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81560U - 一种胸腰椎弓根穿刺定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胸腰椎弓根穿刺定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81560U
CN212281560U CN202020475952.XU CN202020475952U CN212281560U CN 212281560 U CN212281560 U CN 212281560U CN 202020475952 U CN202020475952 U CN 202020475952U CN 212281560 U CN212281560 U CN 2122815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main rod
ellipse
positioning plate
pun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7595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福扬
徐晓明
李荣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Pukou Central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Pukou Central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Pukou Central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Nanjing Pukou Central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02047595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815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815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8156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胸腰椎弓根穿刺定位装置,该装置具有操作简单,穿刺准确的特点。该胸腰椎弓根穿刺定位装置包括主杆和安装在主杆上的至少两组定位单元;每个定位单元包括安装在主杆两侧的左、右定位板,左、右定位板相对主杆位置可作轴向和垂直方向两个方向的调节;主杆的底面与左、右定位板底面在同一平面上,左、右定位板上分别设有导向柱,导向柱设有内导孔,左、右定位座上的导向柱均向主杆侧内倾15°角设置。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定位装置进行定位穿刺,仅需术前和穿刺后透视两次,即可完成椎弓根穿刺,不需X线的反复透视,避免术中医护人员及患者受到一定量的X线辐射,减少X线辐射。

Description

一种胸腰椎弓根穿刺定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骨科用医疗器械中的体外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随诊世界人口的老龄化发展,目前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越来越多,据报道,每年老年骨折的医药花费高达10亿美元,我国的医疗费用也逐年增加。由此可见在临床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病历也随之增多。其治疗的主要方法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VP)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KP),二者操作技术都需要在X透视或CT引导下定位、穿刺、扩张、注入骨水泥等操作,无论患者和医护人员都不可避免的接触大量的辐射,而且传统椎弓根穿刺主要依靠术中X线影像增强系统的辅助和手术医生的经验判断完成,徒手穿刺错位发生率达28-43%(参考文献:周跃 .数字脊柱外科学: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10页。),即使应用导航或机器人技术也存在着如下缺陷:
1、常规C-臂机透视或CT引导下定位、穿刺,需要多次X曝光,医护和患者都要反复接触射线,很容易继发甲状腺、肺部结节的疾患,影响健康;
2、CT引导下定位、穿刺和注射骨水泥需要到放射科操作,无菌条件受到限制,感染的风险相对增加;
3、在手术室C-臂机下透视操作,即使熟练的医生进行定位穿刺手术操作,有时也需要反复多次透视,尤其伤椎椎弓根容易变形,需要反复透视,甚至有的医生需要在直视下穿刺,完全暴露在X线下;
4、导航和机器人的应用,提高了椎弓根穿刺的准确性,减少了医务人员接触X线,但是这两种仪器设备昂贵,操作繁琐,很多基层医院部不能常规开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胸腰椎弓根穿刺定位装置,具有操作简单,穿刺准确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胸腰椎弓根穿刺定位装置,包括主杆和安装在主杆上的至少两组定位单元;每个定位单元包括安装在主杆两侧的左、右定位板,左、右定位板相对主杆位置可作轴向和垂直方向两个方向的调节;主杆的底面与左、右定位板底面在同一平面上,左、右定位板上分别设有导向柱,导向柱设有内导孔,左、右定位座上的导向柱均向主杆侧内倾15°角设置。
进一步地,定位单元中,左、右定位座安装在一个滑块上,主杆上对应每个定位单元设有调节槽,所述滑块与主杆上的调节槽可调节式定位连接,用于根据病人脊椎间距调节差异,调节两个定位单元的两导向柱之间距离;所述滑块与长槽之间通过定位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定位单元中,左、右定位板分别通过连板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连板上分别设有长槽,并通过定位螺栓与长槽的配合,将左、右定位板沿主杆垂直方向可调节式安装在滑块上;
进一步地,定位单元中,左定位板设有一块连板,右定位板设有两块连板,左定位板上的连板连接在滑块中部,右定位板的两连板位于左定位板的连板两侧与滑块连接。
进一步地,主杆上安装有两组、三组、或四组定位单元;多组时,相邻两组定位单元等间距均匀设置在主杆上。
进一步地,定位单元中,左、右定位板均设有金属标记点,用于穿刺时标记位置;
进一步地,定位单元中,左、右定位板上分别设有四个金属标记点,四个金属标记点位于同一椭圆上,该椭圆长轴与主杆中心轴同向;其中两个金属标记点位于椭圆长轴两端,标识为椭圆型椎弓根影长径;另两个金属标记点位于椭圆短轴两端,标记为椎弓根影短径;椭圆短轴内侧端至主杆中心轴距离,标记为棘突连线与椎弓根影边界最短距离。
进一步地,当有两组定位单元时,金属标记点对应标记人体T12和L1椎弓根:
第一组定位单元对应T12,标记点所在椭圆长轴取16.0mm;椭圆短轴5.7mm;椭圆中心至主杆轴线距离7.7mm;
第二组定位单元对应L1,标记点所在椭圆长轴取15.4mm;椭圆短轴6.0;椭圆中心至主杆轴线距离9.4mm。
进一步地,当有四组定位单元时,金属标记点对应标记人体T11、T12、L1和L2椎弓根:
第一组定位单元对应T11,标记点所在椭圆长轴取16.2mm;椭圆短轴7.4mm;椭圆中心至主杆轴线距离7.4mm;
第二组定位单元对应T12,标记点所在椭圆长轴取16.0mm;椭圆短轴5.7mm;椭圆中心至主杆轴线距离7.7mm;
第三组定位单元对应L1,标记点所在椭圆长轴取15.4mm;椭圆短轴6.0;椭圆中心至主杆轴线距离9.4mm;
第四组定位单元对应L2,标记点所在椭圆长轴取14.0mm;椭圆短轴6.0mm;椭圆中心至主杆轴线距离9.2mm。
进一步地,定位单元中,左、右定位板上对应金属标记点的内部采用挖空结构,以减小透视时的遮挡。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利用本实用新型胸腰椎弓根穿刺定位装置,进行术前定位,通过导向孔可以一次性植入导针,完成椎弓根穿刺,为下一步打入套管针或置钉做好准备,操作简单。
2、本实用新型胸腰椎弓根穿刺定位装置中定位板位置可调节,可满足大多数病人椎弓根尺寸,重复使用性好,调节也比较方便。
3、胸腰椎弓根穿刺定位装置上,金属标记点位置数据采用成人尺寸的平均值(测量100例成人胸腰椎弓根投影的定位点的平均值),设计误差在0.1%,椎弓根直径和上下径误差为0.5%,在可接受范围内,因而不会造成误穿刺,穿刺成功率高。
4、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定位装置进行定位穿刺,仅需术前和穿刺后透视两次,即可完成椎弓根穿刺,不需X线的反复透视,避免术中医护人员及患者受到一定量的X线辐射,减少X线辐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设有两组定位的示意图(也作摘要附图);
图2为定位装置中主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定位装置中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定位装置中左定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定位装置中左定位板的侧视图;
图6为定位装置中右定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设有四组定位装置装的示意图;
图8为四组定位装置主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向柱;2-滑块;3-定位螺杆;4-左定位板;5-右定位板;6-主杆;7-金属标记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的胸腰椎弓根穿刺定位装置,包括主杆6和安装在主杆上的至少两组定位单元;主杆6上安装有两组、三组、或四组定位单元;多组时,相邻两组定位单元等间距均匀设置在主杆6上。
本例设有两组定位单元,如图1所示,每个定位单元包括安装在主杆两侧的左定位板4、右定位板5,左、右定位板相对主杆1位置可作轴向和垂直方向两个方向的调节;主杆1的底面与左、右定位板底面在同一平面上,左、右定位板上分别设有导向柱1,导向柱1设有内导孔,导向柱1上内导孔的孔径可取1.6mm;左、右定位座上的导向柱1均向主杆侧内倾15°角设置,导向柱高度可取20mm左右。
定位单元中,左、右定位座安装在一个滑块2上,主杆6上对应每个定位单元设有调节槽,如图2所示。滑块2与主杆6上的调节槽可调节式定位连接,用于根据病人脊椎间距调节差异,调节两个定位单元的两导向柱之间距离;滑块2与长槽之间通过定位螺栓连接。
如图3-图6所示,定位单元中,左、右定位板分别通过连板与滑块2连接,连板上分别设有长槽,并通过定位螺栓3与长槽的配合,将左、右定位板沿主杆6垂直方向可调节式安装在滑块2上;
定位单元中,左定位板4设有一块连板,右定位板5设有两块连板,滑块2上共有3个连接孔。左定位板4上的连板连接在滑块2中部,右定位板5的两连板位于左定位板4的连板两侧并与滑块2连接。
实施例二:
进一步地,本例可选设计在于,如图1所示,定位单元中,左、右定位板均设有金属标记点7,用于穿刺时标记位置。
定位单元中,左、右定位板上分别设有四个金属标记点7,四个金属标记点7位于同一椭圆上,该椭圆长轴与主杆中心轴同向;其中两个金属标记点位于椭圆长轴两端,标识为椭圆型椎弓根影长径;另两个金属标记点位于椭圆短轴两端,标记为椎弓根影短径;该椭圆短轴内侧端至主杆中心轴距离,标记为棘突连线与椎弓根影边界最短距离。
实施例三:
进一步地,本例可选设计在于,如图1所示,主杆上安装有两组定位单元。
当有两组定位单元时,金属标记点分别对应标记人体T12和L1椎弓根:
第一组定位单元对应T12,标记点所在椭圆长轴取16.0mm;椭圆短轴5.7mm;椭圆中心至主杆轴线距离7.7mm;
第二组定位单元对应L1,标记点所在椭圆长轴取15.4mm;椭圆短轴6.0;椭圆中心至主杆轴线距离9.4mm。
金属标记点位置数据采用成人尺寸的平均值,测量100例成人胸腰椎弓根投影的定位点的平均值,设计误差在0.1%,椎弓根直径和上下径允许误差为0.5%,因而在可接受范围内。
实施例四:
进一步地,本例可选设计在于,如图7所示,主杆上安装有四组定位单元。每个定位单元中,左、右定位板上四个金属标记点7位于一个椭圆上,长轴两个,短轴两个。
如图8所示,主杆长度160mm,主杆上均匀设有四组调节槽,分别与每个定位单元配合。
导向柱高度可取20mm,导向柱距椭圆短轴外侧定位点距离可取10mm。
当有四组定位单元时,金属标记点对应标记人体T11、T12、L1和L2椎弓根:
第一组定位单元对应T11,标记点所在椭圆长轴取16.2mm;椭圆短轴7.4mm;椭圆中心至主杆轴线距离7.4mm;
第二组定位单元对应T12,标记点所在椭圆长轴取16.0mm;椭圆短轴5.7mm;椭圆中心至主杆轴线距离7.7mm;
第三组定位单元对应L1,标记点所在椭圆长轴取15.4mm;椭圆短轴6.0;椭圆中心至主杆轴线距离9.4mm;
第四组定位单元对应L2,标记点所在椭圆长轴取14.0mm;椭圆短轴6.0mm;椭圆中心至主杆轴线距离9.2mm。
金属标记点位置数据采用成人尺寸的平均值,测量100例成人胸腰椎弓根投影的定位点的平均值,设计误差在0.1%,椎弓根直径和上下径允许误差为0.5%,因而在可接受范围内。
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胸腰椎弓根穿刺定位装置的使用过程如下:
对病人进行胸部或腰部进行椎弓根穿刺手术时,先利用对病人进行X线透视,获得椎体、椎弓根的尺寸数据,根据要进行穿刺部位椎弓根的尺寸,调节本实用新型的定位装置,沿主杆轴向或垂直方向,或同时调节导向柱的位置。
如只进行一节椎弓根穿刺术,只需沿垂直主杆方向调节一组定位单元中左、右定位板位置;
如果同时进行二节或多节椎弓根穿刺术,需沿垂直主杆方向调节相应定位单元中左、右定位板位置;以及沿主杆轴向调节对应两组或多组定位单元相互之间距离。
进行术前经皮透视,将定位装置上的定位点和C-臂机透视椎弓根上下左、右边影像对应,并将定位装置粘贴固定在病人后部对应位置的皮肤上,通过导向孔的导向孔,一次性打入导针,完成穿刺。
实施例五:
进一步地,本例可选设计在于,定位单元中,左、右定位板上对应金属标记点的内部采用挖空结构,以减小透视时的遮挡。

Claims (10)

1.一种胸腰椎弓根穿刺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杆和安装在主杆上的至少两组定位单元;每个定位单元包括安装在主杆两侧的左、右定位板,左、右定位板相对主杆位置可作轴向和垂直方向两个方向的调节;主杆的底面与左、右定位板底面在同一平面上,左、右定位板上分别设有导向柱,导向柱设有内导孔,左、右定位座上的导向柱均向主杆侧内倾15°角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胸腰椎弓根穿刺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位单元中,左、右定位座安装在一个滑块上,主杆上对应每个定位单元设有调节槽,所述滑块与主杆上的调节槽可调节式定位连接,用于根据病人脊椎间距调节差异,调节两个定位单元的两导向柱之间距离;所述滑块与长槽之间通过定位螺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胸腰椎弓根穿刺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位单元中,左、右定位板分别通过连板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连板上分别设有长槽,并通过定位螺栓与长槽的配合,将左、右定位板沿主杆垂直方向可调节式安装在滑块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胸腰椎弓根穿刺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位单元中,左定位板设有一块连板,右定位板设有两块连板,左定位板上的连板连接在滑块中部,右定位板的两连板位于左定位板的连板两侧与滑块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胸腰椎弓根穿刺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主杆上安装有两组、三组、或四组定位单元;多组时,相邻两组定位单元等间距均匀设置在主杆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胸腰椎弓根穿刺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位单元中,左、右定位板均设有金属标记点,用于穿刺时标记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胸腰椎弓根穿刺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位单元中,左、右定位板上分别设有四个金属标记点,四个金属标记点位于同一椭圆上,该椭圆长轴与主杆中心轴同向;其中两个金属标记点位于椭圆长轴两端,标识为椭圆型椎弓根影长径;另两个金属标记点位于椭圆短轴两端,标记为椎弓根影短径;椭圆短轴内侧端至主杆中心轴距离,标记为棘突连线与椎弓根影边界最短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胸腰椎弓根穿刺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有两组定位单元时,金属标记点对应标记人体T12和L1椎弓根:
第一组定位单元对应T12,标记点所在椭圆长轴取16.0mm;椭圆短轴5.7mm;椭圆中心至主杆轴线距离7.7mm;
第二组定位单元对应L1,标记点所在椭圆长轴取15.4mm;椭圆短轴6.0;椭圆中心至主杆轴线距离9.4m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胸腰椎弓根穿刺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有四组定位单元时,金属标记点对应标记人体T11、T12、L1和L2椎弓根:
第一组定位单元对应T11,标记点所在椭圆长轴取16.2mm;椭圆短轴7.4mm;椭圆中心至主杆轴线距离7.4mm;
第二组定位单元对应T12,标记点所在椭圆长轴取16.0mm;椭圆短轴5.7mm;椭圆中心至主杆轴线距离7.7mm;
第三组定位单元对应L1,标记点所在椭圆长轴取15.4mm;椭圆短轴6.0;椭圆中心至主杆轴线距离9.4mm;
第四组定位单元对应L2,标记点所在椭圆长轴取14.0mm;椭圆短轴6.0mm;椭圆中心至主杆轴线距离9.2mm。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胸腰椎弓根穿刺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位单元中,左、右定位板上对应金属标记点的内部采用挖空结构。
CN202020475952.XU 2020-04-03 2020-04-03 一种胸腰椎弓根穿刺定位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2815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75952.XU CN212281560U (zh) 2020-04-03 2020-04-03 一种胸腰椎弓根穿刺定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75952.XU CN212281560U (zh) 2020-04-03 2020-04-03 一种胸腰椎弓根穿刺定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81560U true CN212281560U (zh) 2021-01-05

Family

ID=739622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75952.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281560U (zh) 2020-04-03 2020-04-03 一种胸腰椎弓根穿刺定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8156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16876A (zh) * 2023-06-15 2023-08-22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Pvp手术中穿刺路径智能规划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16876A (zh) * 2023-06-15 2023-08-22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Pvp手术中穿刺路径智能规划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6616876B (zh) * 2023-06-15 2024-01-09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Pvp手术中穿刺路径智能规划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94035B (zh) 立体式椎体穿刺角度定位仪
CN105125285A (zh) 可移动三维摇杆弧形导向脊柱穿刺辅助器及其使用方法
US20200315669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inimally invasive osteosynthesis of sacroiliac luxations/fractures
CN102485181A (zh) 基于虚拟标识配准操控的脊柱导航手术机器人
CN212281560U (zh) 一种胸腰椎弓根穿刺定位装置
JP2002509750A (ja) 穿孔位置を設定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11356405A (zh) 使用植入物成像来验证硬组织位置的方法
Vissarionov et al. The utility of 3-dimensional-navigation in the surgical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idiopathic scoliosis
CN113907859B (zh) 一种骶髂关节螺钉导航辅助置钉装置
CN105055003B (zh) 一种骨盆骨折复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9044501B (zh) 一种椎间孔镜微创通道精确定位装置及方法
CN209984287U (zh) 一种手术用骶髂导板
CN211023058U (zh) 具有定位功能的医用椎弓根螺钉定位钳
CN207613839U (zh) 立体式椎体穿刺角度定位仪
RU107039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роведения спиц-направителей при вертебропластике и транспедикулярном остеосинтезе
CN110478020A (zh) 一种脊柱后路置钉装置和方法
CN113229954B (zh) 一种经皮椎弓根穿刺术前定位装置
CN208693411U (zh) 用于颈2齿状突骨折前路手术的一体化辅助固定装置
CN214434538U (zh) 手术体表定位器
CN208435736U (zh) 一种经皮椎弓根穿刺导向系统及其微调棒
CN206151596U (zh) 一种胸腰椎体表定位器
CN215839530U (zh) 一种用于经皮椎弓根螺钉置钉的体表定位器
WO2022025284A1 (ja) ガイド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0727854U (zh) 用于穿刺的精准定位调节器
CN210144720U (zh) 脊柱疾患椎间孔镜微创治疗穿刺导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1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