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62958U - 微通道连接件及具有该微通道连接件的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微通道连接件及具有该微通道连接件的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62958U
CN212362958U CN202020333470.0U CN202020333470U CN212362958U CN 212362958 U CN212362958 U CN 212362958U CN 202020333470 U CN202020333470 U CN 202020333470U CN 212362958 U CN212362958 U CN 2123629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flat
sub
microchannel
connect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3347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冠军
梁新宇
马文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unan Therm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unan Therm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unan Therm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unan Therm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3347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629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629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6295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通道连接件,包括多个子连接件,子连接件包括形成微通道的第一连接板及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相对设置,第一连接板至少开设有两个安装孔,至少两个安装孔通过微通道相连通;多个子连接件依次相邻设置。本实用新型的微通道连接件,根据不同数量的外部换热管可设置不同数量的多个子连接件,将微通道连接件模块化,从而增强微通道连接件使用灵活性,避免针对不同数量换热管重新开模,减少投资成本,增加经济效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换热器,换热器包括上述微通道连接件。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换热器在进行更换换热管数目时不必重新开模制作新的连接件,减小投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减少工作量,省时省力。

Description

微通道连接件及具有该微通道连接件的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换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通道连接件及具有该微通道连接件的换热器。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至冷流体的设备,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在部分现有换热器中,通常需借助连接件连通双排换热管,从而确保换热器正常工作;但现有连接件连接的换热管数目恒定,连接件的使用不够灵活,当换热器更换不同数目的换热管需重新开模制作与之对应的连接件,导致投入成本增加,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微通道连接件及具有该微通道连接件的换热器,旨在将微通道连接件模块化,加强微通道连接件的使用灵活性,扩大微通道连接器的使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一种微通道连接件,包括多个子连接件,所述子连接件包括形成微通道的第一连接板及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板至少开设有两个安装孔,至少两个所述安装孔通过所述微通道相连通;多个所述子连接件依次相邻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微通道连接件,子连接件上的至少两个安装孔能够与不同的外部换热管相连接,从而实现不同换热管通过微通道相连通,保证正常换热;多个子连接件依次相邻设置,根据不同数量的外部换热管可设置不同数量的多个子连接件,将微通道连接件模块化,从而使得微通道连接件能够适配不同数量的换热管,增强微通道连接件的使用灵活性,避免针对不同数量换热管需重新开模,减少投资成本,增强经济效益。
为保证微通道连接件能够顺利安装,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至少两个所述安装孔平齐设置。
如此设置,在大多数工况下,外部换热管平齐设置,至少两个安装孔平齐设置能够便于微通道连接件的安装。
为便于微通道连接件的插接,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所述安装孔的侧壁设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朝向所述第二连接板倾斜并延伸。
如此设置,当微通道连接件与外部换热管相连接时,导向部外部换热管伸入安装孔内,进而便于微通道连接件与外部换热管的连接,方便安装。
为满足不同工况需求,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子连接件上的安装孔数量不同,或;
多个所述子连接件上的安装孔数量相同。
如此设置,微通道连接件能够适用于多种工况,从而扩大微通道连接件的使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上述的微通道连接件。
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设置有上述的微通道连接件,换热器在进行更换换热管数目时不必重新开模制作新的连接件,进而减小投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减少工作量,省时省力。
为保证换热器正常换热,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器还包括第一扁管及第二扁管,所述第一扁管与所述第二扁管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扁管与所述第二扁管分别连接不同的所述安装孔,所述第一扁管与所述第二扁管均固定连接于所述微通道连接件。
如此设置,第一扁管与第二扁管能够通过微通道相连通,进而保证换热器中的制冷剂能够正常流动,确保换热器正常换热。
为保证第一扁管及/或第二扁管与微通道连接件稳固连接,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所述安装孔的侧壁设有导向部,所述第一扁管及/或所述第二扁管与所述导向部相贴合。
如此设置,第一扁管及或第二扁管与导向部相贴合,进而避免微通道连接件与第一扁管、第二扁管之间发生松动,有利于提高第一扁管、第二扁管与微通道连接件连接的稳固性。
为保证换热器正常工作,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扁管与所述第二扁管的数量相同且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扁管与多个所述第二扁管分别层叠设置;所述子连接件的数量与所述第一扁管或所述第二扁管的数量相同,每个所述子连接件对应连接一个所述第一扁管及一个所述第二扁管。
如此设置,子连接件的数量与第一扁管或第二扁管的数量相同,从而保证微通道连接件适配相应的换热器,确保换热器正常工作。
为保证微通道连接件能够顺利安装,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相邻所述第一扁管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扁管至所述子连接件的端面之间的距离,或;
相邻所述第二扁管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扁管至所述子连接件的端面之间的距离。
如此设置,防止相邻扁管之间的距离过小而导致微通道连接件无法正常安装。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器还包括集液管及集气管,所述集液管与所述第一扁管相连通,所述集气管与所述第二扁管相连通。
如此设置,集液管及集气管能够保证制冷剂顺利流通,进而确保换热器能够正常进行换热,有利于换热器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微通道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微通道连接件中子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子连接件连接外部换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换热器在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所示换热器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4所示换热器中部分子连接件与换热管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微通道连接件;10、子连接件;11、第一连接板;111、第一连接部;12、第二连接板;121、第二连接部;13、微通道;14、安装孔;141、第一安装孔;142、第二安装孔;15、导向部;200、换热器;210、换热管;211、第一扁管;212、第二扁管;220、翅片;230、集液管;231、第一连接孔;240、集气管;241、第二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装设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微通道连接件100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微通道连接件100中子连接件10的结构示意图。微通道连接件100作为换热元件设置在换热器中,能够连通换热器中不同的换热管,进而确保换热器中制冷剂的流通,保证换热器正常的热量交换,满足不同环境的温度需求。
微通道连接件100包括多个子连接件10,多个子连接件10依次相邻设置;每个子连接件10均包括第一连接板11及第二连接板12,第一连接板11及第二连接板12相连接,第一连接板11及第二连接板12用于形成微通道13;第一连接板11与第二连接板12相对设置,第一连接板11的边部外凸并形成第一连接部111,第二连接板12的边部外凸形成第二连接部121,第一连接部111与第二连接部121相互贴合并固定,从而形成子连接件10内部的微通道13。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部111与第二连接部121通过焊接固定连接,采用焊接能够保证子连接件10具有较好的密封件及连接稳固性;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部111与第二连接部121也可采用胶粘连接等其他连接方式固定,只要能够达到上述目的即可。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板11与第二连接板12的大致为矩形板;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板11与第二连接板12也可为其他规则或不规则形状。
请一并参阅图3,图3为图2所示子连接件10连接外部换热管的结构示意图。第一连接板11上至少开设有两个安装孔14,至少两个安装孔14间隔设置,至少两个安装孔14分别用于连接不同的外部换热管,从而实现多个外部换热管能够通过子连接件10中的微通道13相连通,保证正常换热。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板11上开设有两个安装孔14,分别为第一安装孔141与第二安装孔142,从而满足本实施方式工况下的换热需求;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根据不同工况,安装孔14也可为其他数量。
至少两个安装孔14平齐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安装孔141与第二安装孔142相平齐设置,从而保证相平齐设置的不同外部换热管能够顺利安装;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根据不同工况,当外部换热管非平齐设置时,多个安装孔14也可交错排布,只要保证微通道连接件100能够顺利安装即可。
根据具体工况不同,微通道连接件100中多个子连接件10的安装孔14数量相同或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个子连接件10上开设的安装孔14数量相同,且均为两个;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至少部分子连接件10上的安装孔14数量可不相同,通过不通规格子连接件10组合形成相应微通道连接件100,使得微通道连接件100能够满足相应工况下的使用需求,进而扩大微通道连接件100的使用范围。
根据具体工况不同,每个子连接件10中多个安装孔14的尺寸相同或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安装孔141的尺寸与第二安装孔142的尺寸相同;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根据不同工况,多个安装孔14的尺寸也可不同,只要使得相应安装孔14能够适配相应外部换热管即可。
至少一个安装孔14的侧壁设有导向部15,导向部15用于导向外部换热管的伸入;具体地,导向部15朝向第二连接板12倾斜并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安装孔141的侧壁及第二安装孔142的侧壁均设有导向部15,导向部15与第二连接板12所成角度大致范围为30度至60度,如此设置能够使得外部换热管顺利伸入微通道连接件100中,同时使得由外部换热管进入微通道连接件100的外部制冷剂能够在微通道13中顺畅流动,防止导向部15阻碍外部制冷剂的流通;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根据不同工况,导向部15与第二连接板12所成角度也可为其他数值。
本实用新型的微通道连接件100,子连接件10上的至少两个安装孔14能够与不同的外部换热管相连接,从而实现不同的外部换热管通过微通道13相连通,保证正常换热;多个子连接件10依次相邻设置,根据不同数量的外部换热管可设置不同数量的多个子连接件10,将微通道连接件100模块化,从而使得微通道连接件100能够适配不同数量的换热管,增强微通道连接件100的使用灵活性,避免针对不同数量换热管需重新开模,减少投资成本,增强经济效益。
请一并参阅图4、图5和图6,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换热器200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换热器200在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所示换热器200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换热器200,换热器200包括双排换热管210、翅片220、集液管230、集气管240及上述的微通道连接件100;一排换热管210与集液管230相连接,另一排换热管210与集气管240相连接,翅片220及微通道连接件100均与换热管210相连接;换热管210用于热量交换,翅片220用于加强换热器200的换热能力,集液管230及集气管240用于容置制冷剂,微通道连接件100用于连通不同的换热管210。
值得说明的是,由于本实施方式中的换热管210为双排换热管210,对应地,微通道连接件100中子连接件10上的安装孔14的数量为两个,从而使得换热器200与微通道连接件100相适配,保证换热器200正常工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换热管210采用扁管,扁管具有结构紧凑,适用强等优点;具体地,换热管210包括第一扁管211及第二扁管212,第一扁管211与第二扁管212间隔设置,第一扁管211与集液管230相连接,第二扁管212与集气管240相连接;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换热管210也可为其他类型的换热管。
集液管230开设有第一连接孔,第一连接孔用于连接第一扁管211;第一连接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连接孔沿集液管230间隔设置;第一扁管21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扁管211分别安装于多个第一连接孔,多个第一扁管211沿集液管230层叠设置;
集气管240开设有第二连接孔,第二连接孔用于连接第二扁管212;第二连接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二连接孔沿集液管230间隔设置;第二扁管21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二扁管212分别安装于多个第二连通孔内,多个第二扁管212沿集气管240层叠设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孔沿集液管230均匀间隔设置,第二连接孔沿集气管240均匀间隔设置,从而保证第一扁管211及第二扁管212分别均匀层叠排布,进而有利于换热器200均匀换热,提高换热器200的换热效果;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根据换热需求的不同,第一连接孔及第二连接孔也可采用其他排布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平齐设置,从而保证第一扁管211与第二扁管212相平齐,进一步保证均匀换热;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也可交错设置,从而满足特定工况下的换热需求。
微通道连接件100设置于换热器200的一端,相平齐的第一扁管211及第二扁管212分别伸入第一安装孔及第二安装孔内,从而保证第一扁管211与第二扁管212通过微通道13相连通。第一扁管211与第一安装孔对应的导向部15相贴合,第二扁管212与第二安装孔对应的导向部15相贴合,使得导向部15能够导向第一扁管211及第二扁管212的安装,保证第一扁管211及第二扁管212能够稳固伸入微通道连接件100中。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扁管211与微通道连接件100通过焊接固定,第二扁管212与微通道连接件100通过焊接固定,保证第一扁管211及第二扁管212均与微通道连接件100具有较好的密封性,有利于防止换热器200中的制冷剂外流,保证换热器200正常换热。
第一扁管211与第二扁管212的数量相同且均为多个;微通道连接件100中子连接件10的数量与第一扁管211及第二扁管212的数量相同,且每个子连接件10对应连接一个第一扁管211及一个第二扁管212。在不同工况下,随着换热器200中换热管210数量的调整,微通道连接件100中子连接件10的数量随之调整,从而使得微通道连接件100模块化,避免针对不同数量的换热管210需重新开模制作新的连接件,有利于节约成本,减小投入,提高经济效益。
在本实施方式中,部分换热管210的长度不同,不同长度的换热管210成组交替设置,在换热器200的端部大致呈参差状;如此设置减小相邻子连接件10之间的安装影响,便于子连接件10与单独换热管210之间的连接,进一步便于微通道连接件100的连接,同时不同长度的换热管210能够实现相应的换热效果,有利于满足特定环境的换热需求;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根据不同工况,换热器200也可采用相同长度的换热管。
请一并参阅图7,图7为图4所示换热器200中部分子连接件10与换热管210连接的结构示意图。相邻第一扁管211之间的距离T1大于第一扁管211至子连接件10的端面之间的距离T2,相邻第二扁管212之间的距离T1大于第二扁管212至子连接件10的端面之间的距离T2,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相邻第一扁管211距离T1大致为第一扁管211至子连接件10的端面之间的距离T2的两倍,相邻第二扁管212距离T1大致为第二扁管212至子连接件10的端面之间的距离T2的两倍,从而保证相邻子连接件10安装时互不影响,进一步确保微通道连接件100的顺利安装;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相邻扁管之间的距离与扁管至子连接件10端面之间的距离也可为其他数值关系,只要能够达到上述目的即可。
翅片220设置在相邻第一扁管211之间、相邻第二扁管212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翅片220为V形翅片,从而使得换热器200具有更大的换热表面积,有利于换热;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翅片220也可为平直翅片等其他类型的翅片。
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200,液态制冷剂处于集液管230中,液态制冷剂能够流入第一扁管211中,并通过微通道13进入第二扁管212,在此过程中液态制冷剂进行热量交换转变为气态制冷剂,气态制冷剂进入集气管240中,从而完成换热循环。
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200,设置有上述的微通道连接件100,换热器200在进行更换换热管数目时不必重新开模制作新的连接件,进而减小投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减少工作量,省时省力。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微通道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子连接件(10),所述子连接件(10)包括形成微通道(13)的第一连接板(11)及第二连接板(12),所述第一连接板(11)与所述第二连接板(12)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板(11)至少开设有两个安装孔(14),至少两个所述安装孔(14)通过所述微通道(13)相连通;多个所述子连接件(10)依次相邻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连接件,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安装孔(14)平齐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连接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安装孔(14)的侧壁设有导向部(15),所述导向部(15)朝向所述第二连接板(12)倾斜并延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子连接件(10)上的安装孔(14)数量不同,或;
多个所述子连接件(10)上的安装孔(14)数量相同。
5.一种换热器,所述换热器(200)包括微通道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通道连接件为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微通道连接件(10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200)还包括第一扁管(211)及第二扁管(212),所述第一扁管(211)与所述第二扁管(212)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扁管(211)与所述第二扁管(212)分别连接不同的所述安装孔(14),所述第一扁管(211)与所述第二扁管(212)均固定连接于所述微通道连接件(100)。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安装孔(14)的侧壁设有导向部(15),所述第一扁管(211)及/或所述第二扁管(212)与所述导向部(15)相贴合。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扁管(211)与所述第二扁管(212)的数量相同且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扁管(211)与多个所述第二扁管(212)分别层叠设置;所述子连接件(10)的数量与所述第一扁管(211)或所述第二扁管(212)的数量相同,每个所述子连接件(10)对应连接一个所述第一扁管(211)及一个所述第二扁管(212)。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第一扁管(211)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扁管(211)至所述子连接件(10)的端面之间的距离,或;
相邻所述第二扁管(212)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扁管(212)至所述子连接件(10)的端面之间的距离。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200)还包括集液管(230)及集气管(240),所述集液管(230)与所述第一扁管(211)相连通,所述集气管(240)与所述第二扁管(212)相连通。
CN202020333470.0U 2020-03-17 2020-03-17 微通道连接件及具有该微通道连接件的换热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3629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33470.0U CN212362958U (zh) 2020-03-17 2020-03-17 微通道连接件及具有该微通道连接件的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33470.0U CN212362958U (zh) 2020-03-17 2020-03-17 微通道连接件及具有该微通道连接件的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62958U true CN212362958U (zh) 2021-01-15

Family

ID=74146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33470.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362958U (zh) 2020-03-17 2020-03-17 微通道连接件及具有该微通道连接件的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629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88770A1 (en) Heat exchanger
WO2020187005A1 (zh) 电池包及其冷却系统
CN212362958U (zh) 微通道连接件及具有该微通道连接件的换热器
CN212084987U (zh) 一种承压能力强的芯片冷却器
CN210321344U (zh) 化工用换热板
CN210377342U (zh) 一种水冷排
JP7393527B2 (ja) 熱交換器
CN210426171U (zh) 扁管及换热器
CN211903880U (zh) 微通道换热扁管及换热组件
CN210051023U (zh) 换热器和空调器
CN210664082U (zh) 冷却器和具有其的空压机组
CN210004631U (zh) 一种折弯型换热器及其空调设备
CN210036400U (zh) 一种折流板与纵向隔板的安装结构
CN212362898U (zh) 换热器及具有该换热器的换热系统
CN201852514U (zh) 一种换热器连接装置及微通道换热器
CN212157732U (zh) 换热器连接板及换热器
CN210952485U (zh) 一种可调节内部流量的集流管
CN211823271U (zh) 微通道换热器及空调
CN216644631U (zh) 一种高承压的冷媒通道管件
CN221327767U (zh) 一种热管理部件及电池包
CN213543302U (zh) 一种板式换热器
CN215572380U (zh) 扁管和换热器
CN212109070U (zh) 换热器
CN217763651U (zh) 一种风机盘管集水器
CN210345963U (zh) 微通道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1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