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16974U - 一种承台模及承台外框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承台模及承台外框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16974U
CN212316974U CN202021156203.7U CN202021156203U CN212316974U CN 212316974 U CN212316974 U CN 212316974U CN 202021156203 U CN202021156203 U CN 202021156203U CN 212316974 U CN212316974 U CN 2123169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platform
cushion cap
horizontal direction
outer frame
adjac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5620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晓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Zhongtuo Construction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Zhongtuo Construction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Zhongtuo Construction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Zhongtuo Construction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5620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169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169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169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建筑领域,公开了一种承台模及承台,包括承台模本体和连接杆;所述承台模本体为混凝土预制板,所述承台模本体的拼接面为平面,所述承台模本体竖在竖直方向的尺寸大于在水平方向的尺寸,所述承台模本体的外侧面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沿所述水平方向设置;所述连接杆沿所述水平方向穿过所述连接孔固定连接相邻两个所述承台模本体。本实用新型承台模为混凝土预制板,结构强度高,无需拆卸,并且承台模的拼接面为平面,无需凹凸榫连接对位,方便拼接对位;并且承台模的外侧面设置连接孔,相邻的承台模本体通过连接孔以及连接杆固定连接,连接孔和连接杆设置于承台模本体的外侧面,不仅连接强度高,且方便连接杆安装。

Description

一种承台模及承台外框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建筑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承台模及承台外框体。
背景技术
承台(bearing platform)指的是为承受、分布由墩身传递的荷载,在桩基顶部设置的联结各桩顶的钢筋混凝土平台。承台模是在承台浇注时所用的模板,现有的承台模主要是采用预制的钢模板或采用现场加工的木模板。
现有技术公开了名称为:一种桥梁承台的施工方法,申请号为:CN201911150620.2的中国专利,以及名称为:大体积现浇异形混凝土承台及施工方法,申请号为:CN201911241686.2的中国专利。在这两个中国专利中也公开了承台施工时采用预制的钢模板。
由于预制承台模受限于运输及台座要求,在大体积承台模安装模板时需将预制承台模拼接安装。传统的预制钢模板采用凹凸榫连接件拼接,施工安装时凹凸榫连接件安装难度大,难以一次对位安装,特别是建筑工程中难以拆除模板的结构部位,例如地下室外墙、基础承台及基础梁承台梁等部位,往往需要机械和人工反复吊装对位才能安装到位,不仅费时较长,且存在整体倾覆等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承台模,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承台模拼装难度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承台模,包括承台模本体和连接杆;
所述承台模本体为混凝土预制板,所述承台模本体的拼接面为平面,所述承台模本体竖在竖直方向的尺寸大于在水平方向的尺寸,所述承台模本体的外侧面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沿所述水平方向设置;
所述连接杆沿所述水平方向穿过所述连接孔固定连接相邻两个所述承台模本体。
进一步的,所述承台模本体沿所述水平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加劲肋,所述加劲肋向所述外侧面凸出,所述加劲肋上分别设置有两个以上的所述连接孔。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孔由金属管制成,所述金属管预埋在所述加劲肋内。
进一步的,所述加劲肋沿所述水平方向的外侧表面为所述拼接面,与所述拼接面相对的另一侧面为楔形斜面。
进一步的,沿所述水平方向排列设置有两个以上的所述承台模本体,所述连接杆为穿杆螺栓,所述穿杆螺栓沿所述水平方向穿过所述连接孔,使每相邻的两个所述承台模本体固定连接;
所述穿杆螺栓为直杆式穿杆螺栓或锁钩式穿杆螺栓,所述锁钩式穿杆螺栓呈L形杆状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另一技术方案:
一种承台外框体,所述承台外框体具有多个侧面,多个所述侧面围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用于容纳承台,每个所述侧面由两个以上的模板拼接形成,所述模板为以上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承台模,所述承台模沿所述水平方向拼接,所述承台模的所述外侧面的所述连接孔通过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阳角连接件;
相邻两个所述侧面的连接角的外壁设置有所述阳角连接件,所述阳角连接件分别与两个所述侧面的所述外壁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顶部连接件;
所述承台模沿水平方向拼接,所述顶部连接件为U形连接件,相邻两个所述承台模的顶部通过所述顶部连接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垫层;
所述承台外框体设置于所述垫层上;
所述垫层的上表面预埋有底部连接件,相邻两个所述承台模的底部通过所述底部连接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承台外框体无需拆卸,与所述承台本体连成一体。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承台模为混凝土预制板,结构强度高,无需拆卸,并且承台模的拼接面为平面,无需凹凸榫连接对位,方便拼接对位;并且承台模的外侧面设置连接孔,相邻的承台模本体通过连接孔以及连接杆固定连接,连接孔和连接杆设置于承台模本体的外侧面,不仅连接强度高,且方便连接杆安装。
进一步的,承台外框体中相邻两个侧面的阳角设置了阳角连接件,可防止承台外框体漏浆,同时还提高承台外框体的侧向结构强度,防止因大量混凝土灌入而产生爆模危害。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孔由预埋钢筋制成,连接孔模数化,使得每块预制承台模在错位搭接的时候能上下环对齐,由于承台模在连接端部平直,故而在遇到非模数构建时可在施工现场自由裁切安装,改进后的承台模连接方式不仅施工简单方便,且安装方便安全可靠,使用灵活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方式所述承台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方式所述承台模的部分剖视图;
图3为图2中B-B向的剖面视图;
图4为图1所示承台模拼接形成的承台外框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另一实施方式所述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承台模水平方向相邻两个承台模拼接处侧面图;
图6为图4所示承台模顶部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承台模顶部连接结构的侧视图;
图8为图4所示承台模底部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4所示承台模转角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承台模;
11、承台模本体;
12、连接孔;
111、加劲肋;
113、内模板;
101、钢丝网;
102、钢筋;
10、承台外框体;
100、容纳腔;
2、连接杆;
21、楔形垫片;
22、螺母;
23、把手;
24、杆身;
25、螺母;
20、垫层;
201、预埋钢筋;
5、顶部连接件;
6、底部连接件;
7、阳角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9,本实施例提供了承台模以及由该承台模拼接形成的承台外框体。其中,箭头X、Y、Z为坐标系统,Z为竖直方向,即承台模高度方向,X为水平方向,即承台模长度方向,Y为承台模厚度方向。
如图1所示,为具体实施例中承台模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该承台模1 为预制混凝土板(即混凝土预制件),承台模1的外形为长方体。该承台模1 在承台浇注时用于制作承台的模板,如图4所示,为由多个承台模1所拼接形成的承台外框体10(即承台浇注前的外模框),承台外框体10中间的容纳腔100为浇注承台时容纳承台混凝土和钢筋的空间。图4为多个承台模1沿水平方向排列拼接的承台外框体10的形状(即承台模组合后的样子)。该承台外框体10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承台,在承台混凝土浇注之前,承台外框体10 中间的容纳腔100是空的,承台外框体10的容纳腔100是用于后期施工时绑钢筋并浇注混凝土承台。承台模1所拼接形成的承台外框体10主要是起到给混凝土承台塑模固定,防止大体积混凝土浇注时候模板变形甚至爆模。在本实用新型中,承台固化成形后承台模1无需拆卸,永久的与承台连成一体,可以起到保护混凝土承台的作用,防止地下水等侵蚀混凝土,增加混凝土承台的耐久性。
如图1所示,承台模1包括承台模本体11和设置于承台模本体11外侧面的连接孔12。其中,连接孔12具有多个,沿承台模本体11的高度方向(即图1中箭头Z所指向的竖直方向)设置有多组连接孔12,每组连接孔在承台模本体的水平方向上对应设置有两个连接孔12。如图4所示,其中,承台模本体11的沿水平方向的两个侧面为拼接面,承台模本体11的拼接面为平整的平面。承台模在拼接时通过外侧的连接孔12以及连接杆2进行拼接固定。
所述外侧面是相对承台位置而定的,承台模本体11靠近承台(即容纳腔100所在位置)的表面为内侧面,远离承台的表面为外侧面。其中,承台模本体11包括内模板113和加劲肋111。其中,加劲肋111设置于内模板113水平方向的两侧。承台模本体的内模板113和加劲肋111为一体成型结构,并且承台模本体11在加劲肋111的厚度大于内模板113处的厚度。加劲肋111 相对于内模111向外侧凸出。在内模板113的水平方向的两侧设置加劲肋111,可大大提高承台模本体11的结构刚度。
如图2和图3所示,承台模本体11包括混凝土和设置在混凝土内部的钢丝网101和钢筋102,钢丝网和钢筋构成承台模本体11的钢筋骨架,其中,钢筋102位于加劲肋111对应的位置,钢丝网101位于内模板113对应的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钢丝网101也可以由直径较小的相互交织的细钢筋进行代替。
如图4所示,相邻两个所述承台模1的所述拼接面相对,所述连接杆2 沿水平方向穿过所述连接孔12固定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承台模本体。
由图1所示可知,承台模本体11的拼接面为平整的平面。承台模1在拼接时通过外侧面的连接孔12以及连接杆2进行拼接固定。在本实施例中,承台模1的拼接面为平面,因此方便承台模拼接时对位,当连接杆2的两侧分别与上下相邻的两个承台模1的连接孔12连接时,通过连接杆12即可调整上下两个承台模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实现左右承台模对位。并且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孔12以及连接2位于承台模的外侧面,不仅连接强度高,且方便连接杆2安装。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承台模1所围成的承台外框体10沿水平方向(即图中箭头Z所指方向)排列设置有两个以上的所述承台模1,连接孔 12由预埋金属管制成,所述连接杆2沿水平方向(即箭头X或Y所指方向) 穿过相邻的两个所述承台模1(即承台模本体11)的连接孔12,使两个所述承台模1固定拼接在一起。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孔12分别设置于承台模本体两侧的加劲肋111上。连接杆2为穿杆螺栓,一根穿杆螺栓连接左右相邻的两个承台模。其中,穿杆螺栓由其中一承台模1的连接孔穿入,并从相邻的另一承台模的连接孔穿出,穿杆螺栓的末端通过螺母22与穿杆螺栓螺纹连接,将左右相邻的两个承台模固定拼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劲肋111沿所述水平方向的外侧表面为所述拼接面,与所述拼接面相对的另一侧面为楔形斜面。为了方向穿杆螺栓与连接孔连接,在穿杆螺栓的末端还设置了楔形垫片21,楔形垫片21的楔形斜面与加劲肋的楔形斜面相对,螺母22与楔形垫片21的另一侧面锁紧。
如图5’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连接杆2也可以选用锁钩式穿杆螺栓,通过锁钩式穿杆螺栓固定连接相邻的两个承台模1。其中,锁钩式穿杆螺栓包括把手23、杆身24和螺母25,把手23与杆身24一体成型且呈L形结构,杆身24的末端设置有丝牙,螺母25与杆身24螺纹连接。锁钩式穿杆螺栓的把手23与杆身24呈L形结构,在施工的时候只要一端固定住螺母25,另一端用手旋转把手23即可将螺母25与杆身24拧紧,操作起来十分方便快捷。
如图4所示,在实施例中,承台外框体10还包括阳角连接件7。其中,阳角连接件7设置于承台外框体10转角的外壁(即阳角处),且由转角的顶部延伸至底部。阳角连接件7与所在转角外侧的两个侧面连接。如图9所示,阳角连接件7都是为L形结构,且由金属材质制成,阳角连接件7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杆2与对应的承台外框体10侧面外侧面的连接孔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在承台模1的阳角设置阳角连接件7,使阳角连接件7固定连接承台外框体10阳角的两侧。可提高承台外框体10转角处的结构强度,防止承台混凝土浇注时因大量混凝土灌入而产生爆模。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承台外框体10的阴角(即转角的内侧)设置阴角连接件,阴角连接件的结构也为L形结构,且也由金属材料制成。阴角连接件4 由转角的顶部延伸至底部,阴角连接件的两侧可通过膨胀螺栓与转角的内侧壁固定连接。该阴角连接件4可起到阴角密封的作用,防止承台混凝土浇注时漏浆。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将承台模1的连接孔12模数化处理,使得每块承台模在搭接的时候连接孔能左右对齐,方便连接杆2与连接孔12连接。并且由于承台模的端部平直,故而在遇到非模数构建时可在施工现场自由裁切安装。改进后的承台模连接方式不仅制作简单方便,且安装方便安全可靠,使用方便。
如图4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承台外框体10的底部设置有垫层20,承台外框体10中每个侧面的承台模1是竖直立在垫层20的上表面,并且每个承台模1与相邻的另一承台模是沿水平方向(箭头X和箭头Y所指的方向)拼接的。
如图5所示,承台模1的加劲肋112是设置于承台模本体的水平方向的两侧,加劲肋112的外侧面为承台模的拼接面,加劲肋的内侧面为楔形面,相邻两个承台模1的拼接面相互面对连接,连接杆2为穿杆螺栓连接杆2贯穿相邻两个承台模1的连接孔12,并通过楔形垫片和螺母固定连接。
如图6和图7所示,在相邻两个承台模的顶部还设置有顶部连接件5。顶部连接件5通过膨胀螺栓51等固定件分别与相邻两个承台模1的顶部连接,从而提高相邻两个承台模的连接强度。优选的,所述顶部连接件5为U形连接片,U形连接片的开口朝下套在相邻两个承台模的顶部。U形连接片可对相邻两个承台模进行限位,使两者位于同一面上。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顶部连接件也可以为L形连接片或平面的连接条。
如图8所示,相邻两个承台模1的底部还设置有底部连接件6,底部连接件6的结构以及与承台模1的连接方式与上述顶部连接件5相同,并且底部连接件6固定于连接于垫层20上。为了方便底部连接件6与垫层20固定连接,在实施例中,在垫层20内部预埋了预埋钢筋201,预埋钢筋201至少有一部分位于垫层20的上表面,因此通过膨胀螺栓或焊接等方式可将底部连接件6与预埋钢筋固定连接,使底部连接件6固定在垫层20的上表面。
在本实施例中,承台模1竖向设置并沿水平方向排列拼接的,在施工时,先是在垫层20(即基础垫层)上预埋底部连接件6(即u型连接件),再将竖向的承台模1依次排开固定在底部连接件6上,相邻的两个承台模共同连接于一个底部连接件6上,最后在外框体的阳角设置直角连接件,以及相邻的两个承台模顶部通过顶部连接件5相互连接。本实施例的优势在于承台模1 两边的加劲肋竖向设置,大大提高了承台模的平面外刚度,提高承台模所组成的外框体10的整体稳定性和抗倾覆抗冲击的能力,同时外观也是整洁美观。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文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理念,对本文所述实施例进行的变更和修改,或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技术方案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承台模,其特征在于,包括承台模本体和连接杆;
所述承台模本体为混凝土预制板,所述承台模本体的拼接面为平面,所述承台模本体竖在竖直方向的尺寸大于在水平方向的尺寸,所述承台模本体的外侧面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沿所述水平方向设置;
所述连接杆沿所述水平方向穿过所述连接孔固定连接相邻两个所述承台模本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台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台模本体沿所述水平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加劲肋,所述加劲肋向所述外侧面凸出,所述加劲肋上分别设置有两个以上的所述连接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承台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由金属管制成,所述金属管预埋在所述加劲肋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承台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劲肋沿所述水平方向的外侧表面为所述拼接面,与所述拼接面相对的另一侧面为楔形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台模,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水平方向排列设置有两个以上的所述承台模本体,所述连接杆为穿杆螺栓,所述穿杆螺栓沿所述水平方向穿过所述连接孔,使每相邻的两个所述承台模本体固定连接;
所述穿杆螺栓为直杆式穿杆螺栓或锁钩式穿杆螺栓,所述锁钩式穿杆螺栓呈L形杆状结构。
6.一种承台外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台外框体具有多个侧面,多个所述侧面围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用于容纳承台,每个所述侧面由两个以上的模板拼接形成,所述模板为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承台模,所述承台模沿所述水平方向拼接,所述承台模的所述外侧面的所述连接孔通过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承台外框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阳角连接件;
相邻两个所述侧面的连接角的外壁设置有所述阳角连接件,所述阳角连接件分别与两个所述侧面的所述外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承台外框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部连接件;
所述承台模沿水平方向拼接,所述顶部连接件为U形连接件,相邻两个所述承台模的顶部通过所述顶部连接件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承台外框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垫层;
所述承台外框体设置于所述垫层上;
所述垫层的上表面预埋有底部连接件,相邻两个所述承台模的底部通过所述底部连接件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承台外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台外框体无需拆卸,与所述承台本体连成一体。
CN202021156203.7U 2020-06-19 2020-06-19 一种承台模及承台外框体 Active CN2123169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56203.7U CN212316974U (zh) 2020-06-19 2020-06-19 一种承台模及承台外框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56203.7U CN212316974U (zh) 2020-06-19 2020-06-19 一种承台模及承台外框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16974U true CN212316974U (zh) 2021-01-08

Family

ID=740275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56203.7U Active CN212316974U (zh) 2020-06-19 2020-06-19 一种承台模及承台外框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169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75160B (zh) 带侧向连接键槽的剪力墙结构、制作及装配方法
CN106253188A (zh) 装配式电缆沟及其施工方法
CN107090909B (zh) 一种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钢管束加强套管及其装配方法
CN107859206A (zh) 预制钢构叠合剪力墙及其施工方法
KR20020011706A (ko) 조립식 교각 및 이에 대한 시공방법
KR20200112052A (ko) 타설압 저항성이 강화된 프리캐스트 벽체
CN111622255A (zh) 一种承台模及承台外框体
CN215211876U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防水空心墙体结构
CN212316974U (zh) 一种承台模及承台外框体
KR102621195B1 (ko) 생산성이 향상된 일체형 pc 이중벽 구조물
CN212358359U (zh) 一种承台模及承台外框体
CN111676995A (zh) 一种承台模及承台外框体
CN108179826B (zh) 一种销栓式剪力墙水平连接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施工方法
WO2008004754A1 (en) Prefabricated pillar
CN112663788B (zh) 一种装配式快速施工方法
CN214061677U (zh) 一种可拼接的预制钢筋混凝土基础
CN212801564U (zh) 一种基坑钢板桩支护结构
JP3615834B2 (ja) 擁壁の施工方法
CN209760505U (zh) 一种榫焊组合水平连接剪力墙结构
CN211257274U (zh) 装配式地下结构构配件
CN113482007A (zh) 一种腰梁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8442690B (zh) 变形缝模板支设方法
CN111425062A (zh) 一种可周转围挡基础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0552422A (zh) 装配式地下结构构配件
CN220814405U (zh) 一种膜壳剪力墙骨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