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22862U - 开关组件及电动工具 - Google Patents

开关组件及电动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22862U
CN212322862U CN202022100839.6U CN202022100839U CN212322862U CN 212322862 U CN212322862 U CN 212322862U CN 202022100839 U CN202022100839 U CN 202022100839U CN 212322862 U CN212322862 U CN 2123228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locking
assembly
starting
longitudinal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0083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兜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lobe Jiangs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lobe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lobe Jiangsu Co Ltd filed Critical Globe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10083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228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228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228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开关组件及电动工具。所述开关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沿纵向轴线延伸;主控开关,所述主控开关收容在所述壳体内;锁定开关,所述锁定开关与所述壳体滑动连接,并在锁定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运动,所述锁定开关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纵向轴线形成0°至60°的夹角;以及启动开关,所述启动开关通过枢轴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其中,所述锁定开关位于锁定位置时与所述启动开关接触,所述启动开关处于锁定状态,所述锁定开关位于释放位置时与所述启动开关脱离接触,所述启动开关处于释放状态。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开关组件不仅在人机工程学上便于操作者操控,而且可以避免误致动启动开关,安全系数高。

Description

开关组件及电动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关组件及电动工具,属于园林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工具通常会在用户抓握的手柄上设置启动开关,而电动工具在使用时会遇到用户仅仅需要手持而非使用时,可能会无意间按压到启动开关,使电动工具误启动,从而带来安全隐患,为此需要在电动工具上设置安全开关,以防止开关组件在用户不需要电动工具工作的情况下意外启动。
常规的启动开关通常设在手柄的下方并朝下设置,使用电动工具时,在握持手柄的同时往上按压启动开关,便可启动该电动工具,而现有的安全开关主要为联动型,即若需要致动启动开关,需首先按压、拨开或旋转安全开关,此时安全开关对启动开关的锁定解除,然后用户才可以致动启动开关,以启动工具。基于上述技术设计的开关组件广泛应用于电动工具领域,其中抓握式开关组件最为常见,此类开关组件的安全开关设置在手柄处与启动开关相对的上方并朝上设置,用户使用时,握住工具手柄即可按压安全开关并随后按压启动开关,因此这类抓握开关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其广泛应用于电动工具领域。
然而,上述抓握式开关组件使用时存在无法显著区分启动安全开关和致动启动开关的动作的缺陷,进而误致动启动开关从而导致危险情况的发生,在新的工具使用安全规定的情况下,此类抓握式开关组件的潜在不安全因素限制其未来在工具上的应用。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对现有的安全开关提出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关组件,该开关组件在非使用状态下处于锁定状态,不会因为无意间被按压而导致非正常启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开关组件,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沿纵向轴线延伸;
主控开关,所述主控开关收容在所述壳体内;
锁定开关,所述锁定开关与所述壳体滑动连接,并在锁定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运动,所述锁定开关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纵向轴线形成0°至60°的夹角;以及
启动开关,所述启动开关通过枢轴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
其中,所述锁定开关位于锁定位置时与所述启动开关接触,所述启动开关处于锁定状态,所述锁定开关位于释放位置时与所述启动开关脱离接触,所述启动开关处于释放状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启动开关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第一侧,所述锁定开关与所述主控开关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第二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枢轴垂直于所述纵向轴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定开关包括从所述壳体突出的第一操作部和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抵接部;其中,所述抵接部自所述第一操作部朝向所述启动开关延伸,在所述锁定开关处于锁定位置时,所述抵接部与所述启动开关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操作部包括第一操作面和第二操作面,所述第一操作面沿着平行于纵向轴线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操作面沿着与纵向轴线成夹角方向延伸;其中,在垂直于纵向轴线的方向上,所述第二操作面的宽度大于第一操作面的宽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启动开关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接触部和从壳体突出的第二操作部,所述接触部与所述主控开关接触,所述第二操作部包括端面,所述锁定开关处于锁定位置时,所述抵接部与所述第二操作部的端面接触,所述锁定开关处于释放位置时,所述抵接部与所述第二操作部的端面脱离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操作部设置有收容腔,用于收容所述抵接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启动开关还包括中间部,所述中间部连接接触部和第二操作部并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设置的枢轴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定开关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操作部与所述抵接部的主体部,所述主体部的一端设有沿平行于所述纵向轴线的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设有凸柱,所述凸柱穿过所述滑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定开关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主体部固定、另一端与所述壳体固定,所述锁定开关在锁定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进行切换时,所述弹性件在拉伸状态和释放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定开关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纵向轴线形成0°至15°的夹角。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工具,该电动工具应用上述开关组件,不会因无意间被按压而导致非正常启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工具,包括:
作业组件,所述作业组件用于实现所述电动工具的功能;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作业组件连接,以驱动所述作业组件运动;
电池组件,所述电池组件为所述驱动组件供电;以及
前述开关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开关组件将启动开关与锁定开关设置为相对设置,同时将启动开关设置成通过枢轴与壳体转动连接,将锁定开关设置成与壳体滑动连接,并在平行于纵向轴线的方向上在锁定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移动,使得锁定开关位于锁定位置时与启动开关接触,启动开关处于锁定状态,锁定开关位于释放位置时与启动开关脱离接触,启动开关处于释放状态。如此,不仅在人机工程学上便于操作者操控,而且开关组件在非使用状态下处于锁定状态,不会因为无意间被按压而导致非正常启动,可以避免误致动启动开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动工具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开关组件的立体图。
图3是图1所示开关组件的部分结构图。
图4是图3中第一壳体的立体图。
图5是图3中启动开关的立体图。
图6是图3中锁定开关的立体图。
图7是图6所示锁定开关去除第二弹性件后的立体图。
图8是锁定状态下,锁定开关、启动开关及主控开关相互配合时的组合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电动工具,该电动工具可以是修枝机、电锯、吹风机、链锯或打草机等电动工具,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手持式电动工具,这些电动工具都可应用本实用新型的开关组件10进行操作,此处不作限制。这些电动工具通常包括作业组件、驱动组件、电池组件及开关组件10,作业组件用于实现电动工具的功能,如割草、吹风等;驱动组件与作业组件连接,用于驱动作业组件运动,驱动组件通常为电机;电池组件用于为驱动组件供电;开关组件10用于启动或关闭电动工具(包含驱动组件和电池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开关组件沿纵向轴线延伸并呈可握持的手柄状设置,以便用户操作。因可应用的电动工具种类较多,故此处不对电动工具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以下说明书部分将主要对开关组件的具体结构及启动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2与图3所示,开关组件10包括壳体11、收容在壳体11内的主控开关12,及安装在壳体11上的启动开关13和锁定开关14,锁定开关14的一端暴露于壳体11外、另一端与启动开关13相接触,启动开关13的一端也暴露于壳体11外、另一端收容在壳体11内并与主控开关12相接触。启动开关13与壳体11之间通过枢轴115转动连接,枢轴115垂直于纵向轴线;锁定开关14与壳体11之间滑动连接,以在锁定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运动。锁定开关14的滑动方向与纵向轴线之间形成夹角,该夹角设置为0°至60°之间,优选为0°至45°之间,进一步优选为0°至30°之间,更进一步优选为0°至15°之间,由此能够使得操作者施力轻松,符合人体工学设计。在本实施例中,锁定开关14的滑动方向与纵向轴线平行,夹角为0°。如此,使得启动开关13的操作动作与锁定开关14的操作动作明显区分,不仅在人机工程学上便于操作者操控,而且可以避免误致动启动开关13。
较佳地,为了使开关组件10的空间更小,启动开关13设置在壳体11的第一侧,锁定开关14位于壳体11的第二侧,启动开关13与锁定开关14关于纵向轴线相对设置。主控开关12设置在壳体11内的最前端并位于壳体11的第二侧。在锁定位置时,锁定开关14抵接启动开关13,防止启动开关13转动;在释放位置时,锁定开关14与启动开关13脱离接触,允许启动开关13被操作发生转动以触发主控开关12,使主控开关12接通,继而控制电机(未图示)启动或关闭。
如图2与图4所示,壳体11由两个壳体组装形成,主控开关12收容在由两个壳体围设形成的收容空间111内。以第一壳体112为例,详细示出主控开关12、启动开关13及锁定开关14在壳体中的安装情况。
第一壳体112的内侧壁上设有固定部113,固定部113内开设有与收容空间111相连通的收容槽114,主控开关12收容在收容槽114内。第一壳体112的内侧壁上还设有枢轴115和凸柱116,用于分别将启动开关13和锁定开关14连接至第一壳体112。枢轴115和凸柱116安装或者一体成型于第一壳体112上,枢轴115和凸柱116均可设置成柱状,优选为圆柱状。具体地,启动开关13穿过枢轴115并可相对于枢轴115沿竖直平面旋转;锁定开关14穿过凸柱116并可相对于该凸柱116在平行于纵向轴线的方向上前后移动。
壳体11上形成有手柄部110,用于供用户握持以操作开关组件10。为了使得手柄部110容易由操作人员握持,启动开关13位于手柄部110的底部并部分突出手柄部110,锁定开关14位于手柄部110的顶部并部分突出手柄部110。如此设计,在启动开关组件10时,直接握住手柄部110,在向前推动锁定开关14后,再用食指向上按压启动开关13,即可实现主控开关12的启动,操作简便。
如图3与图8所示,主控开关12呈按压式设置,包括本体部121和与本体部121相连的伸缩臂122,伸缩臂122弹性设置,以便在解除按压后能够自行复位。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主控开关12为微动开关,启动开关13的一端位于伸缩臂122的后方,以便利用启动开关13来触发(按压)伸缩臂122,使主控开关12接通。
如图4与图5所示,启动开关13包括与主控开关12的伸缩臂122相接触的接触部131、从壳体11下方突出的第二操作部132及连接接触部131和第二操作部132的中间部133,其中,第二操作部132位于启动开关13的第一端130,接触部131位于启动开关13的第二端130’。中间部133安装在枢轴115上,使得启动开关13能够相对于壳体11转动,从而在操作者握紧第二操作部132时,可同步带动接触部131向前按压主控开关12的伸缩臂122,使主控开关12接通。
接触部131位于伸缩臂122的后侧,接触部131与伸缩臂122相接触的面为平坦面,从而在握紧第二操作部132时,可同步带动接触部131向前按压主控开关12的伸缩臂122,使主控开关12稳定接通。中间部133呈圆形设置,方便在壳体11内转动;中间部133上设有供枢轴115穿过的连接孔134,优选地,连接孔134为圆形穿孔,且直径略大于枢轴115的直径,方便启动开关13绕枢轴115转动。
启动开关13的第二操作部132内设有收容腔135,使得第二操作部132上形成有第一侧壁136、第二侧壁137和第三侧壁139,收容腔135位于第一侧壁136、第二侧壁137和第三侧壁139之间;换言之,收容腔135是自第二操作部132的顶部向下凹陷形成的。第二操作部132的后端设置有端面138,用于在锁定状态下与锁定开关14接触,优选地,端面138与第二操作部132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
启动开关13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未图示),该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中间部133固定、另一端与第一壳体112的内侧壁固定,从而在握紧第二操作部132后,第一弹性件被压缩、接触部131向前按压主控开关12的伸缩臂122,使主控开关12接通从而启动电机;而在松开第二操作部132后,启动开关13整体会在第一弹性件的恢复力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此时接触部131脱离主控开关12的伸缩臂122,使主控开关12关断,切断电机的电流。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为压簧,主要用于带动启动开关13复位;当然,其他同样能够实现复位功能的部件也可用来替代第一弹性件,此处不作限制。
如图6与图7所示,锁定开关14安装在壳体11的顶部并可相对于壳体11沿平行于纵向轴线的方向移动。锁定开关14包括从壳体11上方突出的第一操作部141、与启动开关13相接触的抵接部142及连接第一操作部141和抵接部142的主体部143,主体部143安装在凸柱116上,使得主体部143能够相对于壳体11沿纵向轴线方向移动,从而在推动第一操作部141沿平行于纵向轴线的方向移动时,可同步带动抵接部142沿平行于纵向轴线的方向移动。
第一操作部141包括沿着平行于纵向轴线的方向延伸的第一操作面140和位于第一操作面140前端(靠近主控开关12一侧)的第二操作面144,第二操作面144构造成与纵向轴线成夹角,并且相对于第一操作面140在垂直于纵向轴线的方向上具有增大的宽度,以方便操作者通过第一操作面140和第二操作面144推动主体部143沿着平行于纵向轴线的方向向前滑动,方便操作者施加推力。当然,也可在第一操作部141的外表面增加用于增大摩擦力的表面纹理等结构,方便操作者施加水平推力。
抵接部142和主体部143均收容在壳体11内并自第一操作部141的底部朝向启动开关13延伸。在本实施例中,抵接部142沿竖直方向向下延伸,用于在竖直方向上抵接启动开关13。主体部143的前端设有供凸柱116穿过的滑槽145,滑槽145沿平行于纵向轴线的方向延伸,当推动第一操作部141移动时,凸柱116可沿滑槽145滑动。当然,滑槽145也可用于对锁定开关14的移动距离进行限制。
锁定开关14还包括第二弹性件146,第二弹性件146的一端与主体部143固定、另一端与第一壳体112固定,从而当锁定开关14在平行于纵向轴线的方向上移动时,第二弹性件146在拉伸状态和释放状态之间进行切换。较佳的,主体部143上开设有一“工”字型的限位槽147,用于将第二弹性件146的一端固定在主体部143上。
本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146和滑槽145分别位于主体部143的两端,且滑槽145设于主体部143的靠近主控开关12的一端(即前端)、第二弹性件146设于主体部143的远离主控开关12的一端(即后端),从而推动第一操作部141后,第二弹性件146被拉伸;而在松开第一操作部141后,锁定开关14整体会在第二弹性件146的恢复力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即锁定位置)。
本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146为螺旋弹簧,主要用于带动锁定开关14复位;当然,其他同样能够实现复位功能的部件也可用来替代第二弹性件146,此处不作限制。此外,第二弹性件146也可设置在主体部143的靠近主控开关12一侧(即前端),此时也能实现锁定开关14的复位,此处不再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中,主控开关12位于壳体11的前端,当锁定开关14位于锁定位置时,定义锁定开关14与主控开关12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当锁定开关14位于释放位置时,定义锁定开关14与主控开关12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
需要说明的是:锁定开关14在锁定位置时,抵接部142与第二操作部132的端面138抵接,启动开关13处于锁定状态。锁定开关14从锁定位置切换到释放位置时,只需在第一操作部141上施加推力,使第一操作部141整体朝向主控开关12一侧平移,此时抵接部142会在第一操作部141的带动下同步移动,直至抵接部142位于收容腔135的上方并与第二操作部132的端面138脱离接触,此时锁定开关14对启动开关13的锁定即刻解除,锁定开关14位于释放位置,启动开关13处于释放状态。操作第二操作部132之前,抵接部142位于收容腔135之外,操作第二操作部132后,抵接部142突伸并收容于收容腔135,此时接触部131可触发主控开关12的伸缩臂122,使主控开关12接通。若在第二操作部132施加连续的压力以保持主控开关12的接通,收容腔135后端的第三侧壁139可将锁定开关14保持在释放位置,使得使用者仅施加握持力以维持电动工具的工作,提升用户体验。
开关组件10的启动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1、沿平行于纵向轴线的方向在锁定开关14上施加推力,直至锁定开关14从锁定位置移动到释放位置,使得锁定开关14与启动开关13脱离接触,解除锁定开关14对启动开关13的限制;
S2、操作(即向上握紧)启动开关13的第二操作部132(即第一端130),使启动开关13相对于壳体11绕枢轴115转动,直至启动开关13的接触部131(即第二端130’)触发主控开关12,主控开关12接通。
具体来讲:在图3所示的初始状态下,锁定开关14位于锁定位置,锁定开关14的抵接部142在竖直方向上与第二操作部132的端面138相抵接,由此限制了启动开关13绕枢轴115转动;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误触碰到锁定开关14和/或启动开关13,主控开关12也无法接通,电动工具保持非使用状态。
当需要使用电动工具时,首先,在第一操作部141上施加水平推力,使第一操作部141整体朝向主控开关12一侧平移,此时抵接部142会在第一操作部141的带动下同步移动,直至抵接部142与端面138脱离接触,此时第二弹性件146被拉伸变形,锁定开关14从锁定位置切换到释放位置;然后,向上按压(握紧)第二操作部132,使启动开关13整体相对于壳体11转动,直至接触部131触发伸缩臂122,使主控开关12接通,此时电机开始转动,电动工具开始正常工作。
使用完毕后,同时释放锁定开关14和启动开关13,启动开关13会在伸缩臂122和第一弹性件的恢复力作用下恢复至初始状态;与此同时,在第二弹性件146的弹性力作用下,锁定开关14整体向后移动,直至抵接部142再次与第二操作部132的端面138相抵接,此时锁定开关14再次处于锁定位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开关组件10在非使用状态下,可以利用启动开关13与锁定开关14的相互抵接,来使锁定开关14位于锁定位置、启动开关13处于锁定状态,此时主控开关12无法启动,电动工具保持非使用状态;正常启动时,先水平推动锁定开关14,直至锁定开关14与启动开关13解除抵接,此时再按压启动开关13即可启动主控开关12,使电动工具正常工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而且在非使用状态下开关组件10一直处于锁定状态,不会因为无意间被按压而导致非正常启动,可以避免误致动启动开关13,安全系数高。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开关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沿纵向轴线延伸;
主控开关,所述主控开关收容在所述壳体内;
锁定开关,所述锁定开关与所述壳体滑动连接,并在锁定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运动,所述锁定开关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纵向轴线形成0°至60°的夹角;以及
启动开关,所述启动开关通过枢轴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
其中,所述锁定开关位于锁定位置时与所述启动开关接触,所述启动开关处于锁定状态,所述锁定开关位于释放位置时与所述启动开关脱离接触,所述启动开关处于释放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开关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第一侧,所述锁定开关与所述主控开关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第二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轴垂直于所述纵向轴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开关包括从所述壳体突出的第一操作部和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抵接部;其中,所述抵接部自所述第一操作部朝向所述启动开关延伸,在所述锁定开关处于锁定位置时,所述抵接部与所述启动开关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作部包括第一操作面和第二操作面,所述第一操作面沿着平行于纵向轴线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操作面沿着与纵向轴线成夹角方向延伸;其中,在垂直于纵向轴线的方向上,所述第二操作面的宽度大于第一操作面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开关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接触部和从壳体突出的第二操作部,所述接触部与所述主控开关接触,所述第二操作部包括端面,所述锁定开关处于锁定位置时,所述抵接部与所述第二操作部的端面接触,所述锁定开关处于释放位置时,所述抵接部与所述第二操作部的端面脱离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开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操作部设置有收容腔,用于收容所述抵接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开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开关还包括中间部,所述中间部连接接触部和第二操作部并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设置的枢轴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开关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操作部与所述抵接部的主体部,所述主体部的一端设有沿平行于所述纵向轴线的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设有凸柱,所述凸柱穿过所述滑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开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开关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主体部固定、另一端与所述壳体固定,所述锁定开关在锁定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进行切换时,所述弹性件在拉伸状态和释放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11.一种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作业组件,所述作业组件用于实现所述电动工具的功能;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作业组件连接,以驱动所述作业组件运动;
电池组件,所述电池组件为所述驱动组件供电;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组件。
CN202022100839.6U 2020-09-23 2020-09-23 开关组件及电动工具 Active CN2123228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00839.6U CN212322862U (zh) 2020-09-23 2020-09-23 开关组件及电动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00839.6U CN212322862U (zh) 2020-09-23 2020-09-23 开关组件及电动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22862U true CN212322862U (zh) 2021-01-08

Family

ID=740167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00839.6U Active CN212322862U (zh) 2020-09-23 2020-09-23 开关组件及电动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228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165335B1 (en) Disc grinder
EP2285535B1 (en) Powered device having an on-off mechanism
US4122320A (en) Hand-operated double-acting trigger switch
US8198560B2 (en) Switch devices for power tools
US3873796A (en) Trigger mechanism for hand-operated power device including independently operable locking devices providing automatic lock off and manual lock-on operation
US5969312A (en) Ambidextrous powers-switch lock-out mechanism
US3971906A (en) Trigger-lock control
CA2709671A1 (en) Locking switch device for a power tool
EP3140082B1 (en) Throttle lockout with dissimilar action
CN101584288B (zh) 手持式工具
EP3669628B1 (en) Garden tool and control box thereof
EP3944275A1 (en) Switch assembly, control method of switch assembly and power tool
US3781579A (en) Protected lock means for electrically-operated,hand-manipulated tools
EP3974110A1 (en) Switch assembly and power tool
CN212516969U (zh) 一种电动工具用开关装置以及电动工具
CN212322862U (zh) 开关组件及电动工具
JP2016175148A (ja) 電動工具
CN216399528U (zh) 一种电动工具
CN212750655U (zh) 开关组件及电动工具
CN212330938U (zh) 一种安全锁组件以及园林工具
EP0550156B1 (en) Safety lever assembly for a power tool
JPH06262414A (ja) 電動工具
CN212365786U (zh) 开关组件及电动工具
CN111775119A (zh) 一种安全锁组件、安全锁组件启动方法以及园林工具
JP3572665B2 (ja) 携帯用電動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