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62512U - 过冷效果高的换热器及空调机组 - Google Patents

过冷效果高的换热器及空调机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62512U
CN212362512U CN202022085056.5U CN202022085056U CN212362512U CN 212362512 U CN212362512 U CN 212362512U CN 202022085056 U CN202022085056 U CN 202022085056U CN 212362512 U CN212362512 U CN 2123625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baffle plate
supercooling
baffle plates
curved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08505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卓明胜
王铁强
胡东兵
胡海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02208505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625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625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625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过冷效果高的换热器及空调机组。换热器包括:壳体、隔板、多个折流板,所有所述折流板均间隔设置于所述过冷区域内构成折流流道,所述折流板为曲面形状,且所述曲面形状的凸起方向与所述过冷区域内冷媒流向具有夹角、多根换热管,并列设置于所述过冷区域内,且每根所述换热管均贯穿所有所述折流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冷效率高的换热器及空调机组,通过设置曲面形状形状的折流板,有效的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平板型折流板所造成的流动死区的问题,增加对液态冷媒扰流作用,提高过冷效果和提高过冷区域利用程度的目的,从而达到提高换热器过冷效果的目的。

Description

过冷效果高的换热器及空调机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过冷效果高的换热器及空调机组。
背景技术
在卧式壳管式冷凝器中,从换热区域角度出发,可分为两部分:上部冷却区域、下部过冷区域,为了提高冷凝器的换热效率,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在过冷区域内增加平板形的折流板的方式,但是平板形的折流板在折流过程中存在较大的流动死区,造成过冷区域的空调利用程度较低、过冷度分布不均、过冷效果不明显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平板形折流板存在流动死区而影响过冷效果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曲面形状的折流板避免产生流动死区的过冷效果高的换热器及空调机组。
一种换热器,包括:
壳体;
隔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且将所述壳体内部分为冷却区域和过冷区域;
多个折流板,所有所述折流板均间隔设置于所述过冷区域内构成折流流道,所述折流板为曲面形状,且所述曲面形状的凸起方向与所述过冷区域内冷媒流向具有夹角。
所述折流板的截面为球带形,所述球带形的高为对应球体的直径的八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所述折流板包括上折流板和下折流板,所述上折流板设置于所述隔板上,所述下折流板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上,且所述上折流板和所述下折流板沿冷媒的流动方向间隔设置。
在所述壳体的端面所在平面上,所述上折流板的投影和所述下折流板的投影部分重叠。
所述换热器还包括:
拉杆,所述拉杆贯穿所有所述折流板,且所述拉杆与所有所述折流板固定设置。
所述拉杆的端部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上。
所述圆弧形状的截面为阶梯形,沿所述过冷区域内的冷媒流动方向,所述阶梯形逐渐靠近所述隔板。
所述折流板的阶梯数为四个。
所述隔板的截面为弧形或折弯形。
沿所述过冷区域内的冷媒流动方向,相邻两个所述折流板之间的间距范围为150mm-1000mm。
所述夹角的角度范围为0°至90°。
一种空调机组,包括上述的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冷效率高的换热器及空调机组,通过设置曲面形状的折流板,有效的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平板型折流板所造成的流动死区的问题,增加对液态冷媒扰流作用,提高过冷效果和提高过冷区域利用程度的目的,从而达到提高换热器过冷效果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冷效率高的换热器及空调机组的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冷效率高的换热器及空调机组的隔板和折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冷效率高的换热器及空调机组的实施例的折流板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冷效率高的换热器及空调机组的实施例的上折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冷效率高的换热器及空调机组的实施例的隔板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冷效率高的换热器及空调机组的实施例的隔板的另一剖视图;
图中:
1、壳体;2、隔板;3、折流板;31、上折流板;32、下折流板;5、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6所示的换热器,包括:壳体1,一般壳体1为圆筒形结构,圆筒形结构的轴线水平设置,且在圆筒形结构的周侧面上端有进气口,下端设置有出液口;
隔板2,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部,且将所述壳体1内部分为冷却区域和过冷区域,优选的,隔板2也水平设置或者与水平面呈一定夹角设置,从而在隔板2的上方形成冷却区域,下方形成所述过冷区域;
多个折流板3,所有所述折流板3均间隔设置于所述过冷区域内构成折流流道,所述折流板3为曲面形状,且所述曲面形状的凸起方向与所述过冷区域内冷媒流向具有夹角,所述壳体1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曲面形状的凸起方向指向所述壳体1的第一端或者所述壳体1的第二端,也即将现有技术中的平面形状的折流板设置成曲面形状(非平面)的折流板,从而在实现现有平面形状的折流板的折流作用的前提下,还能够利用曲面形状的折流板3对过冷区域内的液态冷媒进行扰流,同时限定了曲面形状的凸起方向与冷媒流动方向具有夹角,从而使曲面形状的折流板3即能够起到对冷媒的扰流作用,同时还能够利用凸起所形成的扰流作用来克服现有技术中平板形折流板3所造成的流动死区的问题,相当于增加了过冷区域的空间利用率,达到增加过冷效果的目的;
多根换热管,并列设置于所述过冷区域内,且每根所述换热管均贯穿所有所述折流板3,也可以说折流板3将换热管分隔成相互连通的多段,每段均与液态冷媒进行接触换热。
其中所述曲面形状的截面为球带形、阶梯形或多边形中的一种。
当所述曲面形状的截面为球带形时,所述折流板3的截面为球带形,所述球带形的高为对应球体的直径的八分之一至三分之一,换句话说,利用相互平行且两个平面在球体上进行截取从而获得所述折流板3,此时球面在两个平面间的部分叫做球带,两个平面之间的距离叫做球带的高,其中相互平行的两个平面之间的距离为对应球体的直径的八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具体数值根据实际壳体1的尺寸及换热管的数量进行设定,此时所述折流板3的凸起方向是指球带远离对应球体的圆心的方向。
所述折流板3包括上折流板31和下折流板32,所述上折流板31设置于所述隔板2上,所述下折流板32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内表面上,且所述上折流板31和所述下折流板32沿冷媒的流动方向间隔设置,从而构成连续的S形流道,增加冷媒的流动距离,其中在图1中冷媒的流动方向为由右至左。
一个所述上折流板31和一个所述下折流板32拼合后形成的形状构成的球带形的高为对应球体的直径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二,也即上折流板31的形状与下折流板32的形状不同,相当于在球面上截取一部分,并将该部分一分为二分别形成一个上折流板31和一个下折流板32,其中优选的,上折流板31所构成的球带形的高和下折流板32所构成的球带形的高的是相等的,也即上折流板31的下边沿和下折流板32的上边沿的形状和尺寸等均是相同的。
在所述壳体1的端面所在平面上,所述上折流板31的投影和所述下折流板32的投影部分重叠,使得在冷媒流动经过上折流板31或下折流板32时均能够产生折流的效果,增加折流板3的扰流作用,其中所述壳体1的端面是指沿壳体的轴线方向上的两个表面为壳体的端面。
所述换热器还包括:
拉杆5,所述拉杆5贯穿所有所述折流板3,且所述拉杆5与所有所述折流板3固定设置,用于保证所有折流板3的相对固定。
所述拉杆5的端部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内表面上,保证所有折流板3能够得到可靠固定。
如图3所示,所述曲面形状的截面为阶梯形,沿所述过冷区域内的冷媒流动方向,所述阶梯形逐渐靠近所述隔板2,也即冷媒在流动至折流板3处时是形成一个逐渐爬台阶的状态,从而构成与圆弧形的曲面形状相同的技术效果,阶梯数越多越与圆弧形的曲面形状相同,具体的阶梯数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
所述折流板3的阶梯数为四个。
所述隔板2的截面为弧形或折弯形,所述弧形的凸起方向朝向所述过冷区域内部,从而使过冷区域构成渐缩和渐扩两部分,从而改变冷媒的流速,增加过冷效果。
沿所述过冷区域内的冷媒流动方向,相邻两个所述折流板3之间的间距范围为150mm-1000mm,具体根据冷媒的流速进行确定。
所述夹角的角度范围为0°至90°,优选为0°,也即凸起方向与冷媒的流动方向一致,从而有效的克服现有技术中产生的流动死区问题。
一种空调机组,包括上述的换热器。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2)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
隔板(2),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部,且将所述壳体(1)内部分为冷却区域和过冷区域;
多个折流板(3),所有所述折流板(3)均间隔设置于所述过冷区域内构成折流流道,所述折流板(3)的形状为曲面形状,且所述曲面形状的凸起方向与所述过冷区域内冷媒流向具有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板(3)的截面为球带形,所述球带形的高为对应球体的直径的八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板(3)包括上折流板(31)和下折流板(32),所述上折流板(31)设置于所述隔板(2)上,所述下折流板(32)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内表面上,且所述上折流板(31)和所述下折流板(32)沿冷媒的流动方向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1)的端面所在平面上,所述上折流板(31)的投影和所述下折流板(32)的投影部分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还包括:
拉杆(5),所述拉杆(5)贯穿所有所述折流板(3),且所述拉杆(5)与所有所述折流板(3)固定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5)的端部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内表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形状的截面为阶梯形,沿所述过冷区域内的冷媒流动方向,所述阶梯形逐渐靠近所述隔板(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板(3)的阶梯数为四个。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的截面为弧形或折弯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过冷区域内的冷媒流动方向,相邻两个所述折流板(3)之间的间距范围为150mm-1000mm。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的角度范围为0°至90°。
12.一种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
CN202022085056.5U 2020-09-21 2020-09-21 过冷效果高的换热器及空调机组 Active CN2123625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85056.5U CN212362512U (zh) 2020-09-21 2020-09-21 过冷效果高的换热器及空调机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85056.5U CN212362512U (zh) 2020-09-21 2020-09-21 过冷效果高的换热器及空调机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62512U true CN212362512U (zh) 2021-01-15

Family

ID=741443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85056.5U Active CN212362512U (zh) 2020-09-21 2020-09-21 过冷效果高的换热器及空调机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625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68083B2 (en) Refrigeration system and heat exchanger thereof
CN212362512U (zh) 过冷效果高的换热器及空调机组
CN112066605A (zh) 过冷效果高的换热器及空调机组
CN112303886B (zh) 换热器和换热系统
CN210463271U (zh) 一种环形c形口微通道平行流热交换器
CN112033189B (zh) 一种采用液体冷却的板式换热器
CN108917005B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壁挂式空调器
CN112240716B (zh) 一种液冷板式换热器的结构优化方法
CN211551843U (zh) 换热器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1925909U (zh) 用于空调室内机的换热器及空调室内机
KR101702810B1 (ko) 열교환 장치용 물결형 냉각 핀
CN113405381A (zh) 一种分块圆形换热装置及换热器
CN108917006B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壁挂式空调器
CN113720190B (zh) 微通道扁管、微通道换热器和空调器
KR20020045042A (ko) 열교환기 튜브
CN214199292U (zh) 一种冷凝器
CN210718020U (zh) 一种机房空调表冷器及机房空调
CN218915529U (zh) 散热结构和家用电器
CN216745006U (zh) 一种空调设备制冷用蒸发器
CN216845772U (zh) 一种立式间接蒸发冷却器
CN115183484B (zh) 置于室内的设备用二级冷却冷气机及电气设备
CN219199549U (zh) 换热器、空调系统和车辆
CN212408876U (zh) 用于空调室内机的换热器及空调室内机
CN112461022B (zh) 一种间隔变化的液冷板式换热器
CN220567488U (zh) 一种天花机蒸发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