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19865U - 空调器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19865U
CN212319865U CN202020899775.8U CN202020899775U CN212319865U CN 212319865 U CN212319865 U CN 212319865U CN 202020899775 U CN202020899775 U CN 202020899775U CN 212319865 U CN212319865 U CN 2123198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sh rod
air conditioner
driving
indoor unit
pu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9977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正忠
韩睿智
邹先许
黄武
黄民柱
李德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9977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198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198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198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空调器室内机包括:机体;导风板;至少一个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推出驱动机构和旋转驱动机构,推出驱动机构包括可运动的推杆,导风板连接在伸出端且与旋转驱动机构配合,当推出驱动机构工作时伸出端伸出机体以带动导风板靠近和远离出风口,旋转驱动机构设在推杆上且包括旋转驱动电机、驱动件和旋转件,驱动件与旋转驱动电机相连,旋转件与驱动件配合,当旋转驱动电机工作时驱动件带动旋转件转动以带动导风板转动,在推出驱动机构的工作过程中旋转驱动电机始终位于机体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室内机,可以有效地保证旋转驱动电机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空调器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空调器室内机的驱动装置一般采用齿轮结合内啮合齿轮机构进行传动。然而,上述传动方式使得导风板只能沿内啮合齿轮的圆弧轨迹运动,而且,由于驱动导风板旋转的电机固定在推杆的末端,当推杆向外推出导风板时,电机也随导风板一起被推离出空调器室内机的机体外,电机的安全性得不到保证。另外,当电机收纳在机体内时,机体上需要设置相应的凹槽以容纳电机,使得整个空调器室内机不够简洁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可以有效地保证驱动电机的安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具有出风口;导风板,所述导风板设在所述出风口处以打开和关闭所述出风口;至少一个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推出驱动机构和旋转驱动机构,所述推出驱动机构设在所述机体内,所述推出驱动机构包括可运动的推杆,所述推杆具有伸出端,所述导风板连接在所述伸出端且与所述旋转驱动机构配合,当所述推出驱动机构工作时所述伸出端伸出所述机体以带动所述导风板靠近和远离所述出风口,所述旋转驱动机构设在所述推杆上且包括旋转驱动电机、驱动件和旋转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旋转驱动电机相连,所述旋转件与所述驱动件配合,所述旋转件位于所述伸出端且与所述导风板相连,当所述旋转驱动电机工作时所述驱动件带动所述旋转件转动以带动所述导风板转动,在所述推出驱动机构的工作过程中所述旋转驱动电机始终位于所述机体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通过将导风板连接在推出驱动机构的推杆的伸出端,且与旋转驱动机构的旋转件配合,同时在推出驱动机构的工作过程中旋转驱动电机始终位于机体内,有效地保证了旋转驱动电机的安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旋转驱动电机具有第一输出轴,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包括: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为所述驱动件,所述主动轮与所述第一输出轴相连;从动轮,所述从动轮为所述旋转件,所述从动轮和所述主动轮沿所述推杆的运动方向间隔设置;
绕带,所述绕带绕设在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均为同步轮,所述绕带为同步带;或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均为皮带轮,所述绕带为皮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推杆包括沿朝向所述导风板的方向依次相连的第一推杆段和第二推杆段,所述第二推杆段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推杆段的宽度,所述主动轮、所述从动轮和所述绕带均设在所述第二推杆段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旋转驱动电机设在所述第一推杆段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推杆段的邻近所述第二推杆段的一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推出驱动机构包括:推出驱动电机,所述推出驱动电机具有第二输出轴,所述推出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机体内;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第二输出轴相连;所述推杆上设有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当所述推出驱动电机工作时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配合以带动所述推杆运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齿条为直齿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机体内设有第一安装壳体,所述第一安装壳体包括机构壳和机构盖,所述机构壳的一侧敞开,所述机构盖设在所述机构壳的所述一侧且与所述机构壳共同限定出第一容纳空间,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设有所述推杆和所述旋转驱动机构,所述第一安装壳体上形成有穿过所述伸出端的开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推杆包括推杆壳和推杆盖,所述推杆壳的一侧敞开,所述推杆盖设在所述推杆壳的所述一侧且与所述推杆壳共同限定出第二容纳空间,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设有所述驱动件和所述旋转件,所述旋转驱动电机设在所述推杆上且位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设有至少两个第一滚轮,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滚轮分别位于所述推杆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且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滚轮沿对应的所述推杆的宽度方向上的侧面可滚动以使所述推杆与所述开口的在所述推杆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个侧壁彼此间隔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推杆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形成有通孔,所述通孔处穿设有第二滚轮,当所述推杆运动时所述第二滚轮沿所述机构壳的内壁滚动。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机体的爆炸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机体和驱动机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导风板和驱动机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4是图3中圈示的A部的放大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导风板和驱动机构的示意图,其中未示出第一安装壳体;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导风板和旋转驱动机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驱动机构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所示的驱动机构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9是图7中所示的驱动机构的爆炸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驱动机构的示意图,其中未示出机构盖;
图11是图10中所示的驱动机构的主视图;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驱动机构的另一个示意图,其中未示出机构盖和推杆盖;
图13是图12中所示的驱动机构的主视图;
图1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驱动机构的再一个示意图,其中未示出机构盖、推杆盖和旋转驱动电机;
图1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驱动机构的主视图,其中未示出机构盖、推杆盖、旋转驱动电机和推出驱动电机;
图1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驱动机构的推杆伸出时的示意图,其中未示出机构盖。
附图标记:
100:空调器室内机;
1:机体;11:出风口;12:第一安装壳体;121:机构壳;1211:通孔;
1212:缺口;122:机构盖;123:第一容纳空间;124:开口;
2:导风板;21:凸筋;211:斜面;
3:驱动机构;31:推出驱动机构;311:推杆;3111:伸出端;
3112:第一推杆段;3113:第二推杆段;3114:齿条;3115:推杆壳;
3116:推杆盖;3117:第二容纳空间;312:推出驱动电机;
3121:第二输出轴;313:齿轮;314:第一滚轮;315:第二滚轮;
316:轴;317:U型框;32:旋转驱动机构;321:旋转驱动电机;
3211:第一输出轴;322:驱动件;323:旋转件;324:绕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1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100。空调器室内机100可以为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在本申请下面的描述中,以空调器室内机100为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为例进行说明。当然,空调器室内机100还可以为其它类型的空调器室内机,而不限于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如图1-图1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100例如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包括机体1、导风板2和至少一个驱动机构3。
具体而言,结合图1-图4,机体1具有出风口11,导风板2设在出风口11处以打开和关闭出风口11。例如,出风口11形成在机体1的前侧下部,导风板2可以位于出风口11的前侧。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空调器室内机100的面向用户的方向为“前”,反之,远离用户的方向为“后”。当空调器室内机100工作时,导风板2可以打开出风口11,气流可以经出风口11送出,以调节室内温度。当空调器室内机100停止工作时,导风板2可以将出风口11关闭,以防止外界的灰尘、杂物、昆虫等进入机体1内。
参照图2-图4并结合图5-图7,驱动机构3包括推出驱动机构31和旋转驱动机构32,推出驱动机构31设在机体1内,推出驱动机构31包括可运动的推杆311,推杆311具有伸出端3111,伸出端3111为当导风板2打开出风口11时推杆311伸出机体1外的一端。导风板2连接在推杆311的伸出端3111,且导风板2与旋转驱动机构32配合。当推出驱动机构31工作时,推杆311的伸出端3111伸出机体1以带动导风板2靠近和远离出风口11。
旋转驱动机构32设在推杆311上,且旋转驱动机构32包括旋转驱动电机321、驱动件322和旋转件323,驱动件322与旋转驱动电机321相连,旋转件323与驱动件322配合,且旋转件323位于推杆311的伸出端3111。导风板2与推杆311的伸出端3111可以可枢转地相连。当旋转驱动电机321工作时,驱动件322带动旋转件323转动以带动导风板2转动,在推出驱动机构31的工作过程中旋转驱动电机321始终位于机体1内。由此,无论驱动机构3工作与否,由于旋转驱动电机321始终位于机体1内部,与传统的电机随导风板一起被推离出机体外相比,有效地保证了旋转驱动电机321的安全性。
推出驱动机构31可以用于将导风板2向远离出风口11的方向推出,旋转驱动机构32可以用于在导风板2远离出风口11时驱动导风板2绕推杆311的伸出端3111转动。当空调器室内机100工作时,推出驱动机构31的推杆311向前伸出机体1外,以带动导风板2远离出风口11,旋转驱动机构32的旋转驱动电机321驱动驱动件322转动,并通过与旋转件323的配合以带动旋转件323转动,从而带动导风板2转动,当导风板2转动到相应位置时,旋转驱动电机321停止工作。其中,旋转驱动机构32可以在推杆311带动导风板2远离出风口11之后再驱动导风板2转动,以避免导风板2在转动过程中与机体1干涉;当然,旋转驱动机构32还可以在推杆311带动导风板2向远离出风口11的方向运动的过程中驱动导风板2转动,以节约开机时间。
当空调器室内机100停止工作时,推出驱动机构31的推杆311向后缩回,并带动导风板2向靠近出风口11的方向运动,旋转驱动机构32的旋转驱动电机321驱动驱动件322转动,并通过与旋转件323的配合以带动旋转件323转动,从而带动导风板2转动至初始位置,当推杆311完全收纳至机体1内时,导风板2关闭出风口11。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100例如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通过将导风板2连接在推出驱动机构31的推杆311的伸出端3111,且与旋转驱动机构32的旋转件323配合,同时在推出驱动机构31的工作过程中旋转驱动电机321始终位于机体1内,有效地保证了旋转驱动电机321的安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旋转驱动电机321具有第一输出轴3211,旋转驱动机构32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和绕带324。主动轮为驱动件322,主动轮与旋转驱动电机321的第一输出轴3211相连,从动轮为旋转件323,从动轮和主动轮沿推杆311的运动方向间隔设置,绕带324绕设在主动轮和从动轮外。例如,参照图10-图13并结合图7,旋转驱动电机321和主动轮均远离推杆311的伸出端3111设置,旋转驱动电机321的第一输出轴3211与主动轮固定连接,从动轮位于推杆311的伸出端3111且与导风板2配合,具体地,导风板2上可以设有朝向驱动机构3延伸出的固定轴,从动轮与固定轴固定连接,绕带324绕设在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外周。当旋转驱动机构32工作时,旋转驱动电机321的第一输出轴3211转动以带动主动轮旋转,主动轮通过绕带324的传动带动从动轮转动,从而带动导风板2旋转,使得导风板2可以旋转到相应的位置。如此,通过采用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和绕带324的旋转驱动机构32,旋转驱动电机321与推杆311的伸出端3111之间的距离可以设置得较远,从而可以有效保证旋转驱动电机321在空调器室内机100例如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的整个工作过程中始终位于机体1内。
可选地,如图12和图13所示,主动轮和从动轮可以均为同步轮,绕带324为同步带。由此,通过采用同步轮、同步带的传动方式,具有传动准确、平稳、传动效率高且噪声低等优点,且同步轮和同步带的维护保养方便,无需润滑,降低了维护成本。
或者可选地,主动轮和从动轮还可以均为皮带轮,绕带324为皮带(图未示出)。由此,通过采用皮带传动的方式,同样可以有效保证旋转驱动电机321在空调器室内机100例如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的整个工作过程中始终位于机体1内,且占用空间小,有利于旋转驱动机构32的小型化设计。
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旋转驱动机构32也可以包括相互啮合的多个齿轮(图未示出)。由此,齿轮传动具有传动精度高、传动效率高、适用范围宽以及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进一步地,参照图5-图9,推杆311包括沿朝向导风板2的方向依次相连的第一推杆段3112和第二推杆段3113,第二推杆段3113的宽度小于第一推杆段3112的宽度。主动轮、从动轮和绕带324均设在第二推杆段3113内。第二推杆段3113的远离第一推杆段3112的一端为伸出端3111。当推杆311带动导风板2向前运动时,第二推杆段3113伸出机体1外,第一推杆段3112可以始终位于机体1内。由此,由于第二推杆段3113的宽度较小,从而可以有效地减小主动轮、从动轮和绕带324的所占空间,进一步有利于旋转驱动机构32的小型化设计,且使得整个空调器室内机100更加简洁。
更进一步地,如图8和图11所示,旋转驱动电机321设在推杆311的第一推杆段3112上,且旋转驱动电机321位于第一推杆段3112的邻近第二推杆段3113的一端。旋转驱动电机321大致位于第一推杆段3112和第二推杆段3113的连接处。如此设置,在保证推杆311的伸出长度的同时减小了绕带324的长度,保证了驱动机构3的传动效率,同时使得旋转驱动电机321在驱动机构3的工作过程中能够始终位于机体1内,进一步保证了旋转驱动电机321的安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推出驱动机构31包括推出驱动电机312和齿轮313,推出驱动电机312具有第二输出轴3121,推出驱动电机312固定在机体1内,齿轮313与第二输出轴3121相连,推杆311上设有齿条3114,齿条3114与齿轮313啮合。当推出驱动电机312工作时,通过齿轮313与齿条3114的配合,带动推杆311移动。参照图5-图9,推出驱动电机312的第二输出轴3121与齿轮313固定连接,齿条3114设在第一推杆段3112的宽度方向上的朝向齿轮313的一侧,齿轮313与齿条3114相互啮合,当推出驱动电机312工作时,第二输出轴3121旋转带动齿轮313转动,齿轮313与齿条3114啮合,从而带动整个推杆311运动,实现推杆311伸出或缩回机体1。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齿条3114为直齿条。由此,传动可靠,且齿条3114的加工简单,便于安装,成本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7并结合图8和图9,机体1内设有第一安装壳体12,第一安装壳体12包括机构壳121和机构盖122,机构壳121的一侧敞开,机构盖122设在机构壳121的上述一侧且与机构壳121共同限定出第一容纳空间123,第一容纳空间123内设有推杆311和旋转驱动机构32。由此,通过将推杆311和旋转驱动机构32均设置在机构壳121和机构盖122构成的第一容纳空间123内,提高了驱动机构3的集成度,且保证了推杆311和旋转驱动机构32的清洁。同时,旋转驱动电机321在驱动机构3的工作过程中能够始终位于第一容纳空间123内,由此,与相关技术中的需要设置用于容纳电机的凹槽相比,本申请中的整个空调器室内机100更加简洁。可选地,机构壳121和机构盖122可以通过卡扣结构相互扣合连接。第一安装壳体12上形成有穿过伸出端3111的开口124。开口124可以设在第一安装壳体12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且推出驱动电机312的第二输出轴3121穿过机构盖122伸入第一容纳空间123并与第一容纳空间123内的齿轮313连接。
进一步地,推杆311包括推杆壳3115和推杆盖3116,推杆壳3115的一侧敞开,推杆盖3116设在推杆壳3115的上述一侧且与推杆壳3115共同限定出第二容纳空间3117,第二容纳空间3117内设有驱动件322和旋转件323,旋转驱动电机321设在推杆311上且位于第二容纳空间3117外。例如,在图7-图9的示例中,推杆壳3115和推杆盖3116可以通过卡扣结构相互扣合连接限定出第二容纳空间3117,驱动件322、旋转件323和绕带324均位于第二容纳空间3117内,且驱动件322和旋转件323间隔设置在第二推杆段3113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如此,能够有效地保证驱动件322、旋转件323和绕带324的清洁度,同时,合理利用了推杆311的内部空间,从而可以减小整个驱动机构3的占用空间。旋转驱动电机321的第一输出轴3211穿过推杆盖3116伸入第二容纳空间3117并与第二容纳空间3117内的驱动件322连接。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容纳空间123内设有至少两个第一滚轮314,至少两个第一滚轮314分别位于推杆311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且至少两个第一滚轮314沿对应的推杆311的宽度方向上的侧面可滚动以使推杆311与开口124的在推杆311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个侧壁彼此间隔开。例如,如图10-图13所示,两个第一滚轮314位于第一容纳空间123内且邻近开口124设置,两个第一滚轮314分别位于第二推杆段3113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且两个第一滚轮314可以沿对应的推杆311的宽度方向上的侧面滚动,如此设置,使得第二推杆段3113在运动过程中可以与开口124的两个侧壁间隔开,从而能够有效避免推杆311在运动过程中与开口124的侧壁发生干涉,保证了推杆311运动时的平稳性,且可以减小噪音,同时可以减小推杆311运动过程中的摩擦阻力。
可选地,参照图10-图13,第二推杆段3113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可以分别设有U型框317,两个U型框317的开口124均朝向绕带324,两个第一滚轮314分别位于两个U型框317内。如此设置,可以保证第一滚轮314的清洁度,同时当第一滚轮314发生脱落时,U型框317可以起到阻挡的作用,避免第一滚轮314在第一容纳空间123内晃动,造成驱动机构3异响。
进一步地,推杆311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形成有通孔1211,通孔1211处穿设有第二滚轮315,当推杆311运动时第二滚轮315沿机构壳121的内壁滚动。结合图7和图10,第一推杆段3112远离开口124的一侧设有通孔1211,两个第二滚轮314可以通过轴316分别穿设在两个通孔1211上,保证了第一滚轮314滚动的灵活性。第一推杆段3112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设有缺口1212,至少两个第二滚轮315分别位于对应的缺口1212处,且每个所述第二滚轮315的一部分从缺口1212处露出,以使第二滚轮315沿对应的第一安装壳体12的宽度方向上的内壁可滚动。由此,可以进一步减小推杆311在运动过程中的摩擦阻力。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导风板2的内表面上设有左右间隔设置的多个凸筋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多个凸筋21位于导风板2的内表面的宽度方向上两侧中的至少一侧。多个凸筋21沿导风板2的长度方向彼此间隔开,多个凸筋21可以打散并柔化气流,使沿导风板2的内表面吹入室内的气流更加柔和,从而可以提升用户的使用舒适性。而且,如此设置的多个凸筋21的风阻较小,当空调器室内机100制冷时,可以减小制冷损失。
其中,导风板2的内表面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可以均设有多个凸筋21(如图3和图4所示),当然,也可以仅导风板2的内表面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中的其中一侧设有多个凸筋21(图未示出)。
可选地,每个凸筋21的至少一端具有斜面211,沿从凸筋21的中部朝向凸筋21的上述至少一端的方向、斜面211朝向导风板2的方向倾斜延伸。参照图4,每个凸筋21的两端可以均具有斜面211。由此,通过设置上述的斜面211,每个凸筋21的上述至少一端与导风板2的内表面之间的过渡更加平缓,从而使凸筋21可以起到很好的导风作用,且可以减小风阻。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100例如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1)

1.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体,所述机体具有出风口;
导风板,所述导风板设在所述出风口处以打开和关闭所述出风口;
至少一个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推出驱动机构和旋转驱动机构,所述推出驱动机构设在所述机体内,所述推出驱动机构包括可运动的推杆,所述推杆具有伸出端,所述导风板连接在所述伸出端且与所述旋转驱动机构配合,当所述推出驱动机构工作时所述伸出端伸出所述机体以带动所述导风板靠近和远离所述出风口,所述旋转驱动机构设在所述推杆上且包括旋转驱动电机、驱动件和旋转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旋转驱动电机相连,所述旋转件与所述驱动件配合,所述旋转件位于所述伸出端且与所述导风板相连,当所述旋转驱动电机工作时所述驱动件带动所述旋转件转动以带动所述导风板转动,在所述推出驱动机构的工作过程中所述旋转驱动电机始终位于所述机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电机具有第一输出轴,
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包括:
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为所述驱动件,所述主动轮与所述第一输出轴相连;
从动轮,所述从动轮为所述旋转件,所述从动轮和所述主动轮沿所述推杆的运动方向间隔设置;
绕带,所述绕带绕设在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均为同步轮,所述绕带为同步带;或
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均为皮带轮,所述绕带为皮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包括沿朝向所述导风板的方向依次相连的第一推杆段和第二推杆段,所述第二推杆段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推杆段的宽度,所述主动轮、所述从动轮和所述绕带均设在所述第二推杆段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电机设在所述第一推杆段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推杆段的邻近所述第二推杆段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出驱动机构包括:
推出驱动电机,所述推出驱动电机具有第二输出轴,所述推出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机体内;
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第二输出轴相连;
所述推杆上设有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当所述推出驱动电机工作时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配合以带动所述推杆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为直齿条。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内设有第一安装壳体,所述第一安装壳体包括机构壳和机构盖,所述机构壳的一侧敞开,所述机构盖设在所述机构壳的所述一侧且与所述机构壳共同限定出第一容纳空间,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设有所述推杆和所述旋转驱动机构,所述第一安装壳体上形成有穿过所述伸出端的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包括推杆壳和推杆盖,所述推杆壳的一侧敞开,所述推杆盖设在所述推杆壳的所述一侧且与所述推杆壳共同限定出第二容纳空间,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设有所述驱动件和所述旋转件,所述旋转驱动电机设在所述推杆上且位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外。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设有至少两个第一滚轮,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滚轮分别位于所述推杆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且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滚轮沿对应的所述推杆的宽度方向上的侧面可滚动以使所述推杆与所述开口的在所述推杆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个侧壁彼此间隔开。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形成有通孔,所述通孔处穿设有第二滚轮,当所述推杆运动时所述第二滚轮沿所述机构壳的内壁滚动。
CN202020899775.8U 2020-05-25 2020-05-25 空调器室内机 Active CN2123198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99775.8U CN212319865U (zh) 2020-05-25 2020-05-25 空调器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99775.8U CN212319865U (zh) 2020-05-25 2020-05-25 空调器室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19865U true CN212319865U (zh) 2021-01-08

Family

ID=740217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99775.8U Active CN212319865U (zh) 2020-05-25 2020-05-25 空调器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1986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50869A (zh) * 2020-05-25 2020-08-18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50869A (zh) * 2020-05-25 2020-08-18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746691B1 (en) In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EP2746690B1 (en) Indoor air-conditioner
CN106766569B (zh) 用于风冷冰箱的送风设备以及应用该设备进行送风的方法
KR101598310B1 (ko) 에어 컨디셔너
CN212319865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2657787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111561741A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109798651B (zh) 一种空调面板部件及空调器
CN111550869A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2319866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3841116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2538033U (zh) 一种开关门驱动机构、活动门以及空调室内机
CN215337000U (zh) 一种空调面板驱动装置以及空调器
CN210688470U (zh) 空调室内机
CN111006315B (zh) 空调内机
CN111006311B (zh) 空调内机
CN211551807U (zh) 空调室内机
CN112682849A (zh) 空调室内机
CN115355570B (zh) 一种机柜换热背板
CN218936499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6347013U (zh) 空调柜机的壳体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柜机
CN214250069U (zh) 柜式空调的室内机和柜式空调
CN219976618U (zh) 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冷风机
CN218721894U (zh) 滤网机构和空调
CN215675454U (zh) 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