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87300U - 一种镊子 - Google Patents

一种镊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87300U
CN212287300U CN202021095424.8U CN202021095424U CN212287300U CN 212287300 U CN212287300 U CN 212287300U CN 202021095424 U CN202021095424 U CN 202021095424U CN 212287300 U CN212287300 U CN 2122873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clamping
clamping head
slot
connect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9542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明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09542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873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873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873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ripping Jigs, Holding Jigs, And Positioning Ji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镊子,包括手柄和夹头;所述手柄包括第一手柄部和第二手柄部,在第一手柄部和第二手柄部的另一端对应设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夹头包括第一夹头部和第二夹头部,第一夹头部和第二夹头部均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第一夹头部和第二夹头部的一端对应设有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其另一端具有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相反的一侧对应设有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对应插入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并与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固定连接;通过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的配合夹取物品,其具有耐腐蚀、防刮花、防静电、防损伤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镊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镊子。
背景技术
镊子是很常见的辅助工具,其用于夹持细小物品。现有的镊子通常由两片细长的金属片制成,两片细长的金属片的一端固定,为手柄端,另一端相互分离,为夹持端。这种镊子由于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其夹持端较硬,在用于夹持硅片、晶片等物品时,容易刮花及损伤物体表面结构层,没有防静电作用,并且该镊子耐腐蚀性能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镊子,其具有耐腐蚀、防静电、防刮花、防损伤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镊子,包括手柄和夹头;所述手柄包括第一手柄部和第二手柄部,第一手柄部和第二手柄部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相互分离、且可在外力作用下相互靠近,在第一手柄部和第二手柄部的另一端对应设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上均开设有通孔;所述夹头包括第一夹头部和第二夹头部,第一夹头部和第二夹头部均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第一夹头部和第二夹头部的一端对应设有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其另一端具有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相反的一侧对应设有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在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内均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对应插入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并采用螺栓与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手柄部的另一端朝第二手柄部方向延伸,形成第一弯折部,该第一弯折部朝第二手柄长度方向延伸,形成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手柄部的另一端朝第一手柄部方向延伸,形成第二弯折部,该第二弯折部朝第一手柄长度方向延伸,形成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组成十字形交叉部。
进一步,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的宽度大于或小于所述第一手柄部和第二手柄部的宽度。
进一步,沿所述第一夹持部或/和第二夹持部的夹持面宽度方向设有多条防滑凹槽。
进一步,多条所述防滑凹槽沿第一夹持部或/和第二夹持部长度方向平行设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的厚度逐渐减小。
进一步,所述第一夹持部的长度小于第二夹持部的长度,第一夹持部的端部为向手柄方向凹陷的弧形边缘。
进一步,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夹持面的两侧设有凸出的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
进一步,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夹持面上、且远离夹持块的位置设有凸出的限位柱,所述第一夹持部上设有与限位柱配合的限位孔。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镊子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镊子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镊子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夹持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手柄1、第一手柄部11、第一连接部111、第一弯折部112、第二手柄部12、第二连接部121、第二弯折部122、夹头2、第一夹头部21、第三连接部211、第一夹持部212、限位孔213、弧形边缘214、弧形凹面215、夹持块216、第二夹头部22、第四连接部221、第二夹持部222、限位柱223、防滑凹槽3。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功能、方法等仅仅是现有技术的常规适应性应用。因此,本实用新型对于现有技术的改进,实质在于硬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而非针对功能、方法本身,也即本实用新型虽然涉及一点功能、方法,但并不包含对功能、方法本身提出的改进。本实用新型对于功能、方法的描述,是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实用新型,以便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参见图1,本申请一种镊子,包括手柄1和夹头2;所述手柄1包括第一手柄部11和第二手柄部12,第一手柄部11和第二手柄部12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相互分离、且可在外力作用下相互靠近,在第一手柄部11和第二手柄部12的另一端对应设有第一连接部111和第二连接部121,第一连接部111和第二连接部121上均开设有通孔;所述夹头2包括第一夹头部21和第二夹头部22,第一夹头部21和第二夹头部22均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第一夹头部21和第二夹头部22的一端对应设有第三连接部211和第四连接部221,其另一端具有第一夹持部212和第二夹持部222;所述第三连接部211和第四连接部221相反的一侧对应设有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在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内均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连接部111和第二连接部121对应插入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并采用螺栓与第三连接部211和第四连接部221固定连接。
本申请第一夹头部21第二夹头部22均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第一夹头部21和第二夹头部22的另一端具有第一夹持部212和第二夹持部222,使用时,通过第一夹持部212和第二夹持部222的配合夹取物品,其具有耐腐蚀、防损伤、防静电的优点,适用于夹取硅片、宝石、玻璃等;在第三连接部211和第四连接部221相反的一侧对应设有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第一连接部111和第二连接部121对应插入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并采用螺栓与第三连接部211和第四连接部221固定连接,连接方便牢固。
参见图2,优选的,所述第一手柄部11的另一端朝第二手柄部12方向延伸,形成第一弯折部112,该第一弯折部112朝第二手柄1长度方向延伸,形成第一连接部111;所述第二手柄部12的另一端朝第一手柄部11方向延伸,形成第二弯折部122,该第二弯折部122朝第一手柄1长度方向延伸,形成第二连接部121;所述第一弯折部112和第二弯折部122组成十字形交叉部。
通过第一手柄部11和第二手柄部12的另一端弯折形成交叉部,使得第一连接部111对应在第二手柄1的一侧,第二连接部121对应在第一手柄1的一侧;初始状态下,第一连接部111和第二连接部121之间的距离最小;当力作用在手柄1上使第一手柄部11和第二手柄部12相互靠近时,第一连接部111和第二连接部121相互分离,使夹头2打开,而当作用在手柄1上的力消失时,第一连接部111和第二连接部121相互靠近,使夹头2闭合;采用此结构镊子,可在夹住物品后松开手柄1,该镊子仍能保持夹持状态,夹持力度更加稳定。
第一夹持部212和第二夹持部222的宽度可根据夹持对象设置,其宽度可以大于或小于第一手柄部11和第二手柄部12的宽度。具体的,当夹持对象较小时,第一夹持部212和第二夹持部222可设置为较小的宽度结构;当夹持对象较长时,第一夹持部212和第二夹持部222可设置为较大的宽度结构。
优选的,沿第一夹持部212或/和第二夹持部222的夹持面宽度方向设有多条防滑凹槽3,该多条防滑凹槽3沿第一夹持部212或/和第二夹持部222长度方向平行设置。在设置时,可仅在第一夹持部212或第二夹持部222的夹持面设置防滑凹槽3,也可以在第一夹持部212和第二夹持部222的夹持面均设置防滑凹槽3。
当在第一夹持部212和第二夹持部222的夹持面均设置防滑凹槽3时,两个夹持面上的防滑凹槽3可对应设置,也可以错开设置。
通过在第一夹持部212或/和第二夹持部222的夹持面设置多条防滑凹槽3,增大两夹持面之间的摩擦力,更便于夹持表面光滑的物品,夹持稳定性好。在设置时,防滑凹槽3可设置在靠近对应夹持部端部的位置。
优选的,第一夹持部212和第二夹持部222的厚度逐渐减小。具体的,第一夹持部212和第二夹持部222的背部由连接部向其端部方向厚度逐渐减小,形成一厚度较薄的夹持端,更方便夹持物品,又不影响整体强度。
参见图3和图3,优选的,第一夹持部212的长度小于第二夹持部222的长度,第一夹持部212的端部为向手柄1方向凹陷的弧形边缘214。
通过减小第一夹持部212的长度,减小了对物品的夹持面积,进一步防止刮花物品。而第二夹持部222的长度相对于第一夹持部212更长,尤其适用于较薄的片状物品,第二夹持部222可对其起支撑作用。
进一步的,第一夹持部212的夹持面的两侧设有凸出的第一夹持块216和第二夹持块216。该第一夹持块216和第二夹持块216凸出于夹持面表面。通过设置该第一夹持块216和第二夹持块216,更进一步减小了对物品的夹持面积。
进一步的,第二夹持部222的夹持面上、且远离夹持块216的位置设有凸出的限位柱223,第一夹持部212上设有与限位柱223配合的限位孔213。限位柱223可为两根,两根限位柱223间隔设置在夹持面上,限位孔213为与限位柱223配合的两根。在夹持物品时,第一夹持部212和第二夹持部222闭合,限位柱223插入限位孔213内,可防止被夹物品向手柄1方向滑动,该结构镊子适用于较薄的片状物品。
进一步的,第一夹持部212的背部周向向其弧形边缘214方向厚度逐渐减小,形成其周边厚,中间薄的弧形凹面215结构,该结构更有利于夹持物品。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系统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系统、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系统、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9)

1.一种镊子,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1)和夹头(2);所述手柄(1)包括第一手柄部(11)和第二手柄部(12),第一手柄部(11)和第二手柄部(12)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相互分离、且可在外力作用下相互靠近,在第一手柄部(11)和第二手柄部(12)的另一端对应设有第一连接部(111)和第二连接部(121),第一连接部(111)和第二连接部(121)上均开设有通孔;所述夹头(2)包括第一夹头部(21)和第二夹头部(22),第一夹头部(21)和第二夹头部(22)均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第一夹头部(21)和第二夹头部(22)的一端对应设有第三连接部(211)和第四连接部(221),其另一端具有第一夹持部(212)和第二夹持部(222);所述第三连接部(211)和第四连接部(221)相反的一侧对应设有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在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内均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连接部(111)和第二连接部(121)对应插入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并采用螺栓与第三连接部(211)和第四连接部(22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镊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手柄部(11)的另一端朝第二手柄部(12)方向延伸,形成第一弯折部(112),该第一弯折部(112)朝第二手柄(1)长度方向延伸,形成第一连接部(111);所述第二手柄部(12)的另一端朝第一手柄部(11)方向延伸,形成第二弯折部(122),该第二弯折部(122)朝第一手柄(1)长度方向延伸,形成第二连接部(121);所述第一弯折部(112)和第二弯折部(122)组成十字形交叉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镊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212)和第二夹持部(222)的宽度大于或小于所述第一手柄部(11)和第二手柄部(12)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镊子,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夹持部(212)或/和第二夹持部(222)的夹持面宽度方向设有多条防滑凹槽(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镊子,其特征在于,多条所述防滑凹槽(3)沿第一夹持部(212)或/和第二夹持部(222)长度方向平行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镊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212)和第二夹持部(222)的厚度逐渐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镊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212)的长度小于第二夹持部(222)的长度,第一夹持部(212)的端部为向手柄(1)方向凹陷的弧形边缘(21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镊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212)的夹持面的两侧设有凸出的第一夹持块(216)和第二夹持块(216)。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镊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部(222)的夹持面上、且远离夹持块(216)的位置设有凸出的限位柱(223),所述第一夹持部(212)上设有与限位柱(223)配合的限位孔(213)。
CN202021095424.8U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镊子 Active CN2122873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95424.8U CN212287300U (zh)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镊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95424.8U CN212287300U (zh)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镊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87300U true CN212287300U (zh) 2021-01-05

Family

ID=739424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95424.8U Active CN212287300U (zh)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镊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8730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57180A (zh) * 2021-01-25 2021-05-07 哈尔滨津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反向镊子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57180A (zh) * 2021-01-25 2021-05-07 哈尔滨津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反向镊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287300U (zh) 一种镊子
US7887267B2 (en) Cutting insert for chip removing machining
CN208662555U (zh) 一种汽车轮毂夹具
US5964130A (en) Jaw members for a pair of pliers
MX2007000516A (es) Llave de tuercas de alta torsion de extremo alto.
US3247742A (en) Article gripping tool including pyramidal gripping elements
US3971270A (en) Tweezers
CN1070100C (zh) 组合夹持面的双面夹钳
CN217801776U (zh) 夹持机构
US20080309029A1 (en) Chuck jaw face profile
CN103659253B (zh) 六角螺母锁付装置及锁付方法
CN101450471A (zh) 管钳结构
US5048808A (en) Clamping devices for irregular shaped workpieces
US20190061118A1 (en) Pipe wrenches with housings having expanded openings or shims
CN207044087U (zh) 一种工具
CN215547979U (zh) 一种便于稳定夹持“u”形件的镊子
CN210451838U (zh) 用于圆形工件的弧形夹具
CN214923595U (zh) 首饰加工用夹持固定装置
CN216708848U (zh) 一种笔尖及记号笔
US3561748A (en) Workpiece clamp
CN219683346U (zh) 融硅清理工具
CN214977472U (zh) 用于锻压工业机器人的夹爪组件及夹具
CN216793658U (zh) 一种晶圆夹取治具
CN220994242U (zh) 一种载物台电池夹具
CN211110183U (zh) 一种气动式抓筒机械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