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55167U - 一种智能识别自动分类垃圾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识别自动分类垃圾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55167U
CN212355167U CN202020312202.0U CN202020312202U CN212355167U CN 212355167 U CN212355167 U CN 212355167U CN 202020312202 U CN202020312202 U CN 202020312202U CN 212355167 U CN212355167 U CN 2123551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dy shell
circuit device
mounting
cover body
barr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1220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志辉
葛志鹏
温志鹏
王伟振
崔景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31220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551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551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5516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10Waste collection, transportation, transfer or storage, e.g. segregated refuse collecting, electric or hybrid propulsion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识别自动分类垃圾桶,包括盖体,盖体包括盖体外壳和封装于盖体外壳内的电路装置;第一摄像头,第一摄像头设于盖体外壳外壁上并与电路装置电连接;桶体,桶体包括桶体外壳、安装架和多个内桶,盖体外壳扣置于桶体外壳顶部,多个内桶分别卡固于安装架上,安装架与桶体外壳底部枢转连接,安装架还与电路装置传动连接;以及投料部,投料部设于盖体外壳与桶体外壳衔接位置并与电路装置电连接。该垃圾桶通过第一摄像头、投料部和桶内的电路装置配合对待投放垃圾自动分类,并通过桶体结构的合理设计,配合电路装置的驱动控制,自动将对应的内桶旋转至投放位置,进而将垃圾自动投入对应的内桶中,实现垃圾自动分类投放的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识别自动分类垃圾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智能分类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智能识别自动分类垃圾桶。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环保理念不断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倡导公民将垃圾分类投放,以便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此,大部分城市设置了分类垃圾桶,并在垃圾桶的对应位置标示出了垃圾类别,例如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甚至在一些环保宣传力度大的城市,还设置了干垃圾和湿垃圾等多种投放口,但是由于现有的垃圾桶不具备对垃圾进行自动分类的功能,而人们对垃圾分类相关知识了解不足,经常出现垃圾错投、甚至乱投的现象,尽管有关部门通过多种手段为广大公民科普垃圾分类知识,但是对于老人和小孩来说,区分并熟记各种各样的垃圾对应哪些类别,仍然十分困难。上述问题的存在也给垃圾分类理念的实地推广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阻力。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对待投放垃圾进行自动识别和分类的垃圾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识别自动分类垃圾桶,该垃圾桶可以通过第一摄像头与投料部和电路装置配合实现垃圾的自动分类,并自动将对应的内桶旋转至投放位置,将垃圾自动投入对应的内桶中,实现垃圾自动分类投放的功能,解决了现有的垃圾桶不能对垃圾自动分类致使垃圾错投乱投现象严重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识别自动分类垃圾桶,包括:
盖体,所述盖体包括盖体外壳和封装于所述盖体外壳内的电路装置;
第一摄像头,所述第一摄像头设置于所述盖体外壳的外壁上,所述第一摄像头还与所述电路装置电连接;
桶体,所述桶体包括桶体外壳、安装架和多个内桶,所述盖体外壳扣置于所述桶体外壳顶部并与所述桶体外壳固定连接,多个所述内桶分别卡固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安装架通过轴承组件与所述桶体外壳底部枢转连接,所述安装架还与所述电路装置传动连接,所述电路装置驱动所述安装架转动带动多个所述内桶旋转;以及
投料部,所述投料部设于所述盖体外壳与所述桶体外壳衔接位置并与所述桶体外壳连通,所述投料部还与所述电路装置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垃圾桶通过设置第一摄像头与投料部和电路装置配合实现了对待投放垃圾的自动分类,并通过桶体结构的合理设计,配合电路装置的驱动控制,自动将对应的内桶旋转至投放位置,进而将垃圾自动投入对应的内桶中,实现垃圾自动分类投放的功能,更能满足各类人群的使用需求。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装置包括工控机、步进电机和供电电源,所述第一摄像头、所述投料部以及所述供电电源均与所述工控机电连接,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入端与所述工控机电连接,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安装架传动连接。通工控机控制步进电机运转,进而带动安装架和安装架上的多个内桶旋转和定位,供电电源主要为工控机供电。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装置还包括红外线传感器和丝杆滑台,所述红外线传感器与所述工控机电连接,所述丝杆滑台竖直布置且其电机端与所述工控机电连接,所述丝杆滑台的滑杆端部还固定安装有与所述内桶适配的压缩板,所述工控机控制所述丝杆滑台运作带动所述压缩板推入所述内桶的内腔中。
通过红外线传感器可以检测各个内桶是否存在满桶状况,在出现满桶状态时,工控机与丝杆滑台和压缩板配合运作,对满桶状态的垃圾桶进行压缩处理,保证垃圾桶有空余的容量。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装置还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语音播放器,两个所述语音播放器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盖体外壳的内侧壁上并均与所述工控机电连接。语音播放器主要与第一摄像头配合工作,在第一摄像头检测到待投放的垃圾不是单体而是整袋垃圾时,发出语音提醒,提醒垃圾投放者将垃圾拆开分别进行投放。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装置还包括烟雾报警器和水泵,所述烟雾报警器和所述水泵均与所述工控机电连接,所述盖体外壳内还设有储水箱和喷水口,所述水泵的输入端与所述储水箱通过管路连接,所述水泵的输出端与所述喷水口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喷水口与所述桶体外壳连通。烟雾报警器与喷水部分配合使用,可以在桶体内烟雾浓度过高时及时启动喷水部分对桶体进行喷水,避免意外造成火灾现象。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架包括安装轴、安装杆和安装底板,所述安装轴穿过所述安装底板中心并与所述安装底板垂直连接,所述安装轴分别通过设于靠近其顶部和底部的轴承组件与所述桶体外壳和所述电路装置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杆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安装杆呈放射状对称对称布置并与所述安装轴外壁固定连接,且所述安装杆底部抵至所述安装底板顶端并通过安装件与所述安装底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内桶包括内桶本体、卡固槽板以及锥型插销,所述卡固槽板的槽口向下设置且与所述内桶本体的两侧顶部边缘固定连接,所述锥型插销与所述内桶本体的外侧底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底板上具有与所述锥型插销适配的锥型插销孔,所述锥型插销旋入所述锥型插销孔中且所述卡固槽板抵至所述安装杆顶部实现所述内桶与所述安装板的卡固连接。
内桶与安装架采用锥型插销的方式,既可以保证紧密连接,又可以方便的向上取出,结构设计更加人性化。
进一步地,所述内桶还包括抓手槽板,所述抓手槽板设于所述内桶本体的外侧顶部边缘,所述抓手槽板与所述卡固槽板一体成型。抓手槽板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取出内桶进行垃圾倾倒和清理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投料部包括投料门、投料口开关、储料桶、电动阀门和第二摄像头,所述投料口开关、所述电动阀门和所述第二摄像头均与所述电路装置电连接,所述投料口开关还与所述投料门上的驱动组件电连接,所述储料桶设置于所述盖体外壳与所述桶体外壳衔接位置,所述第二摄像头固定安装于所述储料桶的一端外壁上,所述投料门设于所述盖体外壳和所述桶体外壳外侧并与所述储料桶通过合页连接,所述储料桶底部还具有一放料门,所述放料门上的驱动组件与所述电动阀门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桶体外壳的外壁上还设有曲面电子显示屏,所述曲面电子显示屏与所述电路装置电连接。曲面电子显示屏的设置主要用于播放公益广告或商业广告,起到公益宣传或商业宣传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识别自动分类垃圾桶的整体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2附图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智能识别自动分类垃圾桶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3附图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部分电路装置以及曲面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4附图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步进电机与安装轴的安装关系示意图;
图5附图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步进电机与控制器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6附图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部分电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附图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红外线传感器与供电电源的电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8附图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水泵与供电电源的电路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9附图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附图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内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附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智能识别自动分类垃圾桶,包括:
盖体1,盖体1包括盖体外壳11和封装于盖体外壳11内的电路装置12;
第一摄像头2,第一摄像头2设置于盖体外壳11的外壁上,第一摄像头2还与电路装置12电连接;
桶体3,桶体3包括桶体外壳31、安装架32和多个内桶33,盖体外壳11扣置于桶体外壳31顶部并与桶体外壳31固定连接,多个内桶33分别卡固于安装架32上,安装架32通过轴承组件与桶体外壳31的底部枢转连接,安装架32顶部还与电路装置12传动连接,电路装置12驱动安装架32转动带动多个内桶33旋转;以及
投料部4,投料部4设于盖体外壳11与桶体外壳31的衔接位置并与桶体外壳31连通,投料部4还与电路装置12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附图3和图4,电路装置12包括工控机1201、步进电机1202和供电电源1203,第一摄像头2、投料部4以及供电电源1203均与工控机1201电连接,步进电机1202的输入端与工控机1201电连接,步进电机1202的输出端与安装架32传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供电电源1203采用24V直流电源,工控机1201采用SD5300工业级工控机,步进电机1202通过步进电机驱动器与工控机电连接。当然本实施例中的工控机也可以通过PLC控制器替代,具体可以根据控制需求合理选型。图5中以PLC控制器和86步进电机为例展示了步进电机与控制器的电连接关系。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附图6,电路装置12还包括红外线传感器1204和丝杆滑台1205,红外线传感器1204与工控机1201电连接,丝杆滑台1205竖直布置且其电机端与工控机1201电连接,丝杆滑台1205的滑杆端部还固定安装有与内桶33适配的压缩板5,工控机1201控制丝杆滑台1205运作带动压缩板5推入内桶33的内腔中。
在本实施例中,红外线传感器1204采用型号为E3FA-DP13的红外距离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的电路原理图可以参见附图7,图中给出了红外线传感器与供电电源的电连接关系。
红外线传感器1204主要负责检测各个内桶33中的垃圾是否满桶,在检测到垃圾满桶后,将满桶状态信息回传至工控机1201,由工控机1201发出指令给步进电机1202带动安装架32旋转将满桶状态的内桶33移动至丝杆滑台1205底部,进而工控机1201控制丝杆滑台1205顶部的电机运转带动滑杆和其端部的压缩板5下压,对内桶33内的垃圾进行压缩,多次压缩后红外线传感器1204仍然检测到满桶状态,可以通过增设通信设备将垃圾桶与外部移动终端通信连接,从而将垃圾满桶信息发送至环卫工人随身携带的移动终端,便于垃圾得到及时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附图1,电路装置12还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语音播放器1206,两个语音播放器1206分别固定安装于盖体外壳11的内侧壁上并均与工控机1201电连接。语音播放器1206主要功能是语音播放提示信息,提醒投放者将整袋垃圾打开分成单体进行投放。此外,语音播放器1206还对工控机1201识别出的垃圾类别知识进行语音播放,起到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教育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附图3和图6,电路装置12还包括烟雾报警器1207和水泵1208,烟雾报警器1207和水泵1208均与工控机1201电连接,盖体外壳11内还设有储水箱6和喷水口7,水泵1208的输入端与储水箱6通过管路连接,水泵1208的输出端与喷水口7通过管路连接,喷水口7与桶体外壳33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水泵1208与储水箱6连接的管路上还可以设置电磁阀,电磁阀为常开开关,在烟雾浓度超标时闭合,水泵1208运转从储水箱6中抽水供给喷水口7进行灭火,从而更加可靠的实现自动喷水灭火功能。此外为了保证水泵1208安全工作,可以在水泵的供电线路上设置空气开关。水泵的电路接线原理如图8所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附图9,安装架32包括安装轴3201、安装杆3202和安装底板3203,安装轴3201穿过安装底板3203的中心并与安装底板3203垂直连接,安装轴3201分别通过设于靠近其顶部和底部的轴承组件与桶体外壳33和电路装置12转动连接,安装杆3202设有多个,多个安装杆3202呈放射状对称对称布置并与安装轴3201的外壁固定连接,且安装杆3202底部抵至安装底板3203顶面并与安装底板3203固定连接。
安装架32主要通过其上的安装轴3201与桶体外壳31的内侧底壁以及上方的步进电机1202连接,具体地,参见附图4,安装轴3201包括转子轴a和定子轴b,定子轴b主要起固定作用,通过与其适配的固定架将安装轴在竖直方向上固定在桶体外壳31以及盖体外壳11上,转子轴a主要起枢转连接作用,转子轴a套设在定子轴b外侧,并通过轴承c与定子轴b连接,通过步进电机1202驱动,转子轴a可以与步进电机1202同步转动,进而带动整个安装架32旋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附图9和附图10,内桶33包括内桶本体3301、卡固槽板3302以及锥型插销3303,卡固槽板3302的槽口向下设置且与内桶本体3301的两侧顶部边缘固定连接,锥型插销3303与内桶本体3301的外侧底壁固定连接,安装底板3203上具有与锥型插销3303适配的锥型插销孔3204,锥型插销3303旋入锥型插销孔3204中且卡固槽板3302抵至安装杆3202顶部实现内桶33与安装板32的卡固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桶体3为圆柱型,内桶33设有四个,为结构相同的切面为扇形的柱体结构,四个内桶可以拼合成圆柱型,四个内桶33分别用于盛放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盖体1整体为半球型,电路装置12封装于半球型内腔内部并与半球型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盖体1与桶体3设计为可以自由开合的连接方式,通过一侧的合页式结构固定,并在另一侧设置卡固结构将盖体1与桶体3卡固。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附图10,内桶33还包括抓手槽板3304,抓手槽板3304设于内桶本体3301的外侧顶部边缘,抓手槽板3304与卡固槽板3302一体成型。
由于垃圾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定期倾倒内桶本体3301内的垃圾,工作人员可以将盖体1掀开,手握抓手槽板3304将内桶本体3301上拉,从而将内桶本体3301从安装架上拆卸下来。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附图6,投料部4包括投料门41、投料口开关42、储料桶43、电动阀门44和第二摄像头45,投料口开关42和电动阀门44均与电路装置12电连接,投料口开关42还与投料门41上的驱动组件电连接,储料桶43设置于盖体外壳11与桶体外壳31的衔接位置,第二摄像头45设于储料桶43后侧且位于盖体外壳11内,投料门41设于盖体外壳11和桶体外壳31外侧并与储料桶43通过合页连接,储料桶43底部还具有一放料门45(未示出),放料门45上的驱动组件与电动阀门44电连接。第二摄像头45主要与电路装置12中的工控机1201配合识别储料桶43内垃圾的类别。
通过工控机1201控制投料口开关42开闭进而控制投料门41开启或闭合,在第一摄像头2检测到垃圾为单体时,工控机1201开启投料口开关42,投料门41打来,投料门41开启后外部垃圾进入储料桶43内,在第二摄像头45配合工控机1201识别出垃圾类别后,自动控制步进电机1202驱动安装架32转动,将对应类别的内桶33移动至储料桶43的底部,工控机1201控制电动阀门开启,进而控制储料桶43底部的放料门45打开,将垃圾投入底部的内桶33中,投放后放料门45自动闭合。其中,投料门41和放料门45均为电控门,均设有对应的电驱动组件,由于电控门的结构相对成熟,此处不做过多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附图3,桶体外壳31的外壁上还设有曲面电子显示屏8,曲面电子显示屏8与电路装置12电连接。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智能识别自动分类垃圾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该垃圾桶通过设置第一摄像头、投料部和桶内的电路装置实现了对待投放垃圾的自动分类,并通过桶体结构的合理设计,配合电路装置的驱动控制,能够自动将对应的内桶旋转至投放位置,进而将垃圾自动投入对应的内桶中,实现垃圾自动分类投放的功能;
2、设有红外线传感器,可以检测各个内桶是否存在满桶状况,在出现满桶状态时,工控机与丝杆滑台和压缩板配合运作,对满桶状态的垃圾桶进行压缩处理,保证垃圾桶有空余的容量;
3、设有语音播放器,可以与第一摄像头配合工作,在第一摄像头检测到待投放的垃圾不是单体而是整袋垃圾时,发出语音提醒,提醒垃圾投放者将垃圾拆开分别进行投放,还可以播放垃圾分类知识进行科普;
4、设有烟雾报警器和喷水部件,可以在桶体内烟雾浓度过高时及时启动喷水部分对桶体进行喷水,避免意外造成火灾现象;
5、内桶与安装架采用锥型插销的方式,既可以保证紧密连接,又可以方便的向上取出,抓手槽板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取出内桶进行垃圾倾倒和清理工作;
6、设置曲面显示屏,可以起到广告宣传功能。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智能识别自动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包括:
盖体(1),所述盖体(1)包括盖体外壳(11)和封装于所述盖体外壳(11)内的电路装置(12);
第一摄像头(2),所述第一摄像头(2)设置于所述盖体外壳(11)的外壁上,所述第一摄像头(2)还与所述电路装置(12)电连接;
桶体(3),所述桶体(3)包括桶体外壳(31)、安装架(32)和多个内桶(33),所述盖体外壳(11)扣置于所述桶体外壳(31)顶部并与所述桶体外壳(31)固定连接,多个所述内桶(33)分别卡固于所述安装架(32)上,所述安装架(32)通过轴承组件与所述桶体外壳(31)的底部枢转连接,所述安装架(32)顶部还与所述电路装置(12)传动连接,所述电路装置(12)驱动所述安装架(32)转动带动多个所述内桶(33)旋转;以及
投料部(4),所述投料部(4)设于所述盖体外壳(11)与所述桶体外壳(31)的衔接位置并与所述桶体外壳(31)连通,所述投料部(4)还与所述电路装置(12)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识别自动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装置(12)包括工控机(1201)、步进电机(1202)和供电电源(1203),所述第一摄像头(2)、所述投料部(4)以及所述供电电源(1203)均与所述工控机(1201)电连接,所述步进电机(1202)的输入端与所述工控机(1201)电连接,所述步进电机(1202)的输出端与所述安装架(32)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识别自动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装置(12)还包括红外线传感器(1204)和丝杆滑台(1205),所述红外线传感器(1204)与所述工控机(1201)电连接,所述丝杆滑台(1205)竖直布置且其电机端与所述工控机(1201)电连接,所述丝杆滑台(1205)的滑杆端部还固定安装有与所述内桶(33)适配的压缩板(5),所述工控机(1201)控制所述丝杆滑台(1205)运作带动所述压缩板(5)推入所述内桶(33)的内腔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识别自动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装置(12)还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语音播放器(1206),两个所述语音播放器(1206)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盖体外壳(11)的内侧壁上并均与所述工控机(1201)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识别自动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装置(12)还包括烟雾报警器(1207)和水泵(1208),所述烟雾报警器(1207)和所述水泵(1208)均与所述工控机(1201)电连接,所述盖体外壳(11)内还设有储水箱(6)和喷水口(7),所述水泵(1208)的输入端与所述储水箱(6)通过管路连接,所述水泵(1208)的输出端与所述喷水口(7)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喷水口(7)与所述桶体外壳(31)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识别自动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32)包括安装轴(3201)、安装杆(3202)和安装底板(3203),所述安装轴(3201)穿过所述安装底板(3203)的中心并与所述安装底板(3203)垂直连接,所述安装轴(3201)分别通过设于靠近其顶部和底部的轴承组件与所述桶体外壳(31)和所述电路装置(12)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杆(3202)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安装杆(3202)呈放射状对称对称布置并与所述安装轴(3201)的外壁固定连接,且所述安装杆(3202)底部抵至所述安装底板(3203)顶面并与所述安装底板(3203)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智能识别自动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桶(33)包括内桶本体(3301)、卡固槽板(3302)以及锥型插销(3303),所述卡固槽板(3302)的槽口向下设置且与所述内桶本体(3301)的两侧顶部边缘固定连接,所述锥型插销(3303)与所述内桶本体(3301)的外侧底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底板(3203)上具有与所述锥型插销(3303)适配的锥型插销孔(3204),所述锥型插销(3303)旋入所述锥型插销孔(3204)中且所述卡固槽板(3302)抵至所述安装杆(3202)顶部实现所述内桶(33)与所述安装架(32)卡固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智能识别自动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桶(33)还包括抓手槽板(3304),所述抓手槽板(3304)设于所述内桶本体(3301)的外侧顶部边缘,所述抓手槽板(3304)与所述卡固槽板(3302)一体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识别自动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料部(4)包括投料门(41)、投料口开关(42)、储料桶(43)、电动阀门(44)和第二摄像头(45),所述投料口开关(42)、所述电动阀门(44)和所述第二摄像头(45)均与所述电路装置(12)电连接,所述投料口开关(42)还与所述投料门(41)上的驱动组件电连接,所述储料桶(43)设置于所述盖体外壳(11)与所述桶体外壳(31)的衔接位置,所述第二摄像头(45)固定安装于所述储料桶(43)的一侧外壁上,所述投料门(41)设于所述盖体外壳(11)和所述桶体外壳(31)外侧并与所述储料桶(43)通过合页连接,所述储料桶(43)底部还具有一放料门,所述放料门上的驱动组件与所述电动阀门(44)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识别自动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外壳(31)的外壁上还设有曲面电子显示屏(8),所述曲面电子显示屏(8)与所述电路装置(12)电连接。
CN202020312202.0U 2020-03-13 2020-03-13 一种智能识别自动分类垃圾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3551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12202.0U CN212355167U (zh) 2020-03-13 2020-03-13 一种智能识别自动分类垃圾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12202.0U CN212355167U (zh) 2020-03-13 2020-03-13 一种智能识别自动分类垃圾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55167U true CN212355167U (zh) 2021-01-15

Family

ID=741466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12202.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355167U (zh) 2020-03-13 2020-03-13 一种智能识别自动分类垃圾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551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851184Y (zh) 智能开合盖式环保型垃圾桶
CN110316493A (zh) 智能垃圾桶
CN110683253A (zh) 袋物自动分离的垃圾收集装置
CN108275396A (zh) 一种环保型智能垃圾箱
CN110817192A (zh) 基于环保的废旧电池回收设备
CN205788467U (zh) 基于物联网模式的容器智能回收自助终端
CN210392372U (zh) 智能垃圾桶
CN212355167U (zh) 一种智能识别自动分类垃圾桶
CN211732575U (zh) 一种家用智能垃圾分类桶
CN211811563U (zh) 一种感应垃圾桶
CN207712762U (zh) 一种城市生活垃圾运输装置
CN217050409U (zh) 具有清洗功能的垃圾输送设备及垃圾回收系统
CN214568119U (zh) 一种具备感应自动开门功能的分类垃圾箱
CN212922905U (zh) 一种柜式一体智能垃圾箱
CN211365750U (zh) 易拉罐回收箱
CN208412821U (zh) 垃圾箱
CN216917214U (zh) 一种投递口密封效果好的垃圾投放设备
CN110693213A (zh) 一种钥匙存取柜
CN216685870U (zh) 一种具有投口托板结构的垃圾投放设备
CN220164795U (zh) 一种防感染分类式医疗废物收集箱
CN216685831U (zh) 一种具有上下多口结构的垃圾投放设备
CN216917191U (zh) 一种具有脚踏感应结构的上下多投口垃圾投放设备
CN216685832U (zh) 一种无感式垃圾投放设备
CN215796020U (zh) 垃圾箱及垃圾回收装置
CN201721862U (zh) 一种感应式电子控制垃圾回收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1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