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95863U - 一种多用途底座及随车便携多功能吊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用途底座及随车便携多功能吊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95863U
CN212295863U CN202020709188.8U CN202020709188U CN212295863U CN 212295863 U CN212295863 U CN 212295863U CN 202020709188 U CN202020709188 U CN 202020709188U CN 212295863 U CN212295863 U CN 2122958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mmock
supporting rod
vehicle
ceiling
t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0918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瀚辰
赵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70918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958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958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9586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随车便携多功能吊床及一种多用途底座,包括吊床和至少一根支撑杆,所述吊床包括床体和两根分别连接床体两端的悬吊固定部件,所述吊床至少一端通过悬吊固定部件安装于支撑杆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下部插装于多用途底座内,所述多用途底座包括可安置于汽车轮胎下的轮盘。多用途底座具有承受车轮压力、辅助脱困和作为吊床支撑基础的作用,多功能吊床通过多功能底座、多功能支撑杆和吊床、天棚等不同组件可以实现多种产品效果,可以与单树和车辆配合构建吊床,本产品易于随车携带,与车辆配合可以满足野外休闲的多种需求,具有极高市场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多用途底座及随车便携多功能吊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户外休闲装备领域,具体地讲是涉及一种可以随车携带的多用途底座及便携多功能吊床。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更加追求身心愉悦,更多人选择离开室内,离开城市,去郊区度假,去野外露营。外出休闲的人群越来越多,也就带来更多户外休闲装备的需求。尤其是目前户外露营的人们基本都是自驾车出游,随车可携带的装备体积和重量不能太大,这就要求外出露营使用的装备尽可能体积小或者可以拆卸或折叠,以及一物多能,能够一物满足多种用途。比如吊床和遮阳篷等户外装备,既往都是单独使用的,搭建时要分别搭建,既麻烦又浪费时间,同时重量也不轻。已有产品实现两者结合,但是无法解决吊床稳定性和可靠性问题。
因为目前的吊床是有两种,一种是单纯吊床,需要依赖外物固定,一种是框架结构的吊床,先搭建吊床支架,然后将吊床床体捆绑于支架上。前一种应用范围有限,使用者很少,后一种应用广泛,是目前户外休闲野营休息的主流选择。但是,因为要求能够随车具有比较高可携性的原因,框架式的支架本身重量不可能很高,导致搭建构成的框架式支架强度不够,很容易倾覆,部分产品在框架上加装遮阳篷,遮阳蓬受风面积大,很容易将吊床框架连同遮阳蓬一起吹翻,造成潜在的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方便随车携带和组装使用、结构牢固、安全可靠的多用途底座及随车便携多功能吊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的:
随车便携多功能吊床,包括吊床和至少一根支撑杆,所述吊床包括床体和两根分别连接床体两端的悬吊固定部件,所述吊床至少一端通过悬吊固定部件安装于支撑杆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下部插装于多用途底座内,所述多用途底座包括可安置于汽车轮胎下的轮盘,所述轮盘包括硬质框架,所述硬质框架上设有撑杆连接部件和侧拉固定部件,所述侧拉固定部件相对撑杆连接部件远离吊床方向,所述撑杆连接部件具有与支撑杆下端配合的撑杆连接结构,所述支撑杆下端通过撑杆连接结构与多用途底盘可拆卸连接;所述悬吊固定部件包括侧拉防倾部件,所述侧拉防倾部件一端连接支撑杆上部与悬吊固定部件之间的连接处,所述侧拉防倾部件另一端连接侧拉固定部件。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杆包括支撑杆体和吊床连接部,所述吊床连接部安置于支撑杆体上端,所述吊床连接部包括一容纳悬吊固定部件的空腔,所述空腔具有一允许悬吊固定部件置入的开口。所述开口位于空腔远离吊床的方向。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悬吊固定部件包括长度调节部件,所述长度调节部件包括若干个与床体距离不等长的长度连接部件,所述床体与任一个长度连接部件通过自锁安全钩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撑杆连接部件包括插装套筒和至少一根斜撑杆,所述斜撑杆一端与轮盘固定连接,所述斜撑杆另一端与插装套筒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插装套筒朝远离车辆方向倾斜设置或垂直于地面设置,所述支撑杆倾斜设置或者支撑杆上端位于远离车辆方向。所述插装套筒与硬质框架之间的夹角为90°~145°。所述支撑杆与硬质框架之间的夹角为90°~145°。当支撑杆与硬质框架或地面垂直设置或接近垂直设置时,支撑杆上端设有支撑侧伸杆,由支撑侧伸杆远离支撑杆的端部设置吊床连接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杆上可调连接有天棚插杆座,所述天棚插杆座包括撑杆固定部件和天棚插杆连接部件,所述撑杆固定部件可调安装于支撑杆上,所述天棚插杆连接部件可拆卸连接有天棚撑杆,所述天棚撑杆上设有遮阳天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天棚撑杆上部设有横撑杆套管,所述横撑杆套管内设有横撑杆,所述横撑杆与遮阳天棚连接,所述遮阳天棚位于床体上方和/或车辆顶部上方。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插装套筒的中空筒芯与支撑杆下端插装配合并构成撑杆连接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侧拉固定部件为所述斜撑杆与插装套筒之间构成的悬吊固定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侧拉固定部件为设置于所述插装套筒一侧的悬吊固定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硬质框架为环绕轮胎与地面接触部分构成的方形、圆形或不规则形框架,所述硬质框架中间容纳轮胎最下部的胎面凹陷,所述胎面凹陷内设有防陷部件,所述防陷部件为分散轮胎压力的网或格栅。
一种多用途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安置于汽车轮胎下的轮盘,所述轮盘包括硬质框架,所述硬质框架上设有撑杆连接部件和侧拉固定部件,所述撑杆连接部件和/或侧拉固定部件与所述硬质框架倾斜设置,所述硬质框架为环绕轮胎与地面接触部分构成的方形、圆形或不规则形框架,所述硬质框架中间容纳轮胎最下部的胎面凹陷,所述胎面凹陷内设有防陷部件,所述防陷部件为分散轮胎压力的网或格栅。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随车便携多功能吊床及一种多用途底座,多用途底座具有承受车轮压力、辅助脱困和作为吊床支撑基础的作用,多功能吊床通过多功能底座、多功能支撑杆和吊床、天棚等不同组件可以实现多种产品效果,可以与单树和车辆配合构建吊床,也可以单以车辆为依托搭建稳固可靠的吊床,更可以建立遮蔽吊床和车辆、避免阳光炙晒的天棚,本产品易于随车携带,与车辆配合可以满足野外休闲的多种需求,具有极高市场前景。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随车便携多功能吊床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中车头方向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随车便携多功能吊床实施例1中支撑杆和轮盘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附图3的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附图3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随车便携多功能吊床实施例1中轮盘的放大结构俯视示意图。
附图7是附图6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8是本实用新型随车便携多功能吊床实施例1中悬吊固定部件的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9是本实用新型随车便携多功能吊床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0是本实用新型随车便携多功能吊床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1是本实用新型随车便携多功能吊床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2是实施例4中天棚撑杆上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13是本实用新型随车便携多功能吊床实施例5中支撑杆和轮盘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14是本实用新型随车便携多功能吊床实施例6中支撑杆和轮盘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如附图1至8所示,随车便携多功能吊床,包括吊床、两根支撑杆6和两个多用途底盘4,所述吊床包括床体3和两根分别连接床体3两端的悬吊固定部件5,所述悬吊固定部件5的主体由绳状或扁带状编织物制成,一端设有若干个长度调节部件52,另一端为侧拉防倾部件51,所述侧拉防倾部件51由扁带状编织物构成的主体可远端的自锁安全钩构成,本实施例中采用扁带状编织物,两根扁带状编织物间隔一定距离缝合、粘结或焊接连接,相邻两个连接点之间构成长度调节部件52,两根扁带状编织物间通过不同连接点和不同间隔构成与若干个与床体3距离不等长的长度连接部件52,所述床体3可以根据需要与任一个长度连接部件52通过自锁安全钩连接。根据床体高度和车辆长度选择不同连接位置,调整至预期目标。
所述吊床床体3两端分别通过悬吊固定部件5安装于支撑杆6上,所述支撑杆6下部插装于多用途底座4内,所述多用途底座4包括可安置于汽车轮胎7下的轮盘,所述轮盘包括硬质框架41,所述硬质框架41为环绕轮胎7与地面接触部分构成的方形、圆形或不规则形框架,所述硬质框架41中间容纳轮胎最下部的胎面凹陷,所述胎面凹陷内设有防陷部件42,本实施例中所述防陷部件42为分散轮胎7压力的格栅,也可以采取网。
所述硬质框架41上设有撑杆连接部件和侧拉固定部件,所述侧拉固定部件相对撑杆连接部件远离吊床床体3方向,所述撑杆连接部件具有与支撑杆7下端配合的撑杆连接结构,所述撑杆连接部件包括插装套筒43和两根斜撑杆44,所述斜撑杆44一端与轮盘硬质框架41固定连接,所述斜撑杆44另一端与插装套筒43固定连接。插装套筒43的中空筒芯与支撑杆6下端插装配合并构成撑杆连接结构。
所述支撑杆6下端通过撑杆连接结构与多用途底盘4可拆卸连接;所述悬吊固定部件5包括侧拉防倾部件51,本实施例中所述侧拉防倾部件51即为扁带状编织物构成的主体和其远端的自锁安全钩构成,所述侧拉防倾部件51一端连接支撑杆6上部与悬吊固定部件5之间的连接处,所述侧拉防倾部件51另一端的自锁安全钩连接侧拉固定部件。所述侧拉固定部件为设置于所述插装套筒43一侧的悬吊固定环45。当然,也可以由所述斜撑杆44与插装套筒43之间构成的悬吊固定孔作为所述侧拉固定部件。效果相同。
所述支撑杆6包括支撑杆体和吊床连接部61,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体由两端杆体插装连接构成,也可以采用单节杆体或更多街杆体插装或螺接等设置,相对而言,本实施例中两节杆体插装构成兼顾长度和便携性,是最优选之一。所述吊床连接部61安置于支撑杆体上端,所述吊床连接部61包括一容纳悬吊固定部件的空腔60,所述空腔60具有一允许悬吊固定部件置入的开口62。所述开口62位于空腔60远离吊床的方向。使用时将构成悬吊固定部件5的主体的扁带状编织物经由开口62穿入空腔60内,悬吊固定部件5的主体受力方向与开口62方向相反,可以确保吊床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可靠。
所述插装套筒43朝远离车辆方向倾斜设置,所述支撑杆6倾斜设置使支撑杆6上端位于远离车辆方向。本实施例中所述插装套筒43与硬质框架41之间的夹角A为115°。所述支撑杆6与硬质框架41之间的夹角为115°。插装套筒43与支撑杆6呈一直线设置,受力稳定性更好,不易损坏,可靠性高。支撑杆6与插装套筒43均采用2毫米钢管制作,确保吊床可以轻松承受200公斤重量无任何变形,安全可靠。而使用时多用途底座4被汽车车轮7压住,重达1.5吨的汽车更可以确保吊床使用安全,而且随时随地都可以搭建休息用的吊床,不必依赖树木,更保护了野外的树木,防止破坏环境。
所述支撑杆6上可调连接有天棚插杆座,所述天棚插杆座包括撑杆固定部件63和天棚插杆连接部件65,所述撑杆固定部件63滑动套装于支撑杆6上,撑杆固定部件63上设有紧固螺栓64,可以调整天棚插杆座的高度后通过紧固螺栓64固定天棚插杆座的位置,所述天棚插杆连接部件65可拆卸连接有天棚撑杆2,所述天棚撑杆2上设有遮阳天棚1。遮阳天棚1可以采用惯常使用的单杆遮阳伞,也可以采用其他样式遮阳天棚,比如采用两根天棚撑杆各自撑起天棚的一侧。
实施例2:如附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遮阳天棚1为单杆全覆盖遮阳伞,所述单杆全覆盖遮阳伞覆盖吊床和车辆上方。本实施例中其余结构同实施例1。
实施例3:如附图10 所示,本实施例中,仅仅采用一根支撑杆6,所述吊床床体3一端通过悬吊固定部件5安装于支撑杆6上,所述吊床床体3另一端通过悬吊固定部件5固定连接于树木8或者其他固定物上,实现更灵活布置吊床。本实施例中其余结构同实施例1。
实施例4:如附图11和1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天棚撑杆2上部设有横撑杆套管21,所述横撑杆套管21内设有横撑杆22,所述横撑杆22与遮阳天棚1连接,所述遮阳天棚1位于床体上方和/或车辆顶部上方。横撑杆22采用插装的可拆卸结构,可以在携带式分解缩短长度,使用时插装为一体的长杆即可,其长度根据遮阳天棚1覆盖范围而定。而横撑杆插装于横撑杆套管内,可以在横撑杆套管内左右移动,以根据阳光和需要调整遮盖范围,可以遮盖吊床或车辆。本实施例中遮阳天棚1为单层棚布形式。本实施例中其余结构同实施例1。
实施例5:如附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插装套筒43垂直于地面设置,所述支撑杆6下段与地面垂直设置,支撑杆6上端设有伸向远离车辆方向的支撑侧伸杆66,由支撑侧伸杆66远离支撑杆6的端部设置吊床连接部61。本实施例中其余结构同实施例1。
实施例6:如附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插装套筒43朝远离车辆方向倾斜设置,所述支撑杆6下端倾斜设置,所述支撑杆6上端位于远离车辆方向并垂直设置。所述插装套筒43与硬质框架41之间的夹角为145°。所述支撑杆6下段与硬质框架41之间的夹角为145°。本实施例中其余结构同实施例1。
实施例7:如附图6和7所示,一种多用途底座,包括可安置于汽车轮胎下的轮盘,所述轮盘包括硬质框架41,所述硬质框架41上设有撑杆连接部件和侧拉固定部件,所述撑杆连接部件和/或侧拉固定部件与所述硬质框架倾斜设置,所述硬质框架41为环绕轮胎与地面接触部分构成的方形、圆形或不规则形框架,所述硬质框架41中间容纳轮胎7最下部的胎面凹陷,所述胎面凹陷内设有防陷部件,所述防陷部件为分散轮胎压力的网或格栅42。
该多用途底座具有脱困、牵引固定及与吊床组件配合构建车旁吊床等多种用途。例如脱困,在野外环境复杂,道路经常会遇到泥石、泥泞等软质路面状况,会导致车轮陷入,车轮空转无法正常移动。传统上需要人工挖泥、填土或寻找其它物品填充,增加车轮接触面摩擦力,帮助车辆脱困。而外物不易得,一旦遇到此种困境处理不易。而本申请的底座,针对轮胎表面设置有胎面凹陷,可以容纳轮胎,而底座的硬质框架和防陷部件可以大幅度增加轮胎接触面,减少泥浆与轮胎接触,防止轮胎陷入泥泞路面下,从而增加轮胎抓地力,帮助车辆脱困而出。该底座还可以用以在上坡过程中辅助牵引车辆,在车辆上坡过程中,将该底座插装固定于坡上的道石等仅仅具有缝隙、能够提供足够支撑力的物体上,就可以将车辆使用绞盘等设备顺利牵拉,辅助上坡。该底座还可以配合插装杠杆力臂,实现随车吊装较重物品的功能。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随车便携多功能吊床,包括吊床和至少一根支撑杆,所述吊床包括床体和两根分别连接床体两端的悬吊固定部件,所述吊床至少一端通过悬吊固定部件安装于支撑杆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下部插装于多用途底座内,所述多用途底座包括可安置于汽车轮胎下的轮盘,所述轮盘包括硬质框架,所述硬质框架上设有撑杆连接部件和侧拉固定部件,所述侧拉固定部件相对撑杆连接部件远离吊床方向,所述撑杆连接部件具有与支撑杆下端配合的撑杆连接结构,所述支撑杆下端通过撑杆连接结构与多用途底盘可拆卸连接;所述悬吊固定部件包括侧拉防倾部件,所述侧拉防倾部件一端连接支撑杆上部与悬吊固定部件之间的连接处,所述侧拉防倾部件另一端连接侧拉固定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车便携多功能吊床,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杆包括支撑杆体和吊床连接部,所述吊床连接部安置于支撑杆体上端,所述吊床连接部包括一容纳悬吊固定部件的空腔,所述空腔具有一允许悬吊固定部件置入的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车便携多功能吊床,其特征在于:
所述悬吊固定部件包括长度调节部件,所述长度调节部件包括若干个与床体距离不等长的长度连接部件,所述床体与任一个长度连接部件通过自锁安全钩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车便携多功能吊床,其特征在于:
所述撑杆连接部件包括插装套筒和至少一根斜撑杆,所述斜撑杆一端与轮盘固定连接,所述斜撑杆另一端与插装套筒固定连接;
所述插装套筒朝远离车辆方向倾斜设置或垂直于地面设置,所述支撑杆倾斜设置或者支撑杆上端位于远离车辆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车便携多功能吊床,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杆上可调连接有天棚插杆座,所述天棚插杆座包括撑杆固定部件和天棚插杆连接部件,所述撑杆固定部件可调安装于支撑杆上,所述天棚插杆连接部件可拆卸连接有天棚撑杆,所述天棚撑杆上设有遮阳天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随车便携多功能吊床,其特征在于:
所述天棚撑杆上部设有横撑杆套管,所述横撑杆套管内设有横撑杆,所述横撑杆与遮阳天棚连接,所述遮阳天棚位于床体上方和/或车辆顶部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随车便携多功能吊床,其特征在于:
插装套筒的中空筒芯与支撑杆下端插装配合并构成撑杆连接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随车便携多功能吊床,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拉固定部件为所述斜撑杆与插装套筒之间构成的悬吊固定孔或者所述侧拉固定部件为设置于所述插装套筒一侧的悬吊固定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车便携多功能吊床,其特征在于:
所述硬质框架为环绕轮胎与地面接触部分构成的方形、圆形或不规则形框架,所述硬质框架中间容纳轮胎最下部的胎面凹陷,所述胎面凹陷内设有防陷部件,所述防陷部件为分散轮胎压力的网或格栅。
10.一种多用途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安置于汽车轮胎下的轮盘,所述轮盘包括硬质框架,所述硬质框架上设有撑杆连接部件和侧拉固定部件,所述撑杆连接部件和/或侧拉固定部件与所述硬质框架倾斜设置,所述硬质框架为环绕轮胎与地面接触部分构成的方形、圆形或不规则形框架,所述硬质框架中间容纳轮胎最下部的胎面凹陷,所述胎面凹陷内设有防陷部件,所述防陷部件为分散轮胎压力的网或格栅。
CN202020709188.8U 2020-05-01 2020-05-01 一种多用途底座及随车便携多功能吊床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2958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09188.8U CN212295863U (zh) 2020-05-01 2020-05-01 一种多用途底座及随车便携多功能吊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09188.8U CN212295863U (zh) 2020-05-01 2020-05-01 一种多用途底座及随车便携多功能吊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95863U true CN212295863U (zh) 2021-01-05

Family

ID=73965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09188.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295863U (zh) 2020-05-01 2020-05-01 一种多用途底座及随车便携多功能吊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958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68167B2 (en) Unique twelve-different-application umbrella system, having pivotable pole receiver systems, rotatable pole-receiver-locking adjustor system, curved-surface adaptor systems, trailer-hitch adaptor system, and spiral-shovel spike system
US4149748A (en) Mobile house
CN101489435A (zh) 行李箱结构
CN201304042Y (zh) 可调式救援担架
CN212295863U (zh) 一种多用途底座及随车便携多功能吊床
CN111561218A (zh) 一种多用途底座及随车便携多功能吊床
CN201249853Y (zh) 一种多功能自行车
KR102361000B1 (ko) 캠핑용 차양 지지대의 고정장치
CN102785558B (zh) 一种车用便携式遮阳篷
CN206137494U (zh) 一种可快速拆卸调节的吊床支架
CN202703218U (zh) 一种车用便携式遮阳篷
CN219237093U (zh) 一种整体结构稳固的营地车
WO2022099841A1 (zh) 一种方便携带的户外帐篷
CN220451536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天幕帐篷
CN2200981Y (zh) 多功能旅行床
CN205990816U (zh) 设有可移动底座的便携式遮阳篷
CN205976610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单元景观廊架
CN216364478U (zh) 一种用于监测蚊虫的高稳定性双层叠帐
CN205604841U (zh) 一种新型栏杆
CN2183111Y (zh) 组合式休闲吊床
CN220056160U (zh) 一种用于光伏方块基础移动用的装置
CN219790206U (zh) 一种可调的营地车
CN214786484U (zh) 一种消防队专用的离地帐篷
CN211107805U (zh) 一种用于电动车的挡风装置
CN214295972U (zh) 一种无动力消防救援装备全地形运输辅助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1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