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07723U - 清洁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清洁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07723U
CN212307723U CN202020447308.1U CN202020447308U CN212307723U CN 212307723 U CN212307723 U CN 212307723U CN 202020447308 U CN202020447308 U CN 202020447308U CN 212307723 U CN212307723 U CN 2123077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bot
laser radar
cleaning robot
chassis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4730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术生
夏昌太
闫瑞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ilver Star Intelligent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ilver Sta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ilver Sta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ilver Sta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4730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077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077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077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Radar Systems And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清洁机器人,所述清洁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行走机构和激光雷达,所述机器人主体设有内腔,所述机器人主体在所述内腔的侧壁形成有透光窗口,所述行走机构安装于所述机器人主体的底部,以驱动所述机器人主体移动,所述激光雷达安装于所述内腔中,所述激光雷达包括可相对所述机器人主体旋转的测距组件,所述测距组件在预设扫描角度内经所述透光窗口收发激光信号。采用本实用新型,具有工作性能稳定、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Description

清洁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洁机器人。
背景技术
目前清洁机器人通常应用激光雷达对周围环境进行扫描,进而实现测距、避障和建图等功能,现有的激光雷达相对机器人的上盖凸出,从而方便激光雷达探测周围环境,但是激光雷达暴露在外部容易遭到障碍物的撞击,或者被外部环境中的液体淋到,影响清洁机器人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提高使用寿命的清洁机器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清洁机器人,所述清洁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行走机构和激光雷达,所述机器人主体设有内腔,所述机器人主体在所述内腔的侧壁形成有透光窗口,所述行走机构安装于所述机器人主体的底部,以驱动所述机器人主体移动,所述激光雷达安装于所述内腔中,所述激光雷达包括可相对所述机器人主体旋转的测距组件,所述测距组件在预设扫描角度内经所述透光窗口收发激光信号。
可选地,所述预设扫描角度大于或等于180°。
可选地,定义所述机器人主体底部的平面为参考面,所述测距组件所收发的激光信号在所述预设扫描角度内经过的区域形成扫描光路区域,所述清洁机器人还包括固定连接所述机器人主体的传感组件,所述传感组件与所述激光雷达相邻,所述传感组件与所述测距组件的扫描光路区域在垂直所述参考面方向上错开设置。
可选地,所述传感组件包括至少一个避障传感器,所述至少一个避障传感器与所述参考面的距离大于或小于所述扫描光路区域与所述参考面的距离。
可选地,所述机器人主体包括可活动的碰撞侧板,所述碰撞侧板设有所述透光窗口,所述至少一个避障传感器与所述碰撞侧板间隔设置,所述碰撞侧板对应所述避障传感器的位置设有透光孔,或者,所述至少一个避障传感器与所述碰撞侧板密封连接,所述碰撞侧板对应所述避障传感器件的位置设有透光部。
可选地,所述传感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碰撞检测传感器,所述至少一个碰撞检测传感器与所述参考面的距离大于或小于所述扫描光路区域与所述参考面的距离。
可选地,所述传感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地面检测传感器,所述至少一个地面检测传感器与所述参考面的距离小于所述扫描光路区域与所述参考面的距离。
可选地,所述机器人主体在底部对应所述激光雷达的位置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至少一个地面检测传感器分别安装于所述至少一个通孔内。
可选地,所述机器人主体包括底盘,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底盘上的一对驱动轮,所述一对驱动轮安装于所述底盘的中间位置,所述激光雷达位于所述底盘的前端,所述激光雷达与所述一对驱动轮呈三角分布。
可选地,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底盘上的至少一个万向轮,所述至少一个万向轮安装于所述底盘上与前端相对的后端。
可选地,所述清洁机器人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盘上的主电路板,所述主电路板具有邻近所述激光雷达的前边缘,部分所述前边缘凹陷形成缺口,所述缺口至少部分收容所述激光雷达。
可选地,所述激光雷达包括固定连接所述机器人主体的壳体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组件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可驱动所述测距组件旋转,所述测距组件包括激光发射器和单光子探测芯片,所述激光发射器的发射光路和所述单光子探测芯片的接收光路所在平面垂直于所述测距组件的转动轴线方向,且所述激光发射器的发射光路与所述单光子探测芯片的接收光路相平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通过所述清洁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行走机构和激光雷达,所述机器人主体设有内腔,所述机器人主体在所述内腔的侧壁形成有透光窗口,又通过所述激光雷达安装于所述内腔中,所述激光雷达包括可相对所述机器人主体旋转的测距组件,其中所述机器人主体可以对所述激光雷达起到保护作用,排除外部干扰,所述激光雷达的测距组件可以在所述内腔中安全稳定地旋转,所述测距组件在预设扫描角度内经所述透光窗口收发激光信号,所述清洁机器人可以应用所述激光雷达持续稳定地工作,工作性能稳定,可靠性高,有利于提高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变形形式。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清洁机器人的截面示意图一;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清洁机器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清洁机器人的截面示意图二;
图4是图1中提供的激光雷达的纵向截面示意图;
图5是图1中提供的激光雷达的横向截面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清洁机器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一;
图7是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清洁机器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清洁机器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二;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清洁机器人的碰撞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清洁机器人的截面示意图二;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清洁机器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三;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清洁机器人的截面示意图三;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清洁机器人的截面示意图四;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清洁机器人的截面示意图五;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清洁机器人的避障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碰撞侧板和避障传感器的组装结构示意图一;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碰撞侧板和避障传感器的组装结构示意图二;
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清洁机器人的截面示意图六;
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清洁机器人的截面示意图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清洁机器人100,所述清洁机器人100包括机器人主体10、行走机构20和激光雷达30,所述机器人主体10设有内腔11,所述机器人主体10在所述内腔11的侧壁形成有透光窗口12,所述行走机构20安装于所述机器人主体10的底部,以驱动所述机器人主体10移动,所述激光雷达30安装于所述内腔11中,所述激光雷达30包括可相对所述机器人主体10旋转的测距组件31,所述测距组件31在预设扫描角度X内经所述透光窗口12收发激光信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通过所述清洁机器人100包括机器人主体10、行走机构20和激光雷达30,所述机器人主体10设有内腔11,所述机器人主体10在所述内腔11的侧壁形成有透光窗口12,又通过所述激光雷达30安装于所述内腔11中,所述激光雷达30包括可相对所述机器人主体10旋转的测距组件31,其中所述机器人主体10可以对所述激光雷达30起到保护作用,排除外部干扰,所述激光雷达30的测距组件31可以在所述内腔11中安全稳定地旋转,所述测距组件31在预设扫描角度X内经所述透光窗口12收发激光信号,所述清洁机器人100可以应用所述激光雷达30持续稳定地工作,工作性能稳定,可靠性高,有利于提高使用寿命。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清洁机器人100可以是扫地机器人、拖地机器人、擦窗机器人或吸尘机器人等的任意一种,在此不作限定。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机器人主体10可以包括底盘14和上盖组件15,上盖组件15可拆卸地安装于底盘14上,以在使用期间保护清洁机器人100内部的各种功能部件免受激烈撞击或无意间滴洒的液体的损坏;底盘14和/或上盖组件15用于承载和支撑各种功能部件。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清洁机器人100的本体也可以是其他设计构造,例如,本体为一体成型结构、左右分离设置的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体的材料、形状、结构等不做限定。
所述底盘14和所述上盖组件15之间形成所述内腔11,所述内腔11用于为所述清洁机器人100的内部器件提供排布空间。所述清洁机器人100在所述内腔11中排布有集尘盒、真空泵、电池、主电路板、地面检测传感器、碰撞检测传感器和沿墙传感器等。所述上盖组件15包括主壳体16和与所述主壳体16活动连接的碰撞侧板13。所述主壳体16为所述上盖组件15的主体部分,所述主壳体16上可以设置按键,所述主壳体16和所述碰撞侧板13共同盖设于所述底盘14上,所述主壳体16通过螺钉连接等方式固定连接所述底盘14。所述碰撞侧板13可相对所述底盘14和所述主壳体16活动,所述清洁机器人100还包括弹性连接所述底盘14和所述碰撞侧板13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可以对所述碰撞侧板13提供弹性支撑力。所述碰撞侧板13撞到障碍物时可相对所述主壳体16收缩,接着所述碰撞侧板13在所述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相对所述主壳体16展开。所述碰撞侧板13可以呈现弧形、环形、凵形等任意一种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在此不作限定。
所述碰撞侧板13设有所述透光窗口12,所述底盘14的前端靠近所述透光窗口12设置。所述激光雷达30位于所述底盘14的前端,并与所述碰撞侧板13相邻。所述激光雷达30可以固定于所述底盘14或固定于所述主壳体16。所述碰撞侧板13相对所述主壳体16展开的状态,所述碰撞侧板13和所述激光雷达30之间设置间距,所述间距大于或等于所述碰撞侧板13的活动行程,以避免所述碰撞侧板13碰伤所述激光雷达30。
所述行走机构20连接所述机器人主体10并被配置为驱动清洁机器人100在地面上移动,例如,所述清洁机器人100可以被设计成自主地在地面上规划路径,也可以被设计成响应于遥控指令在地面上移动。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行走机构20包括两个驱动轮21、至少一个万向轮22、以及用于带动轮子转动的马达,所述两个驱动轮21和所述万向轮22至少部分凸伸出所述底盘14的底部,例如,在清洁机器人100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所述两个轮子可以部分地隐藏于底盘14内。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行走机构20还可以包括三角履带轮、麦克纳姆轮等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清洁机器人100可以包括清洁组件80,所述清洁组件80包括中扫组件和拖擦组件中的一个或两个。所述中扫组件包括至少一个中扫刷,所述至少一个中扫刷可以包括中扫毛刷和中扫胶刷中的一个或两个,所述至少一个中扫刷可以设于底盘14的底部开设的收容槽内,收容槽内开设有吸尘口,该吸尘口与集尘盒以及吸尘风机连通,使得当中扫毛刷转动时将地面上的灰尘、垃圾搅起,利用吸尘风机产生抽吸力把灰尘、垃圾从吸尘口吸入至集尘盒内。所述拖擦组件包括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底盘14的支架以及附设于所述支架上的擦拭件,所述擦拭件用于贴合待清洁表面,所述擦拭件跟随所述机器人主体10移动而对经过的表面进行擦拭。
所述激光雷达30可以为为机械激光雷达或固态激光雷达,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激光雷达30为机械激光雷达,所述激光雷达30为2D TOF雷达,采用时间飞行原理测量距离。所述激光雷达30包括固定连接所述机器人主体10的壳体组件32、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组件32的驱动组件33,所述驱动组件33可驱动所述测距组件31旋转,所述测距组件31包括激光发射器34和单光子探测芯片35,所述激光发射器34的发射光路和所述单光子探测芯片35的接收光路所在平面垂直于所述测距组件31的转动轴线方向,且所述激光发射器34的发射光路与所述单光子探测芯片35的接收光路相平行。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激光雷达30也可以为三角测距雷达。
其中,通过所述驱动组件33可驱动所述测距组件31旋转,其中,所述测距组件31包括激光发射器34和单光子探测芯片35,所述激光发射器34可以发射探测光信号,所述单光子探测芯片35可以接收由障碍物反射的反射光信号,所述激光雷达30可以根据时间飞行测距原理可以实现二维测距;通常采用较大感光面积的探测芯片或多个探测芯片或者调焦透光件来提高激光雷达30探测反射光的能力,但会导致激光雷达30的系统复杂度增加以及体积增加,而本申请采用小尺寸的单光子探测芯片35,且所述激光发射器34的发射光路与所述单光子探测芯片35的接收光路相平行,极大压缩了测距组件31占用的空间,进而减少雷达体积,其中小尺寸的单光子探测芯片35光电增益高,明显提高激光雷达30探测反射光信号的能力,无需增加复杂的电路器件也能保证测距效果。因此,所述激光雷达30的体积较小,无需占用所述机器人主体10过多的内部空间。
其中,所述壳体组件32包括底座321和盖合于所述底座321上的透光罩322。所述透光罩322可相对所述底座321固定。所述透光罩322相对底座321固定的情况下,所述透光罩322可以通过螺钉连接、胶水粘结或螺纹连接等方式固定连接所述底座321,所述透光罩322可以与所述底座321密封连接。所述测距模块发射的探测光束和接收的反射光束可以通过所述透光罩322。
所述底座321和所述透光罩322之间形成空腔323,所述空腔323可以为所述激光雷达30的测距组件31和驱动组件33提供安装空间和运动空间。所述驱动组件33安装于所述底座321上,并与所述测距组件31驱动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组件33包括电机定子和电机转子。所述电机定子和所述电机转子可以组成结构紧凑的无刷电机,占用空间小。所述电机定子固定安装在底座321上,所述电机转子固定安装在所述测距组件31上。所述电机定子的中心轴线、所述电机转子的中心轴线和所述测距组件31的转动轴线三者重合。所述电机定子可以通过电磁力驱动所述电机转子相对所述底座321转动,进而带动所述测距组件31相对所述底座321转动。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组件33可以包括电机和传动件,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底座321上,所述传动件传动连接在所述测距组件31和所述电机的驱动轴之间,所述传动件可以是传送带或者齿轮,从而所述电机可以经所述传动件带动所述测距组件31转动。
请参阅图1和图6,可选地,所述一对驱动轮21安装于所述底盘14的中间位置,所述激光雷达30位于所述底盘14的前端,所述激光雷达30与所述一对驱动轮21呈三角分布。其中,所述激光雷达30位于所述底盘14的前端,所述激光雷达30与所述碰撞侧板13的间距小,便于所述激光雷达30直接透过所述碰撞侧板13的透光窗口12收发激光信号,并减少其他部件阻挡激光信号。所述激光雷达30与所述一对驱动轮21的连线方向之间设置预设距离,可以为电路板、电机和电池等提供安装空间。所述激光雷达30可以固定于所述底盘14或所述主壳体16,使得所述激光雷达30的位置相对固定。
请参阅图1和图7,可选地,所述行走机构20包括设置于所述底盘14上的至少一个万向轮22,所述至少一个万向轮22安装于所述底盘14上与前端相对的后端。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万向轮22安装于所述底盘14上与前端相对的后端,即所述至少一个万向轮22位于所述一对驱动轮21远离所述激光雷达30一侧。所述底盘14上设有与所述至少一个万向轮22配合的至少一个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凸设于所述内腔11中,并位于所述一对驱动轮21远离所述激光雷达30一侧,从而可以避免所述激光雷达30与所述万向轮22以及所述定位结构相互干涉。其中,所述万向轮22的数目可以为一个或两个或两个以上,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请参阅图1和图6,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万向轮22安装于所述底盘14的前端,所述至少一个万向轮22与所述激光雷达30相邻,并且,以所述一对驱动轮21的中心连线为参考线,所述至少一个万向轮22与所述参考线的距离小于所述激光雷达30与所述参考线的距离,且所述底盘14上的定位结构与所述参考线的距离小于所述激光雷达30与所述参考线的距离,使得上述定位结构与所述激光雷达30错开,从而避免干涉问题。
请参阅图1和图8,可选地,所述清洁机器人10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盘14上的主电路板70,所述主电路板70具有邻近所述激光雷达30的前边缘71,部分所述前边缘71凹陷形成缺口72,所述缺口72至少部分收容所述激光雷达30。其中,所述主电路板70电连接所述行走机构20、所述激光雷达30以及所述底盘14上的电池和电机等。所述主电路板70靠近所述碰撞侧板13和所述激光雷达30设置。通过所述主电路上设置缺口72,从而所述主电路板70无需整体往后挪动设置,也能通过所述缺口72为所述激光雷达30提供收容空间。
请参阅图1和图6,可选地,所述预设扫描角度X大于或等于180°。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测距组件31可以相对所述机器人主体10进行360°转动,所述测距组件31可以在预设扫描角度X中按照预设频率发射激光探测信号,上述激光探测信号在外部障碍物上反射后形成激光反射信号,上述激光反射信号返回至所述激光雷达30,其中,上述激光探测信号和激光反射信号均需要透过所述透光窗口12。由于所述激光雷达30位于所述内腔11中,所述激光雷达30正常工作的激光扫描角度无法达到360度,即所述预设扫描角度X小于360°。在一些可选地所述预设扫描角度X,所述预设扫描角度X大于或等于230°,且小于360°。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扫描角度X也可以小于230°。
请参阅图1、图2和图9,可选地,所述碰撞侧板13设有条形长孔133和封盖所述条形长孔的透光件134,以及设置于所述条形长孔133内的至少一个加强筋135,所述至少一个加强筋135与所述透光件134相结合。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碰撞侧板13设有所述条形长孔133和封盖所述条形长孔133的透光件134。所述条形长孔133具有较大的长度,以通过所述激光雷达30在预设扫描角度X内收发的激光信号。所述透光件134可以为塑料件,所述透光件134可以透过经过所述条形长孔133的激光信号,所述透光件134上附设深色的滤光层,以遮挡位于所述碰撞侧板13内侧的器件。所述条形长孔133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长边136和相对设置的两个短边137,所述两个长边136分别连接所述两个短边137。所述至少一个加强筋135固定连接于所述两个长边136,并与所述透光件134结合,从而所述至少一个加强筋135对所述两个长边136和所述透光件134进行支撑,有利于增加所述碰撞侧板13的整体强度,避免所述条形长孔133和所述透光件134变形。所述加强筋135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设置。
请参阅图1、图6、图10和图11,可选地,定义所述机器人主体10底部的平面为参考面40,所述测距组件31所收发的激光信号在所述预设扫描角度X内经过的区域形成扫描光路区域50,所述清洁机器人100还包括固定连接所述机器人主体的传感组件60,所述传感组件60与所述激光雷达30相邻,所述传感组件60与所述测距组件31的扫描光路区域50在垂直所述参考面40方向上错开设置。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参考面40设置于所述底盘14上,所述参考面40位于所述底盘14背离所述上盖组件15一侧。所述测距组件31的扫描光路区域50与所述参考面40大致平行。由于所述预设扫描角度X大于或等于180°,所述扫描光路区域50需要占用所述内腔11的一部分空间,为避免所述传感组件60对所述激光雷达30的扫描光路造成遮挡,通过所述传感组件60与所述测距组件31的扫描光路区域50在垂直所述参考面40方向上错开设置,使得所述传感组件60和所述测距组件31的扫描光路区域50位于不同安装高度上,从而所述传感组件60可以避开所述激光雷达30的扫描光路区域50,保证所述测距组件31在预设角度范围内正常工作。其中,所述传感组件60可以包括避障传感器61、碰撞检测传感器62和地面检测传感器63等中的任意一个或任意多个,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其中,所述机器人主体10具有与所述扫描光路区域50重叠的排布区域90,所述排布区域90邻近所述碰撞侧板13,所述排布区域90位于所述扫描光路区域50的下方,所述传感组件60在所述底盘14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排布区域90内,使得所述传感组件60与所述扫描光路区域50至少部分重叠,从而所述传感组件60和所述激光雷达30的排布结构紧凑,占用所述机器人主体10的内部空间小,有利于优化所述清洁机器人100的内部器件排布,实现体积优化设计,同时便于所述激光雷达30实现大角度的扫描光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传感组件60在所述底盘14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排布区域90完全错开。
请参阅图10至图14,可选地,所述传感组件60包括至少一个避障传感器61,所述至少一个避障传感器61与所述参考面40的距离大于或小于所述扫描光路区域50与所述参考面40的距离。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避障传感器61可以对外发射障碍物探测信号,所述障碍物探测信号在外部障碍物上反射形成反射信号,所述避障传感器61接收所述反射信号,并根据所述反射信号确定所述清洁机器人100前方的障碍物情况。所述避障传感器61可以为3D避障传感器,所述避障传感器61可以发射障碍物探测信号,以探测周围的障碍物,所述避障传感器61的发射区域与所述参考面40呈夹角设置,上述夹角可以是锐角、直角或钝角。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避障传感器61的数目为三个,所述至少一个避障传感器61可以包括第一避障传感器和第二避障传感器,所述第一避障传感器和所述第二避障传感器分别位于所述激光雷达30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避障传感器和所述第二避障传感器用于分别检测所述清洁机器人100前方两侧的障碍物。所述至少一个避障传感器61包括第三避障传感器,所述第三避障传感器用于所述清洁机器人100左侧或右侧的障碍物,所述第三避障传感器可以用作沿墙传感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避障传感器61的数目为一个或者三个以上,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避障传感器61在所述底盘14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排布区域90内,使得所述至少一个避障传感器61与所述激光雷达30的排布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
请参阅图10至图13,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避障传感器61与所述参考面40的距离大于所述扫描光路区域50与所述参考面40的距离。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避障传感器61与所述参考面40的距离越大,所述至少一个避障传感器61与地面的距离越大,更有利于保证所述至少一个避障传感器61的测量精度;所述至少一个避障传感器61与所述底盘14之间设置间隔,所述测距组件31的扫描光路区域50位于上述间隔内,使得所述至少一个避障传感器61与所述测距组件31的扫描光路区域50错开设置,从而便于所述激光雷达30实现大角度的扫描光路。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至少一个避障传感器61可以收容于所述内腔11中,或者,所述至少一个避障传感器61也可以凸出设置于所述主壳体16背离所述底盘14一侧,则所述至少一个避障传感器61可以减少占用所述内腔11的空间。
而且,所述激光雷达30在机器人主体10内的安装方式有两种:
请继续参阅图12,第一种,所述激光雷达30的底座321邻近所述底盘14设置,所述激光雷达30的测距组件31和透光罩322均邻近所述主壳体16设置,即所述激光雷达30采用正立安装形式,使得所述测距组件31的扫描光路区域50与所述参考面40的距离为第一高度;
请继续参阅图13,第二种,所述激光雷达30的底座321邻近所述主壳体16设置,所述激光雷达30的测距组件31和透光罩322均邻近所述底盘14设置,即所述激光雷达30采用倒置安装形式,使得所述测距组件31的扫描光路区域50与所述参考面40的距离为第二高度。对于同一激光雷达30,所述第二高度小于所述第一高度,从而可以降低对所述至少一个避障传感器61的安装高度要求,进而有利于降低所述清洁机器人100的整体高度尺寸。
请继续参阅图14,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避障传感器61与所述参考面40的距离小于所述扫描光路区域50与所述参考面40的距离。其中,所述测距组件31的扫描光路区域50与所述底盘14设置间隔,所述至少一个避障传感器61位于上述间隔内,使得所述至少一个避障传感器61与所述测距组件31的扫描光路区域50错开设置。所述至少一个避障传感器61可以位于所述测距组件31的正下方或左下方或右下方。
请参阅图11、图12、图15、图16和图17,可选地,所述机器人主体10包括可活动的碰撞侧板13,所述碰撞侧板13设有所述透光窗口12,所述至少一个避障传感器61与所述碰撞侧板13间隔设置,所述碰撞侧板13对应所述避障传感器61的位置设有透光孔131,或者,所述至少一个避障传感器61与所述碰撞侧板13密封连接,所述碰撞侧板13对应所述避障传感器61件的位置设有透光部132。
请继续参阅图12和图15,本实施方式,所述至少一个避障传感器61与所述碰撞侧板13间隔设置,所述碰撞侧板13对应所述避障传感器61的位置设有透光孔131。所述至少一个避障传感器61可以固定连接所述主壳体16或所述底盘14,则所述至少一个避障传感器61相对所述底盘14和所述主壳体16固定。所述碰撞侧板13相对所述主壳体16展开的状态,所述碰撞侧板13和所述至少一个避障传感器61之间存在最大间隔,所述最大间隔大于所述碰撞侧板13的活动行程,以避免所述碰撞侧板13碰伤所述至少一个避障传感器61。每一所述避障传感器61包括传感器本体601和封装组件602,所述封装组件602包括封装座603和盖设于所述封装座603上的光学镜片604,所述封装座603和所述光学镜片604之间形成收容所述传感器本体601的密封空间605,所述光学镜片604可透过所述传感器本体601所收发的信号,同时所述光学镜片604可以起到防尘作用,避免外部灰尘污染所述传感器本体。所述碰撞侧板13对应每一所述避障传感器61的位置设有透光孔131,便于每一所述避障传感器61通过对应位置的透光孔131发射障碍物探测信号并接收反射信号。所述透光孔131的数目与所述避障传感器61的数目相同。
请继续参阅图12、图16和图17,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碰撞侧板13对应所述避障传感器61件的位置设有透光部132,所述至少一个避障传感器61与所述碰撞侧板13密封连接。其中,所述避障传感器61包括传感器本体601和封装座604,所述封装座604与所述封装侧板密封连接,使得所述封装座604和所述碰撞侧板13之间形成收容所述传感器本体601的密封空间605。所述透光部132可以透过所述避障传感器61所收发的信号,同时可以起到防尘作用,避免外部灰尘污染所述传感器本体601。所述透光部132由所述透光件的一部分形成,可以减少所述碰撞侧板13上的开孔数量,提高外观简洁性。所述避障传感器61的数目可以是一个或两个或两个以上。
请参阅图11、18和图19,可选地,所述传感组件60包括至少一个碰撞检测传感器62,所述至少一个碰撞检测传感器62与所述参考面40的距离大于或小于所述扫描光路区域50与所述参考面40的距离。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碰撞检测传感器62包括碰撞检测本体621和活动连接所述碰撞检测本体621的触发件622。所述碰撞检测本体621固定连接所述主壳体16或所述底盘14。所述触发件622远离所述碰撞检测本体621一端抵触所述碰撞侧板13,所述碰撞侧板13相对所述主壳体16展开的状态,即所述清洁机器人100尚未碰撞障碍物,所述触发件622处于第一位置,所述触发件622未触发所述碰撞检测本体621工作;所述碰撞侧板13相对所述主壳体16收缩时,所述碰撞侧板13带动所述触发件622相对所述碰撞侧板13主体移动至第二位置,所述触发件622触发所述碰撞检测本体621产生碰撞信号,所述清洁机器人100根据所述碰撞信号确定障碍物的存在。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碰撞检测传感器62的数目为两个,所述至少一个碰撞检测传感器62可以包括第一碰撞检测传感器和第二碰撞检测传感器,所述第一碰撞检测传感器和所述第二碰撞检测传感器分别位于所述激光雷达30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碰撞检测传感器和所述第二碰撞检测传感器用于分别检测所述碰撞侧板13左右两侧碰撞障碍物的情况。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避障传感器61的数目为一个或者两个以上,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碰撞检测传感器62与所述至少一个避障传感器61大致位于同一平面上,有利于减少所述清洁机器人100的整体高度尺寸。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碰撞检测传感器62在所述底盘14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排布区域90内,使得所述至少一个碰撞检测传感器62与所述激光雷达30的排布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
请参阅图11和图18,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碰撞检测传感器62与所述参考面40的距离大于所述扫描光路区域50与所述参考面40的距离。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碰撞检测传感器62与所述底盘14之间设置间隔,所述测距组件31的扫描光路区域50位于上述间隔内,使得所述至少一个碰撞检测传感器62与所述测距组件31的扫描光路区域50错开设置,从而便于所述激光雷达30实现大角度的扫描光路。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激光雷达30在上述所述机器人主体10内的安装方式有两种,可以参照前面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11和图19,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碰撞检测传感器62与所述参考面40的距离小于所述扫描光路区域50与所述参考面40的距离。其中,所述测距组件31的扫描光路区域50与所述底盘14设置间隔,所述至少一个碰撞检测传感器62位于上述间隔内,使得所述至少一个碰撞检测传感器62与所述测距组件31的扫描光路区域50错开设置。所述至少一个碰撞检测传感器62可以位于所述测距组件31的正下方或左下方或右下方。
请参阅图11和图18,可选地,所述传感组件60包括至少一个地面检测传感器63,所述至少一个地面检测传感器63与所述参考面40的距离小于所述扫描光路区域50与所述参考面40的距离。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地面检测传感器63安装于所述底盘14的前端,并邻近所述碰撞侧板13。所述至少一个地面检测传感器63用于感测具有高度差的地形,例如,所述清洁机器人100在地面上行走遇到台阶面,所述至少一个地面检测传感器63可以感测到所述台阶面,所述清洁机器人100可以停止移动或者退后,避免所述清洁机器人100从上述台阶面处跌落。所述地面检测传感器63的数目可以是一个或两个或两个以上,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地面检测传感器63与所述参考面40的距离小于所述扫描光路区域50与所述参考面40的距离,所述地面检测传感器63可以位于所述激光雷达30的正下方或左下方或右下方,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地面检测传感器63避开所述测距组件31的扫描光路,便于所述激光雷达30实现大角度的扫描光路。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地面检测传感器63在所述底盘14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排布区域90内,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地面检测传感器63与所述激光雷达30的排布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
请参阅图11和图18,可选地,所述机器人主体10在底部对应所述激光雷达30的位置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64,所述至少一个地面检测传感器63分别安装于所述至少一个通孔64内。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地面检测传感器63的数目可以是一个或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通孔64的数目与所述地面检测传感器63的数目相同。所述至少一个通孔64设置于所述底盘14对应所述激光雷达30的位置,通过将所述至少一个地面检测传感器63分别安装于所述至少一个通孔64内,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地面检测传感器63与所述激光雷达30堆叠设置,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地面检测传感器63和所述激光雷达30的排布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同时避免所述至少一个地面检测传感器63遮挡所述激光雷达30的扫描光路,便于所述激光雷达30实现大角度的扫描光路。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行走机构和激光雷达,所述机器人主体设有内腔,所述机器人主体在所述内腔的侧壁形成有透光窗口,所述行走机构安装于所述机器人主体的底部,以驱动所述机器人主体移动,所述激光雷达安装于所述内腔中,所述激光雷达包括可相对所述机器人主体旋转的测距组件,所述测距组件在预设扫描角度内经所述透光窗口收发激光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扫描角度大于或等于18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机器人主体底部的平面为参考面,所述测距组件所收发的激光信号在所述预设扫描角度内经过的区域形成扫描光路区域,所述清洁机器人还包括固定连接所述机器人主体的传感组件,所述传感组件与所述激光雷达相邻,所述传感组件与所述测距组件的扫描光路区域在垂直所述参考面方向上错开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组件包括至少一个避障传感器,所述至少一个避障传感器与所述参考面的距离大于或小于所述扫描光路区域与所述参考面的距离。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主体包括可活动的碰撞侧板,所述碰撞侧板设有所述透光窗口,所述至少一个避障传感器与所述碰撞侧板间隔设置,所述碰撞侧板对应所述避障传感器的位置设有透光孔,或者,所述至少一个避障传感器与所述碰撞侧板密封连接,所述碰撞侧板对应所述避障传感器件的位置设有透光部。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碰撞检测传感器,所述至少一个碰撞检测传感器与所述参考面的距离大于或小于所述扫描光路区域与所述参考面的距离。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地面检测传感器,所述至少一个地面检测传感器与所述参考面的距离小于所述扫描光路区域与所述参考面的距离。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主体在底部对应所述激光雷达的位置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至少一个地面检测传感器分别安装于所述至少一个通孔内。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主体包括底盘,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底盘上的一对驱动轮,所述一对驱动轮安装于所述底盘的中间位置,所述激光雷达位于所述底盘的前端,所述激光雷达与所述一对驱动轮呈三角分布。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底盘上的至少一个万向轮,所述至少一个万向轮安装于所述底盘上与前端相对的后端。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机器人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盘上的主电路板,所述主电路板具有邻近所述激光雷达的前边缘,部分所述前边缘凹陷形成缺口,所述缺口至少部分收容所述激光雷达。
12.如权利要求1至11任意一项所述的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雷达包括固定连接所述机器人主体的壳体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组件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可驱动所述测距组件旋转,所述测距组件包括激光发射器和单光子探测芯片,所述激光发射器的发射光路和所述单光子探测芯片的接收光路所在平面垂直于所述测距组件的转动轴线方向,且所述激光发射器的发射光路与所述单光子探测芯片的接收光路相平行。
CN202020447308.1U 2020-03-31 2020-03-31 清洁机器人 Active CN2123077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47308.1U CN212307723U (zh) 2020-03-31 2020-03-31 清洁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47308.1U CN212307723U (zh) 2020-03-31 2020-03-31 清洁机器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07723U true CN212307723U (zh) 2021-01-08

Family

ID=740205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47308.1U Active CN212307723U (zh) 2020-03-31 2020-03-31 清洁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0772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88086A1 (zh) * 2022-10-24 2024-05-02 科沃斯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清洁装置及其应用的透光罩、自移动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88086A1 (zh) * 2022-10-24 2024-05-02 科沃斯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清洁装置及其应用的透光罩、自移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66835A (zh) 清洁机器人
US10725477B2 (en) Mobile robot
CN111381241B (zh) 激光雷达和清洁机器人
US11347232B2 (en) Mobile robot
US20220080593A1 (en) Intelligent robot
KR20210113986A (ko) 이동 로봇
CN212307723U (zh) 清洁机器人
CN212307727U (zh) 智能机器人
CN213399311U (zh) 智能机器人
CN214048678U (zh) 智能机器人
CN113573620B (zh) 机器人清扫器
CN213282754U (zh) 智能机器人
CN209961912U (zh) 激光测距装置及清洁机器人
CN110226898B (zh) 一种扫地机器人
CN212630677U (zh) 智能机器人
CN212845935U (zh) 激光雷达和清洁机器人
CN213918359U (zh) 前撞组件和智能机器人
CN217792902U (zh) 一种悬崖传感器及自移动设备
CN112519910A (zh) 智能机器人
CN112515548A (zh) 智能机器人
CN210185487U (zh) 清扫组件以及自动清洁设备
CN113009921A (zh) 自移动机器人
CN113777626A (zh) 一种检测模组、多功能模组以及移动机器人
CN218792052U (zh) 清洁装置以及自移动装置
CN215728850U (zh) Tof组件及扫地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110 1701, building 2, Yinxing Zhijie, No. 1301-72, sightseeing Road, Xinlan community, Guanlan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Yinxing Intelligent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10 Building A1, Yinxing Hi-tech Industrial Park, Guanlan Street Sightseeing Road,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Silver Sta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