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97235U - 一种气压式自动扶手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压式自动扶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97235U
CN212297235U CN202021010011.5U CN202021010011U CN212297235U CN 212297235 U CN212297235 U CN 212297235U CN 202021010011 U CN202021010011 U CN 202021010011U CN 212297235 U CN212297235 U CN 2122972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air pump
sucking disc
air
exhaust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1001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泓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ua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ua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ua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ua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1001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972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972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972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ooks, Suction Cups, And Attachment By Adhes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压式自动扶手,属于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扶手容易脱落的问题。本气压式自动扶手,包括呈把手状的外壳,所述外壳的两端具有呈圆形的连接口,所述外壳两端内均固连有吸盘且两个吸盘分别部分伸出两个连接口,吸盘均贯穿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一端位于吸盘远离所述外壳的一侧,所述外壳内固定有气泵,所述气泵通过排气管与两个所述通孔的另一端相连通。本气压式自动扶手具有吸附稳定性好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气压式自动扶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扶手,尤其涉及一种气压式自动扶手。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各类扶手都是通过螺钉固定等方式牢牢地固定在墙壁或者地板或者其它可以固定的地方,这些固定扶手被固定时,往往要破坏墙面,固定后不宜移动,拆装较为不便。
为此,人们设计了一种便捷式扶手并申请了中国专利(其申请号为:201920670661.3;其公告号为:CN209904601U),该便捷式扶手包括外壳体,外壳体的中部为手持部,外壳体的两端设有圆形扩大部,圆形扩大部上端安装有翻转按钮,圆形扩大部底端安装有吸盘,圆形扩大部内部安装有弹簧,翻转按钮通过连杆穿过弹簧连接吸盘,弹簧一侧固定在连杆吸盘端,另一侧卡在壳体扩大部分的顶壁,翻转按钮翻转时通过拉动连杆来压缩弹簧,加大吸盘与所系平面之间的负压吸引力。该便携式扶手使用时,将吸盘朝向墙面的方向将扶手按压到墙面,使得吸盘被压平,减少吸盘内的空气,再分别翻转上端的两个翻转按钮,使得吸盘被向远离墙面的方向拉出,增大吸盘与墙体之间的空腔,进而增大吸盘两侧的压差,使得扶手在空气压力下牢牢地固定在墙面上。
但是,上述便捷式扶手仅仅通过对吸盘进行施压形变的方式来形成吸盘内外的压差,依靠该压差来实现吸盘和墙面之间的固定,在固定的过程中,吸盘内仍具有一定的气压,且长期使用后,因墙面不平整、吸盘老化等因素,容易造成吸盘处发生漏气,减小了吸盘内外的压差,进而导致扶手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气压式自动扶手,解决了现有扶手容易脱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气压式自动扶手,包括呈把手状的外壳,所述外壳的两端具有呈圆形的连接口,所述外壳两端内均固连有吸盘且两个吸盘分别部分伸出两个连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均贯穿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一端位于吸盘远离所述外壳的一侧,所述外壳内固定有气泵,所述气泵通过排气管与两个所述通孔的另一端相连通。
本气压式自动扶手使用时,将吸盘朝向墙面的方向,按下外壳,使得吸盘形变并紧靠墙面,之后,气泵工作,通过通孔将吸盘和墙面之间的空气抽出,则吸盘在外侧的大气压作用下紧紧抵靠在墙面上,保证了本气压式自动扶手吸附的稳定性,不会脱落。
在上述的一种气压式自动扶手中,所述排气管上还连接有能在气泵停止工作时阻断所述排气管的阻断阀,所述阻断阀和吸盘之间的排气管上还连接有气压传感器,所述气泵能在气压传感器检测到的气压值高于设定值时启动抽气。通过气压传感器检测吸盘和墙面之间的气压大小,当气压变大时,吸盘内外的压差变小,吸附力变小,当气压变大到设定值时,表示吸盘的吸附力受到一定影响,可重新启动气泵抽气,降低吸盘内的气压,以保证吸盘的吸附力。这里,气压的设定值可在0~50kpa之间,具体可选择10kpa、20kpa等。
在上述的一种气压式自动扶手中,所述吸盘呈圆形,吸盘的直径大于所述连接口的直径,且当所述气泵工作时,所述外壳两端的端面能紧压在所述吸盘上。圆形的外壳端面对圆形的吸盘边沿进行紧密抵靠,使得吸盘和墙面之间的密封性更好,避免吸盘漏气,保证吸盘的吸附力。
在上述的一种气压式自动扶手中,所述阻断阀和吸盘之间的排气管上还连接有能将排气管内与排气管外侧相连通的进气阀。
在上述的一种气压式自动扶手中,所述外壳上还连接有能控制所述气泵和进气阀启闭的触发开关。
在上述的一种气压式自动扶手中,所述外壳内还固定有能为所述气泵供电的供电单元。
在上述的一种气压式自动扶手中,所述外壳内还固定有控制电路,所述气压传感器和气泵均与所述控制电路相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气压式自动扶手中,所述通孔包括直孔段和斜孔段,所述直孔段沿所述吸盘的轴向开设,且直孔段的一端位于所述吸盘远离所述外壳的一侧,所述斜孔段的一端与所述直孔段的另一端相连通,所述斜孔段的另一端向所述外壳的中部方向延伸并与所述排气管相连通。
在上述的一种气压式自动扶手中,所述阻断阀包括单向阀。
作为另一种情况,在上述的一种气压式自动扶手中,所述阻断阀包括电磁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气压式自动扶手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气泵抽取吸盘和墙面之间的空腔的空气,使得吸盘两侧的压差更大,吸盘吸附更稳定;
2、通过气压传感器检测吸盘和墙面之间的气压情况,并在该气压增大后自动控制气泵工作,保证吸盘两侧具有足够的压差,进一步提高吸盘吸附的稳定性,使得扶手不会脱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气压式自动扶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连接口;3、吸盘;4、通孔;5、气泵;6、排气管;7、阻断阀;8、气压传感器;9、进气阀;10、触发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气压式自动扶手包括呈U型把手状的外壳1,外壳1内具有空腔,外壳1的两端端部具有贯穿开设的呈圆形的连接口2,外壳1两端内均固连有吸盘3且两个吸盘3分别部分伸出两个连接口2。在本实施例中,吸盘3包括呈圆盘状的主体以及呈杆状的杆部,杆部沿主体的轴向固定在主体靠近外壳1的一侧,该杆部与外壳1固连,主体的直径大于连接口2的直径。
因外壳1两端处的结构相同,以下以其中一端处的结构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吸盘3贯穿开设有通孔4,该通孔4包括直孔段和斜孔段,直孔段沿吸盘3的轴向开设,且直孔段的一端位于吸盘3远离外壳1的一侧,斜孔段的一端与直孔段的另一端相连通,斜孔段的另一端向外壳1的中部方向延伸。
外壳1内还固定有气泵5、供电单元、阻断阀7、进气阀9、控制电路以及气压传感器8,气泵5、进气阀9以及气压传感器8均与控制电路相连接。其中,气泵5通过排气管6与两个通孔4斜孔段的另一端相连通,阻断阀7连接在排气管6上并能在气泵5停止工作时阻断排气管6,进气阀9连接在排气管6的支路上,能将排气管6内与排气管6外侧相连通。气压传感器8连接在阻断阀7和吸盘3之间的排气管6上,控制电路能接收气压传感器8检测到的气压值高于设定值的信号并控制气泵5启动抽气。外壳1上还连接有能控制气泵5和进气阀9启闭的触发开关10。
在本实施例中,阻断阀7包括单向阀;进气阀9为电磁阀;气压传感器8预设的气压设定值为0~50kpa,优选10kpa或20kpa。
本气压式自动扶手使用时,将吸盘3朝向墙面的方向向墙面按下外壳1,使得吸盘3形变并紧靠墙面,之后,触动触发开关10,气泵5工作,作为阻断阀7的单向阀开启,通过排气管6和通孔4将吸盘3和墙面之间的空气抽出,则吸盘3在外侧的大气压作用下紧紧抵靠在墙面上,外壳1两端的端面也紧压在吸盘3外沿上。控制电路根据气压传感器8检测到的气压情况,控制气泵5停止工作。于此同时,单向阀阻断排气管6,外界的空气不会从排气管6进入吸盘3和墙面之间,保证了本气压式自动扶手吸附的稳定性,不会脱落。
需要取下自动扶手时,触动触发开关10,控制电路控制进气阀9开启,使得外界的空气依次经过进气阀9、排气管6和通孔4进入到吸盘3和墙面之间,使得吸盘3两侧迅速恢复到压力平衡,自动扶手即可取下。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阻断阀7可包括电磁阀,该电磁阀与控制电路相连接,由控制电路在控制气泵5启动时同时开启,在控制气泵5停止工作时同时关闭。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气压式自动扶手,包括呈把手状的外壳(1),所述外壳(1)的两端具有呈圆形的连接口(2),所述外壳(1)两端内均固连有吸盘(3)且两个吸盘(3)分别部分伸出两个连接口(2),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3)均贯穿开设有通孔(4),所述通孔(4)的一端位于吸盘(3)远离所述外壳(1)的一侧,所述外壳(1)内固定有气泵(5),所述气泵(5)通过排气管(6)与两个所述通孔(4)的另一端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压式自动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6)上还连接有能在气泵(5)停止工作时阻断所述排气管(6)的阻断阀(7),所述阻断阀(7)和吸盘(3)之间的排气管(6)上还连接有气压传感器(8),所述气泵(5)能在气压传感器(8)检测到的气压值高于设定值时启动抽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气压式自动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3)呈圆形,吸盘(3)的直径大于所述连接口(2)的直径,且当所述气泵(5)工作时,所述外壳(1)两端的端面能紧压在所述吸盘(3)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压式自动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断阀(7)和吸盘(3)之间的排气管(6)上还连接有能将排气管(6)内与排气管(6)外侧相连通的进气阀(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气压式自动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上还连接有能控制所述气泵(5)和进气阀(9)启闭的触发开关(10)。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气压式自动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还固定有能为所述气泵(5)供电的供电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压式自动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还固定有控制电路,所述气压传感器(8)和气泵(5)均与所述控制电路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气压式自动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4)包括直孔段和斜孔段,所述直孔段沿所述吸盘(3)的轴向开设,且直孔段的一端位于所述吸盘(3)远离所述外壳(1)的一侧,所述斜孔段的一端与所述直孔段的另一端相连通,所述斜孔段的另一端向所述外壳(1)的中部方向延伸并与所述排气管(6)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压式自动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断阀(7)包括单向阀。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压式自动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断阀(7)包括电磁阀。
CN202021010011.5U 2020-06-04 2020-06-04 一种气压式自动扶手 Active CN2122972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10011.5U CN212297235U (zh) 2020-06-04 2020-06-04 一种气压式自动扶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10011.5U CN212297235U (zh) 2020-06-04 2020-06-04 一种气压式自动扶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97235U true CN212297235U (zh) 2021-01-05

Family

ID=739398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10011.5U Active CN212297235U (zh) 2020-06-04 2020-06-04 一种气压式自动扶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9723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58746A (zh) * 2022-03-16 2022-06-24 任普杰 一种调节吸力的吸盘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58746A (zh) * 2022-03-16 2022-06-24 任普杰 一种调节吸力的吸盘
CN114658746B (zh) * 2022-03-16 2024-04-12 南京朔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调节吸力的吸盘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613666U (zh) 一种真空食物加工装置
US4319570A (en) Tracheal suction pump designed primarily for aspiration purposes
DE60225747D1 (de) Kontrollventil für Kompressoren mit variabler Fördermenge
CN212297235U (zh) 一种气压式自动扶手
EP1467098A3 (en) Control valve for capacity compressor
EP1582743A3 (en) Control valve for variable displacement compressor
CN114435953A (zh) 机械迟滞式的真空保持节能控制装置
CN111297306A (zh) 一种内窥镜用吸引组件及内窥镜
WO2018218793A1 (zh) 电饭煲的控制方法和电饭煲
CN205479484U (zh) 一种大流量两位四通阀
CN210919770U (zh) 一种吸盘和应用有该吸盘的抽气系统
CN209350111U (zh) 一种气动吸盘式固定装置
WO2015074556A1 (zh) 压力检测与泄气装置及带有该装置的吸附式机器人
CN209340113U (zh) 一种真空储物柜的磁感开关结构
CN208784399U (zh) 烹饪器具
CN209995698U (zh) 一种磁感控制的抽屉式真空储物柜
WO2002086322A3 (en) Fluid controlled pumping system and method
CN216917710U (zh) 机械迟滞式的真空保持节能控制装置
KR200219742Y1 (ko) 부항기용 부항컵의 밸브구조
CN214484216U (zh) 一种蒸箱
CN203828852U (zh) 压力检测与泄气装置及带有该装置的吸附式机器人
CN214484215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智能蒸箱
CN109984559A (zh) 烹饪器具和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
CN218494317U (zh) 自带抽气泵的压缩袋密封阀
CN108613455A (zh) 抽气装置以及具有抽气装置的冰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