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04022U - 扣合机构、插头组件及充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扣合机构、插头组件及充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04022U
CN212304022U CN202020925300.1U CN202020925300U CN212304022U CN 212304022 U CN212304022 U CN 212304022U CN 202020925300 U CN202020925300 U CN 202020925300U CN 212304022 U CN212304022 U CN 2123040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buckling
piece
limiting member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2530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金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Chuangrongfa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Chuangrongfa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Chuangrongfa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Chuangrongfa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2530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040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040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040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扣合机构、插头组件及充电装置,包括:壳体;第一扣合件,第一扣合件与壳体转动连接,第一扣合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卡钩;第一弹性元件,第一弹性元件能够使第一扣合件相对壳体沿第一方向转动;限位件,限位件与壳体滑动连接,所述限位件滑动到第一位置时,限位件与第一扣合件抵持,从而防止第一扣合件相对壳体沿第二方向转动,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所述限位件滑动到第二位置时,限位件与第一扣合件脱离抵持,从而允许第一扣合件相对壳体沿第二方向转动。本实用新型能够防止卡钩自动回缩。

Description

扣合机构、插头组件及充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扣合机构、插头组件及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遥控器也有采用可充电电池的,遥控器充电时,需要连接插头组件。为防止插头组件在充电的过程中,从遥控器上脱离,会在插头组件上设置卡钩,卡钩卡住遥控器,从而实现插头组件与遥控器的临时固定。然而,卡钩存在自动回缩的情况,此时,卡钩无法卡住遥控器,插头组件会从遥控器上意外脱离,充电进程中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扣合机构,能够防止卡钩自动回缩。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插头组件。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充电装置。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扣合机构,包括:壳体;第一扣合件,所述第一扣合件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扣合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卡钩;第一弹性元件,所述第一弹性元件能够使所述第一扣合件相对所述壳体沿第一方向转动;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壳体滑动连接,所述限位件滑动到第一位置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第一扣合件抵持,从而防止所述第一扣合件相对所述壳体沿第二方向转动,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所述限位件滑动到第二位置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第一扣合件脱离抵持,从而允许所述第一扣合件相对所述壳体沿所述第二方向转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扣合机构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第一扣合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卡钩,在第一弹性元件的作用下,第一卡钩相对壳体沿第一方向转动,从而实现基本的卡住目标物(如遥控器)的功能;限位件与壳体滑动连接,限位件滑动到与第一扣合件抵持时,第一扣合件无法相对壳体沿第二方向转动,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也即第一卡钩无法脱离目标物,第一卡钩将持续卡住目标物;限位件滑动到与第一扣合件脱离抵持的位置时,第一扣合件可相对壳体沿第二方向转动,此时,通过外力的作用,使第一扣合件相对壳体沿第二方向转动,第一卡钩即可脱离目标物,保证目标物可正常脱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扣合机构,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限位件上设置有第一卡点,所述限位件滑动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卡点卡入到所述第一卡槽中,所述限位件滑动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卡点卡入到所述第二卡槽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扣合机构,所述限位件上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避让孔,所述第一凸起穿过所述第一避让孔,并延伸至所述壳体外,所述第一凸起能够沿所述第一避让孔滑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扣合机构,所述第一扣合件上设置有第二凸起,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二避让孔,所述第二凸起穿过所述第二避让孔,并延伸至所述壳体外,所述第二凸起穿过所述第二避让孔朝所述壳体内运动时,所述第一扣合件相对所述壳体沿第二方向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扣合机构,所述第一扣合件能够相对所述壳体绕第一轴心转动,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第一卡钩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轴心的两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扣合机构,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为第一弹片,所述第一弹片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一弹片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扣合件抵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扣合机构,还包括:第二扣合件,所述第二扣合件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扣合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卡钩,所述第一卡钩与所述第二卡钩相面对或相背离;第二弹性元件,所述第二弹性元件能够使所述第二扣合件相对所述壳体沿所述第二方向转动,所述限位件与所述第二扣合件抵持,从而防止所述第二扣合件相对所述壳体沿所述第一方向转动,或者,所述限位件与所述第二扣合件脱离抵持,从而允许所述第二扣合件相对所述壳体沿所述第一方向转动。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插头组件,包括上述的扣合机构,还包括插头和电路板,所述插头和所述电路板均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插头上设置有插针,所述插针与所述电路板上的电路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插头组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使用扣合机构,插头组件不会从遥控器上意外脱离,从而保证了插头组件与目标物的持续稳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插头组件,所述电路板卡接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或者,所述电路板锁紧固定在所述壳体上。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装置,包括上述的插头组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充电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使用插头组件,充电装置可与目标物稳定连接,从而对目标物持续充电,充电进程不容易中止。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例的插头组件的轴测图;
图2是图1中插头组件的爆炸图;
图3是图1中插头组件的正视图;
图4是图3中沿A-A截面的剖视图;
图5是图1中第一外壳的右视图;
图6是图1中第一扣合件的右视图;
图7是图1中限位件的后视图;
图8是图1中限位件的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如果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如果某一特征被称为“设置”、“固定”、“连接”、“安装”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设置、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设置、固定、连接、安装在另一个特征上。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如果涉及到“若干”,其含义是一个以上,如果涉及到“多个”,其含义是两个以上,如果涉及到“大于”、“小于”、“超过”,均应理解为不包括本数,如果涉及到“以上”、“以下”、“以内”,均应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涉及到“第一”、“第二”,应当理解为用于区分技术特征,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参照图1和图2,图1是第一实施例的插头组件的轴测图,图2是图1中插头组件的爆炸图。本实施例的插头组件包括扣合机构、插头200和电路板600,其中,扣合机构包括壳体100、限位件300、第一扣合件400、第一弹性元件、第二弹性元件和第二扣合件700。插头200和电路板600均固定在壳体100上,插头200上设置有插针,插针与电路板600上的电路电连接。
参照图2和图5,图5是图1中第一外壳110的右视图。壳体100包括第一外壳110、定位架120和第二外壳130。为实现壳体100的组装固定,在第一外壳110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立柱111和第二立柱117,第一立柱111和第二立柱117并列设置,沿第一立柱111的轴心开有第一通孔,沿第二立柱117的轴心开有第二通孔。定位架120上开有第三通孔121和第四通孔122,第三通孔121和第一通孔同轴心设置,第四通孔122和第二通孔同轴心设置。第二外壳130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第一螺纹孔与第一通孔同轴心设置,第二螺纹孔与第二通孔同轴心设置。
由此,第一螺钉依次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121后,旋入到第一螺纹孔中,第二螺钉依次穿过第二通孔和第四通孔122后,旋入到第二螺纹孔中。由此,第一外壳110和第二外壳130锁紧固定在一起,且定位架120被第一立柱111的右端面与第二外壳130的内侧面抵持住,以及被第二立柱117的右端面与第二外壳130的内侧面抵持住,定位架120实现了安装固定。
第一外壳110与第二外壳130锁紧固定在一起后,内部形成有容置腔,而定位架120置于容置腔中。
为实现插头200的安装固定,在插头200的下端设置有安装板210,安装板210呈长方体状,在第一外壳110上设置有安装槽142,安装槽142为一长方体状的空槽。安装板210插入到安装槽142中后,第一外壳110与第二外壳130锁紧固定,从而将安装板210限制固定在安装槽142中。
为使插头200从壳体100中露出,方便插头200与目标物对接,第一外壳110的上端还开有第五通孔141。插头200的安装板210嵌入到安装槽142中时,插头200的上端也从第五通孔141伸出到壳体100的外部。
为实现电路板600的安装固定,在定位架120上设置有第三卡钩123,第三卡钩123设置有一对,且一对第三卡钩123相互背离设置,而电路板600在对应位置设置有两个卡孔610。在锁紧第一外壳110和第二外壳130之前,先使电路板600靠近定位架120,两个第三卡钩123穿过对应的卡孔610,从而将电路板600卡住在定位架120上,之后再通过第一外壳110和第二外壳130固定定位架120。由此实现了电路板600与壳体100的卡紧固定。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也可通过螺钉将电路板600锁紧固定在定位架120上,以此实现电路板600的安装固定。
插头组件通过设置扣合机构,可与目标物的临时固定,防止插头200脱离目标物。以下具体阐述扣合机构的具体结构和功能。
参照图2至图6,图3是图1中插头组件的正视图,图4是图3中沿A-A截面的剖视图,图6是图1中第一扣合件400的右视图。以限位件300、第一扣合件400和第一弹性元件为例,说明扣合机构的功能。第一扣合件400与第一外壳110转动连接,第一扣合件400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卡钩410,第一卡钩410穿过壳体100后,伸出至壳体100外,第一卡钩410与插头200均位于壳体100的上侧。第一弹性元件能够使第一扣合件400相对壳体100沿第一方向转动,参照图4,垂直纸面向里观察,第一方向为逆时针方向,也即在第一弹性元件的作用下,第一卡钩410能够沿靠近插头200的方向转动。
为实现第一扣合件400与第一外壳110的转动连接,在第一扣合件400上设置有第六通孔420(参照图6),第一立柱111穿设在第六通孔420中,且第一立柱111与第六通孔420间隙配合。由此,第一扣合件400可相对第一外壳110转动。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也可在第一外壳110上设置通孔,在第一扣合件400上设置转轴,转轴穿设在通孔中,从而实现第一扣合件400与第一外壳110的转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元件为第一弹片500,第一弹片500由一弹性钢片折弯形成,第一弹片500包括上段510、中段520和下段530。为实现第一弹片500的安装固定,在第一外壳110内设置有U形槽116(参照图5),而第一弹片500的下段530也弯折成U形,下段530嵌入至U形槽116中,从而将第一弹片500固定在第一外壳110上。
第一弹片500的上段510倾斜设置,上段510的末端与第一扣合件400抵持,且第一弹片500位于第一扣合件400的前侧,第一弹片500和第一卡钩410分别位于第一立柱111的轴心的两侧(第一立柱111的轴心即为第一轴心)。
由此,在第一弹片500安装到第一外壳110上后,第一弹片500的上段510即向前弯曲,发生弹性变形,第一弹片500给予第一扣合件400的下端一个向后的作用力。也即插头组件在初始状态时,第一卡钩410即处于靠近插头200的状态,从而方便插头200与目标物连接后,第一卡钩410自动扣紧目标物。
为防止第一弹片500受过大的外力后脱离U形槽116,第一弹片500的中段520设置为沿上下方向设置的直板,第一弹片500的中段520与第一外壳110抵持,第一外壳110给予第一弹片500的中段520一个向后的作用力。由此,当第一扣合件400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时(参照图4,垂直纸面向里观察),上段510受力弯曲变形后,中段520能够提供额外的力矩,下段530只需提供部分维持第一弹片500平衡的力矩,下段530不容易脱离U形槽116。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第一弹性元件也可采用压缩弹簧,此时,压缩弹簧设置在第一卡钩410和第一立柱111的轴心之间。压缩弹簧的一端与第一外壳110的内壁抵持,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扣合件400抵持。插头组件在初始状态时,压缩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从而给予第一扣合件400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的作用力(参照图4,垂直纸面向里观察),第一卡钩410处于靠近插头200的状态。
为使第一卡钩410远离目标物,从而允许插头200与目标物脱离,第一扣合件400上还设置有第二凸起440(参照图4或图6),而第一外壳110的侧壁在对应第二凸起440的位置设置有第二避让孔118(参照图2),第二凸起440穿过第二避让孔118后延伸至第一外壳110外。由此,在第一外壳110外,通过按压第二凸起440,即可使第一扣合件400沿第二方向转动(参照图4,垂直纸面向里观察,第二方向为顺时针方向),第一卡钩410远离目标物,第一卡钩410不再卡住目标物,插头200可与目标物脱离。
参照图2至图8,图7是图1中限位件300的后视图,图8是图1中限位件300的轴测图。为防止第一卡钩410受到外力作用,或插头组件受到外力撞击时,第一卡钩410远离目标物,第一卡钩410不再卡住目标物,设置有限位件300。限位件300位于壳体100的容置腔中,限位件300能够相对壳体100沿上下方向滑动,限位件300上设置有第一挡块320(参照图4或图8),第一扣合件400上设置有第一支撑块430(参照图4或图6)。
限位件300相对壳体100往上滑动到第一位置时,第一挡块320位于第一支撑块430的前侧,此时,按压第二凸起440,第一支撑块430将与第一挡块320抵持,第一扣合件400无法顺利沿第二方向转动(参照图4,垂直纸面向里观察,第二方向为顺时针方向),第一卡钩410无法远离插头200,如果第一卡钩410已卡住目标物,那第一卡钩410将保持与目标物的卡紧状态。限位件300相对壳体100向下滑动到第二位置时,第一挡块320运动到第一支撑块430的下侧,此时,按压第二凸起440,第一扣合件400将沿第二方向转动(参照图4,垂直纸面向里观察,第二方向为顺时针方向),第一卡钩410不再卡住目标物,从而允许插头200与目标物脱离。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件300上还设置有第二挡块330,第一扣合件400上还设置有第二支撑块450(参照图4或图6),第一挡块320与第一支撑块430抵持的同时,第二挡块330也与第二支撑块450抵持,第一挡块320与第一支撑块430脱离抵持时,第二挡块330也与第二支撑块450脱离抵持。由此,限位件300可对第一扣合件400进行多重限位。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第一挡块320和第一支撑块430,以及第二挡块330和第二支撑块450,两组可择一使用,此时,限位件300也可防止第一卡钩410意外脱离目标物。
为实现限位件300与壳体100的滑动连接,限位件300上设置有滑动部340(参照图8),滑动部340包括第一板块341、第二板块342和第三板块343,第二板块342的前端与第三板块343连接,第二板块342的后端与第一板块341连接,第一板块341和第三板块343平行设置。限位件300安装到壳体100上后,第一板块341的后侧面、第二板块342的左侧面和第三板块343的前侧面均与第一外壳110的内表面抵持,而第一板块341的右端面和第三板块343的右端面均与定位架120的左侧面抵持,也即限位件300被第一外壳110和定位架120限位后,只能沿上下方向运动。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也可在滑动部340上设置一根沿上下方向设置的轴,而第一外壳110和定位架120上分别设置一个半圆槽,壳体100组装后,轴被限位在两个半圆槽中,此时,也可实现限位件300与壳体100的滑动连接。
为使限位件300停留在第一位置,保持第一挡块320与第一支撑块430抵持的状态,从而长期有效地防止第一卡钩410与目标物脱离卡紧状态;此外,为使限位件300停留在第二位置,第一扣合件400能够沿第二方向转动(参照图4,垂直纸面向里观察,第二方向为顺时针方向),第一卡钩410能自由脱离目标物,在第一板块341的下端的后侧面设置有第一卡点310(参照图8),在第一外壳110上设置有第一卡槽113和第二卡槽115,第一卡槽113和第二卡槽115之间设置有T形块114。
限位件300向上朝第一位置滑动时,第一卡点310沿T形块114的表面向上滑动,第一卡点310滑入到第一卡槽113中时,限位件300位于第一位置,此时,在无外力作用于限位件300的情况下,第一卡点310将卡在第一卡槽113中,限位件300不能相对第一外壳110运动,第一挡块320将持续限制第一支撑块430的运动。限位件300向下朝第二位置滑动时,第一卡点310沿T形块114的表面向下滑动,第一卡点310滑入到第二卡槽115中时,限位件300位于第二位置,此时,在无外力作用于限位件300的情况下,第一卡点310将卡在第二卡槽115中,限位件300不能相对第一外壳110运动,第一挡块320不再限制第一支撑块430的运动,第一扣合件400能够沿第二方向转动(参照图4,垂直纸面向里观察,第二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为方便地拨动限位件300,限位件300上还设置有第一凸起344(参照图7),第一外壳110上还开有第一避让孔112,第一凸起344穿过第一避让孔112,延伸至壳体100外,且第一凸起344可沿第一避让孔112上下运动。由此,使用者可在外部通过第一凸起344拨动限位件300,从而将限位件30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在本实施例中,还设置有第二扣合件700和第二弹性元件,第二扣合件700与第一扣合件400对称设置,第二扣合件700与第一扣合件400的结构类同,只是第二扣合件700的第二卡钩的朝向与第一卡钩410的朝向相反,也即第二卡钩与第一卡钩410相面对。第二弹性元件采用第二弹片,第二弹片与第一弹片500对称设置,第二弹片的作用是使第二扣合件700沿第二方向转动(参照图4,垂直纸面向里观察,第二方向为顺时针方向),从而使第二卡钩卡住目标物。
通过第一卡钩410和第二卡钩的配合,第一扣合件400和第二扣合件700可顺利夹紧目标物。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插头组件也可只设置第一扣合件400和第一弹性元件,而不设置第二扣合件700和第二弹性元件,此时,第一卡钩410也可钩住目标物,在插头200的配合下,第一卡钩410也可卡住目标物,实现插头200与目标物的连接。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第二卡钩与第一卡钩410也可相背离,此时,第二卡钩与第一卡钩410互相配合,也可卡住目标物。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充电装置,该充电装置包括上述的插头组件,插头组件的电路板600与电线电连接,电线再与电源电连接,从而对与插头200连接的目标物充电。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Claims (10)

1.一种扣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第一扣合件,所述第一扣合件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扣合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卡钩;
第一弹性元件,所述第一弹性元件能够使所述第一扣合件相对所述壳体沿第一方向转动;
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壳体滑动连接,所述限位件滑动到第一位置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第一扣合件抵持,从而防止所述第一扣合件相对所述壳体沿第二方向转动,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所述限位件滑动到第二位置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第一扣合件脱离抵持,从而允许所述第一扣合件相对所述壳体沿所述第二方向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限位件上设置有第一卡点,所述限位件滑动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卡点卡入到所述第一卡槽中,所述限位件滑动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卡点卡入到所述第二卡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上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避让孔,所述第一凸起穿过所述第一避让孔,并延伸至所述壳体外,所述第一凸起能够沿所述第一避让孔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合件上设置有第二凸起,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二避让孔,所述第二凸起穿过所述第二避让孔,并延伸至所述壳体外,所述第二凸起穿过所述第二避让孔朝所述壳体内运动时,所述第一扣合件相对所述壳体沿第二方向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扣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合件能够相对所述壳体绕第一轴心转动,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第一卡钩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轴心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为第一弹片,所述第一弹片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一弹片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扣合件抵持。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扣合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扣合件,所述第二扣合件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扣合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卡钩,所述第一卡钩与所述第二卡钩相面对或相背离;
第二弹性元件,所述第二弹性元件能够使所述第二扣合件相对所述壳体沿所述第二方向转动,所述限位件滑动到第一位置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第二扣合件抵持,从而防止所述第二扣合件相对所述壳体沿所述第一方向转动,所述限位件滑动到第二位置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第二扣合件脱离抵持,从而允许所述第二扣合件相对所述壳体沿所述第一方向转动。
8.一种插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扣合机构,还包括插头和电路板,所述插头和所述电路板均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插头上设置有插针,所述插针与所述电路板上的电路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插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卡接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或者,所述电路板锁紧固定在所述壳体上。
10.一种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插头组件。
CN202020925300.1U 2020-05-27 2020-05-27 扣合机构、插头组件及充电装置 Active CN2123040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25300.1U CN212304022U (zh) 2020-05-27 2020-05-27 扣合机构、插头组件及充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25300.1U CN212304022U (zh) 2020-05-27 2020-05-27 扣合机构、插头组件及充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04022U true CN212304022U (zh) 2021-01-05

Family

ID=739708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25300.1U Active CN212304022U (zh) 2020-05-27 2020-05-27 扣合机构、插头组件及充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040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04821B2 (en) First connector, second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US20100092847A1 (en) Battery cover latching mechanism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same
US10714862B1 (en) Electrical socket
CN212304022U (zh) 扣合机构、插头组件及充电装置
CN111668648A (zh) 扣合机构、插头组件及充电装置
US5232375A (en) Parallel latching device for connectors
US20200212629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US20120148893A1 (en) Computer enclosure with battery holding structure
CN212365887U (zh) 一种接线端子和断路器
CN219040791U (zh) 接线端子及电源
US20200194744A1 (en) Battery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3685092A (zh) 锁持结构及具有该锁持结构的伺服器机箱
CN220155689U (zh) 一种限位机构、电池包以及移动空调
CN219421292U (zh) 机箱
CN217823134U (zh) 卡扣机构、电源模组及电器设备
CN220014763U (zh) 拉手、假面板和通信设备
CN220065967U (zh) 一种锁定机构、电池包以及移动空调
US11970890B1 (en) Door stopper
CN218958152U (zh) 一种防脱落的连接器
CN220509357U (zh) 锁合机构及机箱
CN216773604U (zh) 一种接线端子外壳
CN216849320U (zh) 硬盘安装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20544365U (zh) 连接器壳体组件、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CN216563890U (zh) 一种具有抗震防脱功能的电连接器组合
CN219961021U (zh) 锁止机构及电气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