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89712U - 中央电器盒 - Google Patents
中央电器盒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289712U CN212289712U CN202020455032.1U CN202020455032U CN212289712U CN 212289712 U CN212289712 U CN 212289712U CN 202020455032 U CN202020455032 U CN 202020455032U CN 212289712 U CN212289712 U CN 21228971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oltage value
- voltage
- relay
- resistor
- output s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nd Detecting Electric Faul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央电器盒。该中央电器盒包括:壳体;主电路,所述主电路设有输入端、输出端和被测元件;所述被测元件设置在所述壳体中;和处理电路,所述处理电路与所述被测元件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电连接,用于分别获取所述被测元件的输入侧电压值和输出侧电压值,并比较所述输入侧电压值和所述输出侧电压值,从而判断所述被测元件的工作状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央电器盒中,处理电路能获取被测元件的输入侧电压值和输出侧电压值,并进行电压值的比较,从而实现对被测元件工作状态的诊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央电器盒。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智能化的发展,中央电器盒中电气元件状态的诊断可以为用户的使用带来更多的便利。尤其是,目前不能有效对车用中央电气盒中的继电器和保险丝的状态的诊断。当汽车内部有故障时,可以提醒用户,及早处理,减少行车过程中的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不足,提供一种中央电器盒。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中央电器盒。该中央电器盒包括:
壳体;
主电路,所述主电路设有输入端、输出端和被测元件;所述被测元件设置在所述壳体中;和
处理电路,所述处理电路与所述被测元件的输入侧和输出侧电连接,用于分别获取所述被测元件的输入侧电压值和输出侧电压值,并比较所述输入侧电压值和所述输出侧电压值,从而判断所述被测元件的工作状态。
可选地,所述被测元件包括保险丝;
所述处理电路被配置为:
分别获取所述保险丝的第一输入侧电压值和第一输出侧电压值,并比较所述第一输入侧电压值和所述第一输出侧电压值;
若所述第一输入侧电压值与所述第一输出侧电压值相同,且为所述输入端的电压时,则判断所述保险丝处于未熔断状态;
若所述第一输入侧电压值为所述输入端的电压且所述第一输出侧电压值为零时,则判断所述保险丝处于已熔断状态。
可选地,所述保险丝的电压输入侧并联有第一分压电路,所述第一分压电路设置有至少两个串联的电阻;所述保险丝的输入侧电压值为所述第一分压电路中两个电阻之间的电压值;
所述保险丝的电压输出侧并联设置有第二分压电路,所述第二分压电路设置有至少两个串联的电阻;所述保险丝的输出侧电压值为所述第二分压电路中两个电阻之间的电压值。
可选地,所述第一分压电路上设置有两个串联的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
所述第二分压电路上设置有两个串联的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
可选地,所述被测元件包括继电器;所述中央电器盒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继电器闭合或者断开的线圈驱动电路;
所述处理电路被配置为:分别获取所述继电器的第二输入侧电压值和第二输出侧电压值,并比较所述第二输入侧电压值和所述第二输出侧电压值,且检测所述线圈驱动电路的驱动状态;
若所述线圈驱动电路驱动所述继电器闭合,所述第二输入侧电压值与所述第二输出侧电压值相同且为所述输入端的电压,则判断所述继电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若所述线圈驱动电路驱动所述继电器闭合,所述第二输入侧电压值为所述输入端的电压且所述第二输出侧电压值为零时,则判断所述继电器处于无法闭合状态;
若所述线圈驱动电路驱动所述继电器断开,所述第二输入侧电压值与所述第二输出侧电压值相同且为所述输入端的电压,则判断所述继电器处于触点粘连状态;
若所述线圈驱动电路驱动所述继电器断开,所述第二输入侧电压值为所述输入端的电压且所述第二输出侧电压值为零时,则判断所述继电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可选地,所述继电器的电压输入侧并联有第一分压电路,所述第一分压电路设置有至少两个串联的电阻;所述继电器的输入侧电压值为所述第一分压电路中两个电阻之间的电压值;
所述继电器的电压输出侧并联设置有第三分压电路,所述第三分压电路设置有至少两个串联的电阻;所述继电器的输出侧电压值为所述第三分压电路中两个电阻之间的电压值。
可选地,所述第一分压电路上设置有两个串联的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
所述第三分压电路上设置有两个串联的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
可选地,所述主电路包括并联设置的保险丝和继电器;所述中央电器盒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继电器闭合或者断开的线圈驱动电路;
所述处理电路被配置为:
分别获取所述保险丝的第一输入侧电压值和第一输出侧电压值,并比较所述第一输入侧电压值和所述第一输出侧电压值,从而判断所述保险丝的工作状态;
分别获取所述继电器的第二输入侧电压值和第二输出侧电压值,并比较所述第二输入侧电压值和所述第二输出侧电压值,且检测所述线圈驱动电路的驱动状态,从而判断所述继电器的工作状态。
可选地,所述保险丝和继电器的电压输入侧并联有第一分压电路,所述第一分压电路设置有串联的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输入侧电压值和所述第二输入侧电压值均为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二电阻之间的电压值;
所述保险丝的电压输出侧并联设置有第二分压电路,所述第二分压电路设置有串联设置的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所述第一输出侧电压值为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第四电阻之间的电压值;
所述继电器的电压输出侧并联设置有第三分压电路,所述第三分压电路设置有串联设置的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所述第二输出侧电压值为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第四电阻之间的电压值。
可选地,所述处理电路包括单片机。
可选地,还包括:电路板;
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壳体中,并与所述被测元件、所述主电路和所述处理电路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中央电器盒为车用智能中央电器盒;
所述输入端连接至车用电池。
可选地,所述被测元件具有导通和断开两种工作状态。
可选地,所述处理电路设置在所述壳体中。
不同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央电器盒中,处理电路能获取被测元件的输入侧电压值和输出侧电压值,并进行电压值的比较,从而实现对被测元件工作状态的诊断。
该中央电气盒通过对被测元件的诊断能及时识别出车辆故障,及时提醒用户,保障用户安全。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中央电器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中央电器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检测电路中央电器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气盒中央电器盒。参阅图1 或图2或图3,所述电气盒1包括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中央电器盒包括壳体、主电路10和处理电路50。所述主电路10上设置有输入端7、输出端8和被测元件12。所述被测元件12设置在所述壳体中。所述处理电路50可设置成逻辑运算电路,其用于获取电路中的电压值,并比较两组电压值,从而据此进行相应的逻辑判断。
所述处理电路50与所述被测元件12的输入侧和输出侧电连接。所述处理电路50可被设置成用于:分别获取所述被测元件12的电压输入侧的输入侧电压值和电压输出侧的输出侧电压值,并比较所述输入侧电压值和所述输出侧电压值,从而判断所述被测元件12的工作状态。
本实施例中中央电器盒中的处理电路50能获取被测元件12的输入侧电压值和输出侧电压值,并进行电压值的比较,从而实现对被测元件12工作状态的诊断。
本实施例中的中央电器盒1可通过对被测元件12的诊断能及时识别出车辆故障,及时提醒用户,保障用户安全。
本实施例中的中央电器盒1可以是车用智能中央电器盒。所述输入端7可连接至车用电池,以被供电。
所述输入侧电压值具体数值取决于所述输入端7的电压输入值。所述输出侧电压值具体数值取决于所述输出端8的电压输出值。例如,所述输入侧电压值和所述输出侧电压值可以直接是所述输入端7的电压输入值和所述输出端8 的电压输出值。
所述检测元件12可以是保险丝和/或继电器和/或按键开关。所述被测元件 12具有导通和断开两种工作状态。
一种可选示例中,参阅图1,所述被测元件12可包括保险丝12A。所述处理电路50设置成用于分别获取所述保险丝12A的第一输入侧电压值和第一输出侧电压值,并比较所述第一输入侧电压值和所述第一输出侧电压值的数值。
若所述第一输入侧电压值与所述第一输出侧电压值相同,且所述输入端7 的电压时,则判断所述保险丝12A处于未熔断状态。
若所述第一输入侧电压值为所述输入端7的电压且所述第一输出侧电压值为零时,则判断所述保险丝12A处于已熔断状态。
然而,当车用电池正常供电时,所述输入端7的电压输入值为12VDC或24VDC。所述输入端7的电压输入值和所述输出端8的电压输出值一般高于所述处理电路50能检测到的电压值。所述输入端7的电压输入值和所述输出端8的电压输出值需被分压从而降低电压值,以能被所述处理电路50检测获取到。可以理解的是,相对于所述输入端7的电压输入值和所述输出端8的电压输出值,所述处理电路50获取到的所述输入侧电压值和所述输出侧电压值均被缩小预设比例。
本实施例中,所述保险丝12A的电压输入侧可并联设置有第一分压电路20。所述第一分压电路20设置有至少两个串联设置的电阻。所述保险丝12A的输入侧电压值为所述第一分压电路20中两个电阻之间的电压值。如此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分压电路20,所述输入侧电压值的数值较低,可被所述处理电路50检测获取到。
所述保险丝12A的电压输出侧并联设置有第二分压电路,所述第二分压电路30设置有至少两个串联设置的电阻。所述保险丝12A的输出侧电压值为所述第二分压电路30中两个电阻之间的电压值。如此通过设置所述第二分压电路30,所述输出侧电压值的数值较低,可被所述处理电路50检测获取到。
所述第一分压电路20中的电阻数量及所述第二分压电路中的电阻数量可根据需要具体设置。如图所示的示例中,所述第一分压电路20上可设置有两个串联的第一电阻22和第二电阻24。所述输入侧电压值为所述第一电阻22与所述第二电阻24之间的电压值。相较于所述输入端7的电压输入值,所述保险丝12A 的输入侧电压值可较小设置。
所述第二分压电路30上可设置有两个串联的第三电阻32和第四电阻34。所述输出侧电压值为所述第三电阻32与所述第四电阻34之间的电压值。相较于电源输出所述保险丝输出端8A的电压输出值,所述保险丝12A的输出侧电压值可较小设置。
更具体地,所述第一电阻22的电阻值与所述第三电阻32的电阻值相同。所述第二电阻24的电阻值与所述第四电阻34的电阻值相同。所述输入端7的电压输入值缩小比例,与所述保险丝输出端8A的电压输出值的缩小比例相同。通过比较所述保险丝12A的输入侧电压值和所述输出侧电压值,即可比较所述输入端7的电压输入值和所述保险丝输出端8A的电压输出值。
一种可选示例中,参阅图2,所述被测元件12包括继电器12B。所述继电器12B为电磁继电器12B。继电器12B的作用本质是用一个回路(一般是小电流) 去控制另外一个回路(一般是大电流)的通断,其是利用了电磁效应来控制机械触点达到通断目的,给带有铁芯线圈通电-线圈电流产生磁场-磁场吸附衔铁动作通断触点,整个过程是“小电流-磁-机械-大电流”这样一个过程。所述中央电器盒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继电器12B闭合或者断开的线圈驱动电路60。例如所述继电器12B和所述线圈驱动电路60的具体结构可采用现有技术等。
所述中央电器盒还包括线圈驱动电路60,所述线圈驱动电路60用于驱动所述继电器12B触点闭合(粘接)或者断开。
所述处理电路50被设置成用于分别获取所述继电器12B的电压输入侧的第二输入侧电压值和电压输出侧的第二输出侧电压值,并比较所述第二输入侧电压值和所述第二输出侧电压值,且检测所述线圈驱动电路60的驱动状态。
若所述线圈驱动电路60驱动所述继电器12B闭合,所述第二输入侧电压值与所述第二输出侧电压值相同且为所述输入端7的电压,则判断所述继电器12B 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若所述线圈驱动电路60驱动所述继电器12B闭合,所述第二输入侧电压值为所述输入端7的电压且所述第二输出侧电压值为零时,则判断所述继电器12B 处于无法闭合状态。此时,所述继电器12B异常。
若所述线圈驱动电路60驱动所述继电器12B断开,所述第二输入侧电压值与所述第二输出侧电压值相同且为所述输入端7的电压,则判断所述继电器12B 处于触点粘连状态。此时,所述继电器12B异常。
若所述线圈驱动电路60驱动所述继电器12B断开,所述第二输入侧电压值为所述输入端7的电压且所述第二输出侧电压值为零时,则判断所述继电器12B 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然而,当车用电池正常供电时,所述输入端7的电压输入值为12VDC或24VDC。所述输入端7的电压输入值和所述输出端8的电压输出值一般高于所述处理电路50能检测到的电压值。所述输入端7的电压输入值和所述输出端8的电压输出值需被分压从而降低电压值,以能被所述处理电路50检测获取到。可以理解的是,相对于所述输入端7的电压输入值和所述输出端8的电压输出值,所述处理电路50获取到的所述输入侧电压值和所述输出侧电压值均被缩小预设比例。
本实施例中,所述继电器12B的电压输入侧可并联设置有第一分压电路20。所述第一分压电路20设置有至少两个串联设置的电阻。所述继电器12B的输入侧电压值为所述第一分压电路20中两个电阻之间的电压值。如此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分压电路20,所述输入侧电压值的数值较低,可被所述处理电路50检测获取到。
所述继电器12B的电压输出侧并联设置有第三分压电路,所述第三分压电路40设置有至少两个串联设置的电阻。所述继电器12B的输出侧电压值为所述第三分压电路40中两个电阻之间的电压值。如此通过设置所述第三分压电路40,所述继电器12B的输出侧电压值的数值较低,可被所述处理电路50检测获取到。
所述第一分压电路20中的电阻数量及所述第二分压电路中的电阻数量可根据需要具体设置。如图所示的示例中,所述第一分压电路20上可设置有两个串联的第一电阻22和第二电阻24。所述继电器12B的输入侧电压值为所述第一电阻22与所述第二电阻24之间的电压值。相较于所述输入端7的电压输入值,所述继电器12B的输入侧电压值较小设置。
所述第二分压电路30上可设置有两个串联的第五电阻42和第六电阻44。所述继电器12B的输出侧电压值为所述第五电阻42与所述第六电阻44之间的电压值。相较于所述继电器输出端8B的电压输出值,所述继电器12B的输出侧电压值可较小设置。
更具体地,所述第一电阻22的电阻值与所述第五电阻42的电阻值可相同设置。所述第二电阻24的电阻值与所述第六电阻44的电阻值相同。所述输入端7的电压输入值缩小比例,与所述继电器输出端8B的电压输出值的缩小比例相同。通过比较所述继电器12B的输入侧电压值和所述输出侧电压值,即为比较电池输入的电压输入值和所述继电器输出端8B的电压输出值。
一种可选示例中,参阅图3,所述主电路10包括并联设置的保险丝12A和继电器12B。所述中央电器盒还包括线圈驱动电路60,所述线圈驱动电路60设置成用于驱动所述继电器12B闭合或者断开。
所述处理电路50被设置成用于:
分别获取所述保险丝12A的第一输入侧电压值和第一输出侧电压值,并比较所述第一输入侧电压值和所述第一输出侧电压值,从而判断所述保险丝12A 的工作状态;和
分别获取所述继电器12B的第二输入侧电压值和第二输出侧电压值,并比较所述第二输入侧电压值和所述第二输出侧电压值,且检测所述线圈驱动电路 60的驱动状态,从而判断所述继电器12B的工作状态。
如此所述中央电器盒可同时判断所述保险丝12A和所述继电器12B的工作状态。
更具体地,所述保险丝12A和继电器12B的电压输入侧并联有第一分压电路20。所述第一分压电路20设置有串联的第一电阻22和第二电阻24。所述第一输入侧电压值和所述第二输入侧电压值均为所述第一电阻22与所述第二电阻 24之间的电压值。
所述保险丝12A的电压输出侧并联设置有第二分压电路,所述第二分压电路30设置有串联的第三电阻32和第四电阻34。所述第一输出侧电压值为所述第三电阻32与所述第四电阻34之间的电压值。
所述继电器12B的电压输出侧并联设置有第三分压电路。所述第三分压电路40设置有串联设置的第五电阻42和第六电阻44。所述第二输出侧电压值为所述第三电阻32与所述第四电阻34之间的电压值。
所述处理电路50为逻辑运算电路。本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单元可选择为单片机、微处理器或者其他逻辑运算电路。
本实施例中,所述中央电器盒还可以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壳体中,并与所述被测元件12、所述主电路10和所述处理电路50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处理电路50设置在所述壳体中。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电压为零可以直接为零或者接近为零。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电池电压可以有合理的电压波动,名义值接近12V或者接近24V。
本实用新型中,处理电路50能获取被测元件的输入侧电压值和输出侧电压值,并进行电压值的比较,从而实现对被测元件工作状态的诊断。
中央电器盒通过对被测元件的诊断能及时识别出车辆故障,及时提醒用户,保障用户安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不用于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内的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都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中央电器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主电路,所述主电路设有输入端、输出端和被测元件;所述被测元件设置在所述壳体中;和
处理电路,所述处理电路与所述被测元件的输入侧和输出侧电连接,用于分别获取所述被测元件的输入侧电压值和输出侧电压值,并比较所述输入侧电压值和所述输出侧电压值,从而判断所述被测元件的工作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央电器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被测元件包括保险丝;
所述处理电路被配置为:
分别获取所述保险丝的第一输入侧电压值和第一输出侧电压值,并比较所述第一输入侧电压值和所述第一输出侧电压值;
若所述第一输入侧电压值与所述第一输出侧电压值相同,且为所述输入端的电压时,则判断所述保险丝处于未熔断状态;
若所述第一输入侧电压值为所述输入端的电压且所述第一输出侧电压值为零时,则判断所述保险丝处于已熔断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央电器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险丝的电压输入侧并联有第一分压电路,所述第一分压电路设置有至少两个串联的电阻;所述保险丝的输入侧电压值为所述第一分压电路中两个电阻之间的电压值;
所述保险丝的电压输出侧并联设置有第二分压电路,所述第二分压电路设置有至少两个串联的电阻;所述保险丝的输出侧电压值为所述第二分压电路中两个电阻之间的电压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央电器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分压电路上设置有两个串联的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
所述第二分压电路上设置有两个串联的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央电器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被测元件包括继电器;所述中央电器盒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继电器闭合或者断开的线圈驱动电路;
所述处理电路被配置为:分别获取所述继电器的第二输入侧电压值和第二输出侧电压值,并比较所述第二输入侧电压值和所述第二输出侧电压值,且检测所述线圈驱动电路的驱动状态;
若所述线圈驱动电路驱动所述继电器闭合,所述第二输入侧电压值与所述第二输出侧电压值相同且为所述输入端的电压,则判断所述继电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若所述线圈驱动电路驱动所述继电器闭合,所述第二输入侧电压值为所述输入端的电压且所述第二输出侧电压值为零时,则判断所述继电器处于无法闭合状态;
若所述线圈驱动电路驱动所述继电器断开,所述第二输入侧电压值与所述第二输出侧电压值相同且为所述输入端的电压,则判断所述继电器处于触点粘连状态;
若所述线圈驱动电路驱动所述继电器断开,所述第二输入侧电压值为所述输入端的电压且所述第二输出侧电压值为零时,则判断所述继电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央电器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继电器的电压输入侧并联有第一分压电路,所述第一分压电路设置有至少两个串联的电阻;所述继电器的输入侧电压值为所述第一分压电路中两个电阻之间的电压值;
所述继电器的电压输出侧并联设置有第三分压电路,所述第三分压电路设置有至少两个串联的电阻;所述继电器的输出侧电压值为所述第三分压电路中两个电阻之间的电压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央电器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分压电路上设置有两个串联的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
所述第三分压电路上设置有两个串联的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央电器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电路包括并联设置的保险丝和继电器;所述中央电器盒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继电器闭合或者断开的线圈驱动电路;
所述处理电路被配置为:
分别获取所述保险丝的第一输入侧电压值和第一输出侧电压值,并比较所述第一输入侧电压值和所述第一输出侧电压值,从而判断所述保险丝的工作状态;
分别获取所述继电器的第二输入侧电压值和第二输出侧电压值,并比较所述第二输入侧电压值和所述第二输出侧电压值,且检测所述线圈驱动电路的驱动状态,从而判断所述继电器的工作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中央电器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险丝和继电器的电压输入侧并联有第一分压电路,所述第一分压电路设置有串联的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输入侧电压值和所述第二输入侧电压值均为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二电阻之间的电压值;
所述保险丝的电压输出侧并联设置有第二分压电路,所述第二分压电路设置有串联设置的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所述第一输出侧电压值为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第四电阻之间的电压值;
所述继电器的电压输出侧并联设置有第三分压电路,所述第三分压电路设置有串联设置的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所述第二输出侧电压值为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第四电阻之间的电压值。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央电器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电路包括单片机。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央电器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路板;
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壳体中,并与所述被测元件、所述主电路和所述处理电路电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央电器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央电器盒为车用智能中央电器盒;
所述输入端连接至车用电池。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中央电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被测元件具有导通和断开两种工作状态。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中央电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电路设置在所述壳体中。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455032.1U CN212289712U (zh) | 2020-03-31 | 2020-03-31 | 中央电器盒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455032.1U CN212289712U (zh) | 2020-03-31 | 2020-03-31 | 中央电器盒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289712U true CN212289712U (zh) | 2021-01-05 |
Family
ID=739620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455032.1U Active CN212289712U (zh) | 2020-03-31 | 2020-03-31 | 中央电器盒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289712U (zh) |
-
2020
- 2020-03-31 CN CN202020455032.1U patent/CN21228971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683778B2 (en) | Device for use in electric vehicles for detecting adhesion in relay due to melting | |
US6914346B2 (en) | Automobile vehicle door locking assembly and process for testing correct operation of a lock module of this assembly | |
US7679211B2 (en) | Electrical disconnect system | |
CN107539131B (zh) | 充电装置 | |
CN101526578A (zh) | 高压车辆故障检测方法及装置 | |
WO2013098876A1 (ja) | 漏電検知器、電動式乗り物の漏電検知方法 | |
US10168373B2 (en) | Diagnostic device for checking a control signal line | |
JP5541743B2 (ja) | コンタクタの溶着検出装置 | |
JP5381820B2 (ja) | 電源制御装置 | |
WO2011074244A1 (ja) | 自動車用充電装置 | |
CN110662975B (zh) | 继电器诊断电路 | |
US20210039576A1 (en) | Method for operating an electrically drivable motor vehicle and a device therefor | |
KR20180042755A (ko) | Pra 고장 진단 장치 | |
CN107004540A (zh) | 监控借助励磁线圈控制的接触器的接触器触点状态的方法 | |
JP2006136161A (ja) | 電動車輌のコンタクタ異常検出装置、コンタクタ異常検出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可読記録媒体 | |
CN212289712U (zh) | 中央电器盒 | |
CN112034333B (zh) | 一种高压继电器诊断方法和装置 | |
KR100256732B1 (ko) | 전기자동차의 배터리 진단방법 | |
JP2006196251A (ja) | インターロック回路 | |
US20220242339A1 (en) | Automatic and user initiated isolation testing for automotive alternating current power systems | |
KR101684096B1 (ko) | 친환경차량의 릴레이 고장검출을 위한 전압센싱장치 | |
CN110907837B (zh) | 检测电路和检测方法 | |
JP2004527997A (ja) | エネルギ源の逆接保護装置 | |
CN111196159A (zh) | 一种低压维修开关装置、控制方法及车辆 | |
JP2003297166A (ja) | カーテシスイッチ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