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04020U - 一种尾部转接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尾部转接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04020U
CN212304020U CN202020606390.8U CN202020606390U CN212304020U CN 212304020 U CN212304020 U CN 212304020U CN 202020606390 U CN202020606390 U CN 202020606390U CN 212304020 U CN212304020 U CN 2123040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plate
lower cover
upper cover
plug
np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0639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明坤
陈�峰
赵鹏坤
张冬明
徐冬苓
江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viation Optical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Nuclear 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viation Optical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viation Optical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Aviation Optical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0639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040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040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040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尾部转接附件,包括压紧扣合组成筒状结构的上、下盖板和NPT接头,该上、下盖板前端与连接器尾部壳体压紧装配实现二者轴向挡止配合和周向防转,后端与NPT接头头部压紧装配实现二者轴向挡止配合和周向止转;所述NPT接头尾部的螺纹段与金属软管前端接头旋紧配合。本实用新型采用分体扣合式结构作为转接附件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安装使用方便、适用性强及结构简单的特点,而该转接附件的存在使得尾部线缆通过其外部强度较大的金属机械结构实现与插头壳体的连接,这种可靠的连接使得移动插头时即可通过其尾部的金属附件带动附件内线缆的移动,避免插头与线缆之间直接的拉扯受力,从而影响线缆与插头之间连接可靠性以及线缆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尾部转接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尾部转接附件。
背景技术
插头线缆组件通常用于电气设备系统之间的电源、信号传输,通过连接器连接与分离,实现电气电路的联通与短路,在整个电气系统中起到“桥梁”作用,属于不可或缺的一类基础元器件。线缆组件通常是电气故障的频发地,其可靠性往往关乎整个系统的稳定。在一些应用环境极端苛刻的领域如石油、石化、核电、航空、航天等,对线缆组件可靠性要求更为严格。一方面线缆组件通常要长期经历高温、高湿、高压、辐照等严酷环境,另一方面要求线缆组件具有较高的使用寿命和安全可靠的电气性能。
在众多电气性能指标中,绝缘电阻至为关键,线缆组件绝缘电阻较低,往往意味着设备电气故障发生,如短路、误报警、电气击穿等。而绝缘电阻受周围环境因素影响较大,要求线缆组件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线缆组件密封部位通常采用有机非金属材料,这些材料长期暴露在周围环境中,不可避免的受到环境中的光、热、水汽、辐照等因素影响而渐渐老化甚至丧失密封性能,进而造成线缆组件失效。故在一些环境工况极端严酷领域,线缆组件的长期可靠密封性能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尾部转接附件,使其能够通过可拆卸压紧固定的上下盖板与连接在该盖板尾部的NPT接头实现与连接器壳体和线缆外套设的金属软管的连接,该转接部件的设置使得插头壳体与线缆组件密封更加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尾部转接附件,包括压紧扣合组成筒状结构的上、下盖板和NPT接头,该上、下盖板前端与连接器尾部壳体压紧装配实现二者轴向挡止配合和周向防转,后端与NPT接头头部压紧装配实现二者轴向挡止配合和周向止转;所述NPT接头尾部的螺纹段与金属软管前端接头旋紧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尾部转接附件,其中所述的上、下盖板上设有用于实现二者固接的螺纹孔和相应的配合孔,套设有弹簧垫圈的组合螺钉依次穿过配合孔和螺纹孔实现上、下盖板的压紧固定。
前述的尾部转接附件,其中所述的上、下盖板通过前端和/或后端内部的限位槽与连接器壳体和/NPT接头外周环形凸起的配合实现轴向挡止限位。
前述的尾部转接附件,其中所述的环形凸起为六方凸起结构,所述上、下盖板通过穿设在其上螺纹孔内的止转螺钉端面与该六方凸起的铣扁面或该六方凸起上棱槽的配合实现与插头和/或NPT接头之间的周向止转。
前述的尾部转接附件,其中所述的上、下盖板通过前端和/或后端内部的定位块与连接器壳体和/NPT接头外周的定位槽的配合实现轴向挡止限位。
前述的尾部转接附件,其中所述的定位块为多边形结构,所述定位槽为与该定位块适配的同时实现轴向和周向限位的多边形结构。
前述的尾部转接附件,其中所述的NPT接头前端外周具有两个环形凸起,两环形凸起之间形成定位槽,且靠后的环形凸起上具有与上、下盖板内的定位扁适配的扁结构。
前述的尾部转接附件,其中所述的上、下盖板通过前端和/或后端内部的若干凸键/键槽与插头壳体和NPT接头外周上相应键槽/凸键的压紧配合实现周向止转。
前述的尾部转接附件,其中所述上、下盖板通过两对接面上的凸槽和相应的凹槽的配合形成防止内部物体由压接缝中掉落的封闭空间。
前述的尾部转接附件,其中所述的上、下盖板均为镂空结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尾部线缆组件可达到相当的技术进步性及实用性,并具有产业上的广泛利用价值,其至少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尾部转接附件实现连接器壳体与尾部线缆之间的连接,且具有止转、防松、防脱等特征,具有高强度和良好的抗振性能。该转接附件还可通过设置圈封闭、能够防止内部有机材料长期老化产生的多余物掉落的结构,以满足清洁度较高的环境的使用需求,也可采用镂空开放式结构,满足轻质连接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采用分体扣合式结构作为转接附件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安装使用方便、适用性强及结构简单的特点,而该转接附件的设置使得尾部线缆通过其外部强度较大的金属机械结构实现与插头壳体的连接,这种可靠的连接使得移动插头时即可通过其尾部的金属附件带动附件内线缆的移动,避免插头与线缆之间直接的拉扯受力,从而影响线缆与插头之间连接可靠性以及线缆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设有尾部转接附件的插头连接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尾部转接附件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尾部转接附件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尾部转接附件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尾部转接附件的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尾部转接附件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尾部转接附件盖板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插头壳体
2:核级仪表线缆
3:双壁热缩管
4:上盖板
5:下盖板
6:NPT接头
7:前连接套
8:连接螺帽
9:后连接套
10:止转螺钉
11:插头前壳体
12:插头后壳体
13:凸槽
14:凹槽
15:止转扁
16:止转螺纹孔
17:限位槽
18:组合螺钉
19:弹簧垫圈
20:定位块
21:金属软管
22:环形凸起
23:定位槽
24:NPT螺纹
25:线缆屏蔽层
26:外护套
27:屏蔽环
28:插头绝缘体
29:外灌封胶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尾部转接附件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1-7,其为本实用新型尾部转接附件的各部分结构示意图和使用示意图,该尾部转接附件主要用于实现插头线缆组件中插头壳体和尾部线缆上金属软管的转接。
图1为使用该转接附件的插头线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该插头线缆组件包括插头和与该插头尾部灌胶密封的核级仪表线缆2,所述核级仪表线缆2具有芯线、线缆屏蔽层和外护套。插头包括插头壳体1,插头壳体1中定位装配有插头绝缘体28,插头绝缘体中设有插头接触件,插头接触件后端与所述核级仪表线缆2的芯线连接,插头壳体中灌封有固定包裹插头接触件和芯线连接处的内灌封胶体,该内灌封胶体将插头绝缘体、插头接触件以及线缆前端固接在一起。所述线缆屏蔽25前端环绕铺设在内灌封胶体外周面上,且固定在屏蔽环27内,该屏蔽环27径向挡止限位在插头壳体内,且通过接地簧与插头壳体之间相连。所述插头壳体内在插头壳体与核级仪表线缆之间灌封有包裹在线缆外护套26外的外灌封胶体29,该外灌封胶体29前端对屏蔽环后端面挡止限位。所述插头绝缘体采用耐高温的氧化铝陶瓷材料,表面封釉处理,改善表面光洁性与洁净度,并提高表面电气绝缘性能。
所述插头壳体1包括激光焊接在一起的插头前壳体11和插头后壳体12,其中插头后壳体12外周中部设有环形凸起22,尾部设有NPT螺纹形成插头尾部外螺纹段。所述插头后壳体12尾部与其内伸出的线缆之间通过双壁热缩管3密封。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插头后壳体尾部不设螺纹段。
所述插头后壳体12通过固定在其外周的转接附件实现与用于实现线缆机械防护的金属软管的连接。该转接附件包括由上盖板4和下盖板5扣合而成的前端与插头壳体轴向挡止配合且周向防转的筒状结构以及与该筒状结构后端轴向挡止配合且周向止转的NPT接头6;所述NPT接头6尾部的NPT螺纹段与金属软管21前端接头的内螺纹配合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上下盖板结构相同,用于包裹热缩有热缩管3的电缆部位,并分别实现与插头尾部壳体和NPT接头6的安装固定。所述上下盖板与插头壳体和NPT接头6装配后通过组合螺钉18固接为一体。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下盖板设置有螺纹孔和配合孔,组合螺钉依次穿过配合孔、螺纹孔实现上盖板、下盖板和插头之间的压合固定。为防止组合螺钉在振动过程中松动,提高转接附件的抗振性能,本实用新型组合螺钉18配有弹簧垫圈19。较佳的,所述上下盖板两端均凸设有具有螺钉孔和配合孔的固定部,当上下盖板扣合时,固定部的螺钉孔和配合孔重合,套有弹簧垫圈19的组合螺钉18穿过所述螺钉孔实现上下盖板的固定。
所述上、下盖通过其前端的限位槽17与插头壳体外周环形凸起22的配合实现轴向挡止限位,防止与插头之间的轴向窜动。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凸起22为六方凸起结构,所述上下盖板通过穿设在其上螺纹孔内的止转螺钉10端面与该六方凸起的铣扁面的配合实现与插头之间的周向止转。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所述上下盖板前端的限位槽17为与环形凸起22的六方凸起结构适配的六方槽结构,通过六方凸起与六方槽的配合同时实现轴向挡止和周向止转。
在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中,所述上、下盖板通过其前端内部的六方结构定位块组成的六方孔与插头壳体外周的六方环形凸起22的配合实现与插头壳体之间的周向止转。所述上下盖板通过其定位块上螺纹孔内的止转螺钉10端面与该六方凸起的两铣扁面之间过渡面上的棱槽的配合实现与插头之间的轴向挡止限位。
所述NPT接头6前端外周设有定位槽23,尾部外周设有用于与金属软管前端接头连接的NPT螺纹24,该NPT接头整体嵌入上、下盖板形成的空腔一端,尾部NPT外螺纹与金属波纹管接头上的NPT内螺纹配合连接。该NPT接头通过其上的限位、止转特征实现了与上、下盖板之间的轴向、径向固定。
所述上、下盖板后端设有与该定位槽23适配的定位块20,通过将定位块卡装在定位槽内实现盖板与NPT接头的轴向挡止限位。所述上、下盖板与该NPT接头之间还设有防转设施。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NPT接头前端外周具有两个环形凸起,两环形凸起之间形成定位槽23,且靠后的环形凸起上具有扁,所述上下盖板内设有相应的定位扁15,通过NPT接头上的扁和盖板内定位扁的配合实现二者的周向止转。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所述NPT接头与盖板之间通过若干凸起与凹槽的配合或通过穿射在盖板螺钉孔内的防转螺钉与NPT接头上相应的定位面或槽的配合实现周向止转。
在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中,所述NPT接头上的定位槽23和上、下盖板内的定位块为互相匹配的多边形结构,二者通过其多边形结构的定位槽和定位块的配合实现轴向的挡止限位和周向止转。
在本实用新型在一实施例中,所述NPT接头前端外周凸设有定位块,所述上、下盖板内设有相应的定位槽,通过定位槽和定位块的配合实现二者的轴向限位。所述定位槽和定位块上还设有若干用于实现二者周向止转的凸键和键槽。
当使用该转接附件的插头线缆组件的使用环境清洁度要求较高,需要隔绝插头线缆组件在使用过程中非金属材料的老化脱落物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转接附件,该转接附件的上、下盖板的两个对接面上分别设有凸槽13和与之适配的凹槽14,使得上、下盖板能够通过凸槽和凹槽的配合形成封闭的空间,以防止电缆外护套、热缩管等非金属材料长期老化产生的多余物掉落核电厂内。
当使用该转接附件的插头线缆组件的使用环境清洁度不高,但对插头线缆组件的质量、抗震性能要求较高时,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转接附件,该转接附件的上、下盖板均为镂空结构,具有轻质、强度高、抗振性能好等优点。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金属软管接头包括具有与NPT接头旋紧的内螺纹的前连接套7、旋紧在该前连接套尾部的连接螺帽8以及通过前连接套7和连接螺帽8轴向挡止限位的尾部与金属软管固接的后连接套9。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尾部转接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紧扣合组成筒状结构的上、下盖板和NPT接头,该上、下盖板前端与连接器尾部壳体压紧装配实现二者轴向挡止配合和周向防转,后端与NPT接头头部压紧装配实现二者轴向挡止配合和周向止转;所述NPT接头尾部的螺纹段与金属软管前端接头旋紧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部转接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上、下盖板上设有用于实现二者固接的螺纹孔和相应的配合孔,套设有弹簧垫圈的组合螺钉依次穿过配合孔和螺纹孔实现上、下盖板的压紧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部转接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上、下盖板通过前端和/或后端内部的限位槽与连接器壳体和/NPT接头外周环形凸起的配合实现轴向挡止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尾部转接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环形凸起为六方凸起结构,所述上、下盖板通过穿设在其上螺纹孔内的止转螺钉端面与该六方凸起的铣扁面或该六方凸起上棱槽的配合实现与插头和/或NPT接头之间的周向止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部转接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上、下盖板通过前端和/或后端内部的定位块与连接器壳体和/NPT接头外周的定位槽的配合实现轴向挡止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尾部转接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定位块为多边形结构,所述定位槽为与该定位块适配的同时实现轴向和周向限位的多边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尾部转接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NPT接头前端外周具有两个环形凸起,两环形凸起之间形成定位槽,且靠后的环形凸起上具有与上、下盖板内的定位扁适配的扁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部转接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上、下盖板通过前端和/或后端内部的若干凸键/键槽与插头壳体和NPT接头外周上相应键槽/凸键的压紧配合实现周向止转。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尾部转接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上、下盖板通过两对接面上的凸槽和相应的凹槽的配合形成防止内部物体由压接缝中掉落的封闭空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尾部转接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上、下盖板均为镂空结构。
CN202020606390.8U 2020-04-21 2020-04-21 一种尾部转接附件 Active CN2123040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06390.8U CN212304020U (zh) 2020-04-21 2020-04-21 一种尾部转接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06390.8U CN212304020U (zh) 2020-04-21 2020-04-21 一种尾部转接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04020U true CN212304020U (zh) 2021-01-05

Family

ID=73973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06390.8U Active CN212304020U (zh) 2020-04-21 2020-04-21 一种尾部转接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0402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29460A (zh) * 2021-07-20 2021-11-09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固定密封功能的连接器附件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29460A (zh) * 2021-07-20 2021-11-09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固定密封功能的连接器附件结构
CN113629460B (zh) * 2021-07-20 2024-03-26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固定密封功能的连接器附件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795360A (en) Electrical cable connector for use in a nuclear environment
JP4845882B2 (ja) 同軸コネクタ用のナット・シール・アセンブリ
US3567843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waterproof jacketed armored cable
CA2753967C (en) Shielding braid termination for a shielded electrical connector
US4824401A (en) Connector for coaxial lines with corrugated outer conductor or for corrugated waveguide tubes
EP2439818B1 (en) Explosion-proof connector
CN212304020U (zh) 一种尾部转接附件
CN211980986U (zh) 一种插头线缆组件
US2422379A (en) Electric bushing
CN110854584B (zh) 一种高压电缆连接器
CN210866532U (zh) 线路修复设备
CN110890674B (zh) 电缆连接器及与其配合的连接器插座
CN210468171U (zh) 电缆连接器压接结构及电缆连接器
CN109713514B (zh)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防火焰插座
CN111740270A (zh) 基于peek的高温耐辐照防水tnc转接m5插座的接插件转接头
CN214410914U (zh) 一种末端组件及变压器套管
CN202917935U (zh) 用于电缆中间接头的保护壳
GB2208191A (en) Sealed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19980347U (zh) 一种用于连接屏蔽金属编织管软管的接头
GB2224894A (en) Corrosion-protected electrical cable gland
CN217956225U (zh) 一种防爆连接器
CN215008617U (zh) 大功率功放桥连接器尾部附件
CN217387660U (zh) 密封型高压插座以及电连接器
CN211428460U (zh) 一种高可靠耐振动环境的屏蔽型电连接器
CN218242507U (zh) 一种用于射频连接器的转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08

Address after: 471000 No.10 Zhoushan Road, high tech Zone, Luoyang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AVIC JONHON OPTRONIC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NUCLEAR ENGINEERING RESEARCH & DESIGN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471000 No.10 Zhoushan Road, high tech Zone, Luoyang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AVIC JONHON OPTRONIC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471000 No.10 Zhoushan Road, high tech Zone, Luoyang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AVIC JONHON OPTRONIC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Nuclear 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471000 No.10 Zhoushan Road, high tech Zone, Luoyang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AVIC JONHON OPTRONIC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NUCLEAR ENGINEERING RESEARCH & DESIGN INSTITUT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