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18311U - 沉水泵 - Google Patents

沉水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18311U
CN212318311U CN202021014703.7U CN202021014703U CN212318311U CN 212318311 U CN212318311 U CN 212318311U CN 202021014703 U CN202021014703 U CN 202021014703U CN 212318311 U CN212318311 U CN 2123183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inlet
annular wall
wall
hole
exte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1470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秀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lrus Pump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alrus Pump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lrus Pump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alrus Pump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1470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183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183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183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沉水泵,其包含一设于机壳底部的进水座,进水座包含一上壁、一内环壁、一下壁、及一第一延伸环壁。上壁、内环壁、及下壁共同包覆形成一进水空间。上壁与机壳之间夹设形成有一加压室,且上壁贯通形成有一进水通孔,进水通孔连通加压室;第一延伸环壁形成于进水通孔的周缘且向下延伸,且第一延伸环壁的底端形成有一第一延伸吸口,第一延伸吸口连通于进水通孔及进水空间。借此,进水通孔便能借由第一延伸环壁向下延伸;换言之,进水通孔较容易被待输送液体的液面所淹没,能顺利的持续吸取待输送液体,借以使沉水泵整体的吸力增强。

Description

沉水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泵,尤指一种用于置入水中吸水的泵。
背景技术
泵为一种常见的机械装置,其系借由增加流体的压力而达到使流体流动及输送流体的功能。泵依其结构、用途等可分类为多种形式,其中有一种可置放于待输送液体中使用的沉水泵。
请参考图5,现有技术的沉水泵包含一机壳91、一叶轮92、一马达机组93、及一进水组件94。机壳91包含有一马达室911、一加压室912、一出水流道913、及一底开口部914,加压室912位于马达室911的底侧,出水流道913与加压室912相连通,底开口部914与该加压室912相邻接。叶轮92设置于加压室912中。马达机组93连接叶轮92而可驱动叶轮92转动。
进水组件94装设于底开口部914上,且包含一吸盖941、一底盖942、及一阀件943。吸盖941与底开口部914及加压室912相接且其具有一进水通孔9411,进水通孔9411与加压室912相连通。底盖942与底开口部914相接,且包含一底壁9421、一侧壁9422、一进水空间9423、至少一进水穿孔9424、及一底垫片9425。侧壁9422连接底开口部914且与底壁9421相接。进水空间9423设置于底壁9421、侧壁9422与吸盖941之间,且进水空间9423与进水通孔9411相连通。进水穿孔9424穿设于底壁9421上且与进水空间9423相连通。底垫片9425设置于底壁9421上且环绕进水穿孔9424。连接部固设于底壁9421上,托抵部凸设于连接部上。阀件943位于进水空间9423内、选择性地下抵靠于底垫片9425上且选择性地封闭进水穿孔9424。
借由上述结构,现有技术的沉水泵放置于待输送液体中使用时,该阀件943可因受到叶轮92转动所产生的吸力而朝吸盖941的方向稍微浮起,并于该阀件943与该底垫片9425之间产生一间隙,使得待输送液体可受到叶轮92转动所产生的吸力的作用而经由该间隙进入该进水空间9423,进而被该叶轮92加压而由出水流道913输出,最终达到输送该待输送液体的目的。
然而,如图5所示,由于进水通孔9411与进水穿孔9424或阀件943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故当待输送液体的剩余量不足而使得进水空间9423内的液面高度H过低时,即便叶轮92能将阀件943稍微吸起朝向进水通孔9411靠近,马达机组93的固有的马力使叶伦产生的吸力也不足以将液面H吸起至淹没进水通孔9411,因此叶轮92将无法持续顺利地吸取并运送待输送液体,进而导致沉水泵无法完全的输送所有的待输送液体而会有一定程度的残留,造成沉水泵吸力不足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前述的现有技术的缺点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沉水泵,其借由第一延伸吸口使进水通孔更为接近阀件与进水穿孔,借此更容易使待输送液体的液面淹没进水通孔,进而能更顺利的持续吸取并运送液面较低的待输送液体,借以使沉水泵整体的吸力增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设计一种沉水泵,其中包含:
一机壳,其包含
一马达室;
一出水流道;
一进水组件,其包含
一进水座,其设于该机壳底部,且包含
一上壁,其与该机壳之间形成有一加压室,该加压室连通于该机壳的该出水流道;该上壁形成有一进水通孔,该进水通孔连通该加压室;
一内环壁,其连接于该上壁的底面且向下延伸;
一下壁,其连接于该内环壁的底端,且与该内环壁及该上壁共同形成一进水空间,该进水空间连通于该进水通孔;该下壁贯通形成有至少一进水穿孔,该至少一进水穿孔连通于该进水空间;
一第一延伸环壁,其形成于该进水通孔的周缘且向下延伸,且该第一延伸环壁位于该进水空间中;该第一延伸环壁的底端形成有一第一延伸吸口,该第一延伸吸口连通于该进水通孔及该进水空间;
一底垫片,其设于该下壁且位于该进水空间内;该底垫片环绕该至少一进水穿孔;
一阀件,其设于该进水空间内;该阀件选择性地向下抵靠于该底垫片且借此与该底垫片封闭该至少一进水穿孔;
一马达机组,其设置于该机壳的该马达室内;
一叶轮,其位于该加压室内,且固设于该马达机组,且能被该马达机组带动转动。
进一步而言,所述的沉水泵,其中,该进水组件的该进水座进一步包含一第二延伸环壁,其形成于该下壁的底面且向下延伸;该第二延伸环壁环绕该至少一进水穿孔,且该第二延伸环壁的底端形成有一第二延伸吸口,该第二延伸吸口连通于该至少一进水穿孔。
进一步而言,所述的沉水泵,其中,该进水组件的该进水座进一步包含一外环壁,其环绕于该内环壁的径向外侧;该外环壁的底端在向下的方向上突出于该第二延伸环壁的底端,且该外环壁的底端向上凹设形成有多个进水缺槽。
进一步而言,所述的沉水泵,其中,该进水组件的该进水座进一步包含一外环壁,其环绕于该内环壁的径向外侧;该外环壁的底端在向下的方向上突出于该下壁,且该外环壁的底端向上凹设形成有多个进水缺槽。
进一步而言,所述的沉水泵,其中,该进水组件的该进水座进一步包含一连接环壁,其形成于该上壁的周缘且向上延伸;该连接环壁的顶端结合于该机壳的底部;该加压室形成于该连接环壁内侧。
进一步而言,所述的沉水泵,其中,该进水组件的该阀件包含一凸部,其向上延伸,且选择性地穿设该第一延伸吸口并位于该第一延伸环壁内侧。
进一步而言,所述的沉水泵,其中,该进水组件的该进水座进一步包含一导引柱,其设于该下壁且位于该进水空间中,并且向上延伸;该进水组件的该阀件包含一导引凹槽,其套设于该导引柱;该阀件能借由该导引凹槽及该导引柱相对于该下壁上下移动。
进一步而言,所述的沉水泵,其中,该进水组件的该进水座进一步包含一座体,该上壁及该内环壁形成于该座体上;一底板,其能分离地结合于该座体;该底板的顶面抵靠于该内环壁的底端,该下壁形成于该底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设计第一延伸环壁形成于进水通孔的周缘且向下延伸,并且使第一延伸环壁的底端形成有第一延伸吸口,且第一延伸吸口连通于进水通孔及进水空间,借此进水通孔便能借由第一延伸环壁及第一延伸吸口向下延伸。如此一来进水通孔能更为接近阀件与进水穿孔,借此即便是待输送液体的剩余量不足而使其液面较低,进水通孔也能借由第一延伸吸口顺利地伸入较低的液面中;换言之,第一延伸吸口由于向下延伸故较容易被待输送液体的液面所淹没,进而能更顺利的持续吸取并运送液面较低的待输送液体,借以使沉水泵整体的吸力增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进水组件的组件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进水组件的仰视角度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侧视剖面图。
图5为现有技术的沉水泵的侧视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图式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的沉水泵包含一机壳10、一进水组件20、一马达机组30、及一叶轮40。
机壳10包含一马达室11及一出水流道12。
请进一步参考图2、图3、及图4,进水组件20在本实施例中包含一进水座21、一底垫片22、及一阀件23。
进水座21设于机壳10底部,且包含一上壁211、一内环壁212、一下壁213、一第一延伸环壁214、一第二延伸环壁215、一外环壁216、一连接环壁217、一导引柱218、一座体219、及一底板210。
上壁211与机壳10之间夹设形成有一加压室51,加压室51连通于机壳10的出水流道12,并且上壁211贯通形成有一进水通孔52,进水通孔52连通加压室51。
内环壁212连接于上壁211的底面且向下延伸。
下壁213连接于内环壁212的底端,且与内环壁212及上壁211共同包覆形成一进水空间53。进水空间53连通于进水通孔52。下壁213贯通形成有至少一进水穿孔54,进水穿孔54连通于进水空间53。
第一延伸环壁214形成于进水通孔52的周缘且向下延伸,并且第一延伸环壁214位于进水空间53中。第一延伸环壁214的底端形成有一第一延伸吸口55,第一延伸吸口55连通于进水通孔52及进水空间53。借此,进水通孔52可透过第一延伸环壁214向下延伸,借以便于吸取较低液面的待输送液体。
第二延伸环壁215形成于下壁213的底面且向下延伸。第二延伸环壁215环绕进水穿孔54,且第二延伸环壁215的底端形成有一第二延伸吸口56,第二延伸吸口56连通于进水穿孔54。第二延伸环壁215的功效大致等同于第一延伸环壁214,能便于吸取较低液面的待输送液体;但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没有第二延伸环壁215。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二延伸环壁215向下突出的长度较短,因此外观上仅呈现一环状凸起于下壁213的底面,但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延伸环壁215的长度也可进一步延伸成环壁状。
外环壁216环绕于内环壁212的径向外侧。外环壁216的底端在向下的方向上突出于下壁213,且进一步而言外环壁216的底端在向下的方向上突出于第二延伸环壁215的底端。外环壁216的底端向上凹设形成有多个进水缺槽57。借此,待输送液体可依序由进水缺槽57、第二延伸吸口56、进水穿孔54、进水空间53、第一延伸吸口55、及进水通孔52被吸入加压室51内。外环壁216及其进水缺槽57可以避免进水穿孔54完全平贴于地面而导致无法吸水;但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没有外环壁216与进水缺槽57。
连接环壁217形成于上壁211的周缘且向上延伸,连接环壁217的顶端结合于机壳10的底部,而加压室51形成于连接环壁217内侧。换言之,在本实施例中进水座21的顶面向下凹设形成有一凹槽,而该凹槽于进水座21与机壳10结合后便形成加压室51;但在其他实施例中进水座21的顶面也可以是平坦面不具有凹槽,如此则也可以是机壳10的底部周缘向下突出延伸有用于连接进水组件20的环壁,而上壁211与该用于连接进水组件20的环壁共同环绕形成加压室51。
导引柱218设于下壁213,且位于进水空间53中,并且向上延伸。
具体来说,在本实施例中进水座21由座体219及底板210相结合而成。上壁211、内环壁212、第一延伸环壁214、外环壁216、及连接环壁217皆为一体成形于座体219上。底板210能分离地结合于座体219,且底板210的顶面抵靠于内环壁212的底端。下壁213、第二延伸环壁215、及导引柱218一体成形于底板210上。但在其他实施例中不以此为限,进水座21也可以是多于两个零组件可相互分离地结合而成(不仅仅只有座体219与底板210),或者也可以是一体成形。
请进一步参考图2、图3、及图4,底垫片22设于下壁213且位于进水空间53内,并且底垫片22环绕进水穿孔54。
阀件23设于进水空间53内,阀件23选择性地向下抵靠于底垫片22且借此与底垫片22封闭进水穿孔54。阀件23包含一凸部231及一导引凹槽232,其中凸部231形成于导引凹槽232的背侧。凸部231向上延伸,且选择性地穿设第一延伸吸口55并位于第一延伸环壁214内侧。导引凹槽232套设于导引柱218,阀件23能借由导引凹槽232及导引柱218相对于下壁213上下移动。凸部231选择性地穿设第一延伸吸口55可以缩小第一延伸吸口55的截面积,借以使待输送液体更容易填满第一延伸吸口55,能进一步增强吸力;但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没有凸部231。导引凹槽232及导引柱218系为了使阀件23稳定移动开启进水穿孔54,但在其他实施例中不以导引凹槽232及导引柱218为限,也可以是其他相同功效的结构,例如座体219本身具有一滑槽,而阀件23设于滑槽内移动。其他实施例中凸部231的长度可较长而一直保持于第一延伸吸口55内,或长度可较短而一直保持于第一延伸吸口55外。
请进一步参考图1及图4,马达机组30设置于机壳10的马达室11内,且包含一驱动轴31。驱动轴31其能相对机壳10转动地贯穿机壳10,且延伸至加压室51内。
叶轮40位于加压室51内,且固设于马达机组30的驱动轴31,且能被驱动轴31带动转动。
使用时,叶轮40被驱动轴31带动旋转并于加压室51中产生真空吸力,阀件23因此被吸起并与底垫片22之间开启一间隙,借此待输送液体便能依序经由进水缺槽57、第二延伸吸口56、进水穿孔54、进水空间53、第一延伸吸口55、及进水通孔52被吸入加压室51内,随后经由叶轮40加压后由出水流道12送出,最终达到吸取并输送待输送液体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设计第一延伸环壁214形成于进水通孔52的周缘且向下延伸,并且使第一延伸环壁214的底端形成有第一延伸吸口55,且第一延伸吸口55连通于进水通孔52及进水空间53,借此进水通孔52便能借由第一延伸环壁214及第一延伸吸口55向下延伸。如此一来进水通孔52能更为接近阀件23与进水穿孔54,借此即便是待输送液体的剩余量不足而使其液面较低,进水通孔52也能借由第一延伸吸口55顺利地伸入较低的液面中;换言之,第一延伸吸口55由于向下延伸故较容易被待输送液体的液面所淹没,进而能更顺利的持续吸取并运送液面较低的待输送液体,借以使沉水泵整体的吸力增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沉水泵,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机壳,其包含
一马达室;
一出水流道;
一进水组件,其包含
一进水座,其设于该机壳底部,且包含
一上壁,其与该机壳之间形成有一加压室,该加压室连通于该机壳的该出水流道;该上壁形成有一进水通孔,该进水通孔连通该加压室;
一内环壁,其连接于该上壁的底面且向下延伸;
一下壁,其连接于该内环壁的底端,且与该内环壁及该上壁共同形成一进水空间,该进水空间连通于该进水通孔;该下壁贯通形成有至少一进水穿孔,该至少一进水穿孔连通于该进水空间;
一第一延伸环壁,其形成于该进水通孔的周缘且向下延伸,且该第一延伸环壁位于该进水空间中;该第一延伸环壁的底端形成有一第一延伸吸口,该第一延伸吸口连通于该进水通孔及该进水空间;
一底垫片,其设于该下壁且位于该进水空间内;该底垫片环绕该至少一进水穿孔;
一阀件,其设于该进水空间内;该阀件选择性地向下抵靠于该底垫片且借此与该底垫片封闭该至少一进水穿孔;
一马达机组,其设置于该机壳的该马达室内;
一叶轮,其位于该加压室内,且固设于该马达机组,且能被该马达机组带动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水泵,其特征在于,该进水组件的该进水座进一步包含
一第二延伸环壁,其形成于该下壁的底面且向下延伸;该第二延伸环壁环绕该至少一进水穿孔,且该第二延伸环壁的底端形成有一第二延伸吸口,该第二延伸吸口连通于该至少一进水穿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沉水泵,其特征在于,该进水组件的该进水座进一步包含
一外环壁,其环绕于该内环壁的径向外侧;该外环壁的底端在向下的方向上突出于该第二延伸环壁的底端,且该外环壁的底端向上凹设形成有多个进水缺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水泵,其特征在于,该进水组件的该进水座进一步包含
一外环壁,其环绕于该内环壁的径向外侧;该外环壁的底端在向下的方向上突出于该下壁,且该外环壁的底端向上凹设形成有多个进水缺槽。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沉水泵,其特征在于,该进水组件的该进水座进一步包含
一连接环壁,其形成于该上壁的周缘且向上延伸;该连接环壁的顶端结合于该机壳的底部;该加压室形成于该连接环壁内侧。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沉水泵,其特征在于,该进水组件的该阀件包含
一凸部,其向上延伸,且选择性地穿设该第一延伸吸口并位于该第一延伸环壁内侧。
7.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沉水泵,其特征在于,
该进水组件的该进水座进一步包含
一导引柱,其设于该下壁且位于该进水空间中,并且向上延伸;
该进水组件的该阀件包含
一导引凹槽,其套设于该导引柱;该阀件能借由该导引凹槽及该导引柱相对于该下壁上下移动。
8.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沉水泵,其特征在于,该进水组件的该进水座进一步包含
一座体,该上壁及该内环壁形成于该座体上;
一底板,其能分离地结合于该座体;该底板的顶面抵靠于该内环壁的底端,该下壁形成于该底板上。
CN202021014703.7U 2020-06-05 2020-06-05 沉水泵 Active CN2123183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14703.7U CN212318311U (zh) 2020-06-05 2020-06-05 沉水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14703.7U CN212318311U (zh) 2020-06-05 2020-06-05 沉水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18311U true CN212318311U (zh) 2021-01-08

Family

ID=74025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14703.7U Active CN212318311U (zh) 2020-06-05 2020-06-05 沉水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183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597355B2 (ja) 自動車用の燃料供給モジュール
US4934914A (en) Portable motor pump
KR101171995B1 (ko) 직접분사식 가솔린 엔진용 고압연료펌프
CN106014941A (zh) 一种微型液体泵
US20180223826A1 (en) Dual pumping fluid pump
CN212318311U (zh) 沉水泵
KR101981246B1 (ko) 다이어프램 펌프 어셈블리
US4684333A (en) Self-priming pump
TWM601781U (zh) 沉水泵浦
CN107806418A (zh) 船用立式内混式自吸泵
JP2535848Y2 (ja) 止水弁
CN205243923U (zh) 一种水平中开式双吸离心泵
CN211573746U (zh) 一种双头气泵
KR102123442B1 (ko) Bldc 다이어프램 펌프 어셈블리
CN219101522U (zh) 一种气泵及其吸鼻器
CN218439874U (zh) 一种多级防水潜水泵
CN214998272U (zh) 一种改进进水罩的卧式潜水泵
CN219602043U (zh) 一种防堵塞出液头
CN214221484U (zh) 一种流体泵
CN212838602U (zh) 水泵注水结构
CN216665940U (zh) 一种带回流阀的自吸泵
CN213743919U (zh) 一种多腔泵
CN211370758U (zh) 潜水旋涡泵的机壳与泵体组件
CN216742010U (zh) 一种新型长寿命潜水排污泵
CN108286524B (zh) 一种带自吸功能的管道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