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99361U - 空调出风口组件以及空调 - Google Patents

空调出风口组件以及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99361U
CN212299361U CN202021827632.2U CN202021827632U CN212299361U CN 212299361 U CN212299361 U CN 212299361U CN 202021827632 U CN202021827632 U CN 202021827632U CN 212299361 U CN212299361 U CN 2122993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power source
air deflector
gear
defl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2763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冠宏
曹凌辉
杜辉
朱江程
邓晶
李金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02182763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993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993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993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出风口组件以及空调,涉及空调领域,用以优化空调出风口组件的性能。该空调出风口组件包括风口部件、第一动力源、摆杆组件、第二动力源和导风板。风口部件具有出风口。第一动力源安装于风口部件。摆杆组件一端与所述第一动力源驱动连接,第一动力源被构造为驱动摆杆组件转动。第二动力源安装于摆杆组件的另一端。导风板位于出风口处;第二动力源与导风板驱动连接,以驱动导风板相对于摆杆组件转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空调出风口组件,实现了在不同的工作模式下,导风板采用不同的动作来送风,使得空调出风口组件的出风更加灵活,送风角度的调节范围更大。

Description

空调出风口组件以及空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出风口组件以及空调。
背景技术
空调的风口部件是空调的关键部件之一,空调采用风口部件来调节空调的出风方向。
相关技术中,风管式空调机(简称为风管机)的风口部件是散流器结构、摆叶结构。散流器结构类似一层层的回字形,叶片不能摆动,无法控制气流的方向。摆叶结构的风口部件通过打开、闭合导风板来调整气流的方向。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下述问题:对于散流器结构,如果用户感觉温度偏低,那么用户只能调高空调温度或者调整自己的位置,所以散流器结构的风口部件的出风方向不可调节。
对于摆叶结构的风口部件,虽然可以调整气流的方向,但是摆叶结构的风口部件的调节范围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出风口组件以及空调种,用以优化空调出风口组件的性能。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出风口组件,包括:
风口部件,具有出风口;
第一动力源,被构造为提供扭矩,所述第一动力源安装于所述风口部件;
摆杆组件,一端与所述第一动力源驱动连接,所述第一动力源被构造为驱动所述摆杆组件转动;
第二动力源,被构造为提供扭矩,所述第二动力源安装于所述摆杆组件的另一端;以及
导风板,位于所述出风口处;所述第二动力源与所述导风板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导风板相对于所述摆杆组件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风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动力源驱动连接,所述导风板的第二端为自由端;所述导风板的第一端的位置低于所述导风板的第二端;
所述导风板包括第一工作模式、第二工作模式和闭合模式;
当所述导风板处于第一工作模式,所述导风板的第二端位于所述出风口的顶部,以形成开口朝下的流体通道;
当所述导风板处于第二工作模式,所述导风板的第一端位于所述出风口的底部,以形成开口朝上的流体通道;
当所述导风板处于闭合模式,所述导风板封闭所述出风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导风板处于第一工作模式,所述导风板与所述出风口所在平面的夹角为60°~75°。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导风板处于第二工作模式,所述导风板与所述出风口所在平面的夹角为60°~9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风板位于所述出风口的外部且所述导风板的尺寸大于所述出风口的尺寸,当所述导风板处于闭合模式,所述导风板完全覆盖所述出风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出风口组件还包括:
第一传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动力源和所述摆杆组件的一端之间,所述第一动力源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带动所述摆杆组件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
壳体,具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第一齿轮组,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位于所述壳体内部;
第一传动轴,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动力源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连接;以及
第二传动轴,穿过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齿轮固定,所述第二传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摆杆组件的第一端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摆杆组件包括:
盖体,所述盖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盖体的第二端被构造为内凹的;以及
底座,所述底座的第一端也与所述第二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第二端也被构造为内凹的;所述盖体和所述底座拼凑形成安装腔,所述第二动力源安装于所述安装腔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出风口组件还包括:
第二传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动力源和所述导风板的第一端之间,所述第二动力源通过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带动所述导风板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
第二齿轮组,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所述第三齿轮和所述第四齿轮位于所述安装腔中,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二动力源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齿轮驱动连接;所述底座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伸出所述第三通孔且与导风板卡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设置有多个凸起,所述导风板设置有内凹部,所述凸起卡入所述内凹部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起的数量为三个,其中一个凸起位于另外两个凸起之间,且该凸起沿着自身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与所述另外两个凸起中心连线相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动力源和所述第二动力源至少其中之一采用偏心电机。
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包括本实用新型任一技术方案所提供的空调出风口组件。
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空调出风口组件,导风板具有两个运动,其一是随着摆杆组件被第一动力源驱动,其二是被第二动力源驱动以相对于导风板转动。在第一动力源和第二动力源均工作的情况下,导风板的运动为复合运动,转动范围更大。在只有第一动力源工作的情况下,导风板的运动是由第一动力源驱动的。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在实际应用中根据所需要的送风方向,控制第一动力源和第二动力源是否工作,进而实现在不同的工作模式(比如制冷模式、制热模式)下,导风板采用不同的动作来送风。这使得空调出风口组件的出风控制更加灵活,送风角度的调节范围更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出风口组件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出风口组件后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出风口组件导风板处于第一工作模式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出风口组件导风板处于第一工作模式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出风口组件导风板处于第二工作模式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出风口组件导风板处于第二工作模式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出风口组件除了风口部件以外的其他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A处分解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出风口组件的连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图9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出风口组件,包括风口部件1、第一动力源2、摆杆组件3、第二动力源4以及导风板5。风口部件1具有出风口11。第一动力源2被构造为提供扭矩。第一动力源2安装于风口部件1。摆杆组件3的一端与第一动力源2驱动连接,第一动力源2被构造为驱动摆杆组件3转动。第二动力源4被构造为提供扭矩。第二动力源4安装于摆杆组件3的另一端。导风板5位于出风口11处;第二动力源4与导风板5驱动连接,以驱动导风板5相对于摆杆组件3转动。
第一动力源2有多种实现方式,比如采用电机等提供力矩的部件。第二动力源4也有多种实现方式,比如采用电机等提供力矩的部件。
如图1所示,风口部件1在风口关闭时候实现全闭合的状态,风口部件1的正面采用简约设计,只有作为扫风作用的导风板5以及用于显示当前状态的显示板8。参见图2,为风口部件1的背面布局图,在出风口1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都设有驱动盒、驱动电机以及摆杆结构。在背部布局图中右边空白位置布局显示板8以及智慧眼模块,该结构可以更好地配合风口部件1、使得使用体验更佳。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动力源2和第二动力源4至少其中之一采用偏心电机,具体比如两者都采用偏心电机。第一动力源2和第二动力源4所在的安装空间都比较小,考虑到导风板5在各种状态下,转动角度都小于360°。第一动力源2采用偏心电机,可以在第一动力源2转动较小角度的情况下,使得摆杆组件3获得较大的转动角度。第二动力源4采用偏心电机,可以在第二动力源4转动较小角度的情况下,使得导风板5获得较大的转动角度。
摆杆组件3包括两个,一个摆杆组件3与导风板5的一端连接,另一个摆杆组件3与导风板5的另一端连接。两个摆杆组件3共同配合以形成摆杆组件3与导风板5之间稳固的驱动连接。
参见图1、图3至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导风板5的第一端5a与第二动力源4驱动连接,导风板5的第二端5b为自由端。导风板5包括第一工作模式、第二工作模式和闭合模式。第一工作模式为制热模式。在各种模式下,导风板5的第一端5a的位置均低于导风板5的第二端5b的位置或者导风板5的第一端5a的位置与导风板5的第二端5b平齐。第二工作模式比如为制冷模式、除湿模式中的至少一种。参见图3和图4,当导风板5处于第一工作模式,导风板5的第二端5b位于出风口11的顶部,以形成开口朝下的流体通道M。参见图5和图6,当导风板5处于第二工作模式,导风板5的第一端5a位于出风口11的底部,以形成开口朝上的流体通道M。参见图1,当导风板5处于闭合模式,导风板5封闭出风口11。
参见图3和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导风板5处于第一工作模式,导风板5与出风口11所在平面的夹角α为60°~75°,实际应用中,该角度可以设置为可调节的,比如第一工作模式下将导风板5定位在60°、65°、70°、75°。气流S1来源于风管内机,气流S1经过风口部件1的汇集通道以及俯向下的导风板5,可以将气流S1进行导向输送,由于较大的导风面,使送风距离更远,并且气流S2俯向下直达地面,使用户可快速达到温暖舒适度,实现“地毯式制热”
参见图5和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导风板5处于第二工作模式,导风板5与出风口11所在平面的夹角β为60°~90°,具体比如为75°~85°,实际应用中,该角度可以设置为可调节的,比如在第二工作模式下将导风板5定位在60°、65°、70°、75°、85°、90°。气流S1来源于风管内机,气流S1经过风口部件1的汇集通道以及仰向上的导风板5,可以将气流S1进行导向输送。由于风口离室内墙面较近,气流S2吹出满足“康达效应”,气流沿墙体贴附均匀出风,送风距离更远,从而实现更大面积“淋雨式制冷”。采用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不仅可以实现第二工作模式下的水平出风,更可以实现上抛式出风,出风气流的流向、制冷面积都得以优化,制冷效果更好。
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空调出风口组件,完全改变了相关技术中导风板5只能形成向下开口或者水平开口的结构形式,使得风口可以朝向、可以朝上。在第一工作模式下,出风的流向朝向,并且出风方向可随着导风板5的转动而调节。在第二工作模式下,其出风的流向完全不同于目前已有的出风方式,在第二工作模式下,气流的走向可以灵活控制,并且出风角度的调节范围大。可见,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冷暖分别送流、冷暖模式下分别控制导风板5的倾斜方向,达到快速调节室内温度的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风板5采用一块整板、或者中间没有间隙的多块板拼凑形成的整体板。导风板5上没有开设缝隙、通孔等过流结构。导风板5位于出风口11的外部且导风板5的尺寸大于出风口11的尺寸;当导风板5处于闭合模式,导风板5完全覆盖出风口11。从外观上看,当导风板5处于闭合模式,人眼看不到一点缝隙。上述技术方案,将导风板5整体处于出风口11的外部,外部是指远离第一动力源2的一侧,也是朝向房间中心的一侧,在闭合状态下,导风板5可以完全覆盖出风口11。在导风板5的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下,导风板5整体在出风口11的外部转动。所以上述技术方案,真正实现了导风板5可以在非工作模式下完全闭合出风口11,使得外部的灰层进入不到风口部件1的内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导风板5处于闭合模式,导风板5的边缘搭接于出风口11的边缘。导风板5的主体厚度较大,边缘处作为搭接结构,其厚度可以薄于主体部分。
参见图7和图8,下面详细介绍第一动力源2和摆杆组件3之间的驱动连接关系。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出风口组件还包括第一传动机构6,第一传动机构6设置于第一动力源2和摆杆组件3的一端之间,第一动力源2通过第一传动机构6带动摆杆组件3转动。第一传动机构6比如采用齿轮传动、连杆机构等。
参见图7和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传动机构6包括壳体61、第一齿轮组62、第一传动轴63和第二传动轴64。壳体61具体包括第一壳体61a和第二壳体61b,两者拼凑形成完整的壳体61。采用这种结构便于安装第一齿轮组62、第一传动轴63和第二传动轴64。第一壳体61a具有第一通孔611,第二壳体61b具有第二通孔612。第一齿轮组62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621和第二齿轮622,第一齿轮621和第二齿轮622位于壳体61内部。第一传动轴63穿过第一通孔611,第一传动轴63的一端与第一动力源2固定连接,第一传动轴63的另一端与第一齿轮621固定连接。第二传动轴64穿过第二通孔612。第二传动轴64的一端与第二齿轮622固定,具体比如通过注塑一体成形,第二传动轴64的另一端与摆杆组件3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具体可以通过方形、椭圆形等其他非圆形的凸起与相应形状的凹槽配合,来实现固定连接,以传递扭矩。
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第一齿轮组62实现传动,第一齿轮组62所占空间小,并且传动可靠。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齿轮622的分度圆直径大于第一齿轮621的分度圆直径。这样增大了齿轮的减速比,在有效控制噪音的同时还能保证驱动电机的牵入力矩满足摆杆组件3以及导风板5转动所需的力矩,减慢第二齿轮622的转动速度,也就减慢摆杆组件3的转动速度,使得摆杆组件3的转动平稳可靠。第一齿轮组62不仅限于两个齿轮,可根据实际驱动情况调整齿轮的数量。
参见图7和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摆杆组件3包括盖体31以及底座32。比如,盖体31以及底座32都为长条状的结构。盖体31的第一端与第二传动轴64固定连接,盖体31的第二端被构造为内凹的。底座32的第一端也与第二传动轴64固定连接,底座32的第二端也被构造为内凹的;盖体31和底座32拼凑形成安装腔33,第二动力源4安装于安装腔33中。
摆杆组件3的盖体31和底座32大致都为L形的,L形的摆杆结构是为了配合导风板5的旋转中心不在出风口11的范围而设计,L形的摆杆可以在摆动的过程中达到更大的角度。
摆杆组件3采用上述结构,可将第二动力源4容纳在安装腔33内部,该结构使得空调出风口组件的结构更加紧凑、可靠,并且不用设置单独的壳体61来容纳第二动力源4。
第一动力源2转动后,该转动动力经由第一传动轴63传动至第一齿轮621,第一齿轮621将动力传递至与之啮合的第二齿轮622,第二齿轮622将转动动力传递至第二传动轴64,第二传动轴64将该转动动力传递至与之卡合在一起的摆杆组件3的第一端。然后整个摆杆组件3、安装于摆杆组件3的第二动力源4、与第二动力源4驱动连接的导风板5都在第一动力源2的驱动下转动。
参见图7和图8,下面详细介绍如何实现第二动力源4和导风板5之间的驱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出风口组件还包括第二传动机构7,第二传动机构7设置于第二动力源4和导风板5的第一端之间,第二动力源4通过第二传动机构7带动导风板5转动。第一传动机构6比如采用齿轮传动、连杆机构等。
参见图7和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传动机构7包括第二齿轮组71以及连接件72。第二齿轮组71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三齿轮711和第四齿轮712,第三齿轮711和第四齿轮712位于安装腔33中,第三齿轮711与第二动力源4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连接件72的第一端与第四齿轮712驱动连接;底座32设置有第三通孔321,连接件72的第二端伸出第三通孔321且与导风板5卡接。
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第二齿轮组71实现传动,第二齿轮组71所占空间小,并且传动可靠。并且,第二传动机构7通过连接件72与导风板5卡接,卡接的连接方式可靠且结构紧凑,尤其适用于驱动导风板5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齿轮711的分度圆直径小于第四齿轮712的分度圆直径,这样增大了齿轮的减速比,有效保证导风板5平稳的转动导风。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72具有多个凸起721,导风板5设置有内凹部51,凸起721卡入内凹部51中。
采用多个凸起721和内凹部51的配合,使得连接件72和导风板5之间形成更稳固的配合,也使得第二动力源4在驱动导风板5转动的过程中,导风板5不易打滑,传动更加可靠。
参见图9,在一些实施例中,凸起721的数量为三个,其中一个凸起721a位于另外两个凸起721b之间,且凸起721a沿着长度方向的中心线L1与另外两个凸起721b中心连线L2相交。三个凸起721大致形成“十”字形的结构,这种结构可以实现更稳固的传动。
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空调出风口组件,实现了自由控制导风板5的转动方式,使得导风板5不仅能够向下倾斜,还能够向上倾斜,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根据用户使用需求的补图,可以实现根据用户的指令进行气流输送,同时大导风板5的设计使导风面比传统导风板5大,同时配合仰俯多角度运动调节,满足冷暖分送,达到不同程度快速调节室内温度的功能。当空调关闭,风口部件1闭合时,整体无间隙的设计配合室内的装修,大大提高了空调出风口组件的性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包括本实用新型任一技术方案提供的空调出风口组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4)

1.一种空调出风口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风口部件(1),具有出风口(11);
第一动力源(2),被构造为提供扭矩,所述第一动力源(2)安装于所述风口部件(1);
摆杆组件(3),一端与所述第一动力源(2)驱动连接,所述第一动力源(2)被构造为驱动所述摆杆组件(3)转动;
第二动力源(4),被构造为提供扭矩,所述第二动力源(4)安装于所述摆杆组件(3)的另一端;以及
导风板(5),位于所述出风口(11)处;所述第二动力源(4)与所述导风板(5)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导风板(5)相对于所述摆杆组件(3)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出风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5)的第一端(5a)与所述第二动力源(4)驱动连接,所述导风板(5)的第二端(5b)为自由端;所述导风板(5)的第一端(5a)的位置低于所述导风板(5)的第二端(5b);
所述导风板(5)包括第一工作模式、第二工作模式和闭合模式;
当所述导风板(5)处于第一工作模式,所述导风板(5)的第二端(5b)位于所述出风口(11)的顶部,以形成开口朝下的流体通道;
当所述导风板(5)处于第二工作模式,所述导风板(5)的第一端(5a)位于所述出风口(11)的底部,以形成开口朝上的流体通道;
当所述导风板(5)处于闭合模式,所述导风板(5)封闭所述出风口(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出风口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导风板(5)处于第一工作模式,所述导风板(5)与所述出风口(11)所在平面的夹角为60°~7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出风口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导风板(5)处于第二工作模式,所述导风板(5)与所述出风口(11)所在平面的夹角为60°~9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出风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5)位于所述出风口(11)的外部且所述导风板(5)的尺寸大于所述出风口(11)的尺寸,当所述导风板(5)处于闭合模式,所述导风板(5)完全覆盖所述出风口(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出风口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传动机构(6),设置于所述第一动力源(2)和所述摆杆组件(3)的一端之间,所述第一动力源(2)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机构(6)带动所述摆杆组件(3)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出风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6)包括:
壳体(61),具有第一通孔(611)和第二通孔(612);
第一齿轮组(62),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621)和第二齿轮(622),所述第一齿轮(621)和所述第二齿轮(622)位于所述壳体(61)内部;
第一传动轴(63),穿过所述第一通孔(611),所述第一传动轴(6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动力源(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6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齿轮(621)固定连接;以及
第二传动轴(64),穿过所述第二通孔(612);所述第二传动轴(64)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齿轮(622)固定,所述第二传动轴(64)的另一端与所述摆杆组件(3)的第一端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出风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杆组件(3)包括:
盖体(31),所述盖体(3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传动轴(64)固定连接,所述盖体(31)的第二端被构造为内凹的;以及
底座(32),所述底座(32)的第一端也与所述第二传动轴(64)固定连接,所述底座(32)的第二端也被构造为内凹的;所述盖体(31)和所述底座(32)拼凑形成安装腔(33),所述第二动力源(4)安装于所述安装腔(33)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出风口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传动机构(7),设置于所述第二动力源(4)和所述导风板(5)的第一端之间,所述第二动力源(4)通过所述第二传动机构(7)带动所述导风板(5)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出风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机构(7)包括:
第二齿轮组(71),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三齿轮(711)和第四齿轮(712),所述第三齿轮(711)和所述第四齿轮(712)位于所述安装腔(33)中,所述第三齿轮(711)与所述第二动力源(4)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
连接件(72),所述连接件(7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齿轮(712)驱动连接;所述底座(32)设置有第三通孔(321),所述连接件(72)的第二端伸出所述第三通孔(321)且与导风板(5)卡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出风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72)的第二端设置有多个凸起(721),所述导风板(5)设置有内凹部(51),所述凸起(721)卡入所述内凹部(51)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出风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721)的数量为三个,其中一个凸起(721)位于另外两个凸起(721)之间,且该凸起(721)沿着自身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与所述另外两个凸起(721)中心连线相交。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出风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源(2)和所述第二动力源(4)至少其中之一采用偏心电机。
14.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3任一所述的空调出风口组件。
CN202021827632.2U 2020-08-27 2020-08-27 空调出风口组件以及空调 Active CN2122993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27632.2U CN212299361U (zh) 2020-08-27 2020-08-27 空调出风口组件以及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27632.2U CN212299361U (zh) 2020-08-27 2020-08-27 空调出风口组件以及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99361U true CN212299361U (zh) 2021-01-05

Family

ID=739384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27632.2U Active CN212299361U (zh) 2020-08-27 2020-08-27 空调出风口组件以及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993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681517B1 (en) In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CN108981126B (zh) 一种空调导风板组件、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8469112B (zh) 一种空调导风结构、空调器及空调器出风控制方法
WO2022252645A1 (zh) 立式空调
CN108386906B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11878986A (zh) 空调出风口组件以及空调
CN212299361U (zh) 空调出风口组件以及空调
CN214949730U (zh) 导风板、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US20230417448A1 (en) Air outlet device and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CN108626783B (zh) 用于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板组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0267508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5951723U (zh) 导风组件、空调室内机
CN216281705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9944532U (zh) 空调器
CN210118845U (zh) 空调室内机
CN111947292A (zh) 具有双电机的导风组件及空调
CN108131818B (zh) 空调器的外壳组件、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14791469U (zh) 一种空调器
CN111102707A (zh) 壳体组件及空调器
CN217559966U (zh) 室内空调机
CN216620234U (zh) 出风结构及空调
CN220061923U (zh) 柜式空调室内机
CN112484153A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20187079U (zh) 一种驱动的导风板组件及其空调
CN219177829U (zh) 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