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95458U - 墙面石材干挂结构 - Google Patents

墙面石材干挂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95458U
CN212295458U CN202020585971.8U CN202020585971U CN212295458U CN 212295458 U CN212295458 U CN 212295458U CN 202020585971 U CN202020585971 U CN 202020585971U CN 212295458 U CN212295458 U CN 2122954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vertical
straight
horizontal
far aw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8597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铭
宋红霄
闫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oyi Tianche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oyi Tianche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oyi Tianche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oyi Tianche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8597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954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954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954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ishing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墙面石材干挂结构,其包括设置在石材板的一侧的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通过第一膨胀螺丝与石材板固定,第一连接板远离石材板的端面沿水平方向固定连接有第一稳固板和第二稳固板;还包括设置在墙体的一侧的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通过第二膨胀螺丝与墙体固定,第二连接板远离墙体的端面沿水平方向固定连接有第一承接板和第二承接板;第一承接板的顶面与第一稳固板的底面相接触,第二承接板的顶面与第二稳固板的底面相接触;第一承接板和第一稳固板之间通过第一螺栓固定,第二承接板和第二稳固板之间通过第二螺栓固定。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墙体与石材板之间连接稳定性的效果。

Description

墙面石材干挂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墙面装饰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墙面石材干挂结构。
背景技术
石材干挂法又名空挂法。是目前墙面装饰中一种新型的施工工艺。该方法以金属挂件将饰面石材直接吊挂于墙面或空挂于钢架之上。其原理是在主体结构上设主要受力点,通过金属挂件将石材固定在建筑物上,形成石材装饰幕墙。
现有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494078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低承载墙面的干挂石材板,包括墙体和通过卡扣结构挂在墙体上的石材板,卡扣结构包括连接母扣和连接公扣。主体部的竖直平面两侧通过结构胶粘贴在墙体上,连接母扣的主体部上侧水平伸出有上肢,上肢上形成有开口朝上的上肢凹槽,主体部下侧水平伸出有下肢,下肢上形成有向上的下肢凸起;连接公扣竖向部的上部水平伸出有上分支,竖向部的两侧通过结构胶与石材板相粘连,上分支上形成有朝下的上分支凸起,竖向部的下侧水平伸出有下分支,下分支上形成有开口朝下的下分支凹槽。上分支上的上分支凸起与上肢的上肢凹槽相嵌合,下分支上的下分支凹槽与下肢上的下肢凸起相嵌合。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干挂石材板的主体部通过结构胶粘贴在墙体上,而竖向部通过结构胶与石材板相粘连。通过胶粘的方式进行连接的稳定性有限,石材板在户外长时间经受风吹、日晒、雨淋,结构胶的粘黏性会降低,粘黏性降低后会导致石材板固定不牢固,极易脱落墙体,可能会危及人身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墙面石材干挂结构,其具有提高墙体与石材板之间连接稳定性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墙面石材干挂结构,包括设置在石材板的一侧的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通过第一膨胀螺丝与石材板固定,所述第一连接板远离石材板的端面沿水平方向固定连接有第一稳固板和第二稳固板;还包括设置在墙体的一侧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通过第二膨胀螺丝与墙体固定,所述第二连接板远离墙体的端面沿水平方向固定连接有第一承接板和第二承接板;所述第一承接板的顶面与第一稳固板的底面相接触,所述第二承接板的顶面与第二稳固板的底面相接触;所述第一承接板和第一稳固板之间通过第一螺栓固定,所述第二承接板和第二稳固板之间通过第二螺栓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连接板通过第一膨胀螺丝与石材板固定,第二连接板通过第二膨胀螺丝与墙体固定,第一连接板与第一稳固板和第二稳固板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板与第一承接板和第二承接板固定连接,而第一承接板和第一稳固板之间通过第一螺栓固定,第二承接板和第二稳定版之间通过第二螺栓固定,则可以将石材板和墙面之间固定稳定,使得其结构坚固。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一稳固板和第二稳固板一体成型,所述第二连接板、第一承接板和第二承接板一体成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体成型制成能够更好地保证第一连接板、第一稳固板和第二稳固板之间与第二连接板、第一承接板和第二承接板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稳固板包括第一水平板、第二水平板、第一竖直板和第二竖直板,所述第一水平板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板远离石材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水平板远离第一连接板的一端与第一竖直板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一竖直板的底端与第二水平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水平板远离第一竖直板的一端与第三竖直板的底端连接;所述第一承接板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一直板、第二直板和第三直板,所述第一承接板还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一立板、第二立板和第三立板;所述第一直板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板远离墙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直板远离第二连接板的一端与第一立板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一立板的底端与第二直板连接,所述第二直板远离第一立板的一端与第二立板的底端连接,所述第二立板的顶端与第三直板连接,所述第三直板远离第二立板的一端与第三立板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二直板与第二水平板相接触,所述第三直板与第一水平板相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稳固板包括第一水平板、第二水平板、第一竖直板和第二竖直板,第一承接板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一直板、第二直板和第三直板,还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一立板、第二立板和第三立板。第二直板与第二水平板相接触,第三直板与第一水平板相接触。通过这样的结构,可以实现将第一竖直板、第二竖直板和第二水平板夹在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之间,进而保证石材板和墙体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稳固板包括第三水平板、第四水平板、第三竖直板和第四竖直板,所述第三水平板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板远离石材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水平板远离第一连接板的一端与第三竖直板的底端连接,所述第三竖直板的顶端与第四水平板连接,所述第四水平板远离第三竖直板的一端与第四竖直板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二承接板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第四直板、第五直板和第六直板,所述第二承接板还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四立板和第五立板;所述第四直板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板远离墙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直板远离第二连接板的一端与第四立板的底端连接,所述第四立板的顶端与第五直板连接;所述第五直板远离第四立板的一端与第五立板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五立板的底端与第六直板连接;所述第五直板与第四水平板相接触,所述第六直板与第三水平板相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稳固板包括第三水平板、第四水平板、第三竖直板和第四竖直板,第二承接板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第四直板、第五直板和第六直板还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四立板和第五立板。能够实现将第四立板、第五立板和第五直板加在第三竖直板和第四竖直板之间,进一步保证石材板和墙体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连接板远离石材板的一端沿水平方向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第二连接板远离墙体的一端开设有凹槽,所述支撑板远离第一连接板的一端伸入凹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伸入凹槽内,能够通过支撑板将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连接起来,进而加固石材板和墙体之间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凹槽的内壁与支撑板靠近凹槽的端面处处相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槽内壁与支撑板靠近凹槽的端面处处相抵后,能够起到卡紧的作用,进而保证支撑板在凹槽内不会发生移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凹槽的槽口处沿凹槽的长度方向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均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底面与支撑板的顶面相接触,所述第二固定板的顶面与支撑板的底面相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设置后进一步保证支撑板插入到凹槽内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支撑板通过第三螺栓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三螺栓将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支撑板连接起来,能够进一步的加固石材板和墙体之间的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一膨胀螺丝、第二膨胀螺丝、第一稳固板、第二稳固板、第一承接板、第二承接板、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的设置,能够使得石材板和墙体之间的连接更为稳定;
2.通过支撑板和凹槽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对石材板和墙体之间加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示出的墙面石材干挂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示出的墙面石材干挂结构的爆炸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中,1、石材板;11、第一连接板;12、第一膨胀螺丝;13、第一稳固板;131、第一水平板;132、第二水平板;133、第一竖直板;134、第二竖直板;14、第二稳固板;141、第三水平板;142、第四水平板;143、第三竖直板;144、第四竖直板;15、支撑板;16、第一螺栓;2、墙体;21、第二连接板;22、第二膨胀螺丝;23、第一承接板;231、第一直板;232、第二直板;233、第三直板;234、第一立板;235、第二立板;236、第三立板;24、第二承接板;241、第四直板;242、第五直板;243、第六直板;244、第四立板;245、第五立板;25、凹槽;26、第一固定板;27、第二固定板;28、第二螺栓;29、第三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墙面石材干挂结构,包括设置在石材板1一侧的第一连接板11,第一连接板11通过第一膨胀螺丝12与石材板1固定,第一膨胀螺丝12有四个,四个第一膨胀螺丝12分别位于第一连接板11的四个角上。第一连接板11远离石材板1的端面沿水平方向固定连接有第一稳固板13和第二稳固板14,第一稳固板13位于第二稳固板14的上方。还包括设置在墙体2的一侧的第二连接板21,第二连接板21通过第二膨胀螺丝22与墙体2固定,第二膨胀螺丝22有四个,四个第二膨胀螺丝22分别位于第二连接板21的四个角上。第二连接板21远离墙体2的端面沿水平方向固定连接有第一承接板23和第二承接板24,第一承接板23位于第二承接板24的上方。
参照图1和图2,第一稳固板13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水平板131、第二水平板132、第一竖直板133和第二竖直板134。第一水平板131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板11远离石材板1的一端连接,第一水平板131远离第一连接板11的一端与第一竖直板133的顶端连接;第一竖直板133的底端与第二水平板132的一端连接,第二水平板132远离第一竖直板133的一端与第三竖直板143的底端连接。
参照图1和图2,第一承接板23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一直板231、第二直板232和第三直板233,第一承接板23还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一立板234、第二立板235和第三立板236,第一直板231、第二直板232、第三直板233、第一立板234、第二立板235和第三立板236一体成型设置。第一直板231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板21远离墙体2的一端连接,第一直板231远离第二连接板21的一端与第一立板234的顶端连接;第一立板234的底端与第二直板232连接,第二直板232远离第一立板234的一端与第二立板235的底端连接;第二立板235的顶端与第三直板233连接,第三直板233远离第二立板235的一端与第三立板236的顶端连接。
参照图1和图2,第一承接板23的顶面与第一稳固板13的底面相接触,具体的,第二直板232的顶面与第二水平板132的底面相接触,第三直板233的顶面与第一水平板131的底面相接触。第一竖直板133靠近第一水平板131的端面与第二立板235相接触,第二竖直板134远离第二水平板132的端面与第一立板234相接触。第二直板232与和第二水平板132之间通过第一螺栓16固定,第一螺栓16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螺栓16分别位于第二水平板132长度方向的两端。
参照图1和图2,第二稳固板14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三水平板141、第四水平板142、第三竖直板143和第四竖直板144,第三水平板141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板11远离石材板1的一端连接,第三水平板141远离第一连接板11的一端与第三竖直板143的底端连接;第三竖直板143的顶端与第四水平板142连接,第四水平板142远离第三竖直板143的一端与第四竖直板144的顶端连接。
参照图1和图2,第二承接板24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第四直板241、第五直板242和第六直板243,第二承接板24还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四立板244和第五立板245;第四直板241、第五直板242、第六直板243、第四立板244和第五立板245一体成型设置。第四直板241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板21远离墙体2的一端连接,第四直板241远离第二连接板21的一端与第四立板244的底端连接,第四立板244的顶端与第五直板242连接;第五直板242远离第四立板244的一端与第五立板245的顶端连接,第五立板245的底端与第六直板243连接。
参照图1和图2,第二承接板24的顶面与第二稳固板14的底面相接触,具体的,第五直板242的顶面与第四水平板142的底面相接触,第六直板243的顶面与第三水平板141的底面相接触。第四立板244靠近第四直板241的端面与第四竖直板144相接触,第五立板245靠近第六直板243的端面与第三竖直板143相接触。第四水平板142和第五直板242之间通过第二螺栓28固定,第二螺栓28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螺栓28分别位于第四水平板142长度方向的两端。
参照图2和图3,第一连接板11远离石材板1的一端沿水平方向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5,支撑板15位于第一稳固板13和第二稳固板14之间,第二连接板21远离墙体2的一端与支撑板15对应开设有凹槽25,支撑板15远离第一连接板11的一端伸入凹槽25中。凹槽25的内壁与支撑板15靠近凹槽25的端面处处相抵。凹槽25的槽口处沿凹槽25的长度方向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26和第二固定板27,第一固定板26和第二固定板27均沿水平方向设置,第一固定板26位于第二固定板27的上方,第一固定板26的底面与支撑板15的顶面相接触,第二固定板27的顶面与支撑板15的底面相接触。第一固定板26、第二固定板27和支撑板15通过第三螺栓29固定连接,第三螺栓29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三螺栓29分别位于第一固定板26长度方向的两端。
参照图2和图3,第一连接板11、第一稳固板13、第二稳固板14和支撑板15一体成型;第二连接板21、第一承接板23、第二承接板24、第一固定板26和第二固定板27一体成型。
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在安装石材板1时,首先将第二连接板21通过第二膨胀螺丝22与墙体2固定,第二连接板21、与第二连接板21一体成型连接的第一承接板23和第二承接板24均被固定在墙体2上。然后将第一稳固板13由第一承接板23长度方向的一端插入第一承接板23之中,使得第一承接板23位于第一稳固板13的下方,用于承接第一稳固板13;此时第二承接板24位于第二稳固板14的下方,用于承接第二稳固板14;由此可以在竖直方向通过第一承接板23将第一稳固板13夹紧,通过第二承接板24将第二稳固板14夹紧;然后通过第一螺栓16将第一稳固板13和第一承接板23进行固定,通过第二螺栓28将第二稳固板14和第二承接板24进行固定。最后将与第一稳固板13和第二稳固板14一体成型的第一连接板11通过第一膨胀螺丝12固定在石材板1上,即可将石材板1固定在墙面上。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墙面石材干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石材板(1)的一侧的第一连接板(11),所述第一连接板(11)通过第一膨胀螺丝(12)与石材板(1)固定,所述第一连接板(11)远离石材板(1)的端面沿水平方向固定连接有第一稳固板(13)和第二稳固板(14);还包括设置在墙体(2)的一侧的第二连接板(21),所述第二连接板(21)通过第二膨胀螺丝(22)与墙体(2)固定,所述第二连接板(21)远离墙体(2)的端面沿水平方向固定连接有第一承接板(23)和第二承接板(24);所述第一承接板(23)的顶面与第一稳固板(13)的底面相接触,所述第二承接板(24)的顶面与第二稳固板(14)的底面相接触;所述第一承接板(23)和第一稳固板(13)之间通过第一螺栓(16)固定,所述第二承接板(24)和第二稳固板(14)之间通过第二螺栓(28)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面石材干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11)、第一稳固板(13)和第二稳固板(14)一体成型,所述第二连接板(21)、第一承接板(23)和第二承接板(24)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面石材干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稳固板(13)包括第一水平板(131)、第二水平板(132)、第一竖直板(133)和第二竖直板(134),所述第一水平板(131)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板(11)远离石材板(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水平板(131)远离第一连接板(11)的一端与第一竖直板(133)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一竖直板(133)的底端与第二水平板(13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水平板(132)远离第一竖直板(133)的一端与第三竖直板(143)的底端连接;所述第一承接板(23)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一直板(231)、第二直板(232)和第三直板(233),所述第一承接板(23)还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一立板(234)、第二立板(235)和第三立板(236);所述第一直板(231)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板(21)远离墙体(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直板(231)远离第二连接板(21)的一端与第一立板(234)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一立板(234)的底端与第二直板(232)连接,所述第二直板(232)远离第一立板(234)的一端与第二立板(235)的底端连接,所述第二立板(235)的顶端与第三直板(233)连接,所述第三直板(233)远离第二立板(235)的一端与第三立板(236)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二直板(232)与第二水平板(132)相接触,所述第三直板(233)与第一水平板(131)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面石材干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稳固板(14)包括第三水平板(141)、第四水平板(142)、第三竖直板(143)和第四竖直板(144),所述第三水平板(141)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板(11)远离石材板(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水平板(141)远离第一连接板(11)的一端与第三竖直板(143)的底端连接,所述第三竖直板(143)的顶端与第四水平板(142)连接,所述第四水平板(142)远离第三竖直板(143)的一端与第四竖直板(144)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二承接板(24)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第四直板(241)、第五直板(242)和第六直板(243),所述第二承接板(24)还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四立板(244)和第五立板(245);所述第四直板(241)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板(21)远离墙体(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直板(241)远离第二连接板(21)的一端与第四立板(244)的底端连接,所述第四立板(244)的顶端与第五直板(242)连接;所述第五直板(242)远离第四立板(244)的一端与第五立板(245)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五立板(245)的底端与第六直板(243)连接;所述第五直板(242)与第四水平板(142)相接触,所述第六直板(243)与第三水平板(141)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面石材干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11)远离石材板(1)的一端沿水平方向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5),所述第二连接板(21)远离墙体(2)的一端开设有凹槽(25),所述支撑板(15)远离第一连接板(11)的一端伸入凹槽(25)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墙面石材干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5)的内壁与支撑板(15)靠近凹槽(25)的端面处处相抵。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墙面石材干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5)的槽口处沿凹槽(25)的长度方向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26)和第二固定板(27);所述第一固定板(26)和第二固定板(27)均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板(26)的底面与支撑板(15)的顶面相接触,所述第二固定板(27)的顶面与支撑板(15)的底面相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墙面石材干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26)、第二固定板(27)和支撑板(15)通过第三螺栓(29)固定连接。
CN202020585971.8U 2020-04-18 2020-04-18 墙面石材干挂结构 Active CN2122954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85971.8U CN212295458U (zh) 2020-04-18 2020-04-18 墙面石材干挂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85971.8U CN212295458U (zh) 2020-04-18 2020-04-18 墙面石材干挂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95458U true CN212295458U (zh) 2021-01-05

Family

ID=739731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85971.8U Active CN212295458U (zh) 2020-04-18 2020-04-18 墙面石材干挂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954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292858A2 (en) Fastening device for curtain wall units
CN107268929B (zh) 一种墙板安装结构
CN205153436U (zh) 石材装饰板悬挂组件
CN214696609U (zh) 一种墙板连接卡扣
CN212295458U (zh) 墙面石材干挂结构
CN204174810U (zh) 一种玻璃幕墙
CN201577918U (zh) 一种壁挂镜
CN214117149U (zh) 石材干挂挂件
CN212657099U (zh) 一种幕墙安装用膨胀支撑型连接件
CN205875483U (zh) 一种可室内或室外安装玻璃的安全明框幕墙系统
CN104895204A (zh) 插接式保温板的连接结构
CN211690943U (zh) 一种石材幕墙挂接结构
CN209145104U (zh) 一种隐框玻璃幕墙的转角连接结构
CN207228536U (zh) 一种石材立面干挂安装结构
CN105625614A (zh) 一种玻璃幕墙
CN219240997U (zh) 一种可伸缩固定的单元式幕墙上连接结构
CN211396408U (zh) 一种墙体龙骨快速组装结构
CN217581168U (zh) 一种用于连接外网与脚手架的卡件
CN216949254U (zh) 干挂石材系统
CN220267101U (zh) 一种饰面板安装结构
CN208950104U (zh) 一种玻璃间隔固定槽
CN217000361U (zh) 一种分体式明框幕墙转角
CN213014851U (zh) 一种超高点肋式玻璃幕墙
CN214532149U (zh) 拼接式阳光房框架的钩挂连接构件
CN220790259U (zh) 一种节能环保玻璃幕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