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37621U - 一种具有滑片浮动自平衡系统的两滑片式潜油电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滑片浮动自平衡系统的两滑片式潜油电泵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337621U CN212337621U CN202020807103.XU CN202020807103U CN212337621U CN 212337621 U CN212337621 U CN 212337621U CN 202020807103 U CN202020807103 U CN 202020807103U CN 212337621 U CN212337621 U CN 21233762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ump
- sliding
- main body
- section
- sta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7667 float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0000037250 Clearanc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35512 clearanc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ISWSIDIOOBJBQZ-UHFFFAOYSA-N phenol group Chemical group C1(=CC=CC=C1)O ISWSIDIOOBJBQZ-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4696 Poly ether ether keto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20000069 poly(p-phenylene sulfid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20002530 poly[4-(4-benzoylphenoxy)phenol] polymer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576 sand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80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1 38CrMo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779 crude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012 protect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50 lubric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129 oil wel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08 petrole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滑片浮动自平衡系统的两滑片式潜油电泵,包括泵座,末段泵主体,至少一组中间段泵主体,首段泵主体,泵壳和泵头;泵座与末段泵主体之间、以及首段泵主体与泵头之间均设置有端板组件;每相邻两段泵主体之间均设置有过渡腔组件;各段泵主体分别包括转子,定子,与转子滑片槽间隙配合的滑片,安装于滑片背面的弹簧销,和套装在弹簧销上的弹簧;各段泵主体的定子内腔中心均与定子外圆柱面中心存在一定偏心,各段泵主体上的一对滑片、弹簧和弹簧销组成滑片浮动自平衡系统。本实用新型采用多轴段、自平衡设计,减轻偏振效应,增强自吸能力;满足潜油电泵长时间高速运行、及油液含砂工况的工作要求,且效率高,扬程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田采油用潜油电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滑片浮动自平衡系统的两滑片式潜油电泵。
背景技术
目前主要的采油工艺设备包括潜油电泵、螺杆泵、抽油机、电潜柱塞泵、水力活塞泵、水力射流泵、气举等。地下采油主力设备是离心式潜油电泵和容积式螺杆泵。潜油电泵具有排量范围大、检泵周期长、技术成熟度高等优点,但也存在单级扬程低、总装长度大、泵效不高的问题;螺杆泵具有容积效率高、高粘度和高含气工况效果好的优点,但也存在转速低、含砂易磨损、检泵周期短的缺点。合理利用容积泵基本原理,发挥容积泵的高效率和高扬程特性,克服容积泵普遍转速不高、滑片脱空、固体颗粒接触磨损的缺陷,设计开发适应高转速、运行时间长、过砂能力强、泵效高的容积式潜油电泵,对行业提质增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较高的经济价值。
申请号CN201720049637.9专利公开了一种石油油井采油叶片泵举升装置,其使用叶片泵代替叶轮和导轮作为泵主体结构,提高了泵效;使用液压推杆为滑片提供径向的支撑力以使滑片始终贴合定子内壁。但是其转子与定子接触部分存在沙砾研磨,且沙砾可能通过转子上的导油通道进入滑片后腔内形成沙砾的堆积,造成滑片卡死现象;同时其在传动轴上开有通孔,使液压推杆穿过主轴,由于加工误差以及传动轴与转子之间的转动误差会对液压推杆产生剪切应力,对液压推杆的运动产生阻力,且传动轴上的通孔降低了传动轴的强度,长轴传动会产生偏振,加大磨损。
申请号CN88206389专利公开了一种滑片式电动潜油泵,由泵体部分、防砂器、保护器、电动机组成。该专利将潜油电泵的泵主体更换为单节滑片泵,级数少(单级)、结构简单、重量轻、压力高、效率高(泵效可达90%,比有杆泵省1/3~1/2电力)。但是该泵只有单节,扬程有限,适用于中、低产量的油井使用,且没有改善沙砾磨损问题。
申请号CN201220106395.X专利公开了一种潜油滑片泵采油系统,包括:潜油电机、保护器、联轴器、滑片泵、油管、电缆和控制器。该系统中的轴流滑片泵属于容积泵,系统效率高,排量可根据电机转速调整、可用于含气原油举升。但该专利并没有叙述滑片泵的内部结构,即并没有对滑片泵的传统结构进行改进,在一些低速场合可能会出现滑片脱空现象,影响工作性能,并且仍然存在沙砾磨损问题。
申请号201210054052.8专利公开了一种原油举升系统和利用滑片泵输送流体的方法。该专利采用轴向油路,减小了滑片泵的径向尺寸和径向体积,能适应狭小的管状空间。该专利为双作用滑片泵,但只设计有四个滑片,在运动过程中会出现进油腔与排油腔连通的情况,产生压力损失和流量损失;使用滚动轴承作为轴的支撑对泵的尺寸和使用寿命有一定限制;没有滑片预紧结构,在工作中可能会产生滑片脱空。
综上可知,目前应用于潜油电泵的滑片泵结构存在以下问题:①没有针对含砂油液的过砂设计,在部件接触处会产生砂砾磨损,甚至卡泵;②没有滑片预紧结构,在工作中可能会产生滑片脱空情况;③多数使用滚动轴承作为主轴支撑,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滑片泵的尺寸和使用寿命;④没有针对滑片泵高速、长时间运行的工况的特殊设计,通常都是长轴传动,会产生长轴偏振,加大磨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滑片浮动自平衡系统的两滑片式潜油电泵,该潜油电泵通过滑片、弹簧销、弹簧组成自平衡浮动系统,使得泵具有良好的低速自吸和防跳空能力;两滑片之间的间距变化非常小,弹簧压缩量小,保证了弹簧的使用寿命;滑片采用比重较小的高强度耐磨工程材料,减小滑片惯性力对滑片高速运行时的影响,增强高速运行稳定性;轴套作为主轴的支撑,能使得泵结构简单、寿命长、无需特殊的润滑设计;轴向流道设计实现空间有限情况下的液体轴向流动;定子内腔安装橡胶内衬套,使其具有一定的过砂能力;短轴连接形式代替长轴,可有效减轻偏振效应。本实用新型能够克服容积式潜油电泵技术的不足,满足潜油电泵长时间高速运行、油液含砂工况的工作要求,且效率高,扬程大。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滑片浮动自平衡系统的两滑片式潜油电泵,包括:泵座,末段泵主体,至少一组中间段泵主体,首段泵主体,泵壳,和泵头;
所述泵座与末段泵主体之间、以及首段泵主体与泵头之间均设置有相互压紧配合的端板组件;所述端板组件包括端板、与所述端板通过轴套销块定位连接的轴套一;
每相邻两段泵主体之间均设置有相互压紧配合的过渡腔组件;所述过渡腔组件包括挡板,与所述挡板压紧配合连接的过渡腔板,分别与所述挡板和过渡腔板通过轴套销块定位连接的轴套二;
所述端板、所述挡板和所述过渡腔板上均开有轴向通流孔,所述过渡腔板在与所述挡板配合侧沿过渡腔板的轴向通流孔外侧轮廓开有一定宽度的换向腔至挡板的轴向通流孔外侧轮廓;同时所述端板、所述挡板和所述过渡腔板上均开有销孔用于装配固定;
所述末段泵主体包括末段转子,两端分别与对应所述过渡腔组件和所述端板通过定位短销和阶梯孔定位连接的定子,与所述末段转子的滑片槽间隙配合的滑片,安装于滑片背面的弹簧销,和套装在所述弹簧销上的弹簧;
所述中间段泵主体包括中间段转子,两端分别与对应所述过渡腔组件通过定位短销和阶梯孔定位连接的定子,与所述中间段转子的滑片槽间隙配合的滑片,安装于滑片背面的弹簧销,和套装在所述弹簧销上的弹簧;
所述首段泵主体包括首段转子,两端分别与对应所述过渡腔组件和所述端板通过定位短销和阶梯孔定位连接的定子,与所述首段转子的滑片槽间隙配合的滑片,安装于滑片背面的弹簧销,和套装在所述弹簧销上的弹簧;
所述首段转子和末段转子两端分别具有可与动力装置实现泵间串接用的花键轴和与所述中间段转子配合连接的短轴;所述中间段转子两端具有与首段转子和末段转子配合连接的短轴;
各段泵主体的所述定子内腔中心均与定子外圆柱面中心存在一定的偏心,所述定子内腔壁面安装耐磨的橡胶内衬套;所述定子上开有销孔用于装配固定;
各段泵主体的所述滑片均设置一对,各段泵主体上的一对滑片、弹簧和弹簧销组成滑片浮动自平衡系统;
所述泵壳与各段泵主体和各个过渡腔组件配合,且泵壳的两端分别与泵座和泵头螺纹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末段泵主体、中间段泵主体和首段泵主体的各段转子圆周上均设有两个位置对称的滑片槽,与滑片槽间隙配合的一对滑片分别为滑片A 和滑片B,所述滑片A和滑片B为阶梯型,所述滑片A背面中心有一螺纹孔,所述弹簧销一端与滑片A螺纹连接,所述滑片B背面中心有一盲孔,所述弹簧销另一端插入盲孔中,所述弹簧套在弹簧销上,弹簧两端支撑两滑片槽内的滑片A和滑片B,形成滑片浮动自平衡系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每个所述滑片采用38CrMoAl或PPS或PEEK等高强度耐磨材料制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每个所述滑片的一侧开有卸荷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每个所述弹簧采用Mn65等高强度长寿命的材料制成,压缩比小于等于20%。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每相邻两段的转子的短轴之间通过短轴上的凹、凸结合部配合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每相邻两段的定子交错反向安装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挡板与所述过渡腔板通过阶梯孔压紧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每个所述轴套一采用铜或酚醛布板制成,每个所述轴套二采用铜或酚醛布板制成。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滑片泵结构作为泵主体代替传统的潜油电泵中的离心泵结构,提高单节泵的扬程,减小了泵的总体长度,提高容积效率。
2.本实用新型设计了由弹簧和两滑片构成的自平衡浮动弹性接触系统,具有良好的自平衡特性,能够有效地减轻应力集中,减少接触磨损,避免卡死现象,保证长时间高速正常运行;滑片采用比重较小的高强度耐磨工程材料,减小滑片惯性力对滑片高速运行时的影响,增强高速运行稳定性;且两滑片之间距离变化非常小,弹簧压缩量小,保证弹簧的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的各段转子上设计含凹凸结合部的短轴,以短轴连接代替原有的长轴,将会减少由于长轴偏振引起的轴向和径向偏磨损现象,增强系统的整体刚度,对高速运行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4.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过渡腔组件实现了进、出油口的位置变换,这种设计实现了多级容积泵的各级转子的转向相同,简化了多级泵安装时的整机结构。
5.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定子为泵腔偏置,避免了一般容积泵转子偏置的设计,实现转子轴的直接连接,简化级联型容积泵的整机结构,更便于安装。
6.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定子内腔壁面安装耐磨橡胶内衬套,使泵具有一定的过砂能力。
7.本实用新型使用耐磨轴套作为主轴的支撑,代替传统的轴承支撑结构,减小了潜油电泵的径向尺寸,使得泵结构简单、寿命长,无需特殊的润滑设计,增强了潜油电泵的使用范围。
8.本实用新型采用多轴段、自平衡设计,减轻偏振效应,增强自吸能力;满足潜油电泵长时间高速运行、及油液含砂工况的工作要求,且效率高,扬程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具有滑片浮动自平衡系统的两滑片式潜油电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具有滑片浮动自平衡系统的两滑片式潜油电泵在 A-A处的轴向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具有滑片浮动自平衡系统的两滑片式潜油电泵的爆炸示意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定子结构示意图;
图4b为图4a的B-B剖视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首段转子结构示意图;
图5b为图5a的侧视图;
图5c为图5a的俯视图;
图6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中间段转子结构示意图;
图6b为图6a的侧视图;
图6c为图6a的俯视图;
图7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末段转子结构示意图;
图7b为图7a的侧视图;
图7c为图7a的俯视图;
图8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过渡腔板结构示意图;
图8b为图8a的后视图;
图8c为图8a的C-C剖视图;
图9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挡板结构示意图;
图9b为图9a的D-D剖视图;
图10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首、末段端板结构示意图;
图10b为图10a的E-E剖视图;
图11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滑片A结构示意图;
图11b为图11a的侧视图;
图11c为图11a的俯视图;
图12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滑片B结构示意图;
图12b为图12a的侧视图;
图12c为图12a的俯视图;
图13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过渡腔结构示意图;
图13b为图13a的后视图;
图13c为图13a的F-F剖视图。
图中:1、泵头;2、泵壳;3、轴套一;4、轴套销块;5、首段端板;6、定位短销; 7、定子;8、滑片A;9、轴套二;10、过渡腔板;11、挡板;12、末段端板;13、泵座; 14、末段转子;15、弹簧;16、滑片B;17、中间段转子;18、弹簧销;19、首段转子; 20、橡胶内衬套;21、销孔;22、滑片槽;23、卸荷槽;24、凹结合部;25、凸结合部; 26、轴向通流孔;27、换向腔;28、过渡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下述实施例中描述的技术特征或者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应当被认为是孤立的,它们可以被相互组合从而达到更好的技术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顶”、“底”、“内”、“外”、“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下面结合图1~12c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滑片浮动自平衡系统的两滑片式潜油电泵,包括:泵座13,末段泵主体,至少一组中间段泵主体,首段泵主体,泵壳2,和泵头1;
所述泵座13与末段泵主体之间、以及首段泵主体与泵头1之间均设置有相互压紧配合的端板组件;具体的,泵座13与末段泵主体之间的端板组件为末段端板组件,首段泵主体与泵头之间的端板组件为首段端板组件;所述末段端板组件包括所述末段端板12,与所述末段端板12通过轴套销块4定位连接的轴套一3;所述首段端板组件包括所述首段端板5,与所述首段端板5通过轴套销块4定位连接的轴套一3;
每相邻两段泵主体之间均设置有相互压紧配合的过渡腔组件;所述过渡腔组件包括与相应段泵主体的定子压紧配合连接的挡板11,与所述挡板11通过阶梯孔压紧配合连接的过渡腔板10,分别与所述挡板11和过渡腔板10通过轴套销块4定位连接的轴套二9;
所述端板、所述挡板11和所述过渡腔板10上均开有轴向通流孔26,所述过渡腔板与所述挡板的轴向通流孔位置均处在相对定子对称面的左侧或右侧,轴向通流孔设计实现空间有限情况下的液体轴向流动;所述过渡腔板10在与所述挡板11配合侧沿过渡腔板10的轴向通流孔外侧轮廓开有一定宽度的换向腔27至挡板11的轴向通流孔外侧轮廓,实现了进、出油口的位置变换;同时所述端板、所述挡板11和所述过渡腔板10上均开有销孔21用于装配固定;
所述末段泵主体包括末段转子14,两端分别与所述过渡腔组件和所述末段端板12通过定位短销6和阶梯孔定位连接的定子7,与所述末段转子14的滑片槽间隙配合的滑片,安装于滑片背面的弹簧销18,和套装在所述弹簧销18上的弹簧15;
所述中间段泵主体包括中间段转子17,两端分别与所述过渡腔组件通过定位短销6 和阶梯孔定位连接的定子7,与所述中间段转子17的滑片槽间隙配合的滑片,安装于滑片背面的弹簧销18,和套装在所述弹簧销18上的弹簧15;
所述首段泵主体包括首段转子19,两端分别与所述过渡腔组件和所述首段端板5通过定位短销6和阶梯孔定位连接的定子7,与所述首段转子19的滑片槽间隙配合的滑片,安装于滑片背面的弹簧销18,和套装在所述弹簧销18上的弹簧15;
所述首段转子19和末段转子14两端分别具有可与动力装置实现泵间串接用的花键轴和与所述中间段转子配合连接的短轴;所述中间段转子17两端具有与首段转子19和末段转子14配合连接的短轴;
各段泵主体的所述定子7内腔中心均与定子外圆柱面中心存在一定的偏心,所述定子7内腔壁面安装耐磨的橡胶内衬套20;
各段泵主体的所述滑片均设置一对,各段泵主体上的一对滑片、弹簧15和弹簧销18 组成滑片浮动自平衡系统;
所述泵壳2与各段泵主体和各个过渡腔组件配合,且泵壳2的两端分别与泵座13和泵头1螺纹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示意了中间段泵主体设置一组时的潜油电泵结构,具体包括:泵座13,与所述泵座13端面压紧配合的末段端板组件,通过定位短销6和阶梯孔柱与所述末段端板组件压紧连接的末段泵主体,安装于中间段泵主体下端的过渡腔组件,通过定位短销6和阶梯孔柱与所述过渡腔组件压紧连接的中间段泵主体,安装于所述中间段泵主体上端的过渡腔组件,首段泵主体,安装在首段泵主体上端的首段端板组件,用于上述末段端板组件、末段泵主体、过渡腔组件、中间段泵主体、过渡腔组件、首段泵主体和首段端板组件结构之间依次串联压紧连接定位的定位短销6,与各段泵主体和各个过渡腔组件配合的泵壳2,与所述泵壳2螺纹连接并且压紧在首段端板5上的泵头1。当所述中间段泵主体设置多组时,形成多级型潜油电泵,相应的,每组中间段泵主体的首末端与所述过渡腔组件通过定位短销和阶梯孔定位连接,形成容积腔体。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末段泵主体、中间段泵主体和首段泵主体的各段转子(包括末段转子14、中间段转子17和首段转子19)圆周上均设有两个位置对称的滑片槽22,与滑片槽22间隙配合的一对滑片分别为滑片A8和滑片B16,滑片A8和滑片B16为阶梯型,所述滑片A8背面中心有一螺纹孔,所述弹簧销18一端与滑片A8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滑片B16背面中心有一盲孔,所述弹簧销18另一端插入盲孔中,所述弹簧15套在弹簧销18上,弹簧15两端支撑两滑片槽内的滑片A8和滑片B16,形成滑片浮动自平衡系统。由弹簧和两滑片构成的自平衡浮动弹性接触系统,具有良好的自平衡特性,能够有效地减轻应力集中,减少接触磨损,避免卡死现象,保证长时间高速正常运行。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滑片A8和滑片B16采用38CrMoAl或PPS或PEEK 等高强度耐磨材料制成,滑片采用比重较小的高强度耐磨工程材料,减小滑片惯性力对滑片高速运行时的影响,增强高速运行稳定性;所述滑片A8和所述滑片B16的一侧开有卸荷槽23,滑片上的卸荷槽能使滑片高压侧工作腔内的流体通过卸荷槽进入滑片背部的空腔内,使两个腔体内的压力保持平衡,保证滑片在工作过程中能够顺利进行伸缩。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每个所述弹簧15采用Mn65等高强度长寿命的材料制成,弹簧压缩比小于等于20%,两滑片之间距离变化非常小,弹簧压缩量小,保证了滑片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每相邻两段泵主体的转子的短轴之间通过短轴上的凹、凸结合部配合连接,以短轴连接代替原有的长轴,将会减少由于长轴偏振引起的轴向和径向偏磨损现象,增强系统的整体刚度,对高速运行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具体的,中间段转子17两端的短轴,一端短轴上具有凹结合部24,另一端短轴上具有凸结合部25,凹、凸结合部相互配合,可使多个中间段转子相配合连接;首段转子19和末段转子14一端的短轴也具有凹结合部24或凸结合部25,使首段转子19和末段转子14分别与中间段转子17两端的短轴凹凸结合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每相邻两段泵主体的定子7交错反向安装设置,降低由于同向安装造成的振动加剧现象,提高泵的高速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轴套一3采用铜或酚醛布板制成,轴套二9采用铜或酚醛布板等材料制成,铜表面较光滑,且比较好加工;酚醛布板耐磨性更好,可以根据需求选择。
实施例2
结合图13a~13c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
一种具有滑片浮动自平衡系统的两滑片式潜油电泵,其构造对实施例1进行了改进: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如图13a~13c所示,所述过渡腔组件的挡板11和过渡腔板10为合并为一体的过渡腔28,一体的过渡腔的密封性更好,能减少泵的内部泄漏,可以减少流体通过过渡腔时的卸压,但是加工难度大,过渡腔28采用HT200蜡模铸造。
最后应说明的是:本文虽然已经给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专利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专利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装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专利。上述实施例只是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专利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条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专利内。不应以本文的实施例作为本实用新型权利范围的限定。
Claims (9)
1.一种具有滑片浮动自平衡系统的两滑片式潜油电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座,末段泵主体,至少一组中间段泵主体,首段泵主体,泵壳,和泵头;
所述泵座与末段泵主体之间、以及首段泵主体与泵头之间均设置有相互压紧配合的端板组件;所述端板组件包括端板、与所述端板通过轴套销块定位连接的轴套一;
每相邻两段泵主体之间均设置有相互压紧配合的过渡腔组件;所述过渡腔组件包括挡板,与所述挡板压紧配合连接的过渡腔板,分别与所述挡板和过渡腔板通过轴套销块定位连接的轴套二;
所述端板、所述挡板和所述过渡腔板上均开有轴向通流孔,所述过渡腔板在与所述挡板配合侧沿过渡腔板的轴向通流孔外侧轮廓开有一定宽度的换向腔至挡板的轴向通流孔外侧轮廓;同时所述端板、所述挡板和所述过渡腔板上均开有销孔用于装配固定;
所述末段泵主体包括末段转子,两端分别与对应所述过渡腔组件和所述端板通过定位短销和阶梯孔定位连接的定子,与所述末段转子的滑片槽间隙配合的滑片,安装于滑片背面的弹簧销,和套装在所述弹簧销上的弹簧;
所述中间段泵主体包括中间段转子,两端分别与对应所述过渡腔组件通过定位短销和阶梯孔定位连接的定子,与所述中间段转子的滑片槽间隙配合的滑片,安装于滑片背面的弹簧销,和套装在所述弹簧销上的弹簧;
所述首段泵主体包括首段转子,两端分别与对应所述过渡腔组件和所述端板通过定位短销和阶梯孔定位连接的定子,与所述首段转子的滑片槽间隙配合的滑片,安装于滑片背面的弹簧销,和套装在所述弹簧销上的弹簧;
所述首段转子和末段转子两端分别具有可与动力装置实现泵间串接用的花键轴和与所述中间段转子配合连接的短轴;所述中间段转子两端具有与首段转子和末段转子配合连接的短轴;
各段泵主体的所述定子内腔中心均与定子外圆柱面中心存在一定的偏心,所述定子内腔壁面安装耐磨的橡胶内衬套;所述定子上开有销孔用于装配固定;
各段泵主体的所述滑片均设置一对,各段泵主体上的一对滑片、弹簧和弹簧销组成滑片浮动自平衡系统;
所述泵壳与各段泵主体和各个过渡腔组件配合,且泵壳的两端分别与泵座和泵头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滑片浮动自平衡系统的两滑片式潜油电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末段泵主体、中间段泵主体和首段泵主体的各段转子圆周上均设有两个位置对称的滑片槽,与滑片槽间隙配合的一对滑片分别为滑片A和滑片B,所述滑片A和滑片B为阶梯型,所述滑片A背面中心有一螺纹孔,所述弹簧销一端与滑片A螺纹连接,所述滑片B背面中心有一盲孔,所述弹簧销另一端插入盲孔中,所述弹簧套在弹簧销上,弹簧两端支撑两滑片槽内的滑片A和滑片B,形成滑片浮动自平衡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滑片浮动自平衡系统的两滑片式潜油电泵,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滑片采用38CrMoAl或PPS或PEEK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滑片浮动自平衡系统的两滑片式潜油电泵,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滑片的一侧开有卸荷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滑片浮动自平衡系统的两滑片式潜油电泵,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弹簧采用Mn65制成,压缩比小于等于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滑片浮动自平衡系统的两滑片式潜油电泵,其特征在于,每相邻两段的转子的短轴之间通过短轴上的凹、凸结合部配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滑片浮动自平衡系统的两滑片式潜油电泵,其特征在于,每相邻两段的定子交错反向安装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滑片浮动自平衡系统的两滑片式潜油电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与所述过渡腔板通过阶梯孔压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滑片浮动自平衡系统的两滑片式潜油电泵,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轴套一采用铜或酚醛布板制成,每个所述轴套二采用铜或酚醛布板制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807103.XU CN212337621U (zh) | 2020-05-14 | 2020-05-14 | 一种具有滑片浮动自平衡系统的两滑片式潜油电泵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807103.XU CN212337621U (zh) | 2020-05-14 | 2020-05-14 | 一种具有滑片浮动自平衡系统的两滑片式潜油电泵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337621U true CN212337621U (zh) | 2021-01-12 |
Family
ID=740823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807103.XU Active CN212337621U (zh) | 2020-05-14 | 2020-05-14 | 一种具有滑片浮动自平衡系统的两滑片式潜油电泵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337621U (zh) |
-
2020
- 2020-05-14 CN CN202020807103.XU patent/CN21233762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331760B (zh) | 一种多级深海混输泵 | |
CN212272534U (zh) | 一种具有预紧弹簧的多级型双作用容积式潜油电泵 | |
CN102536807B (zh) | 原油举升系统和利用滑片泵输送流体的方法 | |
CN111550403A (zh) | 一种具有预紧弹簧的多级型五滑片式潜油电泵 | |
CN103225624A (zh) | 双壳体对称式径向剖分多级离心泵 | |
CN212337621U (zh) | 一种具有滑片浮动自平衡系统的两滑片式潜油电泵 | |
CN212272535U (zh) | 一种具有滑片浮动自平衡系统的四滑片式潜油电泵 | |
CN201615056U (zh) | 一种高自吸性能转子泵 | |
US3894812A (en) | Liquid ring vacuum pump-compressor | |
CN111550399B (zh) | 一种容积式挠性转子潜油电泵 | |
CN114017347A (zh) | 一种取消平衡装置的节段式多级离心泵 | |
CN108278186A (zh) | 一种油水分离式空间凸轮传动的二维柱塞水压泵 | |
CN108412776B (zh) | 一种采用轴套结构的多级深海混输泵 | |
CN1657785A (zh) | 输送海底矿物质的双流道离心泵 | |
CN206770269U (zh) | 双吸旋流泵 | |
CN106762614B (zh) | 一种石油油井采油举升双作用叶片泵 | |
CN206495786U (zh) | 一种小流量高扬程多级离心泵 | |
CN206360885U (zh) | 一种高效转子式稠油泵 | |
CN205663613U (zh) | 一种新型全平衡双作用转子输油泵 | |
CN2325562Y (zh) | 叶片泵 | |
CN216477868U (zh) | 一种取消平衡装置的节段式多级离心泵 | |
CN217300950U (zh) | 一种气体处理器 | |
CN213016922U (zh) | 一种具有双平衡鼓的多级离心泵 | |
CN216278514U (zh) | 一种滑动轴承支承的多级泵 | |
CN218844612U (zh) | 一种可气液混输的旋涡泵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