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07038U - 一种防灼伤测温手环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灼伤测温手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07038U
CN212307038U CN202020793515.2U CN202020793515U CN212307038U CN 212307038 U CN212307038 U CN 212307038U CN 202020793515 U CN202020793515 U CN 202020793515U CN 212307038 U CN212307038 U CN 2123070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temperature sensor
shell
bracelet
sk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9351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火军
方进
喻文景
叶剑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Jinkai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Jinkai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Jinkai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Jinkai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9351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070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070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070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穿戴式体温测量设备领域,其具体公开一种防灼伤测温手环,包括温度传感器、连接带和壳体,所述壳体配置在连接带上;所述壳体,其底部配置有过孔;所述温度传感器,其配置有穿过所述过孔以接触使用者腕部肌肤的感温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壳体之间设置有用以阻止液体由壳体进入温度传感器造成短路发热的密封件。本实用新型可以防止温度传感器发热灼伤人体肌肤。

Description

一种防灼伤测温手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穿戴式体温测量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灼伤测温手环。
背景技术
为及时了解病人或普通人群的身体状况,以防止出现发烧的情况,导致对人的健康造成影响,现已有带测温装置的测温手环,但基本都是间接测温,其测温精度较低,且响应较慢。本申请人已经申请了可以直接接触用户肌肤测量体温的测温手环,其可以实时地检测人的温度,对发烧时进行报警提示。但是,由于夏天天气较热,人体上会产生大量汗液,通过壳体进入温度传感器造成温度传感器的损坏从而导致短路发热,并烫伤人体。
因此,在穿戴式体温测量设备领域急需解决上述问题以延长测温手环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防灼伤测温手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灼伤测温手环,包括温度传感器、连接带和壳体,所述壳体配置在连接带上;所述壳体,其底部配置有过孔;所述温度传感器,其配置有穿过所述过孔以接触使用者腕部肌肤的感温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壳体之间设置有用以阻止液体由壳体进入温度传感器造成短路发热的密封件。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完善。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件为能够密封温度传感器和壳体之间的间隙以防止液体由该间隙进入温度传感器的硅胶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的中部具有中心孔,所述感温部穿过该中心孔。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件的上下两面中至少一面具有粘性。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传感器被固定式安装在壳体上,且感温部裸露于壳体外。
进一步地,所述感温部为接触式热敏电阻,其嵌入式安装在壳体的内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传感器被配置在一防风槽内,该防风槽能够与用户腕部肌肤形成一空气不流动的封闭空间,所述温度传感器上用于响应肌肤温度变化的感温部容置于该封闭空间内。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凸台,所述防风槽设置在该凸台上。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活动连接在连接带上,且所述连接带为两个,一连接带的一端部与壳体相连接,另一端部与另一连接带相连接。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灼伤测温手环,其通过在壳体和温度传感器之间配置密封件,其可通过密封温度传感器和壳体之间的间隙以防止汗液造成温度传感器损坏,进而防止短路对发热而烫伤人体。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将温度传感器的感温部设置防风槽内,该防风槽和肌肤共同构成一个空气不流动的封闭空间,温度传感器位于封闭空间内,避免了外界环境影响测温精度,从而显著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测温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实施例一中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中壳体及其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4是实施例一中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一中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一中连接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二中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连接带;11.嵌入槽;2.壳体;21.上壳;211.安装槽;22.下壳;221.防风槽;222.过孔;223.凸台;2A.容置腔;3.密封件;31.中心孔;4.温度传感器;41.感温部;5.显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除非另作定义,本专利文件中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一”或者“该”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至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灼伤测温手环,包括温度传感器4、连接带 1和壳体2,所述壳体2配置在连接带1上;所述壳体2,其底部配置有过孔222;所述温度传感器4,其配置有穿过所述过孔222以接触使用者腕部肌肤的感温部41;所述温度传感器4与壳体2之间设置有用以阻止液体由壳体2进入温度传感器4造成短路发热的密封件3。
连接带结构:
如图6所示,该连接带1为具有搭接扣的柔性结构,所述搭接扣位于该连接带1的端部,且该连接带1的两端部相适配以相互扣合固定在用户的手腕上,使温度传感器4可与用户的皮肤接触。该连接带1的中部具有供壳体2嵌入的嵌入槽11,壳体2可活动的嵌入在该嵌入槽11内或取出。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连接带1材质为一体注塑成型硅胶,该材料的表带可有效减小因热传递而被带走的皮肤表面温度,从而增加了检测准确率。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可选择传热性能较差的材质作为连接带1的材料,例如皮质材料。
壳体结构:
如图3和图5所示,该壳体2被配置于连接带1的中部的嵌入槽11中,其包括互相卡合的上壳21和下壳22,且上壳21和下壳22之间形成用于固定安装安装温度传感器4的容置腔 2A;所述上壳21和下壳22卡合后通过超声波焊接,以防止液体从两者之间的间隙进入温度传感器4,上壳21和下壳22还可以通过粘接剂粘合在一起。更进一步的,所述下壳22设置在靠近于用户皮肤一侧,该下壳22上形成有向皮肤一侧凸出的凸台223,温度传感器4安装在该凸台223上,凸台223上具有过孔222。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凸台223上还设置有防风槽221,该防风槽221是由凸台223的外侧表面向内凹进形成,所述温度传感器4的感温部41位于该防风槽221内,且其部分裸露在壳体2外部并与用户的肌肤接触;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防风槽221的内侧面与壳体2外表面光滑过渡,以使该防风槽221能够与用户腕部肌肤形成一空气不流动的封闭空间,所述温度传感器4上用于响应肌肤温度变化的感温部41容置于该封闭空间内。在本实施方式中,上壳 21上还固定安装有用于定位显示装置5的安装槽211,显示装置5卡接在该安装槽211上,显示装置5为显示屏或者数码管。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过孔222位于该防风槽221内,所述感温部41穿过过孔222已接触皮肤。
温度传感器的构造:
所述温度传感器4为热敏电阻传感器,其通过嵌入式固定设置在壳体2的防风槽221内,并通过连接带1施力于壳体2使其可与肌肤接触,以感应肌肤的温度变化,当用户的体温升高时,该热敏电阻传感器的电阻减小,通过测量热敏电阻阻值的变化,便可以得知被测介质的温度变化。温度传感器4的具体型号可由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要在现有的温度传感器4中选择。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温度传感器4的感温部41设置在防风槽221和肌肤间的密闭空间内。
密封件的构造:
所述密封件3为能够密封温度传感器和壳体之间的间隙以防止液体由该间隙进入温度传感器4的硅胶密封件,因为一旦汗液进入并粘附在温度传感器4上,就可能导致线路短路而发热从而烫伤用户肌肤。所述密封件3的中部具有中心孔31,所述感温部41穿过该中心孔 31所述密封件3安装在上壳21和下壳22之间的容置槽2A内,其为硅胶制成的片状结构,其上表面具有粘性以粘附在温度传感器4的下表面,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硅胶可以是两面都具有粘性。此外,处理硅胶材料外,还可以采用3M胶带等进行替代。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密封件3上设有供感温部41穿过的中心孔31,该中心孔31的尺寸与感温部41相适配,以防止液体从两者之间的间隙进入感温部41。所述感温部41为接触式测温电极,其一端嵌入式安装在壳体2的内侧面并电连接于温度传感器4上,另一端经中心孔31和过孔222进入至防风槽221 中,并在连接带1施力下接触于皮肤以测量体表温度。
此外,本实施例中的密封件3还可以是由抗静电硅胶制成的片状结构,以隔离壳体2和温度传感器4,防止人体静电通过壳体2传递给温度传感器4。需要说明的是,在干燥的季节,人体上的静电可达几千伏甚至几万伏,高压静电足以损坏温度传感器4的电子元件。
需要说明的是,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中心孔31的尺寸也可略小于感温部41的尺寸,使所述中心孔31边缘在感温部41的支撑下弹性膨胀并紧紧贴合感温部41边缘,更进一步防止液体灼伤温度传感器4。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3也可下表面具有粘性并粘接在下壳22的内表面,或者双面皆具有粘性以同时粘接温度传感器4和下壳22。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基本相同,所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连接带1枢接在壳体2的两端。该连接带1具有一对共两根,两根连接带1的第一端部与壳体2活动连接,两根连接带1的第二端部具有相适配的搭接扣以相互搭接扣合在用户的手腕上。更进一步的,两根连接带1的第二端部具有相适配且可调节搭接长度的搭接扣,以将壳体2固定在用户的手腕,使温度传感器4与用户的手腕皮肤接触。以施力于感温部41使其接触于皮肤。
如图6所示,所述壳体2其包括本实施例的壳体2还包括枢接部,所述枢接部有两个,分别位于壳体2的两侧面且枢接部上可拆卸式的设置有枢接轴,以使连接带1可活动式地安装在壳体2上。所述防风槽221在壳体2上向内凹陷设置在靠近皮肤的一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搭接扣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在其它实施例中,连接带1间的连接也可设置为针扣、蝴蝶扣和按扣。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或原理如下:
首先将本实用新型的测温手环配置在用户的手腕上,由于该密封件3的中心孔31与感温部41为相适配设置,且其自身材料也为柔性设置,因此,人体的汗液或其它的液体不会从感温部41和密封件3之间的间隙进入温度传感器4,以防止汗液进入温度传感器4导致短路发热从而灼伤人体肌肤。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防灼伤测温手环,包括温度传感器、连接带和壳体,所述壳体配置在连接带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其底部配置有过孔;
所述温度传感器,其配置有穿过所述过孔以接触使用者腕部肌肤的感温部;
所述温度传感器与壳体之间设置有用以阻止液体由壳体进入温度传感器造成短路发热的密封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温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为能够密封温度传感器和壳体之间的间隙以防止液体由该间隙进入温度传感器的硅胶密封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温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的中部具有中心孔,所述感温部穿过该中心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温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的上下两面中至少一面具有粘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温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被固定式安装在壳体上,且感温部裸露于壳体外。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测温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部为接触式热敏电阻,其嵌入式安装在壳体的内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温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被配置在一防风槽内,该防风槽能够与用户腕部肌肤形成一空气不流动的封闭空间,所述温度传感器上用于响应肌肤温度变化的感温部容置于该封闭空间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测温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凸台,所述防风槽设置在该凸台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温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活动连接在连接带上,且所述连接带为两个,一连接带的一端部与壳体相连接,另一端部与另一连接带相连接。
CN202020793515.2U 2020-05-13 2020-05-13 一种防灼伤测温手环 Active CN2123070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93515.2U CN212307038U (zh) 2020-05-13 2020-05-13 一种防灼伤测温手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93515.2U CN212307038U (zh) 2020-05-13 2020-05-13 一种防灼伤测温手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07038U true CN212307038U (zh) 2021-01-08

Family

ID=740231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93515.2U Active CN212307038U (zh) 2020-05-13 2020-05-13 一种防灼伤测温手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0703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89676A (zh) * 2021-08-11 2021-11-02 深圳市纳晶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自燃弹射功能的安全型智能手表
CN114993514A (zh) * 2022-05-25 2022-09-02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腕戴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89676A (zh) * 2021-08-11 2021-11-02 深圳市纳晶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自燃弹射功能的安全型智能手表
CN114993514A (zh) * 2022-05-25 2022-09-02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腕戴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307038U (zh) 一种防灼伤测温手环
US20130222139A1 (en) Human safety indicator
CN107951471A (zh) 腋下体温测量装置及使用其的体温测量方法
CN213874717U (zh) 一种温度检测装置、生物特征检测组件及可穿戴设备
CN215414054U (zh) 穿戴式电子设备
CN111024007A (zh) 触觉传感器及机械手
CN211388872U (zh) 触觉传感器及机械手
CN218481190U (zh) 一种体温监测带
CN215991162U (zh) 一种体温检测耳机
CN212748066U (zh) 一种具有红外测温功能的电子设备
CN212307039U (zh) 一种防灼伤穿戴设备
CN213189514U (zh) 体温监测手环
CN214284936U (zh) 一种生物信息检测组件及可穿戴设备
CN210019300U (zh) 一种无线无源脉搏测试装置及其应用的手机壳和穿戴装置
CN109238566B (zh) 充电针防水安装结构、充电针防水检测方法及腕戴设备
CN213097841U (zh) 一种精确测温的智能穿戴设备
CN220916743U (zh) 智能戒指
CN213488772U (zh) 一种用于在预设区域内监测用户体温的穿戴设备
CN219676464U (zh) 一种可环境温度检测的手表
CN214016310U (zh) 可穿戴设备
CN213985445U (zh) 一种幼儿智能测温地毯
CN215778016U (zh) 压力传感器、压力检测装置及胎监探头
CN219420991U (zh) 一种带耳温检测功能的tws耳机
CN219608223U (zh) 一种婴幼儿专用体温计
CN210664822U (zh) 一种具有硬体测温头的人体红外耳温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