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07699U - 一种具有水气分离结构的吸水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水气分离结构的吸水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07699U
CN212307699U CN201922489566.6U CN201922489566U CN212307699U CN 212307699 U CN212307699 U CN 212307699U CN 201922489566 U CN201922489566 U CN 201922489566U CN 212307699 U CN212307699 U CN 2123076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absorbing
brush head
pipe
collecting c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8956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振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reame Innovation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ichuang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ichuang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ichuang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8956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07699U/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36301 priority patent/WO2021135914A1/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40474 priority patent/WO2021136217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076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076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水气分离结构的吸水刷,包括:吸水刷头;以及水气分离结构,其设于所述吸水刷头的后端,所述水气分离结构包括从前往后依次设置的俯仰连接管、集水杯以及水气分离组件;其中,所述俯仰连接管内部中空并且两端敞开,所述俯仰连接管转动连接至吸水刷头的后端以使得所述俯仰连接管能够相对所述吸水刷头在竖直平面内作往复俯仰转动;所述集水杯内部中空并在其顶部敞开形成敞口,所述集水杯在其底部与所述俯仰连接管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其通过气流前进方向与落水方向相反的结构设计来尽可能地提高水气分离率,杜绝了出风口处水分渗出的可能,从而降低了其他零部件被污水污染及由于渗液导致的电机短路等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水气分离结构的吸水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家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水气分离结构的吸水刷。
背景技术
在吸尘器领域中,采用不同结构形式的吸水刷来对目标区域的污水进行吸取去除是众所周知的。在研究和实现污水吸取去除的过程中,实用新型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的吸水刷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首先,水气分离率低,导致出风口处仍有水分被带出,从而导致后续的零部件被污水污染甚至出现由于渗液导致的电机短路等风险;其次,传统的吸水刷水箱通常都放于吸水刷的手柄部位,由于吸水刷吸取去除的脏物为液体,这种布局方式容易导致用户在操作吸水刷作业时由于水箱内污水晃动浮动较大导致污水的倾倒外溢,从而加剧其他零部件被污水污染及由于渗液导致的电机短路等风险。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具有水气分离结构的吸水刷,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水气分离结构的吸水刷,其通过气流前进方向与落水方向相反的结构设计来尽可能地提高水气分离率,杜绝了出风口处水分渗出的可能,从而降低了其他零部件被污水污染及由于渗液导致的电机短路等风险。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吸尘器的具有水气分离结构的吸水刷,其通过将储水箱布置在吸水刷头中来使得用户在操作吸水刷作业过程中,水箱能够大体保持水平姿态,有效防止水箱中的污水倾倒外溢,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其他零部件被污水污染及由于渗液导致的电机短路等风险。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和其他优点,提供了一种具有水气分离结构的吸水刷,包括:
吸水刷头;以及
水气分离结构,其设于所述吸水刷头的后端,所述水气分离结构包括从前往后依次设置的俯仰连接管、集水杯以及水气分离组件;
其中,所述俯仰连接管内部中空并且两端敞开,所述俯仰连接管转动连接至吸水刷头的后端以使得所述俯仰连接管能够相对所述吸水刷头在竖直平面内作往复俯仰转动;所述集水杯内部中空并在其顶部敞开形成敞口,所述集水杯在其底部与所述俯仰连接管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以使得所述集水杯能够相对所述俯仰连接管在水平面内作往复平转运动;所述水气分离组件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集水杯的顶部以对所述敞口进行封闭;所述俯仰连接管的内部设有管路组件,所述管路组件的一端连通所述吸水刷头,另一端连通所述集水杯。
可选的,所述吸水刷头在其顶部敞开以形成储水箱安装槽,所述储水箱安装槽中可移除的安装有储水箱,储水箱内部中空以形成用于存储污水的容纳空间。
可选的,所述吸水刷头的正下方设有吸水结构,所述吸水结构包括:
底板,其设于所述吸水刷头的正下方并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吸水刷头的底部;以及
吸水通道,其成型于所述吸水刷头与底板之间;
其中,所述储水箱安装槽的底壁上开设有通往所述吸水通道的密封口。
可选的,所述管路组件包括:
具有扰性的吸水管,其两端分别连通所述吸水通道及集水杯;以及
从所述集水杯的底壁引出的排水管及导气管,所述排水管及导气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储水箱;
其中,所述导气管突出于所述集水杯的底壁并沿集水杯的轴向向上延伸。
可选的,所述集水杯的内部设有从其底部出发沿其轴向向上延伸的进水管,所述吸水管与所述进水管的底部相对接,所述进水管的外壁与所述集水杯的内壁间隔设置以形成位于两者之间的集水空间,所述集水杯通过所述进水管的底部与外界相连通,所述进水管在其顶部与所述水气分离组件相对接。
可选的,所述储水箱在其顶部敞开以形成用于排放污水的污水排放口,所述储水箱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水箱盖,以打开和关闭所述污水排放口;所述储水箱内开设有分别与所述排水管及导气管相连通的排水导入口及导气导入口,其中,所述排水导入口及导气导入口均靠近所述污水排放口的边缘布置。
可选的,所述吸水刷头中还设有吸水栅组件,所述吸水栅组件设于所述吸水刷头与底板之间并位于所述吸水刷头的前端,所述吸水刷头与底板之间形成有位于所述吸水刷头后端的吸水管通道;
其中,所述吸水通道设于所述吸水栅组件与吸水管通道之间,并且所述吸水通道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所述吸水栅组件及吸水管通道相对齐。
可选的,所述吸水刷头的前端开设有向上凹陷的吸水栅安装槽,所述吸水栅组件的顶部容纳于所述吸水栅安装槽中;所述底板的前端设有前后相对设置的吸水栅安装前缘与吸水栅安装后缘,所述吸水栅安装前缘与吸水栅安装后缘间隔设置以形成位于两者之间的吸水栅容纳槽,所述吸水栅组件的底部插入至所述吸水栅容纳槽中;所述吸水栅组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导向单元与吸水单元,所述导向单元插接至所述吸水单元中。
可选的,所述吸水单元包括:
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吸水安装板,其中开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导流槽;以及
两片分别设于所述导流槽前后边缘的吸水导向板,其固接于所述吸水安装板的下表面;
其中,所述导向立板通过所述导流槽插入两片所述吸水导向板之间;所述吸水单元通过两片所述吸水导向板插入至所述吸水栅容纳槽中。
可选的,所述水气分离组件与集水杯之间设有至少一组锁组件,其用于实现所述水气分离组件与集水杯之间连接状态的锁定与解锁,所述锁组件包括:
第一锁基座,其固定设置于所述水气分离组件的外侧;
第二锁基座,其固定设置于所述集水杯的外侧并且与所述第一锁基座相对;
锁止件,其设于所述第一锁基座与第二锁基座之间,所述锁止件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锁基座或第二锁基座旋转以在一解锁状态及一锁止状态之间变化;以及
能够发生弹性变形的复位部件,所述复位部件设于所述第一锁基座或第二锁基座上且所述复位部件作用于所述锁止件,使得所述锁止件沿一锁止方向旋转以从所述解锁状态复位至所述锁止状态。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由于其通过气流前进方向与落水方向相反的结构设计来尽可能地提高水气分离率,杜绝了出风口处水分渗出的可能,从而降低了其他零部件被污水污染及由于渗液导致的电机短路等风险。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另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由于其通过将储水箱布置在吸水刷头中来使得用户在操作吸水刷作业过程中,水箱能够大体保持水平姿态,有效防止水箱中的污水倾倒外溢,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其他零部件被污水污染及由于渗液导致的电机短路等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具有水气分离结构的吸水刷的立体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具有水气分离结构的吸水刷的纵向剖视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具有水气分离结构的吸水刷中水气分离结构的立体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具有水气分离结构的吸水刷中水气分离结构的轴向剖视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具有水气分离结构的吸水刷中集水杯的三维结构视图,图示视角下能观察到集水杯的内部结构;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具有水气分离结构的吸水刷中水气分离结构隐藏了管路组件后的立体图;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具有水气分离结构的吸水刷中水气分离结构的内部结构图;
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具有水气分离结构的吸水刷中水气分离结构的内部结构剖视图,图中示出了该水气分离结构的使用状态;
图9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具有水气分离结构的吸水刷中水气分离筒的内部结构视图;
图10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具有水气分离结构的吸水刷中引流管的仰视图;
图1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具有水气分离结构的吸水刷中吸水刷头的立体图;
图1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具有水气分离结构的吸水刷中吸水刷头的纵向剖视图;
图1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具有水气分离结构的吸水刷中吸水刷头的爆炸视图;
图1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具有水气分离结构的吸水刷中吸水栅组件的立体图;
图1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具有水气分离结构的吸水刷中吸水栅组件的纵向剖视图;
图1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具有水气分离结构的吸水刷中吸水结构的立体图,图中示出了污水空气混合流体在其中的行进路径;
图1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具有水气分离结构的吸水刷中管路组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附图中,为清晰起见,可对形状和尺寸进行放大,并将在所有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在下列描述中,诸如中心、厚度、高度、长度、前部、背部、后部、左边、右边、顶部、底部、上部、下部等用词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特别地,“高度”相当于从顶部到底部的尺寸,“宽度”相当于从左边到右边的尺寸,“深度”相当于从前到后的尺寸,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于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涉及附接、联接等的术语(例如,“连接”和“附接”)是指这些结构通过中间结构彼此直接或间接固定或附接的关系、以及可动或刚性附接或关系,除非以其他方式明确地说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结合图1和图2的示出,可以看出,具有水气分离结构的吸水刷1包括:
吸水刷头11;以及
水气分离结构,其设于所述吸水刷头11的后端,所述水气分离结构包括从前往后依次设置的俯仰连接管14、集水杯15以及水气分离组件18;
其中,所述俯仰连接管14内部中空并且两端敞开,所述俯仰连接管14 转动连接至吸水刷头11的后端以使得所述俯仰连接管14能够相对所述吸水刷头11在竖直平面内作往复俯仰转动;所述集水杯15内部中空并在其顶部敞开形成敞口,所述集水杯15在其底部与所述俯仰连接管14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以使得所述集水杯15能够相对所述俯仰连接管14在水平面内作往复平转运动;所述水气分离组件18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集水杯15的顶部以对所述敞口进行封闭;所述俯仰连接管14的内部设有管路组件16,所述管路组件16的一端连通所述吸水刷头11,另一端连通所述集水杯15。采用上述结构可以使得用户可以通过调节俯仰连接管14的俯仰角度及集水杯15与俯仰连接管14间的转动角度来方便快捷地调节吸水刷头11与待清洁平面间的相对姿态,从而提高吸取去除污水的效率。
参照图13,所述吸水刷头11在其顶部敞开以形成储水箱安装槽111,所述储水箱安装槽111中可移除的安装有储水箱12,储水箱12内部中空以形成用于存储污水的容纳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吸水刷头11的正下方设有吸水结构17,所述吸水结构包括:
底板171,其设于所述吸水刷头11的正下方并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吸水刷头11的底部;以及
吸水通道172,其成型于所述吸水刷头11与底板171之间;
其中,所述储水箱安装槽111的底壁上开设有通往所述吸水通道172的密封口115。当所述储水箱12未装入所述储水箱安装槽111中或者从所述储水箱安装槽111中移除时,所述吸水通道172由于被密封口115破真空而不能执行吸水作业;当所述储水箱12装入所述储水箱安装槽111中时,所述储水箱12的底部覆盖于所述密封口115之上,以使得所述吸水通道172不再破真空,从而使得吸水作业能够顺利进行,用以防止由于未装入储水箱12而导致吸水作业过程中造成污水无处收集而导致的污水污染其他零部件的问题。此外,由于将储水箱12布置在吸水刷头中来使得用户在操作吸水刷作业过程中,水箱能够大体保持水平姿态,有效防止水箱中的污水倾倒外溢。
进一步地,参照图3,所述储水箱12在其顶部敞开以形成用于排放污水的污水排放口121,所述储水箱12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水箱盖122,以打开和关闭所述污水排放口121。
参照图3及图4,其中更详细地示出了管路组件16。所述管路组件16包括:
具有扰性的吸水管161,其两端分别连通所述吸水通道172及集水杯15;以及
从所述集水杯15的底壁引出的排水管163及导气管162,所述排水管163 及导气管162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储水箱12;
其中,所述导气管162突出于所述集水杯15的底壁并沿集水杯15的轴向向上延伸。
参照图6及图7,所述集水杯15的内部设有从其底部出发沿其轴向向上延伸的进水管152,所述吸水管161与所述进水管152的底部相对接,所述进水管152的外壁与所述集水杯15的内壁间隔设置以形成位于两者之间的集水空间,所述集水杯15通过所述进水管152的底部与外界相连通,所述进水管152在其顶部与所述水气分离组件18相对接。进一步地,集水杯15包括内部中空且在顶部敞开的杯体151,进水管152从杯体151的底壁中心出发沿轴向向上延伸,使得经进水管152引入集水杯15中的污水空气混合体能够被导入至水气分离组件18中进行水气分离,最终分离后的空气从杯体151的顶部被引走,分离后的污水则被杯体151所收集。
再次参照图4,所述储水箱12在其顶部敞开以形成用于排放污水的污水排放口121,所述储水箱12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水箱盖122,以打开和关闭所述污水排放口121;所述储水箱12内开设有分别与所述排水管163及导气管 162相连通的排水导入口1212及导气导入口1211,其中,所述排水导入口 1212及导气导入口1211均靠近所述污水排放口121的边缘布置;所述排水管163及导气管162在其与所述储水箱12相接的端部附近向上弯折,使得所述排水管163的排水口1631及所述导气管162的导气口1621均朝上布置。采用这种布局方式,能够使得排水导入口1212级导气导入口1211始终能够位于储水箱12中的污水液面之上,进而防止出现污水通过排水管163及导气管162倒灌入后续的零部件中造成零部件污染甚至损毁等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储水箱12还设有水位检测室124,该水位检测室124在其顶部与所述储水箱12相连通,其中,所述水位检测室124中设有用于检测所述储水箱12中水位高低的水位检测单元。
参照图13~图15,所述吸水刷头11中还设有吸水栅组件13,所述吸水栅组件13设于所述吸水刷头11与底板171之间并位于所述吸水刷头11的前端,所述吸水刷头11与底板171之间形成有位于所述吸水刷头11后端的吸水管通道176;
其中,所述吸水通道172设于所述吸水栅组件13与吸水管通道176之间,并且所述吸水通道172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所述吸水栅组件13及吸水管通道 176相对齐。从而使得经吸水栅组件13吸取后的污水空气混合流体能够被导入至吸水管道176之中。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吸水管通道176的左右两侧转动连接有辅助滚轮178。
再次参照图13,所述吸水刷头11的前端开设有向上凹陷的吸水栅安装槽116,所述吸水栅组件13的顶部容纳于所述吸水栅安装槽116中;所述底板171的前端设有前后相对设置的吸水栅安装前缘175与吸水栅安装后缘 174,所述吸水栅安装前缘175与吸水栅安装后缘174间隔设置以形成位于两者之间的吸水栅容纳槽,所述吸水栅组件13的底部插入至所述吸水栅容纳槽中。
结合图13及图14的示出,可以看到所述吸水栅组件13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导向单元131与吸水单元132,所述导向单元131插接至所述吸水单元132中。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单元131包括:
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导向安装板1311;以及
分别固接于所述导向安装板1311上下表面的上安装板1312与下安装板 1313,所述上安装板1312及下安装板1313大致沿竖直方向延伸;
其中,所述上安装板1312位于所述导向安装板1311的后端,所述下安装板1313位于所述导向安装板1311的前端,所述导向安装板1311的下表面与所述下安装板1313之间固接有多片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导向立板1315,两两所述导向立板1315之间形成有通往所述吸水通道的导流孔。通过将吸水口分割为若干个口径较小的导流孔,从而能够将尺寸较大的脏物阻挡在吸水口之外。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安装板1311的上表面与所述上安装板1312之间固接有多片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加强肋1314,所述加强肋1314及所述上安装板 1312插接于所述吸水栅安装槽116中。加强肋1314可以加强导向单元131 与所述吸水栅安装槽116的配合强度,提高导向单元131在吸水栅安装槽116 中的安装稳固性。
再次参照图13~图15,可以看出所述吸水单元132包括:
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吸水安装板1321,其中开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导流槽1323;以及
两片分别设于所述导流槽1323前后边缘的吸水导向板1322,其固接于所述吸水安装板1321的下表面;
其中,所述导向立板1315通过所述导流槽1323插入两片所述吸水导向板1322之间;所述吸水单元132通过两片所述吸水导向板1322插入至所述吸水栅容纳槽中。从而使得从吸水导向板1322底部间隙中吸取的污水空气混合流体经导向立板1315的分割及导向后,能够将流体的流向从竖直向上转为水平朝向吸水通道172(图5中的箭头S方向)。
再次参照图5,所述吸水通道172的横向尺寸在从前往后的方向上呈逐渐缩小之势。采用这种结构的吸水通道172能够使得被吸取的污水空气混合流体能够随着流体的行进呈逐渐收拢之势,便于下游的吸水管161集中吸取。
进一步地,所述吸水通道172的后端连通式地设有朝向所述吸水管通道 176的过滤通道173,所述过滤通道173中设有过滤单元114。通过在过滤通道中设置过滤单元来对尺寸中等大小的脏物进行过滤,充分保证了后续的管道畅通无阻。参照图1,过滤通道173与吸水管161之间对接有流体导向管 113。
参照图2及图5,所述吸水通道172关于所述底板171的中心线O呈对称结构,所述吸水通道172的中心处设有三角形增压块177,所述增压块177 与所述吸水通道172的侧壁间形成有增压通道172a,增压块177的设置能够使得污水混合流体的流速不会因通道172的中心处流道截面积的增大而减缓,有助于吸水刷头吸力的提升。
再次参照图2及图4,吸水导向板1322继续向下伸出,直至突出于所述吸水栅容纳槽的底面,所述吸水导向板1322突出于所述吸水栅容纳槽的底面部分形成有固接于所述吸水导向板1322外侧面上的防脱端子1322,从而使得所述吸水刷与待去污区域相接触时,所述吸水导向板1322通过所述防脱端子1322与所述吸水栅容纳槽的配合作用,能够防止吸水导向板1322受到向上的压力而滑脱。
再次参照图2~图4,所述水气分离组件18与集水杯15之间设有至少一组锁组件19,其用于实现所述水气分离组件18与集水杯15之间连接状态的锁定与解锁,所述锁组件19包括:
第一锁基座191,其固定设置于所述水气分离组件18的外侧;
第二锁基座192,其固定设置于所述集水杯15的外侧并且与所述第一锁基座191相对;
锁止件193,其设于所述第一锁基座191与第二锁基座192之间,所述锁止件193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锁基座191或第二锁基座192旋转以在一解锁状态及一锁止状态之间变化;以及
能够发生弹性变形的复位部件194,所述复位部件设于所述第一锁基座 191或第二锁基座192上且所述复位部件194作用于所述锁止件193,使得所述锁止件193沿一锁止方向旋转以从所述解锁状态复位至所述锁止状态。
参照图5,所述集水杯15的外侧壁上形成有沿着集水杯15的轴线方向延伸的导向槽153,所述锁止件193设于所述导向槽153中,从而使得当所述锁止件处于解锁状态时,可以在导向槽153的导引下将集水杯15与水气分离部件18沿着轴向分离,反之,欲将集水杯15与水气分离部件相连接时,可以在导向槽153的导引下将集水杯15与水气分离部件18沿着轴向靠拢。在一实施方式中,锁组件19关于集水杯15的轴线对称的设有两组,相应地,导向槽153也设有两组。
现在将参照图8,其中详细示出了水气分离组件18的具体结构,所述水气分离组件18包括:
端盖181,其配接于所述集水杯15的顶部以对所述敞口进行封闭;
水气分离筒183,其内部中空并且在其底部敞开形成有对接口;
过滤筒184,其连接至所述水气分离筒183的顶部;以及
抽气管182,其内部中空并且两端均敞开;
其中,所述抽气管182设于所述端盖181中,所述抽气管182在其底端与所述过滤筒184的顶端相连通,所述进水管152通过所述对接口通往所述水气分离筒183的内部;所述导气管162的顶端不低于所述水气分离筒183 的底端。在抽吸污水过程中,导气管162的顶端始终不会被集水杯15内收集的污水所淹没,从而使得集水杯15可以通过导气管162来保持集水杯15与外界大气的气压平衡,防止出现漏液及污水倒吸的现象。
再次参照图8,所述水气分离筒183的内部固接有引流管185,所述引流管185从所述水气分离筒183的顶部出发沿轴向向下延伸,所述进水管152 的顶部与所述引流管185的底部相对接。
进一步地,所述引流管185的侧壁上开设有一引流口1851,从而使得气流能通过引流口1851与所述进水管152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筒184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过滤孔,进而使得形如毛絮等脏物能被过滤孔阻挡在外,并随着逐渐累积能滑入杯体151中最终被杯体151所收集。
参照图9及图10,其中详细示出了引流管185的详细结构,具体地,所述引流管185包括起始段185a与终止段185c以及一体式成型于所述起始段 185a与终止段185c之间的迂回段185b,其中所述迂回段185b曲率半径在所述起始段185a延伸至终止段185c的方向上呈逐渐增大之势,所述引流口1851 开设于所述起始段185a与终止段185c之间。
再次参照图8及图10,所述起始段185a的端部一体式地形成有与该起始段185a相切的导向段185d,以使得所述引流口1851的空气导出方向与所述迂回段185b的末端切线方向相一致,采用这种结构设计,能够使得通过进水管152沿箭头A方向进入到引流管185的脏水/空气混合流体被迫遵循沿着迂回段185b的螺线形路径行进并最终从引流口1851处导出。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152及所述引流管185的外径均小于所述水气分离筒183的内径,所述进水管152的外壁与所述水气分离筒183的内壁间隔设置以形成位于两者之间的落水通道,从而使得从引流口1851处导出的脏水 /空气混合流体能够沿着所述落水通道从引流口1851处出发向下落下(图示所述箭头B)。
参照图8,图8示出了吸水刷在使用状态时的姿态结构图,吸水刷在使用时,进水管152的轴线与水平面间构成夹角γ,通常夹角γ可以随着操作者的使用状态在5°~90°间变化,在如图8所示的使用状态下,从引流口1851 处导出的脏水/空气混合流体能够沿着所述落水通道从引流口1851处出发向下落下后,随后进水管152中下侧的脏水沿着箭头D方向落入杯体151中,而进水管152中上侧的脏水则沿着箭头E方向紧贴进水管152的外侧壁落入杯体151中,空气及絮状脏物由于密度远小于水的密度,经过抽气管182的抽吸后,从所述落水通道引出的空气则沿着箭头C方向向上排出,絮状脏物经过过滤筒184的过滤后被隔离在过滤筒184的外壁之外,经过过滤后的空气则穿过过滤筒184后经抽气管182沿箭头F方向排出,至此完成这个水气分离过程。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水管152的内径与所述迂回段185b的最小曲率半径相一致。
工作原理:
参照图15,污水空气混合流体从吸水导向板1322底部间隙中吸取并经导向立板1315的分割及导向后,沿着箭头S方向进入吸水通道172,在吸水通道172中沿着箭头M及箭头N方向汇聚至吸水通道172的中心处并导入到过滤通道173中,污水空气混合流体经过滤通道173中过滤单元114的过滤后,最终被吸水管161所吸取;
参照图8及图10,吸水管161与进水管152相连接,从而使得吸入的污水空气混合流体能够通过进水管152沿箭头A方向进入到引流管185中,随后污水空气混合流体被迫遵循沿着迂回段185b的螺线形路径行进并最终从引流口1851处导出,从引流口1851处导出的污水空气混合流体能够沿着所述落水通道从引流口1851处出发向下落下(图示所述箭头B);
参照图8,图8示出了吸水刷在使用状态时的姿态结构图,吸水刷在使用时,进水管152的轴线与水平面间构成夹角γ,通常夹角γ可以随着操作者的使用状态在5°~90°间变化,在如图8所示的使用状态下,从引流口1851 处导出的污水空气混合流体能够沿着所述落水通道从引流口1851处出发向下落下后,随后进水管152中下侧的脏水沿着箭头D方向落入杯体151中,而进水管152中上侧的脏水则沿着箭头E方向紧贴进水管152的外侧壁落入杯体151中,空气及絮状脏物由于密度远小于水的密度,经过抽气管182的抽吸后,从所述落水通道引出的空气则沿着箭头C方向向上排出,絮状脏物经过过滤筒184的过滤后被隔离在过滤筒184的外壁之外,经过过滤后的空气则穿过过滤筒184后经抽气管182沿箭头F方向排出,至此完成这个水气分离过程;随后,被集水杯15所收集的污水能够经过排水管163排入至储水箱12中,储水箱12与集水杯15中的气压平衡则通过导气管162来保持;当集水杯15中的水位检测单元检测到储水箱12内部空间将满时,向机体发送水箱将满信号,机体发出预设的警告蜂鸣,提醒用户及时停机并清理储水箱 12。
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实用新型的说明的。对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10)

1.一种具有水气分离结构的吸水刷,其特征在于,包括:
吸水刷头(11);以及
水气分离结构,其设于所述吸水刷头(11)的后端,所述水气分离结构包括从前往后依次设置的俯仰连接管(14)、集水杯(15)以及水气分离组件(18);
其中,所述吸水刷头(11)在其顶部敞开以形成储水箱安装槽(111),所述储水箱安装槽(111)中可移除的安装有储水箱(12),储水箱(12)内部中空以形成用于存储污水的容纳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水气分离结构的吸水刷,其特征在于,所述俯仰连接管(14)内部中空并且两端敞开,所述俯仰连接管(14)转动连接至吸水刷头(11)的后端以使得所述俯仰连接管(14)能够相对所述吸水刷头(11)在竖直平面内作往复俯仰转动;所述集水杯(15)内部中空并在其顶部敞开形成敞口,所述集水杯(15)在其底部与所述俯仰连接管(14)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以使得所述集水杯(15)能够相对所述俯仰连接管(14)在水平面内作往复平转运动;所述水气分离组件(18)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集水杯(15)的顶部以对所述敞口进行封闭;所述俯仰连接管(14)的内部设有管路组件(16),所述管路组件(16)的一端连通所述吸水刷头(11),另一端连通所述集水杯(1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水气分离结构的吸水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刷头(11)的正下方设有吸水结构(17),所述吸水结构包括:
底板(171),其设于所述吸水刷头(11)的正下方并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吸水刷头(11)的底部;以及
吸水通道(172),其成型于所述吸水刷头(11)与底板(171)之间;
其中,所述储水箱安装槽(111)的底壁上开设有通往所述吸水通道(172)的密封口(115)。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水气分离结构的吸水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组件(16)包括:
具有扰性的吸水管(161),其两端分别连通所述吸水通道(172)及集水杯(15);以及
从所述集水杯(15)的底壁引出的排水管(163)及导气管(162),所述排水管(163)及导气管(162)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储水箱(12);
其中,所述导气管(162)突出于所述集水杯(15)的底壁并沿集水杯(15)的轴向向上延伸。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水气分离结构的吸水刷,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杯(15)的内部设有从其底部出发沿其轴向向上延伸的进水管(152),所述吸水管(161)与所述进水管(152)的底部相对接,所述进水管(152)的外壁与所述集水杯(15)的内壁间隔设置以形成位于两者之间的集水空间,所述集水杯(15)通过所述进水管(152)的底部与外界相连通,所述进水管(152)在其顶部与所述水气分离组件(18)相对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水气分离结构的吸水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12)在其顶部敞开以形成用于排放污水的污水排放口(121),所述储水箱(12)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水箱盖(122),以打开和关闭所述污水排放口(121);所述储水箱(12)内开设有分别与所述排水管(163)及导气管(162)相连通的排水导入口(1212)及导气导入口(1211),其中,所述排水导入口(1212)及导气导入口(1211)均靠近所述污水排放口(121)的边缘布置。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水气分离结构的吸水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刷头(11)中还设有吸水栅组件(13),所述吸水栅组件(13)设于所述吸水刷头(11)与底板(171)之间并位于所述吸水刷头(11)的前端,所述吸水刷头(11)与底板(171)之间形成有位于所述吸水刷头(11)后端的吸水管通道(176);
其中,所述吸水通道(172)设于所述吸水栅组件(13)与吸水管通道(176)之间,并且所述吸水通道(172)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所述吸水栅组件(13)及吸水管通道(176)相对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水气分离结构的吸水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刷头(11)的前端开设有向上凹陷的吸水栅安装槽(116),所述吸水栅组件(13)的顶部容纳于所述吸水栅安装槽(116)中;所述底板(171)的前端设有前后相对设置的吸水栅安装前缘(175)与吸水栅安装后缘(174),所述吸水栅安装前缘(175)与吸水栅安装后缘(174)间隔设置以形成位于两者之间的吸水栅容纳槽,所述吸水栅组件(13)的底部插入至所述吸水栅容纳槽中;所述吸水栅组件(13)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导向单元(131)与吸水单元(132),所述导向单元(131)插接至所述吸水单元(132)中。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水气分离结构的吸水刷,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单元(131)包括:
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导向安装板(1311);以及
分别固接于所述导向安装板(1311)上下表面的上安装板(1312)与下安装板(1313),所述上安装板(1312)及下安装板(1313)大致沿竖直方向延伸;
所述吸水单元(132)包括:
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吸水安装板(1321),其中开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导流槽(1323);以及
两片分别设于所述导流槽(1323)前后边缘的吸水导向板(1322),其固接于所述吸水安装板(1321)的下表面;
其中,所述导向安装板(1311)的下表面与所述下安装板(1313)之间固接有多片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导向立板(1315),所述导向立板(1315)通过所述导流槽(1323)插入两片所述吸水导向板(1322)之间;所述吸水单元(132)通过两片所述吸水导向板(1322)插入至所述吸水栅容纳槽中。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水气分离结构的吸水刷,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气分离组件(18)与集水杯(15)之间设有至少一组锁组件(19),其用于实现所述水气分离组件(18)与集水杯(15)之间连接状态的锁定与解锁,所述锁组件(19)包括:
第一锁基座(191),其固定设置于所述水气分离组件(18)的外侧;
第二锁基座(192),其固定设置于所述集水杯(15)的外侧并且与所述第一锁基座(191)相对;
锁止件(193),其设于所述第一锁基座(191)与第二锁基座(192)之间,所述锁止件(193)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锁基座(191)或第二锁基座(192)旋转以在一解锁状态及一锁止状态之间变化;以及
能够发生弹性变形的复位部件(194),所述复位部件设于所述第一锁基座(191)或第二锁基座(192)上且所述复位部件(194)作用于所述锁止件(193),使得所述锁止件(193)沿一锁止方向旋转以从所述解锁状态复位至所述锁止状态。
CN201922489566.6U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具有水气分离结构的吸水刷 Active CN2123076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89566.6U CN212307699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具有水气分离结构的吸水刷
PCT/CN2020/136301 WO2021135914A1 (zh) 2019-12-31 2020-12-15 水气分离结构及具有其的吸水刷
PCT/CN2020/140474 WO2021136217A1 (zh) 2019-12-31 2020-12-29 一种具有水气分离结构的吸水刷及其吸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89566.6U CN212307699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具有水气分离结构的吸水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07699U true CN212307699U (zh) 2021-01-08

Family

ID=740301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89566.6U Active CN212307699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具有水气分离结构的吸水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076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043932U (zh) 污液回收装置以及干湿两用吸尘设备
CN111067412A (zh) 一种具有水气分离结构的吸水刷
US5958113A (en) Modular hydro filtration vacuum extraction machine
CN100413446C (zh) 复合型吸尘器
CN209847089U (zh) 清洁机器人
CN209863666U (zh) 污液回收装置以及干湿两用吸尘器
CN114287850B (zh) 一种回收箱及表面清洁设备
CN114190844B (zh) 地刷及洗地机
CN215272426U (zh) 一种清洁设备
CN212307699U (zh) 一种具有水气分离结构的吸水刷
CN218606446U (zh) 清洁设备及清洁系统
WO2021136217A1 (zh) 一种具有水气分离结构的吸水刷及其吸水结构
CN216876265U (zh) 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及回收箱
CN216876222U (zh) 面清洁头、面清洁机和洗地机
CN111067413A (zh) 一种吸水刷头
CN212307698U (zh) 一种吸水刷头
WO2021135914A1 (zh) 水气分离结构及具有其的吸水刷
KR100595576B1 (ko) 습식 업라이트 청소기의 집수통
CN217659679U (zh) 回收箱及洗地机
CN217659681U (zh) 回收箱及洗地机
CN217938115U (zh) 一种用于湿式表面清洁装置的污水箱
KR20060101082A (ko) 물청소 겸용 진공청소기의 집진유니트
CN218474555U (zh) 水箱组件及具有其的清洗机器人
CN218165168U (zh) 一种使用安全的表面清洁装置
CN217659636U (zh) 回收箱及洗地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5000 E3, building 16, No. 2288, Wuzhong Avenue, Yuexi, Wuzho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Pursuit innovation technology (Suzhou)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000 E3, building 16, No. 2288, Wuzhong Avenue, Yuexi, Wuzho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UICHUANG TECHNOLOGY (SUZHOU)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