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96421U - 底座结构和放顶煤液压支架 - Google Patents

底座结构和放顶煤液压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96421U
CN212296421U CN202021964752.7U CN202021964752U CN212296421U CN 212296421 U CN212296421 U CN 212296421U CN 202021964752 U CN202021964752 U CN 202021964752U CN 212296421 U CN212296421 U CN 2122964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rib
rib plate
base structure
bas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6475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鲍鹏飞
孙晓亮
周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Heav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Heav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Heav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Heav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6475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964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964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964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底座结构和放顶煤液压支架,其中,底座结构包括:底座本体;立柱,设于底座本体上;第一筋板,与底座本体相连;固定板,设于底座本体上,固定板位于第一筋板靠近立柱的一侧;压板,压板位于第一筋板靠近立柱的一侧;连接件,连接件依次穿过固定板、压板和第一筋板,通过压板和第一筋板的配合能够限制立柱的运动范围。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由于连接件由底座结构的外侧向底座结构的内侧穿入,因此连接件穿入时不会受到第一筋板高度的影响,且相对于在第一筋板及其周边的位置进行开口以留出安装空间的方式而言,连接件的安装与拆卸更加便捷,方便装配及检修,底座结构的整体强度更强,提高了安全系数。

Description

底座结构和放顶煤液压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涉及液压支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底座结构和一种放顶煤液压支架。
背景技术
在放顶煤液压支架中,底座后端的主筋较高,会影响到固定销的正常装配。现有技术中,在主筋及其周边的位置进行开口,留出安装空间。但固定销的安装与拆卸仍存在困难,因而不便于对液压支架进行装配及检修,且采取这种方式会影响到底座的整体强度,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底座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底座结构的放顶煤液压支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底座结构,包括:底座本体;立柱,设于底座本体上;第一筋板,与底座本体相连;固定板,设于底座本体上,固定板位于第一筋板靠近立柱的一侧;压板,压板位于第一筋板靠近立柱的一侧;连接件,连接件依次穿过固定板、压板和第一筋板,通过压板和第一筋板的配合能够限制立柱的运动范围。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底座结构的实施例,包括底座本体、立柱、第一筋板、固定板、压板以及连接件。其中,底座本体通常设置在地面上。第一筋板与底座本体相连,第一筋板与底座本体之间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固定连接。进一步地,第一筋板与底座本体之间可以为一体式结构,相对于后加工的方式而言,一体式结构的力学性能较好,从而能够提高连接强度。另外,由于第一筋板和底座本体之间一体成型,提高了底座结构的整体性,减少零部件数量,减少安装工序,提高安装效率。
此外,立柱和固定板均设于底座本体上,固定板位于第一筋板靠近立柱的一侧,压板位于第一筋板靠近立柱的一侧。立柱与底座本体之间可以接触,也可以不接触。进一步地,立柱可以通过其他零部件与底座本体相连。固定板可以直接连接在底座本体上,也可以是通过其他零部件与底座本体相连。
进一步地,连接件依次穿过固定板、压板以及第一筋板,通过压板和第一筋板的配合能够限制立柱的运动范围。压板处在固定板与第一筋板之间的位置,固定板、压板以及第一筋板通过连接件实现连接。连接件可以是穿过压板的一端,此时压板可以绕连接件的轴线进行转动,进一步地,第一筋板可以对压板远离连接件的一端进行约束,可以理解为,第一筋板能够对压板的转动范围进行限制,进而压板可以对立柱的运动范围进行约束,因此通过压板和第一筋板的配合能够限制立柱的运动范围。
进一步地,第一筋板可以为底座结构中的内侧主筋板,因而第一筋板会通过摆梁千斤顶与摆动梁进行连接,第一筋板的高度会很高,而固定板所处位置相对于第一筋板所处位置为底座结构中的外侧,将连接件依次穿过固定板、压板以及第一筋板,通过压板和第一筋板的配合限制立柱的运动范围。由于连接件由底座结构的外侧向底座结构的内侧穿入,因此连接件穿入时不会受到第一筋板高度的影响。且相对于在第一筋板及其周边的位置进行开口以留出安装空间的方式而言,连接件的安装与拆卸更加便捷,方便装配及检修,底座结构的整体强度更强,提高了安全系数。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限位结构,设于固定板上,限位结构能够限制连接件的移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设于固定板上的限位结构能够限制连接件的移动,可以理解为,限位结构可以限制连接件的轴向移动,将连接件依次穿过固定板、压板以及第一筋板后,通过设置限位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连接件在工作过程中由于长时间的振动而掉落,提高了安全系数。
进一步地,限位结构可以设置在固定板本身的结构中,还可以是以独立零部件的形式设置在固定板上。更进一步地,当限位结构是独立零部件时,限位结构可以设置在固定板靠近第一筋板的位置,也可以设置在固定板远离第一筋板的位置。当限位结构位于固定板远离第一筋板的一侧时,即限位结构处在底座结构的外侧,更加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操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限位结构包括:限位块,设于固定板远离第一筋板的一侧,连接件依次穿过限位块、固定板、压板以及第一筋板;限位部,设于连接件上;限位件,设于限位块上,限位件能够限制连接件的移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限位结构包括限位块、限位部以及限位件。其中,限位块设于固定板远离第一筋板的一侧,即限位块处在底座结构的外侧,更加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操作。进一步地,限位块与固定板之间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固定连接。更进一步地,限位块与固定板之间可以是一体式结构,相对于后加工的方式而言,一体式结构的力学性能较好,从而能够提高连接强度。另外,由于限位块和固定板之间一体成型,提高了底座结构的整体性,减少零部件数量,减少安装工序,提高安装效率。
此外,连接件依次穿过限位块、固定板、压板以及第一筋板,限位部设于连接件上,限位件设于限位块上,通过限位件与限位部的配合从而限制连接件的轴向运动,进而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连接件在工作过程中由于长时间的振动而掉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限位部为环形槽,限位件为U型卡,U型卡的开口端能够伸入到限位块内部,且U型卡能够与环形槽配合以限制连接件的轴向移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限位部为环形槽,限位件为U型卡,U型卡的开口端能够伸入到限位块的内部,可以理解为,限位块上可以开设有安装孔,U型卡的两腿可以通过安装孔伸入到限位块的内部,且U型卡能够与环形槽配合,即U型卡的两腿插入环形槽,从而U型卡可以阻挡连接件的轴向移动。
进一步地,U型卡的开口端朝下,可以理解为,U型卡由上至下穿入限位块,从而可以防止U型卡掉落,不能继续限制连接件的轴向移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筋板包括:筋板主体,与底座本体相连;挡块,设于筋板主体靠近固定板的一侧,通过压板和挡块的配合能够限制立柱的运动范围。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筋板包括筋板主体和挡块。其中,筋板主体与底座本体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固定连接。进一步地,筋板主体与底座本体可以是一体式结构,相对于后加工的方式,一体式结构的力学性能好,连接强度更高。
此外,挡块设于筋板主体靠近固定板的一侧,由于连接件依次穿过固定板、压板以及第一筋板,因此压板可以绕连接件的轴线进行转动,进一步地,挡块可以对压板远离连接件的一端进行约束,可以理解为,挡块能够对压板的转动范围进行限制,进而压板可以对立柱的运动范围进行约束,因此通过压板和挡块的配合能够限制立柱的运动范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立柱包括:柱体;缸底,设于柱体的底部;延伸部,延伸部由缸底向下延伸而成,底座本体的顶部凹陷形成柱窝,柱窝与延伸部位置对应。
在该技术方案中,立柱包括柱体、缸底以及延伸部。其中,缸底设于柱体的底部,即缸底位于立柱更加靠近底座本体的位置。此外,延伸部由缸底向下延伸而成,即延伸部与缸底为一体式结构,相对于后加工的方式而言,一体式结构力学性能好,连接强度更高。底座本体的顶部凹陷形成柱窝,柱窝与延伸部位置对应。进一步地,延伸部靠近柱窝的一侧呈弧形,柱窝的内壁也呈弧形,在工作过程中,立柱会有一个运动范围,可以理解为,立柱的运动范围在上极限位置与下极限位置之间,立柱处于下极限位置时,延伸部靠近柱窝的侧壁与柱窝完全贴合;立柱处于上极限位置时,由于第一筋板和压板的配合对立柱的运动范围进行约束,因此延伸部不会完全脱离柱窝。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压板能够限制缸底的运动范围,压板的底部向下延伸形成第一配合部,缸底的顶部凹陷形成第二配合部,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位置对应。
在该技术方案中,压板的底部向下延伸形成第一配合部,即第一配合部与压板为一体式结构,相对于后加工的方式而言,一体式结构的力学性能好,连接强度更高。缸底的顶部凹陷形成第二配合部,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位置对应。进一步地,第一配合部靠近第二配合部的一侧呈弧形,第二配合部的内壁也呈弧形,由于在工作过程中,立柱会有一个运动范围,当立柱向上极限位置运动时,第二配合部会向上顶起第一配合部;当立柱向下极限位置运动时,第二配合部会随着第一配合部向下运动。通过设置弧形面,可以起到导向的作用,使得运动过程更加平稳。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肋板,与底座本体相连,肋板设于第一筋板靠近立柱的一侧,固定板与肋板相连。
在该技术方案中,肋板与底座本体相连,进一步地,肋板与底座本体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固定连接。更进一步地,相对于后加工的方式而言,一体式结构的力学性能较好,从而能够提高连接强度。另外,由于肋板和底座本体一体成型,提高了底座结构的整体性,减少零部件数量,减少安装工序,提高安装效率。固定板与肋板相连,可以理解为,固定板通过肋板与底座本体相连。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第二筋板,与底座本体相连,第二筋板设于固定板远离第一筋板的一侧。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筋板与底座本体相连,第二筋板与底座本体之间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固定连接。进一步地,第二筋板与底座本体为一体式结构,相对于后加工的方式而言,一体式结构的力学性能较好,从而能够提高连接强度。另外,由于第一筋板和底座本体之间一体成型,提高了底座结构的整体性,减少零部件数量,减少安装工序,提高安装效率。
此外,第二筋板设于固定板远离第一筋板的一侧,即第二筋板处于底座结构的外侧。通过设置第二筋板可以加强底座结构的整体强度。
进一步地,立柱的运动范围可以由多个压板进行限制,处于外侧的压板可以直接与第二筋板通过销轴连接,由于此处的销轴也处于外侧,因此便于工作人员进行安装与拆卸。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放顶煤液压支架,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底座结构;顶梁,与底座结构中的立柱远离底座本体的一端相连;摆梁,与顶梁的一端相连;顶升件,顶升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筋板以及摆梁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放顶煤液压支架的实施例,包括底座结构、顶梁、摆梁以及顶升件。通常情况下,底座结构直接设置在地面上,顶梁与底座结构中的立柱远离底座本体的一端相连。此外,摆梁与顶梁的一端相连,顶升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筋板以及摆梁相连。由于第一筋板需要通过顶升件与摆梁相连,因此第一筋板通常会很高,而连接件由底座结构的外侧向底座结构的内侧穿入,故连接件穿入时不会受到第一筋板高度的影响。
进一步地,工作过程中,顶升件会带动摆梁进行摆动,为后部刮板机提供保护空间。
其中,由于放顶煤液压支架包括上述第一方面中的任一底座结构,故而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底座结构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底座结构(去掉柱体)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中A-A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限位结构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限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放顶煤液压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7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底座本体;11:柱窝;2:立柱;21:柱体;22:缸底;23:第二配合部;24:延伸部;3:第一筋板;31:筋板主体;32:挡块;41:肋板;42:固定板;51:压板;52:第一配合部;6:连接件;71:限位块;72:限位部;73:限位件;8:第二筋板;91:顶梁;92:摆梁;93:顶升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7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底座结构和放顶煤液压支架。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底座结构,包括底座本体1、立柱2、第一筋板3、肋板41、固定板42、压板51以及连接件6。其中,立柱2设于底座本体1上,第一筋板3与底座本体1为一体式结构,且肋板41与底座本体1为一体式结构,相对于后加工的方式而言,一体式结构的力学性能较好,从而能够提高连接强度。另外,由于第一筋板3和底座本体1之间以及肋板41与底座本体1之间均为一体成型,提高了底座结构的整体性,减少零部件数量,减少安装工序,提高安装效率。
此外,固定板42与肋板41相连,且固定板42位于第一筋板3靠近立柱2的一侧,压板51也位于第一筋板3靠近立柱2的一侧,且压板51处在固定板42与第一筋板3之间的位置。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连接件6依次穿过固定板42、压板51以及第一筋板3,可以理解为,固定板42、压板51以及第一筋板3通过连接件6实现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连接件6穿过压板51的一端,此时压板51可以绕连接件6的轴线进行转动,进一步地,第一筋板3对压板51远离连接件6的一端进行约束,可以理解为,第一筋板3能够对压板51的转动范围进行限制,进而压板51可以对立柱2的运动范围进行约束,因此通过压板51和第一筋板3的配合能够限制立柱2的运动范围。
进一步地,第一筋板3为底座结构中的内侧主筋板,因而第一筋板3会通过摆梁92千斤顶与摆动梁进行连接,第一筋板3的高度会很高,而固定板42所处位置相对于第一筋板3所处位置为底座结构中的外侧,将连接件6依次穿过固定板42、压板51以及第一筋板3,通过压板51和第一筋板3的配合限制立柱2的运动范围。由于连接件6由底座结构的外侧向底座结构的内侧穿入,因此连接件6穿入时不会受到第一筋板3高度的影响。且相对于在第一筋板及其周边的位置进行开口以留出安装空间的方式而言,连接件6的安装与拆卸更加便捷,方便装配及检修,底座结构的整体强度更强,提高了安全系数。
具体地,连接件6为销轴。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筋板3与底座本体1可拆卸连接。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肋板41与底座本体1可拆卸连接。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固定板42与肋板41可拆卸连接。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固定板42与肋板41固定连接。
实施例二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底座结构,包括底座本体1、立柱2、第一筋板3、肋板41、固定板42、压板51以及连接件6。其中,立柱2设于底座本体1上,第一筋板3与底座本体1为一体式结构,且肋板41与底座本体1为一体式结构,相对于后加工的方式而言,一体式结构的力学性能较好,从而能够提高连接强度。另外,由于第一筋板3和底座本体1之间以及肋板41与底座本体1之间均为一体成型,提高了底座结构的整体性,减少零部件数量,减少安装工序,提高安装效率。
此外,固定板42与肋板41相连,且固定板42位于第一筋板3靠近立柱2的一侧,压板51也位于第一筋板3靠近立柱2的一侧,且压板51处在固定板42与第一筋板3之间的位置。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连接件6依次穿过固定板42、压板51以及第一筋板3,可以理解为,固定板42、压板51以及第一筋板3通过连接件6实现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连接件6穿过压板51的一端,此时压板51可以绕连接件6的轴线进行转动,进一步地,第一筋板3对压板51远离连接件6的一端进行约束,可以理解为,第一筋板3能够对压板51的转动范围进行限制,进而压板51可以对立柱2的运动范围进行约束,因此通过压板51和第一筋板3的配合能够限制立柱2的运动范围。
进一步地,第一筋板3为底座结构中的内侧主筋板,因而第一筋板3会通过摆梁92千斤顶与摆动梁进行连接,第一筋板3的高度会很高,而固定板42所处位置相对于第一筋板3所处位置为底座结构中的外侧,将连接件6依次穿过固定板42、压板51以及第一筋板3,通过压板51和第一筋板3的配合限制立柱2的运动范围。由于连接件6由底座结构的外侧向底座结构的内侧穿入,因此连接件6穿入时不会受到第一筋板3高度的影响。且相对于在第一筋板及其周边的位置进行开口以留出安装空间的方式而言,连接件6的安装与拆卸更加便捷,方便装配及检修,底座结构的整体强度更强,提高了安全系数。
进一步地,底座结构还包括限位结构,如图3和图4所示,限位结构包括限位块71、限位部72以及限位件73。限位块71设于固定板42远离第一筋板3的一侧,即限位块71处在底座结构的外侧,更加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操作。限位块71与固定板42之间可以是一体式结构,相对于后加工的方式而言,一体式结构的力学性能较好,从而能够提高连接强度。另外,由于限位块71和固定板42之间一体成型,提高了底座结构的整体性,减少零部件数量,减少安装工序,提高安装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连接件6依次穿过限位块71、固定板42、压板51以及第一筋板3,限位部72设于连接件6上,限位件73设于限位块71上。
具体地,如图4至图6所示,限位部72为环形槽,限位件73为U型卡,U型卡的开口端能够伸入到限位块71的内部,可以理解为,限位块71上开设有安装孔,U型卡的两腿可以通过安装孔伸入到限位块71的内部,且U型卡能够与环形槽配合,即U型卡的两腿插入环形槽,从而U型卡可以阻挡连接件6的轴向移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连接件6在工作过程中由于长时间的振动而掉落,提高了安全系数。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限位块71与固定板42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实施例三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底座结构,包括底座本体1、立柱2、第一筋板3、肋板41、固定板42、压板51以及连接件6。其中,立柱2设于底座本体1上,第一筋板3与底座本体1为一体式结构,且肋板41与底座本体1为一体式结构,相对于后加工的方式而言,一体式结构的力学性能较好,从而能够提高连接强度。另外,由于第一筋板3和底座本体1之间以及肋板41与底座本体1之间均为一体成型,提高了底座结构的整体性,减少零部件数量,减少安装工序,提高安装效率。
此外,固定板42与肋板41相连,且固定板42位于第一筋板3靠近立柱2的一侧,压板51也位于第一筋板3靠近立柱2的一侧,且压板51处在固定板42与第一筋板3之间的位置。
进一步地,第一筋板3包括筋板主体31和挡块32,挡块32位于筋板主体31靠近固定板42的一侧。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连接件6依次穿过固定板42、压板51以及筋板主体31,可以理解为,固定板42、压板51以及第一筋板3通过连接件6实现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连接件6穿过压板51的一端,此时压板51可以绕连接件6的轴线进行转动,进一步地,挡块32对压板51远离连接件6的一端进行约束,可以理解为,挡块32能够对压板51的转动范围进行限制,进而压板51可以对立柱2的运动范围进行约束,因此通过压板51和第一筋板3中挡块32的配合能够限制立柱2的运动范围。
进一步地,第一筋板3为底座结构中的内侧主筋板,因而第一筋板3会通过摆梁92千斤顶与摆动梁进行连接,第一筋板3的高度会很高,而固定板42所处位置相对于第一筋板3所处位置为底座结构中的外侧,将连接件6依次穿过固定板42、压板51以及筋板主体31,通过压板51和挡块32的配合限制立柱2的运动范围。由于连接件6由底座结构的外侧向底座结构的内侧穿入,因此连接件6穿入时不会受到第一筋板3高度的影响。且相对于在第一筋板及其周边的位置进行开口以留出安装空间的方式而言,连接件6的安装与拆卸更加便捷,方便装配及检修,底座结构的整体强度更强,提高了安全系数。
进一步地,底座结构还包括限位结构,如图3和图4所示,限位结构包括限位块71、限位部72以及限位件73。限位块71设于固定板42远离第一筋板3的一侧,即限位块71处在底座结构的外侧,更加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操作。限位块71与固定板42之间可以是一体式结构,相对于后加工的方式而言,一体式结构的力学性能较好,从而能够提高连接强度。另外,由于限位块71和固定板42之间一体成型,提高了底座结构的整体性,减少零部件数量,减少安装工序,提高安装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连接件6依次穿过限位块71、固定板42、压板51以及筋板主体31,限位部72设于连接件6上,限位件73设于限位块71上。
具体地,如图4至图6所示,限位部72为环形槽,限位件73为U型卡,U型卡的开口端能够伸入到限位块71的内部,可以理解为,限位块71上开设有安装孔,U型卡的两腿可以通过安装孔伸入到限位块71的内部,且U型卡能够与环形槽配合,即U型卡的两腿插入环形槽,从而U型卡可以阻挡连接件6的轴向移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连接件6在工作过程中由于长时间的振动而掉落,提高了安全系数。
进一步地,立柱2包括柱体21、缸底22以及延伸部24。缸底22设于柱体21的底部,即缸底22位于立柱2更加靠近底座本体1的位置。延伸部24由缸底22向下延伸而成,即延伸部24与缸底22为一体式结构,相对于后加工的方式而言,一体式结构力学性能好,连接强度更高。底座本体1的顶部凹陷形成柱窝11,柱窝11与延伸部24位置对应。进一步地,延伸部24靠近柱窝11的一侧呈弧形,柱窝11的内壁也呈弧形,在工作过程中,立柱2会有一个运动范围,可以理解为,立柱2的运动范围在上极限位置与下极限位置之间,立柱2处于下极限位置时,延伸部24靠近柱窝11的侧壁与柱窝11完全贴合;立柱2处于上极限位置时,由于第一筋板3和压板51的配合对立柱2的运动范围进行约束,因此延伸部24不会完全脱离柱窝11。
实施例四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底座结构,包括底座本体1、立柱2、第一筋板3、肋板41、固定板42、压板51以及连接件6。其中,立柱2设于底座本体1上,第一筋板3与底座本体1为一体式结构,且肋板41与底座本体1为一体式结构,相对于后加工的方式而言,一体式结构的力学性能较好,从而能够提高连接强度。另外,由于第一筋板3和底座本体1之间以及肋板41与底座本体1之间均为一体成型,提高了底座结构的整体性,减少零部件数量,减少安装工序,提高安装效率。
此外,固定板42与肋板41相连,且固定板42位于第一筋板3靠近立柱2的一侧,压板51也位于第一筋板3靠近立柱2的一侧,且压板51处在固定板42与第一筋板3之间的位置。
进一步地,第一筋板3包括筋板主体31和挡块32,挡块32位于筋板主体31靠近固定板42的一侧。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连接件6依次穿过固定板42、压板51以及筋板主体31,可以理解为,固定板42、压板51以及第一筋板3通过连接件6实现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连接件6穿过压板51的一端,此时压板51可以绕连接件6的轴线进行转动,进一步地,挡块32对压板51远离连接件6的一端进行约束,可以理解为,挡块32能够对压板51的转动范围进行限制,进而压板51可以对立柱2的运动范围进行约束,因此通过压板51和第一筋板3中挡块32的配合能够限制立柱2的运动范围。
进一步地,第一筋板3为底座结构中的内侧主筋板,因而第一筋板3会通过摆梁92千斤顶与摆动梁进行连接,第一筋板3的高度会很高,而固定板42所处位置相对于第一筋板3所处位置为底座结构中的外侧,将连接件6依次穿过固定板42、压板51以及筋板主体31,通过压板51和挡块32的配合限制立柱2的运动范围。由于连接件6由底座结构的外侧向底座结构的内侧穿入,因此连接件6穿入时不会受到第一筋板3高度的影响。且相对于在第一筋板及其周边的位置进行开口以留出安装空间的方式而言,连接件6的安装与拆卸更加便捷,方便装配及检修,底座结构的整体强度更强,提高了安全系数。
进一步地,底座结构还包括限位结构,如图3和图4所示,限位结构包括限位块71、限位部72以及限位件73。限位块71设于固定板42远离第一筋板3的一侧,即限位块71处在底座结构的外侧,更加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操作。限位块71与固定板42之间可以是一体式结构,相对于后加工的方式而言,一体式结构的力学性能较好,从而能够提高连接强度。另外,由于限位块71和固定板42之间一体成型,提高了底座结构的整体性,减少零部件数量,减少安装工序,提高安装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连接件6依次穿过限位块71、固定板42、压板51以及筋板主体31,限位部72设于连接件6上,限位件73设于限位块71上。
具体地,如图4至图6所示,限位部72为环形槽,限位件73为U型卡,U型卡的开口端能够伸入到限位块71的内部,可以理解为,限位块71上开设有安装孔,U型卡的两腿可以通过安装孔伸入到限位块71的内部,且U型卡能够与环形槽配合,即U型卡的两腿插入环形槽,从而U型卡可以阻挡连接件6的轴向移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连接件6在工作过程中由于长时间的振动而掉落,提高了安全系数。
进一步地,立柱2包括柱体21、缸底22以及延伸部24。缸底22设于柱体21的底部,即缸底22位于立柱2更加靠近底座本体1的位置。延伸部24由缸底22向下延伸而成,即延伸部24与缸底22为一体式结构,相对于后加工的方式而言,一体式结构力学性能好,连接强度更高。底座本体1的顶部凹陷形成柱窝11,柱窝11与延伸部24位置对应。进一步地,延伸部24靠近柱窝11的一侧呈弧形,柱窝11的内壁也呈弧形,在工作过程中,立柱2会有一个运动范围,可以理解为,立柱2的运动范围在上极限位置与下极限位置之间,立柱2处于下极限位置时,延伸部24靠近柱窝11的侧壁与柱窝11完全贴合;立柱2处于上极限位置时,由于第一筋板3和压板51的配合对立柱2的运动范围进行约束,因此延伸部24不会完全脱离柱窝11。
进一步地,压板51的底部向下延伸形成第一配合部52,即第一配合部52与压板51为一体式结构,相对于后加工的方式而言,一体式结构的力学性能好,连接强度更高。缸底22的顶部凹陷形成第二配合部23,第一配合部52和第二配合部23位置对应。进一步地,第一配合部52靠近第二配合部23的一侧呈弧形,第二配合部23的内壁也呈弧形,由于在工作过程中,立柱2会有一个运动范围,当立柱2向上极限位置运动时,第二配合部23会向上顶起第一配合部52;当立柱2向下极限位置运动时,第二配合部23会随着第一配合部52向下运动。通过设置弧形面,可以起到导向的作用,使得运动过程更加平稳。
实施例五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底座结构,包括底座本体1、立柱2、第一筋板3、肋板41、固定板42、压板51以及连接件6。其中,立柱2设于底座本体1上,第一筋板3与底座本体1为一体式结构,且肋板41与底座本体1为一体式结构,相对于后加工的方式而言,一体式结构的力学性能较好,从而能够提高连接强度。另外,由于第一筋板3和底座本体1之间以及肋板41与底座本体1之间均为一体成型,提高了底座结构的整体性,减少零部件数量,减少安装工序,提高安装效率。
此外,固定板42与肋板41相连,且固定板42位于第一筋板3靠近立柱2的一侧,压板51也位于第一筋板3靠近立柱2的一侧,且压板51处在固定板42与第一筋板3之间的位置。
进一步地,第一筋板3包括筋板主体31和挡块32,挡块32位于筋板主体31靠近固定板42的一侧。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连接件6依次穿过固定板42、压板51以及筋板主体31,可以理解为,固定板42、压板51以及第一筋板3通过连接件6实现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连接件6穿过压板51的一端,此时压板51可以绕连接件6的轴线进行转动,进一步地,挡块32对压板51远离连接件6的一端进行约束,可以理解为,挡块32能够对压板51的转动范围进行限制,进而压板51可以对立柱2的运动范围进行约束,因此通过压板51和第一筋板3中挡块32的配合能够限制立柱2的运动范围。
进一步地,第一筋板3为底座结构中的内侧主筋板,因而第一筋板3会通过摆梁92千斤顶与摆动梁进行连接,第一筋板3的高度会很高,而固定板42所处位置相对于第一筋板3所处位置为底座结构中的外侧,将连接件6依次穿过固定板42、压板51以及筋板主体31,通过压板51和挡块32的配合限制立柱2的运动范围。由于连接件6由底座结构的外侧向底座结构的内侧穿入,因此连接件6穿入时不会受到第一筋板3高度的影响。且相对于在第一筋板及其周边的位置进行开口以留出安装空间的方式而言,连接件6的安装与拆卸更加便捷,方便装配及检修,底座结构的整体强度更强,提高了安全系数。
进一步地,底座结构还包括限位结构,如图3和图4所示,限位结构包括限位块71、限位部72以及限位件73。限位块71设于固定板42远离第一筋板3的一侧,即限位块71处在底座结构的外侧,更加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操作。限位块71与固定板42之间可以是一体式结构,相对于后加工的方式而言,一体式结构的力学性能较好,从而能够提高连接强度。另外,由于限位块71和固定板42之间一体成型,提高了底座结构的整体性,减少零部件数量,减少安装工序,提高安装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连接件6依次穿过限位块71、固定板42、压板51以及筋板主体31,限位部72设于连接件6上,限位件73设于限位块71上。
具体地,如图4至图6所示,限位部72为环形槽,限位件73为U型卡,U型卡的开口端能够伸入到限位块71的内部,可以理解为,限位块71上开设有安装孔,U型卡的两腿可以通过安装孔伸入到限位块71的内部,且U型卡能够与环形槽配合,即U型卡的两腿插入环形槽,从而U型卡可以阻挡连接件6的轴向移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连接件6在工作过程中由于长时间的振动而掉落,提高了安全系数。
进一步地,立柱2包括柱体21、缸底22以及延伸部24。缸底22设于柱体21的底部,即缸底22位于立柱2更加靠近底座本体1的位置。延伸部24由缸底22向下延伸而成,即延伸部24与缸底22为一体式结构,相对于后加工的方式而言,一体式结构力学性能好,连接强度更高。底座本体1的顶部凹陷形成柱窝11,柱窝11与延伸部24位置对应。进一步地,延伸部24靠近柱窝11的一侧呈弧形,柱窝11的内壁也呈弧形,在工作过程中,立柱2会有一个运动范围,可以理解为,立柱2的运动范围在上极限位置与下极限位置之间,立柱2处于下极限位置时,延伸部24靠近柱窝11的侧壁与柱窝11完全贴合;立柱2处于上极限位置时,由于第一筋板3和压板51的配合对立柱2的运动范围进行约束,因此延伸部24不会完全脱离柱窝11。
进一步地,压板51的底部向下延伸形成第一配合部52,即第一配合部52与压板51为一体式结构,相对于后加工的方式而言,一体式结构的力学性能好,连接强度更高。缸底22的顶部凹陷形成第二配合部23,第一配合部52和第二配合部23位置对应。进一步地,第一配合部52靠近第二配合部23的一侧呈弧形,第二配合部23的内壁也呈弧形,由于在工作过程中,立柱2会有一个运动范围,当立柱2向上极限位置运动时,第二配合部23会向上顶起第一配合部52;当立柱2向下极限位置运动时,第二配合部23会随着第一配合部52向下运动。通过设置弧形面,可以起到导向的作用,使得运动过程更加平稳。
进一步地,底座结构还包括第二筋板8,第二筋板8与底座本体1为一体式结构,相对于后加工的方式而言,一体式结构的力学性能较好,从而能够提高连接强度。另外,由于第一筋板3和底座本体1之间一体成型,提高了底座结构的整体性,减少零部件数量,减少安装工序,提高安装效率。第二筋板8设于固定板42远离第一筋板3的一侧,即第二筋板8处于底座结构的外侧。通过设置第二筋板8可以加强底座结构的整体强度。
进一步地,立柱2的运动范围可以由多个压板51进行限制,处于外侧的压板51可以直接与第二筋板8通过销轴连接,由于此处的销轴也处于外侧,因此便于工作人员进行安装与拆卸。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筋板8与底座本体1为可拆卸连接。
实施例六
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放顶煤液压支架,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底座结构、顶梁91、摆梁92以及顶升件93。通常情况下,底座结构直接设置在地面上,顶梁91与底座结构中的立柱2远离底座本体1的一端相连。此外,摆梁92与顶梁91的一端相连,顶升件9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筋板以及摆梁92相连。由于第一筋板需要通过顶升件93与摆梁92相连,因此第一筋板通常会很高,而连接件6由底座结构的外侧向底座结构的内侧穿入,故连接件6穿入时不会受到第一筋板3高度的影响。
进一步地,工作过程中,顶升件93会带动摆梁92进行摆动,为后部刮板机提供保护空间。
本实施例提供的放顶煤液压支架,因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底座结构,从而具有以上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结构和放顶煤液压支架的实施例,由于连接件由底座结构的外侧向底座结构的内侧穿入,因此连接件穿入时不会受到第一筋板高度的影响。且相对于在第一筋板及其周边的位置进行开口以留出安装空间的方式而言,连接件的安装与拆卸更加便捷,方便装配及检修,底座结构的整体强度更强,提高了安全系数。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本体(1);
立柱(2),设于所述底座本体(1)上;
第一筋板(3),与所述底座本体(1)相连;
固定板(42),设于所述底座本体(1)上,所述固定板(42)位于所述第一筋板(3)靠近所述立柱(2)的一侧;
压板(51),所述压板(51)位于所述第一筋板(3)靠近所述立柱(2)的一侧;
连接件(6),所述连接件(6)依次穿过所述固定板(42)、所述压板(51)和所述第一筋板(3),
其中,通过所述压板(51)和所述第一筋板(3)的配合能够限制所述立柱(2)的运动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限位结构,设于所述固定板(42)上,所述限位结构能够限制连接件(6)的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
限位块(71),设于所述固定板(42)远离所述第一筋板(3)的一侧,所述连接件(6)依次穿过所述限位块(71)、所述固定板(42)、所述压板(51)以及所述第一筋板(3);
限位部(72),设于所述连接件(6)上;
限位件(73),设于所述限位块(71)上,所述限位件(73)能够限制连接件(6)的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72)为环形槽,所述限位件(73)为U型卡,所述U型卡的开口端能够伸入到所述限位块(71)内部,且所述U型卡能够与所述环形槽配合以限制所述连接件(6)的轴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筋板(3)包括:
筋板主体(31),与所述底座本体(1)相连;
挡块(32),设于所述筋板主体(31)靠近所述固定板(42)的一侧,
其中,通过所述压板(51)和所述挡块(32)的配合能够限制所述立柱(2)的运动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包括:
柱体(21);
缸底(22),设于所述柱体(21)的底部;
延伸部(24),所述延伸部(24)由所述缸底(22)向下延伸而成,
其中,所述底座本体(1)的顶部凹陷形成柱窝(11),所述柱窝(11)与所述延伸部(24)位置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51)能够限制所述缸底(22)的运动范围,所述压板(51)的底部向下延伸形成第一配合部(52),所述缸底(22)的顶部凹陷形成第二配合部(23),所述第一配合部(52)和所述第二配合部(23)位置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肋板(41),与所述底座本体(1)相连,所述肋板(41)设于所述第一筋板(3)靠近所述立柱(2)的一侧,所述固定板(42)与所述肋板(41)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筋板(8),与所述底座本体(1)相连,所述第二筋板(8)设于所述固定板(42)远离所述第一筋板(3)的一侧。
10.一种放顶煤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底座结构;
顶梁(91),与所述底座结构中的所述立柱(2)远离所述底座本体(1)的一端相连;
摆梁(92),与所述顶梁(91)的一端相连;
顶升件(93),所述顶升件(9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筋板(3)以及所述摆梁(92)相连。
CN202021964752.7U 2020-09-10 2020-09-10 底座结构和放顶煤液压支架 Active CN2122964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64752.7U CN212296421U (zh) 2020-09-10 2020-09-10 底座结构和放顶煤液压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64752.7U CN212296421U (zh) 2020-09-10 2020-09-10 底座结构和放顶煤液压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96421U true CN212296421U (zh) 2021-01-05

Family

ID=739343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64752.7U Active CN212296421U (zh) 2020-09-10 2020-09-10 底座结构和放顶煤液压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964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927138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稳定性强的钢结构支撑装置
CN212296421U (zh) 底座结构和放顶煤液压支架
CN111927506A (zh) 底座结构和放顶煤液压支架
CN214359904U (zh) 一种塔机安全销自动拉拔机构
CN206930460U (zh) 一种用于凿岩速度测试的岩石移动车
CN216000415U (zh) 一种发动机拆装台
CN216896658U (zh) 一种监视器安装固定装置
CN218541469U (zh) 一种新型悬挑工字钢安装用连接支撑架
CN213859013U (zh) 一种往复式压缩机填料用拆装工具
CN212740505U (zh) 一种平台支撑装置
CN110994124A (zh) 一种可倾倒天线支架
CN214575516U (zh) 一种悬挑式脚手架搭设工装
CN218862530U (zh) 履带式升降平台
CN218255971U (zh) 一种顶板钻孔支架
CN219317361U (zh) 一种塔机标准节销轴固定装置
CN218439242U (zh) 一种坑道钻机锚固装置及钻机
CN211998706U (zh) 作业平台及起重机
CN215055093U (zh) 一种安全的土建工程用具有锁紧功能的脚手架
CN219119245U (zh) 一种盾构机反力架以及盾构设备
CN215240934U (zh) 用于工业机器人工具快换装置的大型停靠站
CN114182945B (zh)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支架及系统
CN218151770U (zh) 一种浮动可调缸臂销驱动装置用安装结构
CN220687376U (zh) 一种柱窝易于拆装的液压支架底座
CN116291655B (zh) 一种煤矿巷道支护设备
CN217648377U (zh) 一种农机维修吊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