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08005U - 颈椎前路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颈椎前路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08005U
CN212308005U CN202021350104.2U CN202021350104U CN212308005U CN 212308005 U CN212308005 U CN 212308005U CN 202021350104 U CN202021350104 U CN 202021350104U CN 212308005 U CN212308005 U CN 2123080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plate
renovation
screw
nail hole
locking n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5010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建树
阮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Wujin People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Wujin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Wujin People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Wujin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02135010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080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080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080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颈椎前路固定装置,它包括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和融合器,上固定板上设有至少一上翻修锁定钉孔;下固定板上设有至少一下翻修锁定钉孔;融合器置于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并适于植入椎间隙,融合器设有至少一与上翻修锁定钉孔对应设置的上翻修连接钉孔和至少一与下翻修锁定钉孔对应设置的下翻修连接钉孔;其中,上翻修锁定钉孔和对应的上翻修连接钉孔通过相应的上翻修螺钉相连;下翻修锁定钉孔和对应的下翻修连接钉孔通过相应的下翻修螺钉相连。本实用新型在不更换原固定钢板的情况下,不仅减少了骨量丢失,还避免长钢板带来的应力集中易折断问题以及单纯使用融合器无法恢复生理曲度的问题,实现稳定可靠的翻修手术。

Description

颈椎前路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颈椎前路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颈椎钢板是一种通过手术加之于颈椎前方用于紧固的辅助器械,大多数颈椎钢板通常为一个整体,呈现出不同的长度、宽度,固定在患者颈椎前方,并且是一种相对长时间植入人体的外物,其最终会和颈椎骨质完成组合生长,并能辅助融合器完成颈椎椎体间融合且使术后颈椎达到日常生活所需的稳定性。
但术后一些并发症诸如螺钉退出,钢板断裂,以及术后邻近节段退变总是存在,其中,邻近节段退变是并发率最高的并发症,常规的做法是取出原有的颈椎前路钢板,接着更换为适合长度的颈椎新钢板,此过程不仅增加了手术的出血量和手术时间,而且大大的影响了初始状态下颈椎的骨量继而影响到二次手术术后的稳定性,带来了螺钉松动、把持力不够、融合器下沉等诸多二次手术并发症,这个问题深深困扰着临床骨科医生,也影响了患者的术后质量和恢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颈椎前路固定装置,它在不更换原固定钢板的情况下,实现稳定可靠的翻修手术,同时降低长钢板带来的应力集中易折断问题以及单纯使用融合器无法恢复生理曲度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颈椎前路固定装置,它包括:
上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上设有至少一上翻修锁定钉孔;
下固定板,所述下固定板上设有至少一下翻修锁定钉孔;
融合器,所述融合器置于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下固定板之间,并适于植入椎间隙,所述融合器设有至少一与所述上翻修锁定钉孔对应设置的上翻修连接钉孔和至少一与所述下翻修锁定钉孔对应设置的下翻修连接钉孔;其中,
上翻修锁定钉孔和对应的上翻修连接钉孔通过相应的上翻修螺钉相连;
下翻修锁定钉孔和对应的下翻修连接钉孔通过相应的下翻修螺钉相连。
进一步,所述上固定板上还设有至少一上普通锁定钉孔,所述上普通锁定钉孔适于连接置入椎体的上普通螺钉,所述上固定板通过上普通锁定钉孔和上普通螺钉的配合锁定相应节椎体。
进一步,所述上固定板设有适于被旋转的第一上旋转抵盖,所述第一上旋转抵盖适于在上普通螺钉植入到位后被旋转以抵接所述上普通螺钉,从而防止所述上普通螺钉退出。
进一步,所述上固定板设有适于被旋转的第二上旋转抵盖,所述第二上旋转抵盖适于在上翻修螺钉植入到位后被旋转以抵接所述上翻修螺钉,从而防止所述上翻修螺钉退出。
进一步,所述下固定板上还设有至少一下普通锁定钉孔,所述下普通锁定钉孔适于连接置入椎体的下普通螺钉,所述下固定板通过下普通锁定钉孔和下普通螺钉的配合锁定相应节椎体。
进一步,所述下固定板设有适于被旋转的第一下旋转抵盖,所述第一下旋转抵盖适于在下普通螺钉植入到位后被旋转以抵接所述下普通螺钉,从而防止所述下普通螺钉退出。
进一步,所述下固定板设有适于被旋转的第二下旋转抵盖,所述第二下旋转抵盖适于在下翻修螺钉植入到位后被旋转以抵接所述下翻修螺钉,从而防止所述下翻修螺钉退出。
进一步,所述上固定板上设有上可视植骨窗;
和/或所述下固定板上设有下可视植骨窗。
进一步,所述融合器上设有在植入椎间隙后向上椎体底面和下椎体顶面侧凸出的防倒退棘齿。
进一步,所述上固定板上设有两个上翻修锁定钉孔,所述融合器上对应地设有两个上翻修连接钉孔;
所述下固定板上设有一个下翻修锁定钉孔,所述融合器上对应地设有一个下翻修连接钉孔;
所述下翻修连接钉孔设置在两上翻修连接钉孔之间。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初始状态为仅有一块原有钢板(即上固定板)在颈椎前方,此时的上翻修锁定钉孔内是普通螺钉且螺钉末端是在该节段的椎体内部,不会突破椎体下表面;当病变发生于临近节段的下位椎间盘时,开始进行翻修手术,需要将该椎间盘行椎间盘摘除术后,逆防倒退棘齿方向植入内部充满骨粒的融合器;然后将上固定板的上翻修锁定钉孔内的普通螺钉取出,替换成长度大小符合需求的上翻修螺钉,自上翻修锁定钉孔植入该上翻修螺钉后直至上翻修螺钉末端与融合器的对应上翻修连接钉孔吻合,完成原有钢板和融合器的稳定;再者根据退变节段个数,选择合适长度的新增钢板(即为下固定板),按常规方法在融合器下方植入,并且在下固定板上方自下翻修锁定钉孔植入下翻修螺钉后直至下翻修螺钉末端与融合器的下翻修连接钉孔吻合,完成下固定板和融合器的稳定,最终实现上固定板-融合器-下固定板的整体稳定。本实用新型能解决目前临床颈前路钢板翻修遇到的系列问题,避免原有钢板去除造成骨量丢失的同时,实现固定板、融合器交替固定,降低了整体应力遮挡,缩短了翻修手术时间且减少远期并发症,带来良好的医学救治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颈椎前路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颈椎前路固定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融合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颈椎前路固定装置,它包括:
上固定板10,所述上固定板10上设有至少一上翻修锁定钉孔14;
下固定板20,所述下固定板20上设有至少一下翻修锁定钉孔22;
融合器30,所述融合器30置于所述上固定板10和所述下固定板20之间,并适于植入椎间隙,所述融合器30设有至少一与所述上翻修锁定钉孔14对应设置的上翻修连接钉孔34和至少一与所述下翻修锁定钉孔22对应设置的下翻修连接钉孔36;其中,
上翻修锁定钉孔14和对应的上翻修连接钉孔34通过相应的上翻修螺钉40相连;
下翻修锁定钉孔22和对应的下翻修连接钉孔36通过相应的下翻修螺钉50相连。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所述上固定板10上设有两个上翻修锁定钉孔14,所述融合器30上对应地设有两个上翻修连接钉孔34;
所述下固定板20上设有一个下翻修锁定钉孔22,所述融合器上对应地设有一个下翻修连接钉孔36;
所述下翻修连接钉孔36设置在两上翻修连接钉孔34之间。
如图1所示,所述上固定板10上还设有至少一上普通锁定钉孔12,所述上普通锁定钉孔12适于连接置入椎体的上普通螺钉,所述上固定板10通过上普通锁定钉孔12和上普通螺钉的配合锁定相应节椎体。
如图1所示,所述上固定板10设有适于被旋转的第一上旋转抵盖11,所述第一上旋转抵盖11适于在上普通螺钉植入到位后被旋转以抵接所述上普通螺钉,从而防止所述上普通螺钉退出。
在本实施例中,上固定板10上设有两个上普通锁定钉孔12,第一上旋转抵盖11设有1个,通过旋转一个第一上旋转抵盖11同时抵接两个所述上普通螺钉,从而防止所述上普通螺钉退出。
所述上固定板10设有适于被旋转的第二上旋转抵盖15,所述第二上旋转抵盖15适于在上翻修螺钉40植入到位后被旋转以抵接所述上翻修螺钉40,从而防止所述上翻修螺钉40退出。
所述下固定板20上还设有至少一下普通锁定钉孔24,所述下普通锁定钉孔24适于连接置入椎体的下普通螺钉,所述下固定板20通过下普通锁定钉孔24和下普通螺钉的配合锁定相应节椎体。
所述下固定板20设有适于被旋转的第一下旋转抵盖25,所述第一下旋转抵盖25适于在下普通螺钉植入到位后被旋转以抵接所述下普通螺钉,从而防止所述下普通螺钉退出。
在本实施例中,普通锁定钉孔24设置有2个,对应的下普通螺钉也设有两个,并通过两个第一下旋转抵盖25分别抵接下普通螺钉,以防止相应的下普通螺钉退出。
所述下固定板20设有适于被旋转的第二下旋转抵盖21,所述第二下旋转抵盖21适于在下翻修螺钉50植入到位后被旋转以抵接所述下翻修螺钉50,从而防止所述下翻修螺钉50退出。
在本实施例中,以上表述的退出指的是相应的螺钉沿植入方向的反方向向外退出。
如图1所示,所述上固定板10上设有上可视植骨窗13;所述下固定板20上设有下可视植骨窗23。
上可视植骨窗13和下可视植骨窗23适于观察植骨界面骨量多少、稳定性等情况。
所述融合器30上设有在植入椎间隙后向上椎体底面和下椎体顶面侧凸出的防倒退棘齿32。防倒退棘齿32呈现斜金字塔结构,且其倾斜方向和融合器30植入方向相反,以防止融合器30退出。
具体地,如图3所示,融合器30包括本体31,所述本体31包括围边33和连接围边33的横梁35。下翻修连接钉孔36设置在横梁35的中央,上翻修连接钉孔34设于下翻修连接钉孔36的两侧。
初始状态为仅有一块原有钢板(即上固定板10)在颈椎前方,此时的上翻修锁定钉孔14内是普通螺钉且螺钉末端是在该节段的椎体内部,不会突破椎体下表面;当病变发生于临近节段的下位椎间盘时,开始进行翻修手术,需要将该椎间盘行椎间盘摘除术后,逆防倒退棘齿方向植入内部充满骨粒的融合器30;然后将上固定板10的上翻修锁定钉孔14内的普通螺钉取出,替换成长度大小符合需求的上翻修螺钉40,自上翻修锁定钉孔14植入该上翻修螺钉40后直至上翻修螺钉40末端与融合器30的对应上翻修连接钉孔34吻合,完成原有钢板和融合器30的稳定;再者根据退变节段个数,选择合适长度的新增钢板(即为下固定板20),按常规方法在融合器30下方植入,并且在下固定板20上方自下翻修锁定钉孔22植入下翻修螺钉50后直至下翻修螺钉50末端与融合器30的下翻修连接钉孔36吻合,完成下固定板20和融合器30的稳定,最终实现上固定板10-融合器30-下固定板20的整体稳定。本实用新型能解决目前临床颈前路钢板翻修遇到的系列问题,避免原有钢板去除造成骨量丢失的同时,实现固定板、融合器30交替固定,降低了整体应力遮挡,缩短了翻修手术时间且减少远期并发症,带来良好的医学救治效果。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Claims (10)

1.一种颈椎前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上固定板(10),所述上固定板(10)上设有至少一上翻修锁定钉孔(14);
下固定板(20),所述下固定板(20)上设有至少一下翻修锁定钉孔(22);
融合器(30),所述融合器(30)置于所述上固定板(10)和所述下固定板(20)之间,并适于植入椎间隙,所述融合器(30)设有至少一与所述上翻修锁定钉孔(14)对应设置的上翻修连接钉孔(34)和至少一与所述下翻修锁定钉孔(22)对应设置的下翻修连接钉孔(36);其中,
上翻修锁定钉孔(14)和对应的上翻修连接钉孔(34)通过相应的上翻修螺钉(40)相连;
下翻修锁定钉孔(22)和对应的下翻修连接钉孔(36)通过相应的下翻修螺钉(50)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前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固定板(10)上还设有至少一上普通锁定钉孔(12),所述上普通锁定钉孔(12)适于连接置入椎体的上普通螺钉,所述上固定板(10)通过上普通锁定钉孔(12)和上普通螺钉的配合锁定相应节椎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颈椎前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固定板(10)设有适于被旋转的第一上旋转抵盖(11),所述第一上旋转抵盖(11)适于在上普通螺钉植入到位后被旋转以抵接所述上普通螺钉,从而防止所述上普通螺钉退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前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固定板(10)设有适于被旋转的第二上旋转抵盖(15),所述第二上旋转抵盖(15)适于在上翻修螺钉(40)植入到位后被旋转以抵接所述上翻修螺钉(40),从而防止所述上翻修螺钉(40)退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前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固定板(20)上还设有至少一下普通锁定钉孔(24),所述下普通锁定钉孔(24)适于连接置入椎体的下普通螺钉,所述下固定板(20)通过下普通锁定钉孔(24)和下普通螺钉的配合锁定相应节椎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颈椎前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固定板(20)设有适于被旋转的第一下旋转抵盖(25),所述第一下旋转抵盖(25)适于在下普通螺钉植入到位后被旋转以抵接所述下普通螺钉,从而防止所述下普通螺钉退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前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固定板(20)设有适于被旋转的第二下旋转抵盖(21),所述第二下旋转抵盖(21)适于在下翻修螺钉(50)植入到位后被旋转以抵接所述下翻修螺钉(50),从而防止所述下翻修螺钉(50)退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前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固定板(10)上设有上可视植骨窗(13);
和/或所述下固定板(20)上设有下可视植骨窗(2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前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融合器(30)上设有在植入椎间隙后向上椎体底面和下椎体顶面侧凸出的防倒退棘齿(3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前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固定板(10)上设有两个上翻修锁定钉孔(14),所述融合器(30)上对应地设有两个上翻修连接钉孔(34);
所述下固定板(20)上设有一个下翻修锁定钉孔(22),所述融合器上对应地设有一个下翻修连接钉孔(36);
所述下翻修连接钉孔(36)设置在两上翻修连接钉孔(34)之间。
CN202021350104.2U 2020-07-10 2020-07-10 颈椎前路固定装置 Active CN2123080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50104.2U CN212308005U (zh) 2020-07-10 2020-07-10 颈椎前路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50104.2U CN212308005U (zh) 2020-07-10 2020-07-10 颈椎前路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08005U true CN212308005U (zh) 2021-01-08

Family

ID=740288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50104.2U Active CN212308005U (zh) 2020-07-10 2020-07-10 颈椎前路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0800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49878A (zh) * 2021-04-30 2021-09-07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一种用于颈前路椎体截骨手术的手术导板及其设计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49878A (zh) * 2021-04-30 2021-09-07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一种用于颈前路椎体截骨手术的手术导板及其设计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038267A1 (en) Cervical spine stabilization system with extendable plates
US8353962B2 (en) Dual composition vertebral defect device
US10524841B2 (en) Spine stabilization system
AU760038B2 (en) Bone fixation system
US20110251689A1 (en) Intervertebral Implant
CN104203163A (zh) 模块式锚固骨融合护架
EP2725995B1 (en) Spinal plate
US20120022598A1 (en) Spinal fixation system
CN212308005U (zh) 颈椎前路固定装置
CN113786234A (zh) 一种acaf术使用的颈椎前路钢板、提拉器及内固定系统
CN111821007A (zh) 颈椎前路固定装置
CN216495884U (zh) 椎体假体
CN216021331U (zh) Acaf术使用的颈椎前路钢板、提拉器及内固定系统
CN111529146A (zh) 一种零切迹可调式人工椎体
CN219323547U (zh) 一种olif入路腰椎一体化椎间融合系统
CN216257663U (zh) 一种带锚定螺孔的零切迹颈椎椎间融合器
CN218106028U (zh) 一种抗拔出螺钉
CN204106172U (zh) 一种颈椎锁定融合器
CN216985110U (zh) 脊椎固定系统
WO2014081981A1 (en) Flanged endplate for an intervertebral disc prosthesis and intervertebral disc prosthesis incorporating same
CN211156175U (zh) 一种低切迹颈前路内固定系统
CN215606188U (zh) 小面关节固定系统
CN218792654U (zh) 一种骶骨假体
CN212089703U (zh) 一种前路枕颈固定手术钢板
CN212281786U (zh) 一种零切迹可调式人工椎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