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95161U - 一种空气过滤墙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气过滤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95161U
CN212295161U CN202020781161.XU CN202020781161U CN212295161U CN 212295161 U CN212295161 U CN 212295161U CN 202020781161 U CN202020781161 U CN 202020781161U CN 212295161 U CN212295161 U CN 2122951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air
support frame
filter screen
interi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8116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娇华
林志明
林志炎
郑灿龙
黄海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inglong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nglong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nglong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nglong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8116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951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951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951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过滤墙,其包括一种空气过滤墙,包括墙体和墙体内的通风管道,所述墙体包括内墙面和外墙面,外墙面朝向室外,内墙面朝向室内,所述通风管道的两端分别为外风口和内风口,内风口位于内墙面上,外风口位于外墙面上,所述通风管道内放置有过滤装置,过滤装置包括中空的支撑架以及设置于支撑架内的静电驻极滤网,支撑架沿其长度方向的外侧壁与通风管道内壁抵接,所述支撑架的两端均与通风管道连通,静电驻极滤网与支撑架内壁垂直,所述静电驻极滤网的周缘与支撑架的内壁抵接。本实用新型具有室外未过滤的空气由外风口进入到通风管道内,经静电驻极滤网过滤后流向室内,从而使得输送到室内的空气全都经过过滤,进而提升室内空气的过滤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空气过滤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气过滤墙。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空气污染问题是现阶段全球性的一个问题,在城市的发展中,因为人类活动比较频繁,和农村以及郊区相比较空气污染更加的严重,空气中存在的颗粒物,包括过敏原、室内的PM2.5,对于人们的生命和健康有着很大的影响。
现有的,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3877807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室内空气净化器,其包括:空气过滤器和排气管、气泵、连接管、第一进气管、第二进气管、换向阀等。本发明提出的室内空气净化器,通过在一个有水的容器中设置过滤网,并让水面淹没过滤网,室内空气由气泵循环,通过管路进入过滤网下面的水中,形成气泡,气泡通过过滤网时,被细化成微小气泡,充分与容器中的水接触,容器中的水可以最大程度地吸附空气中的微小尘埃颗粒,提高空气净化性能。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室内空气净化器放置于室内,并对室内的空气进行净化的,虽然能起到对室内空气进行净化的效果,但室内本身就存在着污浊空气,室内空气净化器仅仅能对室内的局部空间内的空气进行过滤,外界空气进入室内时,还是处于未被过滤的状态,室内空气过滤效果较差,导致人们在室内的生活还是处在一个污浊空气与净化空气混合的环境中,影响人体健康,因此,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净化效果较好的空气过滤墙。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空气过滤墙,包括墙体和墙体内的通风管道,所述墙体包括内墙面和外墙面,外墙面朝向室外,内墙面朝向室内,所述通风管道的两端分别为外风口和内风口,内风口位于内墙面上,外风口位于外墙面上,所述通风管道内放置有过滤装置,过滤装置包括中空的支撑架以及设置于支撑架内的静电驻极滤网,支撑架沿其长度方向的外侧壁与通风管道内壁抵接,所述支撑架的两端均与通风管道连通,静电驻极滤网与支撑架内壁垂直,所述静电驻极滤网的周缘与支撑架的内壁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室外未过滤的空气由外风口进入到通风管道内,经静电驻极滤网过滤后流向室内,从而使得输送到室内的空气全都经过过滤,进而提升室内空气的过滤效果;支撑架沿其长度方向的外侧壁与通风管道的内壁抵接,静电驻极滤网与支撑架内壁抵接,加强了过滤装置在通风管道内的密封性,使得室外的空气都经过过滤装置的过滤后进入室内,净化效果较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有网格挡板,网格挡板固定于支撑架的内壁上,所述网格挡板的网孔孔径大于静电驻极滤网的网孔孔径,所述网格挡板至少有两个,静电驻极滤网位于相邻两个网格挡板之间,所述静电驻极滤网外围固定有框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室外未过滤的空气进入通风管道内时,室外空气中的较大杂物网格挡板先一步过滤,减小了静电驻极滤网的净化压力,静电驻极滤网不易受破坏,延长静电驻极滤网的使用寿命,网格挡板位于静电驻极滤网的两侧,使得静电驻极滤网不易受到气压的影响脱落,静电驻极滤网外围固定有框架,增加了静电驻极滤网的稳定性,方便人们对静电驻极滤网进行更换提高静电驻极滤网过滤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内墙面固定有墙孔门,墙孔门封堵于内风口上,所述墙孔门包括门框和镂空板,所述门框固定在内墙面上,所述门框与镂空板通过铰接杆铰接,所述门框与镂空板远离铰接处的一端通过限位机构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墙孔门的设置,使得人们通过打开或关闭镂空板实现对通风管道的封闭和打开,进而调节室内和室外空气进行空气更换的频率,同时,由于墙孔门的设置,当人们暂时不需要对室内和室外的空气进行更换时,墙孔门阻隔室内与室外空间的连通,使室外与室内的温度不易传导,减少能量的损耗。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镂空板开设有与通风管道连通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贯穿镂空板,所述导向槽内放置有风机,风机的壳体长度大于导向槽的深度,所述风机包括外壳,进风口、出风口和连接电源与风机的导线,进风口背向内墙面,出风口与内墙面同朝向,所述风机的外壳的侧壁上设有导孔,导孔靠近出风口,导线穿过导孔与室内的电源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风机开始工作时,风机带动通风管道内的空气由出风口排进室内,此时通风管道内气压小于通风管道外气压,由于风机持续抽离通风管道内的空气,使得室外携带颗粒物的空气由外风口进入到通风管道内部,并被静电驻极滤网过滤,实现室内与室外空气的更换,加大了空气过滤的效率;风机位于导向槽内,人们可以在室内对风机进行拆卸和安装,风机拆卸安装方便,导线穿过导孔与室内的电源连接,使得风机受室内电源控制而运作,操作方便,易于更换,且由于导线位于室内,降低了导线在室外损坏风化的概率,使用寿命较长,安全性较高。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风机与镂空板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风机工作时,会产生振动,风机易从导向槽处滑落,通过螺栓将风机固定于镂空板上,使得风机在振动过程中,风机不易从导向槽内脱落,较为稳定,同时,人们在对风机进行拆卸维修时,可以拧出螺栓实现对风机的拆卸,拆卸安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架的侧壁开设有开口,开口位于相邻两个网格挡板之间,相邻两个网格挡板之间的距离与开口的宽度相同,所述框架的一端与支撑架内朝向开口的内壁抵接且另一端伸出于开口并与支撑架设有开口的外侧壁共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静电驻极滤网从开口处取出更换,当人们需要对静电驻极滤网进行更换时,取出支撑架,使支撑架设有开口的一侧朝向地面,由于开口的宽度与相邻两个网格挡板之间的距离相同,静电驻极滤网不易错位,始终位于开口的投影方向上,因此,静电驻极滤网由于重量的原因,从开口处脱出,取出方便。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架靠近内风口的一端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架的内壁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工作人员在更换清洗过滤装置时,可打开镂空板,人们直接抓住拉杆将支撑架取出,使得过滤装置更换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镂空板朝向过滤装置的一端端面嵌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过滤装置与墙孔门之间,所述限位块绕铰接杆的转动路径与通风管道的内壁留有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过滤装置由于外力滑动时,限位块对过滤装置进行限位,使过滤装置始终与风机之间留有间隙,不易损坏到风机;限位块绕铰接杆的转动路径与通风管道的内壁留有间隙,防止镂空板打开时,限位块在跟随镂空板转动的过程中与通风管道的内壁接触而被限位,使得过滤装置的拆卸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通风管道自外风口到内风口依次包括第一弧形段、竖直段、第二弧形段以及平行段,第一弧形段的弧形开口向外墙面,第二弧形段的弧形开口朝向内墙面,平行段的内壁固定有限位环,过滤装置位于限位环与内风口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弧形段的弧形开口方向朝向外墙面且与外风口连通,使得室外的异物、雨水不易进入到通风管道内,通过第一弧形段以及第二弧形段的转向,使得空气中携带的颗粒物在空气突然转向时,颗粒物撞击在通风管道的内壁上,进而滑落,减小静电驻极滤网的过滤压力,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过滤效果,限位环的设置,对过滤装置起到限位作用,当过滤装置往外风口方向偏移时,限位环与支撑架接触,使得过滤装置不易移动,使得过滤装置过滤效果较为稳定。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外墙面上固定有挡雨板,挡雨板与外墙面接触的一端紧挨外风口,挡雨板位于外风口的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墙面上固定有挡雨板,防止室外从高处下落的异物或积水堆积在外风口处,异物、雨水下落到挡雨板上,挡雨板改变了异物、雨水的活动轨迹使得其远离外风口,从而提高了通风管道空气置换效率,使过滤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室外未过滤的空气由外风口进入到通风管道内,经静电驻极滤网过滤后流向室内,从而使得输送到室内的空气全都经过过滤,进而提升室内空气的过滤效果。
支撑架沿其长度方向的外侧壁与通风管道的内壁抵接,静电驻极滤网与支撑架内壁抵接,加强了过滤装置在通风管道内的密封性,使得室外的空气都经过过滤装置的过滤后进入室内,净化效果较好。
当室外未过滤的空气进入通风管道内时,室外空气中的较大杂物网格挡板先一步过滤,减小了静电驻极滤网的净化压力,静电驻极滤网不易受破坏,延长静电驻极滤网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过滤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内墙面;2、外墙面;3、通风管道;4、外风口;5、内风口;6、第一弧形段;7、竖直段;8、第二弧形段;9、平行段;10、过滤装置;11、墙孔门;12、门框;13、镂空板;14、铰接杆;15、导向槽;16、风机;17、限位块;18、支撑架;191、第一网格挡板;192、第二网格挡板;20、静电驻极滤网;21、拉杆;22、限位环;23、挡雨板;24、第一限位管;25、第二限位管;26、限位板;27、第一限位杆;28、第二限位杆;29、通孔;30、导孔;32、限位孔;33、框架;34、开口;35、凸块;36、导线;37、导向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空气过滤墙,包括墙体和位于墙体内的通风管道3,墙体的两侧分别为内墙面1和外墙面2,内墙面1朝向室内,外墙面2朝向室外,通风管道3沿竖直方向的横截面为长方体,通风管道3的两端分别为外风口4和内风口5,内风口5位于内墙面1上,外风口4位于外墙面2上;通风管道3内放置有过滤装置10,通风管道3连通室内和室外。
结合图1、图3以及图4可知,内墙面1固定有墙孔门11,墙孔门11封堵于内风口5上,墙孔门11包括门框12和镂空板13,镂空板13通过铰接杆14铰接于门框12上,门框12远离其铰接处的一端固定有与镂空板13可拆卸连接的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位于镂空板13上的第一限位件以及门框12上的第二限位件,第一限位件上固定有第一限位管24,第二限位件上固定有导向管37,导向管37与限位管的中心线重合且管径相同,导向管37内插有一根第一限位杆27,第一限位杆27依次穿过导向管37与第一限位管24且将门框12和镂空板13连接,第二限位件远离第一限位件的一端固定有第二限位管25,第二限位管25与第一限位管24中心线重合且管径相同,第二限位件上固定有两块垂直于第二限位件表面的限位板26,限位板26之间穿插有第一限位杆27限位板26沿长度方向与导向管37平行;第一限位杆27背向第一限位管24的一端连接有第二限位杆28,第二限位杆28垂直于第一限位杆27;门框12边缘开有若干,内墙面1上钻设有若干与通孔29配合的螺纹孔,螺纹孔位于内风口5的外围,螺栓依次穿过通孔29和螺纹孔将门框12固定于内墙面1上,镂空板13朝向内墙面1方向的投影与内风口5重合,镂空板13上开有与通风管道3连通的导向槽15,导向槽15贯穿镂空板13。
结合图3和图4可知,导向槽15内放置有风机16,风机16包括长方体的外壳、进风口、出风口和连接电源与风机16的导线36,外壳长度大于导向槽15的深度,进风口位于通风管道3内,出风口位于通风管道3外,外壳侧壁上开有导孔30,导孔30靠近出风口,与风机16内部固定连接的导线36穿过导孔30与室内的电源连接,风机16沿其长度方向的侧壁突出有四个凸块35,凸块35均与镂空板13背向于内风口5的表面贴合,每个凸块35上均钻有一个,镂空板13上钻设有与限位孔32对应的定位孔,螺栓依次穿过限位孔32和定位孔将风机16固定于镂空板13上。
结合图1和图2可知,通风管道3总长度为1米,自外风口4到内风口5依次包括相互焊接的第一弧形段6、竖直段7、第二弧形段8以及平行段9;第一弧形段6的弧形开口34朝向外墙面2,第二弧形段8的弧形开口34朝向内墙面1,第二弧形段8的水平高度高于第一弧形段6,竖直段7沿竖直方向分别连通第一弧形段6和第二弧形段8,平行段9沿水平方向连通第二弧形段8背向竖直段7的一端;第一弧形段6长度为0.2米,竖直段7长度为0.15米,第二弧形段8长度为0.2米,平行段9长度为0.4米;平行段9内放置有过滤装置10,过滤装置10包括中空的支撑架18、静电驻极滤网20以及网格挡板,支撑架18包括中空的长方体状的金属壳体,支撑架18沿其长度方向的外侧壁与通风管道3内壁抵接,支撑架18与通风管道3连通;网格挡板固定于支撑架18的内壁上且与支撑架18内壁抵接,网格挡板与支撑架18的内壁垂直,网格挡板包括第一网格挡板191和第二网格挡板192,网格挡板的网孔孔径大于静电驻极滤网20的网孔孔径,静电驻极滤网20外围固定有框架33,静电驻极滤网20与支撑架18内壁垂直,所述静电驻极滤网20的周缘与支撑架18的内壁抵接。
参照图2可知,支撑架18的侧壁开设有开口34,开口34位于第一网格挡板191和第二网格挡板192之间,第一网格与第二网格挡板192之间的距离与开口34的宽度相同,第一网格挡板191靠近外风口4,第二网格挡板192靠近内风口5;第一网格挡板191和第二网格挡板192之间内放置有静电驻极滤网20,静电驻极滤网20的两侧表面均与网格挡板抵接,静电驻极滤网20穿过开口34放置于支撑架18内,框架33的一端与支撑架18内朝向开口34的内壁抵接且另一端伸出于开口34并与支撑架18设有开口34的外侧壁共面。
如图1所示,支撑架18靠近内风口5的一端固定有水平设置的拉杆21,拉杆21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架18内相对的两个内壁抵接,拉杆21位于支撑架18的中轴线上。平行段9的内壁固定有限位环22,限位环22绕平行段9轴线设置且首尾相连,过滤装置10位于限位环22与内风口5之间。
如图3所示,镂空板13朝向过滤装置10的一端端面可拆卸的嵌入有限位块17,限位块17位于过滤装置10与墙孔门11之间,限位块17绕铰接杆14的转动路径与通风管道3的内壁留有间隙。
如图1所示,外墙面2上通过粘接固定有挡雨板23,挡雨板23与外墙面2接触的一端紧挨外风口4,挡雨板23位于外风口4的上方。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通风管道3安装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对墙体进行施工,将焊接后的通风管道3放置于墙体内,然后对墙体进行砌筑,使得内风口5位于内墙面1上,外风口4位于外墙面2上,通风管道3的两端分别连通室内和室外。
通风管道3内设有过滤装置10,高效地把已过滤的空气从室外输送到室内,提升了室内的空气净化效果;墙孔门11的设置,使得人们通过打开或关闭镂空板13实现对通风管道3的封闭和打开,进而调节室内和室外空气进行空气更换的频率;导向槽15内放置有风机16的设置,人们可以在室内对风机16进行拆卸和安装,风机16拆卸安装方便;螺栓依次穿过限位孔32和定位孔将风机16固定于镂空板13上的设置,风机16不易从导向槽15内脱落,较为稳定,同时,人们在对风机16进行拆卸维修时,可以拧出螺栓实现对风机16的拆卸,拆卸安装方便;与风机16内部固定连接的导线36穿过导孔30与室内的电源连接的设置,使得风机16受室内电源控制而运作,操作方便,易于更换,且由于导线36位于室内,降低了导线36在室外损坏风化的概率,使用寿命较长,安全性较高。
支撑架18沿其长度方向的外侧壁与通风管道3内壁抵接的设置,加强了过滤装置10在通风管道3内的密封性,使得通风管道3内的空气得到充分的过滤;网格挡板的设置,减小了静电驻极滤网20的净化压力,静电驻极滤网20不易受破坏,延长静电驻极滤网20的使用寿命,网格挡板位于静电驻极滤网20的两侧,使得静电驻极滤网20不易受到气压的影响脱落,静电驻极滤网20外围固定有框架33,增加了静电驻极滤网20的稳定性,方便人们对静电驻极滤网20进行更换提高静电驻极滤网20过滤的稳定性;通风管道3第一弧形段6、竖直段7以及第二弧形段8相互之间位置的设置,使得第一弧形段6的弧形开口34方向朝向外墙面2且与外风口4连通,使得室外的异物、雨水不易进入到通风管道3内,相邻网格挡板之间开设有开口34的设置,方便了静电驻极滤网20的拆卸更换。限位环22与内风口5之间的设置,对过滤装置10起到限位作用;支撑架18的一端固定有拉杆21的设置,方便过滤装置10的取出,使得过滤装置10更换更加方便;限位块17位于过滤装置10与墙孔门11之间的设置,对过滤装置10起到限位作用,过滤装置10由于外力滑动时,不易损坏到风机16,限位块17绕铰接杆14的转动路径与通风管道3的内壁留有间隙的设置,防止镂空板13打开时,限位块17在跟随镂空板13转动的过程中与通风管道3的内壁接触而被限位;外墙面2固定有挡雨板23的设置,防止室外从高处下落的异物或积水堆积在外风口4处,从而提高了通风管道3空气置换效率,使过滤效果更佳。
当人们需要将室外空气进行过滤并引入室内时,风机16接通电源开始工作,风机16将通风管道3内的空气吹至室内,使得通风管道3内的气压降低,由于压强作用,外界的未过滤空气由外风口4进入到通风管道3内,通风管道3内未过滤的空气经过静电驻极滤网20的过滤后,室外空气携带的颗粒物被静电驻极滤网20阻隔,过滤后的空气经风机16的牵引由送风口排进室内。
当静电驻极滤网20使用一段时间后,静电驻极滤网20的表面附着大量的颗粒物,过滤效果较差,因此工作人员需要更换静电驻极滤网20,先打开墙孔门11上的限位机构,使限位杆的从第一限位管24脱离,然后把墙孔门11打开,再取出嵌入在镂空板13上的限位块17,然后抓住拉杆21将过滤装置10取出,取出过滤装置10后再从开口34处取出静电驻极滤网20;更换完静电驻极滤网20后,将清洗后的静电驻极滤网20从开口34处放入支撑架18内,再将过滤装置10放回水平段内,然后把限位块17嵌入镂空板13上,最后关上墙孔门11并关上限位机构。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空气过滤墙,包括墙体和墙体内的通风管道(3),所述墙体包括内墙面(1)和外墙面(2),其特征在于:外墙面(2)朝向室外,内墙面(1)朝向室内,所述通风管道(3)的两端分别为外风口(4)和内风口(5),内风口(5)位于内墙面(1)上,外风口(4)位于外墙面(2)上,所述通风管道(3)内放置有过滤装置(10),过滤装置(10)包括中空的支撑架(18)以及设置于支撑架(18)内的静电驻极滤网(20),支撑架(18)沿其长度方向的外侧壁与通风管道(3)内壁抵接,所述支撑架(18)的两端均与通风管道(3)连通,静电驻极滤网(20)与支撑架(18)内壁垂直,所述静电驻极滤网(20)的周缘与支撑架(18)的内壁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过滤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10)包括有网格挡板,网格挡板固定于支撑架(18)的内壁上,所述网格挡板的网孔孔径大于静电驻极滤网(20)的网孔孔径,所述网格挡板至少有两个,静电驻极滤网(20)位于相邻两个网格挡板之间,所述静电驻极滤网(20)外围固定有框架(3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过滤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墙面(1)固定有墙孔门(11),墙孔门(11)封堵于内风口(5)上,所述墙孔门(11)包括门框(12)和镂空板(13),所述门框(12)固定在内墙面(1)上,所述门框(12)与镂空板(13)通过铰接杆(14)铰接,所述门框(12)与镂空板(13)远离铰接处的一端通过限位机构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气过滤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板(13)开设有与通风管道(3)连通的导向槽(15),所述导向槽(15)贯穿镂空板(13),所述导向槽(15)内放置有风机(16),风机(16)的壳体长度大于导向槽(15)的深度,所述风机(16)包括外壳,进风口、出风口和连接电源与风机(16)的导线(36),进风口背向内墙面(1),出风口与内墙面(1)同朝向,所述风机(16)的外壳的侧壁上设有导孔(30),导孔(30)靠近出风口,导线(36)穿过导孔(30)与室内的电源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空气过滤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16)与镂空板(13)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气过滤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8)的侧壁开设有开口(34),开口(34)位于相邻两个网格挡板之间,相邻两个网格挡板之间的距离与开口(34)的宽度相同,所述框架(33)的一端与支撑架(18)内朝向开口(34)的内壁抵接且另一端伸出于开口(34)并与支撑架(18)设有开口(34)的外侧壁共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过滤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8)靠近内风口(5)的一端设置有拉杆(21),所述拉杆(21)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架(18)的内壁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气过滤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板(13)朝向过滤装置(10)的一端端面嵌入有限位块(17),所述限位块(17)位于过滤装置(10)与墙孔门(11)之间,所述限位块(17)绕铰接杆(14)的转动路径与通风管道(3)的内壁留有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过滤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道(3)自外风口(4)到内风口(5)依次包括第一弧形段(6)、竖直段(7)、第二弧形段(8)以及平行段(9),第一弧形段(6)的弧形开口(34)向外墙面(2),第二弧形段(8)的弧形开口(34)朝向内墙面(1),平行段(9)的内壁固定有限位环(22),过滤装置(10)位于限位环(22)与内风口(5)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过滤墙,其特征在于:外墙面(2)上固定有挡雨板(23),挡雨板(23)与外墙面(2)接触的一端紧挨外风口(4),挡雨板(23)位于外风口(4)的上方。
CN202020781161.XU 2020-05-12 2020-05-12 一种空气过滤墙 Active CN2122951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81161.XU CN212295161U (zh) 2020-05-12 2020-05-12 一种空气过滤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81161.XU CN212295161U (zh) 2020-05-12 2020-05-12 一种空气过滤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95161U true CN212295161U (zh) 2021-01-05

Family

ID=739654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81161.XU Active CN212295161U (zh) 2020-05-12 2020-05-12 一种空气过滤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9516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38531A (zh) * 2021-05-28 2021-09-03 四川大洋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房屋建筑墙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5325635A (zh) * 2022-05-05 2022-11-11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空气净化功能的装配式建筑墙体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38531A (zh) * 2021-05-28 2021-09-03 四川大洋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房屋建筑墙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5325635A (zh) * 2022-05-05 2022-11-11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空气净化功能的装配式建筑墙体
CN115325635B (zh) * 2022-05-05 2024-03-08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空气净化功能的装配式建筑墙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295161U (zh) 一种空气过滤墙
CN107940631A (zh) 一种环保型空气净化器
CN208886985U (zh) 单向流新风净化吊顶机
CN104564347A (zh) 一种用于燃气轮机的转叶式空气过滤装置
CN104492172B (zh) 一种转叶式空气过滤装置
CN107192081A (zh) 一种新风换气装置和全自动智能换气设备
CN104533625A (zh) 一种高效节能转叶式空气过滤装置
CN217330040U (zh) 一种吊顶式高效过滤层流罩
CN109798599B (zh) 联网置换式再循环通风集群系统
CN206973722U (zh) 一种具有空气洗涤功能的新风系统
CN207527815U (zh) 高效置换式再循环通风集群系统
CN206755396U (zh) 一种新风净化机
CN104492173A (zh) 一种三级空气过滤系统
CN110131830B (zh) 送风管道系统
CN209900882U (zh) 一种门窗用空气净化装置
CN211069402U (zh) 一种环境保护用除尘通风装置
CN215654514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装配式除尘装置
CN207365314U (zh) 一种新风换气装置和全自动智能换气设备
CN205025616U (zh) 一种用于燃气轮机的转叶式高效降噪空气过滤装置
CN205025583U (zh) 一种用于燃气轮机的转叶式高效消声空气过滤装置
CN205025589U (zh) 一种高效节能转叶式消声空气过滤装置
CN204337913U (zh) 一种三级空气过滤系统
CN217247578U (zh) 一种吊顶式高效过滤层流罩
CN213032064U (zh) 一种清洁型采暖通风空调装置
CN217041725U (zh) 空气净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