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22577U -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22577U
CN212322577U CN202022138143.2U CN202022138143U CN212322577U CN 212322577 U CN212322577 U CN 212322577U CN 202022138143 U CN202022138143 U CN 202022138143U CN 212322577 U CN212322577 U CN 2123225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panel
conductive
display
layer
display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3814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娜
张斌
王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13814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225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225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225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驱动芯片、导电布和保护层,显示面板包括绑定区和弯折区,绑定区通过弯折区弯折到显示面板的背光侧;驱动芯片绑定于显示面板的绑定区;导电布覆盖于驱动芯片及显示面板的绑定区;保护层覆盖显示面板弯折区的出光侧,保护层还与导电布接触;其中,保护层的材料包括导电材料。本实用新型的导电布和保护层能够分别对显示面板的绑定区和弯折区进行保护,避免静电对显示面板造成损伤,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寿命。

Description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技术中,多采用将显示面板和驱动芯片弯折至显示面板背面的方式,来降低整机结构空间且使整机实现窄边化。
在目前显示面板制造或者使用过程中,均不可避免的会产生静电电流,使显示面板受到外部静电袭击,导致显示面板损坏或造成显示不良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实用新型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实用新型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显示面板易受静电损伤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
显示面板,包括绑定区和弯折区,所述显示面板的绑定区通过所述弯折区弯折至所述显示面板的背光侧;
驱动芯片,绑定于所述显示面板的绑定区;
导电布,覆盖于所述驱动芯片及所述显示面板的绑定区;
保护层,覆盖所述显示面板弯折区的出光侧,所述保护层还与所述导电布接触;其中,所述保护层的材料包括导电材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层包括:
第一绝缘层,覆盖所述显示面板弯折区的出光侧;
柔性导电层,覆盖所述第一绝缘层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且所述柔性导电层与所述导电布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层还包括第二绝缘层,覆盖所述柔性导电层背离所述第一绝缘层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导电层的材料包括导电颗粒。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导电颗粒为纳米金属粉末。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层或第二绝缘层的材料均为绝缘胶,所述柔性导电层粘附于所述第一绝缘层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层包括:
第一绝缘层,覆盖所述显示面板弯折区的出光侧;
导电颗粒,分散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内部且靠近所述第一绝缘层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表面,所述导电颗粒还与所述导电布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布覆盖于所述保护层的边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导电颗粒为纳米金属颗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以上所述的显示模组。
本实用新型的显示模组中,显示面板包括弯折区和绑定区,绑定区通过弯折区弯折至显示面板的背光侧,导电布和具有导电性能的保护层分别覆盖在显示面板的绑定区和弯折区。导电布能够将工艺当中产生的静电传导至外部,避免静电对驱动芯片和显示面板的绑定区造成损伤。保护层一方面可以保护显示面板的弯折区不受物理损伤,另一方面能够将弯折区的静电传导至导电布上,避免静电对显示面板弯折区造成损伤。从而全方位的对显示面板的这两个区域进行静电保护,有效降低了静电损伤发生的风险,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寿命。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显示模组的俯视图;
图2为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显示模组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3为第三种实施方式中显示模组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4为第四种实施方式中显示模组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图6为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显示模组的局部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7为第二种实施方式中显示模组的局部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8为第三种实施方式中显示模组的局部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显示面板;101、显示区;102、弯折区;103、绑定区;20、驱动芯片;30、导电布;40、保护层;41、第一绝缘层;42、柔性导电层;43、第二绝缘层;401、导电颗粒;50、盖板;60、背膜;70、支撑层;80、偏光片。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相关技术中,当显示面板受到外部静电袭击时,会对显示面板的结构造成损伤,如图所示为一种损伤示例,当静电传导至显示面板内部损伤数据信号线时,则会在显示屏上出现异常的条纹。因此,对显示面板进行静电保护设计尤为重要。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能够有效的避免静电损伤。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10、驱动芯片20、导电布30和保护层40。显示面板10包括绑定区103和弯折区102,绑定区103通过弯折区102弯折到显示面板10的背光侧;驱动芯片20绑定于显示面板的绑定区103;导电布30覆盖于驱动芯片20及显示面板的绑定区103;保护层40覆盖显示面板弯折区102的出光侧,保护层40还与导电布30接触;其中,保护层40的材料包括导电材料。
导电布30覆盖在驱动芯片20及显示面板绑定区103的表面,其能够将工艺当中产生的静电传导至外部,避免静电对驱动芯片20和显示面板10造成损伤。保护层40覆盖在显示面板的弯折区102,一方面可以保护显示面板的弯折区102不受物理损伤,另一方面由于其包含导电材料,还能够将弯折区102的静电传导至导电布30上,避免静电对显示面板弯折区102造成损伤。通过导电布30和保护层40全方位的对显示面板10的这两个区域进行静电保护,有效降低了静电损伤发生的风险,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寿命。
本实用新型在显示面板的弯折区上形成上述保护层,在绑定区覆盖上述导电布。导电布成本较低,贴附方便适用于面积较大的绑定区,而弯折区面积较小难以匹配合适的治具在此处贴附导电布,保护层则能够预先制备在弯折区处,不受面积限制,并能够实现完整严密的膜层,适用于面积较小的弯折区。由此使得显示面板这两个区域都能形成良好的静电防护。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显示模组进行详细说明:
图1所示为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显示模组的俯视图,可以划分为显示区101和周边区,周边区包括位于同一侧的绑定区103和弯折区102,驱动芯片20绑定在绑定区103。图2所示为图1所示的一种显示模组下方周边区在A-A向的截面图,该实施例中,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10,显示面板10出光侧覆盖有封装盖板50,封装盖板50和显示面板10之间还进一步设置有偏光片80等其他结构层。显示面板10为柔性显示面板,包括依次连接显示区101的弯折区102和绑定区103,对显示面板的弯折区102进行弯折,使其弯折至显示面板10的背光侧,即可将安装在绑定区103的驱动芯片20设置在显示面板10的背光侧,以实现窄边框设计。显示面板10背面还设置有背膜60。显示面板10的背面和正面之间还设置有支撑层70,以减小弯折角度,延长显示面板10的使用寿命。驱动芯片20及显示面板的绑定区103上覆盖有导电布30。显示面板的弯折区102的出光侧覆盖有保护层40,保护层40的形态与显示面板的弯折区102一致,保护层40还与导电布30接触。
需要说明的是,弯折区102和绑定区103是以功能和位置进行划分,如图2所示,用于实现弯折且位于显示面板10一侧的区域统称为弯折区102,用于绑定驱动芯片20且位于显示面板背面的区域统称为绑定区10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即使位于显示面板背面的绑定区103也可以弯折,但本实用新型仍将其视为绑定区103。本申请的这两个区域并没有重叠。
本实用新型的显示面板10可以是各种各样的OLED显示面板10,根据功能,其可以是普通的OLED显示面板、内嵌触控功能层的OLED显示面板、透明OLED显示面板等;根据发光原理,其可以是RGB三色显示面板、白光+彩膜的OLED显示面板、量子点+OLED显示面板等。本实用新型不对显示面板的类型进行特殊限定。
本实用新型中,导电布30用于对显示面板的绑定区103进行静电保护。导电布30至少包括一导电层,以能够对显示面板10背面的静电进行吸收。导电布30还可以包括一层或两层绝缘层,采用一层绝缘层时,其可设置于显示面板10和导电层之间,采用两层绝缘层时,其可设置于导电层的两面,形成三明治结构。导电层的材料可以为金属等导电材料,绝缘层的材料可以为高分子薄膜等。举例而言,导电布30的绝缘层可以是聚酯纤维,导电层可以是金属镍和铜的结合,通过电镀的方式在聚酯纤维上形成,由此可以提供极佳的导电性和良好的电磁屏蔽效果。由于有支撑层70的存在,弯折至背面的绑定区103可以为平直结构,不需要弯折,因此导电布30可采用刚性较强的材料制成,可以有效保护下方驱动芯片20,还能够降低成本。导电布30还可以包括粘接层,以便粘附在显示面板10背面。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为一种显示模组的局部截面示意图,图2为该实施方式下图1在A-A向的截面示意图。保护层40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绝缘层41和柔性导电层42,第一绝缘层41覆盖在显示面板弯折区102的出光侧,柔性导电层42覆盖在第一绝缘层41背离显示面板10的一侧,且柔性导电层42与导电布30接触。柔性导电层42用于将弯折区102外部存在的静电传导至导电布30上,避免显示面板10在弯折区102造成静电损伤。第一绝缘层41一方面保护显示面板弯折区102,避免其裸露在外面造成物理损伤,另一方面可以防止柔性导电层42传导的静电电荷之间传导在显示面板10上。
由于保护层40的形状与显示面板的弯折区102对应,因此也需要具有较理想的可弯折性能。第一绝缘层41的材料优选绝缘胶,绝缘胶能够具有理想的可弯折性能,不仅方便涂覆在显示面板10上,还具有较强的粘附力,可以牢固得将柔性导电层42粘附在其上。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绝缘胶的材料优选中性层胶MCL。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柔性导电层42的材料为碳纳米管/纳米纤维素复合膜(CNTs/TOCNs),即以纳米纤维素为基体的复合材料与碳纳米管搭载后形成的具有导电性的材料。以纳米纤维素为基体的复合材料包括但不限于TOCNs/[PANI-RGO]n(CPRG-n)、TOCNs/PPy。CNTs/TOCNs材料具有优异力学性能和高导电性,其整体电导率约为3Scm-1,能够将静电电荷很好的传导至导电布30。该类材料还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可弯曲至180°,能够满足显示面板10的弯折要求。该类材料还具有优异的气体水氧阻隔性,阻隔性随着厚度的增加而提高,随湿度增加阻隔性呈指数增长,能够防止水氧对显示面板10造成腐蚀。该类材料还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还具有较高的透光率(>80%),且透光率随着纳米纤维素(TOCNs)自身长度的减小而增大,而随着纳米纤维素(TOCNs)长度的增加,其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显著提高。由该材料形成的柔性导电层42可以为厚度均一的膜层,也可以为厚度不均一的膜层,例如中间厚,而靠近显示区101和绑定区103的两侧较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柔性导电层42的材料还可以为导电颗粒44。导电颗粒44可以喷涂在绝缘胶表面,形成一层导电薄膜。导电颗粒44优选为纳米金属粉末,纳米金属粉末能够制备成可弯折的膜层,适用于显示面板10的弯折部,且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纳米金属粉末具体可以为银、铝等材料。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导电颗粒44还可以为石墨等非金属颗粒。
在另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为一种显示模组的局部截面示意图,图3为该实施方式下图1在A-A向的截面示意图,保护层40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绝缘层41、柔性导电层42和第二绝缘层43,第一绝缘层41覆盖在显示面板弯折区102的出光侧,柔性导电层42覆盖在第一绝缘层41背离显示面板10的一侧,且柔性导电层42与导电布30接触,第二绝缘层43覆盖在柔性导电层42背离第一绝缘层41的一侧。柔性导电层42用于将弯折区102外部存在的静电传导至导电布30上,避免显示面板10在弯折区102造成静电损伤。第一绝缘层41一方面保护显示面板弯折区102,避免其裸露在外面造成物理损伤,另一方面可以防止柔性导电层42传导的静电电荷之间传导在显示面板10上。第二绝缘层43可以保护柔性导电层42不被
第一绝缘层41和柔性导电层42的材料与前述相同,此处不再赘述。第二绝缘层43的材料可以与第一绝缘层41相同。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为一种显示模组的局部截面示意图,图4为该实施方式下图1在A-A向的截面示意图,保护层40包括第一绝缘层41和分散于第一绝缘层41内部的导电颗粒44,第一绝缘层41覆盖显示面板10出光侧的弯折区102,由于导电颗粒44分散在第一绝缘层41中,且与导电布30接触,因此可以用于传导静电。为了避免静电通过导电颗粒44传导至显示面板10,导电颗粒44应当分布在靠近第一绝缘层41远离显示面板10的表面,以便能直接将静电电荷传导至导电布30。
第一绝缘层41和导电颗粒44的材料与前述相同,此处不再赘述。第一绝缘层41的材料为绝缘胶时,导电颗粒44可以提前分散在绝缘胶内后,然后统一将混合有导电颗粒44的绝缘胶涂覆在显示面板10上。
本实用新型中,保护层中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柔性导电层的厚度可根据材料及静电防护的需要进行设置,例如,第一绝缘层的厚度为40μm,柔性导电层的厚度为20μm。此处不对此进行特殊限定。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进行说明:
参考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流程图,该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S100,形成显示面板10,显示面板10包括绑定区103和弯折区102。显示面板10可采用柔性基板制成,柔性基板在弯折区102对应的区域可以增加开孔设计,以提高弯折性能。本步骤中,还可以在显示面板10背面贴附背膜60。背膜60不能弯曲时,其仅覆盖在显示面板10的显示区101和绑定区103,如图6-图8所示。当然,背膜60也可以由可弯折的柔性材料制成,那么其可以覆盖在整个显示面板10的背面。
步骤S200,在显示面板弯折区102的出光侧形成覆盖弯折区102的保护层40,其中,保护层40的材料包括导电材料。
保护层40的制备方法根据其结构和材料不同而不同,第一绝缘层41或第二绝缘层43可以通过涂覆绝缘胶形成。当采用如图2或图3所示的方案时,若柔性导电层42采用CNTs/TOCNs复合薄膜时,其可以通过现有的化学方法合成,然后将其粘贴在绝缘胶上。若柔性导电层42采用纳米金属粉末时,其可以通过喷涂的方式直接喷在绝缘胶上。其中,图6为图2对应的显示模组的局部结构展开示意图,图7为图3对应的显示模组的局部结构展开示意图。当采用如图4所示的方案时,可以在绝缘胶呈液态的情况下降导电颗粒44分散于其中,然后将其涂覆在显示面板弯折区102,再通过热固化等方式将绝缘胶固化为一个膜层,并粘贴在显示面板10上,图8为图4对应的显示模组的局部结构展开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图6-图8仅示出了显示模组中显示面板、背膜、保护层的结果,且主要示出了弯折区的结构,显示区和绑定区仅示出了一部分,但不影响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其结构。
步骤S300,将驱动芯片20绑定于显示面板的绑定区103,并将绑定区103通过弯折区102弯折至显示面板10的背光侧。显示面板的绑定区103可以通过粘接或其他机械方式固定在显示面板10的背面。
步骤S400,在驱动芯片20及显示面板的绑定区103上覆盖导电布30,且使导电布30与保护层40接触。导电布30可通过其粘接层与显示面板10固定在一起。导电布30的面积可以尽量做大,并覆盖在保护层40的边缘,由此可以实现良好的接触,以便于静电传递。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制备方法省略了背板、支撑层、偏光片等结构层的制备,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结构完全可以通过现有的制备工艺进行制备,并通过常规工艺与上述其他显示面板等组合在一起。另外,上述步骤序号并非对制备顺序的唯一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思路下可以采用其他工艺顺序制备出本实用新型的显示模组。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还显示装置包括上述实施方式的显示模组。由于该显示模组具有良好的屏蔽静电的能力,使得显示装置性能稳定,寿命延长。
本实用新型对于显示装置的适用不做具体限制,其可以是电视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可穿戴显示设备、手机、车载显示、导航、电子书、数码相框、广告灯箱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虽然本说明书中使用相对性的用语,例如“上”“下”来描述图标的一个组件对于另一组件的相对关系,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说明书中仅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所述的示例的方向。能理解的是,如果将图标的装置翻转使其上下颠倒,则所叙述在“上”的组件将会成为在“下”的组件。当某结构在其它结构“上”时,有可能是指某结构一体形成于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通过另一结构“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
用语“一个”、“一”、“该”、“所述”和“至少一个”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实用新型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Claims (10)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包括:
显示面板,包括绑定区和弯折区,所述显示面板的绑定区通过所述弯折区弯折至所述显示面板的背光侧;
驱动芯片,绑定于所述显示面板的绑定区;
导电布,覆盖于所述驱动芯片及所述显示面板的绑定区;
保护层,覆盖所述显示面板弯折区的出光侧,所述保护层还与所述导电布接触;其中,所述保护层的材料包括导电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包括:
第一绝缘层,覆盖所述显示面板弯折区的出光侧;
柔性导电层,覆盖所述第一绝缘层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且所述柔性导电层与所述导电布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还包括:
第二绝缘层,覆盖所述柔性导电层背离所述第一绝缘层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2-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导电层的材料包括导电颗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颗粒为纳米金属粉末。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或第二绝缘层的材料均为绝缘胶,所述柔性导电层粘附于所述第一绝缘层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包括:
第一绝缘层,覆盖所述显示面板弯折区的出光侧;
导电颗粒,分散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内部且靠近所述第一绝缘层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表面,所述导电颗粒还与所述导电布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颗粒为纳米金属颗粒。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布覆盖于所述保护层的边缘。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
CN202022138143.2U 2020-09-25 2020-09-25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2123225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38143.2U CN212322577U (zh) 2020-09-25 2020-09-25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38143.2U CN212322577U (zh) 2020-09-25 2020-09-25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22577U true CN212322577U (zh) 2021-01-08

Family

ID=740165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38143.2U Active CN212322577U (zh) 2020-09-25 2020-09-25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225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02257A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US11672139B2 (en) Display device
CN111864115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KR20190101516A (ko) 플렉서블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JP5537983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9772734B2 (en) Touch window
US20060132465A1 (en) Narrow-frame touch panel
JP5951464B2 (ja)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13593409A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2322577U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0032013A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04635974A (zh) 触控装置
US11874989B2 (en) Touch screen, display panel, and vehicle diagnosis equipment
CN114927071A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3534994A (zh) 电子装置
CN213843709U (zh) 超窄边框显示屏
CN215814103U (zh) 触摸屏
US11656707B2 (en) Display device
US20210068315A1 (en) Display device
CN117835672A (zh) 散热膜、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KR102119810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6092386A (zh) 盖板、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5528000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13377233A (zh) 可折叠触控模组以及可折叠显示装置
TWM478872U (zh) 觸控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