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03968U - 一种电缆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缆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03968U
CN212303968U CN202021974025.9U CN202021974025U CN212303968U CN 212303968 U CN212303968 U CN 212303968U CN 202021974025 U CN202021974025 U CN 202021974025U CN 212303968 U CN212303968 U CN 2123039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connector
plug
pipe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7402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琦
吕玉春
杨家坤
甄志霖
陈朝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ca Cable Accesso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Gca Cable Accesso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Gca Cable Accesso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Gca Cable Accesso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7402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039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039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039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bl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缆连接装置,包括接头体、导电连接管和用于与电缆连接的内锥插拔式终端;所述内锥插拔式终端包括连接器和插销;所述连接器包括支撑筒和若干片导电片,每片导电片分别设置在支撑筒表面,若干片导电片包覆支撑筒形成连接器;所述插销一端与电缆连接,另一端与连接器可插拔连接,并与导电片电连接;所述导电连接管设置在接头体内部,且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器连接,实现通过插销与连接器连接的两端电缆电气连接。本实用新型电缆连接装置实用性强和结构合理,不仅可实现两端电缆安全可靠连接,而且可便于两端电缆插拔安装和拆卸,以提高电缆线路故障查询、电缆安装、电缆维修等使用的便利性。

Description

一种电缆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缆附件,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缆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力电缆工程中,电力系统的中间接头连接作为连接装置是将两端电缆连成一体的,电缆连接装置的应用极其广泛,它是保证电气信号传输正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产品。
现有作为电缆连接装置的中间接头大多是采用一次性固定结构的,其结构无法拆卸,从而给电缆线路的故障查询带来不便。现有采用固定结构装置连接电缆线路在查询故障时,必须是将整条线路地毯式清查一遍,不仅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而且对用户影响很大。另外,电缆导体连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电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以及稳定可靠性。
因此,现阶段需开发一种使用方便、可插拔且安全可靠的电缆连接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电缆连接装置,该电缆连接装置实用性强和结构合理,不仅可实现两端电缆安全可靠连接,而且可便于两端电缆插拔安装和拆卸,以提高电缆线路故障查询、电缆安装、电缆维修等使用的便利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电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头体、导电连接管和用于与电缆连接的内锥插拔式终端;所述内锥插拔式终端包括连接器和插销;所述连接器包括支撑筒和若干片导电片,每片导电片分别设置在支撑筒表面,若干片导电片包覆支撑筒形成连接器;所述插销一端与电缆连接,另一端与连接器可插拔连接,并与导电片电连接;所述导电连接管设置在接头体内部,且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器连接,实现通过插销与连接器连接的两端电缆电气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两端电缆可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插销、连接器和导电连接管实现安全可靠的电气连接,而且两端电缆通过插销与连接器可插拔连接,则可形成可拆卸连接,便于安装、拆卸,极大地方便了两端电缆的更换和故障点分段确认,以提高电缆线路故障查询、电缆安装、电缆维修等使用的便利性。另外,该电缆连接装置具有通用性强,适用于不同电压等级不同截面的电缆连接,从而提高电缆连接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所述支撑筒为圆筒状筒体,支撑筒的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组定位孔;
每片导电片设置有定位凸起,每片导电片通过定位凸起与定位孔卡设实现设置在支撑筒表面。本实用新型的导电片通过定位凸起与定位孔卡设可实现稳固的与支撑筒连接。
所述支撑筒与导电连接管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凸台;每片导电片还设置有与凸台卡设连接的定位卡槽。定位卡槽的设计可进一步提高导电片与支撑筒连接的稳固性。
设置在支撑筒表面的若干片导电片凸出于支撑筒的两端,凸出部分分别作为与插销电连接的电连接部一以及与导电连接管电连接的电连接部二;
所述电连接部一和电连接部二均为安装孔,安装孔的孔壁为弧形孔壁。该设计可提高连接器与插销和导电连接管电连接的有效性。
电连接部一中的每片导电片均设置有凹槽;若干片导电片包覆支撑筒后,每个凹槽合起形成位于电连接部一中的卡槽;
所述插销由插接部和筒体连接组成;所述筒体设置有用于电缆导体插入的内孔;所述插接部设置有倒钩结构,插销插设在支撑筒内部并通过倒钩结构与卡槽卡设实现定位。该方式不仅可提高插销在支撑筒内部稳固定位,也可提高插销与导电片电连接的稳定性,并方便插销插拔。
所述电缆导体插入插销的内孔,并通过围压方式使得电缆导体和插销形成一体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内孔内径可以根据电缆外径调整,即不同截面的电缆,都可以通过调整内孔实现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插销的内孔大小可以适配不同截面的电缆,即两端的电缆截面可以不一样,甚至电压等级都可以不一样。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用于防止导电片散开的卡簧;所述卡簧套设在导电片外部。具体地说,该卡簧套设在电连接部一和电连接部二的外部。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套设在电缆上的内锥终端橡胶件和尾管;所述内锥终端橡胶件插设在接头体的端部;所述尾管与接头体的端部连接并通过螺丝固定,尾管与接头体之间设置有用于防水密封的O形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防水密封结构;所述防水密封结构包括密封胶套、压紧锥和压紧螺母;所述密封胶套包覆电缆,压紧螺母与尾管的内螺纹连接并压紧压紧锥的一端,压紧锥的另一端与密封胶套相抵,实现密封胶套抱紧电缆。其中,密封胶套为弹性橡胶件,压紧锥与密封胶套相抵的一端端口为喇叭形端口,该设计可使得压紧锥与密封胶套接触面积增大,起到一个更好的压紧作用。
所述接头体内部依次设置有绝缘体和高压屏蔽管;所述绝缘体包覆高压屏蔽管;所述高压屏蔽管包覆内锥插拔式终端和导电连接管;
所述接头体由壳体和底座连接组成,壳体与底座之间设置有用于防水密封的O形密封圈。本实用新型的高压屏蔽管是用于均匀电缆绝缘屏蔽层切断处的复杂分布电场的,该绝缘体为弹性橡胶件,具有防振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电缆连接装置是与电缆这样组装的:
(1)将导电连接管放入模具I内,注半导电橡胶(即外包高压屏蔽管);完成后,放入模具Ⅱ,注绝缘橡胶(即外包绝缘件);完成后,放进壳体;盖上底座;壳体与底座用螺栓连接成一体——接头体。壳体与底座之间的界面设置O形密封圈,用于防水密封。
(2)将两端的电缆剥切好后,将压紧螺母、压紧锥、密封胶套、尾管和内锥终端橡胶件依次套入两端的电缆。
(3)两端的电缆分别插入插销内孔,并通过围压成一整体,插销的插接部插入连接器(通过倒钩结构实现易进难出固定),两个连接器分别套入导电连接管内凸起部分,通过这种结构,两端的电缆均与导电连接管导通,实现通过插销与连接器连接的两端电缆电气连接。
(4)将内锥终端橡胶件塞入接头体,尾管与接头体通过螺丝固定,尾管与接头体之间的界面设置O形密封圈,用于防水密封。
(5)将密封胶套、压紧锥依次塞入尾管尾部内孔,压紧螺母与尾管尾部内螺纹连接,拧紧压紧螺母逼压紧锥顶紧密封胶套,使密封胶套变形抱紧电缆的外护套,从而达到防水密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与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电缆连接装置实用性强和结构合理,不仅可实现两端电缆安全可靠连接,而且可便于两端电缆插拔安装和拆卸,以提高电缆线路故障查询、电缆安装、电缆维修等使用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缆连接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器与电缆和导电连接管连接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缆连接装置中连接器的内部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缆连接装置中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缆连接装置中连接器导电片的侧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缆连接装置中连接器导电片的正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电缆连接装置中连接器支撑筒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电缆连接装置中插销的示意图;
其中,1为接头体、1.1为壳体、1.2为底座、2为导电连接管、3为电缆、4为连接器、5为支撑筒、5.1为定位孔、5.2为凸台、6为导电片、6.1为定位凸起、6.2为定位卡槽、6.3为凹槽、7为插销、7.1为插接部、7.1.1为圆锥部一、7.1.2为圆柱部一、7.1.3为圆锥部二、7.1.4为圆柱部二、7.2为筒体、7.3为内孔、8为卡簧、9为内锥终端橡胶件、10为尾管、11为密封胶套、12为压紧锥、13为压紧螺母、14为绝缘体、15为高压屏蔽管、16为孔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电缆连接装置包括接头体1、导电连接管2和用于与电缆3连接的内锥插拔式终端,该内锥插拔式终端包括连接器4和插销7,其中,连接器4为左右对称结构,连接器4包括支撑筒5和8片导电片6,每片导电片6分别设置在支撑筒5表面,8片导电片6包覆支撑筒5形成连接器4,而插销7一端与电缆3连接,另一端与连接器4可插拔连接,并与导电片6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导电连接管2设置在接头体1内部,且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器4连接,实现通过插销7与连接器4连接的两端电缆3电气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筒5为圆筒状筒体,支撑筒5的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组定位孔5.1,每片导电片6设置有定位凸起6.1,每片导电片6通过定位凸起6.1与定位孔5.1卡设实现设置在支撑筒5表面。另外,支撑筒5与导电连接管2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凸台5.2,每片导电片6还设置有与凸台5.2卡设连接的定位卡槽6.2,该定位卡槽6.2的设计可进一步提高导电片6与支撑筒5连接的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设置在支撑筒5表面的8片导电片6凸出于支撑筒5的两端,凸出部分分别作为与插销7电连接的电连接部一以及与导电连接管2电连接的电连接部二,该设计可提高连接器4与插销7和导电连接管2电连接的有效性。
在电连接部一中,每片导电片6均设置有凹槽6.3,8片导电片6包覆支撑筒5后,每个凹槽6.3合起形成位于电连接部一中的卡槽。而插销7由插接部7.1和筒体7.2连接组成,该筒体7.2设置有用于电缆3插入的内孔7.3,插接部7.1依次由圆锥部一7.1.1、圆柱部一7.1.2、圆锥部二7.1.3和圆柱部二7.1.4连接组成,其中,圆柱部二7.1.4与筒体7.2连接,圆锥部二7.1.3最大外径大于圆柱部二7.1.4外径,即圆锥部二7.1.3形成倒钩结构,插销7插设在支撑筒5内部并通过倒钩结构与卡槽卡设实现定位。该方式不仅可提高插销7在支撑筒5内部稳固定位,也可提高插销7与导电片6电连接的稳定性,并方便插销7插拔。
在电缆3安装时,电缆3的直径略小于插销7的内孔7.3的内径,电缆3插入插销7的内孔7.3,并通过围压方式使得电缆3和插销7形成一体结构,这样就使得电缆3转化成端部为锥形的导体。本实用新型的内孔7.3内径可以根据电缆3外径调整,即不同截面的电缆3,都可以通过调整内孔7.3实现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插销7的内孔7.3大小可以适配不同截面的电缆3,即两端的电缆3截面可以不一样,甚至电压等级都可以不一样。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用于防止导电片6散开的卡簧8,该卡簧8套设在连接器4外部,具体地说,该卡簧8套设在导电片6的电连接部一和电连接部二的外部,电连接部一和电连接部二均为安装孔,安装孔的孔壁16为弧形孔壁。本实用新型安装孔的孔壁16为弧形孔壁,则安装孔的内孔剖面线不是直线,由于直线形成的安装孔与插销7或导电连接管2的外圆柱连接时,会出现间隙配合(没接触)或过盈配合(装配困难)的现象;而本实用新型安装孔的内孔剖面线是弧线,则孔壁16具有弧度的安装孔与插销7或导电连接管2的外圆柱连接时,肯定有部分过盈配合以确保接触,但由于过盈配合的长度不长,降低装配的难度,该设计可提高连接器4与插销7和导电连接管2电连接的有效性。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套设在电缆3上的内锥终端橡胶件9和尾管10,其中,内锥终端橡胶件9插设在接头体1的端部,尾管10与接头体1的端部连接并通过螺丝固定,尾管10与接头体1之间设置有用于防水密封的O形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防水密封结构,该防水密封结构包括密封胶套11、压紧锥12和压紧螺母13,其中,密封胶套11包覆电缆3,压紧螺母13与尾管10的内螺纹连接并压紧压紧锥12的一端,压紧锥12的另一端与密封胶套11相抵,实现密封胶套11抱紧电缆3。该密封胶套11为弹性橡胶件,压紧锥12与密封胶套11相抵的一端端口为喇叭形端口,该设计可使得压紧锥12与密封胶套11接触面积增大,起到一个更好的压紧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接头体1内部依次设置有绝缘体14和高压屏蔽管15,其中,绝缘体14包覆高压屏蔽管15,高压屏蔽管15包覆内锥插拔式终端和导电连接管2。该接头体1由壳体1.1和底座1.2连接组成,壳体1.1与底座1.2之间设置有用于防水密封的O形密封圈。本实用新型的高压屏蔽管15是用于均匀电缆3绝缘屏蔽层切断处的复杂分布电场的,该绝缘体14为弹性橡胶件,具有防振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电缆连接装置是与电缆3这样组装的:
(1)将导电连接管2放入模具I内,注半导电橡胶(即外包高压屏蔽管15);完成后,放入模具Ⅱ,注绝缘橡胶(即外包绝缘件14);完成后,放进壳体1.1;盖上底座1.2;壳体1.1与底座1.2用螺栓连接成一体——接头体1。壳体1.1与底座1.2之间的界面设置O形密封圈,用于防水密封。
(2)将两端的电缆3剥切好后,将内锥终端橡胶件9、尾管10、密封胶套11、压紧锥12和压紧螺母13依次套入两端的电缆3。
(3)两端的电缆3分别插入插销7内孔7.3,并通过围压成一整体,插销7的插接部7.1插入连接器4(通过倒钩结构实现易进难出固定),两个连接器4分别套入导电连接管2内凸起部分,通过这种结构,两端的电缆3均与导电连接管2导通,实现通过插销7与连接器4连接的两端电缆3电气连接。
(4)将内锥终端橡胶件9塞入接头体1,尾管10与接头体1通过螺丝固定,尾管10与接头体1之间的界面设置O形密封圈,用于防水密封。
(5)将密封胶套11、压紧锥12依次塞入尾管10尾部内孔,压紧螺母13与尾管10尾部内螺纹连接,拧紧压紧螺母13逼压紧锥12顶紧密封胶套11,使密封胶套11变形抱紧电缆3的外护套,从而达到防水密封。
两端电缆3可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插销7、连接器4和导电连接管2实现安全可靠的电气连接,而且两端电缆3通过插销7与连接器4可插拔连接,则可形成可拆卸连接,便于安装、拆卸,极大地方便了两端电缆3的更换和故障点分段确认,以提高电缆线路故障查询、电缆安装、电缆维修等使用的便利性。另外,该电缆连接装置具有通用性强的特点,适用于不同电压等级不同截面的电缆3连接,从而提高电缆3连接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头体、导电连接管和用于与电缆连接的内锥插拔式终端;所述内锥插拔式终端包括连接器和插销;所述连接器包括支撑筒和若干片导电片,每片导电片分别设置在支撑筒表面,若干片导电片包覆支撑筒形成连接器;所述插销一端与电缆连接,另一端与连接器可插拔连接,并与导电片电连接;所述导电连接管设置在接头体内部,且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器连接,实现通过插销与连接器连接的两端电缆电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筒为圆筒状筒体,支撑筒的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组定位孔;
每片导电片设置有定位凸起,每片导电片通过定位凸起与定位孔卡设实现设置在支撑筒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筒与导电连接管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凸台;每片导电片还设置有与凸台卡设连接的定位卡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支撑筒表面的若干片导电片凸出于支撑筒的两端,凸出部分分别作为与插销电连接的电连接部一以及与导电连接管电连接的电连接部二;
所述电连接部一和电连接部二均为安装孔,安装孔的孔壁为弧形孔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电连接部一中的每片导电片均设置有凹槽;若干片导电片包覆支撑筒后,每个凹槽合起形成位于电连接部一中的卡槽;
所述插销由插接部和筒体连接组成;所述筒体设置有用于电缆导体插入的内孔;所述插接部设置有倒钩结构,插销插设在支撑筒内部并通过倒钩结构与卡槽卡设实现定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导体插入插销的内孔,并通过围压方式使得电缆导体和插销形成一体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防止导电片散开的卡簧;所述卡簧套设在导电片外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设在电缆上的内锥终端橡胶件和尾管;所述内锥终端橡胶件插设在接头体的端部;所述尾管与接头体的端部连接并通过螺丝固定,尾管与接头体之间设置有用于防水密封的O形密封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水密封结构;所述防水密封结构包括密封胶套、压紧锥和压紧螺母;所述密封胶套包覆电缆,压紧螺母与尾管的内螺纹连接并压紧压紧锥的一端,压紧锥的另一端与密封胶套相抵,实现密封胶套抱紧电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体内部依次设置有绝缘体和高压屏蔽管;所述绝缘体包覆高压屏蔽管;所述高压屏蔽管包覆内锥插拔式终端和导电连接管;
所述接头体由壳体和底座连接组成,壳体与底座之间设置有用于防水密封的O形密封圈。
CN202021974025.9U 2020-09-10 2020-09-10 一种电缆连接装置 Active CN2123039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74025.9U CN212303968U (zh) 2020-09-10 2020-09-10 一种电缆连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74025.9U CN212303968U (zh) 2020-09-10 2020-09-10 一种电缆连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03968U true CN212303968U (zh) 2021-01-05

Family

ID=73934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74025.9U Active CN212303968U (zh) 2020-09-10 2020-09-10 一种电缆连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039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31381B (zh) 一种屏蔽双绞导体连接器
CN203445959U (zh) 电视分配器
CN212303968U (zh) 一种电缆连接装置
CN201355725Y (zh) 同轴直排连接器
CN111934107A (zh) 一种电缆连接装置
CN216312191U (zh) 一种电缆耦合接口的连接结构
CN201435463Y (zh) 接地电连接器
CN208939209U (zh) 一种用于配网全绝缘环网柜上的电缆终端插头
CN208570963U (zh) 一种柔性中压电缆快速插接头
CN216818962U (zh) 一种高压大电流开关柜连接母线
CN212303995U (zh) 一种电缆导体与金属导体的连接装置
CN206364231U (zh) 一种电动汽车高压线束插头
CN220382316U (zh) 一种导线连接器
CN216773649U (zh) 一种电连接器的尾部附件
CN2593431Y (zh) 一种电缆终端
CN215681118U (zh) 一种高压线束接插件
CN213845627U (zh) 一种微型电泳接头
CN214204124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变电站处连接装置
CN209766706U (zh) 一种用于高压电连接器的组合绝缘结构
CN211017502U (zh) 一种电力母端插头
CN219677722U (zh) 一种射频同轴电缆的快速测试连接器
CN213425240U (zh) 机械端子及电缆组件
CN212462113U (zh) 可拆卸式fq连接器
CN2593432Y (zh) 高压开关柜的电缆或母线连接装置
CN213093465U (zh) 一种带保护装置的接地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