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55005U - 包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包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55005U
CN212355005U CN202020446575.7U CN202020446575U CN212355005U CN 212355005 U CN212355005 U CN 212355005U CN 202020446575 U CN202020446575 U CN 202020446575U CN 212355005 U CN212355005 U CN 2123550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plate
packaging
board
composite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4657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傅秋佳
张钱莉
钱俊敏
梁奕昆
曾宪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4657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550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550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550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ckaging Frangible Articl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结构,该结构包括包装板和防静电复合薄膜,防静电复合薄膜的端部连接于包装板上,包装板弯折并带动防静电复合薄膜弯折,防静电复合薄膜弯折形成用于容置产品的腔体,腔体的形状和产品的形状相匹配。本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结构通过在包装板上设置一层或多层防静电复合薄膜,再通过弯折包装板使得防静电复合薄膜弯折,复合薄膜弯折形成用于容置产品的腔体。由于复合薄膜柔软贴合的特性,在防静电的同时可适用于多种形态的产品,具有较好的普适性,提高包装结构的利用率。本包装结构在包装产品时无需增加防静电屏蔽袋,包装操作更简单快速,有利于提高产能,且该结构简单、便于大量生产。

Description

包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包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产品包装盒一般以瓦楞纸盒配合内缓冲结构的带包装形式。对于一些电子设备需要增加防静电屏蔽袋。但是,防静电屏蔽袋材质较硬,尺寸通用性弱。而且缓冲结构一般根据被包装产品大小而设计,与产品的各个面直接接触,这样导致不同大小的产品不能共用同一个包装,造成产品包装盒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包装结构,在防静电的同时可适用于多种形态的产品,具有较好的普适性,提高包装结构的利用率,且结构简单、便于生产。
一种包装结构,包括:
包装板和防静电复合薄膜,所述防静电复合薄膜的端部连接于所述包装板,所述防静电复合薄膜形成用于容置产品的腔体,所述包装板弯折并带动所述防静电复合薄膜张紧,以将所述产品固定于所述腔体内。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静电复合薄膜包括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所述第一薄膜设于所述第二薄膜和所述包装板之间,所述第一薄膜连接于所述包装板,所述腔体形成于所述第一薄膜和所述第二薄膜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包装板包括第一底板和围设于所述第一底板的若干第一侧板,所述第一底板的左右两对侧和上下两对侧均设有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一薄膜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底板左侧的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底板右侧的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薄膜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端,所述第四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端;设于所述第一底板左右两对侧的所述第一侧板朝向所述第一底板背离所述第一薄膜的一面弯折设置,设于所述第一底板上下两对侧的所述第一侧板均向着所述第一底板朝向所述第一薄膜的一面弯折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包装板包括第二底板、若干第二侧板和若干第三侧板,所述第二底板的左右两对侧和所述第二底板的上下两对侧均设有所述第二侧板,设于所述第二底板上下侧的所述第二侧板的左右两对侧均设有所述第三侧板;所述防静电复合薄膜设于所述包装板上,且所述防静电复合薄膜分别和所述第三侧板粘贴连接;所述第二底板上侧的若干所述第三侧板远离所述第二底板上侧的所述第二侧板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底板下侧的若干所述第三侧板远离所述第二底板下侧的所述第二侧板的一端相连接,所述防静电复合薄膜的两侧边相连接形成腔体用于放置所述产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侧板朝着所述第二底板背离所述防静电复合薄膜的一面弯折设置,所述第二底板左右两侧的所述第二侧板朝着所述第二底板朝向所述防静电复合薄膜的一面弯折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静电复合薄膜包括第三薄膜和第四薄膜,所述第三薄膜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包装板的两端,所述第四薄膜设于所述第三薄膜和所述包装板之间,所述第四薄膜的两端连接形成环状结构,所述环状结构内部用于放置所述产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包装板包括第三底板以及设于所述第三底板周围的第四侧板,所述第三底板的左右两对侧和所述第三底板的上下两对侧均设有所述第四侧板;所述第三薄膜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五端和第六端,所述第五端连接于所述第三底板左侧的所述第四侧板,所述第六端连接于所述第三底板右侧的所述第四侧板,所述第四薄膜设于所述第三底板和所述第三薄膜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底板左右两侧的所述第四侧板均朝向所述第三底板背离所述第三薄膜的一面弯折设置,所述第三底板上下两侧的所述第四侧板均向着所述第三底板朝向所述第三薄膜的一面弯折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薄膜可完全覆盖所述第三底板,所述包装板、所述第三薄膜均为矩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包装板为可降解纸板,所述防静电复合薄膜为PET薄膜或PC薄膜。
上述包装结构,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结构包括包装板和防静电复合薄膜。通过在包装板上设置一层或多层防静电复合薄膜,再通过弯折包装板使得防静电复合薄膜弯折,防静电复合薄膜弯折形成用于容置产品的腔体。由于复合薄膜柔软贴合的特性,在防静电的同时可适用于多种形态的产品,具有较好的普适性,提高包装结构的利用率。本包装结构在包装产品时无需增加防静电屏蔽袋,包装操作更简单快速,有利于提高产能,且该结构简单、便于大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结构的一种包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结构的第一种包装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结构的另一种包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结构的第二种包装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结构的另一种包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结构的第三种包装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0、第一侧板;111、一号侧板;112、二号侧板;113、三号侧板;114、四号侧板;120、第二侧板;121、五号侧板;122、六号侧板;123、七号侧板;124、八号侧板;130、第三侧板;131、九号侧板;132、十号侧板;133、十一号侧板;134、十二号侧板;140、第四侧板;141、第十三侧板;142、第十四侧板;143、第十五侧板;144、第十六侧板;150、第一底板;160、第二底板;170、第三底板;100、包装板;200、防静电复合薄膜;210、第一薄膜;211、第一端;212、第二端;220、第二薄膜;221、第三端;222、第四端;230、第三薄膜;231、第五端;232、第六端;240、第四薄膜;300、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装结构,具有在防静电的同时可适用于多种形态的产品,具有较好的普适性,提高包装结构的利用率,且结构简单、便于生产的优点,以下将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2和图4,一种包装结构包括包装板100和防静电复合薄膜200,防静电复合薄膜200的端部连接于包装板100上,防静电复合薄膜200形成用于容置产品的腔体,包装板100弯折并带动防静电复合薄膜200张紧,以将产品固定于腔体内。防静电复合薄膜200弯折形成用于容置产品300的腔体,腔体的形状和产品300的形状相匹配。
本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结构包括包装板100和防静电复合薄膜200。通过在包装板100上设置一层或多层防静电复合薄膜200,再通过弯折包装板100使得防静电复合薄膜200弯折,防静电复合薄膜200弯折形成用于容置产品300的腔体。由于防静电复合薄膜200柔软贴合的特性,在防静电的同时可适用于多种形态的产品300,具有较好的普适性,提高包装结构的利用率。本包装结构在包装产品300时无需增加防静电屏蔽袋,包装操作更简单快速,有利于提高产能,且该结构简单、便于大量生产。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防静电复合薄膜200包括第一薄膜210和第二薄膜220,第一薄膜210设于第二薄膜220和包装板100之间,第一薄膜210连接于包装板100,腔体形成于第一薄膜210和第二薄膜220之间。包装板包括第一底板150和围设于第一底板150的若干第一侧板110,第一底板150的左右两对侧和上下两对侧均设有第一侧板110。第一薄膜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连接于第一底板150左侧的第一侧板110,第二端连接于第一底板150右侧的第一侧板110。第二薄膜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端和第四端,第三端连接于第一端,第四端连接于第二端。设于第一底板150左右两对侧的第一侧板110朝向第一底板150背离第一薄膜的一面弯折设置,设于第一底板150上下两对侧的第一侧板110均向着第一底板150朝向第一薄膜的一面弯折设置。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第一侧板110有四块,分别记作一号侧板111,二号侧板112,三号侧板113和四号侧板114。即包装板100包括一号侧板111、二号侧板112、三号侧板113、四号侧板114、第一底板150,一号侧板111和三号侧板113分别设于第一底板150的左右两对侧,二号侧板112和四号侧板114分别设于第一底板150的上下两对侧。第一薄膜2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211和第二端212,第一端211连接于一号侧板111,第二端212连接于三号侧板113。第二薄膜22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端221和第四端222,第三端221连接于第一端211,第四端222连接于第二端212。一号侧板111和三号侧板113朝向第一底板150背离第一薄膜210的一面弯折设置,二号侧板112和四号侧板114均向着第一底板150朝向第一薄膜210的一面弯折设置。其中,第一薄膜210和第二薄膜220均具有一定拉伸性能,第一薄膜210的用量和第二薄膜220的用量均为一张。具体包装步骤如下:第一步、如图2(a)所示,先将一号侧板111和三号侧板113向着第一底板150朝向第一薄膜210的一面弯折,使第一薄膜210和第二薄膜220弯曲。第二步、如图2(b)所示,将产品300放入第一薄膜210和第二薄膜220之间的位置。第三步、如图2(c)所示,将一号侧板111和三号侧板113向着第一底板150背离第一薄膜210的一面弯折,第一薄膜210和第二薄膜220被拉紧,进而使得第一薄膜210和第二薄膜220对产品300施以压力使得产品300固定。第四步、如图2(d)所示,将二号侧板112和四号侧板114垂直于第一底板150翻折,且封闭第一薄膜210和第二薄膜220的两侧,形成完整的包装结构。第一薄膜210和第二薄膜220也可以直接采用一张对折的防静电复合薄膜200来替代,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请参阅图3和图4,包装板包括第二底板160、若干第二侧板120和若干第三侧板130。第二底板160的左右两对侧和第二底板160的上下两对侧均设有第二侧板120,设于第二底板160上下侧的第二侧板120的左右两对侧均设有第三侧板130。防静电复合薄膜设于包装板上,且防静电复合薄膜分别和第三侧板130粘贴连接。第二底板160上侧的若干第三侧板130远离第二底板160上侧的第二侧板120的一端相连接。第二底板160下侧的若干第三侧板130远离第二底板160下侧的第二侧板120的一端相连接,防静电复合薄膜的两侧边相连接形成腔体用于放置产品300。其中,第三侧板130朝着第二底板160背离防静电复合薄膜的一面弯折设置,第二底板160左右两侧的第二侧板120朝着第二底板160朝向防静电复合薄膜的一面弯折设置。如图3所示,第二侧板120有四块,分别记作五号侧板121,六号侧板122,七号侧板123,八号侧板124。第三侧板130有四块,分别记作九号侧板131,十号侧板132,十一号侧板133111,十二号侧板134112。即包装板100包括五号侧板121、六号侧板122、七号侧板123、八号侧板124、九号侧板131、十号侧板132、十一号侧板133111、十二号侧板134112以及第二底板160。七号侧板123和八号侧板124分别设于第二底板160的左右两对侧,五号侧板121和六号侧板122分别设于第二底板160的上下两对侧,九号侧板131和十号侧板132分别连接于五号侧板121的左右两对侧,十一号侧板133111和十二号侧板134112分别连接于六号侧板122的左右两对侧。防静电复合薄膜200设于包装板100上,且防静电复合薄膜200分别和九号侧板131、十号侧板132、十一号侧板133111、十二号侧板134112粘贴连接。九号侧板131远离五号侧板121的侧边和十号侧板132远离五号侧板121的侧边相连接,十一号侧板133111远离六号侧板122的侧边和十二号侧板134112远离六号侧板122的侧边相连接,防静电复合薄膜200的两侧边相连接形成腔体用于放置产品300。
进一步地,参阅图3和图4,九号侧板131和十号侧板132朝着第二底板160背离防静电复合薄膜200的一面弯折设置,十一号侧板133111和十二号侧板134112朝着第二底板160背离防静电复合薄膜200的一面弯折设置,七号侧板123和八号侧板124朝着第二底板160朝向防静电复合薄膜200的一面弯折设置。具体包装步骤如下:第一步、如图4(e)所示,将产品300放在铺设于第二底板160上的防静电复合薄膜200上。第二步、如图4(f)和图4(g)所示,将九号侧板131、十号侧板132、十一号侧板133111和十二号侧板134112朝向第二底板160朝向防静电复合薄膜200的一面弯折,且将九号侧板131远离五号侧板121的侧边和十号侧板132远离五号侧板121的侧边相连接,十一号侧板133111远离六号侧板122的侧边和十二号侧板134112远离六号侧板122的侧边相连接,使得防静电复合薄膜200弯折并形成环形腔体,产品300正处于环形腔体内。第三步、如图4(h)所示,将五号侧板121和六号侧板122朝着第二底板160背离防静电复合薄膜200的一面弯折,防静电复合薄膜200张紧用于产品300固定。第一步、如图4(i)所示,弯折七号侧板123和八号侧板124,使得七号侧板123和八号侧板124垂直于第二底板160的设有防静电复合薄膜200的一面,形成完整的包装结构。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请参阅图5和图6,防静电复合薄膜200包括第三薄膜和第四薄膜,第三薄膜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包装板100的两端,第四薄膜设于第三薄膜和包装板100之间,第四薄膜的两端连接形成环状结构,环状结构内部用于放置产品300。
进一步地,参阅图5和图6,包装板包括第三底板170以及设于第三底板170周围的第四侧板140,第三底板170的左右两对侧和第三底板170的上下两对侧均设有第四侧板140。第三薄膜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五端和第六端,第五端连接于第三底板170左侧的第四侧板140,第六端连接于第三底板170右侧的第四侧板140,第四薄膜设于第三底板170和第三薄膜之间。第三底板170左右两侧的第四侧板140均朝向第三底板170背离第三薄膜的一面弯折设置,第三底板170上下两侧的第四侧板140均向着第三底板170朝向第三薄膜的一面弯折设置。如图5所示,第四侧板140有四块,分别记作十三号侧板113,十四号侧板114,十五号侧板121以及十六号侧板122。即包装板100包括十三号侧板113、十四号侧板114、十五号侧板121、十六号侧板122以及第三底板170,十五号侧板121和十六号侧板122分别设于第三底板170的左右两对侧,十三号侧板113和十四号侧板114分别设于第三底板170的上下两对侧。第三薄膜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五端231和第六端232,第五端231连接于十五号侧板121,第六端232连接于十六号侧板122,第四薄膜设于第三底板170和第三薄膜之间。十五号侧板121和十六号侧板122朝向第三底板170背离第三薄膜的一面弯折设置,十三号侧板113和十四号侧板114均向着第三底板170朝向第三薄膜的一面弯折设置。具体包装步骤如下:第一步、如图6(j)和图6(k)所示,将十五号侧板121和十六号侧板122朝着第三底板170朝向第三薄膜的方向弯折,使得第三薄膜拱起进而带动第四薄膜形成环状空间,在该环状空间内放置产品300。第二步、如图6(l)所示,将十五号侧板121和十六号侧板122朝着第三底板170背离第三薄膜的一面折叠,使得第三薄膜和第四薄膜被拉紧,进而对产品300施加压力用于固定产品300。第三步、如图6(m)所示,弯折十三号侧板113和十四号侧板114,使得十三号侧板113和十四号侧板114垂直于第三底板170的设有防静电复合薄膜200的一面,形成完整的包装结构。
其中,参阅图5和图6,包装板100、第三薄膜均为矩形,便于折叠和快速生产。且第三薄膜可完全覆盖第三底板170,保证第三薄膜能够连接到第三底板170周围的侧板上,且能够随着侧板的折叠而折叠。可以理解的是,包装板100也可以为圆形或其他较为复杂的形状,在此不做具体要求。可以理解的是,该包装结构还可以采用其他折叠方式,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包装板100为可降解纸板,有利于环保。防静电复合薄膜200可采用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英文为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简称PET)薄膜或PC(聚碳酸酯,英文为Polycarbonate,简称PC)薄膜。该包装结构简单轻便,便于运输,且材料安全可降解,有利于环保。防静电复合薄膜和包装板可以采用粘接方式连接在一起。
本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结构通过在包装板100上设置一层或多层防静电复合薄膜200,再通过弯折包装板100使得防静电复合薄膜200弯折,复合薄膜弯折形成用于容置产品300的腔体。由于复合薄膜柔软贴合的特性,在防静电的同时可适用于多种形态的产品300,具有较好的普适性,提高包装结构的利用率。本包装结构在包装产品300时无需增加防静电屏蔽袋,包装操作更简单快速,有利于提高产能,且该结构简单、便于大量生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包装板和防静电复合薄膜,所述防静电复合薄膜的端部连接于所述包装板,所述防静电复合薄膜形成用于容置产品的腔体,所述包装板弯折并带动所述防静电复合薄膜张紧,以将所述产品固定于所述腔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静电复合薄膜包括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所述第一薄膜设于所述第二薄膜和所述包装板之间,所述第一薄膜连接于所述包装板,所述腔体形成于所述第一薄膜和所述第二薄膜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板包括第一底板和围设于所述第一底板的若干第一侧板,所述第一底板的左右两对侧和上下两对侧均设有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一薄膜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底板左侧的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底板右侧的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薄膜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端,所述第四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端;设于所述第一底板左右两对侧的所述第一侧板朝向所述第一底板背离所述第一薄膜的一面弯折设置,设于所述第一底板上下两对侧的所述第一侧板均向着所述第一底板朝向所述第一薄膜的一面弯折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板包括第二底板、若干第二侧板和若干第三侧板,所述第二底板的左右两对侧和所述第二底板的上下两对侧均设有所述第二侧板,设于所述第二底板上下侧的所述第二侧板的左右两对侧均设有所述第三侧板;所述防静电复合薄膜设于所述包装板上,且所述防静电复合薄膜分别和所述第三侧板粘贴连接;所述第二底板上侧的若干所述第三侧板远离所述第二底板上侧的所述第二侧板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底板下侧的若干所述第三侧板远离所述第二底板下侧的所述第二侧板的一端相连接,所述防静电复合薄膜的两侧边相连接形成腔体用于放置所述产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侧板朝着所述第二底板背离所述防静电复合薄膜的一面弯折设置,所述第二底板左右两侧的所述第二侧板朝着所述第二底板朝向所述防静电复合薄膜的一面弯折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静电复合薄膜包括第三薄膜和第四薄膜,所述第三薄膜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包装板的两端,所述第四薄膜设于所述第三薄膜和所述包装板之间,所述第四薄膜的两端连接形成环状结构,所述环状结构内部用于放置所述产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板包括第三底板以及设于所述第三底板周围的第四侧板,所述第三底板的左右两对侧和所述第三底板的上下两对侧均设有所述第四侧板;所述第三薄膜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五端和第六端,所述第五端连接于所述第三底板左侧的所述第四侧板,所述第六端连接于所述第三底板右侧的所述第四侧板,所述第四薄膜设于所述第三底板和所述第三薄膜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底板左右两侧的所述第四侧板均朝向所述第三底板背离所述第三薄膜的一面弯折设置,所述第三底板上下两侧的所述第四侧板均向着所述第三底板朝向所述第三薄膜的一面弯折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薄膜可完全覆盖所述第三底板,所述包装板、所述第三薄膜均为矩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板为可降解纸板;及/或,所述防静电复合薄膜为PET薄膜或PC薄膜。
CN202020446575.7U 2020-03-31 2020-03-31 包装结构 Active CN2123550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46575.7U CN212355005U (zh) 2020-03-31 2020-03-31 包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46575.7U CN212355005U (zh) 2020-03-31 2020-03-31 包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55005U true CN212355005U (zh) 2021-01-15

Family

ID=741483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46575.7U Active CN212355005U (zh) 2020-03-31 2020-03-31 包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550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77008B2 (en) Package cushioning structure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US7681376B2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electronic, electric or other products such as flat-panel display devices and package therefor
US20140097121A1 (en) Package box with removable pad
CN104003050A (zh) 一种栈板及包装箱
US9233787B2 (en) Cushioning material
CN103738596A (zh) 包装装置
CN210455545U (zh) 一种薄膜包装防护内衬及包装盒
CN212355005U (zh) 包装结构
US9422097B1 (en) Package cushioning material for liquid crystal glass
CN103224098B (zh) 包装装置
CN208086437U (zh) 一种衬垫盒、包装膜组合的无外纸箱显示类产品包装
CN202400467U (zh) 一种玻璃基板包装组合
CN202379283U (zh) 一种玻璃基板包装盒及其包装组合
US8820528B2 (en) Packaging device for module
US6702180B2 (en) Stereoscopic inner spacer
US8733548B2 (en) Packaging structure of liquid crystal glass panel
CN215437349U (zh) 一种伸缩包装箱
CN206248951U (zh)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封装结构及液晶显示面板
CN211845487U (zh) 包装结构及运送装置
CN217375625U (zh) 一种带防静电膜包装的oca光学胶叠片
CN210853621U (zh) 一种建材用包装材料板材结构
CN102745420A (zh) 缓冲包装盒
CN215827326U (zh) 一种抗压型具有防水功能的纸箱
CN214876241U (zh) 一种托盘
CN218749788U (zh) 新型蜂窝包装纸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