齿(43)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运米盘(41)转动方向一致的折弯部(44),所述折弯部(44)的尺寸小于相邻两个所述运米齿(43)之间的间隙,所述运米盘(41)与所述隔板(6)和所述遮挡板(42)之间的间隙小于米的粒径,所述导米口(61)将米从所述运米齿(43)之间的间隙引导至所述淘米单元(2)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进米淘米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7)为步进电机,所述储米部(16)中设置有用于监控米量的监控装置(18)。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进米淘米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淘米单元(2)包括淘米仓外壳(20)、淘米仓盖板(21)、淘米仓(22)、清洗装置(23)、活塞(26)、排水装置(25)、第二导米管(27)、用于对米进行搅拌的搅拌装置(24)和用于驱动所述搅拌装置(24)转动的第二驱动装置(28),所述淘米仓外壳(20)通过旋转承重柱(19)转动连接在所述煮米单元(1)上,所述淘米仓外壳(20)上设置有主控板(29),所述淘米仓盖板(21)铰接在所述淘米仓外壳(20)上用于封闭所述淘米仓外壳(20),所述淘米仓(22)设置在所述淘米仓外壳(20)的内部,所述淘米仓(22)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排出淘米水的排水口(30)和用于连通所述煮米单元(1)的漏米口(31),所述排水口(30)中设置有过滤网(32),所述过滤网(32)的孔径小于米的粒径,所述排水口(30)连接所述排水装置(25),所述第二驱动装置(28)连接在所述淘米仓外壳(20)上,所述搅拌装置(24)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28)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淘米仓(22)内,所述搅拌装置(24)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活塞(26)在所述漏米口(31)中做开合运动的第三驱动机构,所述清洗装置(23)连接在所述淘米仓外壳(20)上并向所述淘米仓(22)中注水,所述第二导米管(27)连接在所述淘米仓外壳(20)上,所述第二导米管(27)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淘米仓(22)内,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米管(8)对接,所述第二导米管(27)低于所述第一导米管(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进米淘米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淘米仓(22)呈漏斗状,所述排水装置(25)为水泵,所述第二驱动装置(28)为涡轮蜗杆电机,所述搅拌装置(24)为搅拌桨,所述搅拌桨包括搅拌杆(240)和设置在其上的螺旋搅拌叶(241),所述搅拌杆(240)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28)上,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淘米仓(22)的底部,所述搅拌杆(240)为中空结构,所述搅拌杆(240)的内部设置有所述第三驱动机构,所述清洗装置(23)包括洒水器支架(33)和安装在其上的环形自动洒水器(34),所述洒水器支架(33)连接在所述淘米仓外壳(20)上,所述环形自动洒水器(34)用于向所述淘米仓(22)的侧壁洒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动进米淘米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包括T型调节杆(35)和用于驱动所述T型调节杆(35)运动的电磁铁(36),所述电磁铁(36)固定连接在所述搅拌杆(240)的内部,限位块(37)固定连接在所述搅拌杆(240)的内部且位于所述电磁铁(36)的下方,所述T型调节杆(35)活动连接在所述搅拌杆(240)中且位于所述电磁铁(36)和所述限位块(37)之间,所述限位块(37)用于防止所述T型调节杆(35)脱落,所述活塞(26)连接在所述T型调节杆(35)上。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进米淘米电饭煲,其特征在于,煮米单元(1)包括内胆(38)、内胆盖(39)、密封圈(40)、用于安装所述内胆(38)的煮米外壳(45)、用于给所述内胆(38)加热的加热盘(46)和电源(47),所述电源(47)连接在所述加热盘(46)上,所述加热盘(46)安装在所述煮米外壳(45)内,所述加热盘(46)套设在所述内胆(38)上,所述内胆盖(39)用于封闭所述内胆(38),所述密封圈(40)连接在所述内胆(38)和所述内胆盖(39)之间,用于封闭所述内胆盖(39)与所述内胆(38)之间的间隙,所述内胆盖(39)上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漏米口(31)的通孔(390),所述煮米外壳(45)的角落处设置有连接孔(450),所述淘米仓外壳(20)上设置有相同的连接孔(450),所述旋转承重柱(19)的一端插接在所述连接孔(450)中,另一端插接在所述淘米仓外壳(20)中的连接孔(450)中,所述煮米外壳(45)上设置有卡槽(15),所述煮米外壳(45)上还设置有用于方便取出所述内胆(38)的缺口(45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自动进米淘米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承重柱(19)为中空结构,所述旋转承重柱(19)与所述排水装置(25)连通,所述连接孔(450)中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出水孔(4501)。
CN202021511319.8U 2020-07-28 2020-07-28 一种自动进米淘米电饭煲 Active CN2123688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11319.8U CN212368810U (zh) 2020-07-28 2020-07-28 一种自动进米淘米电饭煲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11319.8U CN212368810U (zh) 2020-07-28 2020-07-28 一种自动进米淘米电饭煲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68810U true CN212368810U (zh) 2021-01-19

Family

ID=741726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11319.8U Active CN212368810U (zh) 2020-07-28 2020-07-28 一种自动进米淘米电饭煲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688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30523B (zh) 一种厨房自动炒菜机
CN207821643U (zh) 一种家用自动化中餐机
WO2021004059A1 (zh) 一种智能电饭锅及其控制系统和方法
WO2018137695A1 (zh) 一种智能炒菜设备
CN108577508A (zh) 一种多功能烹饪柜
CN106665721B (zh) 一种自动面包机
CN212368810U (zh) 一种自动进米淘米电饭煲
CN209284984U (zh) 一种自动供热水的烹饪装置和自动烹饪器具
CN111820755A (zh) 一种自动进米淘米电饭煲
CN106256307A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0541155U (zh) 一种使用净菜盒的烹饪系统
CN211299477U (zh) 智能高效自动烹饪设备
CN205514009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08973351U (zh) 一种电饭煲
CN214180060U (zh) 一种便于分料的烹饪装置
CN110150981A (zh) 粉末冲调搅拌器、混合仓、粉末冲调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14015865U (zh) 一种芝麻酱生产用预处理装置
CN114185282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全电厨房烹饪机器人及其烹饪方法
CN210446658U (zh) 一种全自动沥米饭制备系统
CN209628525U (zh) 全自动洗虾煮虾设备
CN205018800U (zh) 具有仓储、淘米、煮饭功能的智能电饭煲
CN210446642U (zh) 自动蒸煮机
CN107307747A (zh) 多功能锅盖组件
CN110141109B (zh) 自动炒菜机器人
CN204541732U (zh) 一种煮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