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29570U - 一种型砂混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型砂混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29570U
CN212329570U CN202020506523.4U CN202020506523U CN212329570U CN 212329570 U CN212329570 U CN 212329570U CN 202020506523 U CN202020506523 U CN 202020506523U CN 212329570 U CN212329570 U CN 2123295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eve plate
rotating shaft
plate
cylinder
mix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0652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正松
马文青
陆定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uzhou Jinnuo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uzhou Jinnuo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uzhou Jinnuo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uzhou Jinnuo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0652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295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295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2957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铸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型砂混合装置,包括配料筒、配料仓、驱动电机、转轴、拨料旋叶、分散盘、喷水单元、疏料单元和出料杆;配料筒的筒腔内设有第一筛板和第二筛板,第一筛板和第二筛板上均设有间隔布置的通孔供物料漏下;拨料旋叶设置在所述第一筛板与所述配料筒的顶盖之间的转轴上,且在转轴转动时,带动所述的拨料旋叶转动将落入配料筒中的物料拨起;疏料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筛板上方的转轴上,用于疏动物料使其自所述第二筛板上的通孔落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型砂混合装置仅通过一套动力系统即可实现物料在不同位置,不同阶段的充分混合,简单方便,混合完成的型砂的均匀性好,确保了铸件的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型砂混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铸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型砂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型砂一般由铸造用原砂、型砂粘结剂和辅助物等造型材料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按所用粘结剂的不同,型砂可分为粘土砂、水玻璃砂、水泥砂、树脂砂等,其中,以粘土砂、水玻璃砂和树脂砂用的最多。型砂在铸造生产中的作用极为重要,因型砂的质量不好而造成的铸件废品约占铸件总废品的30-50%。在我国,以粘土砂铸造缸体、缸盖为例,砂眼、气孔、起皮、漏水等缺陷分别占废品率的55%和60%,影响生产的型废率约占6%-10%,每吨铸件的耗砂量需要1.2-1.5t,这些数据远远超出了工业发达国家的一般铸造水平。上述数据说明,造型材料的改善,对于提高铸件质量和产量,降低整体铸件成本,以及改善车间工作环境等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型砂混合制备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型砂混合装置,其具有混合效果好,型砂成品均匀性好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型砂混合装置,包括:
配料筒,其筒腔内设有两块自上而下间隔布置的第一筛板和第二筛板,所述的第一筛板和第二筛板上均设有间隔布置的通孔供物料漏下;
配料仓,设置有多个,且各配料仓经由输料管道连通至所述配料筒的上端顶盖处;
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配料筒的顶盖上,用于提供动力;
转轴,竖向布置在所述配料筒的筒腔中心位置,所述的转轴穿过所述的第一筛板和第二筛板,所述的驱动电机可驱动所述转轴转动;
拨料旋叶,设置在所述第一筛板与所述配料筒的顶盖之间的转轴上,且在转轴转动时,带动所述的拨料旋叶转动将落入配料筒中的物料拨起;
分散盘,设置在所述拨料旋叶与所述第一筛板之间的转轴上,所述的分散盘上设有贯穿其盘面的漏料孔供物料漏下,且在其下侧盘面上设有间隔布置的半圆状凸部,所述半圆状凸部的最低处与所述第一筛板的上板面临近布置;
喷水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筛板与第二筛板之间的筒腔内;
疏料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筛板上方的转轴上,用于疏动物料使其自所述第二筛板上的通孔落下;
出料杆,横向布置在所述配料筒的筒底处,其一端与所述的转轴固定连接,且在转轴的驱动下拨动物料使其沿所述配料筒底部的出料管导出。
优选条件下,位于分散盘上的漏料孔包括位于上侧倒置的圆锥部,以及位于下侧且与该圆锥部连通的贯穿部,所述的贯穿部自上往下向远离所述转轴的方向斜向贯穿所述的分散盘。
优选条件下,所述的喷水单元包括输水管及连接在所述输水管端部的布水盘,所述的布水盘上设有间隔布置的漏水孔。
优选条件下,所述的喷水单元设置有多个,且各喷水单元沿第一筛板和第二筛板之间的配料筒的筒壁周向间隔布置。
优选条件下,所述的疏料单元包括:
疏料杆,其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的转轴上,另一端向所述配料筒的筒壁处延伸且与所述的筒壁临近布置;
分料臂,沿所述疏料杆的杆身设置有多个,所述的分料臂自疏料杆的杆身向第二筛板所在侧延伸布置且其悬伸端部与第二筛板的上板面临近布置。
优选条件下,所述分料臂的臂身呈斜向和/或铅垂向布置。
优选条件下,所述转轴的底端经由轴承设置在所述配料筒的筒底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型砂混合装置,通过多个配料仓与配料筒相连,可方便的控制按一定的比例向配料筒内输送物料,节省了称量物料的时间;在所述的配料筒内设置有两块间隔布置的第一筛板和第二筛板,以及在第一筛板上方的转轴上设置有拨料旋叶和分散盘,可高效的将配料仓输送过来的物料进行均匀混合,然后自第一筛板漏下,经由喷水单元向物料中加入水分,再进一步通过布置在第二筛板上的疏料单元对添加水分的物料再次搅拌混合,以及将其拨动通过第二筛板落至配料筒的筒底处,再通过出料杆进行出料。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型砂混合装置,仅通过一套动力系统即可实现物料在不同位置,不同阶段的充分混合,简单方便,混合完成的型砂的均匀性好,确保了铸件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型砂混合装置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A位置的放大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中B位置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0-配料筒,101-顶盖,11-配料仓,111-输料管道,12-驱动电机,13-转轴,14-拨料旋叶,15-出料管,20-第一筛板,21-通孔,30-第二筛板,40-分散盘,41-漏料孔,411-圆锥部,412-贯穿部,42-半圆状凸部,50-喷水单元,51-输水管,52-布水盘,60-疏料单元,61-疏料杆,62-分料臂,70-出料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附图,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型砂混合装置,包括配料筒10、配料仓11、驱动电机12、转轴13、拨料旋叶14、分散盘40、喷水单元50、疏料单元60和出料杆70;所述配料筒10的筒腔内设有两块自上而下间隔布置的第一筛板20和第二筛板30,所述的第一筛板20和第二筛板30上均设有间隔布置的通孔21供物料漏下;所述的配料仓11设置有多个,且各配料仓11经由输料管道111连通至所述配料筒10的上端顶盖101处;所述的驱动电机12设置在所述配料筒10的顶盖101上,用于提供动力;所述的转轴13竖向布置在所述配料筒10的筒腔中心位置,所述的转轴13穿过所述的第一筛板20和第二筛板30,所述的驱动电机12可驱动所述转轴13转动;所述的拨料旋叶14设置在所述第一筛板20与所述配料筒10的顶盖101之间的转轴13上,且在转轴13转动时,带动所述的拨料旋叶14转动将落入配料筒10中的物料拨起;所述的分散盘40设置在所述拨料旋叶14与所述第一筛板20之间的转轴13上,所述的分散盘40上设有贯穿其盘面的漏料孔41供物料漏下,且在其下侧盘面上设有间隔布置的半圆状凸部42,所述半圆状凸部42的最低处与所述第一筛板20的上板面临近布置;所述的喷水单元50设置在所述第一筛板20与第二筛板30之间的筒腔内;所述的疏料单元60设置在所述第二筛板30上方的转轴13上,用于疏动物料使其自所述第二筛板30上的通孔21落下;所述的出料杆70横向布置在所述配料筒10的筒底处,其一端与所述的转轴13固定连接,且在转轴13的驱动下拨动物料使其沿所述配料筒10底部的出料管15导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型砂混合装置,其工作原理为:通过配料仓11向配料筒10中输送用于配制型砂的原料,具体如原砂、型砂粘结剂和辅助砂,为了方便控制各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被输送到配料筒10中,用于连接配料仓11与配料筒10的输料管道111上设置有负压输送机构,该负压输送机构提供动力使物料按一定比例自配料仓11输送到配料筒10内;该负压输送机构的设置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技术手段,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做赘述。用于配制型砂的原料被输送到配料筒10后,驱动电机12驱动转轴13转动,并带动拨料旋叶14转动,在此过程中,拨料旋叶14的叶片对落下的物料拨动使其抛起,与后面落下的物料对冲,进而增强了物料的混合效果;经过拨料旋叶14对冲混合的物料落到分散盘40上,经由设置在分散盘40上的漏料孔41落入到分散盘40与第一筛板20之间,设置在分散盘40上的半圆形凸部42对初步混合后的型砂再次揉搓混合,并使其穿过第一筛板20;而落下的物料被喷水单元50打湿,并落到第二筛板30上,位于第二筛板30上的疏料单元60继续对物料再次混合搅拌,并使其自所述的第二筛板30漏下,落入到所述配料筒10的筒底处,经由设置在筒底处的出料杆70拨动,使其通过设置在配料筒10底部的出料管15导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型砂混合装置,通过一套动力系统实现型砂原料自上而下逐级的混合过程,确保了型砂的均匀性,进而保证了铸件的质量。
进一步的,根据本实用新型,位于分散盘40上的漏料孔41包括位于上侧倒置的圆锥部411,以及位于下侧且与该圆锥部411连通的贯穿部412,所述的贯穿部412自上往下向远离所述转轴13的方向斜向贯穿所述的分散盘40。通过将贯穿部412斜向布置在所述的分散盘40上,漏入到贯穿部412的物料在转轴13转动的过程中会产生离心力,进而更快的通过分散盘40进入到其与第一筛板20之间的区域,在半圆状凸部42的揉搓挤压下实现进一步的混合。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喷水单元50包括输水管51及连接在所述输水管51端部的布水盘52,所述的布水盘52上设有间隔布置的漏水孔。
进一步的,为了确保喷水的均匀性,所述的喷水单元50设置有多个,且各喷水单元50沿第一筛板20和第二筛板30之间的配料筒10的筒壁周向间隔布置。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疏料单元60包括疏料杆61和分料臂62,所述疏料杆6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的转轴13上,另一端向所述配料筒10的筒壁处延伸且与所述的筒壁临近布置;所述分料臂62沿所述疏料杆61的杆身设置有多个,所述的分料臂62自疏料杆61的杆身向第二筛板30所在侧延伸布置且其悬伸端部与第二筛板30的上板面临近布置。在转轴13带动疏料杆61转动的过程中,分料臂62对物料进行进一步的搅拌混合;进一步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分料臂62的臂身呈斜向和/或铅垂向布置。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中,型砂成品的含水率一般在4%-6%,若设置在第二筛板30上的通孔21的孔径过小,则不利于型砂成品落下;而通孔21的孔径过大时,型砂还未搅拌均匀就会透过通孔21漏下,所述通孔21的孔径可在实际的型砂混合过程中根据含水率的变化进行适应性的调整,作为优选的,所述通孔21的孔径为0.8-1.5cm。
本实用新型中,为了确保转轴13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所述转轴13的底端经由轴承设置在所述配料筒10的筒底处。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一种型砂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料筒(10),其筒腔内设有两块自上而下间隔布置的第一筛板(20)和第二筛板(30),所述的第一筛板(20)和第二筛板(30)上均设有间隔布置的通孔(21)供物料漏下;
配料仓(11),设置有多个,且各配料仓(11)经由输料管道(111)连通至所述配料筒(10)的上端顶盖(101)处;
驱动电机(12),设置在所述配料筒(10)的顶盖(101)上,用于提供动力;
转轴(13),竖向布置在所述配料筒(10)的筒腔中心位置,所述的转轴(13)穿过所述的第一筛板(20)和第二筛板(30),所述的驱动电机(12)可驱动所述转轴(13)转动;
拨料旋叶(14),设置在所述第一筛板(20)与所述配料筒(10)的顶盖(101)之间的转轴(13)上,且在转轴(13)转动时,带动所述的拨料旋叶(14)转动将落入配料筒(10)中的物料拨起;
分散盘(40),设置在所述拨料旋叶(14)与所述第一筛板(20)之间的转轴(13)上,所述的分散盘(40)上设有贯穿其盘面的漏料孔(41)供物料漏下,且在其下侧盘面上设有间隔布置的半圆状凸部(42),所述半圆状凸部(42)的最低处与所述第一筛板(20)的上板面临近布置;
喷水单元(50),设置在所述第一筛板(20)与第二筛板(30)之间的筒腔内;
疏料单元(60),设置在所述第二筛板(30)上方的转轴(13)上,用于疏动物料使其自所述第二筛板(30)上的通孔(21)落下;
出料杆(70),横向布置在所述配料筒(10)的筒底处,其一端与所述的转轴(13)固定连接,且在转轴(13)的驱动下拨动物料使其沿所述配料筒(10)底部的出料管(15)导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砂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分散盘(40)上的漏料孔(41)包括位于上侧倒置的圆锥部(411),以及位于下侧且与该圆锥部(411)连通的贯穿部(412),所述的贯穿部(412)自上往下向远离所述转轴(13)的方向斜向贯穿所述的分散盘(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砂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水单元(50)包括输水管(51)及连接在所述输水管(51)端部的布水盘(52),所述的布水盘(52)上设有间隔布置的漏水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型砂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水单元(50)设置有多个,且各喷水单元(50)沿第一筛板(20)和第二筛板(30)之间的配料筒(10)的筒壁周向间隔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砂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疏料单元(60)包括:
疏料杆(61),其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的转轴(13)上,另一端向所述配料筒(10)的筒壁处延伸且与所述的筒壁临近布置;
分料臂(62),沿所述疏料杆(61)的杆身设置有多个,所述的分料臂(62)自疏料杆(61)的杆身向第二筛板(30)所在侧延伸布置且其悬伸端部与第二筛板(30)的上板面临近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型砂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臂(62)的臂身呈斜向和/或铅垂向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砂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3)的底端经由轴承设置在所述配料筒(10)的筒底处。
CN202020506523.4U 2020-04-07 2020-04-07 一种型砂混合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3295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06523.4U CN212329570U (zh) 2020-04-07 2020-04-07 一种型砂混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06523.4U CN212329570U (zh) 2020-04-07 2020-04-07 一种型砂混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29570U true CN212329570U (zh) 2021-01-12

Family

ID=740693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06523.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329570U (zh) 2020-04-07 2020-04-07 一种型砂混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295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003827U (zh) 一种用于农药等量配料混合装置
CN106732066A (zh) 建材加工的混料装置
CN212329570U (zh) 一种型砂混合装置
CN206381919U (zh) 建材加工的混料装置
CN206287350U (zh) 一种免烧砖机用搅拌装置
CN219232218U (zh) 一种孕育剂混合搅拌装置
CN205058305U (zh) 一种混凝土搅拌机
CN211171500U (zh) 一种沥青混凝土搅拌装置
CN207511477U (zh) 一种猪饲料生产用配料仓
CN209735456U (zh) 一种肥料防结块搅拌机
CN210522324U (zh) 一种磷肥生产用均匀配料器
CN209317531U (zh) 一种用于奶牛饲料生产的混合装置
CN211754537U (zh) 一种颗粒状水溶性肥料混合装置
CN209771875U (zh) 一种能够控制定量出料的混料系统
CN209395002U (zh) 一种砂浆搅拌器
CN209034239U (zh) 快速混合饲料成分配比的饲料加工配料装置
CN105642825A (zh) 粘土砂混砂机
CN205340619U (zh) 全自动卧式饲料混合机
CN221048787U (zh) 一种塑料颗粒加工用混料罐
CN220824778U (zh) 一种原料配置搅拌筒
CN220715555U (zh) 一种包衣液输送装置
CN220940718U (zh) 一种均化增粘反应釜
CN219879674U (zh) 一种纤维材料的混合设备
CN219768761U (zh) 塑料混料机的搅拌装置
CN215939802U (zh) 水泥助磨剂的加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