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96419U - 一种有双重密封结构的单体液压支柱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有双重密封结构的单体液压支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96419U
CN212296419U CN202020749143.3U CN202020749143U CN212296419U CN 212296419 U CN212296419 U CN 212296419U CN 202020749143 U CN202020749143 U CN 202020749143U CN 212296419 U CN212296419 U CN 2122964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ide wall
sealing
cylinder body
se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4914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柳云昌
邵伟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Quzhou Jusheng Coal Mini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Quzhou Jusheng Coal Min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Quzhou Jusheng Coal Mini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Quzhou Jusheng Coal Min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4914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964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964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964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双重密封结构的单体液压支柱,包括铰接顶盖、密封盖、缸体、活柱、底座、复位弹簧、手把体和三用阀,缸体的下端设置有下密封盖,下密封盖、缸体、活柱、手把体、铰接顶盖和密封盖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密封圈和U形密封圈,手把体内侧壁与活柱外侧壁之间设置有密封组件,手把体内侧壁的上部设置有防尘挡圈,三用阀上设置有与活柱内部连通的输液孔,活柱内设置有泄液孔,活柱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液孔,底座的下方设置有支撑底座,底座的左侧竖直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与支撑底座固定连接,支撑底座的侧壁上设置有连接组件,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单体液压支柱的密封效果,并且不容易损坏,提高了单体液压支柱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有双重密封结构的单体液压支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双重密封结构的单体液压支柱。
背景技术
煤矿采掘工作面的支护设备具有木支柱、单体金属摩擦支柱、单体液压支柱及双伸缩悬浮支柱等多种结构,近年来,随着工程技术人员不断开发研究,支护技术有了很大改进,木支柱和单体金属支柱已经很少使用,单体液压支柱是继单体金属摩擦支柱之后发展的新产品,现已经广泛应用,它具有重量轻、行程大、无污染等优点,目前广泛使用的单体液压支柱包括铰接顶盖、缸体、活柱、底座、手把体和三用阀,这种单体液压支柱在使用过程中,各个部位之间的密封容易失效,从而导致出现液压介质泄露的现象出现,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单体液压支柱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因为行程不够而出现打过柱和打死柱的现象,影响正常使用,并且在出现支撑物崩溃垮塌现象时,单体液压支柱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容易损坏,降低了使用寿命,由此有必要做出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效果好、不容易损坏的有双重密封结构的单体液压支柱。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有双重密封结构的单体液压支柱,包括铰接顶盖、密封盖、缸体、活柱、底座、复位弹簧、手把体和三用阀,所述活柱设置在缸体中,所述铰接顶盖设置在活柱顶端,所述密封盖设置在活柱的顶部,所述底座设置在缸体的下端,所述手把体设置在缸体的侧壁上,所述三用阀设置在手把体中,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活柱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的下端设置有下密封盖,所述下密封盖通过螺钉与底座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下密封盖外侧壁与缸体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缸体外壁与底座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和第一U形密封圈,所述活柱的外侧壁与缸体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圈,所述手把体内侧壁与缸体外侧壁之间设置有第四密封圈和第二U形密封圈,所述手把体内侧壁与活柱外侧壁之间设置有密封组件,所述手把体内侧壁的上部设置有防尘挡圈,所述铰接顶盖内侧壁与活柱外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五密封圈和第三U形密封圈,所述密封盖与活柱内侧壁之间设置有第六密封圈,所述三用阀上设置有与活柱内部连通的输液孔,所述活柱内设置有与输液孔相互配合的泄液孔,所述活柱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液孔,所述底座的下方设置有支撑底座,所述底座固定设置在支撑底座的上表面,所述底座的左侧竖直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支撑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的上端与铰接端盖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支撑底座的侧壁上设置有连接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单体液压支柱时,液压油由三用阀上的输液孔向缸体和活柱中注入油液,油液通过进液孔进入活柱内,随着油液渐渐注入,活柱在油液的压力之下开始做上升运动,并支撑物体向上移动,同时在使用过程中,下密封盖和第一密封圈能够防止油液从下密封盖与缸体内壁之间泄露,第二密封圈和第一U形密封圈能够防止油液从缸体外壁与底座内壁之间泄露,第三密封圈能够防止油液从活柱的外侧壁与缸体的内侧壁之间泄露,第四密封圈和第二U形密封圈能够防止油液从手把体内侧壁与缸体外侧壁之间泄露,密封组件能够防止油液从手把体内侧壁与活柱外侧壁之间泄露,防尘挡圈能够防止灰尘进入到缸体中,第五密封圈和第三U形密封圈能够防止油液从铰接顶盖内侧壁与活柱外侧壁之间泄露,第六密封圈能够防止油液从密封盖与活柱内侧壁之间泄露,在活柱行程将要超过规定行程后,泄液孔将到达与输液孔相同的高度,活柱中的油液便可由泄液孔排出,从而减少了过柱或死柱现象的出现,在支撑物发生崩溃或垮塌现象时,支撑物将活柱压回缸体中,同时支撑物向下跌落在支撑柱上,此时支撑柱和单体液压支柱共同对支撑物起到支撑作用,支撑柱分担了单体液压支柱受到的压力从而保护了单体液压支柱,减少单体液压支柱因受力过大而出现损坏的现象,支撑底座能够增加支撑柱与单体液压支柱和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了受力面积,支撑底座上的连接组件能够根据需要自由组合做个单体液压支柱,增加了单体液压支柱的实用性,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单体液压支柱的密封效果,并且不容易损坏,提高了单体液压支柱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密封槽,所述密封槽设置在手把体的内侧壁上,所述密封槽中设置有四氟挡圈、环状夹布胶圈和橡胶圈,所述四氟挡圈、环状夹布胶圈设置在密封槽的外侧,所述橡胶圈设置在密封槽的内侧,所述橡胶圈与密封槽之间设置有弹性垫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单体液压支柱时,四氟挡圈和环状夹布胶圈与活柱外侧壁贴紧,防止油液由手把体内侧壁与活柱外侧壁之间泄露,在长期使用后四氟挡圈和环状夹布胶圈出现磨损时,橡胶圈能够对四氟挡圈和环状夹布胶圈起到补偿作用,同时橡胶圈与密封槽之间的弹性垫圈能够利用弹性力进一步对四氟挡圈、环状夹布胶圈和橡胶圈起到补偿作用,从而增加了密封组件的密封效果,减少了油液泄露现象的出现。
本实用新型优选为: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槽和连接块,所述连接槽设置在支撑底座的外侧壁上,所述连接块固定设置在支撑底座与连接槽向背一侧的外侧壁上,所述连接块上设置有竖直贯穿连接块的通孔,所述连接槽的上表面设置有竖直贯穿至支撑底座上表面的螺纹孔,所述连接槽的下表面竖直设置有螺纹盲孔,所述连接块通过螺栓穿过螺纹孔、通孔和螺纹盲孔固定设置在连接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组合多个单体液压支柱时,将连接块与另一连接槽对齐,然后将连接块插入连接槽中,并将通孔与螺纹孔和螺纹盲孔对齐,接着将螺栓渐渐旋进螺纹孔中,然后穿过通孔继续旋进螺纹盲孔中,最后旋紧使两个支撑底座固定连接在一起,从而组合两个单体液压柱,相对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能够灵活组合多个单体液压柱从而适应不同的工作需要,提高了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优选为:所述支撑柱中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中设置有气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单体液压支柱时,气囊能够减轻支撑柱的整体重量并提供有效的支撑力,方便了搬运单体液压支柱。
本实用新型优选为:所述支撑底座前后侧壁和左右侧壁上均设置有连接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单体液压支柱时,可以在支撑底座的前后左右随意组合任意个单体液压支柱,进一步提高了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有双重密封结构的单体液压支柱,包括铰接顶盖1、密封盖2、缸体3、活柱4、底座5、复位弹簧6、手把体7和三用阀8,所述活柱4设置在缸体3中,所述铰接顶盖1设置在活柱4顶端,所述密封盖2设置在活柱4的顶部,所述底座5设置在缸体3的下端,所述手把体7设置在缸体3的侧壁上,所述三用阀8设置在手把体7中,所述复位弹簧6 设置在活柱4中,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缸体3的下端设置有下密封盖9,所述下密封盖9通过螺钉与底座5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下密封盖9外侧壁与缸体3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10,所述缸体3外壁与底座5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11和第一U形密封圈12,所述活柱4的外侧壁与缸体3 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圈13,所述手把体7内侧壁与缸体3外侧壁之间设置有第四密封圈14和第二U形密封圈15,所述手把体7内侧壁与活柱4外侧壁之间设置有密封组件16,所述手把体7内侧壁的上部设置有防尘挡圈17,所述铰接顶盖1内侧壁与活柱4外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五密封圈18和第三U形密封圈19,所述密封盖2与活柱4内侧壁之间设置有第六密封圈20,所述三用阀 8上设置有与活柱4内部连通的输液孔21,所述活柱4内设置有与输液孔21相互配合的泄液孔22,所述活柱4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液孔23,所述底座5的下方设置有支撑底座24,所述底座5固定设置在支撑底座24的上表面,所述底座5 的左侧竖直设置有支撑柱25,所述支撑柱25与支撑底座24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25的上端与铰接端盖1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支撑底座24的侧壁上设置有连接组件2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单体液压支柱时,液压油由三用阀上的输液孔向缸体和活柱中注入油液,油液通过进液孔进入活柱内,随着油液渐渐注入,活柱在油液的压力之下开始做上升运动,并支撑物体向上移动,同时在使用过程中,下密封盖和第一密封圈能够防止油液从下密封盖与缸体内壁之间泄露,第二密封圈和第一U形密封圈能够防止油液从缸体外壁与底座内壁之间泄露,第三密封圈能够防止油液从活柱的外侧壁与缸体的内侧壁之间泄露,第四密封圈和第二U形密封圈能够防止油液从手把体内侧壁与缸体外侧壁之间泄露,密封组件能够防止油液从手把体内侧壁与活柱外侧壁之间泄露,防尘挡圈能够防止灰尘进入到缸体中,第五密封圈和第三U形密封圈能够防止油液从铰接顶盖内侧壁与活柱外侧壁之间泄露,第六密封圈能够防止油液从密封盖与活柱内侧壁之间泄露,在活柱行程将要超过规定行程后,泄液孔将到达与输液孔相同的高度,活柱中的油液便可由泄液孔排出,从而减少了过柱或死柱现象的出现,在支撑物发生崩溃或垮塌现象时,支撑物将活柱压回缸体中,同时支撑物向下跌落在支撑柱上,此时支撑柱和单体液压支柱共同对支撑物起到支撑作用,支撑柱分担了单体液压支柱受到的压力从而保护了单体液压支柱,减少单体液压支柱因受力过大而出现损坏的现象,支撑底座能够增加支撑柱与单体液压支柱和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了受力面积,支撑底座上的连接组件能够根据需要自由组合做个单体液压支柱,增加了单体液压支柱的实用性,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单体液压支柱的密封效果,并且不容易损坏,提高了单体液压支柱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组件16包括密封槽161,所述密封槽161设置在手把体7的内侧壁上,所述密封槽161中设置有四氟挡圈162、环状夹布胶圈163和橡胶圈164,所述四氟挡圈163、环状夹布胶圈163设置在密封槽161的外侧,所述橡胶圈164设置在密封槽161的内侧,所述橡胶圈164 与密封槽161之间设置有弹性垫圈16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单体液压支柱时,四氟挡圈和环状夹布胶圈与活柱外侧壁贴紧,防止油液由手把体内侧壁与活柱外侧壁之间泄露,在长期使用后四氟挡圈和环状夹布胶圈出现磨损时,橡胶圈能够对四氟挡圈和环状夹布胶圈起到补偿作用,同时橡胶圈与密封槽之间的弹性垫圈能够利用弹性力进一步对四氟挡圈、环状夹布胶圈和橡胶圈起到补偿作用,从而增加了密封组件的密封效果,减少了油液泄露现象的出现。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27包括连接槽271和连接块 272,所述连接槽271设置在支撑底座24的外侧壁上,所述连接块272固定设置在支撑底座24与连接槽271向背一侧的外侧壁上,所述连接块272上设置有竖直贯穿连接块的通孔273,所述连接槽271的上表面设置有竖直贯穿至支撑底座24上表面的螺纹孔,所述连接槽271的下表面竖直设置有螺纹盲孔,所述连接块272通过螺栓274穿过螺纹孔、通孔273和螺纹盲孔固定设置在连接槽271 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组合多个单体液压支柱时,将连接块与另一连接槽对齐,然后将连接块插入连接槽中,并将通孔与螺纹孔和螺纹盲孔对齐,接着将螺栓渐渐旋进螺纹孔中,然后穿过通孔继续旋进螺纹盲孔中,最后旋紧使两个支撑底座固定连接在一起,从而组合两个单体液压柱,相对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能够灵活组合多个单体液压柱从而适应不同的工作需要,提高了实用性。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柱25中设置有空腔251,所述空腔 251中设置有气囊25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单体液压支柱时,气囊能够减轻支撑柱的整体重量并提供有效的支撑力,方便了搬运单体液压支柱。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底座24前后侧壁和左右侧壁上均设置有连接组件2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单体液压支柱时,可以在支撑底座的前后左右随意组合任意个单体液压支柱,进一步提高了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有双重密封结构的单体液压支柱,包括铰接顶盖、密封盖、缸体、活柱、底座、复位弹簧、手把体和三用阀,所述活柱设置在缸体中,所述铰接顶盖设置在活柱顶端,所述密封盖设置在活柱的顶部,所述底座设置在缸体的下端,所述手把体设置在缸体的侧壁上,所述三用阀设置在手把体中,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活柱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的下端设置有下密封盖,所述下密封盖通过螺钉与底座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下密封盖外侧壁与缸体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缸体外壁与底座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和第一U形密封圈,所述活柱的外侧壁与缸体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圈,所述手把体内侧壁与缸体外侧壁之间设置有第四密封圈和第二U形密封圈,所述手把体内侧壁与活柱外侧壁之间设置有密封组件,所述手把体内侧壁的上部设置有防尘挡圈,所述铰接顶盖内侧壁与活柱外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五密封圈和第三U形密封圈,所述密封盖与活柱内侧壁之间设置有第六密封圈,所述三用阀上设置有与活柱内部连通的输液孔,所述活柱内设置有与输液孔相互配合的泄液孔,所述活柱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液孔,所述底座的下方设置有支撑底座,所述底座固定设置在支撑底座的上表面,所述底座的左侧竖直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支撑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的上端与铰接端盖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支撑底座的侧壁上设置有连接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双重密封结构的单体液压支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密封槽,所述密封槽设置在手把体的内侧壁上,所述密封槽中设置有四氟挡圈、环状夹布胶圈和橡胶圈,所述四氟挡圈、环状夹布胶圈设置在密封槽的外侧,所述橡胶圈设置在密封槽的内侧,所述橡胶圈与密封槽之间设置有弹性垫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双重密封结构的单体液压支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槽和连接块,所述连接槽设置在支撑底座的外侧壁上,所述连接块固定设置在支撑底座与连接槽向背一侧的外侧壁上,所述连接块上设置有竖直贯穿连接块的通孔,所述连接槽的上表面设置有竖直贯穿至支撑底座上表面的螺纹孔,所述连接槽的下表面竖直设置有螺纹盲孔,所述连接块通过螺栓穿过螺纹孔、通孔和螺纹盲孔固定设置在连接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双重密封结构的单体液压支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中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中设置有气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双重密封结构的单体液压支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前后侧壁和左右侧壁上均设置有连接组件。
CN202020749143.3U 2020-05-09 2020-05-09 一种有双重密封结构的单体液压支柱 Active CN2122964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49143.3U CN212296419U (zh) 2020-05-09 2020-05-09 一种有双重密封结构的单体液压支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49143.3U CN212296419U (zh) 2020-05-09 2020-05-09 一种有双重密封结构的单体液压支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96419U true CN212296419U (zh) 2021-01-05

Family

ID=739657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49143.3U Active CN212296419U (zh) 2020-05-09 2020-05-09 一种有双重密封结构的单体液压支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964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296419U (zh) 一种有双重密封结构的单体液压支柱
CN201801346U (zh) 一种新型液压千斤顶
CN211231396U (zh) 一种连接有储气罐的氮气弹簧
CN213711286U (zh) 一种隔膜泵用密封结构
CN210716138U (zh) 一种密封性好的双球止回接头
CN209852983U (zh) 一种内浮盘自动排气阀
CN2906161Y (zh) 防尘式液压油缸
CN214945421U (zh) 一种具有防渗漏油的缸盖
CN216447226U (zh) 一种压力补偿器
CN213017038U (zh) 一种无漏油耐磨损气液增压缸
CN87203523U (zh) 高储能、系列化、车辆筒式减震器
CN200993023Y (zh) 高压大流量安全阀
CN202542772U (zh) 一种新型千斤顶
CN212958674U (zh) 一种组合用外注式单体液压支柱
CN211574513U (zh) 一种液压膨胀管塞
CN204983678U (zh) 自动复位液压双缸高强螺栓张拉器
CN209800407U (zh) 一种防泄漏液压油缸
CN217582197U (zh) 底阀
CN201666160U (zh) 双伸缩柱塞式液压支架用立柱
CN215333736U (zh) 侧挂车翻筒油缸
CN215105139U (zh) 一种具有多级拦水效果的液压坝
CN211165430U (zh) 一种可提高滑块高压密封结构的压力机
CN208996851U (zh) 一种新型塔型弹簧控制开启压力的燃油泵
CN203925531U (zh) 防过柱泄液悬浮单体液压支柱
CN218817323U (zh) 一种卡盘油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